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一_第1页
八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一_第2页
八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一_第3页
八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一_第4页
八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页码页码/NUMPAGES总页数总页数八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一(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在一密闭的容器中,一定质量的碳粉与过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充分反应,容器内各相关量与时间(从反应开始计时)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B.C.D.2、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D.稀有气体3、如图所示,在蒸馏烧瓶中加入几粒碎瓷片,再加入约1/3体积的自来水,连接装置进行制取蒸馏水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时,冷凝管应该用铁架台夹持固定B.实验时,冷凝管进、出水的方向:b进a出C.图中所示装置,温度计的位置不对,水银球应该插入液态水中D.石棉网的作用是使蒸馏烧瓶均匀受热,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加热时出现暴沸4、如图表示初中化学常见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读出液体的体积D.液体的取用5、下列仪器对应的名称正确的是()长颈漏斗 B.试管夹C.滴瓶 D.蒸发皿6、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死灰复燃B.杯弓蛇影C.冰消雪融D.铁杵磨针7、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增加B.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少C.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D.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8、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A.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B.生活中节约用水C.大量开采使用地下水 D.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9、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下列气体性质不需考虑的是()A.密度 B.可燃性 C.溶解性 D.能否与水反应10、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①原子数目;②分子数目;③元素种类;④物质种类;⑤原子种类;⑥物质的总质量。A.①④⑥ B.①③⑤⑥ C.①②⑥ D.②③⑤11、下列符号能表示两个氢分子的是()A.2H B.2H2 C.H2 D.2H2O212、空气的成分中能供给人体呼吸的气体是()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13、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下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C.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7∶5D.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14、将金属M的粉末放入盛有硝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无色,继续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根据上述实验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M>Cu>AgB.滤渣中可能有金属MC.滤液中至少含有两种溶质D.滤渣中一定有Ag15、小丽捡到一枚白色鹅卵石,这会不会是大理石呢?将其放在食醋中,有气泡产生。小丽认为鹅卵石中可能含有碳酸盐。在此过程中,没有应用的科学方法是()A.猜想 B.实验 C.推理 D.归纳16、河水净化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步骤Ⅰ可出去难溶性杂质 B.X试剂可以是活性炭C.步骤Ⅲ可杀菌.消毒 D.净化后的水是纯净物17、用试管加热固体时,有时因操作不正确而出现试管炸裂的现象,其原因可能是()A.加热前试管外壁干燥 B.加热不均匀,局部温度过高C.试管口略向下倾斜了 D.试管夹夹在试管中上部了18、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获得氧气 B.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之一C.空气中氧气质量占空气质量的21% D.空气中的氧气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19、在2017年邵阳市初中化学实验操作技能考试中,某同学抽到“试题三:给液体加热”,考试结束时,老师发现他使用的试管破裂了,其原因可能是()A.试管口对着自己或他人B.液体的量超过试管容积的1/3C.没有擦干试管外壁的水便开始加热D.先用外焰均匀加热,再固定位置加热20、右图装置常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对该实验的认识中正确的是()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B.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细铁丝C.该实验可说明N2难溶于水D.红磷的量不足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大于1/5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1、下列描述中①铜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②铜锈是一种绿色粉末③加热铜绿生成氧化铜、二氧化碳、水④氧化铜为黑色粉末⑤加热时产生的水蒸气在试管口凝成水珠⑥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⑦不可燃⑧但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能使石灰水变浑浊。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填序号,下同)_____;属于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___;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___.2、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并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实验,才能保障实验的成功和安全。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_____里(填仪器名称)。(2)取液后的滴管,平放或倒置可能造成的后果是_____(答一点即可)。(3)过滤液体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4)用托盘天平称量12.6g氯化钠时,向左盘中加入氯化钠后,发现指针向右偏转,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5)用量筒量取10ml水时,仰视读数,会导致水的实际体积_____。3、用化学符号填空(1)2个氮原子_________(2)碳酸根离子___________(2)3个氧分子__________(4)标出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5)镁离子__________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下列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基本操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A所示,手握细口瓶倾倒液体时,细口瓶标签的一面要____________,细口瓶的塞子要_____在桌面上。(2)如图B所示,点燃酒精灯,仔细观察会发现酒精灯的火焰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共三部分。将一根小木条迅速平放到火焰中,约1s后取出,发现木条两端变黑,中间未变黑,这证明_____________温度最高。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__________盖灭、盖灭后轻提一下灯帽,再重新盖好。(3)如图C所示,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①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_______。②先对试管进行______________,然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药品所在部位加热。2、通过分析实验结果推断物质的组成是认识物质的一种方法。研究水的组成就是利用了这种方法。电解水实验结果如图所示:(1)经检验,电解水只生成了氢气和氧气,确定了水是由_____和_____组成的结论,得出此结论的依据是_____。(2)已知相同状况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具有相同数目的分子。由于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推求出水分子中_____和_____的个数比为2:1,经进一步科学确认,得出水的化学式为H2O。(3)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该反应中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_____。(4)相同条件下,氢气和氧气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相同的,每100g水中最多可以溶解气体的质量如下:气体氢气氧气每100g水中最多可以溶解气体的质量1.63×10﹣3g4.34×10﹣3g则相对更易溶于水的气体是_____;由此你认为在水的电解过程中,生成氢气、氧气的体积比可能_____2:1(填“大于”或“小于”)。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1、已知一个X原子的质量为9.296×10-26kg,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又知X原子中的质子数比中子数少4。求:(1)X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结果保留整数)。(2)X原子的电子数是多少。2、实验室用68g过氧化氢溶液和2g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实验的相关数据如图:请回答:(1)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g。(2)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是多少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A2、C3、C4、B5、B6、A7、D8、B9、B10、B11、B12、B13、D14、B15、D16、D17、B18、C19、C20、C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1、⑤②④⑥③①⑦⑧2、广口瓶腐蚀胶帽(或胶头);沾污试剂引流向左盘添加氯化钠(或向左盘添加药品)偏大3、2N3O2Mg2+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