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南省三亚市2024届中考联考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下图中日本人已将“赔款二亿两”收入囊中,正在抢夺清朝官员手里“贸易的钥匙”。下列条款能体现此意图的是A.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B.开放沙市、重庆、杭州、苏州为通商口岸C.割让全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D.日本产品销往中国内地免收关税2.下表为法国不同人物关于“欧洲联合”的主张,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时间人物主张1306年法国外交家杜布瓦为了避免战争,建立“基督教共和国”15世纪法国国王亨利建立由欧洲国家君主委派代表组成的总理事会1713年法国思想家圣皮埃尔提出《争取永久和平方案》,建立“欧洲联邦”1932年法国外长白里安“法国和德国和解”,建立“欧洲联邦”1950年法国政治家让莫内将法德两国的煤钢生产置于一个超国家机构的管理之下,并对西欧其他国家开放A.欧洲一体化开始于中世纪 B.法国在对德政策上一直主张和解C.欧洲联合的思想早已出现 D.欧洲一体化是法国人努力的结果3.“……多兴起于交通便利、相对安全、容易获得廉价原料和销售产品的地方。”这说明中世纪西欧城市出现后多是作为()A.政治中心B.文化中心C.军事重镇D.经济中心4.高僧玄奘和鉴真不忘初心,克服千难万险,终于到达理想的彼岸。其“西行”和“东渡”的共同作用()A.加强了边疆管理 B.开凿了丝绸之路C.传播了中国文化 D.扩大了唐朝疆域5.下图疆域图所表示的国家是A.亚历山大帝国B.罗马帝国C.拜占庭帝国D.阿拉伯帝国6.如图是西欧的封建等级制度示意图,通过该图可以得知维系该制度的纽带是A.帝王的加冕 B.封臣的权利 C.土地的封赐 D.农民的劳役7.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如果让你编写《西安事变》的课本剧,下列哪一个历史人物不可能出现在西安谈判的场景中()A.张学良 B.毛泽东 C.周恩来 D.蒋介石8.19世纪上半期,能够出现在英国的现象是A.开小汽车上班 B.乘飞机旅游 C.进入铁路时代 D.打电话联络9.元朝为了对地方进行有效管辖和统治,开创的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地方行政制度是A.郡县制B.分封制C.行省制D.三省六部制10.“列强的炮声惊醒了古老中华帝国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1.四川农民张永贵在日记中写道:7月9日,菜子大队第二生产队在我家门口的树底下召开社员大会,讨论本队土地经营实行哪一种方式。经过表决,全队到会的人都同意大包干,包产到户……。该日记反映的是A.土地改革的完成B.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12.当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三大中心不包括A.日本 B.美国 C.欧盟 D.德国13.二战后,西欧国家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不包括A.美国的大力扶持和援助B.采用最先进的科技成果C.制定了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D.加强联合,建立经济共同体14.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一首《退将诗》,有“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之句:当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材料表明,宋朝()A.等级森严 B.文武并举 C.重武轻文 D.重文轻武15.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书中提到中国近代的一场战争,说它“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在形式和内容方面带有近代意义的对外战争,其主要标志是海军的出场和角逐。……决战是在黄海海面上进行的。”这场战争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16.有人将社会主义发展过程总结为: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几个历程。其中“由理想到现实”指的是A.《共产党宣言》发表B.巴黎公社建立C.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D.五四运动爆发17.阅读历史书籍需要关注章节标题,从而把握内容的主旨。与下面目录相关的标题应该是A.统一国家的建立B.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C.繁荣开放的社会D.国家产生和社会变革18.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悲壮而辉煌的一页。为了纪念抗日战争,刘老师决定让九年级的同学编排一部抗日历史剧。下列情景不应该出现在剧中的是A.淞沪会战中,中国战士英勇作战,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B.中共召开七大,毛泽东主持了大会,致开幕词,并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C.李宗仁指挥军队在徐州附近的台儿庄打退敌人,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D.国共军队鼎力合作,艰苦奋战,一举赢得了汀泗桥和贺胜桥两场大战的胜利19.俄国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有()A.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B.按功劳和才能提拔C.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 D.提倡西方的礼节服饰与生活方式20.历史课上,同学们进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加强”主题研究性学习,下列图片不能入选的是A.杯酒释兵权B.清明上河图(局部)C.锦衣卫印D.军机处21.毛泽东曾评价一部小说:写的是几个家庭,主要是一个家庭。通过家庭反映社会,家庭是社会的缩影。不看这部书,就不了解中国的封建社会。这部书是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22.有学者认为,科举制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科举制“具有永久的生命力”主要是指A.平等竞争B.注重实践C.分科考试D.以德取才23.下面示意图反映了新中国初期经济建设的成就。这些成就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A.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B.使我国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C.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D.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24.重大事件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发展路径,下图是哪一个国家的发展历程A.美国 B.俄国C.日本 D.英国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旗帜是________;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辉旗帜是________。26.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东汉时改进造纸术的人物是________。夺取后周政权,建立宋朝的人物是________。一生倾情青蒿素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是________。1947年提出把“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对外政策的美国总统是________。27.被称为发明大王的人是________。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7分)欧洲文明历史悠久,曾辉煌一时,在世界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的发展跌宕起伏,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材料一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的人的。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国葬典礼上的演说材料一中“我们的制度”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材料中的“全体公民”指那些人?他们可以通过参加什么最高权力机构来决定国家的重大问题材料二
