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JJF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部门计量技术规范
JJF(民航)0123-2014
飞机称重平台校准装置校准规范
CalibrationSpecificationforAircraftWeighingPlatformCalibrationSystem
2014-02-20发布2014-04-01实施
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
JJF(民航)0123-2014
引言
本规范参考了JJF1071-201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其主要内容依据
Intercomp和GEC公司的使用说明书编写。
Ⅱ
JJF(民航)0123-2014
飞机称重平台校准装置校准规范
1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民用航空系统中使用和修理后的飞机称重平台校准装置(以下简称校准
装置)的校准。对于其他厂家的同类校准装置,如果本规范能够满足其技术要求,可参照
本规范进行校准。
2概述
校准装置用于飞机称重平台的校准。校准装置由传感器、指示器、校准平台和液压泵
组件等组成。
3计量特性
测量范围:0N~444822N(0lb~100000lb]
最大允许误差:±0.03%读数值
4校准条件
4.1环境条件
环境温度:20℃±5℃,校准过程中,温度变化不大于1℃。
相对湿度:不大于80%RH
电源电压:220V±22V,50Hz±1Hz
周围无影响正常工作的电磁场、振动、冲击及其他干扰源。
4.2放置时间
校准装置应在校准条件下放置时间不少于8h,保证其温度和校准条件相同并稳
定。
4.3预热时间
校准装置在校准前应通电预热,预热时间应大于30min。
4.4加荷条件
1
JJF(民航)0123-2014
校准装置的安装应保证其主轴线和力标准装置的加荷轴线相重合。由于校准装置压
向使用,所以压向校准时应带有承压垫,传感器的支承面和承压面应平滑,不应有杂物。
4.5测量标准
力标准装置测量范围:能够覆盖被校校准装置的测量范围。
力标准装置最大允许误差:±0.01%读数值。
5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5.1校准项目
校准项目如下:
a)外观检查;
b)预加载检查;
c)示值相对误差的校准。
5.2校准方法
5.2.1外观检查
校准装置不应有影响正常工作及读数的机械损伤,传感器支承面应光滑、无锈蚀。
5.2.2预加载检查
5.2.2.1按图1连接仪器,调整为预加负荷状态,并将校准装置指示器置零。
图1
5.2.2.2对校准装置施加三次额定负荷,加卸负荷时应缓慢且平稳,不得有冲击和超
载。每次额定负荷的保持时间应至少为30s,每次预负荷被完全卸除后,等待回零至少
30s,检查指示器的回零情况,需要时,将校准装置置零。
2
JJF(民航)0123-2014
5.2.3示值相对误差的校准
5.2.3.1在力标准装置控制台上设定负荷为20kN。
5.2.3.2在加荷至设定负荷后,保持30s,读取校准装置指示器示值,记入附录A的表
A.1中。
5.2.3.3在力标准装置控制台上依次设定45kN、90kN、135kN、180kN、220kN、
265kN、310kN、355kN、400kN和445kN(额定负荷),重复5.2.3.2的操作。
5.2.3.4达到额定负荷后,退回零负荷。
5.2.3.5重复进行5.2.3.1~5.2.3.4的操作两次。
5.2.3.6按公式(1)计算校准装置在各校准点的平均值F,按公式(2)计算校准装置
的相对误差。
13
(1)
FF()i
3i1
FF
0100%(2)
F0
式中:Fi——第i次测量值,N(lb);
F0——力标准装置的标准负荷值,N(lb)。
6校准结果表达
经校准的校准装置出具校准证书。校准证书的内容见附录B。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
见附录C。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示例参见附录D。
7复校时间间隔
校准装置的复校时间间隔一般不超过12个月,必要时可随时送校。对首次校准和修
理后校准的校准装置的首个复校时间间隔一般为6个月。
3
JJF(民航)0123-2014
附录A
校准记录格式
设备名称型号规格
制造厂设备编号
送校单位相对湿度
环境温度校准结果
校准员核验员校准日期
外观检查:
预加载检查:
表A.1示值相对误差的校准
校准装置指示器示值
标准负荷值相对
lb误差最大允许误差
kN(lb)123平均值%
20(4496.2)
45(10116.4)
90(20232.8)
135(30349.2)
180(40465.6)
220(49458.0)±0.03%读数值
265(59574.4)
310(69690.8)
