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学年广东省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检测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必修上、下册,选择性必修上、中册及下册第一单元。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在具体阐述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前,需要对“文化基本精神”一词的含义做一点说明。何谓“精神”?精神本是对形体而言的,文化的基本精神应该是对文化的其体表现而言的。文化的具体表现即文物、制度、习惯等,文化的精神即思想。就字源来讲,“精”是细微之义,“神”是能动的作用之义。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精微的内在动力,也就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这种能够作为文化发展内在动力的基本思想,本身也是文化发展的产物,并随着文化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因此,文化的基本思想,同时也一定是文化体系中起主导作用的中心思想,是文化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基本观点。要而言之,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一定文化创造出来并成为该文化思想基础的东西。中国文化丰富多彩,中国思想博大精深,因而中国文化的基本思想也不是单纯的,而是一个包括诸多要素的统一体系。这个体系的要素主要有四点: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其中“天人协调”思想主要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崇德利用”思想主要解决人自身的关系,即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关系;“和与中”的思想主要解决人与人的关系,包括民族关系,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人伦关系;而“刚健有为”思想则是处理各种关系的人生总原则。四者以“刚健有为”思想为纲,形成中国文化基本思想的体系。“刚健有为”的思想源于孔子,到战国时期的《周易大传》已见成熟。中国文化的基本思想是一个系统,其纲领“刚健有为”思想也自成系统。粗略地看,《周易大传》提出来的“刚健有为”思想包括“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两个方面。《象传》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体运行,永无已时,故称为“健”。健含有主动性、能动性,以及刚强不屈之义。君子法天,故应“自强不息”。“自强不息”也就是努力向上,绝不停止。《周易大传》所说的“刚健”,除发挥主动性、能动性、努力向上、绝不停止的意思外,还有“独立不惧”“立不易方”之义,“独立不惧”“立不易方”也就是孟子所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独立人格;还有老子所说的“自胜者强”之义。《象传》又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即顺,“地势”是顺,“载物”就是包容许多物类。君子应效法大地的胸怀,包容各个方面的人,容纳不同的意见,使他人和万物都得以各遂其生。从上述两句话的关系来看,自强不息是自立之道,厚德载物是立人之道;自立是立人的前提,立人是自立的引申。可见,刚健有为的思想以自强不息为主,同时包含厚德载物的系统。如果仔细分析一下,《周易大传》所说的“自强不息”或“刚健”还含有“刚中”“及时”“通变”等引申的原则。《周易大传》提出:“能止健,大正也。”据高亨考证,“能止健”当作“健能止”,“能”读为“而”。“健而止”即强健而不妄行,可止则止。《周易大传》又提出:“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又说:“终日乾乾,与时偕行。”所谓“进德修业”“终日乾乾”即“自强不息”。所谓“及时”“与时偕行”:即以自强不息与永恒变化的客观世界保持一致。也就是说,世界永恒变化的性质,就是人应自强不息的根据。《周易大传》还认为,“天地革而四时成”,世界的流变是通过一系列变革、革新形成的,人要与时偕行,也必须“通变”“革命”。