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3兔病毒性出血症_第1页
5-3-3兔病毒性出血症_第2页
5-3-3兔病毒性出血症_第3页
5-3-3兔病毒性出血症_第4页
5-3-3兔病毒性出血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兔病毒性出血症RabbitViralhemorrhagicisease,RHD提纲一、概述二、病原三、流行病学四、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五、诊断六、防制一、概述兔病毒性出血症俗称“兔瘟”,或称兔出血症,是由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引起的兔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呼吸系统出血,肝坏死,实质脏器水肿,淤血及出血性变化为特征。本病常呈暴发性流行,发病率及病死率极高,给养兔业造成极大经济损失。

二、病原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是新发现的病毒,分类学位置尚未最后定论,但有人认为是一种杯状病毒,还有人认为是一种类细小病毒。病毒可凝集人的O型红细胞,凝集特性较稳定,HI、AGP、ELISA和中和试验证实,世界范围内的RHDV为同一血清型。病毒在肝、脾、肾及血液含量最高。RHDV可在乳鼠体内生长繁殖,引起规律性死亡,且可回归兔发病死亡。三、流行病学1.易感动物:只发于家兔和野兔、长毛兔的易感性高于皮肉兔。60日龄以上的青年兔和成年兔的易感性高于2月龄以内的仔兔。2.传染源:病兔、隐性感染兔和带毒的野兔。3.传播途径:消化道。4.流行特点:在新疫区多呈暴发性流行。成年兔、肥壮兔和良种兔发病率和病死率都高达90%~95%,甚至100%。历时仅8d~10d,一般疫区的平均病死率78%~85%。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北方以冬、春寒冷季节多发。四、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一)临床症状潜伏期2~3d。1.最急性型多发生在流行初期突然发病,迅速死亡,几乎无明显症状,一般在感染后10~12h,体温升高至41℃,稽留6~8h而死。2.急性型:多在流行中期发生。①体温升高至41℃以上;②食欲减退,饮欲增加;③精神萎顿,皮毛无光泽,迅速消瘦;④死前有短期兴奋,挣化,狂奔,咬笼架,继而前肢俯伏,后肢支起,全身颤抖,倒向一侧,四肢划动,惨叫几声而死。⑤少数病死兔鼻中流出泡沫样血液。病程1~2d。3.慢性型多见于老疫区或流行后期。病兔体温升高到41℃左右,精神萎顿,食欲不振,被毛杂乱无光泽,最后消瘦、衰弱而死。耐过病兔生长,迟缓,发育较差,粪便排毒至少一个月之久。RabbitHemorrhagicDisease:

Severeepistaxis[,epɪ'stæksɪs]鼻出血死前挣扎,个别昏睡(二)病理变化1.鼻腔、喉头和气管黏膜淤血和出血,气管和支气管内有泡沫状血液。2.肺充血、出血。3.肝肿大、淤血、质脆、胆囊充盈。4.肾皮质有散在的针尖大小的出血点。5.心脏扩张淤血,少数心内膜有出血点。6.胃肠多充盈,小肠黏膜充血、出血。膀胱积尿。

肝脏肿大、质脆、淤血心肌出血、心房淤血肺出血肾出血五、诊断在疫区根据流行病学特点、典型的临诊症状和病理变化,一般可以作出诊断。在新疫区确诊可进行病原学检查和血清学试验。1.病毒检查:取肝病料10%乳剂,超声波处理,高速离心,收集病毒,负染色后电镜观察。可发现一种直径25~35nm,表面有短纤突的病毒颗粒。2.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

HA>1:160判为阳性,HI>1:80为阳性,0.75%人的O型红细胞。此外,间接血凝试验、琼扩、ELISA及荧光抗体试验对本病也有诊断价值。六、防制1.免疫接种:定期预防注射脏器组织灭活苗。一年免疫二次,剂量1ml/只。注苗后7~10天产生免疫力。仔兔20日龄开始初免。2.发病时的措施:紧急接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