355(79807.2)
400(89923.6)
445(100040.0)
注:1N=0.224809lb
4
JJF(民航)0123-2014
附录B
校准证书内容
校准证书应至少包括以下信息:
a)标题:“校准证书”;
b)实验室名称和地址;
c)进行校准的地点(如果与实验室的地址不同);
d)证书的唯一性标识(如编号),页码及总页的标识;
e)客户的名称和地址;
f)被校对象的描述和明确标识;
g)进行校准的日期,如果与校准结果的有效性应用有关时,应说明被校对象的接收日
期;
h)如果与校准结果的有效性应用有关时,应对被校样品的抽样程序进行说明;
i)校准所依据的技术规范的标识,包括名称和代号;
j)本次校准所用测量标准的溯源性及有效性说明;
k)校准环境的描述;
l)校准结果及其测量不确定度的说明;
m)对校准规范的偏离的说明;
n)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签发人的签名、职务或等效标识;
o)校准结果仅对被校对象有效的说明;
p)未经实验室书面批准,不得部分复制证书的声明。
5
JJF(民航)0123-2014
附录C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
C.1概述
C.1.1评定依据
参照JJF1059.1《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的要求进行评定。
C.1.2环境条件
说明校准过程中的环境条件。
C.1.3测量标准
说明校准所使用标准器的相关信息。
C.1.4测量方法
将被校校准装置平稳放置在力标准装置工作平台上。通过力标准装置加荷系统加荷至
设定负荷后,保持30s,直接读取被校校准装置指示器示值,重复测量两次,校准装置指
示器示值的平均值与已换算后的力标准装置的标准质量值之差即为被测对象的示值误差。
C.2测量模型
建立测量模型,见公式(C.1)。
FFF0(C.1)
式中:F——校准装置各校准点的平均值,lb;
F0——力标准装置的标准负荷值,lb;
F——校准装置的示值误差,lb。
C.3各输入量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
C.3.1不确定度来源
见表C.1。
6
JJF(民航)0123-2014
表C.1不确定度来源
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不确定度来源类型
uF()1测量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A
uF()
uF()2被校校准装置指示器分辨力引入的不确定度B
uF()01标准装置引入的不确定度B
uF()02环境条件引入的不确定度B
uF()0
uF()03环境温度和大气压力的变化引入的不确定度B
uF()04重量的垂直分布和环境的影响引入的不确定度B
C.3.2不确定度分量uF()的评定方法
C.3.2.1不确定度分量uF()1的评定方法
假设被校校准装置指示器的示值在某点附近,在重复性条件下用力标准装置连续加荷
n次,得到观测列Fi(i=1~n)。uF()1属于A类不确定度,采用贝塞尔公式计算,求出观
1n1n
测列的算术平均值、单次实验标准差2及观测列算术平
FFisF()ii(FF)
ni1n1i1
sF()
均值的实验标准差sF()i。若在实际测量中取j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为一次测量结
n
s0
果,则uF()1,s0可以选取为实验室经验数值的实验标准差sF()i。
j
C.3.2.2不确定度分量uF()2的评定方法
uF()2是由被校校准装置指示器分辨力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属于B类不确定度。被
a
校校准装置指示器的分辨力为a,则半宽度为1,在区间内服从均匀分布,包含因子为3,
12
uF()2按公式(C.2)计算:
a1
uF()2(C.2)
23
C.3.2.3不确定度分量uF()的计算方法
uF()按公式(C.3)计算:
7
JJF(民航)0123-2014
22
uF()uF()12uF()(C.3)
C.3.3不确定度分量uF()0的评定方法
C.3.3.1不确定度分量uF()01的评定方法
uF()01是由标准装置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属于B类不确定度。若标准装置检定证书
或校准证书上出具了不确定度,可直接引用(需注意的是证书经常给出的是扩展不确定度,
应将其除以包含因子换算为标准不确定度);若标准装置检定证书或校准证书上未出具不
确定度,可引用标准器在此测量点上的最大允许误差计算得到的不确定度,设最大允许误
差为±a2,则半宽度为a2,在区间内服从均匀分布,包含因子为3,uF()0按公式(C.4)
计算:
a2
uF()0(C.4)
3
C.3.3.2不确定度分量uF()02的评定方法
