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同步课件35生态系统的稳态及维持(第2课时)_第1页
高二生物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同步课件35生态系统的稳态及维持(第2课时)_第2页
高二生物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同步课件35生态系统的稳态及维持(第2课时)_第3页
高二生物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同步课件35生态系统的稳态及维持(第2课时)_第4页
高二生物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同步课件35生态系统的稳态及维持(第2课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课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第三章

生态系统第五节《生态系统的稳态及维持》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也是顺着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即食物链和食物网这个主渠道进行循环流动的。能量在流经生态系统各个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单向不循环的。那么,生态系统中物质到底是怎样循环的呢?引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一、物质循环的概念

是指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基本元素在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循环运动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其中的物质循环带有全球性,这种物质循环又叫生物地化循环。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反复出现,循环流动,不会消失,生物可反复利用。

碳是地球上储量最丰富的元素之一。它广泛地分布于大气、海洋、地壳沉积岩和生物体中,并随地球的运动循环不止。同时碳又是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成分,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元素。碳循环还与生命活动紧密相联。亿万年来,在地球的生物圈和大气圈中,碳通过生命的新陈代谢,往复循环、生生不息。二、物质循环的特点碳的作用:糖、脂肪、蛋白质、核酸都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物质,在它们的分子中都含有碳元素。碳元素大约占生物体干重的49%,是有机化合物的“骨架”,没有碳就没有生命。三、碳循环:

碳元素约占生物体干重的49%,碳是有机化合物的“骨架”,没有碳就没有生命。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是以CO2的形式进行循环的。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碳进入生物群落碳出入生物把CO2合成有机物群落的途径动植物的呼吸作用碳出生物群落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燃烧特点:(1)碳循环的形式:(2)碳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3)碳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4)碳进入生物体的途径:(5)碳在生物体之间传递途径:(6)碳进入大气的途径:CO2CO2和碳酸盐含碳有机物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食物链①生物的呼吸作用②分解者有分解作用③化石燃料的燃烧物质循环的主要特点:物质循环是带有全球性的,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物质可以反复出现反复利用,周而复始进行循环,不会消失。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相互关系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形式特点范围联系主要以有机物形式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生态系统的各营养级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反复循环反复循环维持生态平衡具全球生物圈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二者相互伴随,相辅相承,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1、连接生物群落和无机自然界的两个重要环节是()A.生产者和非生物的能量

B.消费者和非生物的能量C.生产者和分解者

D.消费者和分解者2、生态系统中,碳元素参与物质循环的主要形式是()A.二氧化碳B.碳酸盐C.碳酸D.碳水化合物3、在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中,使生物群落的碳进入大气中的生理过程是()A.同化作用B.呼吸作用C.化能合成作用D.光合作用练习:CBA

A→D是以CO2的形式E→B上以含碳的有机物形式4、右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请回答:(1)写出图中含有四个营养级的食物链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2)在物质循环的过程中,同时伴随着

。若生产者有10000kg,按能量最大传递效率计算,位于第四营养级的生物可增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