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甘肃省陇南市某中学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2/18/34/wKhkFmZEA8eAIvwbAAHtDSjThgo900.jpg)
![2022年甘肃省陇南市某中学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2/18/34/wKhkFmZEA8eAIvwbAAHtDSjThgo9002.jpg)
![2022年甘肃省陇南市某中学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2/18/34/wKhkFmZEA8eAIvwbAAHtDSjThgo9003.jpg)
![2022年甘肃省陇南市某中学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2/18/34/wKhkFmZEA8eAIvwbAAHtDSjThgo9004.jpg)
![2022年甘肃省陇南市某中学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2/18/34/wKhkFmZEA8eAIvwbAAHtDSjThgo900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下面关于溶解度及溶液说法正确的是A.溶解性是物质本身的物理性质,不受溶剂种类的影响B.配制的澄清石灰水中含溶质较少,是因为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C.硝酸铵可作制冷剂,因为其溶于水吸热D.溶液都是无色、均一、稳定的2.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与冰块混合得到混合物B.水的蒸发和水通电分解都属于物理变化C.硬水是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D.水沸腾时可冲起壶盖,说明温度升高分子会变大3.常温下,向烧杯内的甲物质加入乙物质至过量,若x轴表示加入乙物质的质量,则下列选项于图像不相符的是()选项甲物质乙物质Y轴的意义A稀盐酸和硫酸钠氢氧化钡生成沉淀的质量B水硝酸钾溶质的质量分数C二氧化锰过氧化氢溶液氧气的质量D铝稀硫酸溶液中铝元素的质量A.A B.B C.C D.D4.在一密闭容器中放入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物质XYZQ反应前质量/g202137反应后质量/g15321未知A.物质Y一定是单质B.反应后物质Q的质量为12gC.反应过程中X、Q的质量比为9:4D.物质Z一定的该反应的催化剂5.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稀释浓硫酸 B.蒸发食盐水C.测定溶液pH D.闻气体气味6.下列物质属于碱的是A.H2OB.NaHCO3C.Ca(OH)2D.H3BO37.下列药品或仪器中,不能用于判断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是否发生化学反应的是()A.NaNO3溶液 B.CuSO4溶液 C.pH计 D.温度计8.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A.CO2→H2CO3 B.Fe→Fe(OH)3 C.H2O2→O2 D.CO2→CO9.“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说的是自然环境与人们的生活关系密切,倡导大家要爱护自然环境。下列做法符合这一理念的是A.农业上为增加农作物产量,可以大量施用化肥农药B.任意排放工业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C.大量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D.采取就地掩埋的方法来处理各种生活垃圾10.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木柴燃烧B.酒精挥发C.河水结冰D.胆矾研碎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已知K2Cr2O7、KCl、NaCl、Na2Cr2O7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甲、乙、丙、丁如图所示,但不知具体对应是哪条曲线。(Ⅰ)80℃时100g四种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NaCl溶液。(Ⅱ)温度在40℃~80℃时,K2Cr2O7分别与NaCl、KCl可以配成相同温度下相同浓度的饱和溶液。请你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曲线丙物质是__________。(2)40℃时,50g水中加入70gNa2Cr2O7形成的溶液是__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3)90℃时K2Cr2O7、KCl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K2Cr2O7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__KCl溶质质量分数(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4)90℃时,等质量四种物质分别配成饱和溶液所需要水质量最少的是__________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将木炭和氧化铜的粉末均匀混合,放入试管中高温加热至质量不再减少,冷却后称量粉末为10.6g。把该粉末全部倒入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搅拌,得到蓝色溶液和红色不溶物,将不溶物进行过滤、干燥、称量其质量。(如图所示)则反应前的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为多少克____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请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现象。酒香不怕巷子深____________________干冰升华后,体积变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结合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6%的溶液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计算:需要质量分数为30%的溶液________g;量取:量取所需水时俯视读数,其他操作均正确,则配制出的稀溶液的质量分数________6%(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混匀:将准确量取的溶液和水倒入________(填写一种仪器名称)中,用玻璃棒搅拌,使溶液混合均匀;装入棕色瓶中贴好标签(标签中包括过氧化氢溶液和________),密封保存在阴凉处。