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数学电子教案(上)_第1页
高等数学电子教案(上)_第2页
高等数学电子教案(上)_第3页
高等数学电子教案(上)_第4页
高等数学电子教案(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⑤阖F易工家大孽

《高等数学》

授课教案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

教师姓名:李石涛

授课对象:1.化学工程与工艺0801—0803,应用化学0801,0802

2.高分子材料工程0801,0802;环境工程0801,0802

授课学时:128/64

选用教材:《高等数学》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史俊贤主编2005/8第一版

基础部数学教研室

沈阳工业大学教案

第5周授课日期一0&9.23

授课章节:第一章函数与极限§1,1函数

教学目的:1.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函数的表示方法,并会建立简单应用问题中

的函数关系式。

2.了解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周期性和有界性。

3.理解复合函数及分段函数的概念,了解反函数及隐函数的概念。

4.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

教学重点:复合函数及分段函数的概念;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

教学难点:分段函数的建立与性质

教学内容纲要:

一、集合;二、映射;三、函数;

教四、函数的表示法;五、函数的特性;

六、反函数;七、复合函数与初等函数

施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教学步骤:

设1.讲解集合、常用数集、邻域、映射;

计2.函数等概念,举例说明函数定义域、值域的求法(例3-10);

3.讲解函数的特性(举例HT3);

4.讲解复合函数及分段函数的概念;

5.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

课后复习及作业或思考题:

1.复习集合、函数、复合函数及分段函数的概念。

2.习题1-1之4、5、7、8、10、13题

教学后记:

时间:

沈阳工业大学教案

第一5一周授课日期08.9.25

授课章节:§1.2数列与函数的极限

教学目的:1.理解极限的概念

2.理解函数左极限与右极限的概念,以及极限存在与左、右极限之

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极限的概念

教学难点:左极限与右极限概念及应用

教学内容纲要:

一、极限方法;

学二、数列的极限;

实三、函数的极限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教学步骤:

1.介绍极限方法

计2.举例介绍数列极限的描述性定义

3.借助几何直观讨论常见函数的极限

4.函数极限的性质;左右极限的概念

5.关于极限概念的说明

课后复习及作业或思考题:

1.复习函数极限的概念;左右极限的概念

2.习题1-2之1、2、3、4、5题

教学后记:

时间:

沈阳工业大学教案

第6周授课日期一08.9.30

授课章节:§1.3无穷小与无穷大§1.4极限的运算法则

教学目的:1.理解无穷小、无穷大的概念

2.掌握极限的性质及四则运算法则

教学重点:无穷小及无穷小的比较

教学难点:无穷小的比较方法

教学内容纲要:

一、无穷小;

教二、无穷大;

学三、极限运算法则

实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施教学步骤:

过1.给出无穷小的定义

程2.介绍无穷小的运算性质,举例

设3.给出无穷大定义

计4.无穷大和无穷小的关系,定理

5.讲解极限运算法则,举例

课后复习及作业或思考题:

1.复习无穷大、无穷小概念;极限运算法则

2.习题1-3之2题;习题1-4之(1)〜(10)题

教学后记:

时间:

沈阳工业大学教案

第6周授课日期一08.10.2

授课章节:习题课

教学目的:通过习题的讲练,帮助学生掌握、巩固函数与极限的相关知识;

指出常见错误、规范解题步骤

教学重点:两个重要极限;

无穷小及无穷小的比较;

教学难点:分段函数的建立与性质;左极限与右极限概念及应用;

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的应用

教教学内容纲要:

学一、本章小结;二、总习题1

实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施教学步骤:

过1.复习相关内容;

程2.讲练习题;

设3.作业点评

课后复习及作业或思考题:

1.复习两个重要极限;无穷小及无穷小的比较;

2.总习题1之一、二题

教学后记:

时间:

沈阳工业大学教案

第7周授课日期°8.10.1

授课章节:§1.5两个重要极限

教学目的:1.掌握利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的方法。

教学重点:两个重要极限;

教学难点: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的应用

教学内容纲要:

