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考点精析必修4第3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第9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考点1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与基本路径_第1页
2025版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考点精析必修4第3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第9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考点1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与基本路径_第2页
2025版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考点精析必修4第3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第9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考点1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与基本路径_第3页
2025版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考点精析必修4第3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第9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考点1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与基本路径_第4页
2025版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考点精析必修4第3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第9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考点1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与基本路径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与基本路径基础梳理一、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1.①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民族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2.中国共产党与我国的文化发展(1)中国共产党诞生后,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为中华文化发展指明了②社会主义方向。(2)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肩负起实现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3)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④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4)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⑤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⑥精神标识。3.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1)革命文化承载着党和人民对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的不懈追求,是中国革命的⑦精神标识。(2)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要以⑧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⑨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1.判断文化有无生命力的标准看它是不是代表①先进文化发展的方向,就是要看它有没有生存发展的②实践土壤,③人民有没有对它的需求。2.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原因(1)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由④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决定的,是由中国共产党的⑤性质宗旨决定的,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决定的,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革命文化、发展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决定的,是由我国文化自身⑦发展规律决定的。(2)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才能建设社会主义⑧文化强国,才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相衔接,与我国深厚的⑩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相匹配。三、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1.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以①人民为中心。(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以②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定③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④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⑤自信自立。我们要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3)人民是文化发展的⑥主体,文化发展要依靠人民。(4)人民是文化成果的最终⑦享有者和受益者。不断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⑧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⑨思想道德素质,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目的。点拨:文化发展既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又要维护人民群众的文化利益,这是两个不同的方向。2.立足时代之基,回答⑩时代问题。(1)每一种文化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打上了深刻的时代烙印,是⑪时代精神的展现。文化作品只有符合人类历史前进的时代潮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体现时代特征,反映时代风貌,才能具有恒久的魅力。(2)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关键是⑫回答时代问题,完成时代任务。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只有立足时代、解决特定的时代问题,才能推动社会进步;只有倾听特定的时代声音,才能吹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号角。3.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⑬创新。(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要⑭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特别是要把握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外优秀文化等资源。(2)我们要坚持⑮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既向内看,深入研究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又向外看,积极探索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既向前看,准确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趋势,又向后看,善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通过综合创新,形成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重点突破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关系(1)一脉相承、延续发展、不断升华。革命文化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融合了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再生再造和凝聚升华,并在革命实践中得到熔铸。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萃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精华,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的深度融合,也是中华文化在当代中国的最新发展。(2)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的主体与主流。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3)辩证统一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文化建设方面的表现(1)要聚焦文化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推进文化共创共享。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是由包括文艺作品在内的各种文化产品供给的。(2)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3)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命题探究考向一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1.长城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内涵不断丰富。长征途中,毛泽东登上六盘山豪迈作词:“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这表明,长城(D)①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②推动了革命文化的交流与传播③承载着革命理想高于天的长征精神④被赋予共产党人不畏艰险的英雄气概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解析]中国共产党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①不选;材料并未涉及革命文化的交流与传播,②不选;“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这表明,长城被赋予了文化内涵,承载着革命理想高于天的长征精神,被赋予共产党人不畏艰险的英雄气概,③④入选。〔变式训练1〕系列短剧《理想照耀中国》的主题曲《理想》歌颂了伟大的建党精神,是一首情真意切的理想之歌。词曲作者把理想这一抽象概念形象化,实现了艺术化的表达,让人可触可感。如歌词中的“播种”“跋涉”“寻找”,形象地浓缩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奋斗、牺牲、创造,播出后引起热烈反响。《理想》的创作成功告诉我们(C)①越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作品,其文化价值就越大②大力弘扬红色文化有利于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③优秀的文艺作品既要回应时代要求又要贴近大众精神生活④革命文化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解析]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作品,其文化价值未必就越大,①错误;《理想》把理想这一抽象概念形象化,实现了艺术化的表达,浓缩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奋斗、牺牲、创造,之所以能创作成功,就在于它贴近大众精神生活,积极回应时代要求,大力弘扬红色文化,有利于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②③正确;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④错误。考向二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2.(2023·浙江6月选考)宁夏“文化大篷车”在农村采风,在农村演出,请农民“审稿”,演出时间、地点由农民定,送戏下乡三十九载,流动演出2万余场次,行程百万千米,被誉为“我们农民自己的剧团”。由此可见,“文化大篷车”的成功在于(A)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②满足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③基层群众文化素养显著提升④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文化大篷车”在农村采风、演出,请农民“审稿”,演出时间、地点由农民定,这说明“文化大篷车”的成功在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满足了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①②符合题意;基层群众文化素养显著提升是结果,不是“文化大篷车”的成功原因,③不符合题意;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是目的,不是“文化大篷车”的成功原因,④不符合题意。〔变式训练2〕(2023·湖北卷)古人早就观察到藕断丝连的现象,并从荷花茎秆中提取出丝状纤维,搓捻成线,用于织造。当代中国设计师不仅从古代文献中恢复了失传的藕丝织造技艺,而且推陈出新,制作出色泽自然、触感柔软又抗褶皱的个性化、艺术化的织物。传统藕丝织造技艺的当代复兴表明(C)①古代文献是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基础②文化创新要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需要③传统技艺的传承不必囿于形式④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核心在于文化传承A.①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