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县2024届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四川省泸县2024届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四川省泸县2024届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四川省泸县2024届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四川省泸县2024届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泸县2024届中考历史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1919年《北京学界全体宣言》发表:“所以我们学界今天排队到各公使馆去要求各国出来维持公理,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这则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A.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C.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D.反映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意志2.早期发明的蒸汽机用于抽干矿井中的积水,很不完善。1785年将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将蒸汽机变为主要动力的发明家是A.达尔文 B.瓦特 C.爱因斯坦 D.哈格里夫斯3.“共产党从东北地区突然发起猛攻,攻克了华北各大城市,到1949年4月时,他们已在横渡长江……”。材料中涉及到的人民解放军的重大军事行动依次是A.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B.淮海战役、辽沈战役、渡江战役C.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D.平津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4.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部宪法不同于中国历代法律、不同于近代以来的资本主义宪法的根本之处是A.是国家的根本大法B.规定了国家的根本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C.加强了政治和法制建设D.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5.以下按职业出现的先后期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A.汽车司机、铁路工人、计算机教师 B.火车司机、网络工程师、石油C.火车司机、汽车司机、网络程师 D.石油工人、宇航员、轮船修理工6.小强和爸爸都是历史迷。一天,小强让爸爸猜我国古代的一位皇帝,他给出如下提示词:开通大运河、正式设置进士科。爸爸给出的正确答案应该是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元世祖7.近几年,网上热议“中国会不会因北京持续雾霾而迁都”问题。网友吴铭说,有迁都的可能性,我国历史上就曾因种种原因而发生多次迁都,如商王盘庚、周平王、北魏孝文帝、明成祖等统治时期都迁都过。其中,北魏孝文帝迁都()A.长安 B.洛阳 C.应天 D.燕京8.下列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出土的考古遗存中,可以作为“北京人”用火证据的是①烧骨②石器③洞穴中的灰烬④骨针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9.西汉初年,统治者采取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的措施,目的是()A.吸取秦王的教训 B.减轻人民的负担C.巩固封建统治 D.发展生产10.“就在戈尔巴乔夫交出核按钮的一瞬间,聚集在电视机前的人……都知道这是那座耸立了69年的红色帝国大厦在忽然间彻底倒塌了。”材料中“红色帝国倒塌”的根本原因是A.戈尔巴乔夫改革B.西方的和平演变思想C.八一九事件D.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11.我国是个统-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民族友好、民族团结、民族相互交融的局而。下列历史事件不能体现此观点的是A.北魏孝文帝改革B.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C.回族的形成D.遣唐使来唐学习12.这场战争的最直接最深刻的结果,是它大大加速了欧洲作为传统力量中心的衰落和美国与苏联这两个欧洲侧翼大国的真正崛起,以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格局完全被战火所摧毁,被新的国际格局取而代之。“这场战争”指的是A.第一次世界大战B.第二次世界大战C.朝鲜战争D.美苏冷战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人类文明具有多元性,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交流融合,汇成了人类文明奔流不息的长河,请回答:(1)古代亚非文明被称为大河文明,为什么?古希腊作为海洋文明的代表性国家,它的哪个城邦所实行的民主政治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2)中华民族十分注重与其他文明的交流,请举出隋唐时期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相互交融的两例史实。(3)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14.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的文献是什么?1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时有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材料二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第2年90%以上的的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材料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的广阔天地展开,农村创造了“包产到户”这一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材料四2005年12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决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农业税条例》。结合材料一、二、三的内容,说说这三个时期我国在农村分别实行什么变革?在材料二的变革中,我国的土地所有权发生怎样的转变?实行联产承包制之后,土地所有制是否再次发生变化?综合以上四则材料,可以看出新中国建立以来,党在解决三农问题中不断探索,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C【解析】

