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3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3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3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3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4页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3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测查八年级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120分钟2.全卷共四道大题,总分120分一、知识积累与运用(第1—10题,共31分)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A.遒劲(jìng)记载(zǎi)悄然(qiāo)潜滋暗长(qián)B.濒临(bīn)诘责(jié)愚钝(yū)坦荡如砥(dǐ)C.翘首(qiào)镌刻(juān)倔强(jué)惨绝人寰(huán)D.纤维(xiān)推崇(chóng)婆娑(suō)锐不可当(dāng)【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字音。A.悄然(qiāo)——qiǎo;B.愚钝(yū)——yú;C.翘首(qiào)——qiáo;故选D。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狼藉教诲斟酌磨肩接踵 B.遏制躁热仲裁慷慨激昂C.慰勉娴熟鲜腴杳无消息 D.擅长绯红题跋震聋发聩【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字形。A.磨肩接踵——摩肩接踵;B.躁热——燥热;D.震聋发聩——振聋发聩;故选C。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鲁迅先生对中国历史和现实有着深刻的认识,他的杂文对社会时弊的议论入木三分。B.设计师在创作过程中,有时会妙手偶得,产生出乎意料的灵感。C.对犯错的学生,张老师总是和颜悦色地告诫,从不斥责他们。D.受到品牌负资产拖累的企业,不管是提升原有品牌的含金量,还是白手起家打造一个全新的高端品牌,都不容易。【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成语运用。A.入木三分:形容书法笔力强劲。也用来比喻分析问题深刻。使用正确;B.妙手偶得:指文学修养很高的人,由于偶发灵感而写出的佳句、佳作。也指巧妙地办成某事。使用正确;C.和颜悦色:形容和蔼喜悦的脸色。也形容态度和蔼可亲。使用正确;D.白手起家:没有任何经济实力支持,靠着双手进行创业,最后获得成功的果实。句中形容“负资产拖累的企业”,不合语境;故选D。4.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开展关于“如何写作”的专题活动,使我受到了一次深刻的学习教育。B.《变形计》播出后,社会各界纷纷向贫困山区的学生捐献衣物、文具、图书等学习用品。C.能否杜绝“到此一游”这种不文明现象,关键在于提升公民的文明素养。D.糖就像烟草和酒精一样,是一种有潜在的危害且容易让人上瘾的东西。【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A.成分残缺,应删去“使”或“通过”;B.分类不当,应将衣物删去,或将“学习用品”改为“物品”;C.两面对一面,应删去“能否”或在“提升”前加“能否”;故选D。5.下列各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中国石拱桥”和“昆明的雨”是偏正短语,“愚公移山”是主谓短语。B.“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怎么能不犯错呢?”一句中,应该把顿号去掉。C.“日本右翼分子大肆篡改历史教材”中,“篡改”是中性词。D.“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一句的主干是“他拣椅子”。【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语文基础知识。C.有误,“篡改”是一个贬义词,它表示“用作伪的手段改动或曲解(经典、理论、政策等);故选C。6.下列关于文学及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所撰《水经注》,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广泛补充发展,自成巨著。B.消息是迅速、简要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的一种新闻体裁,最大的特点是时效性强和真实客观。消息正文的结构是“倒金字塔结构”。C.四时指春夏秋冬。农历以正月、二月、三月为春季,分别称作孟春、季春、仲春。D.司马迁,西汉历史学家。他所撰写的《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的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C.农历以正月、二月、三月为春季,分别称作孟春、仲春、季春;故选C。7.