教一、两个重要极限;

学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教学步骤:

1.介绍两个重要极限

2.举例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

课后复习及作业或思考题:

1.复习两个重要极限;牢记常用的等价无穷小

2.习题1-5之1(3)(4)(7)题;习题1-6之5题

教学后记:

时间:

沈阳工业大学教案

第7周授课日期°8.10.9

授课章节:§1.6无穷小的比较

教学目的:1.掌握无穷小的比较方法,会用等价无穷小求极限。

教学重点:无穷小及无穷小的比较

教学难点:无穷小及无穷小的比较

教学内容纲要:

教一、无穷小的比较

学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教学步骤:

1.介绍无穷小量阶的概念

2.一些常用的等价无穷小

3.举例用等价无穷小替换求极限

课后复习及作业或思考题:

1.复习两个重要极限;牢记常用的等价无穷小

2.习题1-5之1(3)(4)(7)题;习题1-6之5题

教学后记:

时间:

沈阳工业大学教案

第8周授课日期一08.10.14

授课章节:§1.7函数的连续性

教学目的:1.了解函数连续性的概念(含左连续与右连续),会判别函数间断

点的类型。

2.了解连续函数的性质和初等函数的连续性

3.了解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有界性、最大值和最小值定理、

介值定理)。

教学重点:函数连续性及初等函数的连续性;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间断点及其分类

教学内容纲要:

一、函数连续性的概念;

教二、函数的间断点;

学三、连续函数的运算;

实四、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施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过教学步骤:

程1.给出函数连续的定义,举例判断函数的连续性

设2.给出函数间断点定义,以及间断点的分类

计3.以定理形式介绍连续函数的性质

4.举例用函数连续性求极限

5.介绍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课后复习及作业或思考题:

1.复习函数连续的定义、间断点的分类;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2.习题b7之3.6题

教学后记:

时间:

沈阳工业大学教案

第3周授课日期一08.10.16

授课章节:习题课

教学目的:通过习题的讲练,帮助学生掌握、巩固函数与极限的相关知识;

指出常见错误、规范解题步骤

教学重点:两个重要极限;

无穷小及无穷小的比较;

函数连续性及初等函数的连续性;

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分段函数的建立与性质;左极限与右极限概念及应用;

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的应用;间断点及其分类;

教教学内容纲要:

学一、本章小结;二、总习题1

实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施教学步骤:

过1.复习相关内容;

程2.讲练习题;

设3.作业点评

课后复习及作业或思考题:

1.复习两个重要极限;无穷小及无穷小的比较;函数连续性及初等函数的连续性;

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2.总习题1之一、二题

教学后记:

时间:

沈阳工业大学教案

第一9一周授课日期.08.10.21

授课章节:第二章导数与微分§2.1导数的概念

教学目的:1.理解导数的概念和导数的几何意义

2.会求平面曲线的切线方程和法线方程,了解导数的物理意义

3.理解函数的可导性与连续性之间的的关系

教学重点:导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导数定义

教学内容纲要:

教一、导数的概念;

学二、导数的定义;

实三、导数的几何意义;

施四、可导与连续的关系

过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程教学步骤:

设1.分别通过物理和几何的引例导出导数定义

计2.举例用定义求导

3.介绍导数的几何意义,举例求切线方程和法线方程

4.讲解可导与连续的关系

课后复习及作业或思考题:

1.复习导数的定义、导数的几何意义、可导与连续的关系

2.习题2-1之5.6.7题

教学后记:

时间:

沈阳工业大学教案

第一9一周授课日期一08.9.23

授课章节:§2.2.1函数四则运算求导法§2.2.2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

教学目的:1.熟练掌握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和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

2.熟练掌握复合函数求导法则

教学重点: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和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

教学难点: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

教学内容纲要:

一、函数四则运算的求导法则;

教二、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

实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施教学步骤:

过1.介绍函数四则运算求到法则,举例计算导数

程2.讲解复合函数求导法则,举例求复合函数的导数

课后复习及作业或思考题:

1.复习函数四则运算的求导法则、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

2.习题2-2之1.2.3.4题

教学后记:

时间:

沈阳工业大学教案

第10周授课日期一08.10.28

授课章节:§2.2.3隐函数的求导法则§2.2.4反函数的求导法则

教学目的:1.会求隐函数的导数

2.会求反函数的导数

教学重点:隐函数的导数

教学难点:隐函数的导数、反函数的导数

教学内容纲要:

一、隐函数的求到法则;

二、反函数的求导法则

教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学教学步骤:

实1.讲解隐函数的求导法则,举例对隐函数求导

施2.介绍反函数求到法则并举例

课后复习及作业或思考题:

1.隐函数的求导法则

2.习题2-2之6题

教学后记:

时间:

沈阳工业大学教案

第一10一周授课日期08.10.30

授课章节:§2.2.5由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的导数§2.2.6对数求导法

教学目的:1.会求由参数方程确定的函数的导数

2.会用对数求导法

3.熟练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

教学重点:参数方程确定的函数的导数;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

教学难点:和由参数方程确定的导数

教学内容纲要:

教一、由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的导数;

学二、对数求导法;

实三、导数公式

施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过教学步骤:

程1.讲解由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的导数,举例

设2.讲解对数求导法,说明适用条件,举例

计3.总结已经学过的导数基本公式和求到法则

课后复习及作业或思考题:

1.复习参数方程确定的函数的导数;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

对数求导法

2.习题2-2之7.8题

教学后记:

时间:

沈阳工业大学教案

第n周授课日期一08.n.4

授课章节:§2.3高阶导数§2.4函数的微分

教学目的:1.了解高阶导数的概念

2.会求函数的微分

教学重点:导数与微分的关系;高阶导数

教学难点:导数与微分的关系

教学内容纲要:

一、高阶导数;

二、微分的概念;

教三、微分基本公式与微分运算法则

学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实教学步骤:

施1.介绍高阶导数定义,举例

过2.介绍微分的定义,用定义求微分举例

程3.说明导数与微分的关系

设4.讲解微分的几何意义

计5.总结微分基本公式与微分运算法则

6.用公式和法则求微分举例

课后复习及作业或思考题:

1.复习导数与微分的关系;高阶导数

2.习题2-3之1.2.4题;习题2-4之2.3题

教学后记:

时间:

沈阳工业大学教案

第一n一周授课日期一08.11.6

授课章节:习题课

教学目的:通过习题的讲练,帮助学生掌握、巩固由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的

求导法则、对数求导法、高阶导数以及微分的相关知识;

指出常见错误、规范解题步骤

教学重点:由参数方程确定的函数的导数;高阶导数;导数与微分的关系;

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教学难点:由参数方程确定的导数

教学内容纲要:

教一、本章小结;

学二、总习题2后半部分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教学步骤:

1.复习相关内容;

2.讲练习题;

计3.作业点评

课后复习及作业或思考题:

1.复习由参数方程确定的函数的导数;高阶导数;导数与微分的

关系;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2.总习题2之一、4.5;二、5;三、1(5)(6);2.3.4(1)(4)

教学后记:

时间:

沈阳工业大学教案

第一12一周授课日期一08.11.n

授课章节:第三章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3.1微分中值定理

教学目的:会用罗尔定理、拉格朗日中值定理,了解柯西中值定理

教学重点:罗尔定理、拉格朗日中值定理

教学难点:罗尔定理、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的应用

教学内容纲要:

一、罗尔中值定理;

二、拉格朗日中值定理;

教三、柯西中值定理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教学步骤:

1.讲解罗尔中值定理及其几何意义

2.举例说明罗尔中值定理的应用

讲解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及其几何意义

设3.

