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胸后疼痛管理策略_第1页
血胸后疼痛管理策略_第2页
血胸后疼痛管理策略_第3页
血胸后疼痛管理策略_第4页
血胸后疼痛管理策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血胸后疼痛管理策略第一部分疼痛评估与分级 2第二部分疼痛治理原则与目标 5第三部分非阿片类镇痛药物的应用 7第四部分阿片类镇痛药物的应用 9第五部分非药物性疼痛管理方法 11第六部分胸腔闭管引流管理 14第七部分围手术期镇痛方案制定 16第八部分多学科合作与个性化用药 19

第一部分疼痛评估与分级关键词关键要点【疼痛评估与分级】:

1.疼痛评估是疼痛管理的重要一步,包括疼痛部位、性质、强度、持续时间、缓解因素和加重因素等。

2.疼痛分级是根据疼痛的严重程度对疼痛进行分类,常用的疼痛分级工具包括视觉模拟评分法、数值评分法和言语评分法等。

3.疼痛分级有助于临床医生评估疼痛的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止痛方案,并监测止痛效果。

【详细内容】:

1.疼痛评估

疼痛评估是疼痛管理的重要一步,包括疼痛部位、性质、强度、持续时间、缓解因素和加重因素等。疼痛部位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判断疼痛的来源,性质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判断疼痛的类型,强度可以帮助临床医生评估疼痛的严重程度,持续时间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判断疼痛的转归,缓解因素和加重因素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寻找疼痛的病因。

2.疼痛分级

疼痛分级是根据疼痛的严重程度对疼痛进行分类,常用的疼痛分级工具包括视觉模拟评分法、数值评分法和言语评分法等。视觉模拟评分法是让患者在一条10厘米的直线上标出自己疼痛的程度,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剧烈疼痛。数值评分法是让患者在0到10分的范围内对自己的疼痛进行评分,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剧烈疼痛。言语评分法是让患者用语言描述自己的疼痛,常用的描述包括“轻度疼痛”、“中度疼痛”和“重度疼痛”。

3.疼痛分级的意义

疼痛分级有助于临床医生评估疼痛的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止痛方案,并监测止痛效果。疼痛分级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判断疼痛是否需要治疗,选择合适的止痛药物,并监测止痛药物的疗效。疼痛分级还可以帮助临床医生评估疼痛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治疗。一、疼痛评估

疼痛评估是疼痛管理的基础,疼痛评估的主要目的是准确了解患者疼痛的性质、程度、部位、持续时间和影响因素,以便制定有效的疼痛管理方案。

#(一)疼痛性质

疼痛性质是指疼痛的感觉特征,包括疼痛的类型、性质和程度。疼痛的类型通常分为以下几类:

1.钝痛:疼痛的感觉为钝痛、酸痛或胀痛,疼痛程度通常较轻到中度,常伴有压迫感。

2.锐痛:疼痛的感觉为锐痛、刺痛或烧灼痛,疼痛程度通常较重,常伴有放射性疼痛。

3.神经性疼痛:疼痛的感觉为针刺感、麻木感或蚁行感,疼痛程度通常较重,常伴有感觉异常。

4.内脏性疼痛:疼痛的感觉为绞痛、痉挛痛或胀痛,疼痛程度通常较重,常伴有恶心、呕吐或腹泻。

#(二)疼痛程度

疼痛程度是指疼痛的严重程度,通常采用数字评定量表(NumericalRatingScale,NRS)或视觉模拟量表(VisualAnalogueScale,VAS)进行评估。

1.数字评定量表:疼痛程度从0到10分,0分代表无痛,10分代表剧烈疼痛。

2.视觉模拟量表:疼痛程度从0到100毫米,0毫米代表无痛,100毫米代表剧烈疼痛。

#(三)疼痛部位

疼痛部位是指疼痛发生的位置,包括疼痛的起始部位和放射部位。疼痛的起始部位通常与疼痛的原因相关,放射部位通常位于疼痛原因所支配的神经区域。

#(四)疼痛持续时间

疼痛持续时间是指疼痛发作的持续时间,包括疼痛的发作时间、持续时间和缓解时间。疼痛的发作时间是指疼痛首次出现的时间,持续时间是指疼痛从发作到缓解的时间,缓解时间是指疼痛从缓解到再次发作的时间。

