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2024年《桃花源记》教学设计《桃花源记》教学设计篇1
1、知识和技能:能背诵课文,概括作者在文中所表现的思想。
2、过程与方法:师生合作探究,品味课文语言,培养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进一步理解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师生合作探究,品味课文语言,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现的思想。
一、导入
我们今天接着学习21课《桃花源记》,上一堂课我们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借助文下注释,疏通了文意,理清了课文线索。孔子云,学而时习之,下面我们就来复习一下。
二、温故知新
1、你知道这些带点词语的意思吗?
(1)缘溪行(2)落英缤纷(3)渔人甚异之
(4)欲穷其林(5)才通人(6)豁然开朗
(7)屋舍俨然(8)阡陌交通(9)阡陌交通
(10)便扶向路(11)便要还家
(1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13)乃不知有汉
(14)无论魏晋(15)皆叹惋
(16)不足为外人道也(17)诣太守
(18)欣然规往(19)寻病终
2、本文以什么为线索?写了哪些内容?
(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依次写了发现桃林—→进入桃源—→做客桃源—→离开桃源—→复寻桃源。)
三、合作学习
(一)品桃源之美
1、桃花源美吗?美在何处呢?请大家帮忙找一找,并说说你认为美的理由。
预设:环境美(美在桃林美、土地美、屋舍美、田池美、桑竹美、阡陌美);生活美;人情美。
(1)桃花林美在何处?这样写有何作用?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美吗?喜欢吗?请用喜爱的感情读一读。能背下来吗?)渲染了神秘美丽的气氛,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下文写桃花源的美作铺垫。
(2)桃源人的生活美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黄发垂髻,怡然自乐(和平安定、丰衣足食);往来种作(没有战乱,安居乐业);见渔人,杀鸡作食,皆出酒食(热情好客,民风淳朴)。
(3)桃花源还具有神秘美。(桃林神秘: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山洞神秘:仿佛若有光,形状奇特;林中人神秘: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结局神秘:不复得路,探访未果。)
(二)悟作者之情
1、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猜一猜渔人说了些什么?
汉……三国……东晋……
2、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没有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叹惋。
3、桃源人希望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不希望外人来打扰这里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桃源不得埋下伏笔。
4、对比当时桃源里和桃源外的生活环境,猜想一下陶渊明当时的思想是怎样的?
5、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不复得路”?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虚构的。
6、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样一个理想社会?
桃花源是作者追求的一种美好境界,一种对现实生活不满的精神寄托。
四、拓展延伸
1、如何劝桃花源人走出桃花源?
2、当代歌曲唱桃源
梦入桃花源(歌词)
作词:石煌远
高悬瀑布,远叠山,动听雀鸣,静听蝉.不知松竹,谁先绿,难辩水天,哪最蓝.忽逢桃花岸,白云裹红团,牧笛惊花雨,化蝶戏流泉.忽逢桃花岸,白云裹红团,桃花源头随梦远,忽在天际忽眼前.桃花源,桃花源,梦入桃花源,红树青山,斜阳古道,梦入桃花源.桃花源,桃花源,梦入桃花源,桃花流水,福地洞天,梦入桃花源。
3、背诵课文。
周珑玲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篇2
教学目的
1、朗读、背诵文育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掌握课文中古今异义词和省略句的用法;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加强诵读训练。
教学难点:
认识评价课文所描绘的理想境界。注重通过诵读来加深学生对文言字词、句子的理解。可先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再体会领悟其语言特色和思想内涵。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激发兴趣。
由湖南的风景区“桃花源”引出课文
二、指导阅读“阅读提示”,简介作者作品。
陶渊明,名潜,字子亮,别号五柳先生,东晋著名诗人。诗歌多以表现田园山水、归居之乐见长,是田园诗的创始人。他出身于没落的官僚家庭,得不到当时社会的重视。少时虽颇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但社会动乱不安,有志难酬。先后作过几任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终于在41岁坚决弃官回乡,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他所作的诗文,多描写农村生活情趣,表现优美的田园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消极遁世的因素。
本文大约写于宋永初二年(421年),陶渊明约57岁。他既拒绝过东晋政权的征召,又复拒绝同刘裕的宋政权合作,而以《桃花源诗并记》寄托了自己的社会理想。“诗”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咏了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记”相当于诗的序,记叙了武陵人偶入桃花源的见闻,富于小说色彩。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农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选作课文的,就是这篇有新奇情节、有优美环境、有人物、有对话的《桃花源记》。
三、教师范读课文,然后学生自读课文。
1、要求学生认真听清老师的断句、节奏,标记生词。
落实下列字词的读音:豁然俨然阡陌垂髫怡然
便要还家邑人语云郡下诣骥
2、学生放声自读课文。
要求:基本读准断句,注音语气节奏。
3、检查学生自读情况。
A、请三位同学读完全文。教师要纠正朗读时出现的错误
B.齐读课文,注意刚才同学朗读时出现的问题。
四、学生结合相关注解自主阅读课文,并讨论文章的内容与结构
1、文章以什么为线索来安排材料的?
2、标出文中能表现渔人行踪的词语。
3、据此划分课文的层次。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完成题目)
总结明确:
1、以渔人行踪为线索安排材料。(行踪可以理解为地点的转移)
2、表示行踪变化的词句:
缘溪性忽逢桃花林复前行便得一山从口入复行数十步停数日既出及郡下遂迷,不复得路
3、根据以上的总结,将课文分层:
㈠、(1)发现桃花源。
㈡、(2—3)进入桃花源。
㈢、(4—5)离开而复寻桃花源未果。
五、学生按照老师要求自主完成相关字词的学习。可分组练习讨论(在文中相应位置做好笔记)
六、布置作业。
1、将课堂所做练习完成在作业本上
2、用现代文复述课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1、抽查相关词语
2、请同学复述课文
二、精读课文,体味品评
1、齐读第1段,思考渔人为什么会“甚异之”?这一段在全文中起何作用?
“忽逢”说明是在偶然的情况下发现了桃花林的,而桃花林之广之美,是渔人以前未曾所见,因此“渔人甚异之”。这一段突出了桃花林奇、美的特点,一开篇就渲染出一种神秘色彩,扣人心弦。桃花源又会是什么样子呢?为下文写渔人进访桃花源作了铺垫。
2、桃花源是如此的美丽,如果你是一位桃花源中的人,请你用下面的句式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家乡:
这里的美(景色、民风、生活),你看。
(可用原文,也可用自己的语言,还可加入自己的细节创造)
例:这里的桃林美,你看,长达二三里,中间没有一棵别的树,一眼望去,就像是一片粉红色的彩霞。地上花草鲜艳美丽,在阳光下闪烁摇曳,像眼睛,像星星。树上花瓣纷纷落下,像是一只只飞舞的粉蝶……
3、桃花源的人见到渔人有何反应?与后文中哪句相话相呼应?
