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岐山县2024届中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2/0A/03/wKhkGGZE6FyAKjL5AAJdRv5o4VY596.jpg)
![陕西省岐山县2024届中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2/0A/03/wKhkGGZE6FyAKjL5AAJdRv5o4VY5962.jpg)
![陕西省岐山县2024届中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2/0A/03/wKhkGGZE6FyAKjL5AAJdRv5o4VY5963.jpg)
![陕西省岐山县2024届中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2/0A/03/wKhkGGZE6FyAKjL5AAJdRv5o4VY5964.jpg)
![陕西省岐山县2024届中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2/0A/03/wKhkGGZE6FyAKjL5AAJdRv5o4VY596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陕西省岐山县2024届中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南京条约》签订后,西方人欣喜若狂,“人们纷纷谈论我们这次可是一举而要为全世界三分之一人口的需要效劳了”。西方人“欣喜若狂”主要是因为清政府()A.被迫割让了香港岛B.开放广州、上海等五个通商口岸C.允许列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D.保证中国人不参与反帝活动2.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中国问题》一书中说:“甲午战争,中国被日本打败,义和团运动后,中国又遭到列强的报复,这终于使中国的有识之士看到中国的当务之急是要有一个更好的更现代化的政府,而不是一个濒于崩溃的帝王之家。”材料中的“有识之士”最有可能属于A.地主阶级洋务派B.资产阶级维新派C.地主阶级顽固派D.资产阶级革命派3.这场战争的最直接最深刻的结果,是它大大加速了欧洲作为传统力量中心的衰落和美国与苏联这两个欧洲侧翼大国的真正崛起,以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格局完全被战火所摧毁,被新的国际格局取而代之。“这场战争”指的是A.第一次世界大战B.第二次世界大战C.朝鲜战争D.美苏冷战4.观察下面柱状图,图中数据的变化表明()A.第一个五年计划已顺利完成 B.社会主义工业化已初步实现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成效 D.我国正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5.中外历史上许多重大历史事件之间存在着联系,下列事件中没有因果关系的是()A.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鸦片战争B.《马关条约》的签订——戊戌变法的兴起C.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D.欧洲联盟的建立——两极格局的形成6.某同学想了解早期希腊的社会历史状况,下列可供他查阅的是A.《汉谟拉比法典》B.《荷马史诗》C.《马可•波罗行纪》D.《天方夜谭》7.秦始皇“废分封,设郡县”;汉武帝实行“郡国并行制和内外朝制”;孝文帝“采用汉制,习儒家经典”;武则天“设武举、开殿试”;清雍正“以军机处取代议政王大臣会议”。历代帝王这样做的目的是()A.为了政治改革的顺利进行B.为了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C.为了预防官员的贪污腐败D.为了彰显皇帝的特权地位8.《元史桑哥传》记载:1264年,总制院设立,以国师八思巴领之。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尚书右丞相兼总制院使桑哥,以总制院统领吐蕃各宣慰司军民财谷,责任甚重,宜加崇异,奏请用唐朝帝在宣政殿接见吐蕃使臣的故典,改名为宣政院。材料说明A.宣政院设置于唐朝B.清政府加强对西藏的管理C.西藏归于中央政府管辖始于唐朝D.元代宣政院管理西藏的军务民政9.“中华”是“中国”与“华夏”的合称,所谓“中”就天下之中,所谓“华”就是指有文化的民族。可见“中华”二字集中概括了我们民族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自信,在“中华”几千年文明发展史中,我们已形成这样民族自觉共识()A.汉族是中国最主要的民族B.中华民族是用以称呼中国的主体民族C.中华民族是中国各民族的总称D.中华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10.《告同胞书》40周年,“九二共识”“汪辜会谈”等流行语的出现,生动再现了改革开放时期我国A.外交事业取得突破B.两岸关系发展密切C.人民生活水平提高D.民主法治逐步健全11.邓小平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下列不属于邓小平理论内容的是A.“一国两制”伟大构想B.社公主义初级阶段理论C.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2.连环画是回学们喜爱的课外读物,下图是一本连环画的封面,该书讲述了孙家庄农民孙志刚的故事,据此可知,该故事反映的是我国当时进行的()A.土地改革运动B.农业合作化运动C.大跃进运动D.人民公社化运动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会议一一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一一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促进会议圆满成功的方针一一14.十九世纪中后期,亚洲有两个国家发生了资产阶级改革。最先改革的是一个东方岛国,后来改革的是一个天朝大国。两国改革都颁布了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一系列措施,轰动一时,影响巨大。结果是东方岛国改革成功,天朝大国改革失败.请回答:东方岛国和天朝大国分别是哪两个国家?列出两国的改革名称。在东方岛国改革的一系列措施中,有哪两项内容最能体现其改革性质和富有远见性?天朝大国改革虽然失败,但其历史作用仍值得肯定。它的主要历史作用是什么?15.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创立了逻辑学等新学科一一发现美洲新大陆的航海家一一文艺复兴的先驱一一发明了现代炸药的瑞典化学家一一《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作者——