这样,它又从及时的原则引申出“通变”“革命”的原则。《周易大传》有一句至今脍炙人口的话,叫“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事物发展到不能再发展的地步,叫作“穷”。事物发展到极盛就要向反面变化,这叫“变”。通过变革或革命,原来“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局面,就会一变而为“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就是“通”,而“通则久”。正因为如此,《周易大传》把“通天下之变”作为一条重要原则。总之,《周易大传》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刚中、及时、通变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以刚健为中心的宏大的生活原则体系。由于《周易大传》在古代一直被视为孔子所作,这些思想的影响很大,在铸造中国文化基本精神方面起了巨大作用,对推动中国文化的发展也起了很大作用。“形于中必发于外。”作为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刚健有为”精神,其其体表现或凝结的文物、制度、风俗可谓无处不有、无时不有、俯拾皆是、不胜枚举。(摘编自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精神》)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中国文化体系中的“刚健有为”思想包含了“天人协调”“和与中”“崇德利用”,是处理各种关系的人生总原则。B.天体运行,永无已时,故称为“健”。“健”含有刚强不屈之义,君子应效法天体,自强不息,早起晚睡,劳作不止。C.高亨认为,《周易大传》中“健能止”即强健而不妄行,可止则止,他的考证能证明“自强不息”含有“刚中”的原则。D.作者引用《周易大传》,阐述事物发展到了“穷”的地步时就应该变革或革命,这样“变则通”,而“通则久”。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化的基本精神即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它既是文化发展的产物,又会随着文化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B.“从上述两句话的关系来看”中的“两句话”指《象传》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C.加点处的“刚健”指孟子所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独立人格和老子所说的“自胜者强”之义。D.加点处的“及时”指以自强不息跟永远变化的客观世界保持一致,世界永恒变化的性质是人应自强不息的根据。3.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开头阐述了“文化基本精神”的含义,引出观点: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以“刚健有为”思想为纲、包括诸多要素的统一体系。B.文章运用引证法,大量引用《周易大传》以及《象传》中的话,阐述了“刚健有为”所包含的思想内涵以及从中引申出来的原则。C.文章将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进行对比,区分了自立之道和立人之道,阐述了刚健有为的思想以自强不息为主,又包含厚德载物。D.文章最后总结全文,呼应了开头的观点,并强调“以刚健为中心的宏大的生活原则体系”对铸造中国文化基本精神具有巨大作用。4.下列选项,最不能体现“中国文化精神的‘刚健有为’精神”的一项是(
)(3分)A.《列子·汤问》中每日挖山不止的愚公、史上治水的大禹,是被鲁迅称为“中国的脊梁”的英雄豪杰的写照,激励中国人民奋勇直前。B.中国绘画重视画外之意,留下大片空白,要的是传神,要的是藏在画面之下的意境;不像西方绘画那么直接,注重真实,符合逻辑。C.中国的革命、变法、革新都非常多,而把“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通变”当作变革和革命的理论根据或旗帜的也非常多。D.从古至今,无数骚人墨客所吟咏、所描绘的青松、翠竹、红梅、苍鹰、猛虎、雄狮、奔马之类,都体现了自强不息的精神。5.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强调要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做到“刚健有为”,请结合上述材料谈谈青年学生自身应该怎样做。(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温暖的遇见