.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的推论

计4

5.举例说明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的应用

6.介绍柯西中值定理,说明罗、拉、柯三者的关系

课后复习及作业或思考题:

1.复习罗尔中值定理;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柯西中值定理

2.习题3-1之1.3.6题

教学后记:

时间:

沈阳工业大学教案

第一12一周授课日期一08.H.13

授课章节:§3.2罗必塔法则

教学目的:掌握用洛必达法则求未定式极限的方法

教学重点:洛必达法则

教学难点:洛必达法则的灵活运用

教学内容纲要:

一、洛必达法则(°或艺型);

0GO

教二、其他类型未定式的极限

实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施教学步骤:

过1.介绍未定式的概念

程2.讲解洛必达法则(。或艺型)

设000

计3.说明使用洛必达法则时的注意事项,举例

4.其他类型未定式的极限

课后复习及作业或思考题:

1.复习洛必达法则

2.习题3-2之1题

教学后记:

时间:

沈阳工业大学教案

第13周授课日期08.n.18

授课章节:§3.3函数的单调性及其判别

教学目的:掌握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的方法

教学重点:判断函数的单调性的方法

教学难点:图表法中表头的制定

教学内容纲要:

教一、定理(函数单调性的判别法);

二、举例判断函数的单调性

实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施教学步骤:

过1.介绍定理(函数单调性的判别法)

程2.举例判断函数的单调性

课后复习及作业或思考题:

1.复习函数单调性判别法

2.习题3-3之1.2题

教学后记:

时间:

沈阳工业大学教案

第一13一周授课日期08.11.20

授课章节:§3.4函数的极值及其判别

教学目的:1.理解函数的极值概念,掌握用导数求函数极值的方法

2.掌握函数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求法及其简单应用

教学重点:函数的极值,求函数极值的方法

教学难点:极值的判断方法

教学内容纲要:

一、极值的定义;

二、极值存在的充要条件;

教三、函数的最值

学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实教学步骤:

施1.给出极值的定义

过2.介绍极值存在的充要条件(结合图)

程3.定理(充要条件)使用的说明,举例

设4.求函数最值的步骤,举例

课后复习及作业或思考题:

1.复习极值的定义;极值存在的充要条件;函数的最值

2.习题3-4之1.2.3.4.8题

教学后记:

时间:

沈阳工业大学教案

第一14一周授课日期一08.11.25

授课章节:§3.5曲线的凹凸性与拐点函数图形的描绘

教学目的:1.会用二阶导数判断函数图形的凹凸性;

2.会求函数图形的拐点;

3.会描绘函数的图形。

教学重点:函数图形的凹凸性

教学难点:图形的凹凸性及函数的图形描绘

教学内容纲要:

一、曲线的凹凸性与拐点;

二、函数图形的描绘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教学步骤:

施1.函数凹凸性定义

过2.凹凸性的充分条件,举例

程3.拐点定义

设4.求拐点的步骤,举例求拐点

计5.举例说明函数图形的描绘

课后复习及作业或思考题:

1.复习曲线的凹凸性与拐点

2.习题3-5之1.2题

教学后记:

时间:

沈阳工业大学教案

第14周授课日期08.11.27

授课章节:习题课

教学目的:通过习题的讲练,帮助学生掌握、巩固函数的单调性与极值、凹凸

性与拐点的相关知识;

指出常见错误、规范解题步骤

教学重点: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和求函数极值的方法;函数图形的凹凸性

教学难点:极值的判断方法;图形的凹凸性

教学内容纲要:

一、本章小结;

教二、总习题3之后半部分

实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施教学步骤:

过1.复习相关内容;

程2.讲练习题;

设3.作业点评

课后复习及作业或思考题:

1.复习判断函数单调性和求函数极值的方法;函数图形的凹性

2.总习题3之一、2.3.4;二、2.3;三、2.3题

教学后记:

时间:

沈阳工业大学教案

第14周授课日期08.H.28

授课章节:第四章不定积分§4.1不定积分的概念及性质

§4.2.1第一类换元积分法

教学目的:1.理解原函数概念、不定积分的概念;

2.掌握不定积分的基本公式;

3.掌握不定积分的性质;

4.掌握第一类换元积分法

教学重点:不定积分的概念;不定积分的性质及基本公式;第一类换元积分法

教学难点:第一类换元积分法

教学内容纲要:

一、原函数与不定积分;

教二、不定积分的几何意义;

