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第1课时轴对称图形教学内容教材第29页例1教材分析本课时从丰富的实例出发,使学生感知生活中普遍存在的轴对称现象,在实践活动中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认识对称轴。教材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从实践到理论,指导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循序渐近,层次分明,体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学情分析学生在一年级上册认识了上下左右,在一年级下册又初步认识了一些平面图形,为学习轴对称图形打下了基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既可以了解对称现象在生活中的普遍性,又能提高数学观赏能力和空间想象力。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对称现象,能找出对称图形的对称轴。2.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学习、互动。教学重难点重点:初步了解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建立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能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准确地判断生活中哪些物体是轴对称图形。难点:如何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对称现象并找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对称图形、尺子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图形,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是什么特征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上面每个图形的左边和右边,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向你们组的同学说一说。(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从形状、花纹、大小、图案上观察)师:你怎么知道它们的左边和右边是一样的?生:我是看出来的。师:小朋友们真能干,是看出来的。对呀,观察是学习的一种好方法。除了观察,你还可以怎样证明呢?生:可以将它们对折。师:请大家想想,如果我们把它们的左边和右边对折起来,会出现什么情况?(充分让学生畅所欲言,然后课件演示对折重合)师小结:像这样把一个图形对折后,左边和右边能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板书课题:轴对称图形)二、探究新知1.设疑,激发兴趣。师:老师用彩纸剪出了一些图形,请你猜一猜,这是什么?生1:可爱的小鱼。(板贴:鱼)生2:美丽的小花。(板贴:花)师:观察一下,这样的图形是不是对称图形?生:对,它们都是美丽的对称图形。师:这些对称图形很漂亮吧!你们知道老师是怎样剪出这些图形的吗?如果给你一张纸,怎样才能剪出一个对称图形呢?(小组讨论怎样剪,然后汇报)请一位学生说怎样剪出对称图形。2.动手操作。师:下面,就请同学们用彩纸自己创作一个对称图形,比比看,谁的作品最奇特,最漂亮,剪的最快。(放音乐,教师巡视,并把部分学生作品展于黑板上,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3.认识对称轴。师:同学们用自己的双手制作了这么多漂亮的对称图形,老师真为你们高兴,为你们有一双灵巧的小手而感到骄傲、自豪。虽然大家剪的图案不一样,但是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每个对称图形的中间都有一条什么?生:折痕。师:这条折痕叫做对称轴。(板书:对称轴)师:沿着这条对称轴对折,对称图形的两边就能完全重合,可见这条对称轴很重要。谁能说说小鱼、花的对称轴在哪里?(学生指认,师指导画对称轴)师:同学们都认识了对称轴,下面请同学们用笔和直尺在自己的作品上画出对称轴。三、巩固应用完成第29页“做一做”。先判断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再让学生试画对称轴。四、课堂小结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轴对称图形,还知道了生活中有很多很多的物体都是对称的。同学们都说对称图形很美,是啊!只要我们用眼睛仔细去观察,用双手去创造,就能用对称图形把生活装扮得更加美好!布置作业长江反思eq\x(轴对称图形,\b\lc\\rc\}(\a\vs4\al\co1(大小,形状))\a\vs4\al(完全一样心形图形,圣诞树图形葫芦图形),对称轴)第2课时平移和旋转教学内容教材第30~31页例2和例3教材分析教材从大量感性、直观的生活实例,让学生理解平移和旋转,体会它们的不同特点,使学生发现它们的运动规律及平移的方法。学情分析通过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运用多感官参与学习,解决了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小学思维多依赖直观这样一个矛盾,促进学生思维的不断发展。教学目标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例,感知平移和旋转的现象,使其感受两种现象的特点,并会直观地区别这两种常见的现象。2.能根据要求画出、摆出平移或旋转后的图形,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发展空间观念。3.通过欣赏美、创造美,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学重难点重点:直观区别平移、旋转这两种现象。难点:培养空间想象能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风车、地球仪、陀螺、小车等玩具。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请看这是什么地方?(出示商场和游乐园情境图)这就是我们平时购物、娱乐的地方。走,一起进去看看吧。(课件播放各种物体运动等视频)师:喜欢吗?请快用手势跟着比划比划,看一看它是怎样运动的?师:同学们,商场里这么多的物体都在运动,老师的眼睛都花了,咱们能不能想办法给它们分分类?(先自己想一想怎样分,再与小组同学商量一下,说说为什么这样分。)生:电梯、小鱼的运动是一类;而转椅、转盘是一类;分类的理由:电梯、小鱼,它们都是沿着一定方向做直线运动;转椅、转盘都是绕着一个点或一条中心轴做圆周运动,所以是一类。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刚才同学们根据这些物体不同的运动方式进行了分类。小鱼、电梯都是沿着一定方向做直线运动,我们把这样的运动叫“平移”;像转转盘等都是绕着一个点或一条中心轴做圆周运动,我们把这一种运动叫“旋转”。(边说边用手势表示)这也是这节课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来探究的内容。