“大惊”,“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4、人们听完渔人述说后“皆叹惋”,请你猜想一下渔人述说的内容。
外界人们在改朝换代中所受的苦难
5、介绍到这里,相信你们已经对桃花源有了全面的认识了,那么请你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你所认识的桃花源的特点。
参考:我们桃源的风景优美/我们桃源的民风淳朴/我们桃源人民的生活幸福…
三、齐读全文,探讨主题
分小组探究下列问题
1、为什么再也找不到桃花源了?这样安排结果有什么好处?
明确:照应开头;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说明这是一个理想的社会,现实生活中没有;增强神秘色彩,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地方。
2、作者在这篇文章里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你觉得在当时的条件下能不能变成现实?今天我们应该怎样来看待这样的理想?
应联系作者所生活的社会时代背景来理解。这一理想社会表现了作者对没有剥削、没有战争,人人生活平等、幸福的向往和憧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和寄托。(可不必引导学生去认识“它只是一种空想”之类的方面。)这样的理想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人们所渴求实现的。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进一步走近了陶渊明,了解了陶渊明。虽然陶渊明向往的理想社会还带有这样那样的局限性,但他对理想的追求,对黑暗现实的否定,还是值得肯定的。岁月流逝,沧海桑田。多少年过去了,与东晋时代相比,如今的中国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毛泽东同志有这样的诗句;“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神州大地,山川锦绣,人民富足,陶渊明若是地下有知,一定会感到无比欣慰。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课外练习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篇3
一、导入:
我们初中的时候,学习过一篇《桃花园记》,作者是谁?(陶渊明)在作品中,诗人为人们虚构了一个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的“世外桃源”,寄托了自己的政治思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今天,我们又将学习他的田园诗作的代表作品——《归园田记》。这首诗跟《桃花源记》一样,写于他辞官归隐之后,反映他清闲的田园生活,表现了他超俗不羁的品质和闲适愉悦的心境。
二、简介作者:
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东晋末年的伟大诗人,祖父、父亲曾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他幼年时,家世衰落,家境贫寒。他青年时代曾有建功立业的大志,但未得重用,只做过几任小官。东晋末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仕途充满风险,加之政治腐败,陶渊明对现实很失望。他不愿在纷乱黑暗的现实里随波逐流,曾几次退离仕途,最后,从彭泽令职位上隐退,这一年他41岁,以后终老农村,死后世人称他为“靖节先生”。
陶渊明的作品大多写退隐后的生活,表现农村风物,劳动生活,表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他的诗情感真实,风格平淡自然,诗味醇厚,语言清新,对笫烙泻艽蟮挠跋臁?
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从此以后,田园诗不断得到发展,到唐代就已形成了田园山水诗派。宋以后,描写田园的诗人就多到不可胜数了。
三、分析《归田园居(少无适俗韵)》的思想内容
1、教师范读
2、学生朗读,并参看注释,了解大意。
思考:①这首诗可以分为哪几层意思?
②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③诗人的思想感情是通过对哪些事和景物的具体描写表达出来的?
3、提问并订正;
师明确:本诗可分为三层:第一层1—6句,.写作者的个性和思想,表达对官场的厌恶和对农村生活的喜爱之情;第二层7—18句,绘声绘色地描写了田园生活的喜人情趣;第三层19—20句,回答人们的疑问,收束全文。
4、研习第一层:
⑴释“韵”与“误”
“韵”指人们的气质性情的素养。“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表明自己的性格与世俗官场生活不适应。“适俗”就是适应仕途中繁缛礼节的限制和尔虞我诈的权势之争,诗人说自己缺乏应酬官场的气质和情操,显示了不同流俗的高尚情操,第二句写自己流连山水喜爱田园,表明归隐田园的意向。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沉痛悔恨误入仕途的生活。用上“尘网”一词,足见他对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官场的极端厌恶。“误”字显出诗人的悔恨之深。东晋末年权力之争剧烈,陶渊明既不愿我为上层统治阶级矛盾斗争的牺牲品,也不愿我为政治野心家争夺的工具,但是仕途生活却将他紧紧束缚在野心家们d治斗争的罗网之中,因此十分痛苦。“一去三十年”(实应为“十三年”用夸大了的数字,说明了时间之长,痛苦之深。)
(2)“尘网”、“羁鸟”、“池鱼”、“樊笼”等词语各比喻什么?作者运用这些比喻,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A.“尘网”、“樊笼”,都比喻使人受拘束的尘世。用这种比喻,表示诗人已经看透了官场的污秽黑暗,表达了对官场极大嫌弃。“羁鸟”、“池鱼”是陶渊明自比,意在说明误入官场,深受束缚,迫切要求摆脱束缚,回归农村的心志。
B.这里一方面表现了陶渊明对误入官场的痛心,对黑暗官场的嫌弃,一方面表现了他渴望摆脱官场束缚,回归田园,获得自由的迫切心情。
四、小结:
1、《归天园居》主要写诗人摆脱污浊的官场,来到清新的农村后的自由生活和愉快心情,这种情绪,可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个成语是“返朴归真”。“返朴归真”,第一是“朴”,处世要朴实,不做作,不追求豪华富贵,而是自由自在潇洒之至;第二是“真”,做人要真实、正直、不虚伪、具有人的本性,这是我国历代文人学士所追求的至高至真的生活境界。
2、艺术上,一是用白描的手法,如“方宅十余亩,草屋xxx间”,毫无粉饰之词,平易如话,但恰到好处地与诗意合拍。二是情景交融。“方宅十余亩……鸡鸣桑树颠”八句,描写了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落炊烟、狗吠鸡鸣,富有生活气息,构成了远离尘世、宁静安谧、淳朴自然的艺术境界。这是实境——也许的确是陶渊明归隐后的生活情景,但更是心境——陶渊铭内心追求那种恬静的生活情趣的物化,实境与心境浑然一体、水乳交融。三是比喻生动形象,诗人把统治阶级的上层社会比喻为“尘网”、“樊笼”,把误入官场的人比作“羁鸟”、“池鱼”,不仅形象贴切,而且蕴含了强烈的感情色彩。四是语言朴素自然。
如:“狗吠深巷中……,随手写来,明白如话,正如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所言:“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著手成春”,“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五、解答问题。
文章
来源学科吧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篇4
教学目标:
1、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汇;
2、感知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3、品读语言,欣赏桃源之美;
4、探究主旨,领悟丰富意蕴。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欣赏桃源之美。
教学难点:
探究主旨,领悟作者情怀。
教学创意:
本课教学以语言品析为重点,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受文章语言的诗意之美、韵律之美和意境之美。同时,设计精巧的主问题,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探究文章的主旨,领悟陶渊明美好的理想和情怀。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请同学们齐读屏幕上的一段话,说说“他”是谁。
他从乱世红尘走来
追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宁静
他向桃花深处山的那边走去
将青山绿水男耕女织化作一首诗
千年已过桃花依旧
留给后人一个温暖而神秘的梦
2.学生发言,交流陶渊明有关资料,老师适当补充。
二、课前热身。
检查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
1、读准字音
屋舍俨然()便舍船()阡陌交通()黄发垂髫()
便要还家()邑人()诣太守()刘子骥()
2、古今异义
交通古:交错相通今:指运输事业
妻子古:妻子和儿女今:专指男子的配偶
无论古:不要说,更不必说今:连词,不管
3、一词多义
舍:便舍船,从口入(舍弃)
屋舍俨然(房子)
志:处处志之(做标记)
寻向所志(标记)
寻:寻向所志(寻找)
寻病终(随即,不久)
三、感知课文
1、概述故事内容。
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请同学们用一句话简要概括。
2、学生回答,明确:文章讲述了一个打渔人发现桃花林、探访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后再次寻访而不得的故事。
四、品读课文
(一)惊艳桃花林
1、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描写桃花林的语句。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作者描写桃花林的句子整齐,节奏鲜明,朗朗上口,请同学们画出节奏,自由诵读,读出韵律美。
3、这是一片怎样的桃林?请同学们一边朗读一边想象,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桃林美景。
示例:这是一片十分美丽的桃林。你看,长达二三里,中间没有一棵别的树,一眼望去,就像是一片粉红色的彩霞。地上花草鲜艳美丽,在阳光下闪烁摇曳,像眼睛,像星星。树上花瓣纷纷落下,像是一只只飞舞的粉蝶……
4、看到这样一片美丽而又奇特的桃林渔人有什么感受?
