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石洞中学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1-2022学年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石洞中学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1-2022学年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石洞中学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1-2022学年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石洞中学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1-2022学年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石洞中学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根据如图判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钙元素为非金属元素B.“Ca”既可表示金属钙,又可表示一个钙元素C.钙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8D.钙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0.08g2.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过滤 B.滴加液体C.氧气的验满 D.除去CO中的CO23.氨气也能还原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为A.N2H4B.N2C.N2OD.N2O44.化学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木炭燃烧 B.裁切玻璃C.铁钉生锈 D.醋除水垢5.飞艇内可填充的气体是()A.氦气 B.氧气 C.空气 D.氮气6.科学探究中常用到推理的方法。根据下列实验事实推出结论正确的是()编号

实验事实

实验结论

A

某溶液使酚酞溶液变红

该溶液一定是NaOH溶液

B

某物质可以导电

该物质一定是金属单质

C

常温下,测定某溶液的PH=3

该溶液一定呈酸性

D

某气体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该气体一定不含氧气

A.A B.B C.C D.D7.某气体由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点燃气体后,在火焰上方罩一冷面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把烧杯迅速倒转过来,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下列对气体组成的推断正确的是()A.可能只有氢气一种气体B.可能只有甲烷一种气体C.三种气体一定都存在D.一定是氢气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8.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过滤 B.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C.测定溶液pH值 D.稀释浓硫酸9.下列实验过程与图象描述相符合的一组是()A.向一定温度下某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钾固体B.向等质量的镁、锌中加入稀硫酸C.向稀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D.向盐酸和FeCl3的混合液中加入NaOH溶液10.下列各变化过程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A.高温炼铁 B.海水晒盐C.煤气中毒 D.火箭发射11.学习化学最重要的是善于用化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从化学的角度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们每天的饮食中都应有蔬菜、水果,其目的是补充蛋白质B.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和防止病虫害,大量使用化肥、农药C.重金属中毒,可饮用大量牛奶、蛋清等缓解毒性D.为了减少垃圾,将生活垃圾就地焚烧12.下列过程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淡化海水B.碘溶解在汽油中C.钛镍合金制成卫星天线D.氧化钙做干燥剂13.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并得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4/5的结论B.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C.氮气是制造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D.稀有气体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14.以下化学药品保存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保存浓盐酸 B.保存固体氢氧化钠C.稀释浓硫酸 D.闻气味15.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混合物B.衣服上的油污用汽油或用加了洗涤剂的水可除去C.一定条件下,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可以相互转化D.实验室常将固体药品配制成溶液进行化学反应,以提高反应速率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铁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多的金属。认识铁:从宏观看,铁由_____组成;从微观看,铁由_____构成。实验室: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_____,放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主要成分是)炼铁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根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写出图中仪器①的名称_____。实验室准备用氯酸钾制取比较纯净的氧气,采用的装置组合是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收集装置_____,如何验满_____?氨气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则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氨气的最佳装置组合是_____。(填字母)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如下组合实验,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验证。当打开A装置中的分液漏斗活塞后,回答下列问题。①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②B中白磷能够燃烧的原因是_____。③G烧杯中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④E处使紫色石蕊变成红色的物质的化学式_____;写出F处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小海用如图G装置验证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为说明使石蕊变色的物质是碳酸而不是水或二氧化碳,应该采取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____(填序号,可重复选用)。①从b端通氮气②将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放入广口瓶中③从a端通二氧化碳④从分液漏斗中滴加适量水。18.(8分)生活中常见物质的性质、制法等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1)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①仪器b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②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O2应选用的一套实验装置为________(填字母代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③B和C装置均可制取CO2,与C相比较,B装置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二氧化碳可以用D装置收集,验证二氧化碳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2)下图装置可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并检验生成的气体产物。①B装置玻璃管里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②实验结束后,若要确定A装置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请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简要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提示:Na2CO3溶液呈碱性)____________________。(3)如果冶炼100kg含杂质2%的生铁,需要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的质量是___________。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天然碱可表示为aNa2CO3•bNaHCO3•cH2O,为测定其组成,称取一定质量的天然碱样品进行如下实验。已知:①碳酸钠比较稳定,加热时不分解;②2NaHCO3Na2CO3↑+CO2↑+H2O;③图中B处为两个单向阀:推注射器时A1关闭,A2处打开;拉注射器时,A1打开进空气,A2关闭。实验步骤①组装好装置,检查气密性②反复推拉注射器③称量E、F的质量④关闭弹簧夹,加热D处试管直到反应不再进行⑤打开弹簧夹,再次反复缓缓推拉注射器⑥再次称量E、F的质量。问题探究:分别写出NaHCO3、CO2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E中的药品为_____,E的作用是_____。C、F、G中装有碱石灰(CaO与NaOH的固体混合物),则C的作用是_____,F的作用是_____,G的作用是_____。实验步骤②与③能否颠倒_____(填“能”或“不能”)。若不进行步骤⑤的操作,则所测得的碳酸氢钠质量分数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该操作中推注射器时缓缓的目的是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C【解析】