#(五)疼痛影响因素

疼痛影响因素是指影响疼痛的因素,包括疼痛的诱发因素、缓解因素和加重因素。疼痛的诱发因素是指导致疼痛发作的因素,缓解因素是指使疼痛减轻的因素,加重因素是指使疼痛加重的因素。

二、疼痛分级

疼痛分级是指根据疼痛的性质、程度、部位、持续时间和影响因素,将疼痛分为不同的等级,以便指导疼痛的治疗。疼痛分级通常采用以下几类:

#(一)轻度疼痛

轻度疼痛是指疼痛程度为0-3分,疼痛性质为钝痛或酸痛,疼痛部位局限,持续时间较短,疼痛影响因素较少。

#(二)中度疼痛

中度疼痛是指疼痛程度为4-6分,疼痛性质为锐痛或刺痛,疼痛部位广泛,持续时间较长,疼痛影响因素较多。

#(三)重度疼痛

重度疼痛是指疼痛程度为7-10分,疼痛性质为神经性疼痛或内脏性疼痛,疼痛部位广泛,持续时间较长,疼痛影响因素较多。第二部分疼痛治理原则与目标关键词关键要点疼痛持续评估

1.持续评估疼痛强度和性质,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使用标准化疼痛评估工具,如视觉模拟评分(VAS)或数值疼痛评分(NRS),以确保评估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3.考虑到患者的主观体验,并评估疼痛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

多模式镇痛

1.采用多模式镇痛策略,结合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和非药物治疗方法,以提高镇痛效果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2.常用的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阿片类药物、局部麻醉剂和神经阻滞剂。

3.非药物治疗方法包括物理治疗、理疗、针灸和心理干预。

及时干预

1.及时干预疼痛,防止疼痛的持续和加重。

2.疼痛程度达到中度或重度时,应立即给予镇痛药物。

3.对于持续疼痛或难以控制的疼痛,应考虑进行介入性疼痛治疗,如神经阻滞或脊髓刺激。

患者教育与参与

1.对患者进行疼痛管理的教育,包括疼痛评估、疼痛药物的使用和疼痛应对策略等。

2.鼓励患者参与疼痛管理的决策过程,并尊重患者的治疗偏好。

3.患者的参与和依从性是疼痛管理成功的重要因素。

疼痛随访

1.定期随访患者的疼痛状况,以评估治疗效果和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随访内容包括疼痛强度、疼痛性质、疼痛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以及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等。

3.随访的时间间隔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方案而定。

疼痛研究与创新

1.开展疼痛研究,探索疼痛的机制、疼痛管理的新方法和新药物,以提高疼痛管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鼓励创新,开发新的疼痛治疗方法和技术,以满足患者不断变化的需求。

3.关注疼痛管理领域的前沿热点,并将其转化为临床实践,以造福患者。疼痛治理原则与目标

1.疼痛评估:对疼痛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估,包括疼痛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诱发因素和缓解因素等,有助于确定疼痛的病因和性质,指导疼痛治疗方案的选择。

2.个体化治疗:疼痛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疼痛情况、病因、基础疾病、药物过敏史和对治疗的反应等因素进行个体化设计,以达到最佳的止痛效果和最少的副作用。

3.多模式治疗:采用多种方法联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等,可以提高止痛效果,减少副作用,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4.早期治疗:疼痛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并发症越少。因此,应在疼痛出现后尽早开始治疗,避免疼痛的加重和慢性化。