“忽逢”一词体现了渔人的惊喜之情。“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体现了渔人十分惊异,急切地想探寻桃花林的心理。
5、指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桃林之美和渔人之惊喜。
“忽逢”要读出惊喜,速度稍快,“数百步”三字要强调着读,以体现桃林的范围之广。“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要以二二的节奏断开,但前后之间要以语气贯连,读得似断实连,语速要稍慢,将一幅幅画面呈现出来,就像放电影一般,以体现渔人此刻的痴迷沉醉之情。
(二)探访桃花源
1、请同学们找出描写桃花源景象的句子。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2、请学生结合课文,用下面的句式说话。
桃花源是一个_____的地方,你看(听、闻)___________。
3、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在朗读中品读课文,读出宁静祥和的氛围,读出和睦幸福的感觉,感受桃花源的环境优美、生活甜美、民风淳美、心灵的善美。
4、小结:桃花源是一个环境幽雅,风景秀丽,资源丰富,民主平等,和平安定,
民风淳朴,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的战乱的理想世界。
五、研读课文
学生自主探究以下问题,深入理解文章是主旨。
1、这样美好的桃花源在当时社会是否存在呢?请大家结合课文内容来回答。
2、陶渊明为什么要虚构这样一个理想的桃花源呢?
3、链接背景
太元,东晋孝武帝年号(公元376-396年)。期间,政治极度腐败,统治集团内部生活,互相倾轧,赋税徭役繁重,战争频发,短短21年就爆发大小战争60场,结果是: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曹操《蒿里行》)
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杜甫《羌村·其三》)
4、小结:作者虚构这样一个理想的世界,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其实世外桃源的生活,不仅是陶渊明的追求,更是当时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但是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这种世外桃源的美好生活也只能是一种空想罢了。
六、延伸拓展
1.桃花源是理想的世界,精神的家园。其实,桃花源离我们并不遥远,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桃花源。你心中的桃花源是什么呢?
2.学生思考后,交流发言
七、课堂赠语
桃花源是用心灵和精神酿造的一坛美酒,它是人们精神荒漠里的一滴甘露,给人们以心灵的慰藉。无论现代科技如何发展,无论在成功的路上走得多远,青山绿水、平和快乐、简单朴实的生活都是我们心中的桃花源。让我们心存美好,微笑向前!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篇5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2.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
3.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1.对照书下注解和工具书,疏通文意,并注意积累文言实词虚词。
2.查找有关作者资料及相关时代背景。
第一课时:
一、整体感知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导入:以“世外桃源”成语导入。
明确:世外桃源是一个与世隔绝,没有战争、没有剥削,和平安宁的理想之地,它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
学生谈过去对“世外桃源”这个成语的理解。
2作者简介: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出身于没落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后人称“靖节先生”。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务农生活、田园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
代表作有诗《饮酒》、《归园田居》,散文《归去来兮辞》等。
本文选自《桃花源诗并记》,寄托了诗人的社会理想。歌咏了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记”相当于诗的序。
学生先根据课前查找的资料发言,教师归纳总结。
3诵读课文:
1.听读,注意字音、断句及节奏;2.跟读;3.朗读,读准字音,掌握节奏;4.选部分学生在全班读,大家评。
学生自由朗读,教师个别点拨
二、自主学习,收集、归纳、整理问题交流。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对照书下注解,小组合作翻译全文,了解文章大意。
自主合作学习,教师个别指导。
2将产生的问题汇总,在全班提出寻求帮助。
学生提问,学生回答,教师适当点拨,板书要点。
3剩余时间自读课文。
自由朗读。
三、布置作业:
1.尝试背诵课文。
2.整理文中词类活用现象。
3.归纳源自本文的成语。
板书:
1.古今词义
芳草鲜美古义:鲜艳美丽今义:(味道)新鲜
阡陌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交通运输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古义:妻子儿女今义:指男方的配偶
来此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
无论魏晋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不管(连词)
不足为外人道也古义:不值得今义:不够
2.一词多义
舍:舍弃便舍船房子屋舍俨然
寻:寻找寻向所志不久寻病终
向:以前寻向所志对着眈眈相向
志:做标记处处志之标记寻向所志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复习导入。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
读课文,解词
2请个别学生复述文章主要内容,其他学生补充
复述文章内容
二、解析文章思想内容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桃花源有哪些特点?从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明确:景色优美,与世隔绝,环境宁静。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
2桃花源的村民是些什么样的人?从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生活幸福、民风淳朴、热情好客,与世隔绝、与世无争。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
3综上所述,你认为桃花源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这样的地方存在吗?从文中哪些地方已经透露出了这些信息。
明确:是一个宁静安乐,虚无飘渺的理想社会。不存在。
这些描写表面上为桃花源增添了神秘色彩,实际上,则暗示了桃花源只是作者虚构的一种理想的境界。
集思广益,教师总结
4作者为什么要为我们描述这样一个地方?说说你的理解。
明确:在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东晋末年。生性热爱自然、飘逸洒脱的陶渊明,因不满当时的黑暗政治和社会现状,远离官场,隐居田园,过着安贫乐道的生活。本文所表现的正是作者的社会理想。它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寄托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联系作者生平及当时社会背景进行回答。
5根据你的理解,说说桃花源在哪里?