元素周期表中,每种元素占据的空格,左上角是原子序数,右上角是元素符号,中间是元素名称,下面是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除汞外,金属元素的名称都带金字旁,非金属元素的名称不带金字旁;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单位不是g;一般情况下,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大于4的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等于4的,既不容易得到电子,也不容易失去电子,因此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最外层电子数是8的是一种稳定结构,第一层也是最外层时,达到2个电子也是一种稳定结构。【详解】A、钙元素为金属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元素不能论个数,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钙原子失去2个电子变成钙离子,钙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8,该选项说法正确;D、钙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0.08,单位不是g,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C。【点评】元素周期表反映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注意理解和应用。2、D【解析】

A.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否则易导致浊液洒在漏斗外边,或者将滤纸冲坏,选项错误;B.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应将胶头滴管竖直悬空在试管的上方,伸入试管内或接触试管会导致污染试剂,选项错误;C.进行氧气验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已经集满氧气,选项错误;D.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一氧化碳不与氢氧化钠反应,将混有二氧化碳的一氧化碳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可以除去CO中的CO2,选项正确。故选D。3、B【解析】

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判断反应前后各原子的个数为N原子

2、0;H原子

6

、6;Cu原子3、3;O原子

3、3;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可判断生成物X的分子由2个N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N2。故选B。4、B【解析】

A、木炭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B、裁切玻璃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C、铁钉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D、醋除水垢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5、A【解析】

考虑充入飞艇内的气体要综合考虑两方面的因素:该气体的密度要比空气小很多这样才能获得足够大的浮力;充入的气体要不易燃,以防发生爆炸的危险。【详解】A、氦气是一种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十分稳定,密度比空气小很多,可充入飞艇内,符合题意;B、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且具有助燃性,不可用,不符合题意;C、如果充入空气不能给飞艇提供足够的浮力,不符合题意;D、氮气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但其密度只比空气略小,不能提供足够的浮力,不符合题意。故选A。6、C【解析】

A、只要是碱性溶液都能使酚酞溶液变红,选项A错误;B、酸、碱、盐等在溶于水时,会发生电离形成自由移动的离子,而使溶液的导电能力显著提高,选项B错误;C、呈酸性的溶液PH值小于7,选项C正确;D、空气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但空气中含有氧气,选项D错误。故选C。7、B【解析】

点燃气体后,在火焰上方罩一冷面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气体燃烧生成了水;把烧杯迅速倒转过来,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即该气体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A、该气体不可能只有氢气一种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B、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可能只有甲烷一种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C、三种气体不一定都存在,如可能只含有甲烷一种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D、该气体不一定是氢气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也可能是甲烷等,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8、D【解析】

A、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虽除去氧气,而增加了新的气体,没有形成压强差,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取一片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D。9、B【解析】由题中信息知,A.向一定温度下某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钾固体,溶液质量应增加。故A错误。B.向等质量的镁、锌中加入稀硫酸。镁比锌活泼,等质量的镁、锌,镁比锌产生的气体多。故B正确。C.向稀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过量时PH>7.D.向盐酸和FeCl3的混合液中加入NaOH溶液,先没有沉淀,后才生成沉淀。故D错误。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实验过程与图象描述。10、B【解析】

A、高温炼铁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海水晒盐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煤气中毒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火箭发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B。【点睛】本题难度不大,解析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11、C【解析】

A.人们每天的饮食中都应有蔬菜、水果,其目的是补充维生素,肉、蛋、奶的主要营养素是蛋白质,选项错误;B.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会导致水和土壤被污染,选项错误;C.重金属中毒,可饮用大量牛奶、蛋清等缓解毒性,因为蛋白质可与重金属盐反应,而使人体的蛋白质不参与反应,而不中毒,选项正确;D.将生活垃圾就地焚烧,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和烟尘,选项错误。故选C。12、D【解析】