(板书课题:平移和旋转)二、探究新知1.教学新课。师:现在老师要考考同学们的眼力,看哪一小组能最快判断出下面物体的运动方式是平移还是旋转?(课件出示缆车、陀螺等)师:陀螺的运动方式是旋转?瞧,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什么?(出示风车等玩具)想试试吗?请先看规则:边玩边说出它们的运动方式,好吗?(分发给每一小组)生:小组内边玩边说出它们的运动方式。(平移、旋转)师:谁想跟大家分享一下你玩的玩具的运动方式?生1:风车的运动方式是旋转。生2:地球仪的运动是旋转。师:对了,我们看似坐着不动,实际上我们一直随着地球在旋转。师:老师太佩服同学们了,会在玩中学习!现在请大家先把玩具收起来。除了这些玩具,其实生活中像这样平移和旋转的现象还有很多,谁来说说你见过哪些?生:推拉窗户时窗户的运动是平移。(要求:边说边用手势比划)师:(播放视频)不好啦,水龙头哗啦啦在流水。小朋友走过去,关水时水龙头的运动是什么?生:旋转。师:老师希望每一个小朋友都做爱水惜水节约水的好少年!2.实例感悟师:同学们,现实生活中你们相信房子会搬家吗?(会,不可能)师:答案如何?敬请收看一则新闻报道吧。(多媒体播放《新闻联播》报道上海古老的音乐厅平移66.4米的新闻录像)刚才咱们一起目睹了中国人创造世界奇迹的历史时刻——沐浴了74年风雨的上海音乐厅,经过一年的时间向东南方向蹒跚“行走”了66.46米,成功平移!看完后你想说什么?生:真了不起。我为中国感到骄傲。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力量。师:建筑师们运用平移知识将古老的上海音乐厅完好无损的从一个地方移到另一个地方。太神奇了!知道吗?大楼不仅可以平移,还可以旋转呢。(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上的旋转餐厅。)三、巩固应用1.完成第30页“做一做”。学生独立作业,教师强调,车的方向一致才是平移。2.完成第31页“做一做”。学生独立作业,小组交流。四、课堂小结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自由发言)小结:平移和旋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你们想创造美丽的图画吗?课后大家可以运用轴对称、平移和旋转画一画,剪一剪,贴一贴,老师相信你们的作品会更出色,更漂亮。布置作业长江六、板书设计平移和旋转平移→缆车、小火车、滑滑梯旋转大风车、摩天轮、转椅、跷跷板、荡秋千第3课时剪一剪教学内容教材第32页例4教材分析在“图形与变换”这一单元,同学们学习过简单图形的平移与旋转之后,教材设计了这节既具探索性又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课“剪一剪”。通过剪纸活动,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并让学生体会到图形之间的变化关系,另一方面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初步的形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学情分析学生在理解了平移和旋转之后,进行这一操作,能很容易发现剪的规律,教师要趁机引导学生把自主探索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加深学生对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的认识并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教学目标1.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感受对称、平移和旋转在图形中的应用。2.培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空间观念。3.让学生设计喜欢的图形。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正确的画法和折法,能剪出漂亮的图案。难点:理解折法和画法,并能进行简单的判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剪刀、纸。一、情境导入1.感受剪纸的魅力。(出示漂亮的剪纸作品)2.你想试一试吗?想要剪出漂亮的作品必须从简单的开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剪一剪。二、探究新知教学例41.猜一猜。(1)出示一个小人,教师通过对折引导提问:它是一个我们学过的什么图形?(轴对称)(2)怎样才能又快又好地剪出这样一个图形呢?教师简单验证。(3)给这个可爱的小人取个名字。2.想一想:(1)观察:小人非常调皮,一眨眼就成这样了,这4个小人有什么样的特点啊?(引导学生观察出是一模一样的4个,而且是手拉手连起来的)(2)讨论:怎样才能很快剪出4个这样连续的小人呢?(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注意引导,一个小人是把纸折成2份,那么4个小人应把纸折成8份,重点是突出折法)3.试一试:(1)在小组里互相讨论讨论,试一试。(2)展示:注意收集各种典型问题的作品,请学生说一说,找找原因。4.展示成功作品。5.错误原因:(断开,原因是没有把小人的胳膊画到边)(半边人,说明画的方向不对,应该靠折边画,不能靠纸边)6.小结:折的时候要注意把纸折成同样多的8份,画的时候要注意靠折边画不能靠纸边画,剪的时候不能去剪手,这样才能手拉手。三、巩固应用完成第35页“练习七”第11题。拿正方形纸折一折,剪一剪,说出不同的剪法会剪出什么样的图案。四、课堂小结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自由发言)小结:①根据图形的对称关系,我们只需要画出半个小人,就能剪出一串完整小纸人或围成一圈的小纸人。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各种各样美丽的剪纸,你们想不想剪出更多更美的图形呢?请同学们自己设计一个图案,并剪出来。布置作业长江六、板书设计剪一剪注意事项:1.把纸对折2.从折叠的不开口处画3.连接处不能剪断第4课时图形的运动(一)(练习)教学内容图形的运动(一)练习课教学目标1、在练习中进一步感知物体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2、通过练习,让学生能区分平移与旋转的现象,能辨认轴对称图形。3、体会对称、平移和旋转在图案中的应用,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教学重难点重点:进一步感知物体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难点:能区分平移与旋转的现象,能辨认轴对称图形。教学准备常规教具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本单元学习了哪些主要内容?这些知识之间都有什么关系?你能举例说明吗?二、指导练习(1)练习七第8题先引导学生看清图,再根据要求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说自己是怎样想的。(2)练习七第9题学生同桌之间游戏,教师巡视练习七第10题动手拼。展示自己的作品(4)练习七第11题照样子,折一折,剪一剪。交流自己的作品。说:在折、画、剪时要注意什么?