明确:不在人世间,在世外,所以才会说是“世外桃源”。它在陶渊明心里,是陶渊明社会理想的寄托,也许可以说,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一片属于自己的桃花源。
言之成理即可,不设统一答案。
6背诵课文
三、布置作业:
写一篇小短文。要求:①设想你是渔人,写你进入桃花源后的见闻,不与课文雷同。②400字左右。
板书:桃花源记
陶渊明
桃花源的特点:景色优美,与世隔绝,环境宁静
桃源人的生性:生活幸福、民风淳朴、热情好客,与世无争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篇6
教学目标:
一了解文言文中主语的省略,掌握“皆”、“咸”、“具”、“俱”、“并”等副词,辨认“妻子”、“交通”、“无论”、“鲜美”、“绝境”等文言词语。
二理解本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叙事的表现手法。
三认识作者通过描绘“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想:
一本文为课内自读课文,内容易掌握,重点应放在词汇和朗读教学上。
二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复述课文,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同时有目的地进行叙事的口头训练。
三因本文为文言文,学生自学有难度,故安排两教时。
教学要点:
引导学生读“阅读提示”,导读课文一、二节。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1.指导学生读阅读提示的作者介绍部分。
2.教师介绍课文。
陶渊明生活在政治黑暗、兵连祸结的东晋末年,对现实极为不满。他为了表达自己的社会理想,曾经写了《桃花源诗并序》。序中,他描绘了桃源的自然景象和社会风尚,记叙了桃花源诗的来历,情节引人入胜,语言简练,质朴自然,读来琅琅上口,后人把它看作独立的文章。这就是《桃花源记》。(板书课题、作者)
二导读课文
1.对照注释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弄懂疑难字词。
2.(出示小黑板)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垂髫()要()俨然()邑人()
阡陌()骥()怡然()
3.教师概述文章大意,学生对照原文。
4.散读课文后,讨论线索,各段段意。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板书。
(1)线索:渔人的行踪(进出桃源)。
(2)段意:
第1段,渔人缘溪行,欲穷桃花林。
第2段,舍船从口入,发现桃源景。
第3段,应邀得酒食,了解桃源人。
第4段,既出说如此,不复得其路。
5.导读第1段。
(1)集体朗读。(或指名朗读)
(2)讨论:课文是怎样交代发现桃花源的原因、时间、地点、人物的?(用原文答)
原因:忘路之远近(迷路)
时间:晋太元中
人物:渔人
“忽逢”一词的意思是什么?
“忽逢”一词指出渔人是迷路时碰巧遇到一片桃花林。预示下文发现桃花源完全是偶然的。
(3)理解有关词语:
“缘溪行”、“复前行”的“行”是什么意思?
行:行船,划船行走。从下文“便舍船,从口入”,“既出,得其船”可证实“行”的解释。
“鲜美”:鲜艳,美丽。(今义:新鲜、可口)
“异之”:异,诧异;之,代词,指桃花林的美景。
6.导读第2段。
(1)指名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文章大意。
(2)讨论:
渔人“从口入”,看到了桃源怎样的美景?
教师点拨:
既有自然景象,又有生活美景。
自然景象:“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生活情景:“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7.猜读课文:想象一下,当渔人来到桃源,桃源人将会有何反响?
三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一。
2.背诵全文。
3.预习第3、4段。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篇7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
2、背诵课文。
(二)能力目标
通过朗读讨论,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想象能力。
(三)情感目标
从中获得审美情趣,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教学重点
1、疏通课文,理清结构。
2、引导学生感受桃花源优美的环境和描绘的美好社会生活。
3、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再现桃源,理解陶渊明创作目的。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学生准备:
1、熟读课文,自学生字词。2、根据注释,试着翻译课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疏通课文,理清结构。
2、感受桃花源美好社会生活,讨论陶渊明写作目的。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桃林”图片(播放PPT1-6),让学生欣赏,问:大家有怎样的感受?联想到一个什么成语?(世外桃源)它有什么含义呢?投影明确:这个成语出自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名作《桃花源记》。它描述的是一个与世隔绝、不遭战祸、安乐而美好的地方。现在我们一起跟着渔人到这个世外桃源去看看。出示课题目和作者。(播放PPT7)
二、资料助读
1、作者简介(点击“陶渊明”链接到PPT13);
2、写作背景(点击“桃花源记”链接到PPT14-15)。
三、明确本文的学习内容(播放PPT8)
共六方面:课文朗读、字词释义、课文结构、思考讨论、写作特色、文言知识。
四、课文朗读
点击播放“课文朗读”课件,学生跟读,注意重点字词的读音,领会语气节奏。
五、字词释义
点击播放“字词释义”课件,结合学生课前预习,对各段中的重点字、词、句进行解释。(学生汇报)
六、课文结构
引导学生归纳课文的结构。
课文以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l段):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开端)
第二部分(第2、3段):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发展)
第三部分(第4、5段):写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派人先后探访桃源未果的情形。(结局和尾声)。即: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离开桃花源
七、思考讨论
1、渔人怎样发现桃花源的?(曲折、隐蔽、幽深)
2、渔人看到什么景象?(所见:环境优美宁静;生活安乐幸福)
3、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地方?哪些语句写出了桃花源人与世隔绝的久远?
(所闻:厌恶战争、不满外界生活与世隔绝)
4、在与桃花源人的交往中,哪些语句写出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所历:民风淳朴)
5、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可是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这些说明了什么?(暗示桃源是虚构的。)
6、文中的桃花源是个什么样的地方?(是虚构的一个风景优美、民风淳朴、宁静安乐的理想社会)
7、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么一个世外桃源呢?(联系写作背景理解)
8、我们今天应如何看待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讨论归纳)
八、总结全文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故事曲折回环,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相对照的美好社会,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
九、布置作业
1、用自己的话翻译全文。2、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归纳文章的写作特色。
2、总结并积累本课的文言知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课文(课文的结构、主题等)
二、写作特色(点击“写作特色”链接到PPT24)
(1.详略得当;2.语言优美,通俗易懂;3.想象丰富,曲折回环;4.虚实结合)
三、文体知识(点击“文体知识”链接到PPT25-31)
(从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文言句式、精华集萃五方面举例说明。)
四、课堂总结(播放PPT32)
这节课,我们走近了陶渊明,了解了陶渊明。虽然陶渊明向往的理想社会还带有这样那样的局限性,但他对理想的追求,对黑暗现实的否定,还是值得肯定的。岁月流逝,沧海桑田。多少年过去了,于东晋时代相比,如今的中国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毛泽东同志有这样的诗句:“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原来自认为遥不可及的愿望,经过百般付出和努力是可以实现的。同学们,让我们为建设自己心目中和谐的、理想的桃花源而努力吧!