5.阶梯式治疗:疼痛治疗方案应遵循阶梯式治疗原则,从简单、安全的治疗方法开始,逐步升级治疗方案,直到疼痛得到充分控制。

6.定期评估和调整:疼痛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疼痛情况和对治疗的反应进行定期评估和调整,以确保疼痛得到持续的控制,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7.重视心理治疗:疼痛可能对患者的心理和情绪产生负面影响,导致焦虑、抑郁、失眠等问题。因此,在疼痛治疗中应重视心理治疗,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改善情绪,提高对疼痛的耐受力。

疼痛治疗的目标:

1.消除或减轻疼痛:疼痛治疗的首要目标是消除或减轻疼痛,使患者达到无痛或可耐受的疼痛水平。

2.改善功能:疼痛往往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导致功能受损。疼痛治疗的目标之一是改善患者的功能,使他们能够恢复正常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3.提高生活质量:疼痛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导致焦虑、抑郁、失眠等问题。疼痛治疗的目标之一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使他们能够享受丰富多彩的生活。

4.预防并发症:慢性疼痛可能会导致多种并发症,如肌肉萎缩、骨质疏松、褥疮等。疼痛治疗的目标之一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保护患者的健康。第三部分非阿片类镇痛药物的应用关键词关键要点【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的应用】:

1.NSAIDs具有良好的止痛作用,可有效缓解血胸后疼痛。

2.NSAIDs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酶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的产生,从而发挥镇痛作用。

3.NSAIDs可作为阿片类药物的辅助用药,以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量和副作用。

【对乙酰氨基酚(APAP)的应用】:

非阿片类镇痛药物的应用

在血胸患者的疼痛管理中,非阿片类镇痛药物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单独使用或与阿片类药物联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镇痛效果并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

1.对乙酰氨基酚

对乙酰氨基酚是一种非阿片类镇痛药,具有解热镇痛作用,其作用机制是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对乙酰氨基酚可以单独使用或与其他镇痛药联合使用,是血胸患者疼痛管理的一线药物。建议剂量为每6-8小时500-1000mg,最大剂量为4g/日。

2.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非甾体抗炎药是一类具有抗炎、镇痛和解热作用的药物,其作用机制是抑制环氧合酶(COX)活性,从而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非甾体抗炎药可用于治疗血胸引起的疼痛,但由于其可能引起胃肠道不良反应和出血倾向,因此在使用时应注意患者的耐受性。常用的非甾体抗炎药包括布洛芬、萘普生、塞来昔布等。布洛芬的推荐剂量为每6-8小时400-600mg,萘普生的推荐剂量为每12小时250-500mg,塞来昔布的推荐剂量为每日200mg。

3.曲马多

曲马多是一种中枢性镇痛药,其作用机制是激动阿片类受体和抑制去甲肾上腺素和血清素的再摄取。曲马多可用于治疗中度至重度疼痛,但由于其可能引起恶心、呕吐、便秘、头晕等不良反应,因此在使用时应注意患者的耐受性。曲马多的推荐剂量为每4-6小时50-100mg,最大剂量为600mg/日。

4.加巴喷丁和普瑞巴林

加巴喷丁和普瑞巴林是γ-氨基丁酸(GABA)类似物,具有抗惊厥、镇痛和镇静作用。加巴喷丁和普瑞巴林可用于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如胸膜粘连综合征引起的疼痛。加巴喷丁的推荐剂量为每天300-900mg,普瑞巴林的推荐剂量为每天150-600mg。

5.局部麻醉药

局部麻醉药可用于治疗血胸引起的局部疼痛,如胸壁疼痛。常用的局部麻醉药包括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等。利多卡因的推荐剂量为2-5%,布比卡因的推荐剂量为0.25-0.5%。

在使用非阿片类镇痛药物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应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耐受性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

*应监测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和不良反应,并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

*应注意药物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并避免同时使用多种镇痛药。

*应向患者解释药物的用法、剂量、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并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药物。第四部分阿片类镇痛药物的应用关键词关键要点【阿片类镇痛药物的应用】:

1.阿片类镇痛药物是治疗血胸相关疼痛的常用药物,具有镇痛效果好、起效快等优点。

2.但阿片类镇痛药物也存在着耐受性、依赖性和呼吸抑制等副作用,因此在使用时应注意监测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生命体征,并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调整用药剂量和频率。