uF()02是由环境条件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属于B类不确定度。由于工作时实验室环
境严格控制在标准条件下,所以环境条件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C.3.3.3不确定度分量uF()03的评定方法
uF()03是由环境温度和大气压力的变化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属于B类不确定度。由
于环境温度和大气压力的变化造成的最大误差估计值为a3,则半宽度为a3,在区间内服
从均匀分布,uF()03按公式(C.5)计算:
a3
uF()00F(C.5)
3
C.3.3.4不确定度分量uF()04的评定方法
uF()04是由重量的垂直分布和环境的影响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属于B类不确定度。
受重量的垂直分布和环境的影响,重力加速度将随之变化,标准偏差的估计值为uF()04。
C.3.3.5不确定度分量uF()0的计算方法
8
JJF(民航)0123-2014
uF()0按公式(C.6)计算:
2222
uF()001020304uF()uF()uF()uF()(C.6)
C.4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Fc()和扩展不确定度U的计算方法
C.4.1灵敏系数
测量模型:FFF0
(F)(F)
灵敏系数:c1,c2
()F()F0
C.4.2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Fc()的计算
因为各不确定度分量相互独立,所以按公式(C.7)计算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Fc()。
22
uF()cuF()cuF()(C.7)
c120
C.4.3扩展不确定度U的计算
按公式(C.8)计算扩展不确定度U。
UkuFc()(C.8)
9
JJF(民航)0123-2014
附录D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示例
D.1概述
D.1.1评定依据
参照JJF1059.1《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的要求进行评定。
D.1.2环境条件
温度:21.5℃,校准过程中温度变化不大于1℃;相对湿度:61%RH。
D.1.3测量标准
名称:力标准装置
测量范围:(0~1)MN
扩展不确定度:0.01%(k2)
D.1.5测量方法
将被校校准装置平稳放置在力标准装置工作平台上。通过力标准装置加荷系统加荷至
设定负荷后,保持30s,直接读取被校校准装置指示器示值,重复测量两次,校准装置指
示器示值的平均值与已换算后的力标准装置的标准质量值之差即为被测对象的示值误差。
D.2测量模型
建立测量模型,见公式(C.1)。
D.3各输入量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
D.3.1不确定度来源
见表C.1。
D.3.2不确定度分量uF()的评定
D.3.2.1不确定度分量uF()1的评定
10
JJF(民航)0123-2014
以力标准装置设定负荷220kN(49458.0lb)为例,在重复性条件下用力标准装置
连续加荷10次,得到观测列(见表D.1),采用贝塞尔公式计算。
表D.1
次数n12345
Fi(kN)49460lb49459lb49459lb49460lb49460lb
次数n678910
Fi(kN)49461lb49460lb49461lb49459lb49460lb
11n10
则平均值(=10)为:=49459.9lb
nFFiiF
nii1110
1n
实验标准差:2=0.74lb
sF()ii(FF)
n1i1
重复条件或复现条件下多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的分布符合正态分布。一般用观测的算
术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所以测量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为算术平均值的实验标
准差,得到:
sF()
uF()sF()i=0.23lb
1n
D.3.2.2不确定度分量uF()2的评定
uF()2是由被校校准装置指示器分辨力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属于B类不确定度。被
a
校校准装置指示器的分辨力为a1lb,则半宽度为10.5lb,在区间内服从均匀分布,
12
包含因子为3,uF()2按公式(C.2)计算,得到:
a1
uF()2=0.29lb
23
D.3.2.3不确定度分量uF()的计算
uF()按公式(C.3)计算,得到:
22
uF()uF()12uF()=0.37lb
11
JJF(民航)0123-2014
D.3.3不确定度分量uF()0的评定
D.3.3.1不确定度分量uF()01的评定
由力标准装置的校准证书可知,力标准装置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01%(k2),则uF()01
为:
0.01%
uF()49458.0lb=2.47lb
012
D.3.3.2不确定度分量uF()02的评定方法
uF()02是由环境条件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属于B类不确定度。由于工作时实验室环
境严格控制在标准条件下,所以环境条件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D.3.3.3不确定度分量uF()03的评定方法
uF()03是由环境温度和大气压力的变化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属于B类不确定度。环
境温度和大气压力的变化造成的最大误差估计值为a30.0005%,在区间内服从均匀分
布,uF()03按公式(C.5)计算,得到:
a30.0005%
uF(00)F49458.0lb=0.14lb
33
D.3.3.4不确定度分量uF()04的评定方法
uF()04是由重量的垂直分布和环境的影响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属于B类不确定度。
受重量的垂直分布和环境的影响,重力加速度将随之变化,标准偏差的估计值为:
uF()04=0.0001%49458.0lb=0.05lb
D.3.3.5不确定度分量uF()0的计算方法
uF()0按公式(C.6)计算,得到:
2222
uF()001020304uF()uF()uF()uF()=2.47lb
D.4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Fc()和扩展不确定度U的计算方法
D.4.1灵敏系数
12
JJF(民航)0123-2014
测量模型:FFF0
(F)(F)
灵敏系数:c11,c21
()F()F0
D.4.2标准不确定度汇总表
标准不确定度汇总表(见表D.2)。
表D.2
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不确定度来源类型标准不确定度ci
uF()1测量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A0.23lb
uF()被校校准装置指示器分辨力引0.37lbf1
uF()B0.29lb
2入的不确定度
uF()01标准装置引入的不确定度B2.47lb
uF()02环境条件引入的不确定度B0
uF()环境温度和大气压力的变化引2.47lbf-1
0uF()B0.14lb
03入的不确定度
重量的垂直分布和环境的影响
uF()B0.05lb
04引入的不确定度
D.4.3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Fc()的计算
因为各不确定度分量相互独立,所以按公式(C.7)计算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Fc(),
得到:
22
uF()cuF()cuF()=2.498lb
c120
D.4.4扩展不确定度U的计算
取k2,置信概率为p95%,按公式(C.8)计算扩展不确定度U,得到:
UkuFc()=4.996lb≈5.0lb
D.4.5扩展不确定度的报告与表示
被校校准装置在负荷为220kN(49458.0lb)点的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
度为:
U=5.0lb,k2
13
JJF(民航)0123-2014
目录
引言………………………(Ⅱ)
1范围……………………(1)
2概述……………………(1)
3计量特性………………(1)
4校准条件………………(1)
4.1环境条件……………(1)
4.2放置时间……………(1)
4.3预热时间……………(1)
4.4加荷条件……………(1)
4.5测量标准……………(2)
5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2)
5.1校准项目……………(2)
5.2校准方法……………(2)
6校准结果表达…………(3)
7复校时间间隔………………………(3)
附录A校准记录格式…………………(4)
附录B校准证书内容…………………(5)
附录C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6)
附录D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示例………(10)
Ⅰ
JJF(民航)0123-2014
飞机称重平台校准装置校准规范