郑茂琦
刘
涛那天,在高原野战医疗所里,一名战士轻声问:“病房怎么走?”护士袁迎娜仔细打量着眼前战士那张稚嫩瘦削的面孔,感觉非常熟悉。她把战士指引到病房,就在战士低头收拾床铺的时候,袁迎娜注意到了他耳朵上的伤疤。袁迎娜几乎确定,他就是几年前自己遇到的那个战士。那是袁迎娜第一次参加高原巡诊任务。一踏上高原,她就被壮美的风景深深吸引住了。土黄色的群山绵延无尽,积雪终年不化的山尖,像一朵朵盛放在蓝天下的雪莲。野羊、野马三五成群地在草滩上奔跑着。不过,高原上最吸引她的是戍守在那里的官兵。在一次连队巡诊快结束的时候,医疗队员们已经收拾好便携诊疗设备和药箱准备离开了,袁迎娜突然听到旁边刚刚做完检查的战士嘀咕说,山上哨点今天还有十几个人没下来。他的声音小得如同耳语,但袁迎娜听见了。她立刻向带队军医李继东报告。李继东找到团里的干事,要求上哨点为官兵诊疗。“不行,那个哨点山陡路险,马都不愿意上,你们还有女同志,很难爬上去。”干事急忙摆手说。李继东黑红的脸膛更红了,看了一眼袁迎娜和队员们,然后斩钉截铁地说:“我们上得去!”说完,医疗队员就乘车沿着“之”字形的山路盘旋而上,连续的弯道转得大家脑袋昏昏沉沉的。几十分钟后,车辆停在一个陡坡前。带路的班长说,再往上走就没路了,大家跟着我顺着山脊线攀登。医疗队员早就被刚才的弯路绕得高原反应加重,呕吐不止。袁迎娜想一定要登上哨点,她果断地下车了。下车的瞬间,呼啸的山风差点把瘦弱的袁迎娜掀翻。她抢过同事的背包,在风里踉踉跄跄地走着。遇到陡坡,她就手脚并用往上爬。虽然是秋季,但高原上凛冽的寒风直往衣服里钻,冻得人瑟瑟发抖。袁迎娜渐渐感到体力不支,心里慌慌的,就在她一脚踩空、溜着滑下去的时候,带路的班长一把拽住她的手臂。袁迎娜趴在坡上抬头一看,那个班长敦实健壮的身躯,像是铜打铁铸似的,立在风中动也不动。余下的路,班长一直拉着她顶风往前走。虽然省力了,但高原稀薄的空气依然让袁迎娜气喘吁吁。到了半山腰,袁迎娜已精疲力尽。坐在碎石坡上休息时,她心里不禁打起了退堂鼓。她看看山下,云雾茫茫的下山路显得那么遥远;望望山上,一面鲜艳的红旗在山顶上飘舞。“战士们还在上面!”袁迎娜心里想。她含泪仰望着红旗,一瞬间心绪激奋。她又站了起来,继续跟着班长向上攀爬。到了山顶,她看到战士们住的地窝子,露出惊讶的神情。她稍作犹豫,缓步进去,顺手摸了摸门口的氧气瓶,是冰冷的,铁罐上还结了一层冰霜。战士们突然安静下来,惊讶而又有些羞涩地望着她,因为这个哨点还从来没有女同志上来过。问诊时,袁迎娜注意到了一个年轻的战士。他低沉沙哑的声音,若有若无。袁迎娜凑上去才勉强听清。军医李继东让战士张开嘴巴,只见扁桃体红肿得像小灯笼似的。原来,这名战士之前得过感冒,虽然退了烧,但扁桃体一直红肿着。这些天,他强忍着喉咙的灼痛,只用含片应付着,他没想到医疗队员们来哨点了。细心的排长发现后,当即决定让他下山医治。劝了很久,他才答应等下山的战友返回后,自己再下山。眼下,消毒成了难题。李继东翻遍药箱,也没有找到味道稍好些的碘甘油。他只好用棉签轻轻蘸一下刺激性比较大的碘伏,伸进战士的喉咙,一遍遍地消毒擦拭。袁迎娜注意到,战士仰着头坐着,双手紧握,忍着疼一声不吭。等消毒完毕,战士脸上已经冒出一层细密的汗珠。袁迎娜站在一旁,和另外一名军医抓着战士的胳膊,手心里也攥出了汗。她被战士的坚强深深打动了。处理完喉咙,袁迎娜又注意到他的耳垂上长了三四个明亮亮的水疱,这是急性冻伤的症状。袁迎娜小心地为战士挑开水疱,看着他脸上一阵抽搐,她很是心疼。下山时,战士们从包里找出各种各样的零食,塞到医疗队员们的手里。袁迎娜连连拒绝,但拗不过那个战士一把一把往她口袋里塞。袁迎娜摸了摸鼓鼓的口袋,又看看他质朴的眼眸。瞬间,她鼻头一酸,抬手抱住了战士的双肩。袁迎娜又像姐姐一样摸着战士的头,说:“一定要注意保暖,别逞能,千万别再冻伤了。”①这个刚才还忍着疼痛一声不吭的战士,顷刻间流出了眼泪。当时,袁迎娜没顾上询问他的姓名,但他那张青涩的脸庞却深深印在了她脑海里。再次“相逢”,袁迎娜看着眼前这个面容清瘦的战士,当即就联想到他。可她问过战士的部队番号后,才发现并不是同一个人。给战士安顿好床位后,袁迎娜弯下腰,摸了下战士的裤腿,神色当下严厉起来,责怪他穿得太单薄了。看到战士低着头不吭声,袁迎娜又柔声嘱咐了几句,临走前还顺手收走了他换下的军装,为他洗干净。战士的手术进行得很顺利。为了让他术后吃得清淡一些,袁迎娜从宿舍拿出电饭煲,煲了一锅浓稠的小米粥送到病房,又把洗干净的军装,整齐地叠放在他的床头柜里。战士已经睡着了,她给他掖了掖被角,悄悄关上了门。出院那天,战士依依告别了袁迎娜。②登车前,战士猛地回头抱住了她,叫了声姐,然后含泪跑上了车。(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带队军医李继东不怕山陡路险,听到山上哨点今天还有十几个人没下来的报告后,主动要求上哨点为官兵问诊。