(5)练习七第12题引导学生观察。你见过看出这个图形中是怎样移动这个小人吗?这些都是正方形的纸剪的,你能看出是绕什么旋转的吗?都是沿着正方形的中心旋转的,所以折的时候也要以这个点为中心。折法:以正方形的中心为标准,把正方形分成了8份。(见下图)讨论:要注意什么?以总的一条这边为主,头朝中心,手要连起来(红色箭头处要连在一起,不要剪断)。学生画,教师巡视指导。剪法:学生操作。展示。练习七第13题学生动手操作,发现答案。(7)练习七第14题学生独立练习,集体订正。三、判断练习1、判断哪些物体的运动是平移和旋转。2、判断哪些角是直角,锐角和钝角。3、自己动手或小组合作完成45页的做一做。四、归纳小结:这个单元学完了,你想说些什么?当堂训练:剪一幅自己喜欢图案。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第1课时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1)教学内容教材第38页例1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口诀和会应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例题根据已有的乘法算式写出除法算式的得数,感受乘、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学情分析通过前面所学的运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顺利探究出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学会用迁移的方法学习新知。教学目标1.进一步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2.经历探索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进一步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路。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利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难点:熟练应用口诀求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一、情境导入谈话:同学们在第二单元学习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不知大家忘了没有?老师来考考大家,看谁看得又对又快。1.说出得数,并说出用哪句口诀。6÷2=12÷3=18÷6=3÷3=2.填空,并说一说括号里的数是用哪句乘法口诀得出来的。2×()=43×()=64×()=8()×3=12()×4=205×()=15二、探究新知教学例1(1)课件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说说他们遇到了什么问题?(2)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有56面旗,挂成8行,平均每行挂几面?引导学生列式并板书:56÷8=K。(3)引导学生得出算式的商。问:你是怎么计算的?(想乘算除,想七八五十六,所以56÷8=7)(4)学生独立解决:要是挂7行呢?你能够解决吗?学生说出自己的计算结果,并把求商的过程跟大家说一说。(5)小结:在今天的学习中我们不仅帮小朋友们解决了数学问题,而且还进一步学会了利用乘法口诀来求商。在以后的除法中只要大家能够熟记口诀,就能很快算出除法的商了。三、巩固应用1.完成第38页“做一做”。让学生说一说用的口诀,再计算。计算后,同桌互相说一说,怎样想出商。2.完成第40页“练习八”第1题。(1)先让学生说用的口诀。(2)让学生独立填写答案。四、课堂小结提问:你今天有哪些收获?小结:今天我们共同探讨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方法。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路和方法与前面是一致的,所不同的只是数目大了些。布置作业长江六、板书设计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1)56÷8=7口诀:(七)八五十六56÷7=8口诀:七(八)五十六第2课时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2)教学内容教材第39页例2教材分析本课让学生经历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教材通过主题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规律,应用规律,帮助学生形成计算技能。学情分析学生基本掌握了乘法口诀,也会应用口诀进行表内除法的运算,本课时应多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目标1.进一步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2.经历探索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进一步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路。教学重难点较熟练地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一、情境导入师:上课之前,老师先来考考大家,看哪位小朋友的反应快,老师出题,你们快速地说出得数,并说说你使用的是哪句口诀。27÷9=54÷6=40÷8=42÷6=28÷4=35÷5=63÷7=48÷8=学生依据每道算式,说说自己是如何使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师:同学们计算得很正确,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用7、8、9的口诀求商。(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教学例2(1)课件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说说他们遇到了什么问题?(2)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有27个气球,每9个摆一行,可以摆几行?引导学生列式并板书:27÷9=K。(3)引导学生得出算式的商。问:你是怎么计算的?(想乘算除,想三九二十七,所以27÷9的商是3。)(4)学生独立解决:要是每列摆3个,可以摆几列?你能够解决吗?学生说出自己的计算结果,并把求商的过程跟大家说一说。(5)小结:在今天的学习中,我们不仅帮小朋友们解决了数学问题,而且还进一步学会了利用乘法口诀来求商。在以后的除法中只要大家能够熟记口诀,就能很快算出除法的商了。三、巩固应用1.完成第39页“做一做”。让学生说一说用的口诀,再计算。计算后,同桌互相说一说,怎样想出商。2.完成“练习八”第5题。(1)先让学生说用的口诀。(2)让学生独立填写答案。四、课堂小结提问:你今天有哪些收获?小结:今天我们在计算除法算式时,先看一看,除数是几,就想几的乘法口诀。另外,老师送你们一首《乘法口诀求商歌》。跟老师一起念:算除法,想乘法,口诀缺啥就商啥。