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济南市高三三模(高考针对性训练)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4年济南市高三三模(高考针对性训练)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4年济南市高三三模(高考针对性训练)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4年济南市高三三模(高考针对性训练)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4年济南市高三三模(高考针对性训练)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并使用完毕前济南市高考针对性训练(三模) 历史试题 2024.05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从目前已发现的中国新石器时代较为系统的刻划符号来看,其空间范围包括了黄河流域、淮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等地区,与史前城址、礼仪性玉器的分布范围大体一致。这些发现可以说明当时A.早期文明多元走向一体B.文明交流超越区域界限C.各地文化风俗趋于相同D.文明起源空间范围广阔2.秦地既定,汉朝统治者“乃遣还巴中,复其渠帅罗、朴、督、鄂、度、夕、龚七姓不输租赋”。“诛羌灭两粤,番禺以至蜀南者,置初郡十七,且以其故俗治,无赋税”。这些举措旨在A.加强边地治理B.减轻民众负担C.尊重当地习俗D.推动地方发展3.唐朝人对大运河的评价在唐朝前期以负面为主,但在唐中叶以后逐渐转向正面。这主要是由于A.安史之乱的爆发B.中央集权的弱化C.经济格局的变化D.长途贩运的兴盛4.有宋一代抵制皇帝“内降”的记载常见于史籍。如仁宗时宰相杜衍,接到皇帝封赐某人的“内降”并不执行,累积到十份以上,一起交还给皇帝,反而得到仁宗的赞许。这说明了宋代A.皇权受到了极大挑战B.文官集团势大不掉C.中枢决策机制的成熟D.中央集权受到威胁5.明朝嘉靖年间,一批与沿海形势相关的海防图大量涌现,如《筹海图编》《万里海防图论》《两浙海防图略》《温处海防图略》等。这一现象主要源于A明朝海防体制变化B.东南海防形势严峻C.政府海禁政策强化D.西方殖民势力扩张高三历史试题第1页(共6页)

6.清王朝调度国计民生,常常要从有余省份的银两中指拨一部分解运到不足省份,名曰“协济”。1861年之后,“惟山西年清年款,他省多不能依限报解,且有逾限不解者”。据此可知当时A、国家权力下移B.地方经济发展失衡C、中外关系紧张D.太平天国运动发展7、图1是1907年12月刊登于《申报》的一幅漫画。该漫画的刊发旨在A.揭示清末新政不得人心B.唤醒国民的抗争意识C、揭露清朝统治腐败黑暗D.宣传革命运动的高涨8.从1921年到1922年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从50多人扩大到了195人,这种组织力量的发展速度相对于其想要成就的革命目标还相差很远。为此,中国共产党A.积极寻求共产国际帮助B.修改民主革命纲领C.提出革命统一战线主张D.广泛组织工农运动9.1951年12月,毛泽东明确提出,完成国家工业化“首先重要并能带动轻工业和农业向前发展的是建设重工业和国防工业”,要“用一切办法挤出钱来建设重工业和国防工业”,改变了以前强调轻工业和农业的方针。这主要是由于A.实现工业化的迫切要求B.国民经济恢复形势良好C.城市工商业的合理调整D.政权巩固的现实需要10.1980年,江苏省社队机械工业发展迅速,产值占到了全省机械工业总产值的24%,引发了社会上关于社队企业三挤(以小挤大,以新厂挤老厂,以落后挤先进)的批评。这侧面反映了A.乡镇企业蓬勃发展B.城市经济改革亟待推进C.国民经济迅速发展D.人们对改革仍心存疑虑11.中世纪后期,西欧国家的疆域不再由于王室的联姻而发生改变。国家由国王的私有财产变成了多数民众普遍关心的共同政治单元。这些变化反映出当时A.民主政体已经形成B.民族国家意识强化C.世俗王权不断加强D.忠诚观念日益淡化12.西欧某一画家提出:“美,是一种聆听,来自内心,来自人对现实世界的切身感受。美,是一种自觉信仰,不屈服于任何居坐高大教堂中的红衣主教”“绘画实际上是科学与大自然的合法女儿”。这一言论凸显了A.人性的解放B.科学的运用C.信仰的自由D.理性的觉醒高三历史试题第2页(共6页)