B.敦实健壮的班长在袁迎娜一脚踩空、溜着滑下去的时候,一把拽住她的手臂,一直拉着她顶风往前走余下的路。C.扁桃体发炎的战士强忍着喉咙的灼痛,答应等战友返回后再下山,在医生给他消毒时忍着疼,表现出顽强的意志。D.给战士安顿好床位后,袁迎娜弯下腰,摸了下战士的裤腿,责怪他穿得太单薄了,战士低着头不吭声,感到委屈。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在写袁迎娜护理做手术的战士的故事中,插入了几年前袁迎娜上哨点参与问诊的故事,“故事中套故事”。B.第二段描写了高原的壮美景色,也描写了袁迎娜欣赏壮美风景时的神态和心理,她被壮美的风景深深吸引了。C.文章设置了“误会”,袁迎娜错把眼前的战士当作是几年前在哨点上遇到的战士,使得文章的内容有了波澜。D.袁迎娜注意到战士“耳朵上的伤疤”,她认错人与此有关,这一细节也表明高原上环境恶劣,战士容易被冻伤。8.袁迎娜在去哨点的路途中有哪些心理活动?请简要概述。(5分)9.文中画横线的两处都写到战士流泪,有评论说“两位战士都是因感动而流泪的”,两位战士因为什么而感动流泪?请分别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张骞,汉中人也,建元中为郎。时匈奴降者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而怨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骞以郎应募,使月氏,与堂邑氏奴甘父俱出陇西。径匈奴,匈奴得之,传诣单于。单于曰:“月氏在吾北汉何以得往使吾欲使越汉肯听我乎?”留骞十余岁,予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居匈奴西,骞因与其属亡乡月氏,西走数十日至大宛。大宛闻汉之饶财,欲通不得,见骞,喜,问欲何之。骞曰:“为汉使月氏而为匈奴所闭道,今亡,唯王使人道送我。诚得至,反汉,汉之赂遗王财物不可胜言。”大宛以为然,遣骞,为发道译,抵康居。康居传致大月氏。大月氏王已为胡所杀,立其夫人为王。既臣大夏而君之,地肥饶,少寇,志安乐,又自以远远汉,殊无报胡之心。骞从月氏至大夏,竟不能得月氏要领。留岁余,还,欲从羌中归,复为匈奴所得。留岁余,单于死,国内乱,骞与胡妻及堂邑父俱亡归汉。拜骞太中大夫,堂邑父为奉使君。初,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天子既闻大宛及大夏、安息之属皆大国,多奇物,土著,颇与中国同俗,而兵弱,贵汉财物;其北则大月氏、康居之属,兵强,可以赂遗设利朝也。诚得而以义属之,则广地万里,致殊俗,威德遍于四海。天子数问骞大夏之属。骞曰:“既连乌孙,自其西大夏之属皆可招来而为外臣。”天子以为然,拜骞为中郎将,将三百人,马各二匹,牛羊以万数,赍金市帛直数千巨万,多持节副使,道可便遣之旁国。骞还,拜为大行。岁余,骞卒。后岁余,其所遣副使通大夏之属者皆颇与其人俱来,于是西北国始通于汉矣。(选自班固《汉书·张骞传》,有删改)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月氏在A吾北B汉何以C得往使D吾欲E使越F汉肯G听H我乎?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诣,文中指拜访,与“执图诣寺后”(《促织》)中的“诣”词义不同。B.属,文中指部属,与《屈原列传》“屈平属草稿未定”中的“属”词义不同。C.“致殊俗”与“余威震于殊俗”(《过秦论》)两句中的“殊俗”词义不同。D.卒,有多个词义,如“士卒”,如“终于”,如“死”,这里指“死”。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张骞勇于承担使命,在朝廷招募出使月氏的人时挺身而出,以郎官的身份应募,他出使月氏,即使中途遇到挫折,也不改初心。B.张骞居住在匈奴的西边,趁机与属下向月氏方向逃去,而不是回到汉朝,他向西走了几十天到了大宛,始终不忘自己的使命。C.汉武帝听说了大宛和大夏、安息和大月氏等国的情况,决心恩威并施,道义和武力并用,扩大疆土,让这些国家前来归附。D.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历经艰辛而贡献卓越,他第一次出使返回汉朝后被授予太中大夫,第二次出使返回汉朝后被授予大行官。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诚得至,反汉,汉之赂遗王财物不可胜言。(4分)(2)其所遣副使通大夏之属者皆颇与其人俱来,于是西北国始通于汉矣。(4分)14.张骞在匈奴的经历与《苏武传》中苏武在匈奴的经历有哪些相似之处?请简要说明。(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夜泊牛渚①怀古