布置作业长江六、板书设计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2)27÷9=3口诀:(三)九二十七27÷3=9口诀:三(九)二十七第3课时《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练习课教学内容:第4单元《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学生情况分析:在学习完《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后,我对学生进行了这部分内容的课后练习。根据平常的练习,我发现学生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对7—9的乘法口诀掌握得不是很牢固,学生在口算除数是7、8、9的除法口算题时,出错的主要原因是对相应的乘法口诀掌握得不是很牢固,特别是“大九九”,常常把相近的口诀混淆在一起。例如:54÷9=5,学生把口诀“六九五十四”错记为“五九五十四”。2、看错运算符号,在加、减、乘、除混合的口算练习中,有部分学生把“÷”号看成“-”号,从而导致计算出错。例如:15÷5=10,学生看错了运算符号。3、除法算式的读法常常与乘法算式的读法混淆,部分学生学生受乘法读作的影响,常常把除法错读成“除”,例如:24÷8,正确读法是“24除以8”,部分学生错读成“24除8”。教学目标1、通过比较,进一步理解乘、除法之间的联系;2、熟练并正确地应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3、正确应用乘、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重点:进一步理解乘、除法之间的联系,并能正确的应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难点:准确应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过程谈话引入我们已经学习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进行这部分内容的练习。(出示课题: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练习)我们这节课要以比赛的形式进行,比一比谁脑子动得快,发现和收获多!好吗?整理复习1、口算:21÷756÷832÷835÷736÷963÷718÷940÷864÷827÷92、按要求写算式除数是9除数是8除数是7(1)独立完成。(2)你是怎样想的?(3)小组交流:你有什么发现?巩固练习填一填6×=544×=283×=2454÷9=28÷7=24÷8=54÷6=28÷4=24÷3=比一比72÷872÷8÷372÷8×372÷8+372÷8-3()﹤()﹤()﹤()﹤()下面各题算得对吗?如果不对,请你在括号里改正。54÷9=5()32÷8=3()28÷7=5()48÷8=5()36÷9=6()提高练习解决问题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妮妮9元24元8元16元7元福娃晶晶的价钱是欢欢的几倍?(2)买6个福娃妮妮要几元钱?(3)买2个福娃贝贝和一个福娃迎迎一共要多少钱?(4)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试一试,并解答。2、动脑筋6×()÷()=6()×4+4=249×()÷()=9()×8-7=49()×5÷()=2()×3-9=18全课总结提问:你今天有哪些收获?小结:今天我们共同探讨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方法。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路和方法与前面是一致的,所不同的只是数目大了些。六、布置作业长江附件1:前测题班别:姓名:18÷98÷863÷756÷827÷921÷740÷845÷949÷732÷814÷781÷916÷89÷935÷748÷836÷97÷763÷972÷828÷754÷924÷842÷756÷764÷8第4课时解决问题教学内容教材第42页例3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初步构建“一个数里有几个几”和“把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求一份是多少”的分析思路解决实际问题,教材在设置背景问题时留出很大空间,让学生在思考交流中用已初步构建的解题思路来分析、推理。通过问题的解决,培养初步的抽象推理能力。学情分析教学时,应通过让学生解决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有意识地让他们经历将一个具体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经历运用除法的含义确定算法的过程,使他们初步懂得应如何思考问题,如何用数学的方法来处理有关的信息,如何合理地计算出结果。在整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感。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简单除法应用题的结构特征,掌握这类问题的数量关系及解题方法,能正确地解答这类问题,并学会验算。2.熟练运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重难点重点: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和“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数量关系的过程,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难点:通过已知条件,找出问题与已知条件的关系解决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平均分,你能举例说明什么是平均分吗?(学生自由发言)师:大家学得真不错。假日里,小明来到商场,他在柜台前愁眉不展,好像遇到了什么难题呢!我们去帮帮他吧!(出示课件:教材第42页情境图)师:同学们,请你仔细观察,从画面上了解到哪些信息呢?猜一猜,小明遇到了什么难题呢?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3。(1)说说他遇到了什么问题?(2)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信息呢?(有56元钱,每个地球仪8元)(3)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说说你的想法。学生在小组中讨论。(4)汇报交流。板书:56÷8=K问:你是怎么想的?(求可以买几个地球仪,就是求56里面有几个8,用除法。)(5)学生独立解决。(6)要想知道自己解决问题做得对不对,还要验算。验算的方法是把答案放到题目里,然后根据数量间的关系进行推理。如本题中一个地球仪8元,7个一共8×7=56(元)。这样就算对了。(7)引导学生口答。2.教学第42页的“想一想”。(1)说说问题是什么?(2)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信息呢?(有24元钱,买了6辆小汽车)(3)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说说你的想法。学生在小组中讨论。(4)引导学生正确列式。板书:24÷6=K问:你是怎么想的?