13.表1是法国路易十四统治时期颁行的一系列法案,这些法案表1年代法案内容1667年提高外国葡萄酒进口税1678年对雇佣25人以上的手工工场、商店、商船减免契约税1682年各省治安官可为500法郎以内的贷款合同作担保1685年采用新型纺织机织造毛呢的工商业主可获旦家特许状,所获利润25%上交围上A.推动了自由主义的产生B.限制了国内市场的发展C.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D.加重对工商业者的盘剥14.图2为1914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外投资额示意图。图中甲对应的国家应为A.英国B.德国C.美国D.法国15.表2是联合国安理会关于世界不同地区大型武装冲突决议的统计表(1986—1999年)。这可以用来说明安理会表2区域大型武装冲突的数量安理会关于大型武装冲突的决议数量安理会决议的比例(%)非洲241354美洲5240亚洲22418欧洲9778中东11655A.受到世界大国控制B.权威得到实质提升C.有效维护世界和平D.积极推动国际协调高三历史试题第3页(共6页)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16.(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中国古代的治水活动水利兴修是中国古代农业经营的重要支持体系。表3为中国古代部分地区治水项目的统计表。表3省份朝代先秦秦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北宋南宋元明陕西01182.93241241248河南4…1914411…7…424山西143332…25…2997河北……56124…20…11228江苏5…113118…437428234安徽1...17112…79230浙江2…4724418618587480江西…………12…201183613287福建………2429…456324212湖北…………1…444146143湖南……102725…351项目合计131545827234122725152641834——据冀朝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分别概括指出唐、宋两代治水活动的特点,并对其成因做出合理的解释。(15分)高三历史试题第4页(共6页)17.(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中国早期现代化材料一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1915年新文化运动开始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1924—1927年国民大革命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1927年南昌起义爆发1898年戊戌变法1931—1945年抗日战争1898年南通大生纱厂兴建1940年《新民主主义论》发表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946—1949年解放战争——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材料二现代化是全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过程,从时间上来说不同阶段的现代化有不同的内涵,从空间上来说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有不同的特性。近代中国出现的现代化,从现代化全程性和整体性的角度来说也可称之为早期现代化。——摘编自虞和平《中国早期现代化道路的三大特性》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分析说明材料二中“中国早期现代化”的观点。(14分)18.(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同纲领”有关内容的一场讨论许德珩(九三学社)(新中国)将来要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过渡,总纲中应规定这个前途。张澜(中国民主同盟)我们今天应做的和能够做的,这个纲领都一一标举出来了。中国将来应做的,但今日事实上还不能够做的,这个纲领就暂时保留不说。它没有高调,它更没有空想。刘少奇(中国共产党)我们认为把社会主义的前途写进去是不妥当的,因为要在中国采取相当严重的社会主义的步骤,还是相当长久的将来的事情。李济深(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我们对于人民政协筹备会向大会提出的原草案完全赞同,因为它的基本精神和全部内容正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艰苦奋斗追求实现的目标,更与我党创始人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理想完全符合。周恩来在政协全体会议作《人民政协共同纲领草案的经过和特点》的报告筹备会讨论中,大家认为这个前途是肯定的,毫无疑问的,但应该经过解释、宣传特别是实践来证明给全国人民看,所以现在暂时不写出来,不是否定它,而是更加郑重地看待它。—摘编自肖建平《“社会主义”与〈共同纲领〉》等结合所学知识,对这场讨论后形成的决定进行评述。(12分)(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高三历史试题第5页(共6页)19.(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白人的责任”抑或“黑人的负担”?人类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段,在世界不同地区和民族间交流的过程中曾产生过多种不同的观念:●1899年,英国诗人拉迪亚德·吉卜林在其著名的短诗中写道:“承担起白人的责任———将你们培育的最好的东西传播开来——让你们的子孙离家远去去满足你们的俘虏的需要……”●1992年,英国杰出的历史学家巴西尔·戴维森出版了一本叫做《黑人的负担》的书。他在本书中指出欧洲人强加给殖民地人民的、但已经证明是不切实际的一些制度和惯例——这是黑人的“负担”。——据[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分析“白人的责任”、“黑人的负担”两种观念形成的时代背景。(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两种观念的认识。(6分)高三历史试题第6页(共6页)济南市高考针对性训练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2024.05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D2.A3.C4.C5.B6.A7.B8.C9.D10.B11.B12.A13.C14.A15.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16.(15分)唐代整体治水数量明显增长(或:南北大致均衡);陕西、山西治水活动居北方之首:南方治水数量大大增加(或:浙江治水活动数量居南方之首)。(每点2分,共6分)因为唐朝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农业经济发展;唐朝政治中心在北方;江南经济不断开发。(每点1分,任答其中两点即得3分,共3分)宋代南方的治水数量进一步增长;浙江治水活动数量居全国之首。(4分)因为宋代农业经济持续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浙江成为政治和经济重心。(每点2分,任答其中一点即可,共2分)17.(14分)观点:“中国早期现代化”既有不同的时代内涵,又有自身的国家特性。(2分)分析说明:应包括以下两个层面:时代内涵方面:从洋务运动开展、民族工业发展,体现学习西方技术,推动经济工业化角度作答:从维新变法改良救国、辛亥革命革命救国,体现制度变革,推动政治民主化的角度作答;从新文化运动开展、五四运动爆发,体现思想启蒙,推动思想科学化的角度作答;从中国共产党成立、《新民主主义论》的提出,体现坚持新民主主义道路,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的角度作答。(每个阶段2分,共8分:若学生仅从器物、制度、文化等史论层面整体作答,缺少相关史实,可折半给分)国家特性方面:从一系列西方列强侵华战争后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体现了中国人民在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同时追求国家富强的角度作答(民族独立、国家富强每个角度2分,共4分:考生若能从以下任一角度作答也可得2分,本问不超过4分:中国早期现代化的艰难曲折、从被动进行学习西方到走自己的路的探索历程角度谈认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在中国早期现代化探索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体现鲜明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是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必由之路。)18.(12分)观点:会议就在“共同纲领”中是否写入社会主义目标展开讨论后,最终决定暂不写入。(2分)阐释:应结合史实,主要包括以下角度:高三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第1页(共2页)

从做出决定原因的角度作答。如: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建立民主统一战线:当时我国的社会性质仍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共同纲领》具有过渡性和一定的时效性等。(每点2分,能从其中两点作答即可,共4分)从做出决定影响的角度作答。如:有益于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