李白牛渚西江②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③。余亦能高咏,斯人④不可闻。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注]①牛渚:山名,在今安徽当涂县西北,仕途失意的李白滞留当涂较长时间。②西江:长江,古称约自南京至今江西一段的长江为西江,牛渚也在西江这一段中。③谢将军:东晋谢尚,其任镇西将军、镇守牛渚时,秋夜泛舟赏月,恰逢袁宏在船中吟诵已作《咏史》诗,谢尚对其大加赞赏,邀其前来,谈到天明。袁宏从此名声大振,后官至东阳太守。④斯人:谢尚。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首联写景,西江、青天和牛渚山等一同构成了空阔悠远、静穆澄明的诗歌意境。B.诗人登船望月,想起了谢将军,面对仕途失意的现实,空余失落,只能是“空忆”。C.中间两联“怀古”,叙事简约,“忆谢将军”谈古事,发心声,言有尽而意无穷。D.尾联写诗人想象离去的情景,明早要扬帆而去,枫叶零落,表达了不舍离去之意。16.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这首诗颈联的含意及其蕴含的情感。(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答司马谏议书》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是王安石对“征利”的指责进行的辩驳。(2)司马迁《屈原列传》中,“________”一句解释了“离骚”的意思,“________”一句阐明了“人困窘没有出路,就会追念根本”的道理。(3)杜甫《蜀相》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高度凝练的语言概括了诸葛亮的功绩和才德。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鲁迅先生有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他自己的写照,也是他作为一个伟大作家的全部人格的体现。当我还不曾和他相识的时候,时常听到有人议论他:“鲁迅多疑。”有些人还___①___地描述他如何世故,如何脾气大,爱骂人,如何睚眦必报,总之,鲁迅是不容易接近的,还是不去和他接近好。我的名字在文艺界是陌生的,由于产量不多,《自由谈》以外又不常见,那些看文章“专靠嗅觉”的人,就___②___,妄加揣测起来,以为这又是鲁迅的化名。他们把我写的文章,全都记在鲁迅先生的名下,并且施展叭儿狗的伎俩,指桑骂槐,向鲁迅先生“呜呜不已”。自己做的事情怎么能让别人去承担责任呢?我觉得十分内疚,很想当面致个歉意,但又害怕鲁迅先生会责备我,颇有点___③___。从那一次和以后多次的交谈中,鲁迅先生给我的印象始终是:平易近人。他留着浓黑的胡须,目光明亮,满头是倔强得一簇簇直竖起来的头发,仿佛处处在告白他对现实社会的不调和。然而这并不妨碍他平易近人,“能憎,才能爱”。或者可以说,恰恰是由于这一点,而且更加显得他平易近人了。和许多伟大的人物一样,平易近人是鲁迅先生开始成熟思想的一个重要的标志。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20.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语与文中加点的“倔强”运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B.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C.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D.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益生菌是指从动物、植物中分离出正常菌群并经过多道工序后生产出的活菌制剂。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说,益生菌有益于肠道健康,有些益生菌还能促进脂肪和糖的代谢。人体吃进去的益生菌其实___①___,而是在大肠里被肠道菌群发酵利用了。食品中额外添加的益生菌___②___,适量补充益生菌可以增强结肠发酵作用。但是如果量太多而发酵太剧烈,就会让人产生腹胀、腹痛的症状,甚至引起腹泻。医疗常识告诉我们,因摄入某种食物或过量摄入某种食物而使人拉肚子,都是不健康的现象。每个人因自身情况不同所需的益生菌也不一定相同,如果过度摄入并且在肠道里定植(长期存在),可能会引起肠道本身菌群的失调。