仿照画线的句子,在空白处填写一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爱读书,是一种美德。世界上有大成就的人,对人类有特殊贡献的人,几乎都是爱读书的人。读书,使人思维活跃,聪颖智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书,使人目光远大,志存高远。【答案】例:读书,使人胸襟开阔,豁达晓畅。【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仿写能力。仿写句的类型看,大致可分为三种:以内容格式为主的仿写、从句式词性角度去仿写、以修辞为主的仿写。本题属于内容格式为主的仿写,应注意仿写句要注意内容上的连惯性与延伸空间的关系。结合“读书使……,……”的句式进行仿写。示例:读书使人学识渊博,广闻博学;读书使人解除心渴,神情气爽。古诗文默写与赏析(12分)8.古诗文默写(1)____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2)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3)陶渊明《饮酒》中表现了怡然自得,恬淡闲适,热爱自然,旷达胸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赤壁》中运用议论手法,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生不逢时的情绪,以小见大,借二乔的命运反映赤壁之战重大影响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范仲淹《渔家傲》中写边塞景象的句子“长烟落日孤城闭”可以使人联想到《使至塞上》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雁门太守行》中运用比喻,夸张手法,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和城内将士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情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老骥伏枥②.谁家新燕啄春泥③.采菊东篱下④.悠然见南山⑤.东风不与周郎便⑥.铜雀春深锁二乔⑦.大漠孤烟直⑧.长河落日圆⑨.黑云压城城欲摧⑩.甲光向日金鳞开【解析】【详解】本题考查默写。注意易错字:骥、伏枥、啄、菊、篱、摧、鳞。9.对这首诗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A.“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写出了美好憧憬与寻常江楼的落差,表达了诗人心中的怅然若失之情。B.“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将历史传说与眼前景色相映衬,流露出物在人非、鹤去楼空之感,表达出诗人心中的悠悠乡情。C.“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描写了眼前所见的江上美景:阳光、树木、芳草、汉水、沙洲,借景抒情,使诗的意境更为高远。D.“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一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词语“乡关”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思念故乡之情。【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与赏析。D.“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诗作以一“愁”字收篇,“愁”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而不是“乡关”;故选D。名著阅读(5分)10.下列关于《红星照耀中国》内容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A.《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作者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B.本书“用事实说话”,客观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没有体现作者一点倾向性。C.作者通过访谈与对话,搜集到大量有关长征第一手资料,向全世界全面报道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这一举世无双的军事壮举。D.本书是按照作者探寻“红色中国”的时间顺序来记录见闻的。【答案】B【解析】【详解】B.把握作品中的“事实”之后,还要读明白作者想用事实说什么“话”;作品所记录的是经过作者筛选的事实,还有作者对于事实的感受和印象,这当中必然会体现作者的倾向性。作者往往会在记录事实的过程中穿插分析和评论,直接阐明自己的见解。阅读纪实作品,要善于体会和辨别作者对于事实的立场、观点和态度。斯诺出发前“注射了凡是能够弄到的一切预防针”,他是带着疑虑出发去采访的。但采访结束后,他形成了自己的观点,预言“红色中国”最后一定会获得胜利,可以说是事实改变和说服了他;“没有体现作者一点倾向性”表述有误;故选B。11.