五、课外拓展(播放PPT33)
想象训练:(任选一题)
1、我来到桃花源;2、今日桃花源;3、我心中的世外桃源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篇8
1、理解、积累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式,通译全文。
2、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3、理解本文深刻的主题思想,感受作者美好的社会理想。
4、学习本文虚景实写、实中有虚的写作手法及叙事脉络清晰、描写生动的特点。
5、了解作者笔下的理想社会,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1、积累文言词汇和句式,疏通文意。
2、感受桃花源优美的环境,淳朴的人情,和平安定、丰衣足食的生活,民主平等、其乐融融的人际关系。
理解陶渊明虚构这一扑朔迷离的桃源胜境的目的,正确评价课文所描绘的理想境界。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教师播放情景动画,并导入。
同学们,我国湖南省有一处风景独特、备受世人青睐的旅游胜地,她因东晋时期一位诗人的名作而闻名天下。
大家知道是哪儿吗?那位诗人又是谁呢?你去过没有?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古代散文《桃花源记》,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作者:
二、诵读和复述
1、教师泛读课文,学生听读,从而熟悉字词读音、朗读节奏。
2、请一位同学朗读,要求读出感情,咬准字音。
(读完后由同学做适当评价。)
3、全班同学结合注解默读课文,准确把握叙事线索和故事情节。
五分钟后请同学复述大意,复述时可适当增加自己的想象。
复述不完整可由其他同学补充。
4、全班同学齐读课文,然后反复自由朗读。
三、疏通词句
1、请同学们找出文章中难解的、注解中没提到的、应特别予以重视的字词。
2、教师可适当给同学讲解词语古今异义现象、词类活用现象等,但不宜细讲。
有些词语应尽可能联系以前所学知识及相关知识,展开联想、加深理解。
3、请同学找出难译的语句,寻找优秀同学作答。
(此项活动意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激发敢于直面疑难、大胆探索的热情。)
4、请同学逐句翻译,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重点讲解部分”进行点拨。
第二课时
一、理清思路
划分课文段落层次,并归纳其大意。
第一段:开端,写渔人发现桃花林。
第二、三段:发展,写渔人进入桃花林的见闻和经历。
第四段:结局,写太守派人寻找桃花源未果。
第五段:尾声,写桃花源无人问津。
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视频――音乐电视片《桃花源》,从而加深学生对陶渊明笔下桃花源的理解。
二、深入研读
1、揣摩语言。
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从而体会陶渊明文章的语言技巧。
⑴“忽逢桃花林”,“忽”表现渔人怎样的心情?
⑵“渔人甚异之”,“之”在此指代什么?
⑶“欲穷其林”,“穷”与前文哪个词照应?表现作者怎样的心理?
⑷前文与“豁然开朗”相对应的词语是什么?
⑸为什么桃花源人“见渔人,乃大惊”?
2、主题探究。
四人小组讨论以下问题,讨论结束后每题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发言。
明确:
⑴
⑵
⑶
三、拓展思考
独抒己见(根据立场、观点相同或相近的特点,将全班同学分成两至三派进行讨论,然后以自由辩论会形式发表各自见解。)
⑴渔人为何“停数日”就“辞去”?为什么不留下来?
⑵这种理想社会在当时的条件下能否成为现实?
⑶今天,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种社会理想?
四、教师总结
我们学习了一篇很好的文章,不仅学到了一些相关的语文知识,也进一步了解了封建社会的一些社会状况,了解了陶渊明其人。
古人云:“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应当关注社会,关注历史,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五、布置作业
你认为陶渊明笔下的理想社会会不会成为现实?为什么?请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的观点。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篇9
教学目的
1.朗读、背诵文育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掌握课文中古今异义词和省略句的用法;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加强诵读训练。
教学难点:
认识评价课文所描绘的理想境界。
教学中应注重通过诵读来加深学生对文言字词、句子的理解。可先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再体会领悟其语言特色和思想内涵。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课文,教给“钥匙”。
成语“世外桃源”也许众所周知,因为它描写的是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争;人人平等、人人富足、人人向往的美好地方。它出自我国田园诗派创始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的主体本是“诗”,而“记”仅是诗的一个序言,一个注脚,原题是《桃花源诗并记》。但因为这个“记”有着生动的故事,完整的结构和完美的表达形式,所以它不但独立成篇,而且比“诗”流传更为广泛,更为人们所喜爱,于是就终于“喧宾夺主”了。
《桃花源记》描写的桃花源是作者对黑暗现实的批判,是在丑的面前高举起的一面美的镜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些对宁静的田园生活的描写,实则是对丑恶黑暗现实社会的憎恨,“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这些又是对虚伪,狡诈、勾心斗角的残酷现实的无情批判。
《桃花源记》以渔人进出桃源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从发现桃源到访问桃源,再到离开桃源。第一部分,写武陵渔人捕鱼时偶然进入桃花源“缘溪行,望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欲穷其林”的曲折情景.作者以惊人的妙笔,描绘了桃源恬静、优美的自然环境,在此设下了悬念:走完桃林了吗?桃林前面又是什么地方?第二部分,写渔人舍船而入的探险行动和随后所见的桃源风光及农民古朴淳真、热情好客的生活情趣.由此产生对理想境界的热烈追求,以大胆的幻想、饱满的浪漫主义情绪歌颂了理想乐土,这是“记”中主体的核心。然而渔人辞去时又留下悬念:“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第三部分,写渔人离开桃花源后,数人闻讯再访而“不复得路”的种种情景。这样一波三折,将读者带进了那个奇妙无比的世外桃源,增加了作品幽微神秘的色彩。
读《桃花源记》你会发现其构思悬念叠起,虚虚实实,引人入胜;其情节曲折回环,一线贯之,层次分明;其语言用词精到,生动可感,耐人寻味。叙写情事,如口说家常,描绘人物,如面对朋友。想《桃花源记》,它会使你“喜→疑→惊→迷”;评《桃花源记》,你会被“记”中所表现的高尚的理想境界,美好的道德情操,高雅的精神文明所叹服。这也正是作品千百年来征服人们心灵的艺术魅力。
二、阅读“提示”,了解常识。
①陶渊明,名潜,字子亮,东晋著名诗人,诗歌多以表现田园山水、归居之乐见长。
②作者生活的朝代,战乱频繁,生灵涂炭。陶渊明曾做过几任小官,因不满现实黑暗,辞官归隐,躬耕僻野,寄情山水。
③本文是《桃花源诗并序》中的“序”,可独立成篇。
三、教师引领,诵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认真听清老师的断句、节奏,标记生词。
落实下列字词的读音:俨然豁然阡陌垂髫恰然邑人便要还家
2.学生放声自读课文。
要求:1)基本读准断句,注音语气节奏。
②读完后理出难解的字词句。
四、检查自读,落实字词。
1.请三位同学读完全文。
教师要纠正读音错误,不明显的句读错误暂时不予纠正,留待下面的教学环节。
2.疏通课文中重要、疑难的字词句。
可让学生发言提出.也可让学生自由上讲台写在黑板上。教师在此基础上归类整理。要求学生领会掌握以下加点字同的含义:
①武陵人捕鱼为业:作为为具言所闻不足为外人道也:对,向
2)乃不知有汉:竟:乃大惊:竟
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都两两狼之并驱如故:一起
4)一为具言所闻:详细地具答之:详细地
5)甚异之:对……感到惊异欲穷其林.穷尽,走到尽头
咸来问讯:都黄发垂髫:用特征来指代老人和小孩
复延至其家:请处处志之:同“誌”,作标记
谐太守:到…去,寻病终:死
6)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现在指神情庄重或假装正经的样子。
阡陌交通:交错相通。现在指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率妻子邑人…:妻子儿女。现在指男子的配偶。
无论魏晋:更不用说。现在用作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
说如此:像这样。现在指“这样”。
芳草鲜美:鲜嫩美丽。现在指食物味道好。
7)完成练习五,了解文言文主语、宾语的省略情形。
五、加强诵读,教给方法。(锻炼朗读能力,加深课文理解。)
教师应进行朗读指导,可从以下几方面要求:
①字音要读准。如“便要还家”中“要”读“邀”,不读“耀’;‘“骥”读记”,不读义”;“此中人语云’中“语”旧读玉,现不作要求。
②句读要分明,课文中有许多对偶句和四字句,应读出对衬感来。如“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③语调、节奏要读出轻重缓急,读出感情。如:“①问今是问世,②乃不知有汉.