(求一辆小汽车多少钱,就是要把24平均分成6份,求每一份是多少,用除法。)(5)学生独立解决。(6)怎样验算呢?(一辆小汽车4元钱,6辆小汽车一共4×6=24(元),解答正确。)(7)引导学生口答。三、巩固应用完成第43页“练习九”第2、3、4题。第2题:出示情境图,学生观察后,说出题目的问题和所需的条件,然后让学生独立解答,之后交流自己是怎样想的,验算的过程是怎样的。老师强调本题实际上是求40里面有几个8。第3题:学生独立解答后,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和验算方法。老师强调本题实际上是求28里面有几个7。第4题:学生独立解答,小组交流解法,指名说说自己提出的问题,并请其他同学解答。四、课堂小结提问:你今天有哪些收获?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用除法解决问题。解答应用题时,要先找到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根据除法的意义正确地列出算式,并进行验算。以后都要像这样做,逐步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提高学习效率。布置作业长江板书设计解决问题一个地球仪8元钱,56元钱可以买几个?可以买几个,实际上是求:56元里面有几个8元,用除法。56÷8=7(个)验算:一个地球仪8元钱,7个一共8×7=56(元)算对了口答:可以买7个地球仪。如果24元买了6辆小汽车,一辆小汽车多少钱?一辆小汽车多少钱实际上是把24平均分成6份,求每一份是多少,用除法。24÷6=4(元)口答:一辆小汽车4元。第5课时练习课(一)教学内容:练习课教学目标:进一步巩固利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能较熟练在进行除法的求商。进一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熟练应用乘法口诀求商。教学难点: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主题图、实物投影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利用7、8、9的口诀求商,今天老师带小朋友到童话世界去玩一玩,不过还要请小朋友利用我们的本领解决几个数学问题,好吗?二、展开学习1、用童话故事出示第51页第3题小鸟回家主题图(1)学生独立计算(2)连线(3)汇报每一题计算时所使用到的口诀。2、完成第4题吹泡泡(1)小八戒吹出了这么多的泡泡太美丽了,你会用口诀把这些泡泡上的题目算出来吗?(2)学生独立计算(3)小组交流如何计算。三、拓展应用1、引导学生完成第5题(1)出示题目4×()=366×()=4263÷()=732÷()=848÷()=69×()=54认真读题感受方程思想。(3)填空并说说思路2、综合应用完成下列习题35÷7=42÷6=7×7=72÷8=36÷6=(1)独立计算求出商或积。(2)比较后再填空。3、解决问题完成练习十二第7题(1)用实物投影出示主题图(2)学生自己找信息(3)解决问题并说说解决办法(4)请学生说说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共同讨论解决。尽可能让每位学生都有思考的机会,同时积极开发学生的思路。四、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能解决哪些问题了。布置作业长江反思:
五、混合运算第1课时混合运算教学内容教材第47页例1教材分析混合运算是在小学生学习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新内容。本课通过具体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只有加减或乘除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加减乘除四种运算,但是对于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方法,还不是非常清楚,很容易出现先后顺序错误的问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理解综合算式的含义,认识四则运算的含义,知道第一级运算和第二级运算,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2.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按正确的顺序进行计算。3.体验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加减混合、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难点:让学生理解混合算式中的运算关系,能够看出算式中每一步的意思。教学准备课件、小黑板等。一、情境导入师:下面这两道题,我们来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6+4+23=100-25-10=学生完成后请两名同学板演并说说是怎样做的(主要说出运算顺序,师生共同订正)。师小结,并引出问题:连加、连减的题目是按什么顺序计算的?引导学生回答:按照从左至右的顺序计算。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1:只有加减的混合运算。出示例题:掌握算法。学生小组讨论后,列出算式:53-24+38。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像这样只有加减法的算式是同一级的综合算式,计算时可以按照连加、连减算式的顺序来计算。学生通过讨论探究,写出计算步骤,算出结果,教师巡视。可能有的学生在书写格式上仍然采用竖式的形式,也有的同学通过自学运用了脱式的书写形式,请两名不同书写格式的同学到黑板板演。教师引导学生明确这两种方式都正确,并告诉学生像这种把每一步计算结果都直接写出来的计算格式叫做脱式计算。2.类推学习乘除混合运算。师:同学们已经学会了加减混合运算,你能独立完成下面的计算题吗?出示例题:15÷3×5学生独立完成,并请两名学生到黑板前板演,集体订正。师:刚才同学们计算得都非常好,你是怎么计算的,为什么要这样计算呢?引导学生说出:这道算式里只含有乘除法,它们是同级运算,在没有括号的同级运算中,按照从左往右的计算顺序计算。三、巩固应用完成第47页“做一做”。让学生说出每道题的运算顺序。指名6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课本上。集体订正,指名两人口答后两题的计算过程。四、课堂小结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自由发言)小结:今天学习的混合运算,只含有加减法,或只含有乘除法,像这样只有同一级的运算,我们应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只要我们认真观察,仔细计算,一定会算得又快又准,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布置作业长江六、板书设计混合运算(1)eq\b\lc\\rc\}(\a\vs4\al\co1(加法,减法))一级运算eq\b\lc\\rc\}(\a\vs4\al\co1(乘法,除法))二级运算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只含有同一级运算),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例153-24+3815÷3×5第2课时混合运算教学内容:教材第48页中的例2及相关内容。