《昆虫记》是______(国家)昆虫学家______(名字)花了足足三十年时间写就的十卷本科普巨著,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无愧于“______”的美誉。【答案】①.法国②.法布尔③.昆虫的史诗【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知识。《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花了足足三十年时间写就的十卷本科普巨著,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无愧于“昆虫的史诗”的美誉。这部作品详细记录了昆虫的生活习性、繁衍方式等,不仅是一部科学著作,更是一部文学经典。法布尔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深入的观察,将昆虫的世界呈现得栩栩如生,让读者在欣赏文学魅力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科学的严谨和魅力。因此,《昆虫记》被誉为“昆虫的史诗”,是对其文学和科学价值的高度认可。二、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第10—12题,共7分)2023年6月10日是我国第18个“文化遗产日”。你所在班级拟开展“保护身边的文化遗产”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12.请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幅宣传标语。13.班主任委托你去邀请剪纸艺术家张老师在班上教大家剪纸,你会怎么说?14.保护文化遗产,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答案】12.示例:保护文化遗产,彰显中华文明13.示例:张老师,您好。我是XX学校XX班学生XX,我班将于6月10日下午两点在班级开展“保护身边的文化遗产”综合性学习活动,想邀请您来教大家剪纸。请问您有时间吗?14.(1)树立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2)向周围的人宣传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3)开展文化遗产学习、竞赛等活动,让人们感受传统文化魅力,认识到它的必要性。【解析】【分析】【12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宣传标语。拟写宣传标语从内容上来说,要结合主题;从形式上来看,要采用一定的修辞手法,例如比喻、拟人等,要简单明了,醒目易读。拟写时一定抓住活动主题“保护身边的文化遗产”。示例:保护文化遗产,传承古老文明。【13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语言表达。结合要求,首先要将目的阐释清楚,然后要用委婉的语气征求对方的意见。注意称呼和语气。示例:张老师您好。我是XX学校XX班学生XX,我班将于6月10日下午两点在班级开展“保护身边的文化遗产”综合性学习活动,想邀请您前去教大家剪纸,请问您是否方便?【14题详解】本题考查意见建议。开放试题,合理即可。示例:树立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从自身做起,积极保护身边的文化遗产;利用媒体、网络等多种媒介,广泛宣传保护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呼吁大众积极投身到文化遗产保护之中。三、阅读理解与分析(第14—29题,共32分)(一)(共12分)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各题。【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乙】上①谓侍臣曰:“治国如治病,病虽愈,犹宜将护。傥②遽自放纵,病复作,则不可救矣。今中国幸安,四夷俱服,诚自古所希,然朕日慎一日,唯惧不终,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魏征日:“内外治安,臣不以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注释】①上:指唐太宗。②傥:倘若。1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管夷吾举于士()(2)困于心,衡于虑()(3)病虽愈()(4)四夷俱服()16.翻译下列句子。(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2)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17.下列加线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国恒亡河曲智叟亡以应B.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病复作,则不可救矣C.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D.何苦而不平必先苦其心志18.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A.百里奚/举于市 B.所以/动心忍性C.诚自/古所希 D.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19.甲文开头连用六个排比的作用是什么?乙文开头运用比喻的作用是什么?20.