健康人群一般___③___,因为肠道内的菌群一直在保持平衡状态。2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22.根据上述文字,概括补充益生菌的注意事项。要求使用包含转折关系的句子,表达准确流畅,不超过50个字。(4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如今国泰民安,社会祥和;但今天的和平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前辈和先烈用奉献和牺牲换来的,我们要倍加珍惜。上学期间,我们学过很多反映革命文化的作品,了解了一些英雄人物和革命故事。无论社会怎么发展,革命精神永不过时,需要不断传承。革命精神是老一辈革命家勇于实践、勇于探索、勇于思考、奋发进取的开拓精神,是不畏艰险、坚韧不拔、顽强拼搏、攻坚克难的奋斗精神,是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高二语文期中检测参考答案1.D(A项,“包含了”错误,它们之间不是包含关系。B项,“早起晚睡,劳作不止”是对“努力向上,绝不停止”的曲解。C项,《周易大传》中“能止健”即强健而不妄行,可止则止,不是高亨的观点,“健能止”也不是《周易大传》中的话)2.C(以偏概全,原文:《周易大传》所说的“刚健”,除发挥主动性、能动性、努力向上、绝不停止的意思外,还有“独立不惧”“立不易方”之义,“独立不惧”“立不易方”也就是孟子所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独立人格;还有老子所说的“自胜者强”之义)3.C(“将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进行对比”分析不当,不构成对比)4.B(B项,阐述的是中国文化注重含蓄之美,最不能体现“中国文化精神的‘刚健有为’精神”)5.①青年学生要深入理解“刚健有为”的丰富含义和重大意义。(1分)“刚健有为”思想包括“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刚健有为”还引申出“刚中”“及时”“通变”等原则;(1分)以“刚健有为”思想为纲而形成的思想体系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对人生具有指引作用,对推动中国文化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1分)②青年学生要做到刚强不屈,自强自立,努力向上,奋斗不止;(1分)要做到包容各个方面的人,容纳不同的意见;(1分)要强健而不妄行,与时偕行,学会“通变”。(1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的酌情给分)6.D(“感到委屈”分析不当,属于过度解读)7.B(“也描写了……神态和心理”分析不当)8.①车辆无法前行后,袁迎娜顾不得高原反应,想一定要登上哨点,她果断地下车了。②在登山过程中,她渐渐感到体力不支,心里慌慌的。③到了半山腰,她已精疲力尽,心里不禁打起了退堂鼓。④她看见一面鲜艳的红旗在山顶上飘舞,心里想战士们还在上面,含泪仰望着红旗,一瞬间心绪激奋。(每点1分,答对四点给5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的酌情给分)9.①第一处的战士因为医疗队员的责任心、袁迎娜的细心和关心而感动流泪。(1分)医疗队员克服困难登上哨点为战士问诊,袁迎娜细心地注意到战士急性冻伤的症状,小心地为战士挑开水疱;袁迎娜像姐姐一样摸着战士的头,让他注意保暖,别再冻伤了。(2分)②第二处的战士因为袁迎娜的耐心、细心和爱心而感动流泪。(1分)袁迎娜责怪他穿得太单薄了,又柔声嘱咐了他,临走前还顺手收走了他换下的军装,为他洗干净;战士手术后,袁迎娜从宿舍拿出电饭煲,煲了一锅浓稠的小米粥送到病房,又把洗干净的军装,整齐地叠放在他的床头柜里。(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的酌情给分)10.BDF[(原文标点)月氏在吾北,汉何以得往使?吾欲使越,汉肯听我乎?]11.A(两个“诣”词义相同,均为“往”“到……去”)12.C(“决心恩威并施,道义和武力并用”不合文意,依据原文,应是“用赠送财物、给他们以好处的办法使他们朝拜汉朝”“用道义的力量使他们归附汉朝”)13.(1)果真能够到达(月氏),(我)回到汉朝,汉朝送给大王的财物(将多得)说不完。(“诚”“反”“遗”翻译正确各1分,句意1分。诚,果真;反,通“返”,返回,回到;遗,赠送,送给)(2)他派遣出使大夏等国的副使大都与这些国家的使节一同回到汉朝,于是西北各国开始了与汉朝的交通往来。[“副使通大夏之属者”“俱”“通(第二个)”翻译正确各1分,句意1分。