3.在使用阿片类镇痛药物时,应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如口服、静脉注射或硬膜外给药,以便达到最佳的镇痛效果。

【阿片类镇痛药物的常见副作用】:

阿片类镇痛药物的应用

阿片类镇痛药物是治疗血胸后疼痛的主要药物,它们通过与阿片受体结合,抑制疼痛信号的传递,从而起到镇痛作用。常用的阿片类镇痛药物包括吗啡、芬太尼、羟考酮、氢吗啡酮等。

1.吗啡:

吗啡是最常用的阿片类镇痛药物,具有强效的镇痛作用,但也可引起呼吸抑制、便秘、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吗啡通常以静脉注射或口服的方式给药,静脉注射起效快,口服起效慢但持续时间长。吗啡的剂量应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对药物的反应个体化调整。

2.芬太尼:

芬太尼是一种强效的阿片类镇痛药物,镇痛作用是吗啡的100倍,但呼吸抑制作用较弱。芬太尼常用于静脉注射或透皮贴剂给药,静脉注射起效快,透皮贴剂起效慢但持续时间长。芬太尼的剂量应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对药物的反应个体化调整。

3.羟考酮:

羟考酮是一种中效的阿片类镇痛药物,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不良反应较少。羟考酮常用于口服或直肠给药,口服起效较慢,直肠给药起效快。羟考酮的剂量应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对药物的反应个体化调整。

4.氢吗啡酮:

氢吗啡酮是一种中效的阿片类镇痛药物,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不良反应较少。氢吗啡酮常用于口服或静脉注射给药,口服起效较慢,静脉注射起效快。氢吗啡酮的剂量应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对药物的反应个体化调整。

5.阿片类镇痛药物的注意事项:

(1)阿片类镇痛药物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避免滥用和成瘾。

(2)阿片类镇痛药物可引起呼吸抑制,因此应在密切监测呼吸功能的情况下使用。

(3)阿片类镇痛药物可引起便秘,因此应采取预防措施,如增加液体摄入、摄入高纤维食物等。

(4)阿片类镇痛药物可引起恶心、呕吐,因此可同时使用止吐药。

(5)阿片类镇痛药物可引起嗜睡,因此患者应避免驾驶或操作机械。

6.阿片类镇痛药物的替代药物:

对于不能耐受阿片类镇痛药物的不良反应或对阿片类镇痛药物过敏的患者,可考虑使用非阿片类镇痛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萘普生等。第五部分非药物性疼痛管理方法关键词关键要点物理治疗

1.胸部物理治疗:包括胸部扩张运动、震动和叩背,有助于松动呼吸道分泌物,促进肺部膨胀,减轻疼痛。

2.姿势改变:保持直立或半卧位,有助于改善肺部通气,减少胸腔积液对肺部的压迫,减轻疼痛。

3.呼吸训练:包括腹式呼吸和横膈膜呼吸,有助于增强呼吸肌力量,改善肺功能,减轻疼痛。

热敷或冷敷

1.热敷:将热毛巾或热水袋敷于胸部,有助于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2.冷敷:将冰袋或冷毛巾敷于胸部,有助于减轻疼痛和肿胀。

放松训练

1.腹式呼吸训练:通过控制呼吸频率和深度,有助于放松肌肉,缓解疼痛。

2.瑜伽或太极:有助于放松肌肉,改善身体灵活性和平衡能力,减轻疼痛。

3.正念冥想:通过关注当下,有助于放松身心,减轻疼痛。

饮食调整

1.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辛辣、刺激性食物可能会刺激胸膜,加剧疼痛。

2.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组织修复,减轻疼痛。

3.保持水分充足:水分有助于稀释血液,改善血液循环,减轻疼痛。

心理支持

1.心理咨询:通过心理咨询,有助于患者了解和应对疼痛,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应对疼痛的能力。