结合甲文的观点,说说魏征“唯喜陛下居安思危”的原因。【答案】15.①.选拔、任用②.同“横”,梗塞,不顺③.即使④.臣服,服从16.(1)(如果一个国家)在国内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来的忧患,这个国家就时时有灭亡的危险。(2)所以(我)很希望多次听到你们的进谏争辩。17.C18.C19.甲文连用六个排比,举出事实说明这些人虽出身贫贱,但他们在经受了艰苦磨炼之后,终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乙文运用比喻,用治病来比喻治国,说明国家虽然强大了,但仍然要小心谨慎,居安思危。20.甲文告诉我们忧愁祸患能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会导致颓废衰亡。唐太宗虽身处太平盛世,但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即能居安思危,也就尤为可贵、可喜。【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翻译。此类题型应明了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要注意词语在句式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1)句意: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举:选拔、任用。(2)句意:内心里困惑,思虑阻塞。衡:通“横”,梗塞,堵塞,不顺。(3)句意:病痛即使痊愈。虽:即使。(4)句意:周边各民族全都服从统治。服:臣服,服从。【16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注意重点字词:(1)入:在国内。法家:明法度的大臣。拂士:辅弼之士,指忠臣贤士。出:在国外。敌国外患:指来自敌对国家的侵略骚扰。恒:经常、时常。(2)故:所以。欲:想要。数:多次。闻:听到。卿辈:你们。谏争:进谏争辩。【17题详解】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名词,危险、灭亡/动词,通“无”,没有;B.动词,奋发/动词,发作;C.都是连词,因此;D.动词,发愁,为……担忧/使动用法,使……痛苦;故选C。【18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断句。C.句意:确实是从古至今希望看到的安定局面。“诚”意为“的确、确实”引出后文“自古所希”;故断句:诚/自古所希。【19题详解】本题考查语句作用。甲文开头“舜发、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六人的生活经历,说明这些人虽出身贫贱,但他们在经受了艰苦磨炼之后,终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乙文开头“治国如治病”将治国必做治病,用“病虽愈,尤宜将护,傥遽自放纵,病复作,则不可救矣”“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表明国家虽然强大了,但仍然要小心谨慎,居安思危的道理。20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甲文观点即“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根据此观点分析乙文中魏征“唯喜陛下居安思危”的原因,言之成理,紧扣观点即可。示例:甲文的主要观点是忧虑祸患能使人(或国家)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会使人(或国家)走向灭亡。魏征告诫唐太宗,治国就像治病一样,即使病痛痊愈也要时时养护、小心谨慎,因此,应该在太平盛世也有忧患意识,要居安思危才能使国家一直太平昌盛。【点睛】参考译文:【甲】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使他身处贫困之中,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一个人,常常发生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在内心里困惑,思虑阻塞.然后才能知道有所作为,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才能被人所知晓。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实力相当、足以抗衡的国家和来自国外的祸患,这样的国家就常常会走向灭亡。这样以后才知道忧虑祸患能使人(或国家)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会使人(或国家)走向灭亡的道理了。【乙】唐太宗对侍臣说:“治理国家如同治疗疾病,疾病即使痊愈了,仍然应该扶持养护。倘若迅速自我放纵,疾病再次发作,就无法救治了。现在中国侥幸安宁,周边各民族全都服从统治,确实是从古至今希望看到的安定局面,但是我一天比一天谨慎,只是担心这种谨慎不能坚持到底,所以我很希望多次听到你们的进谏规劝。”魏征说:“国家内外太平安定,我不认为这种情况值得高兴,我只是高兴陛下能居安思危。”(二)(共9分)阅读《题跋:绵延千年的点赞艺术》一文,完成下面小题。①题跋是写在书籍、字画等前后的文字的总称。写在前面即右侧的文字称“题”,写在后面即左侧的文字称“跋”。这是由卷轴的形式特点决定,符合中国古代从右到左、从上到下的观赏习惯的。