1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民用航空系统中使用和修理后的飞机称重平台校准装置(以下简称校准
装置)的校准。对于其他厂家的同类校准装置,如果本规范能够满足其技术要求,可参照
本规范进行校准。
2概述
校准装置用于飞机称重平台的校准。校准装置由传感器、指示器、校准平台和液压泵
组件等组成。
3计量特性
测量范围:0N~444822N(0lb~100000lb]
最大允许误差:±0.03%读数值
4校准条件
4.1环境条件
环境温度:20℃±5℃,校准过程中,温度变化不大于1℃。
相对湿度:不大于80%RH
电源电压:220V±22V,50Hz±1Hz
周围无影响正常工作的电磁场、振动、冲击及其他干扰源。
4.2放置时间
校准装置应在校准条件下放置时间不少于8h,保证其温度和校准条件相同并稳
定。
4.3预热时间
校准装置在校准前应通电预热,预热时间应大于30min。
4.4加荷条件
1
JJF(民航)0123-2014
校准装置的安装应保证其主轴线和力标准装置的加荷轴线相重合。由于校准装置压
向使用,所以压向校准时应带有承压垫,传感器的支承面和承压面应平滑,不应有杂物。
4.5测量标准
力标准装置测量范围:能够覆盖被校校准装置的测量范围。
力标准装置最大允许误差:±0.01%读数值。
5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5.1校准项目
校准项目如下:
a)外观检查;
b)预加载检查;
c)示值相对误差的校准。
5.2校准方法
5.2.1外观检查
校准装置不应有影响正常工作及读数的机械损伤,传感器支承面应光滑、无锈蚀。
5.2.2预加载检查
5.2.2.1按图1连接仪器,调整为预加负荷状态,并将校准装置指示器置零。
图1
5.2.2.2对校准装置施加三次额定负荷,加卸负荷时应缓慢且平稳,不得有冲击和超
载。每次额定负荷的保持时间应至少为30s,每次预负荷被完全卸除后,等待回零至少
30s,检查指示器的回零情况,需要时,将校准装置置零。
2
JJF(民航)0123-2014
5.2.3示值相对误差的校准
5.2.3.1在力标准装置控制台上设定负荷为20kN。
5.2.3.2在加荷至设定负荷后,保持30s,读取校准装置指示器示值,记入附录A的表
A.1中。
5.2.3.3在力标准装置控制台上依次设定45kN、90kN、135kN、180kN、220kN、
265kN、310kN、355kN、400kN和445kN(额定负荷),重复5.2.3.2的操作。
5.2.3.4达到额定负荷后,退回零负荷。
5.2.3.5重复进行5.2.3.1~5.2.3.4的操作两次。
5.2.3.6按公式(1)计算校准装置在各校准点的平均值F,按公式(2)计算校准装置
的相对误差。
13
(1)
FF()i
3i1
FF
0100%(2)
F0
式中:Fi——第i次测量值,N(lb);
F0——力标准装置的标准负荷值,N(lb)。
6校准结果表达
经校准的校准装置出具校准证书。校准证书的内容见附录B。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
见附录C。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示例参见附录D。
7复校时间间隔
校准装置的复校时间间隔一般不超过12个月,必要时可随时送校。对首次校准和修
理后校准的校准装置的首个复校时间间隔一般为6个月。
3
JJF(民航)0123-2014
附录A
校准记录格式
设备名称型号规格
制造厂设备编号
送校单位相对湿度
环境温度校准结果
校准员核验员校准日期
外观检查:
预加载检查:
表A.1示值相对误差的校准
校准装置指示器示值
标准负荷值相对
lb误差最大允许误差
kN(lb)123平均值%
20(4496.2)
45(10116.4)
90(20232.8)
135(30349.2)
180(40465.6)
220(49458.0)±0.03%读数值
265(59574.4)
310(69690.8)
355(79807.2)
400(89923.6)
445(100040.0)
注:1N=0.224809lb
4
JJF(民航)0123-2014
附录B
校准证书内容
校准证书应至少包括以下信息:
a)标题:“校准证书”;
b)实验室名称和地址;
c)进行校准的地点(如果与实验室的地址不同);
d)证书的唯一性标识(如编号),页码及总页的标识;
e)客户的名称和地址;
f)被校对象的描述和明确标识;
g)进行校准的日期,如果与校准结果的有效性应用有关时,应说明被校对象的接收日
期;
h)如果与校准结果的有效性应用有关时,应对被校样品的抽样程序进行说明;
i)校准所依据的技术规范的标识,包括名称和代号;
j)本次校准所用测量标准的溯源性及有效性说明;
k)校准环境的描述;
l)校准结果及其测量不确定度的说明;
m)对校准规范的偏离的说明;
n)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签发人的签名、职务或等效标识;
