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学科教学工作总结_第1页
高中地理学科教学工作总结_第2页
高中地理学科教学工作总结_第3页
高中地理学科教学工作总结_第4页
高中地理学科教学工作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地理学科教学工作总结时光荏苒,转眼间一学期的工作已接近尾声。回顾这段时间,我不仅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还积极参与各种主题教育培训,各级教研活动和继续教育。在闲暇之余,我坚持自我充电,广泛涉猎地理学科知识,深入研究新课改教育思潮。以下是我一年来的具体工作概述:1.紧抓课堂教学,追求45分钟的高效。优质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为此,我精心准备每一节课:-课前准备:全面考虑,精心备课。-深入钻研教材,把握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明确教材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灵活运用,确保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为此,我不仅仔细阅读教师用书,还经常上网搜索相关地理知识,包括课例、反思、经验、课件、试题等。-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根据他们的兴趣、需求、学习方法和习惯,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预设适应的教学过程,创设可能需要的讨论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自主参与。同时,预估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可能遇到的困难,并提前采取预防措施。-考虑教学方法,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我致力于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并将这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延伸到课外。我深知,仅凭课堂和课本是学不好地理的,地理学科涉及广泛,知识随时代变化而变化,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地理阅读习惯至关重要,这需要高效、灵活、睿智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灵活应变,激情演绎。-关注全体学生,及时反馈信息,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保持课堂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营造愉悦的课堂氛围,语言简洁明了,避免重复,提问面向全体学生,引发学生对地理的兴趣,讲练结合,布置有趣的家庭作业,减轻学生负担。2.提高教学质量,还需做好课后辅导。初中生爱动、好玩,自控能力不强,学习上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甚至抄袭作业。为此,我注重学生的思想教育,并将其融入学习指导中,做好学习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从友善出发,如握手、抚头、整理衣服等,通过赞美,满足学生对理解和尊重的渴望。自9月起,我担任了二中学校三个班的地理教学工作,任务繁重。在与其他地理教师的协作下,我明确了职责,脚踏实地地工作,各项教学活动有序进行。现将一学期的具体工作总结如下:一、积极参与课改培训,加强理论学习,促进观念转变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通过通识培训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进行了解读,科学的培训使我们对国家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背景、理论、目标、策略、步骤等方面有了一定的认识,理论学习的加强是走进新课程的第一重要关口。二、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切实做好高中地理工作,力争全体学生达标1.学习地理课程标准,做好新课程培训工作,认真学习和钻研学科课程标准新教材,对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反思与调整,力求实现突破课改中的重点和难点。2.制定每周的教学进度、课时安排,明确每堂课的教学方法,确保十个班级的教学进度一致。每位科任老师上两次公开课,取长补短,教学相长。3.做好期中、期末复习工作,认真学习考试说明,探讨复习教学策略,做好期中、期末考试的组织、阅卷、分数统计和阅分析等有关工作。4.抓教学常规,组织有关学习活动,多研究探索教法,不断提高课堂效益,研究学法,将如何引导学生改善学习方式,促进学习方式多元化为研究重点,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主要措施培养良好的道德规范和学习习惯,在教学中多采用启发式创造性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动脑思考、大胆想象、主动参与。课堂上精心设计各种丰富多彩“任务性”活动,设计各种真实的活动,通过各种实践达到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的目的。三、投身单元备课活动,研究新课标、把握新教材为了更快更好的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早在暑期培训期间,高一地理备课组就拟订了针对必修《地理1》的备课畅想。开学后及时制定了周密详细的计划,并已把任务落实。安排我承担第一章三、四两节与第五章的集体备课主讲任务。备课组采用“个人精备-集体研讨-个人修改”的备课新模式,发挥了个人的优势和特色,整体提高了备课效率。