教学目标:1.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明白“先乘除后加减”的道理。2.理解并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3.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同时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体会数学表达的简洁美。教学重点:能正确理解和运用正确的运算顺序进行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教学难点:理解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准备:课件、尺子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解决问题课件出示第48页例2的情境图。(一)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从图中获得哪些信息?(注重学生语言表达的完整性)提取信息:跷跷板乐园场地内有3个跷跷板,每个跷跷板上有4个人,场地内还有7个人。(二)根据上面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问题预设:1.跷跷板乐园里有多少人在玩跷跷板?2.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三)解决以上两个问题1.解决“跷跷板乐园里有多少人在玩跷跷板?”(1)学生独立列式并计算。(2)学生汇报、交流。2.解决“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1)想一想: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怎样列式计算?(2)学生独立列式并计算。可能出现以下方法:方法一:分步计算方法二:不含括号的综合算式方法三:添加小括号的综合算式4×3=12(人)4×3+77+(4×3)12+7=19(人)=12+7=7+12=19(人)=19(人)3.指解法不同的学生进行板演,并让他们分别说说先求什么?再求什么?二、合作交流、初步探究(一)交流比较、理解运算顺序的必要性引导学生发现:无论哪种方法,都要先求玩跷跷板的人数。(二)优化算法、体会数学表达的简洁美1.呈现算式:7+(4×3)和7+4×3。2.引导学生比较。(1)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2)讨论交流:加上小括号是什么意思?不加小括号行吗?让学生明确在这里小括号可以不要,这样就更简洁些。3.学生独立脱式计算7+4×3,指定学生板演,教师巡视,关注脱式书写规范的指导。4.师生归纳总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三、运用规定,进行计算课件出示:7+12÷343-24÷618÷3+6754÷9-31.让学生独立解决,同时指定学生板演,教师巡视指导,要求书写规范。2.全班交流,并根据学情进行归纳指导。四、练习巩固、应用实践(一)计算(课件出示教材第48页“做一做”)教师引导学生读题,明确先算什么,加深对没有括号的含有两级运算的算式中“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的巩固。(二)接力赛(课件出示教材第50页第4题)以小组接力的形式完成,每小组派6名学生上台板演,一人做一题,一人做完下一位才能接着做下一题。最后以正确率、书写规范和速度等方面对学生加以评价。(三)比大小(课件出示教材第50页第5题)先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算出综合算式的得数,再标记在算式的下面,最后进行比较。教师巡视,关注学生解题的习惯。(四)改错(下面的计算对吗?如果不对,把它改正过来。)8×3+412-3×44+4÷4=24+4=9×4=8÷4=28=36=2()()()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指定学生说说错误的理由,加深学生对运算顺序的理解。(五)列综合算式(课件出示教材第51页第6题)教师利用课件进行动态展示,帮助学生理清运算顺序,加强对列综合算式的指导。五、课堂小结、畅谈收获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的运算顺序和昨天学习的有什么不同?你还有什么不懂之处?你知道在什么情况下该用今天学的运算顺序?六、布置作业第3课时混合运算教学内容:教材第49页中的例3及相关内容。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探索过程,明白“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的道理。2.理解并掌握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4.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难点:体会小括号的作用,会列综合算式来解决问题。教学准备:课件等。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一)计算(课件出示出示下面各题)75-36+2425-20÷56×8-51.指生说说每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2.学生独立计算,并指生板演,然后全班交流,明确每题的运算顺序。(二)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并计算(课件出示下面各题)(1)10-5+3=(2)7+(7-6)=10-(5+3)=7+7-6=1.学生独立计算,把先算的一步画上横线。2.比较算式,全班交流。(1)每组中上、下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2)为什么数字相同,运算符号相同,可运算顺序不一样呢?3.引导学生归纳,初步明白运算顺序:一个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三)导入新课,并板书课题“温故而知新”,让学生独立计算、集体交流,进一步梳理同级运算、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回顾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为下面自主探究做好铺垫。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一)尝试练习,引出规定1.脱式计算。(课件出示例3)7×(7-5)(77-42)÷72.学生独立完成,同时指生板演,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3.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之处?(都含有小括号)4.引导学生归纳: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二)变式练习,形成对比1.脱式计算。(课件出示下面题目)7×7-577-42÷72.