(3)无论魏晋、、、加着重号的调应重读,语调稍慢;第①句读得略平缓.②③句读得有起
伏;第①句与②③句间停顿略久,②③句连接要紧凑。这样能较好地读出感情意味。
1.学生齐读课文。
2.学生自己朗读。教师点评,表扬优点,指出不足。
3.自由朗读,鼓励学生力争有所提高进步。
4.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背出第一自然段。
六、布置作业,巩固迁移。
1.查字典,弄清下列成语的意思。
落英缤纷豁然开朗恰然自乐世外桃源无人问津
2、“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根据这段文字,充分发挥想象,以“奇遇”为题,作一番场景描写(300-400字)
3.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1.抽查第一、二自然段的背诵情况。2.学生口头解释所查成语的意思。
二、结合课文讨论分析下列问题。
1.课文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写了哪些情节?
发现桃花源(第1段);进访桃花源(第2、3段):寻找桃花源(第4、5段)。
2.齐读第1段,思考: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源的?为什么会“甚异之”?这一段在全文起何作用?
“忘路之远近”说明渔人走了很远的路程,以致迷路忘返;“‘忽送”说明是在偶然的情况下发现了桃花林的,而桃花林之广之美,是渔人以前未曾所见,因此“渔人甚异之”。这一段突出了桃花林奇、美的特点,一开篇就渲染出一种神秘色彩,扣人心弦。桃花源又会是什么样子呢?为下文写渔人进访桃花源作了铺垫。
3.请一位同学们朗读第2段,思考:渔人是怎样进入桃花源的?见到了怎样的景致?
进入桃花源不容易:“林尽”->“一山”->“小口”->入”->‘”极狭”->“复行”,这表明桃花源的隐蔽,与世隔绝,难于发现。
渔人见到的景致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见到的人“悉如外人”‘“恰然自乐”,说明桃花源环境幽清,人们生活美满安宁,丰衣足食。作者用句整齐,音律和谐,生动地勾画出一幅祥和安宁的田园图画。
4.请一位同学朗读第3段,思考:
①桃花源的人见到渔人有何反应?说明什么?
“大惊”写出对陌生人到来的惊异.显示出桃花源与外界隔绝久远。这与下文“自云无论魏晋”相呼应。””设酒杀鸡作食’”,“咸来问讯”表现了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民风纯朴。
②“皆叹惋”说明了什么?
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应说的是秦末以来战乱的历史,桃源人听后,为世上的动乱、黑暗而叹惋,也为世上老百姓过着的痛苦生活而叹惋。
5.默读课文最后两段,思考:
①渔人离开桃花源后“处处志之”,目的是想今后再访桃花源,可人们再去寻找时,却“迷”、“未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地方,也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是作者寄寓的理想圣地,可遇而不可求。
②最后两段与前又哪句话相呼应?
与“不足为外人道也”一句相呼应。
三、品读全文,讨论总结以下内容。
1.课文在情节的安排处理上有什么特点?请具体谈谈。
情节的曲折、跌宕的表现在:①渔人迷路了,会怎样?②桃花林又大又美,是个神奇之地。③渔人“欲穷其林”,再往下走是什么地方?④渔人进入桃花源的道路扑逆迷离,引人好奇:里边到底有什么?⑤桃花源的景致为何如此幽美,人们的生活为何这般自由幸福?③渔人辞去时,桃源人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有什么用意?①为什么人们再寻桃花源却屡屡无功而返?这些一连串的问题环环相扣、步步相生,使课文情节充满曲折离奇之感,读者也随之兴趣愈浓。(以上为理解要点。》
2.怎样评价作者描写的“世外桃源”这一理想社会?
应联系作者所生活的社会时代背景来理解。这一理想社会表现了作者对没有剥削、没有战争,人人生活平等、幸福的向往和憧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和寄托。(可不必引导学生去认识“它只是一种空想”之类的方面。)
四、背诵课文。
五、布置作业。(见“练习设计”)
《桃花源记》练习设计
一、语言积累和运用
1、给带点的字注音
①往来种作()男女衣着()
②黄发垂髫()便要还家()
③率妻子邑人()遂与外人间隔()
④此中人语云()诣太守,说如此()
2、辨析下列词义的古今差异。
①.交通(古义今义)
②.妻子(古义今义)
③.绝境(古义今义)
④.如此(古义今义)
⑤.无论(古义今义)
⑥.鲜美(古义今义)
3、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①缘溪行()②渔人甚异之()
③欲穷其林()④便要还家()
⑤便扶向路()⑥欣然规往()
4、比较下列各组加点词的词性和意义。
A、便舍船,从口入()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B、处处志之()寻向所志()
C、见渔人,乃大惊()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D、寻向所志()寻病终()
E、武陵人捕鱼为业()不足为外人道也()
5、“然”常常作为构词的辅助成分,意思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地”、“……
样子”等,有时也可不译。分别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A.豁然开朗()B.屋舍俨然()
C.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D.欣然前往()
二、阅读课文回答
6、将下列句子的正确释文的序号写在括号里
①.复前行,欲穷其林。()
A.又往前走,要找到那边树林。
B.再往前走,想走到树林的边缘地带。
C.又往前走,想走到这林子的尽头。
D.又往前走,想找到那树林的最远的地方。
②.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A、他们说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及乡邻来到这没有出路的境地。
B.他们说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与儿子来到这没有出路的境地。
C.他们说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与儿女来到这荒无人烟的境地。
D.他们说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与乡邻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7、填空
①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发出“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的疑问,在《桃花源记》中与此类似的句子是。
②表现桃花源中人们安居乐业的句子是
。
8、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练习。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①.上面语段出自(朝代)(作者)写的《》,由本文流传下来的一个成语是。
②.写出描写桃花林的句子。
答:
③.请写出描写桃花源内景物的句子。
答:
④、“黄发垂髫”用的修辞手法是“黄发”指
“垂髫”指。
⑤、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①缘溪行()②阡陌交通()
③芳草鲜美()④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9、《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个地方?为什么“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
10、作者生活在东晋末年,当时社会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说说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对这种社会理想,你有什么看法。
。
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题。
①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
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人。初极狭,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③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①.如果请你根据上述语段为“桃花源”旅游开发公司写一篇广告词,并配一段风光录像,你怎么设计呢?
