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贵州省六盘水二十中学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1/0A/1D/wKhkGGZE6YKAfiWTAAJYVqF4VaM023.jpg)
![2024届贵州省六盘水二十中学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1/0A/1D/wKhkGGZE6YKAfiWTAAJYVqF4VaM0232.jpg)
![2024届贵州省六盘水二十中学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1/0A/1D/wKhkGGZE6YKAfiWTAAJYVqF4VaM0233.jpg)
![2024届贵州省六盘水二十中学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1/0A/1D/wKhkGGZE6YKAfiWTAAJYVqF4VaM0234.jpg)
![2024届贵州省六盘水二十中学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1/0A/1D/wKhkGGZE6YKAfiWTAAJYVqF4VaM023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贵州省六盘水二十中学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1949年10月3日,《解放日报》发表张乐平的新闻漫画《大旗招展全球》(见如图),对这幅漫画所含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A.国际社会普遍承认新中国 B.国民党政权统治已被推翻C.人民翻身成为国家的主人 D.新中国奉行和平外交政策2.吕思勉在《吕著中国通史》中写道:“秦始皇,向来都说他是暴君,把他的好处一笔抹杀了,其实这是冤枉的。”下面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有()①统一文字②实行分封制③统一货币、度量衡④实行“焚书坑儒”⑤修筑灵渠A.①③⑤ B.①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3.第一次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的事件是A.巴黎公社的成立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C.二月革命D.十月革命4.历史上中外文化交流的相互渗性,显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开放性、主体性以及以我为主、善于消化的强劲生命力。下列能够体现中外文化交汇特点的是A.甲骨文B.龙门石窟C.医圣祠D.兵马俑5.“法老的陵墓,巴比伦的墙,希腊海滨夜潮起,耶路撒冷秋风凉。我是废墟的泪,我是隔代的伤,恒河边的梵钟在何方?”这是凤凰卫视千禧之旅的主题歌。如果我们想去看“巴比伦的墙”,应该选择A.B.C.D.6.20世纪70年代,美国代表被迫承认:“这是联合国历史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这里的“第一次击败了美国”的会议是指A.上海APEC会议B.万隆会议C.巴黎和会D.第26届联合国大会7.以下关于改革开放后我国劳动就业制度的表述,错误的是()A.使就业人员丢掉了“铁饭碗”的旧思想B.就业人员可以通过人才市场自主选择职业C.炒鱿鱼、跳槽、公开招聘等新名词层出不穷D.政府根据就业人员的实际情况提供就业岗位8.这部宪法依据分权制衡原则设计了一个联邦制共和国: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总统、国会与最高法院及其相关机构各司其职,相互制衡等。这部宪法是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C.1787年宪法 D.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9.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对造纸术的改进做出巨大贡献的是A.司马迁 B.蔡伦 C.张仲景 D.毕昇10.遵义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共同点A.都形成党中央的正确领导集体B.都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的转折点C.都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D.都促进经济的发展11.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表中史实与对应的推论表述错误的是史实选项史实推论A美国南北战争美国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B三角贸易使美洲丧失了近亿精壮劳动力C罗斯福新政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了先例D纳米比亚独立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遗A.AB.BC.CD.D12.“他们不再热衷于讨论民主政治与君主专制孰是孰非,转而探索民主社会在中国为什么屡屡失败。他们确信没有多数国民的民主觉悟,没有一种赋予民主制度以真实生命力的广泛心理基础,是不可能真正建设和组织起‘西洋式的社会'的。”由此推断,材料中的“他们A.坚持中体西用 B.主张维新变法 C.提倡民主、科学 D.宣传马克思主义13.这一事件“既帮助统一了国家,也停止了内战”,促进了国共合作抗日新局面的出现。这一事件是()A.五四运动B.国民革命C.西安事变D.重庆谈判14.近代中国的危机多从海上而来,这也引起了许多有识之士的警惕。洋务派针对这种状况而采取的措施是A.兴建军事、民用工业B.创建近代海军C.兴建近代学堂D.派遣留学生15.我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指的是①农业社会主义改造②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③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④交通运输业社会主义改造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16.历史上日本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对中国国力、民生、政局、近代化进程等诸方面都产生重大影响。这两次侵华战争的相似之处是()①中国都形成了全民抗战的局面②都是日本力图建立世界霸权的重要步骤③中国都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④都对中国居民进行过血腥大屠杀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②④17.下列古代重大工程或重要生产工具,出现于唐朝并大大提高耕作效率和质量的是()A. B.C. D.18.张之洞1890年创办的湖北官织布局曾导致江汉关进口洋布每年减少10万多匹;实行股份制后的轮船招商局,几年内使得国外轮船公司损失超过千万,美国旗昌行由于持续亏损而不得不被招商局收购。以上材料说明洋务运动A.创办了近代第一批工业B.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C.