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火锅是我国独创的美食,历史悠久。火锅常用的一种燃料是固体酒精。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固体酒精”产生了好奇,并对其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a.固体酒精是用酒精、氯化钙和氢氧化钠按一定的质量比混合制成的。b.氯化钙溶液、氯化钠溶液均呈中性。①酒精中是否含有碳元素?②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是否变质?探究乙醇燃烧的生成物:实验方案实验现象烧杯内壁出现水雾烧杯内壁_____实验结论说明酒精燃烧生成_____说明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从上述实验可得出酒精中一定含有_____元素。取少量固体酒精于烧杯中,加足量的水充分溶解后静置,发现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沉淀的形成:_____,由此说明氢氧化钠已变质。为进一步确定氢氧化钠的变质程度,同学们分组进行探究。①甲组同学取适量的烧杯上层清液于两支试管中,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实验方案实验现象溶液变红产生白色沉淀实验结论清液中有氢氧化钠清液中有_____②乙组同学认为甲组同学的实验不能证明清液中一定有氢氧化钠,理由是_____。于是他们另取烧杯中的上层清液,加足量的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静置,再取反应后的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变红。乙组同学的实验中加足量的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_____。小组同学经过讨论,一致认为该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部分变质。小组同学经过讨论发现,通过下列方法也可以判断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取该样品少量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再向其中加入足量的_____,观察到_____,说明样品真的变质了。该实验中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16.化学小组同学想研究铁、铝、铜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相对氢的位置。现有打磨过的铁片、铝片、铜片,再自选两种试剂,设计实验方案,证明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铁、铝、铜、氢的位置,写出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_______。某组同学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实验结束后,将乙、丙实验后的剩余物倾倒至一个烧杯中,充分反应。然后将甲实验的剩余物倒入此烧杯,无气泡产生,写出乙丙混合过程中一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最后此烧杯中的溶质一定含有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C【解析】
A、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有:温度、溶质的种类、溶剂的种类,故选项说法错误;
B、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所以配制的石灰水中溶质较少,故选项说法错误;
C、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所以硝酸铵可作制冷剂,故选项说法正确;
D、溶液可以有颜色,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2、C【解析】硬水与软水;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A、冰块是固态的水,混合以后还是只有水这一种物质,故A说法错误;B、水的蒸发是指水由液态变为气态,没有产生新的物质,所以属于物理变化,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属于化学变化,故B说法错误;C、硬水是指含有较多钙镁离子的水,故C正确;D、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说明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会变大,故D解释错误。故选C。3、C【解析】
常温下,向烧杯内的甲物质加入乙物质至过量,若x轴表示加入乙物质的质量,曲线从0点出发,逐渐增大,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不再增大。【详解】A、向稀盐酸和硫酸钠混合液加氢氧化钡溶液,硫酸钠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且该沉淀不溶于盐酸,所以反应开始时就有沉淀产生,当硫酸钠反应完时,沉淀的量不再增加,与曲线相符,不符合题意;B、往水中溶解硝酸钾,溶质质量分数从0不断增大,当溶液达到饱和时,溶质质量分数不再增大,与曲线相符,不符合题意;C、向二氧化锰中滴加过氧化氢溶液,反应开始时就产生氧气,且氧气不断增加,因为二氧化锰在该反应中作催化剂,反应中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因此,过氧化氢不断滴加,氧气就不断增大,氧气没有最大量,与曲线不相符,符合题意;D、向铝中滴加稀硫酸,铝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溶液中的铝元素的质量不断增加,当铝完全反应后,溶液中铝元素的质量不再增加,与曲线相符,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判断反应生成物与曲线的关系时,重点找出生成物的起点和终点是否与曲线相符。4、B【解析】