14世纪,一场重视继承古代文化遗产,追求个人精神自由的思想解放运动到来了,人文主义开路、自然科学和文化艺术相继取得了璀璨而辉煌的成就,群星闪烁,灿若霓虹。——摘编自《图说天下•世界历史系列》材料二中的“思想解放运动”指的是什么运动?据所学知识,这场运动开始于哪里?代表了当时哪一社会阶层反对封建统治、要求自由的愿望?材料三(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近来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或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出自英国的哪一重要文件?使英国确立了什么样的政体?法国大革命中的《人权宣言》宣告了什么基本原则?材料四1750-1914年间,欧洲人成功地将自己的优势地位转变为世界性的霸权:19世纪末,欧洲势力控制了大部分亚洲和几乎整个非洲地区……三个历史进程——革命、工业化及帝国主义——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欧洲人……何以逐渐地控制了世界。——[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著《新全球史》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人成功地将自己的优势地位转变为世界性的霸权”的政治和经济因素。材料五西欧六国在20世纪50年代创建了共同市场,从那时起到21世纪开始之际,欧洲统一进程成就显著。1957年建立的欧洲经济共同体,1965年成长为欧洲共同体,1991年签署《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后进而发展成欧洲联盟……自愿采用一种共同货币……提出继续发展共同的外交与防务政策……即使如现在这个样子,也已经成为经济与政治合作的前所未有的模板,欧洲已经为之大变。在经历了延续几个世纪的战争岁月以后,欧洲大陆已经到达一个历史的转折点,很难想象几个主要国家之间再有战争。——[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材料五中的“共同货币”指的是哪一种货币?根据材料五说明“很难想象几个主要国家之间再有战争”的主要原因。29.(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19年5月4日,北京高校学生高喊“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的口号走上街头,为拯救民族危亡奔走呼号。6月3日大逮捕之后,学生的爱国斗争一度面临夭折的危险,工人阶级和其它民众走到斗争前台,局面就立即改观。就如上海学联在告同胞书中指出:“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工界罢工不及五日,曹、章、陆去”。——摘自罗荔戴平安《五四运动中的青年学生和工人阶级》(1)据材料,指出五四运动的性质。(2)小历同学认为,在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五四运动起到了分水岭的作用。你同意他的看法吗?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30.(7分)某学校历史学习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收集了以下材料。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破釜沉舟草木皆兵以上成语涉及哪两个历史事件?如上图文反映了中国古代哪个方面的成就?有什么共同作用?文献名称内容摘要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3)表中的文献及内容摘要分别体现了什么政体?除了文献资料外,同学们还可以通过哪些类型的资料了解历史?请谈谈你参加历史研究性学习有什么收获?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A【解析】
依据图中日本人已将“赔款二亿两”收入囊中,正在抢夺清朝官员手里“贸易的钥匙”可知,日本人想要打开中国市场,攫取在中国贸易经商的权利。结合课本所学可知,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中,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便利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资本输出,使得中国丧失了“贸易的钥匙”,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故A项符合题意;BC两项属于《马关条约》的内容,但与图片无关,不合题意;日本产品销往中国内地免收关税,这种说法是错误的,D项不合题意。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A。2、C【解析】
从信息“为了避免战争,建立‘基督教共和国’”等可以看出,从中世纪开始就存在着欧洲联合的思想,C符合题意;欧洲一体化开始于中世纪是错误的,当时只是一种设想,并没有付诸实践,A排除;法国对德的政策并不是一直主张和解,二者之间还有矛盾,B排除;材料表面上看出来是法国人的思想和政策,只能看出法国人在推进欧洲一体化方面有积极的作用,但不能说欧洲一体化是法国人努力的结果,D排除。故选择C。3、D【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世纪时期,随着西欧生产力的提高,手工业逐渐发展起来。一些有专门手艺的农奴逃离封建庄园,到交通要道、渡口或寺院、城堡附近开设作坊,成为手工业生产者,商人也随之在这些地方聚集,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新的工商业城市。那些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更快。题干材料说明了中世纪西欧城市出现后多是作为经济中心,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与题干材料信息不符。故选D。4、C【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西行”和“东渡”的共同作用,“西行”是指玄奘西游,“东渡”是指鉴真东渡,都是中国与外国的文化交流与往来,A项是国内政策,不符合题意,B项是汉朝张謇通西域,D项不是这两个事件的共同作用,只有C项是正确的,所以答案选C5、B【解析】
根据图片可知,地中海是这个国家的内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个国家是罗马帝国。公元前1世纪,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后,发动多次对外侵略扩张战争,疆域不断扩大,到2世纪达到最大规模。东起幼发拉底河上游,西临大西洋,南抵非洲撒哈拉大沙漠,北达不列颠、莱茵河和多瑙河。它的疆域大大超过了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6、C【解析】
8世纪前期,法兰克宫相查理马特进行改革。改变以往无条件赏赐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通过封建契约和分封仪式,如臣服礼、授职礼,领主和附庸形成依附关系,西欧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维系等级制度的纽带是土地的封赐,C正确;ABD与题干无关,排除。故选C。7、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南京国民政府一意孤行,继续调集重兵入陕,并逼迫张学良、杨虎城“剿共”。在进退两难的情况下,张、杨毅然实行兵谏,于1936年12月12日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根据所学知识西安事变爆发后,中共为了全民族的利益派周恩来、叶剑英、秦邦宪前往西安调停。西安事变遂告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为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创造了必要的前提条件。所以毛泽东没有前往西安进行谈判,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8、C【解析】