促进了中国军事近代化D.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19.“此次会议对协调盟国在最后加快战胜德日法西斯的步伐,以及联合国的建立都起了重要作用。”材料中的“会议”是A.巴黎和会B.华盛顿会议C.慕尼黑会议D.雅尔塔会议20.1947年,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宣称世界已分为两个敌对营垒,美国负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这一演说A.标志着冷战开始 B.意味着华约建立 C.终结了越南战争 D.结束了古巴导弹危机21.《南京条约》签订后,西方人欣喜若狂,“人们纷纷谈论我们这次可是一举而要为全世界三分之一人口的需要效劳了”。西方人“欣喜若狂”主要是因为清政府()A.被迫割让了香港岛B.开放广州、上海等五个通商口岸C.允许列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D.保证中国人不参与反帝活动22.20世纪到来之际,中国人“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收到了一份“西方人送来的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这份礼物指的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23.第一国际是第一个国际性的无产阶级革命组织,它的正式名称是国际工人协会。它由哪些国家的工人代表组成()①英国②法国③德国④中国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4.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还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这些神话传说,反映了()A.后人对华夏始祖黄帝的尊敬 B.黄帝有许多发明流传于世C.黄帝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发明家 D.黄帝堪称我国古代帝王的杰出代表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西汉初年,汉文帝和景帝继续实行从汉高祖刘邦时期采取的________政策,出现了“文景之治”;东汉末年,________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26.《________》的发表,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最终建立;《________》的签署,宣告了苏联的解体。27.近代自然科学的殿堂群星璀璨。英国科学家________被称为“现代科学之父”。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发表了巨著《________》,确立了生物进化学说。波兰天文学家________提出“太阳中心说”。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7分)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一种盛世情结,历史上也确实出现过多次盛世局面。比如,汉唐盛世,康乾盛世等。材料一(1)对照《秦朝疆域》图,西汉疆域变化最大的是(方向),为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管理,西汉时期在这一地区设立的管理机构是;图二中在A地设立的管理机构是。材料二《有观政要》是唐人吴兢记录唐太宗政绩和他与大臣为魏征等议论古今政治得失的书。在23年执政中,前18年李世民44次公开承认错误,而且有文字记录,其中有4次是发布“罪己诏”。他说,贞观之治,功在魏征之净言。魏征能够不断提出批评和意见提醒我所以我才能把国家搞好。材料三它是在一个相对封闭体系中发展而来的盛世。纵向比较,康乾盛世创造了中国政治、经济实力的空前高峰……建立起一个版图空前广大而且稳定的大一统帝国……;但不幸的是,从横向比较,它却与当时世界最先进文明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康乾盛世是中国传统帝制的最后一抹斜阳,最后一首挽歌,虽然辉煌,只是已经走到了尽头。——侯杨方《盛世启示录》(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①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贞观之治”出现的主要原因。②材料认为“康乾盛世”是“落日的余辉”。你是否赞成这种说法,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3)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历史上盛世社会的看法。29.(6分)法律文件的颁布是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表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停止法律的实施或废除法律;未经议会准许,国王不得随意征税;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组织常备军;……。——英国《权利法案》材料二第一条: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第三条:国家主权属于民。第六条: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材料三《拿破仑法典》,1804年公布。拿破仑一世主持编制工作。它规定了资本主义财产制度,保证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稳定了小农土地所有制,保证了农民利用自己的小块土地。是“典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法典“(《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辞海》材料四1862年9月24日,合众国总统发出一道宣言:1863年元月1日起,凡在当地人民尚在反抗合众国的任何一州之内,或一州的指明地区之内,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请回答:根据材料一,《权利法案》颁布的直接目的是什么?它的颁布对英国政体有怎样的意义?材料二来自于什么法律文献?该文献的起草者?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拿破仑为什么要颁布《法典》?该法律文件在法律史上有什么地位?材料四的内容出自哪个国家的哪一法律文件?该文件对这个国家当时产生了什么影响?上述材料涉及的法律文件有什么共同的历史作用?并从中举出一例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法律文献。30.(7分)欧洲文明历史悠久,曾辉煌一时,在世界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的发展跌宕起伏,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材料一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的人的。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国葬典礼上的演说材料一中“我们的制度”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材料中的“全体公民”指那些人?他们可以通过参加什么最高权力机构来决定国家的重大问题材料二
