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下列食品中富含维生素的是A.宜春皮蛋.B.瑞昌山药C.南昌炒粉D.九江茶饼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氮气 B.加碘盐 C.食醋 D.石灰水3.对意外事故处理方法错误的是A.家用燃气泄漏时,应立即关闭阀门,开窗通风B.镁带燃烧引发火灾,可以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C.酒精灯内洒出的酒精燃烧时,应立即用湿抹布盖灭D.遇到火灾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俯身跑出火灾区4.下列变化能证明分子可以再分的是A.电解水 B.蜡熔化 C.盐结晶 D.碘升华5.关于分子和原子两种微粒的叙述正确的是A.物质只能由分子构成 B.相同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的分子C.分子质量一定大于原子质量 D.化学变化中分子数目一定发生变化6.香椿树的嫩芽香椿被称为“树上蔬菜”,香椿不仅营养丰富,还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含有的皂甙具有抗菌、防癌的作用。下列有关皂甙(化学式为C27H42O3)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皂甙由三种金属元素组成 B.一个皂甙分子中含有72个原子C.皂甙中氢、氧元素质量为14:1 D.皂甙属于氧化物7.习近平总书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符合这一环保主题的是A.精准扶贫,努力提高农作物的产量,需要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B.黄河口马拉松赛上为了方便和便于清理,提倡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C.努力实施“绿色化学”,把化工生产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减到最低D.垃圾分类放置,可以使用填埋法处理难降解的生活垃圾8.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测定溶液的pH B.稀释浓硫酸 C.干燥氢气 D.检验溶液的酸碱性9.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水变成水蒸气----------分子间隔变大B.水沸腾时可掀起壶盖----------分子数目变多C.氢气有可燃性,氧气有助燃性----------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D.闻到校园的花香----------分子在不断运动10.向一定量的Fe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液和滤渣,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由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滤液的颜色呈蓝色 B.滤液中可能存在Fe2+C.滤液中一定含有Zn2+ D.滤渣中一定含有Fe和Cu,可能含有Zn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填写序号)。t1℃时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质量是______g。将t2℃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降到t1℃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关系是______。(填写序号)等质量的A和C,在t2℃时分别加水都制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关系是A______C(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当A中含有少量B时,可采用______方法提纯A物质。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某造纸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Na2CO3和NaOH,为了测定其中Na2CO3质量分数,取废水100g,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测得生成气体质量与所加稀盐酸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反应生成气体质量为_______________。求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如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当温度在t1℃<t<t2℃之间时,A物质与B物质_____(填“能”或“不能”)配制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饱和溶液。(2)t1℃时,若要将210克B物质的饱和溶液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为_____。(3)分别将A、B、C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_____。14.实验室常用下图所示的装置制取并收集气体。请回答:仪器①的名称。实验室若用A、C装置组合制取并收集氧气,其反应的原理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待收集完氧气后,应先从水槽中撤出玻璃管,再停止加热的原因是。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做锌与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无意中滴入几滴硫酸铜溶液,发现锌粒表面产生的气泡速度明显加快,且表面附着有红色物质。该现象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小明同学提出猜测:硫酸铜溶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其他同学不同意他的猜测,原因是______。(提出问题)硫酸铜溶液的体积对锌与稀硫酸反应的速率有影响吗?(设计实验)室温下,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将过量且表面积相同的锌粒,分别加入到5份10mL10%的稀硫酸中,并在每份中加入不同体积的3%的硫酸铜溶液和水,记录获得相同体积的氢气所需的时间,从而确定产生气体的速率。实验编号12345稀硫酸体积(mL)1010101010硫酸铜溶液(mL)02V710水(mL)108530收集10mL氢气所需时间(s)2620141031(实验结论与反思)(1)上表中V=______,实验中加入水的目的是______。(2)由实验可知,硫酸铜溶液对锌与稀硫酸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是______。(3)写出锌粒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4)除了测量收集等体积氢气所需的时间外,还可以通过测量______的方法比较锌粒与稀硫酸反应的速率。(继续探究)小明认为是硫酸铜溶液中的某些粒子影响了锌粒与稀硫酸反应的速率。(提出猜想)猜想一:铜离子影响了锌粒与稀硫酸反应的速率。猜想二:______影响了锌粒与稀硫酸反应的速率。猜想三:______影响了锌粒与稀硫酸反应的速率。(进行实验)针对猜想一,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及结论_______________16.王军同学在阅读课外读物时得知工业上制得的纯碱中常含有一定量的NaHCO3,于是他从家中取来某纯碱样品,和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探究该纯碱样品中是否含有NaHCO3。NaHCO3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受热易分解生成Na2CO3、CO2和H2O.NaHCO3属于_____(填“酸”、“碱”或“盐”)类物质。王军同学根据实验目的设计了如下两种方案:方案1:取样,加适量水溶解,向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观察现象。方案2:取样,将其加入如图所示实验装置的试管中,加热,观察装置B中的现象。王强同学认为方案1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你认为他的理由是_____。按方案2进行实验时,观察到装置B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上述实验现象说明该纯碱样品中_____(填“含有”或“不含有”)NaHCO3。李娜同学想利用方案2中的装置来测定该纯碱样品中Na2CO3的含量,她提出需要充分吸收反应生成的CO2,为此,你认为装置B内最好盛装_____溶液。欲除去Na2CO3固体中混有的NaHCO3,最简便的方法是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B【解析】