2.家人朋友的支持:家人朋友的支持和陪伴,有助于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面对疼痛,减轻疼痛感。

3.加入患者组织:加入患者组织,有助于患者与其他患者分享经验,互相支持,减轻疼痛感。

音乐治疗

1.音乐治疗:通过聆听或演奏音乐,有助于放松身心,减轻疼痛。

2.音乐疗法:音乐治疗师通过音乐与患者互动,有助于患者表达情绪,减轻疼痛。非药物性疼痛管理方法

1.体位调整

调整体位可以减轻胸腔压迫,改善呼吸,从而减轻疼痛。最常用的体位是半卧位,可以将头部和胸部抬高30-45度。也可以采用侧卧位,患侧在上,以减轻对患侧胸腔的压迫。

2.胸带固定

胸带固定可以限制胸壁运动,减少疼痛。胸带应选择合适的大小,并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调整。固定时应注意不要过紧,以免影响呼吸。

3.冰敷/热敷

冰敷可以减轻炎症和疼痛,而热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冰敷或热敷时应注意温度不要过高或过低,以免损伤皮肤。

4.理疗

理疗可以帮助放松肌肉,缓解疼痛。常用的理疗方法包括按摩、针灸、电刺激等。

5.心理支持

血胸患者往往会感到焦虑和抑郁,这些情绪会加重疼痛。心理支持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从而减轻疼痛。心理支持包括心理咨询、支持小组等。

6.其他非药物性治疗方法

其他非药物性治疗方法包括音乐疗法、瑜伽、冥想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放松身心,缓解疼痛。

非药物性疼痛管理方法的优点

1.安全性高

非药物性疼痛管理方法安全性高,不会对患者造成不良反应。

2.有效性好

非药物性疼痛管理方法对血胸后疼痛的治疗有效性好。研究表明,非药物性疼痛管理方法可以减轻疼痛、改善睡眠、提高生活质量。

3.经济性好

非药物性疼痛管理方法经济性好,患者可以自行在家中进行治疗。

4.持久性好

非药物性疼痛管理方法的治疗效果持久,可以长期缓解疼痛。

5.可与药物治疗联合使用

非药物性疼痛管理方法可以与药物治疗联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止痛效果。第六部分胸腔闭管引流管理关键词关键要点【胸腔闭管引流管理】:

1.指征:当胸腔内积液量超过1.5L或血胸继续活动时,应进行胸腔闭管引流,包括择期或急诊胸腔积液引流、急诊血胸引流、预防性胸腔闭管引流。

2.方法:在局部麻醉下,于胸腔积液或血胸最凸处,沿着肋骨上缘插入直径为24-32F或更大的胸腔闭管引流管。

3.负压引流:通过胸腔引流瓶产生的负压将胸腔内积液或血胸引流出。负压引流的初始压力为-20mmHg,然后逐渐增加至-30~-40mmHg,最大负压不应超过-40mmHg。

4.引流物的监测:监测引流物的量、颜色和性和性状,以评估复张情况和出血情况。一般情况下,血性引流物的量在24小时内应逐渐减少,且引流液应逐渐转变为浆液性。

5.拔管时机:当引流物的量持续少于50mL/天,且引流液清澈无色时,可以拔除胸腔闭管引流管。

【胸腔闭管引流并发症】:

胸腔闭管引流管理

适应证

*胸腔闭管引流的主要适应证是血胸。血胸是指胸膜腔内积聚血液的状况,通常是由胸部外伤或肺部疾病引起的。血胸可导致呼吸困难、休克,甚至死亡。

*胸腔闭管引流还可以用于治疗气胸、脓胸和胸腔积液等疾病。

禁忌症

*胸腔闭管引流的禁忌症包括:

*凝血功能障碍

*血小板减少症

*严重感染

*肺癌晚期

*胸膜腔粘连严重

操作步骤

1.患者取仰卧位或侧卧位,患侧在上。

2.在患侧胸部的第5或第6肋间隙,腋中线外缘做切口。

3.用血管钳沿肋骨下缘钝性分离胸膜腔,直到能够插入胸腔闭管。

4.将胸腔闭管插入胸膜腔,并固定在胸壁上。

5.将胸腔闭管与引流瓶连接,并保持引流瓶低于胸腔闭管的位置。

护理要点

*胸腔闭管引流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脉搏、呼吸、血压和体温。

*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和性质,并记录在患者护理记录中。

*每天用生理盐水冲洗胸腔闭管,以防止堵塞。

*定期更换引流瓶,以防止感染。

*鼓励患者进行深呼吸和咳嗽,以促进肺部膨胀和排出痰液。

*当胸腔闭管引流液量减少到30ml/天以下时,可以考虑拔除胸腔闭管。

并发症

*胸腔闭管引流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包括:

*感染

*出血

*胸膜腔粘连

*肺不张

*气胸

*血栓形成

*电解质紊乱

预后

*胸腔闭管引流术后,大多数患者的预后良好。然而,预后取决于患者的年龄、健康状况和血胸的严重程度。第七部分围手术期镇痛方案制定关键词关键要点【围手术期镇痛方案制定】:

1.围手术期镇痛方案旨在最大程度地缓解血胸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2.围手术期镇痛方案应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包括年龄、体重、基础疾病、手术类型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镇痛方案。

3.围手术期镇痛方案应采用多种镇痛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包括药物镇痛、非药物镇痛、神经阻滞等,以实现最佳的镇痛效果。

【血胸后疼痛的特点】:

围手术期镇痛方案制定

围手术期镇痛方案的制定是血胸后疼痛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有效的镇痛方案可以有效缓解疼痛,降低患者的不适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疼痛评估

疼痛评估是制定镇痛方案的基础,通过疼痛评估可以了解患者疼痛的性质、程度、部位、持续时间等,为选择合适的镇痛药物和方法提供依据。

2.镇痛药物的选择

镇痛药物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疼痛情况、有无过敏史、肝肾功能等因素综合考虑。

(1)非甾体抗炎药:非甾体抗炎药具有良好的镇痛、消肿作用,常用于轻、中度疼痛的治疗。

(2)阿片类药物:阿片类药物具有强效的镇痛作用,常用于中、重度疼痛的治疗。

(3)局部麻醉药:局部麻醉药通过阻断神经传导,达到镇痛的目的,常用于手术切口疼痛的治疗。

(4)其他镇痛药物:其他镇痛药物包括抗惊厥药、抗抑郁药、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拮抗剂等,常用于难治性疼痛的治疗。

3.镇痛方法的选择

镇痛方法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疼痛情况、有无合并症、经济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

(1)口服镇痛药:口服镇痛药是围手术期镇痛最常用、最简便的方法。

(2)静脉镇痛药:静脉镇痛药起效迅速,常用于急性疼痛的治疗。

(3)肌内注射镇痛药:肌内注射镇痛药起效较慢,但持续时间较长,常用于慢性疼痛的治疗。

(4)局部麻醉:局部麻醉通过阻断神经传导,达到镇痛的目的,常用于手术切口疼痛的治疗。

(5)神经阻滞:神经阻滞通过阻断神经传导,达到镇痛的目的,常用于四肢疼痛的治疗。

(6)硬膜外镇痛:硬膜外镇痛通过将镇痛药物注入硬膜外腔,达到镇痛的目的,常用于胸、腹手术后的镇痛。

(7)鞘内镇痛:鞘内镇痛通过将镇痛药物注入蛛网膜下腔,达到镇痛的目的,常用于腰椎手术后的镇痛。

4.镇痛方案的调整

镇痛方案的制定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1)疼痛控制不佳时,应及时调整镇痛方案,增加镇痛药物的剂量或更换镇痛药物。

(2)疼痛控制良好时,应逐渐减少镇痛药物的剂量,直至停药。

5.镇痛方案的注意事项

(1)镇痛药物应严格按照医嘱服用,不可自行增加或减少剂量。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