内容多为品评、鉴赏、考订、记事等。鉴于字画中的题跋更常见、更典型,因此以字画为例解说题跋更合适些。②魏晋南北朝是题跋的萌芽期,那时绘画是一种职业,画师无需读书认字,主要任务就是在寺庙里画壁画,或者去宫廷画皇帝、妃子的肖像,当然不会在画上署名,只有极少的王公贵族才会在作品上留下“签名”,顾恺之就是目前所知第一位在画作上留下签名的人。③宋代是题跋的发展期,皇帝艺术家宋徽宗功不可没,他用瘦金体独创了一种签名——天下一人,这四个字可作花押款,就好像是自己对自己的画进行认证。上行下效,于是更多的画家开始在画上签名。起初他们不敢堂而皇之的“签名”,只能偷偷的把名字写在树干上、山峰上。所以,如果一幅画上有画家自己的签名,那通常是宋代以后的作品。④元代是题跋的兴盛期。到了元代,倪瓒那一批画家就彻底不顾忌“签名”。他们的文人画,讲究“诗书入画”,有诗有序,作品才算完整,于是题跋成了书画的重要组成部分。题跋中除了签名,一般还要交代创作的时间、地点、人物,或者写首诗配合画面,生怕后人感受不到画家的情绪。这样一来,对画家的要求就高了,不仅要会写诗,还要书法好,最重要的是会搭配,整体美观。画画的人变了,画作自然也就不同了,就好比文艺青年喜欢往各种“无聊”的地方增加难度,并且乐此不疲。⑤除了书画家给自己的作品写题跋,更多的收藏家、鉴赏家也为作品写题跋。比如现存最早的山水画——隋朝画家展子虔的画作“游春图”,本来没有名字,被宋徽宗收藏后,大笔一挥,在右侧写了“展子虔游春图”六个字。以后就叫这个名字了。后世的收藏家、鉴赏家们,不断将自己的品评与鉴赏附于作品之后。这一代代流传下来的题跋,宛若绵延千年的艺术“点赞”,构成了一幅画完整的价值,使书画具有了历久弥新的艺术生命。⑥题跋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能够像破案一样提供这幅画的创作线索,这幅画怎么来的?我的看法是什么……后一个写题跋的人也是根据前一个人提供的线索对这幅画作出自己的判断。所以我们在看一幅画的时候千万不能略过题跋,比如《清明上河图》的题跋就足以拍一部穿越古今三生三世的电视连续剧了。金人张著的题跋让后人破解了《清明上河图》的作者之谜,但还有一个谜没有破解。张著在题跋中说,宋徽宗也为《清明上河图》写过题跋,但我们现在看到的画卷中却没有,而且画卷的长度也比明代李东阳题跋中所记录的少了近两米,这消失的部分去了哪儿呢?《清明上河图》又经历了怎样的命运呢?⑦题跋是不是比原画更有看头?总之,题跋就是一幅画存在的证据,是一幅画背后的故事,字里行间,骨肉丰满。所以,请好好对待一幅画的题跋吧!(选自《山山水水聊聊画画》,有删改)21.文章第②③④是按照______说明顺序展开说明的。22.请简要概括文章从哪些方面介绍了“题跋”?23.第②段加点字“目前所知”能否删去,为什么?24.第⑥段写《清明上河图》的题跋有何作用?25.本文以“题跋:绵延千年的点赞艺术”为题好不好?请说说你的理由。【答案】21时间顺序22.题跋的定义、发展历史、艺术价值、重要作用。23.不能,目前所知是据目前资料显示的意思。原句表示据目前历史资料显示,顾恺之是第一位在画作上留下签名的人,但并不表明他一定就是第一位在画作上签名的人,如果删去,表述过于绝对,不符合原意。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24.举例子,举了《清明上河图》题跋揭示作者部分缺失的例子,具体直观的说明了题跋的重要作用,提供了创作线索。进一步说明了题跋是绵延千年的点赞艺术。为下文提出要好好对待题跋做铺垫,增加文章趣味性。25.好。交代说明对象是题跋,体现出题跋的历史悠久,绵延不绝。表达了作者对题跋的赞美;吸引读者阅读兴趣。【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说明顺序。在②段中,作者提到了魏晋南北朝是题跋的萌芽期,描述了画师在那个时期的工作状况和题跋的初现形式。然后,在③段,作者转向宋代,描述了题跋的发展期,特别是宋徽宗对题跋发展的贡献。最后,在④段,作者继续描述了元代,这是题跋的兴盛期,详细介绍了当时画家们如何更深入地运用题跋,使其成为书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这三段是按照时间顺序,从题跋的萌芽期、发展期到兴盛期进行说明的,展示了题跋的历史演变过程。【22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根据文章第①段“题跋是写在书籍、字画等前后的文字的总称。写在前面即右侧的文字称‘题’,写在后面即左侧的文字称‘跋’……”可知,题跋是写在书籍、字画等前后的文字,根据位置的不同有不同的称呼,由此可以概括出题跋的定义。根据文章第②③④段可知,这三段内容分别介绍了魏晋南北朝、宋代、元代时期题跋的发展状况,由此可以概括出题跋的发展历史。根据文章第⑤段“这一代代流传下来的题跋,宛若绵延千年的艺术‘点赞’,构成了一幅画完整的价值,使书画具有了历久弥新的艺术生命”可知,题跋为书画增添了价值,使其具有持久的艺术生命,由此可以概括出题跋的艺术价值。根据文章第⑥段“题跋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能够像破案一样提供这幅画的创作线索,这幅画怎么来的?我的看法是什么……”可知,题跋能够提供画作的创作线索,揭示画作背后的故事,由此可以概括出题跋的重要作用。综上所述,文章从题跋的定义、发展历史、艺术价值和重要作用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介绍。【23题详解】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首先,“目前所知”是一个表示时间和认知范围的限定词,它表示根据现有的资料和历史记录,顾恺之是已知的第一位在画作上留下签名的人。