14世纪,一场重视继承古代文化遗产,追求个人精神自由的思想解放运动到来了,人文主义开路、自然科学和文化艺术相继取得了璀璨而辉煌的成就,群星闪烁,灿若霓虹。——摘编自《图说天下•世界历史系列》材料二中的“思想解放运动”指的是什么运动?据所学知识,这场运动开始于哪里?代表了当时哪一社会阶层反对封建统治、要求自由的愿望?材料三(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近来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或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出自英国的哪一重要文件?使英国确立了什么样的政体?法国大革命中的《人权宣言》宣告了什么基本原则?材料四1750-1914年间,欧洲人成功地将自己的优势地位转变为世界性的霸权:19世纪末,欧洲势力控制了大部分亚洲和几乎整个非洲地区……三个历史进程——革命、工业化及帝国主义——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欧洲人……何以逐渐地控制了世界。——[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著《新全球史》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人成功地将自己的优势地位转变为世界性的霸权”的政治和经济因素。材料五西欧六国在20世纪50年代创建了共同市场,从那时起到21世纪开始之际,欧洲统一进程成就显著。1957年建立的欧洲经济共同体,1965年成长为欧洲共同体,1991年签署《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后进而发展成欧洲联盟……自愿采用一种共同货币……提出继续发展共同的外交与防务政策……即使如现在这个样子,也已经成为经济与政治合作的前所未有的模板,欧洲已经为之大变。在经历了延续几个世纪的战争岁月以后,欧洲大陆已经到达一个历史的转折点,很难想象几个主要国家之间再有战争。——[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材料五中的“共同货币”指的是哪一种货币?根据材料五说明“很难想象几个主要国家之间再有战争”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A【解析】
依据题干“1949年10月3日,《解放日报》发表张乐平的新闻漫画《大旗招展全球》”以及漫画上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可见这与新中国成立有关,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宣告新中国成立,但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敌视新中国,采取外交孤立等手段,因此并不是国际社会普遍承认新中国,故A符合题意;新中国成立是在国民党政权统治已被推翻的基础上,B不符合题意;新中国成立宣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屈辱历史的结束,实现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人民翻身成为国家的主人,C不符合题意;新中国建国之初就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捍卫国家主权,D不符合题意。故选A。2、A【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为加强封建统治,秦始皇在文化上统一文字,在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促进了各地的经济文化的交流,修筑灵渠沟通漓江和湘江。①③⑤符合题意。故A项正确。B项不全面,排除。秦始皇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②错误。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不属于“他的好处”,④错误,故CD错误。B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点睛】本题以吕思勉《吕著中国通史》的材料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秦始皇历史功绩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3、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次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的是十月革命,故选C。B项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A项是巴黎公社,是第一次伟大的实践;C项不是第一次将社会主义变为现实。所以答案选D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下册•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俄国十月革命。4、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宣传佛教,北朝的统治者令人在许多地方劈山削崖,开凿石窟,雕造佛像,为后人留下了精湛而辉煌的石窟艺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是著名的两大石窟,这些宏伟精巧的雕像,继承了秦汉以来的造型艺术的传统风格,同时吸收了佛教艺术的优点,是中外文化交融的产物,所以B图片龙门石窟符合题意,ACD三项均不能体现中外文化交汇,所以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历史上的中外文化交流。解题关键词是“能够体现中外文化交汇”,根据关键词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答案。5、C【解析】
依据题干关键词“巴比伦的墙”,结合所学可知,孕育了古代西亚文明的大河是古代西亚的两河流域,是上古文明的摇篮之一。公元前19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兴起于两河流域,故C符合题意;古代中国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故A不合题意;古代印度发源于印度河、恒河流域,故B不合题意;古代埃及发源于尼罗河流域,故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巴比伦的墙”是解题的关键,孕育了古代西亚文明的大河是古代西亚的两河流域,是上古文明的摇篮之一。公元前19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兴起。6、D【解析】