。
②.体会加点词的意思,选出相同的一组()
A.初极狭,才通人B欲穷其林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欲与天公试比高
C、便舍船,从口人D渔人甚异之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或异二者之为
③.翻译下列句子。
A、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答:
B、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答:
④.有些成语出自选文所在的课文,请写出其中的两个:
⑤.下面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豁然开朗”这一词语,写出了渔人进入桃花源后的感受。
B、选文第②段主要写了桃花源的'美好环境和桃花源人的幸福生活。
C、桃花源人见了渔人“大惊”,说明桃花源人一向以耕作为业,从未见过捕鱼的人。
D.“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表现了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
参考答案
一、语言积累和运用
1、①zhngzhuó②tiáoyāo③shuàijiàn
④yǔyì
2、①、古今:交错相通今义:交通运输
②、古今:妻子、儿女今义:妻子
③、古今: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毫无出路的境地
④、古今;像这样今义:这样
⑤.古今:不用说今义: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语
⑥古今:鲜艳美丽今义:味道好
3、①沿着②觉得奇异③尽④同“邀”、邀请⑤原来⑥计划
4、A、舍:动词、舍弃/名词、房屋B、志:动词、做标志/名词、标志。
C、乃:副词、就/副词、竟然D、寻:动词、寻找/副词、不久
E、为:动词、作为/介词、对
5、A.开阔、敞亮的样子B、整齐的样子
C.悠闲、安详的样子D.高兴、愉快地……
二、阅读回答:
6、①C、②D、
7、填空①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②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8、①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世外桃源②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③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④借、老人、小孩⑤缘(沿着)交通(交错相通)鲜美(鲜艳美丽)属(类)
9、桃花源人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是因为他们害怕世人知道桃花源这个地方,扰乱破坏他们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宁生活。
10、本题意在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答案不求统一,但要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社会现实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这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也是对当时黑暗现实的批判。但它又带有原始农耕的痕迹,表现了一定程度的复古倾向,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只能是一种空想。学生更不可盲目的离家出走,去寻找这并不存在的世外桃源。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篇10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掌握、积累一部分文言常用词语,了解古今异义现象。
2.使学生理解本文记叙的顺序、品味语言。
3.理解作者理想社会的实质。
教学重点
同教学目标1、2、3。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思考陶渊明为什么虚构这一扑朔迷离的世外桃源,如何看待他的理想。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有位英国文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即便是在最痛苦的时候也能找到美好的因素。”生活在东晋的著名诗人陶渊明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的生活充满坎坷磨难,但他却把希望寄托在美好的憧憬之中。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桃花源记》就表达了他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渴望。
二、简介作者和本文写作背景。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东晋大文学家,田园诗的创始人。他出身于没落的官僚家庭,得不到当时社会的重视。少时虽颇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但社会动乱不安,有志难酬。先后做过几任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终于在41岁坚决弃官回乡,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他所写的诗文,多描写农村生活情趣,表现优美的田园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当然也包含了消极遁世的因素。
本文大约写于宋永初二年(421),陶渊明约57岁。他既拒绝过东晋政权的征召,又拒绝同刘裕的宋政权合作,而以《桃花源诗并序》寄托了自己的社会理想。“诗”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咏了“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这样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桃花源记》就是诗的序,记叙了武陵人偶入桃花源的见闻,富于传奇色彩。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农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选作课文的,就是这篇有新奇情节、有优美环境、有人物、有对话的《桃花源记》。
三、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注意断句与感情。
2.自由朗诵,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指名朗读,读准字音,准确断句。
四、结合注释阅读,自己独立翻译课文,可以同时质疑。
五、交流翻译情况,进行互相评价。
六、综合体会。
1.把握古今异义词。
(1)鲜美:古义:鲜艳美丽;今义:食物味道好。
(2)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3)妻子:古义:妻子儿女;今义:男子的配偶。
(4)绝境: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5)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连词,条件不同和结果不变。
2.出自本文的成语。
(1)落英缤纷:鲜花盛开,花瓣纷纷飘落。形容春天美好的景色。也指花儿凋谢的暮春天气。
(2)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阴暗突然变为开阔敞亮。也比喻心里突然悟出道理而感觉明朗。
(3)无人问津:没有人来询问渡口。比喻没人过问,受到冷落。
(4)世外桃源:指虚构的超脱现实的安乐美好的地方。也指空想的不存在的世界。
七、思考讨论,要求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1.渔人是怎么发现桃花源的?他进入桃花源之前见到了怎样的景象?
(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2)“复前行,欲穷其林。”
2.渔人在桃花源见到的景和人有何特点?桃花源人对外界社会情况了解吗?用原文回答。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人们根据渔人作的标志再去寻找桃花源,结果怎样?
“遂迷,不复得路。”“未果,寻病终。”
八、根据以上问题,理清课文结构。
课文以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写渔人发现桃花源。
第二部分(第2~3段):写渔人在桃花源的见闻。
第三部分(第4~5段):写渔人离开、再寻桃花源的经过。
九、巩固与创新性应用。
1.复述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
2.用下列词语造句:(1)无人问津(2)豁然开朗(3)怡然自乐
十、作业。
1.总结出古今异义的词语。
2.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指名学生朗读,学生听读,想象画面。思考:桃花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二、师生共同学习体味桃花源“美丽、快乐、奇异”的特点。
1.桃源之“美丽”。
(1)指名朗读描写桃源外部环境美和内部环境美的句子。
(2)桃源风景真是美不胜收,请选择一个景点描绘出在你脑海中浮现的画面。
参考:桃花源土地平坦如砥,名花香草遍覆其上,房屋整齐,土地肥沃,美丽的池塘中鱼儿恣意畅游,桑林竹树之间鸟儿尽情欢唱。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之间鸡犬相闻。男男女女往来耕作,乐其业。老老小小无忧无虑,安其居。环境优美富饶,宁静祥和。
(3)教师小结:在大家的描绘中,我们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桃源是美丽的:它环境幽雅,风景秀丽,资源丰富,静谧祥和。
2.桃源之“快乐”。
(1)桃源是美丽的,也是充满欢乐的,哪些人感受到了桃源的“快乐”?他们分别因什么而快乐?