A.宜春皮蛋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蛋白质,选项错误;B.瑞昌山药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维生素,选项正确;C.南昌炒粉主要成分是淀粉,提供的营养素主要糖类,选项错误;D.九江茶饼提供的营养素主要糖类,选项错误。故选B。2、A【解析】
A、氮气只由一种物质组成,是纯净物,故A正确;B、加碘盐中有含碘物质和氯化钠等物质,是混合物,故B错误;C、食醋中含有醋酸、水等多种物质,是混合物,故C错误;D、石灰水中含有氢氧化钙和水两种物质,是混合物,故D错误。故选A。【点睛】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是纯净物,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是混合物。3、B【解析】
A、家用燃气泄漏时,应立即关闭阀门,开窗通风,正确;B、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故镁带燃烧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错误;C、酒精灯内洒出的酒精燃烧时,应立即用湿抹布盖灭,以达到隔绝氧气,同时起到降低温度的作用,正确;D、火灾时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一氧化碳、一氧化氮,这些气体都在上层空气中,湿毛巾可以有效过滤空气中的有毒气体进入人体呼吸系统,故遇到火灾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俯身跑出火灾区,正确。故选B。4、A【解析】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详解】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化学变化。水分子破裂成原子后,原子重组形成氢分子和氧分子。A正确;B、蜡熔化是物理变化,是物质的三态转化。B错误;C、盐结晶是物理变化,该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的物质。C错误;D、碘升华是物理变化,是物质的三态转化。D错误。故选A。5、B【解析】
A、分子和原子、离子都可以构成物质。如: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铜是由铜原子构成。所以此项错误;B、相同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的分子。如:氧原子即可以构成氧气分子也可以构成臭氧分子。所以此项正确;C、分子质量不一定大于原子质量。如氦原子的质量(相对原子质量为4)就大于氢分子的质量(相对分子质量为2)。所以此项错误;D、化学变化中分子数目可能变化。如:氢气在空气中燃烧:2H2+O22H2O反应前分子数目是3个,反应后变为2个,分子数目发生了改变;氢气在氯气中燃烧:H2+Cl22HCl反应前分子数目是2个,反应后仍为2个,分子数目没有改变。所以此项错误。故选B。6、B【解析】
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详解】A、皂甙(化学式为C27H42O3),由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共三种非金属元素组成,故A不正确;B、皂甙(化学式为C27H42O3),一个皂甙分子中含有个原子,故B正确;C、皂甙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为,故C不正确;D、皂甙由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共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故D不正确。故选B。【点睛】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原子个数之比。7、C【解析】
A、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不符合这一环保主题,不符合题意;B、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会造成白色污染,不符合这一环保主题,不符合题意;C、实施“绿色化学”,减少化工生产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可以保护环境,符合这一环保主题,符合题意;D、用填埋法处理难降解的生活垃圾会对土壤造成污染,不符合这一环保主题,不符合题意。故选C。8、B【解析】
A、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测定溶液的pH值,不能将试纸插入溶液中,以免污染溶液,故选项错误;B、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杯壁缓慢倒入水中,并有玻璃棒不停搅拌,使溶解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故选项正确;C、用浓硫酸干燥气体,为了使气体与浓硫酸充分接触,应该“长管进、短管出”;故选项错误;D、取少量待测液与试管中,滴入2-3滴石蕊溶液,检验溶液的酸碱性,以免污染溶液,故选项错误;故选:B。9、B【解析】
A、水变成水蒸气体积变大是因为分子间隔变大,不符合题意;B、水烧开后,壶盖被顶开,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水分子本身没有发生改变,温度升高,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引起水的体积膨胀,壶盖被顶开,分子数目不变,符合题意;C、氧气具有助燃性,氢气具有可燃性,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不符合题意;D、闻到校园的花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10、A【解析】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锌、铁的活动性顺序为锌>铁>铜,向Fe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锌先与硫酸铜的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多余的锌与硫酸亚铁的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铁,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液和滤渣,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所以滤渣中一定含有铁、铜,可能含有锌。【详解】A、向Fe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锌先与硫酸铜的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多余的锌与硫酸亚铁的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铁,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液和滤渣,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硫酸铜反应完全,滤液中一定不含硫酸铜,所以滤液颜色一定不会显蓝色,故A不正确;B、锌先与硫酸铜的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多余的锌与硫酸亚铁的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铁,加入的锌可能置换出一部分铁,则滤液中可能存在Fe2+,故B正确;C、锌先与硫酸铜的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多余的锌与硫酸亚铁的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铁,滤液中一定含有Zn2+,故C正确;D、锌先与硫酸铜的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多余的锌与硫酸亚铁的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铁,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有铁生成,滤渣中一定含有Fe和Cu,可能含有Zn,故D正确。故选A。【点睛】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A<C<B65B>C>A小于降温结晶【解析】