指生说说各题的运算顺序,然后独立完成,同时指生板演,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3.比较算式。7×(7-5)(77-42)÷77×7-577-42÷7(1)上、下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2)在进行脱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3)小括号在这里起到什么作用?(改变运算顺序)三、巩固深化,综合应用(一)计算(课件出示教材第49页“做一做”第1题)76-(12+25)(12-5)×348÷(8-2)34-(28-13)6×(7+2)(88-56)÷81.这6道题有什么相同点?2.有括号的算式,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3.学生独立完成,指生板演,教师巡视指导,最后全班交流。(二)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并计算(课件出示教材第49页“做一做”第2题)4+5×7(72-18)÷924÷4+2(4+5)×772-18÷924÷(4+2)1.每组中上、下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2.学生独立完成,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三)先填空,再列综合算式(课件出示教材第49页“做一做”第3题)1.学生独立完成,指生板书综合算式,教师巡视指导。2.全班交流:什么时候需要加“小括号”?(四)看图列式计算(课件出示教材第52页第13题)小明有35元钱,买一个魔方用了3元,剩下多少钱?如果用剩下的钱买8元一个的笔袋,可以买几个?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2.学生独立完成,指生板演,教师巡视指导。3.全班交流,重点说明:要求可以买几个笔袋,必须要求出剩下的钱。4.拓展提高:有能力的学生也可引导他们直接求第二问。四、课堂小结,梳理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与前面学习的混合运算有什么不同?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布置作业长江反思第4课时混合运算复习课教学内容:混合运算复习与整理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整理,巩固对同级、两级及有小括号混合运算运算顺序的掌握,并能够进行正确运算及解决数学问题。2.过程与方法:通过再次呈现数学情境理解混合运算顺序,通过知识迁移应用到混合运算及解决问题中,提高学生运算的能力。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的意识。教学重点:巩固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及计算方法,能熟练正确地进行计算。教学难点: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及正确地解决数学问题。教学过程:一、口算。32+40+7=20+50+30=15+40+3=60-40-15=16+5+10=10+8-13=二、复习整理1、教师:同学们请复习混合运算的知识,归纳总结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学生合作归纳)2、根据归纳的知识点,把下面的算式卡片分类,并说出分类的理由。43+7-174×9÷68×3÷663-12+976-5×746+45÷572÷(36-27)(49-45)×7归类同级运算:43+7-174×9÷68×3÷663-12+9不同及运算:76-5×746+45÷5有小括号:72÷(36-27)(49-45)×7解决问题(在进行各种运算时,需要注意什么?或你有什么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三、练习(一)、不写得数,在先算部分的下面画一横线。62+23-935-35÷759-(25-9)6×5-27(学生练习,在汇报并说出理由)(二)、判断对错,并改正。45-45÷5=045-45÷5=0÷3=0()4+5×9=9×9=81()9÷3÷3=9÷1=9()42-12-12=42-0=42()学生找出错题(三)、把下面的每一组算式合并成综合算式。(1)47-40=77×9=63(2)35÷7=540-5=9(3)63÷7=943+9=52(说出列式的方法)四、列式计算。(1)72减去6乘9的积,差是多少?(2)18除以6与3的差,商是多少?(3)12与4的差乘9,积是多少?(4)15加上30与5的商,和是多少?六、课堂小结、畅谈收获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的运算顺序和昨天学习的有什么不同?你还有什么不懂之处?你知道在什么情况下该用今天学的运算顺序?布置作业长江第5课时混合运算教学内容:教材第53页中的例4及相关内容。教学目标:1.学会用色条图(线段图的雏形)分析数量关系,渗透数形结合思想,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2.在分步列式解决问题的基础上,逐步学会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会合理运用小括号改变运算顺序。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找出中间问题的方法解决需要两步解决的问题,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4.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利用色条图分析数量关系,掌握需要两步计算才能解决的实际问题的方法。教学难点:会找出隐藏的中间问题,并合理利用小括号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教学准备:课件、直尺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旧知铺垫(一)课件出示例4主题图的左半部分(如下图):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2.汇报收集的信息。(面包房的师傅一共要烤90个面包,已经烤了36个。)3.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还有多少个没有烤?)4.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尝试列式解答。(二)导入新课,并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一)收集信息,提出问题1.课件出示第53页例4情境图:2.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预设问题:一共要烤多少次?已经烤了几次?(3)剩下的还要烤几次?(二)解决“剩下的还要烤几次”的问题。1.想一想:要知道剩下的还要烤几次,需要知道哪些信息?2.画一画: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画出简易色条图。(三)尝试解答,体会方法1.议一议:应该如何列式解答?