副使通大夏之属者,定语后置;俱,一起,一同;通(第二个),交通往来,畅通]14.①张骞和苏武都被匈奴长期扣押,但都保持了民族气节。②张骞第一次出使匈奴时,被匈奴扣留十余年,但他一直保存着汉朝的符节而没有丢失,不忘自己的身份和使命。③苏武出使匈奴,被困十九年,受尽凌辱,持节牧羊,始终坚贞不屈。(每点1分,意思答对即可)【参考译文】张骞,是汉中人,(汉武帝)建元年间任郎官。当时投降汉朝的匈奴人说匈奴打败了月氏王,把月氏王的头当作饮酒的器皿,月氏人逃走了并且很怨恨匈奴,但是没有人能援助他一同攻击匈奴。汉朝此时正打算消灭匈奴,听说这话后,想派人出使月氏,但途中必经过匈奴境内,于是就招募敢于出使月氏的人。当时张骞以郎官的身份应募,他出使月氏,带着堂邑氏的名叫甘父的奴隶一起从陇西出发。经过匈奴境内时,匈奴抓住了他们,用传车送到单于那里。单于说:“月氏在我们的北面,汉朝为什么要向月氏派使者?我想派人出使南越,汉朝肯答应我的使者去吗?”(匈奴)于是扣留了张骞十余年,还给他娶了妻子,并且有了孩子,然而张骞始终保留着汉朝出使用的符节,没有丢失。张骞居住在匈奴的西边,他趁机与部属向月氏方向逃去,向西走了几十天到了大宛。大宛人听说汉朝富庶,想和汉朝往来,但未能办到,看见了张骞,很是惊喜,问他想要到哪里。张骞说:“(我)是为汉朝出使月氏的,却被匈奴封锁道路,如今逃出来,希望大王派人引路送我们。果真能够到达(月氏),(我)回到汉朝,汉朝送给大王的财物(将多得)说不完。”大宛王认为张骞说得对,就让张骞走,并为他派了向导和翻译,送到康居。康居人又把他们送到大月氏。此时,大月氏王已经被匈奴杀掉,匈奴人拥立他的夫人为王。他们已经使大夏国称臣并且做了大夏国的君主,这里土地肥沃富饶,境内很少有外来的侵扰,他们志在过安宁快乐的生活,又自认为远离汉朝而疏远了与汉朝的关系,根本没有报复匈奴的心思了。张骞从大月氏到大夏,一直没有得到结果。张骞在那里停留了一年多,回来时,想从羌族地区返回,又被匈奴人抓住。在匈奴被扣留了一年多,(恰逢)单于死去,匈奴内部混乱,张骞便与他的匈奴妻子及堂邑甘父一起逃回到汉朝。朝廷授予张骞为太中大夫,堂邑甘父为奉使君。当初,张骞出行时有一百余人,去了十三年,只有两人能够回来。天子(汉武帝)听说大宛和大夏、安息等国都是大国,有很多奇特的物产,过着定居的生活,与汉朝有相同的习俗,而兵力弱,很看重汉朝的财物;它北方则是大月氏、康居等国,兵力强,可以用赠送财物、给他们以好处的办法使他们朝拜汉朝。果真能够这样做并用道义的力量使他们归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季节性库存管理的工作计划
- 运动技能竞技活动拓展计划
- 烟台大学《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设计》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年度班级工作任务计划方案
- 信阳师范大学《Java语言程序设计实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南林业大学《固体物理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幼儿园应急事故培训
- 西京学院《外国文学》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华大学《Java程序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北大学《人物素描写生》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学习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要指示心得体会
- 年产xxx系列高效脱氧剂项目建议书
- 钢结构施工环保方案
- 痛经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案
- 呼吸治疗师进修汇报
- 2024秋期国家开放大学专本科《经济法学》一平台在线形考(计分作业一至四)试题及答案
-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工程经济与管理》2023-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代号:1141)
- 国开(甘肃)2024年春《地域文化(专)》形考任务1-4终考答案
- MOOC 美在民间-南京农业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解读
- 国家开放大学《高等数学基础》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