由材料时间“19世纪上半期”可知,这处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只有C项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产物,C正确;ABD三项都产生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排除。故选C。9、C【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由于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元世祖忽必烈开创行省制度,在中央设置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关,并直接管辖大都及周围地区。在地方设行中书省,由中央委派官员掌管省内军政大权。行省以下设有路,府,州,县。元朝的行省制度,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我国省级行政单位就是从元朝开始的,故C符合题意。郡县制是秦朝的地方行政区划,分封制是西周政治制度,三省六部制是中央行政机构,故AB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10、A【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政治上,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经济上,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中国市场卷入资本主义市场。社会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变为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矛盾,中国由此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肩负起双重革命责任,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11、D【解析】
依据材料中的“包产到户”可知,该日记反映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故D正确。ABC均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BC项。故选D。12、D【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随着西欧和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世界逐渐形成了日本、美国、欧盟三足鼎立的局面,ABC三项是当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三大中心,不符合题意;D项不是当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三大中心,符合题意;故选D。13、D【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西欧国家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二战后,西欧国家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点是都得到了美国在经济上的援助或扶植;都大力引进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教育,培养人才;都制定了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因此选项ABC符合题意,D项加强联合,建立经济共同体是西欧的特点,不是共同点,不符合题意;故选ABC。14、D【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宋初武将经济社会地位不高、不受重视的现象,结合所学可知宋朝为防止武将专权实行重文轻武政策,重用文官抑制武将,D项正确。等级森严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文武并举、重武轻文与材料意思不符,ABC项不合题意。故选D。【点睛】学习中应立足北宋初年,注意站在当时统治者的角度考虑从唐末五代时期的割据混战中吸取教训。15、D【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甲午中日战争的相关知识,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材料中的关键词“海军、黄海海面”等,我们可判断出这是发生在甲午中日战争时期的黄海大战,所以答案是D。16、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空想到科学指的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由理论到实践指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巴黎公社运动,由理想到现实指的是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17、B【解析】
依据课本所学,“三国鼎立”“江南地区的开发”“北方民族大融合”“魏晋南北时期的文化”这都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北方战乱不断,江南地区相对安定。为躲避战乱,大量人口南迁。南迁的人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同时,黄河流域的各族人民在长期生活中,通过日常的接触和频繁的交往,在生产技术和生活习俗上相互影响,出现了民族大融合。魏晋南北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科技文化的发展。该同学探究的主题是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B项符合题意;统一国家的建立指的是秦汉时期。秦朝结束了春秋战国的纷争,实现了建立了统一的国家。汉武帝实行了西汉的大一统。A项不合题意;繁荣开放的社会指的是隋唐时期,实行开放的政策,封建社会实现繁荣。C项不合题意;国家产生和社会变革指的是夏、商、周和春秋战国时期。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18、D【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北伐战争中,汀泗桥和贺胜桥两场大战打败了吴佩孚军队,故D符合题意;ABC均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D。19、ABC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俄国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有:政治上: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军事上: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按功劳和才能提拔;经济上:兴办手工工场。文化生活上:推行文化教育,提倡学习西方的礼节服饰与生活方式,所以ABCD符合题意,故选择ABCD。20、B【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宋代经济的繁荣,不属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加强,故B符合题意;为了巩固统治,宋太祖按宰相赵普的建议,采取措施,加强中央集权。他首先利用设酒宴的手段,解除石守信等统军大将的兵权,这就是“杯酒释兵权”;明代设立锦衣卫,加强对臣民的监督和控制;雍正设立军机处,标志这君主专制达到顶峰,ACD属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加强措施,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21、D【解析】
依据题干“写的是几个家庭,主要是一个家庭。通过家庭反映社会,家庭是社会的缩影。不看这部书,就不了解中国的封建社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部书是《红楼梦》。故正确答案为D。清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它以贾府的盛衰变迁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广泛触及清朝中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清王朝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颠峰,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ABC均与题干“写的是几个家庭,主要是一个家庭”不符,故选D。22、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度改善了用人制度,改变了封建社会前期豪门士族把持朝政的局面;广大庶族地主通过科举入仕做官,体现了公平竞争的原则。所以说科举制“具有永久的生命力,其体现的平等的原则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BC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23、C【解析】