依据材料中的“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指的是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使美国长期奉行的封锁孤立中国政策的彻底失败,所以说“反西方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D项符合题意;A项上海APEC会议举行的时间是2001年;B项万隆会议的时间是1955年;C项巴黎和会的时间是1919年。因此ABC项的时间与题意不符,排除,故选D。7、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前实行“统包统配”劳动就业制度,“铁饭碗,铁工资”。改革开放后从前的“铁饭碗”逐渐被打破,人们可以通过人才市场自主择业,就业渠道拓宽;持证上岗、就业培训、公开招聘等新鲜事物层出不穷。就业制度的改革也要求人们不断的学习,提高适应就业变化的能力。故D说法错误,答案是D。8、C【解析】
依据题干“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颁布了宪法,规定美国是三权分立的联邦制国家,实现了分权制衡的原则,C项符合题意;《权利法案》是英国议会颁布的,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政体,A项不符合题意;《独立宣言》标志着美国建国,B项不符合题意;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规定一切权利属于人民,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9、B【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蔡伦总结以往人们的造纸经验革新造纸工艺,终于制成了“蔡侯纸”,对造纸术的改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B项符合题意;司马迁是西汉史学家,他的著作是《史记》,A项不符合题意;张仲景是东汉医学家,著作是《伤寒杂病论》,C项不符合题意;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10、ABC【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遵义会议集中全力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会后确定军事上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负责指挥。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在危机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挽救了红军的转折性会议;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所以遵义会议与十一届三中全会都是党的历史上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会议;都形成党中央的正确领导集体;都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故ABC符合题意。遵义会议没有涉及经济方面的,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BC。11、B【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世纪开始的“三角贸易”即奴隶贸易,欧洲奴隶贩子从本国出发装载盐、布匹等,到达在非洲,换成奴隶通过大西洋,到达美洲再换成糖、烟草和稻米等金银和工业原料返航,史称“三角贸易”。三角贸易使非洲丧失将近一亿的精壮劳动力,而不是美洲。因此史实与对应的推论表述错误的是选项B,而其余选项ACD史实与对应的推论表述是正确的,故选B。12、C【解析】
根据材料内容“他们不再热衷于讨论民主政治与君主专制的孰是孰非”可知,这里的民主政治指的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他们确信没有多数国民的民主觉悟,没有一种赋予民主制度以真实生命力的广泛心理基础”指的是知识分子认为中国的问题在于国人思想观念的问题,由此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思想文化的探索。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张,选项C符合题意;坚持中体西用指的是洋务运动,排除A;主张维新变法指的是戊戌变法运动,排除B;宣传马克思主义是在新文化运动后期,俄国十月革命后,排除D。故选C。13、C【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蒋介石被迫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条件,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故C符合题意;五四运动是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国民革命指的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故B不符合题意;重庆谈判发生在抗日战争胜利之后,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4、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挽救民族危亡,解决海上危机,洋务派创建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近代海军,故B正确。ACD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CD项。故选B。【点睛】解答本题的限定词语是“近代中国的危机多从海上而来”。根据这一限定词语可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解决海上危机,洋务派传进了三支海军。15、A【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三大改造指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仔细审查A①②③符合题意;交通运输业社会主义改造与题干无关,故④不合题意,故含有④的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16、C【解析】
据所学知,历史上日本发动的两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指的是甲午中日战争和抗日战争。其相似之处是②都是日本力图建立世界霸权的重要步骤④都对中国居民进行过血腥大屠杀。C项正确。①中国都形成了全民抗战的局面,③中国都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与甲午中日战争不符,ABD错误,排除,故选C。【点睛】注意掌握甲午中日战争和抗日战争相关史实。17、B【解析】
根据“出现于唐朝并大大提高耕作效率和质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代以前的铁犁都是直的,这样的话挖土的深度就不够,而且费力,人要与田地垂直才可以掘土。唐代的曲辕犁是弯曲的,这样人就可以很方便的控制,提高了生产力。曲辕犁的出现,表明唐朝农业生产工具有了很大改进。它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大大提高耕作效率和质量,推动了唐代农业生产发展,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日益完善。B项是曲辕犁,B符合题意,A是都江堰,C是唐朝的灌溉工具筒车,D是隋朝开通的大运河,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点睛】准确解读四个选项的图片内容是解题的关键,需要学生多了解课本相关图片内容。18、B【解析】