依据“1919年”“外争主权,内除图贼”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2、B【解析】

为了改变工厂布局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英国机械师瓦特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改进了蒸汽机。1785年以后,瓦特改进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随后应用于许多生产部门,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从此,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B正确;ACD与题干无关,排除。故选B。3、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解放战争时的几次重大战役。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举世闻名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其中辽沈战役是在东北地区、淮海战役是在华东、平津战役是在华北。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从题文中“东北地区突然发起猛攻”、“攻克了华北各大城市”、“已在横渡长江”等可推断是辽沈、平津、渡江战役。故选C。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战略大决战4、D【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其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中国历史上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时期的法律保护的是贵族、地主阶级的利益,而近代以来的资本主义宪法保护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它们的最主要区别就是保护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D项符合题意。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但与题意要求不符,A项不合题意;1954年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但与题意要求不符,B项不合题意;1954年宪法加强了政治和法制建设,但与题意要求不符,C项不合题意。故选D。5、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发明:火车、轮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石油、汽车;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是计算机、网络、航天等;因此按职业出现的先后期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选项C,故选C。6、B【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为了加强南北经济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605年隋炀帝命人开凿大运河;隋炀帝正式设立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7、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长安地处关中,迁都长安不便于统治,A项排除;494年,孝文帝为便于统治和学习中原汉族文化,将都城迁到洛阳,B项符合题意;应天是明朝朱元璋时期的都城,C项排除;燕京是宋朝时北京的名称,D项排除;故选B。8、C【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人遗址中发现有灰烬、烧石和烧骨等,这反映出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所以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出土的考古遗存中,可以作为“北京人”用火证据的是①烧骨,③洞穴中的灰烬。选项①③符合题意;而选项②石器,只是使用的工具,与“火”无关;选项④骨针,主要用来缝制衣服等,与“火”无关,可排除;因此只有选项①③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题眼“作为‘北京人’用火证据”,联系所学可知,北京人遗址中发现有灰烬、烧石和烧骨等,这反映出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然后逐项分析,排除干扰项,确定正确答案。9、C【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西汉初年,统治者吸取了秦朝因暴政灭亡的教训,采取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的措施,其根本目的是巩固统治,同时这些措施的实行客观上起到了减轻人们负担和发展生产的作用,所以C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10、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苏联解体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耸立了69年的红色帝国大厦在忽然间彻底倒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时间指的是1991年苏联解体。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僵化的斯大林模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A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B项西方的和平演变思想,只是苏联解体的间接原因,C项八一九事件,只是加速了苏联解体的因素;D项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就是斯大林模式。所以答案选D11、D【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遣唐使来唐学习属于中外交往,不能民族友好、民族团结、民族相互交融的局面,故D符合题意;北魏孝文帝改革、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回族的形成属于民族友好、民族团结、民族相互交融的史实,故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12、B【解析】

依据题干信息“这场战争的最直接最深刻的结果,是它大大加速了欧洲作为传统力量中心的衰落和美国与苏联这两个欧洲侧翼大国的真正崛起,以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格局完全被战火所摧毁,被新的国际格局取而代之”可知,“这场战争”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合所学可知,二战改变了世界力量的对比,西欧国家普遍衰落,近代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世界格局被冲垮,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居于世界第一位,苏联成为唯一一个能够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美苏两级格局逐渐形成,故B符合题意;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英法欧洲国家仍占据主导地位,故A不合题意;朝鲜战争与欧洲大国无关,故C不合题意;美苏冷战是在二战改变了世界力量对比、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的情况下形成的,与题干不符,故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1)古代亚非文明产生于大河流域,在大河流域,雨量充沛,土地肥沃,适合农业耕作;雅典(2)日本派遣唐使来华;玄奘西行天竺(3)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借鉴;继承发扬自己的文明的同时了解并欣赏别国,吸收他们的优秀文明成果【解析】

(1)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古代亚非文明产生于大河流域,在大河流域,雨量充沛,土地肥沃,适合农业耕作;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古希腊的雅典所实行的民主政治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2)依据所学可知,隋唐时期,日本派遣唐使来华,玄奘西行天竺求取佛经。(3)开放性题目,依据所学可知,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借鉴;继承发扬自己的文明的同时了解并欣赏别国,吸收他们的优秀文明成果。14、《独立宣言》【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776年,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大陆会议颁布了《独立宣言》,被称为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人权宣言。【点睛】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颁布了《独立宣言》,宣言痛斥了英国国王对殖民地的暴政,宣布一起人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转让的权利。因此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15、1)材料一:土地改革;材料二:农村的社会主义改造;材料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或者包产到户)(6分)(2)从农民所有制到社会主义公有制(或从私有制到公有制,2分)。家庭联产承包没有改变土地所有权,土地仍归国家所有。(2分)(3)启示: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制定正确的农村经济政策,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要注意减轻农民负担;共产党总是代表最广大的人民的利益等。(言之有理,答一点即可,2分)【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农村推行的重大措施,通过“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我们可总结出材料一反映出在农村推行土地改革;通过“农业合作化的高潮”,我们可总结出材料二反映出在农村进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通过“包产到户”,我们可总结出材料三反映出在农村推行家庭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