参考答案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B【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方人“欣喜若狂”主要是因为清政府开放广州、上海等五个通商口岸,便利了外国的经济侵略,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割让香港岛虽然是《南京条约》的内容,但不符合题意;允许列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是《马关条约》的内容,选项C不符合题意;保证中国人不参与反帝活动是《辛丑条约》的内容,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B。2、D【解析】根据题干信息:“义和团运动后中国的有识之士”,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选项A地主阶级洋务派,是洋务运动时期;选项B资产阶级维新派,是戊戌变法时期;选项C地主阶级顽固派,不属于“有识之士”;选项D资产阶级革命派,是辛亥革命时期,因此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3、B【解析】
依据题干信息“这场战争的最直接最深刻的结果,是它大大加速了欧洲作为传统力量中心的衰落和美国与苏联这两个欧洲侧翼大国的真正崛起,以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格局完全被战火所摧毁,被新的国际格局取而代之”可知,“这场战争”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合所学可知,二战改变了世界力量的对比,西欧国家普遍衰落,近代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世界格局被冲垮,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居于世界第一位,苏联成为唯一一个能够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美苏两级格局逐渐形成,故B符合题意;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英法欧洲国家仍占据主导地位,故A不合题意;朝鲜战争与欧洲大国无关,故C不合题意;美苏冷战是在二战改变了世界力量对比、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的情况下形成的,与题干不符,故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4、D【解析】
三大改造过程中,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中实行公私合营,从此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我国正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故选D。5、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两极格局的形成的标志是北约和华约两大政治军事组织的建立。欧洲联盟的建立和两极格局的形成没有因果关系,故D符合题意,ABC存在因果关系,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6、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的诗人荷马整理成《荷马史诗》,这是一部不朽的世界文学名作,它再现了古代希腊社会的图景,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故B符合题意;《汉谟拉比法典》出现在两河流域的古代巴比伦王国,与希腊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马可•波罗行纪》描写的是马可•波罗在东方的见闻和感受,与希腊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故事总集,与希腊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7、B【解析】
秦始皇“废分封,设郡县”;汉武帝实行“郡国并行制和内外朝制”;孝文帝“采用汉制,习儒家经典”;武则天“设武举、开殿试”;清雍正“以军机处取代议政王大臣会议”,都是为了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ACD都具有片面性。所以答案选B。8、D【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设宣政院直接统辖西藏;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选项D符合题意;AC说法错误,B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故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9、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中华”的理解。汉族的前身华夏族是由炎黄部落结成联盟后不断发展形成的,炎帝和黄帝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黄帝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因此中华民族是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国各民族的总称。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中国”,中华民族不是一个简单的称呼,故答案选C。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华夏之祖10、B【解析】
依据题干“九二共识”“汪辜会谈”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九二共识提出了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促进了两岸的友好往来,“汪辜会谈”是在两岸两会于1992年达成的“九二共识”的基础上举行的,“汪辜会谈”就加强两岸经济合作和科技、文化、青年、新闻等领域的交流进行了协商,签署了四项协议,受到了海峡两岸和国际社会的普遍好评,由此可知,“九二共识”“汪辜会谈”等流行语的出现,生动再现了改革开放时期我国两岸关系发展密切,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11、C【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A项“一国两制”政策是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的解决问题的伟大构想;B项在1987年中共十三大上,邓小平提出了社公主义初级阶段理论;C项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是在1958年八大二次会议上,是毛泽东领导时期,属于毛泽东思想的内容;D项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上,邓小平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C项不属于邓小平理论的内容,故选C。12、B【解析】根据图片中的关键词“老孙归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到1956年我国在三大改造时期在农业上实行了农业生产合作社,与题意相符。