A、淡化海水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碘溶解在汽油的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钛镍合金制成卫星天线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氧化钙做干燥剂,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是化学变化,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13、A【解析】

A、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并得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五分之一的结论,故说法不正确.B、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故说法正确.C、工业上,氮气是制造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故说法正确.D、稀有气体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化学性质稳定,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故说法正确.故选A.14、A【解析】

A、盐酸易挥发,应要细口瓶内密闭保存,故A正确;B、氢氧化钠会和玻璃(二氧化硅)反应,造成的结果是瓶盖和瓶身粘连,药品保存错误,应用橡皮塞,不应使用玻璃赛,故B错误;C、浓硫酸的稀释应用玻璃棒不停搅拌,否则易导致酸液飞溅,故C错误;D、闻气体气味时,应用手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进入鼻孔,不能直接凑到气体附近,故D错误。故选A。15、A【解析】

A.溶液中物质以分子、离子的形式存在,溶液一定是澄清、透明的混合物,但不一定无色,选项错误;B.汽油可以将油污溶解,洗涤剂对油污有乳化作用,衣服上的油污用汽油或用加了洗涤剂的水可除去,选项正确;C.饱和溶液是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物质的溶液叫该物质的饱和溶液,反之为不饱和溶液。物质的溶解能力受温度、溶剂的量影响,一定条件下,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可以相互转化,选项正确;D.溶液中物质以分子、离子的形式存在,实验室常将固体药品配制成溶液进行化学反应,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以提高反应速率,选项正确。故选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铁元素铁原子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解析】

(1)从宏观上看,铁是由铁元素组成的,从微观上看,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故填:铁元素;铁原子;(2)细铁丝在氧气中能够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铁与氧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故填: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3)在高温的条件下,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故填:。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长颈漏斗BE2KClO32KCl+3O2↑CaCO3+2HCl=CaCl2+H2O+CO2↑D燃着的木条放瓶口熄灭则已满BF2H2O22H2O+O2↑与氧气接触密度比空气大H2CO3Ca(OH)2+CO2═CaCO3↓+H2O②③①④③②【解析】

(1)图中仪器①是长颈漏斗;(2)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故选发生装置B,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收集比较纯净的氧气可用排水法,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由于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验满方法为:燃着的木条放瓶口熄灭则已满;(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所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大理石或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4)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属于固体加热型,故选发生装置B,因为氨气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相对分子质量17<29),故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有刺激性气味,所以多余的尾气最好用水吸收,故选装置F收集;(5)①由实验现象可知,A中生成的气体是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能够分解生成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②B中的白磷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了着火点,所以能够燃烧;③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最后进入G中后,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所以下层的蜡烛先熄灭;④生成的二氧化碳进入E中后,二氧化碳能和其中的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二氧化碳进入F中后,能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5)要验证使石蕊变色的物质是碳酸而不是二氧化碳,所以将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放入广口瓶中,从a端通二氧化碳,此时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不变色;然后再从b端通氮气将广口瓶中的二氧化碳排出,接着从分液漏斗中滴加适量水,纸花仍不变色;最后再从a端通入二氧化碳,此时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变红。【点睛】实验装置的选择,选择发生装置时,要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等因素;选择收集装置时,要考虑气体的水溶性、能否和水发生化学反应、密度、能否和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等因素。18、长颈漏斗AD(或AE)能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即证明CO2已收集满固体粉末由红棕色变黑色取样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CaCl2(或BaCl2等)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振荡。若溶液变红,则含碳酸钠和氢氧化钠,若溶液不变红,则只含碳酸钠175kg【解析】

(1)①图中b仪器是长颈漏斗。故答案为:长颈漏斗;②实验室利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出氯化钾和氧气。该反应的发生装置应该选择固固加热法,即装置A。收集氧气可以选择排水法或者向上排空气法(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即装置D或E。故答案为:AD(或AE)、;③B装置中关闭弹簧夹,可以使生成的气体无法导出,从而使试管内压强增大,可以将液体药品压入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中,从而使固液分离,达到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的效果。二氧化碳不具有可燃性、助燃性,所以可以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即证明CO2已收集满。故答案为:能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即证明CO2已收集满;(2)①装置A能将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则剩余的一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