o)校准结果仅对被校对象有效的说明;
p)未经实验室书面批准,不得部分复制证书的声明。
5
JJF(民航)0123-2014
附录C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
C.1概述
C.1.1评定依据
参照JJF1059.1《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的要求进行评定。
C.1.2环境条件
说明校准过程中的环境条件。
C.1.3测量标准
说明校准所使用标准器的相关信息。
C.1.4测量方法
将被校校准装置平稳放置在力标准装置工作平台上。通过力标准装置加荷系统加荷至
设定负荷后,保持30s,直接读取被校校准装置指示器示值,重复测量两次,校准装置指
示器示值的平均值与已换算后的力标准装置的标准质量值之差即为被测对象的示值误差。
C.2测量模型
建立测量模型,见公式(C.1)。
FFF0(C.1)
式中:F——校准装置各校准点的平均值,lb;
F0——力标准装置的标准负荷值,lb;
F——校准装置的示值误差,lb。
C.3各输入量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
C.3.1不确定度来源
见表C.1。
6
JJF(民航)0123-2014
表C.1不确定度来源
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不确定度来源类型
uF()1测量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A
uF()
uF()2被校校准装置指示器分辨力引入的不确定度B
uF()01标准装置引入的不确定度B
uF()02环境条件引入的不确定度B
uF()0
uF()03环境温度和大气压力的变化引入的不确定度B
uF()04重量的垂直分布和环境的影响引入的不确定度B
C.3.2不确定度分量uF()的评定方法
C.3.2.1不确定度分量uF()1的评定方法
假设被校校准装置指示器的示值在某点附近,在重复性条件下用力标准装置连续加荷
n次,得到观测列Fi(i=1~n)。uF()1属于A类不确定度,采用贝塞尔公式计算,求出观
1n1n
测列的算术平均值、单次实验标准差2及观测列算术平
FFisF()ii(FF)
ni1n1i1
sF()
均值的实验标准差sF()i。若在实际测量中取j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为一次测量结
n
s0
果,则uF()1,s0可以选取为实验室经验数值的实验标准差sF()i。
j
C.3.2.2不确定度分量uF()2的评定方法
uF()2是由被校校准装置指示器分辨力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属于B类不确定度。被
a
校校准装置指示器的分辨力为a,则半宽度为1,在区间内服从均匀分布,包含因子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高仿真化学纤维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轮胎制造行业市场深度评估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 2025年全套机械零部件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电子测量仪器项目安全评估报告
- 中国PC饮用水桶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装饰别墅合同范本
- 中国纯电动专用车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规划研究报告
- 河南油料的种植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
- 轮胎供应服务合同范本
- 房屋赠与协议书怎么写
- 学校食堂“三同三公开”制度实施方案
- 2025年医院财务工作计划(2篇)
- DB32T 4969-2024大型医用设备使用监督管理平台基础数据采集规范
- 2025年大连长兴开发建设限公司工作人员公开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单元教材分析
- 《物理学的发展史》课件
- 2025年广东广州市海珠区官洲街道办事处政府雇员招聘5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道路交通安全法》课件完整版
- 《小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
- 2024届广东省广州市高三一模考试英语试题讲评课件
- 切削加工中的刀具路径规划算法考核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