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1953年-1957年,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党和政府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1956年底,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中国试飞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新建宝成、鹰厦等铁路30余条;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在华北、西北建立了一批新工业基地。从此,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从而得出C选项符合题意;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建设主要成就的分布东北地区;第一个五年计划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在我国中西部地区,A选项不符合题意;B选项使我国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说法不正确;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熟悉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史实,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24、A【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1775—1783年”,“1861—1865年”,“1929—1933年”“1941——1945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75--1783”是美国独立战争时期;“1861--1865”美国南北战争;“1929--1933”从美国开始经济大危机,随后席卷资本主义世界;1941年日本偷袭美国太平洋上的军事基地珍珠港,美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1945年日本偷袭,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三民主义邓小平理论【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三民主义即民族、民权、民生,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旗帜.1997年中共十五大召开,会议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是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辉旗帜.26、蔡伦赵匡胤屠呦呦杜鲁门【解析】
(1)依据所学可知,东汉的蔡伦改进了纸,造纸术在世界范围的传播,促进了文化的积累和交流,促进了教育的推广和普及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文明的进程。(2)依据所学可知,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夺取后周政权,建立宋朝。(3)依据所学可知,一生倾情青蒿素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是屠呦呦。(4)依据所学可知,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发发表宣言:认为美国有领导世界的责任,美国制度优越,全世界都应该采用。这说明美国在二战后,企图建立世界霸权,这是杜鲁门主义的内容,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27、爱迪生【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美国的发明家爱迪生的相关内容,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爱迪生一生发明的东西很多,被称为发明大王。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人类迈入“电气时代”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1)文艺复兴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公民大会。(2)人文主义。意大利资产阶级(3)《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4)政治因素: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君主立宪制。经济因素: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5)欧元。欧盟的成立。【解析】
(1)第一问依据材料关键词“伯里克利”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雅典的民主政治;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材料中的“全体公民”指全体成年男性公民。雅典伯里克利时代,民主政治达到顶峰。雅典民主政治所体现的平等和公正原则,仅适用于雅典的男性公民,众多的妇女和外邦人无权享受这种民主;第三问依据所学可知,雅典的成年男性公民通过参加公民大会来决定国家的重大问题。(2)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14世纪,一场重视继承古代文化遗产,追求个人精神自由的思想解放运动到来了”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14世纪兴起的文艺复兴运动;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文艺复兴开始于14世纪的意大利,它的核心思想就是人文主义;第三问依据所学可知,文艺复兴运动表明资产阶级重视人性解放的思想正在兴起。(3)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可知,此内容出自英国的《权利法案》;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光荣革命后,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力,英国议会颁布了《权利法案》。《权利法案》规定不经议会批准,国王不能征税,也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国王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通过此文献的颁布,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第三问依据所学可知,法国大革命中颁布的《人权宣言》,提示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体现了摧毁君主专制的要求,成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思想武器。(4)依据材料信息“19世纪末,欧洲势力控制了大部分亚洲和几乎整个非洲地区……三个历史进程——革命、工业化及帝国主义——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欧洲人……何以逐渐地控制了世界”可知,17世纪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君主立宪制;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是欧洲人成功地将自己的优势地位转变为世界性的霸权的政治和经济因素。(5)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1957年建立的欧洲经济共同体,1965年成长为欧洲共同体,1991年签署《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后进而发展成欧洲联盟……自愿采用一种共同货币”可知,1993年欧盟成立,使用统一的欧元;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欧盟的成立,欧洲国家由二战时期的对立走向联合。29、(1)反帝反封建。(2)判断:同意。理由:五四运动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五四运动在斗争中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