根据材料“张之洞1890年创办的湖北官织布局曾导致江汉关进口洋布每年减少10万多匹;实行股份制后的轮船招商局,几年内使得国外轮船公司损失超过千万,美国旗昌行由于持续亏损而不得不被招商局收购”说明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在中国的掠夺,故B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创办近代第一批工业,促进了中国军事近代化,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故ACD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故选B。【点睛】本题是材料选择题,解答材料选择题要尊重原材料的意思。根据材料中国企业查的创办使外国收入减少设置亏损可知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的扩张,由此即可得出正确答案。19、D【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1945年,美英苏三国召开雅尔塔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有美英苏分区占领战败后的德国;苏联同意在欧洲战争结束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成立联合国。故D项正确。巴黎和会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召开的会议,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统治秩序,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1921年的华盛顿会议,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1938年的慕尼黑会议,签订了《慕尼黑协定》,规定捷克斯洛伐克把苏台德区割给德国,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ABC和材料主旨无关,排除,故选D。20、A【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宣称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史称“杜鲁门主义”,它的出台,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开始,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21、B【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方人“欣喜若狂”主要是因为清政府开放广州、上海等五个通商口岸,便利了外国的经济侵略,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割让香港岛虽然是《南京条约》的内容,但不符合题意;允许列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是《马关条约》的内容,选项C不符合题意;保证中国人不参与反帝活动是《辛丑条约》的内容,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B。22、D【解析】根据题干“当人们欢欣鼓舞地迎接20世纪到来之际,中国人却是“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收到了一份“西方人送来的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占领了北京,清政府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BC不符合题意时间,所以答案选择D。23、A【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国际是1864年建立的国际工人联合组织。马克思是创始人之一、实际上的领袖。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爆发,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登上政治舞台,所以④不符合题意。故把包含④的BCD项排除,故选择A。【点睛】运用排除法解决本题。24、A【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还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后人尊称他为“人文始祖”,他和炎帝联合打败蚩尤部落,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A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难度较低,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孙中山曾说“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这是孙中山先生对黄帝的评价。神州轩辕就是神州大地、华夏始祖——黄帝。相传,黄帝联合炎帝部落打败蚩尤后,他还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衣食住行奠定基础。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休养生息赤壁之战【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西汉初年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农业生产发展,文帝和景帝时期,统治者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使社会经济稳步发展,出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繁荣盛世局面,史称文景之治;公元208年,孙权、刘备联军于长江赤壁一带大胜曹操军队,经过赤壁之战,曹操退守黄河流域,不敢再轻易南下,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势力得到巩固。刘备则乘机占领湖北、湖南的大部分地区,又向西进占西川,所以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26、联合国家宣言阿拉木图宣言。【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中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激起了世界人民的广泛愤怒,中、美、苏等国家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法西斯,逐渐走向联合,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各国保证竭尽全力,互相合作,彻底打败德日意三国及其附庸,绝不单独与敌人停战或耦合。