本题可分析X、Y、Z三种物质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情况,确定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Q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详解】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X的质量减少了20g﹣15g=5g,为反应物;Y的质量增加了32g﹣2g=30g,故Y是生成物,生成的Y的质量为30g;Z的质量不变,Z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Q应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Q的质量为30g﹣5g=25g,未知的数值为37g﹣25g=12g。因此:A、该反应为:X+Q→Y,物质Y一定是化合物,故A错误;B、反应后物质Q的质量为12g,故B正确;C、反应过程中X、Q的质量比为:5:25=1:5,故D错误;D、Z的质量不变,Z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D错误。故选B。【点睛】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质量增加的物质是生成物,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5、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稀释浓硫酸时应把浓硫酸缓慢沿烧杯内壁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切不可把水往浓硫酸里倒,错误,B、蒸发食盐水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液体局部受热而飞溅,正确,C、测定溶液pH的方法:用玻璃棒(或滴管)蘸取待测试液少许,滴在pH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溶液的pH,不能直接把PH试纸放到待测液中,错误,D、闻药品的气味不能直接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错误,故选B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6、C【解析】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叫混合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纯净物;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的化合物叫氧化物。溶于水产生的阳离子只有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由金属或铵根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叫盐,由金属或铵根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叫碱。A.H2O属于氧化物,B.NaHCO3属于盐;C.Ca(OH)2属于碱;D.H3BO3属于酸。故选C。7、A【解析】
A、NaNO3溶液与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等均不反应,不能用于判断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是否发生化学反应,故选项正确。B、CuSO4溶液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能用于判断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是否发生化学反应,故选项错误。C、用pH计,根据测定pH的变化,能用于判断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是否发生化学反应,故选项错误。D、中和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根据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变化,能用于判断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是否发生化学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A。8、B【解析】
A、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故选项错误;B、铁不能与碱溶液反应,不能通过一步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故选项正确;C、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故选项错误;D、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一步反应实现即原物质只发生一个反应即可转化为目标物质,根据所涉及物质的性质,分析能否只通过一个反应而实现即可。9、C【解析】A、农业上施加农药和化肥可以提高粮食的产量,但是要合理施加,不能过量,否则会污染空气或破坏土壤,故错误;B、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废渣的任意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故错误;C、大量植树造林可以防止空气污染,改善空气环境,故正确;D、生活垃圾应该集中处理,合格后排放,随意掩埋生活垃圾会造成环境污染,故错误。故选C。10、A【解析】A、木柴燃烧是木柴与空气中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故是化学变化,正确;B、酒精挥发是酒精分子之间的间隙变大,故是物理变化,错误;C、河水结冰是液态的水变为固态的冰,故是物理变化,错误;D、胆矾研碎是胆矾形状的变化,是物理变化,错误。故选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KCl不饱和小于甲【解析】
(1)根据(Ⅰ)中信息可知丁为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氯化钾与氯化钠性质相似,所以溶解度变化曲线不大,因此与丁相似的溶解度曲线为丙,所以丙为氯化钾,而(Ⅱ)中,可以看出重铬酸钾与氯化钠和氯化钾较容易形成饱和溶液,所以溶解度曲线应该在该温度曲线内与两者接近,所以乙为重铬酸钾,甲为重铬酸钠;(2)甲为重铬酸钠的溶解度曲线,在40℃时,重铬酸钠的溶解度大于160g,所以在50g水中溶解重铬酸钠的最大质量大于80g,此时加入70g重铬酸钠,未达到其饱和状态,所以形成不饱和溶液;(3)在90℃降温至20℃后,两者溶解度都下降,但是都是饱和溶液,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成正比,此时氯化钾的溶解度大于重铬酸钾,所以重铬酸钾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氯化钾;(4)90℃时可以看出溶解度重铬酸钠>重铬酸钾>氯化钾>氯化钠,四种物质此时都是饱和溶液且质量相等,溶解度越大溶解溶质越多,此时为了确保四种物质在此温度下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则溶解度最大的其加入溶剂变少,这样溶解的溶质变少,而溶解度较小的则需要溶剂增大,溶解较大的溶质,已达到四种物质最终形成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所以水最少的为甲,重铬酸钠。【点睛】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越大,溶质质量分数越大。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12.2g【解析】