(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A<C<B;(2)t1℃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30g,所以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质量是65g;(3)将t2℃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降到t1℃时,B物质的溶解度最大,A物质的溶解度最小,A、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C应该按照t2℃时的溶解度计算,所以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关系是:B>C>A;(4)t2℃时,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C物质的溶解度,所以等质量的A和C,在t2℃时分别加水都制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C需要水的质量比A多,所得溶液质量关系是A小于C;(5)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当A中含有少量B时,可采用降温结晶方法提纯A物质。故答案为(1)A<C<B;(2)65;(3)B>C>A;(4)小于;(5)降温结晶。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4.4g10%【解析】
根据图象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计算出与碳酸钠反应的氯化氢的质量,用氯化氢的质量除以与碳酸钠反应的盐酸的质量。【详解】解:(1)由图示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2)设生成4.4g二氧化碳需要消耗氯化氢的质量为x,则:x=7.3g,所用稀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100%=10%;答:(1)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2)所用稀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点睛】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能390gB>A>C【解析】
(1)当温度在t1℃<t<t2℃之间时,A、B物质的溶解度在某个温度时相等,所以A物质与B物质能配制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饱和溶液;(2)t1℃时,若要将210克B物质的饱和溶液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为=390g;(3)t1℃时,B物质的溶解度最大,A、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降低温度,A、B物质的溶解度减小,C物质的溶解度增大,所以分别将A、B、C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14、(1)长颈漏斗(2)2KMnO4△K2MnO4+MnO2+O2↑防止水倒吸进入试管,使其炸裂(3)BE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二氧化碳收集满了【解析】试题分析:(1)仪器①的名称长颈漏斗;(2)实验室若用A、C装置组合制取并收集氧气,其反应的原理为2KMnO4△K2MnO4+MnO2+O2↑,待收集完氧气后,应先从水槽中撤出玻璃管,再停止加热的原因是防止水倒吸进入试管,使其炸裂;(3)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BE,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二氧化碳收集满了。考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硫酸铜和锌发生了反应,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5保证每组反应中溶液体积相同随着硫酸铜溶液体积的增加,产生氢气的速率先加快后明显减慢相同时间收集的气体体积硫酸根离子水分子向装有完全相同的锌粒的两支试管中中分别加入10mL10%的稀硫酸,再分别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硫酸铜溶液和稀硫酸溶液,记录获得相同体积的氢气所需的时间加入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收集相同体积的氢气所需的时间较短。【解析】
因为锌表面附着有红色固体,说明锌和硫酸铜发生了置换反应生成了铜,反应前后,硫酸铜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故硫酸铜不是催化剂;实验结论与反思:(1)要对比试验效果,除了反应物质的量不一样以外,要保证其它条件相同,探究硫酸铜量的影响,每组稀硫酸的量要保持相同,六组反应的总体积也应该相同,而硫酸铜溶液和水的总量应相同,第1组中硫酸铜0mL,水为10,那么总量为10mL,则V=10m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信通讯设备安全生产培训
- 2025年Samos测流风机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演出托管运营管理制度
- 危险化学品包装(金属罐)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
- 2025年膏药市场分析报告
- 2025年别墅毛毯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2024-2025学年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第一课时集合的含义课时作业新人教A版必修1
-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第13课挑战教皇的权威课后篇巩固探究岳麓版必修3
- 2024-2025学年高中化学第3章第4节离子晶体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
- 手机游戏市场全景评估及发展趋势研究预测报告
- 超市投标书范文
- 《工程合同管理与招投标实训》课程电子教案
- 肿瘤科疼痛一病一品
- 2024-2030年中国矿用锚杆行业发展现状需求分析报告
- 2024年1月浙江省高考英语真题试卷含答案
- 人民医院样本外送检测管理制度
- DG-TJ 08-2451-2024 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和停放场所设计标准
- DB3301-T 65.28-2024 反恐怖防范系统管理规范 第28部分:硬质隔离设施
- 心电监护仪的操作及注意事项 课件
- 11BS4排水工程华北标图集
- 电子备课教案(一二年级体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