老人和孩子。老人衣食无忧,颐养天年。孩子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2)学生小结:桃花源的快乐在于这里民风淳朴,和平安定,丰衣足食。
3.桃源之“奇异”。
(1)引导:美丽而神秘的桃源在何处呢?
(2)评说:学生进行自由发言,教师可作适当启发。
①“景”奇,桃林美景奇、桃源内环境奇。如“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②“人”奇,如:“悉如外人”“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等等。
③“踪”奇,后人再去寻找桃源,都一无所获,不见踪影。
(3)教师小结:这些奇异之处,使课文情节曲折跌宕,使桃花源充满了神秘感,更增强了人们对桃花源的好奇和向往。
三、深层研讨。
1.渔人离开桃源后,“便扶向路,处处志之”,而后来太守等人寻找桃源“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作者为什么将桃花源写得若真若幻,可望而不可即?
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一个虚构的理想社会,现实社会中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隐含了无力改变社会现实的无奈慨叹。
2.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该怎么看?
(1)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民风淳朴,社会平等,和平安宁,人民安居乐业,生活自由快乐,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的理想境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2)作者的这一理想是对当时的黑暗社会的否定和批判,在客观上也反映了人民摆脱压迫,摆脱剥削的要求,但它又带有一定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根本无法实现。
四、巩固与创新性应用。
要求学生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五、作业。
1.研究性作业:查找有关陶渊明的资料及其诗文,分析陶渊明的特点,以“我眼中的陶渊明”为题总结出来。
2.基础性作业:背诵课文。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篇11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
2.准确、流利地朗读、背诵、翻译课文。
3.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古今异义现象和本文出现的成语。
4.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诵读的基础上,落实字词,疏通文章,熟知课文内容。
2.通过讨论、交流,辨证地看待作者在文章中寄托的理想社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
1、熟练朗读课文,并能准确地背诵、默写全文。
2、准确地翻译全文,并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特别是出自本文的几个成语如:世外桃源、落英缤纷、豁然开朗、怡然自乐、无人问津等,以及本文出现的几个古今异义词如:交通、妻子、绝境、鲜美、无论等。
:
1、感受桃花源的美境,理解文中作者所表达的美好理想。
2、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并正确评价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
第一课时安排
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听说过“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吧?我们只是大体知道那是形容美好的地方,这个成语是怎么来的?“世外桃源”到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美在什么地方?为什么长久以来一直令我们向往?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晋代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记》,来一一揭开这些谜题,并探寻一下文章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我们该如何看待这种理想。
二、明确学习目标:
1、熟读背诵、默写全文。
2、准确地翻译全文,并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感受桃花源的美境,
3、理解文中作者所表达的美好理想。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第一步:初读课文,朗读指导。完成教学目标中的“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1、教师进行学法建议(1、读准每一个字音;2、注意正确断句;3、尽量读出感情。)
2、学生初读课文,边读边用笔画出不能读准的字音、不能正确断句的地方及不好把握感情的语句。并结合注释、工具书或者查资料书去自行解决。
3、读给同桌听或在小组内交流,互相指证。
4、随机抽查学生朗读,以检查对目标的完成情况,全班同学当评委,从字音、断句和是否读出感情等方面进行评价。
第二步:再读课文,疏通文意,整体感知。完成教学目标中的“准确地翻译全文,并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
1、教师进行学法建议(1、字词句一一落实,尽量做到对译;2、尽量翻译出原文的语言风格。)
2、学生自读,结合书下注释、工具书或者查资料书去自行将课文逐句翻译高山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篇12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
2.了解本文所描绘的理想社会,感受宁静的田园生活,正确理解作者的理想。
3.熟读并背诵全文。
二、能力目标
1.加强朗读训练,提高诵读能力。
2.力求学生运用想像探究故事中的某些细节,培养其想像能力和探究能力,逐步提高对作品的鉴赏能力。
三、德育目标
肯定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大胆追求,激发学生向着更高更远的理想勇往直前。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桃花源优美的环境,淳朴的人情,和平安定、丰衣足食的生活,民主平等、其乐融融的人际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陶渊明虚构这一扑朔迷离的桃源胜境的目的,正确评价课文所描绘的理想境界。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本文语言简练生动、通俗流畅,教师可指导学生朗读、背诵。
朗读,首先要读得清楚,即句读分明,节奏合理;其次要读得流畅,语句流利,音韵铿锵。
本文有许多对偶句和四字句,还应注意读出对称感来。
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熟读背诵。
2.品读法。
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步品味,通过想像、描绘、分析、推理的活动,让学生含英咀华,探幽揽胜,着眼于学生想像力、表达能力的培养和分析概括能力、鉴赏能力的训练。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导入新课,作者、作品及背景简介;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情韵;整体感知文意,要求学生复述课文,概述桃花源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一、导语:
有这样一位诗人,他才华出众,却主动辞官,陶然耕作,他钟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般的人生境界,他宁可归隐也不要在世俗之中玷辱自己的高洁,这个人就是——(陶渊明)
(顺带介绍作者)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篇文章《桃花源记》
二、整体感知
1.背诵课文(课前已经布置背诵)
2.自由朗诵,思考问题,讨论回答。
你认为桃花源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那么你认为桃花源的哪些特征与我们现代文明社会的要求是一致的?
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样一个理想社会?
你是否愿意长期生活在这个桃花源里?
三、总结。
同学们能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老师特高兴特激动。
至于这个桃花源,无论大家喜欢与否,无论这个桃源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都不重要,因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知识产权许可使用合同(含知识产权名称、许可范围、许可期限等详细条款)
- 2024年度艺术品采购与展览推广合同
- 2024年度健身服务合同之服务内容与会员权益2篇
- 2024年度农产品购销合同:大米、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的供销协议
- 2024年度股权转让的资产评估协议
- 《鼠标键盘使用》课件
- 2024年度虚拟现实应用合同
- 2024年度企业标志设计服务合同范本
- 《审计课堂案例》课件
- 市政道路工程
- 《功能性食品开发与应用》课件-维持血压健康水平功能食品的开发与应用
- 18慈母情深 第二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2024年部编新改版语文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2018年修正)详细解读
- 新项目方法验证能力确认报告(固定污染源废气-烟气参数的测定HJT-397-2007)
- 离世老人生平简介范文
- 2024年维修合同模板
- 摄影工作室管理制度章程法
- 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文言文阅读(上海专用)(解析版)
- 2024年入团积极分子考试题库(含答案)
- 小学数学学生分析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