这个词的使用,使得句子的表述更加准确和严谨,避免了过于绝对化的说法。其次,如果删去“目前所知”,那么句子就变成了“顾恺之是第一位在画作上留下签名的人”,这样的表述就过于绝对了,因为它没有考虑到未来可能发现新的历史资料,从而改变这一认知的可能性。最后,从说明文的语言特点来看,准确性和严密性是非常重要的。使用“目前所知”这样的限定词,正是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这种特点,使得文章更加严谨、准确。因此,第②段加点字“目前所知”不能删去,它对于保持句子的准确性和严谨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4题详解】本题考查说明方法。首先,通过举《清明上河图》题跋的例子,作者具体而直观地展示了题跋如何揭示画作背后的创作线索。题跋中提到宋徽宗曾为这幅画写过题跋,但现存画卷中却没有,这引发了对画作部分缺失的疑问。这种具体的例子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题跋在提供创作线索方面的重要作用。其次,这个例子进一步强调了题跋的艺术价值。题跋不仅丰富了书画的内涵,而且像绵延千年的艺术“点赞”,使书画具有了持久的艺术生命。通过《清明上河图》的题跋,读者可以感受到题跋对画作完整性的贡献,以及它如何增强书画的艺术价值。此外,这个例子也为下文提出要好好对待题跋做了铺垫。通过展示题跋在揭示画作创作线索和艺术价值方面的作用,作者强调了题跋的重要性,进而提醒读者在欣赏书画时要重视题跋。最后,这个例子还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通过讲述《清明上河图》题跋背后的故事和未解之谜,作者激发了读者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使文章更加引人入胜。综上所述,第⑥段写《清明上河图》的题跋在揭示题跋的重要作用、强调题跋的艺术价值、为下文铺垫以及增加文章趣味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5题详解】本题考查标题的作用。(1)这个标题明确指出了文章的主要说明对象——题跋。读者在阅读标题时就能立刻明白文章将围绕题跋展开,有助于引导读者理解文章的主题和内容。(2)标题中的“绵延千年”准确地体现了题跋的历史悠久和其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题跋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在书画艺术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这一表述不仅强调了题跋的历史价值,也凸显了其在艺术领域的重要地位。(3)“点赞艺术”这一表述非常新颖,具有吸引力。它将题跋与现代社交媒体中的“点赞”行为相联系,使古老的题跋文化焕发出现代气息。这种跨时代的比喻,不仅有助于拉近读者与题跋文化的距离,还能激发读者对题跋的好奇心和探究欲。(4)这个标题富有诗意和美感,能够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通过运用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述,标题成功地营造了一种文化氛围,使读者在阅读文章之前就已经对题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综上所述,本文以“题跋:绵延千年的点赞艺术”为题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既明确了说明对象,又体现了题跋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同时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三)(共11分)阅读《追梦笨小孩》,回答各题。①刚接手初三年级的语文课,我还记不清学生名字,可偏偏记住了崔安然。②第一次对她刮目相看,是我在某节课讲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时,随口建议道:“大家周末不妨去收集小说作品及人物。”这种“特殊作业”,学生一般是不会放在心上的。周一刚上课,我试探性检查上周作业情况,全班竟然鸦雀无声。只有崔安然主动站了起来,讲她收集到了哪些小说作品及人物,并吞吞吐吐地介绍小说的主要内容。我当时愣了一下,才表扬道:“全班只有崔安然把我的话当回事,其他同学都忘了这项作业。”③后来我发现,无论是听讲的专注程度还是写作业的认真程度,崔安然都是让人挑不出毛病的。然而,辛苦付出并没有换来满意的结果——背诵默写总是磕磕绊绊,讲过的题目再做一遍还是错误连篇,每次大考小考,她永远破不了班级后五名的魔咒。④历史老师无奈地说过:“有次我让大家整理近代史的笔记,别人都是两三张纸就搞定了,你知道崔安然写了多少吗?56页!唉……”数学老师总结道:“崔安然啊……就是单纯的脑子笨。”我还听隔壁班的王梦茹同学说,她俩是发小,上学时崔安然在学习方面就认真而吃力,效果不理想。⑤我开始格外关注这个笨小孩:凌乱的头发,额头上此消彼长的痘痘,瘦小的肩膀……明明是单薄的小姑娘,身体里却像是有使不完的能量,面对大大小小的挫折时她波澜不惊、一往无前地继续努力,偶有一丝焦虑掠过,也稍纵即逝。我不知道那压力如山的一天又一天,崔安然究竟是怎么扛下来的……这一切,都令人心疼。⑥距离中考越来越近,有一天她忧心如焚地来办公室问我:“老师,如何提高学习效率?”我心想,这个问题难道不该两年前就解决了吗?而且,影响她成绩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效率啊!