通过举办组内备课活动,老师之间的交流、研讨、相互借鉴的机会增多,对更好的把握、驾驭新教材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通过几次集体备课活动,不仅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教师的研究视野也开阔了,目光更明亮了,把握新课程的能力增强了。此外,还积累搜集了大量的可共享交流的课程资源。四、寻求理念与课堂的最佳契合,发现问题、找出困惑新课改实施过程中,各种各样的问题不断涌现。经过多次认真分析总结,本学期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明显问题:1.课时紧张与教学任务繁重的矛盾。2.理念与现实之间的落差较大,“一言堂”“满堂灌”仍然存在。3.初高中地理衔接问题和矛盾突出。4.配套习题难度较大,与教学进度不统一问题。回首这即将过去的一学期,各项工作扎扎实实、井井有条,这让我略感欣慰。展望即将到来的下学期,新课改尚处于不成熟的探索阶段,却又颇感任重道远。要正确引领并促进自己教育教学技能的专业成长,必须不断突破旧的思维方式和个人时间管理方式,逐步树立正确的教学观、质量观等素质教育新观念,加强日常工作的归纳、总结与反思。一、做好初、高中地理教材的衔接工作高中地理是在初中地理的基础上进行的,初中地理知识的缺乏必然会影响到高中地理的学习。通过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将这些旧知识逐步复习,从而克服初中地理知识不足的问题。二、科学制定地理教学进度教学进度的安排体现出教学时间利用的科学性与实效性,关系到本学期教学工作的成败。参照教参,结合本学期工作实际情况,在组内进行广泛的讨论后,制定出教学进度表。三、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各阶段性目标本学期学校共安排三次大型考试。第一次为月考,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入门,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树立起学好地理的自信心。因而在授课过程中要突出“双基”,特别是识记性知识要求要到位,月考时也以识记性知识作为考查的重点,对理解性知识暂不作较高要求,以免挫伤学生的自信心,月考成绩要尽可能高一些,要出现相当比例的高分成绩。第二次为期中考试,此阶段进一步巩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并逐步引导学生在识记性知识的基础上努力探讨理解性知识,考查中仍以识记性知识为主,增加一定比例的理解性知识,创造一定的挑战性题目,使一部分优等生脱颖而出。第三次为期末考试,此阶段应继续巩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并且有计划地指导个别学困生提高成绩。知识上识记与理解并重,通过典型习题的处理,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应试素质,确保期末取得好成绩。四、切实加强集体备课的组织实施,促进地理课堂教学改革每周组织好集体备课工作,首先确定备课内容和中心发言人,然后由中心发言人进行说课,说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立教学目标,指出突破难点的方法,科学设置习题。在此基础上,组内成员进行广泛的讨论,作出有益的补充,最后达到最佳效果,真正做到“七备”“四同”。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积累有益的经验,互相交流,提高效率,大面积提高学习成绩。五、收集有效信息,科学处理教材教师通过研讨新课标和教材,查阅各种各样的资料,将知识归纳整理形成体系,将具体的知识目标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进行讲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使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摆脱“题海”,节省大量时间,更好地提高各科成绩。六、教学上应做好的几项工作1.学习方式的变革,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新课标强调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尊重学生、相信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学生的发展,切实将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将先讲后练的传统学习模式转变为先学后导的新学习模式。培养学习兴趣,训练学习方法,形成地理能力,强化地理意识,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课程目标。2.重视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整合。课程资源是本轮课程改革明确提出的崭新概念,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很难变成中小学的实际教育成果。因此我们理应积极投身于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整合中。例如,选取课程资源成功利用的案例,进而找出其一般规律,形成特定的利用风格。再如,积极参与开发地理课程资源,形成具有学校特色和符合学生特点的学校课程资源库,进而实现校内共享、校际共享乃至城际共享。教学实践已经证明,选有区域特色的地方课程资源,挖掘生活中的地理课程资源,既是实现地理课程目标的重要途径,又能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3.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备课的过程中,以大量地理信息为基础,创造性地利用地理教学信息资源,积极利用网络中的地理信息资源、电子地图和信息技术优化地理教学。4.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需要,始终树立“为了每位学生发展”的基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