A项土地改革运动使农民分得了土地;C项是社会主义探索时期在工业上的失误;D项是社会主义探索时期在农业上的失误。故选B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1)中共十三大(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3)“求同存异”的方针【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会议是中共十三大。1987年,在中共十三大上,邓小平阐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带来综合国力的提高。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提出“一国两制”的创造性构想。这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针对问题,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这一政策在解决问题之前,成功的运用到了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上,促进了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3)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促进会议圆满成功的方针是“求同存异”的方针。1955年,中国参加万隆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扩大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14、(1)日本、中国;明治维新;百日维新(戊戌变法)(2)向西方学习,鼓励发展近代工业;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3)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变法图强的社会呼声日益高涨。【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方岛国指的是日本,清朝自称天朝大国,所以天朝大国指的是中国;1868年日本在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下所进行的,进行了一场由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盘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明治维新;1898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戊戌变法(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日本的明治维新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最能体现这次改革性质的措施是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教育是国之根本,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是明治维新最富有远见性的措施。(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98的中国的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是戊戌变法是一次具有爱国救亡意义的变法维新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对社会进步和思想文化的发展,促进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起了重要推动作用。15、(1)亚里士多德(2)哥伦布(3)但丁(4)诺贝尔(5)牛顿【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创立了逻辑学等新学科一一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一生勤奋治学,从事的学术研究涉及到逻辑学、修辞学、物理学、生物学、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美学、博物学等,写下了大量的著作,他的著作是古代的百科全书,据说有四百到一千部,主要有《工具论》、《形而上学》、《物理学》、《伦理学》、《政治学》、《诗学》等。他的思想对人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创立了形式逻辑学,丰富和发展了哲学的各个分支学科,对科学等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是最早论证地球是球形的人。因而亚里士多德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发现美洲新大陆的航海家一一哥伦布。1492年,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资助下从西班牙起程,横渡大西洋,经过两个多月航行到达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他认为自己到达了亚洲的印度,所以称当地居民为印第安人。实际上哥伦布发现了一个原来不被欧洲人所知的新大陆。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的先驱一一但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法律诉讼流程及注意事项
- 2025年燃木屑汽液循环烘干室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现代保安公司的多元化经营模式探索
- 成都市新都区2022年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与参考答案
- 2025-2030年中国制作设计喷泉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挑战杯申请书
- 提职级申请书
- 口内习题库(含答案)
- 山西工程职业学院《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电子银行安全与防范策略分析
- 新版抗拔桩裂缝及强度验算计算表格(自动版)
- API SPEC 5DP-2020钻杆规范
- 日影朝向及长短
- 创新思维课件(完整版)
- DB34∕T 4161-2022 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管理规程
- 注塑成型工艺参数知识讲解
- 安全生产专业化管理
- 初中生成长档案模板
- 教育系统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共6页)
- GB_T 17468-2019 电力变压器选用导则(高清正版)
- 中频炉故障总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