学三、不定积分的性质;

实四、基本积分表;

施五、第一类换元积分法

过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程教学步骤:

设1.定义原函数2.原函数存在定理

计3.定义不定积分4.不定积分的几何意义和性质

5.基本积分表6.举例计算不定积分

7.第一类换元积分法,举例

课后复习及作业或思考题:

1.复习原函数与不定积分;不定积分的几何意义;

不定积分的性质;基本积分表

2.习题4T之1.2.3题;习题4-2之1题

教学后记:

时间:

沈阳工业大学教案

第一15一周授课日期一08.12.2

授课章节:§4.2.2第二类换元积分法(一)

教学目的:掌握第二类换元积分法

教学重点:第二类换元积分法

教学难点:第二类换元积分法

教学内容纲要:

第二类换元积分法

教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学教学步骤:

实1.定理(第二类换元积分法)

施2.根式代换和三角代换

过3.第二类换元积分法举例

课后复习及作业或思考题:

1.复习第二类换元积分法

2.习题4-2之2题

教学后记:

时间:

沈阳工业大学教案

第一15一周授课日期一08.12.4

授课章节:§4.2.2第二类换元积分法(二)

教学目的:掌握第二类换元积分法

教学重点:第二类换元积分法

教学难点:第二类换元积分法

教学内容纲要:

第二类换元积分法

教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学教学步骤:

实1.定理(第二类换元积分法)

施2.根式代换和三角代换

过3.第二类换元积分法举例

课后复习及作业或思考题:

1.复习第二类换元积分法

2.习题4-2之2题

教学后记:

时间:

沈阳工业大学教案

第一15一周授课日期一08.12.5

授课章节:习题课

教学目的:通过习题的讲练,帮助学生掌握、巩固不定积分的概念及性质,

以及第一、二类换元积分法的相关知识;

指出常见错误、规范解题步骤

教学重点:1.不定积分的概念及性质;2.第一、二类换元积分法

教学难点:第一、二类换元积分法

教学内容纲要:

一、本章小结;

学二、总习题4之前半部分

施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过教学步骤:

程1.复习相关内容;

设2.讲练习题;

计3.作业点评

课后复习及作业或思考题:

1.复习不定积分的概念及性质,以及第一、二类换元积分法

2.总习题4之一、1.2.3.4.5.6.7.8.9.10;二;

三、1(1)〜(12)题

教学后记:

时间:

沈阳工业大学教案

第一16一周授课日期一08.12.9

授课章节:§4.3分部积分法

教学目的:掌握分部积分法

教学重点:分部积分法(基本类型)

教学难点:分部积分法

教学内容纲要:

分部积分法

教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教学步骤:

1.分部积分公式

2.举例说明不同类型被积函数的分布积分

3.总结分步积分的几种类型

课后复习及作业或思考题:

1.复习分部积分公式

2.习题4-3之1题

教学后记:

时间:

沈阳工业大学教案

第』周授课日期一08.12.n

授课章节:§4.4函数积分举例与积分表的使用

教学目的:1.会求简单有理函数的积分

2.会使用积分表

教学重点:积分表的使用

教学难点:简单有理函数的积分

教学内容纲要:

一、简单有理函数的积分;

教二、积分表的使用

学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实教学步骤:

施1.定理(简单有理函数的积分)

过2.举例计算简单有理函数的积分

程3.积分表的使用,举例

课后复习及作业或思考题:

1.复习基本积分公式

2.习题4-4之1题

教学后记:

时间:

沈阳工业大学教案

第16周授课日期一08.12.12

授课章节:习题课

教学目的:通过习题的讲练,帮助学生掌握、巩固分部积分法的相关知识;帮

助学生记忆基本积分表;

指出常见错误、规范解题步骤

教学重点:分部积分法;基本积分表

教学难点:分部积分法

教教学内容纲要:

学一、本章小结;

实二、总习题4后半部分

施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过教学步骤:

程1.复习相关内容;

设2.讲练习题;

计3.作业点评

课后复习及作业或思考题:

1.复习分部积分法;基本积分表

2.总习题4三、1(13)(14)(15)(16)题;补充习题

教学后记:

时间:

沈阳工业大学教案

第17周授课日期一08.12.16

授课章节:第五章定积分§5.1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教学目的:1.理解定积分的概念;

2.掌握定积分的性质

教学重点:定积分的性质

教学难点:定积分的概念

教学内容纲要:

一、定积分的定义;

教二、定计分点几何意义;

学三、定积分的性质

实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施教学步骤:

过1.通过引例给出定积分的定义

程2.定积分的几何意义

设3.定积分的性质(与图结合讲解)

计4.例题

课后复习及作业或思考题:

1.复习定积分的性质

2.习题5-1之1.3(1)(2).4.5题

教学后记:

时间:

沈阳工业大学教案

第17周授课日期一08.12.18

授课章节:§5.2微积分基本公式

教学目的:1.理解变上限定积分定义的函数及其求导定理

2.掌握牛顿一莱布尼茨公式

教学重点:牛顿―莱布尼茨公式

教学难点:变上限定积分求导

教学内容纲要:

一、变上限的定积分;

教二、牛顿一莱不尼兹公式

学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实教学步骤:

施1.介绍变上限定积分

过2.变上限定积分求导定理及例

程3.N-L公式

设4.用N-L公式求积分的例

课后复习及作业或思考题:

1.复习牛顿―莱布尼茨公式;变上限定积分求导

2.习题5-2之1.4.5题

教学后记:

时间:

沈阳工业大学教案

第17周授课日期一08.12.19

授课章节:§5.3定积分的计算

教学目的:掌握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

教学重点: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

教学难点: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分部积分法

教学内容纲要:

一、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

二、定积分的分部积分法

教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教学步骤

1.复习不定积分的换元积分公式和分布积分公式

2.介绍定积分换元积分公式

3.换元积分法注意事项及例

4.介绍定积分分部积分公式

计5.分部积分举例

课后复习及作业或思考题:

1.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

2.习题5-3之1.2题

教学后记:

时间:

沈阳工业大学教案

第18周授课日期一08.12.23

授课章节:§5.4广义积分

教学目的:了解广义积分的概念并会计算第一类广义积分

教学重点:广义积分的概念及计算

教学难点:第一类广义积分的计算

教教学内容纲要:

学广义积分定义

实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施教学步骤:1.第一类广义积分

过2.第二类广义积分

课后复习及作业或思考题:

1.复习第一类广义积分

2.习题5-4之2题

教学后记:

时间:

沈阳工业大学教案

第18周授课日期一08.12.25

授课章节:习题课

教学目的:复习定积分的主要知识

教学重点:定积分的主要知识

教学难点:定积分的主要知识

教教学内容纲要:

学定积分定义

实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施教学步骤:在复习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重点掌握如何计算定积分,及定积分的

过计算方法

课后复习及作业或思考题:

处理相应的习题

教学后记:

时间:

武术教案

班级人数日期课次第1次

一、学习基本手型、手法、步型、1、使学生初步了解武术的基本练习功

课的步法等法,并掌握练习的技术要领。

基本二、学习三路长拳第一段1一4动2、通过长拳学习,了解套路动作结构、

内容路线及特点。

3、提高学生柔韧、灵敏、平衡素质。

重点重点:手型、步型、手法、腿法

难点难点:三路长拳中的虚步亮掌

课的时

课的内容组织教法

部分间

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报告人数队形:△△教师

2、师生问好

5,3、宣布本次课的内容及要求O体育]

4、安排见习生XXXXXXXXXXXXXX

教法:宣讲法

1、绕田径场慢跑二圈(2X400m)组织:1、成两列纵对慢跑,队伍整齐,

准2、徒手操(4X8拍)速度适中

备(1)头部运动(2)四肢运动2、成广播体操队形散开

8'

部(3)俯背运动(4)弓步运动

分(5)仆步压腿(6)正压腿(7)膝教法:教师口令指挥,学生练习。

关节运动(8)踝、腕关节运动要求:准备活动充分

一、基本手型、手法、步型、步法等组织:集体练习

36,1、手型:教法:

基拳:拳握紧,拳面平、直腕1、简介本课程基本功练习内容

本掌:四指并拢伸直,拇指弯屈紧扣于2、详细讲解手型、步型等的动作要点及

部虎口处演练技巧并示范

分勾:五指第一指节捏拢在一起,屈腕

步型:弓、马、仆、虚、歇、丁步,

坐盘,插步,盖步

武术教案

课的时

课的内容组织教法

部分间

2、手法:3、学生模仿,教师纠错

冲拳:出拳快速有力,寸劲做好拧腰、4、学生练习基本功法,教师指导

顺肩、急旋前臂的动作1、纠正易犯错误,继续练习

架拳:松肩、肘微屈,前臂内旋2、学生再练习

推掌:挺胸、收腹、立腰、出掌快速要求:仔细观察记忆,认真练习

有力,有寸劲组织:集体练习

本32,

亮掌:抖腕、亮掌与转头同时完成教法:

3、步型:弓、马、仆、虚、歇、丁、1、教师示范并讲解练习要领

坐盘2、学生跟练

4、步法:击步、垫步等3、学生自练,教师口令提示

二、三路长拳第一段1-4动4、教师纠错,学生再练习

特点:姿势挺拔,动作舒展,快速有5、教师口令指挥,学生练习

1、集合整队组织:集体练习

2、师生放松教法:

(1)静力性放松1、教师提示并口令指挥

束5,

(2)抖动四肢放松1、学生放松

3、课后小结2、教师总结

4、师生再见3、提示课外练习注意事项

要求:积极放松

场地布置田径场

器材及设备

武术教案

班级人数日期课次第2次

一、正侧压腿、正侧踢腿、里合腿、1、让学生进一步学习武术基本功并掌握

课的外摆腿腿法练习的正确方法。

基本二、三路长拳5-8动2、继续学习长拳套路动作,并能前后贯

内容穿练习。

重点重点:基本功练习中的挺胸、立腰或塌腰

难点难点:长拳中的大跃步前穿

课的时

课的内容组织教法

部分间

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报告人数队形:

2、师生问好O

3,1、宣布本次课的内容及要求O体育]

2、安排见习生XXXXXXXXXXXXXX

教法:宣讲法

1、绕田径场慢跑二圈(2X400m)组织:1、成两列纵对慢跑,队伍整齐

准2、徒手操(4X8拍)2、成广播体操队形散开

备(1)头部运动(2)四肢运动3、专门性练习由肋木辅助练习

18'

部(3)俯背运动(4)膝关节运动教法:1、教师口令指挥,学生练习

分(5)踝、腕关节运动2、教师讲解压韧带要领并示范

3、专门性练习:拉韧带3、学生练习

一、正侧压腿、正侧踢腿、里合腿、组织:集体练习0分组练习

30,

外摆腿

教法:

1、正压腿

、简介基本功练习内容

本1

要点:直体向前、向下压振,逐渐加

2、教师讲解示范,并强调动作要领

部大振幅,逐步提高腿的高度

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2、侧压腿

3、教师领做,学生跟练

要点:同正压腿

武术教案

课的时

课的内容组织教法

部分间

3、正踢4、学生集体练习,教师纠错

要点:抬头挺胸,身体中正。

5、学生分组练习,教师纠错

4、侧踢

要求

要点:脚尖向脑后走。

1、学生仔细观察,认真练习

5、里合

要点:保持上肢中正。2、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完成动作

基6、外摆3、反复练习,思考动作,体会动作要领

本要点:展胯,动作幅度大。

部二、三路长拳5-8动组织:集体练习

分5、弹腿冲拳教法:

32,

6、大跃步前穿1、教师讲解示范

7、弓步击掌2、师生同步练习

8、马步架掌3、学生练习,教师口令指挥

4、教师纠错,学生再练习

5、教师总结

1、集合整队组织:集体练习

2、师生放松教法:

(1)伸展性放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