我讲了几句类似“每年郝有垫底的学生一鸣惊人”的话来宽慰她,带她扶一扶摇摇欲坠的信心。这孩子倒也好劝,稍微一鼓励,她又能激情满满地奋斗去了。哪怕她的成绩依然徘徊在普高线上下,哪怕班里和她情况差不多的同学都纷纷另觅他途。只有她根本没有考虑过“上高中”之外的任何选择,在她的内心世界里,上高中就是唯一的、远大的、最值得追逐的美好梦想。⑦最后一次和崔安然单独交流,是6月底中考前三天。我问崔安然:“你有梦想吗?”她脱口而出:“考高中!我就想上高中。”⑧那年中考成绩公布,各高中开始录取。我比任何时候、任何人都期望她有个好结果。崔安然终于如愿以偿,被一所普通高中录取了。⑨今年,我这个“毕业班专业户”又开始面对新一届初三年级学子。偶尔会在班里讲起崔安然的故事,有学生听完感叹道:“她追梦的心可真执着啊!”⑩是的,在这个复杂的社会里,执着追求梦想比什么都重要。就像15岁的崔安然,我坚信,她终将成为她想成为的样子。(摘自《青年文摘》,有删改)26.“笨小孩”的“笨”具体表现在文中哪些方面,请根据提示,完成空缺部分。“笨小孩”的“笨”具体表现在:崔安然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周末作业-收集小说作品及人物;(1)______;(2)______;中考前她问“我”如何提高学习效率“我”稍加鼓励,她便信心满满。27.第5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28.第8段加点的两个“任何”有何作用?为什么我比任何时候,任何人都期望她有个好结果。29.文中的笨小孩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30.文中“笨小孩”追梦,圆梦的过程值得赞扬,在生活中,你有什么梦想?并打算为实现自己的梦想付出哪些努力?【答案】26.①.崔安然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作业,但她的背诵默写情况总是不尽如人意;②.别人整理近代史笔记只需要两三张纸,崔安然写了56页27.画线句子运用了肖像描写,形象地写出了崔安然是一个平凡朴素、不注重外表、身体瘦弱的小女孩。28.两个“任何”,体现了“我”对崔安然的期待,希望她有个好结果,实现自己的梦想。29.(1)内心强大,一往无前(或赤诚追梦,锲而不舍)。崔安然的考试成绩总是在班里垫底,但她从未放弃考高中的梦想,并刻苦努力学习,连新一届初三学子都夸她内心强大。(2)勤学好问,以勤补拙。崔安然虽不够聪明,但经常向老师请教,并能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30.示例:我的梦想是做一名医生,为了这个梦想,我现在要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踏实学习,扎实基础,经常阅读医学类书籍,我相信,经过不懈努力,我也终将圆梦!【解析】【26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并提取信息的能力。要浏览全文,了解内容,梳理思路,结合语境,抓住关键句提取概括。“笨”字加了双引号,指崔安然面对糟糕的成绩仍然坚持不懈、一丝不苟学习的态度,并非贬义词。第一空,由第③段“无论是听讲的专注程度还是写作业的认真程度,崔安然都是让人挑不出毛病的。然而,辛苦付出并没有换来满意的结果……”可知,崔安然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作业,但她的背诵默写情况总是不尽人意;第二空,由第④段“历史老师无奈地说过:‘有次我让大家整理近代史的笔记,别人都是两三张纸就搞定了,你知道崔安然写了多少吗?56页!唉……’”可知,别人整理近代史笔记只需要两三张纸,崔安然写了56页。【27题详解】本题考查对人物描写方法的理解。答题格式为:描写方法+效果+人物特征+作者情感。人物描写的方法有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肖像描写。第⑤段画线句子“凌乱的头发,额头上此消彼长的痘痘,瘦小的肩膀……”描写了这个“笨”小孩的头发、额头、肩膀,可知是肖像描写,通过对崔安然面貌特征的刻画,“凌乱的头发,额头上此消彼长的痘痘”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外表平凡简朴,不在意自己的外表,“瘦小的肩膀”写出了一个瘦弱单薄的女孩形象,表达“我”对这个“笨”小孩的怜惜和心疼。【28题详解】本题考查对词语的分析理解。“任何”本义指随便什么,无论什么。“任何时候,任何人”这里连用两个“任何”,形成反复,突出强调了“我”多么希望崔安然中考能考出好成绩,考上高中,希望这个追梦的女孩能圆梦,实现自己远大的、最值得追逐的美好梦想。【29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根据第③段中的“后来我发现,无论是听讲的专注程度还是写作业的认真程度,崔安然都是让人挑不出毛病的。然而,辛苦付出并没有换来满意的结果”,第⑤段中的“明明是单薄的小姑娘,身体里却像是有使不完的能量,面对大大小小的挫折时她波澜不惊、一往无前地继续努力,偶有一丝焦虑掠过,也稍纵即逝”可知,她内心强大,一往无强。根据第②段中的“周一刚上课,我试探性检查上周作业情况,全班竟然鸦雀无声。只有崔安然主动站了起来,讲她收集到了哪些小说作品及人物,并吞吞吐吐地介绍小说的主要内容”,第⑥段中的“距离中考越来越近,有一天她忧心如焚地来办公室问我”可知,她勤学好问,以勤补拙。【30题详解】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要结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