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或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或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1991年12月21日,苏联11个共和国的领导人在中亚国家哈萨克斯坦前首都阿拉木图举行的首脑会议,签署了《阿拉木图宣言》。主要内容:确认由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3国签署的独立国家联合体的宗旨和原则;宣布联合体成员国将通过协调机构进行平等协作,保留军事战略力量的统一指挥和以核武器进行统一监督;各成员国将在形成和发展共同经济区域方面进行合作;宣布随着独联体的成立,苏联将停止存在,《阿拉木图宣言》的签署是苏联解体的标志性事件。【点睛】本题主要识记与灵活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重大事件和苏联解体以及影响。27、牛顿《物种起源》哥白尼【解析】
(1)依据所学可知,英国科学家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牛顿在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系统阐述了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概括了物体机械运动的基本规律,从而建立起经典力学的完整体系--牛顿力学。牛顿开创了物理学的一个新时代,对后来人类科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被称为“现代科学之父”。(2)依据所学可知,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出版。达尔文提出了进化论思想。书中提出了自然界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法则中发展的即生物进化论的观点;《物种起源》的问世,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沉重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3)依据所学可知,波兰著名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日心说”,“日心说”沉重打击了宗教神学宇宙观,使天文学从教会的束缚下解放出来,自然科学从此获得新生。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1)西北西域都护;安西都护府。(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①吸取隋朝灭亡教训:善于用人和纳谏;勇于自我反省。②赞同,理由:皇权高度膨胀;加强思想控制,实行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与先进文明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等。(3)盛世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是统治者注意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的结果;统治者励精图治,政治开明,澄清吏治有利于盛世局面的出现;盛世的前世和来生是乱世和衰世。(最少回答两个方面)【解析】
(1)依据材料《秦朝疆域》图片内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汉疆域变化最大的是西北地区,为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管理,西汉时期在这一地区设立的管理机构是西北西域都护;图二中在A地设立的管理机构是安西都护府。(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②我赞同“康乾盛世”是“落日的余辉”的说法是,因为皇权高度膨胀;加强思想控制,实行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与先进文明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历史上盛世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是统治者注意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的结果;统治者励精图治,政治开明,澄清吏治有利于盛世局面的出现;盛世的前世和来生是乱世和衰世。29、(1)目的:限制国王的权利。意义:标志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2)《人权宣言》杰斐逊(4)原因:为了巩固资产阶级统治;地位: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立法规范。(5)国家:美国;文件:《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影响:扭转了美国南北战争的局势,是美国南北战争的转折点。(6)作用:巩固资产阶级统治,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文件: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拿破仑法典》(任答一个即可)【解析】
(1)根据所学和材料一“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停止法律的实施或废除法律”可知:《权利法案》颁布的直接目的是限制国王的权利。它的颁布标志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2))根据所学和材料二“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可知:材料二来自于《人权宣言》。该文献的起草者是杰斐逊。(3)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三“典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型机械加工合同范本
- 消防水箱采购合同范本
- 工程机械租赁合同
- 农庄承包合同
- 装修泥工合同模板
- 影视制作承包合同范本
- 租赁合同铣刨机1
- 车辆租赁服务合同
- 物业管理的咨询与顾问服务
- 衣服租赁合同范本
- 子宫畸形的超声诊断
- 2024年1月高考适应性测试“九省联考”数学 试题(学生版+解析版)
- JT-T-1004.1-2015城市轨道交通行车调度员技能和素质要求第1部分:地铁轻轨和单轨
- (高清版)WST 408-2024 定量检验程序分析性能验证指南
- (正式版)JBT 11270-2024 立体仓库组合式钢结构货架技术规范
- DB11∕T 2035-2022 供暖民用建筑室温无线采集系统技术要求
- 《复旦大学》课件
- 针灸与按摩综合疗法
- Photoshop 2022从入门到精通
- T-GDWJ 013-2022 广东省健康医疗数据安全分类分级管理技术规范
- DB43-T 2775-2023 花榈木播种育苗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