由题中信息知,生成铜质量是6.4g,CuO→Cu,则与碳反应的氧化铜质量为8g。与硫酸反应的氧化铜质量为10.6g-6.4g=4.2g.则反应前的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为4.2g+8g=12.2g。答:反应前的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是12.2g。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分子在不断运动固态变为气态,分子间隔变大【解析】
(1)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因为酒精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酒香。(2)干冰升华,体积变大,是因为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填:(1)分子在不断运动;(2)固态变为气态,分子间隔变大。14、20大于烧杯溶质质量分数6%【解析】
根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配制的方法进行分析。【详解】(1)计算:需要质量分数为100g×6%÷30%=20g;(2)量取:量取所需水时俯视读数,水的实际体积偏小,则配制出的稀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6%;(3)混匀:将准确量取的溶液和水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使溶液混合均匀;(4)装入棕色瓶中贴好标签(标签中包括过氧化氢溶液和溶质质量分数6%)。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碳、氢CaCl2+Na2CO3=2NaCl+CaCO3↓Na2CO3碳酸钠溶液也呈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除去溶液中碳酸钠,防止对氢氧化钠的检验造成干扰盐酸有气泡冒出Na2CO3+2HCl=2NaCl+H2O+CO2↑【解析】
[实验探究](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和书写化学方程式;(3)①根据实验现象分析解答;②根据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都呈碱性进行分析解答;(4)根据除去碳酸根离子的干扰进行分析解答;(5)根据碳酸钠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详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由烧杯内壁出现水雾知酒精燃烧生成了水,说明酒精中一定含有氢元素;证明生成二氧化碳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酒精中含有碳元素,故答案为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碳、氢;(2)取少量固体酒精于烧杯中,加足量的水充分溶解后静置,发现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生成了碳酸钙,反应物是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2+Na2CO3=2NaCl+CaCO3↓;故答案为CaCl2+Na2CO3=2NaCl+CaCO3↓;(3)①在清液中滴加澄清石灰水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碳酸钠,故答案为Na2CO3;②甲组同学的实验不能证明清液中一定有氢氧化钠,因为碳酸钠溶液也呈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故答案为碳酸钠溶液也呈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4)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是为了除去溶液中碳酸钠,防止对氢氧化钠的检验造成干扰,故答案为除去溶液中碳酸钠,防止对氢氧化钠的检验造成干扰;(5)由于碳酸钠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气体,可用盐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智能座舱行业市场规模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智研咨询)
- 知识产权与专利情报课件
- (高清版)DB37∕T 3046-2017 苦楝栽培技术规程
- (高清版)DB37∕T 2982.2-2017 海洋牧场建设规范 第2部分:调查与选址
- 《植物旳向性运动》课件
- (高清版)DB23∕T 3890-2024 公路工程蜂格护坡技术规范
- 《管理角色认知》课件
-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程(慕课版 双色版 第3版) 课件 第3章 创业与创业政策
- 2025至2031年中国带混床除盐系统设备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基站控制单元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青岛生建z28-75滚丝机说明书
- 公务员面试应急应变题目大全及解析
- 学校年级组长工作计划
- 2023年广州市青年教师初中数学解题比赛决赛试卷
- 对折剪纸课件
- 膝关节痛风的影像学诊断
- 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要求模板
- 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国防
- 2023-2024人教版小学2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新教材】
- 浙江省炮制规范2015版电子版
- 小学《体育与健康》体育基础理论知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