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合作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倾听不同的想法。2.说一说:要求还要烤几次,应先知道剩下多少个需要烤。3.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解答。(四)交流汇报,形成板书。1.学生汇报不同的解答方法(让学生说说每步求的是什么?)。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方法四:90-36=54(个)(90-36)÷990-36÷990÷9-36÷954÷9=6(次)=54÷9=54÷9=10-4=6(次)=6(次)=6(次)2.比较方法二和方法三。(1)小组交流这两种解法的不同之处。(2)你同意哪种方法?为什么?如果不加小括号,应该先算什么?(3)方法二为什么要使用小括号?加上小括号后就是先求什么?3.若有学生说出方法四,教师要及时鼓励,并追问:你是怎么想的?(五)检验反思,归纳总结1.引导学生口头检验:把问题的结果作为已知条件进行检验,进而判断计算结果的合理性。2.小结:遇到问题后,我们要敢于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如果一个问题需要多个步骤才能解决,我们要想好先解答什么,再解答什么。列综合算式时要根据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合理使用小括号。(六)知识拓展,培养能力1.课件出示问题:(1)一共要烤多少次?(2)已经烤了多少次?2.学生选择有效信息后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3.全班交流,重点明确解决问题的思路。三、巩固运用,深化理解(一)基础练习。(课件出示教材第54页“做一做”的情境图)1.先独立思考,再同桌交流,然后说说先解答什么,再解答什么。2.学生汇报解法,同时比较两种方法,哪种方法较简便易理解?方法一:3×9-3×6方法二:3×(9-6)(二)智慧大比拼。1.第一关(课件出示教材第55页第1题的情境图)(1)想知道用20元钱买票够不够,首先要知道什么?(2)要求买票所用的钱,需要哪些条件?(3)学生独立思考后尝试解决,同时指定学生板演,然后全班交流。2.第二关(课件出示教材第55页第2题)(1)学生读题后指定学生说说先求什么,再求什么。(2)学生独立完成,指定学生板演,最后全班交流。3.第三关(课件出示教材第55页第4题的情境图)(1)学生读题后指定学生说说先求什么,再求什么。(2)学生独立完成,指定学生板演,最后全班交流,交流时重点说明:如何正确的使用小括号?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在解决问题时要注意什么呢?布置作业长江反思第6课时:整理和复习教学内容:整理和复习教学目标:1.在回顾中复习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2.用列综合算式的方法解决问题。教学重点:对混合运算进行系统整理和复习。教学难点: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教学过程:一、复习混合运算的顺序(一)整理混合运算的顺序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4×6÷8=72-5×8=30÷6+29=7×(36-30)=48-18+32=(14+21)÷7=问题:读题目要求,想一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问题:1.你能把这6个算式分分类吗?并说说为什么这么分类。2.每一类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呢?(1)在有加减乘除混合运算中,按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计算。(2)只含有加减(或乘除),要从左至右按顺序计算。(3)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二)对比练习,巩固混合运算的顺序比较上下两题的运算顺序和计算结果。18+27÷94×8-3(18+27)÷94×(8-3)问题:每组中上、下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小结:在做混合运算时,一定要想一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二、复习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1.问题:1.你知道了什么?2.你会解答吗?选择一个你喜欢的问题把你的想法写出来。3.解答正确吗?4.能说说你们的想法吗?5.能列个综合算式表示你的思路吗?小男孩:
3×4+5
=12+5
=17(元)小女孩:
10-(3+5)
=10-8
=2(元)
10-3-5
=7-5
=2(元)26个19个2.(26+19)÷5
=45÷5
=9(个)问题:1.你知道了什么?2.能列个综合算式表示你的思路吗?3.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4.为什么要加小括号呢?5.解答正确吗?3.8×3-10
=24-10
=14(瓶)问题:1.你知道了什么?2.要求“还剩多少瓶”,你们会解决吗?能列综合算式表示你的思路吗?3.说一说你的想法。4.这道题需要加小括号吗?5.解答正确吗?三、课堂作业作业:第58页练习十三,第1~3题。第6课时混合运算练习课教学内容:教科书P57-58页整理复习和练习十三。教学目标:1.在回顾中复习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2.用列综合算式的方法解决问题。教学重点:对混合运算进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打胶工程物资采购合同
- 成都沙盘模型2024年度合作研发协议
- 2024年度建筑施工进度控制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电子产品制造与销售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茶园与茶叶博物馆建设捐赠合同
- 废品买卖合同3篇
- 2024年度技术开发合作合同技术成果归属及权益分配
- LED显示屏安装合同范文
- 二零二四年度窗帘设计著作权保护与授权合同
- 2024电商平台绿色环保与可持续发展协议
-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6课《人大代表为人民》精美课件
- 期末 (试题) -2024-2025学年外研版(三起)(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第五单元测试卷(单元测试)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 《金融科技概论(第二版)》高职全套教学课件
- 心衰健康宣教课件
- 药事管理学实践报告总结
- 2024年大学计算机基础考试题库附答案(完整版)
- (2024年)传染病培训课件
- 沙盘游戏大纲
- 餐厅小票打印模板
- 物理化学实验B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北京科技大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