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单元说明
♦............教材教学解读♦
本单元围绕“外国文学名著”这个主题编排了三篇课文,安排的这三篇课文都节选自长
篇小说。《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经典之作,是一部回忆录式的冒险小说。
《骑鹅旅行记》是190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瑞典女作家赛尔玛・拉格洛芙的作品。《汤
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发表于1876年。阅读这些作品,学生不仅能
够随主人公一起游历,感受各国的风土人情,而且能够与主人公一起成长,体验成长的欢乐
和艰辛。
本单元的第一个阅读训练要素是“借助作品梗概,了解名著的主要内容”。“梗概”是
对作品内容的浓缩和概括,“了解作品梗概”是把握名著主要内容的方法之一。本单元《鲁
滨逊漂流记》(节选)一课,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梗概,把握整部小说的主要内容。
本单元的第二个阅读训练要素是“就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节交流感受”,旨在培养学生
阅读时既能把握故事的内容,又能针对人物和情节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会的能力。围绕这个
要素,《鲁滨逊漂流记》(节选)通过文本形式对比阅读,讲述鲁滨逊流落荒岛后的求生经历及
心态变化,引导学生交流对主人公鲁滨逊的感受;《骑鹅旅行记》(节选)通过语言描写,介绍
了男孩尼尔斯变成小狐仙后的经历,引导学生交流对主人公际遇的感受;《汤姆・索亚历险记》
(节选)描述了两个孩子失踪归来的戏剧化场面,引导学生交流最吸引自己的情节和对汤姆这
个人物形象的感受;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则围绕“应该从哪些方面或角度来评价人
物”展开交流,引导学生留意描写人物的句子,立体、多面(多元)地评价人物。
本单元的习作训练要素是“学习写作品梗概”。梗概对于学生而言是新的习作类型,写
梗概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本单元中,《鲁滨逊漂流记》(节选)一课就提供了梗概
的范例,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梗概,为习作做了铺垫。本单元还安排了快乐读书吧栏目,推荐
阅读世界名著《鲁滨逊漂流记》《骑鹅旅行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爱丽丝漫游奇境》。这四
部小说都是关于游历和冒险的,主题贴近学生的阅读心理,能够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阅读方法也紧扣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可以引导学生迁移、运用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获得更
好的阅读体验。
....................教学策略与建议♦♦♦♦♦♦♦♦♦♦♦♦♦♦♦
本单元教学时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第一,注意把握好教学的适切度,且关注学生阅读中遇到的困难。本单元节选的三部外
国文学名著都有一定的时代背景,且国家不同,文化有差异,这就进一步加大了学生阅读理
解的难度。教学时,要注意把握好教学的适切度,可以给学生提供适当的背景资料,也可以
提示学生在阅读之前自己查找相关的背景资料”了解背景,运用资料,则能帮助学生解决阅
读的疑难处、困感处。但教师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引导学生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把握人物
形象上,不能过度拓展相关资料,也不要过多、过深地对名著的思想内涵、文学地位和社会
价值进行解读或展开讨论。
第二,重视兴趣激发,运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阅读原著。《鲁滨逊漂流记》(节选)一课选
编了名著梗概,帮助学生了解整本书的内容:《骑鹅旅行记》(节选)一课的学习提示列出了这
本原著目录中的一些小标题;《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一课情节曲折,引人入胜,且在结尾
处制造了悬念。教师可以充分挖掘教材编排上的这些特点,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同
时,可以结合“快乐读书吧”,引导学生将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迁移、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让学生感受外国文学名著的魅力。
第三,把握主线,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以自主思考、合
作探究等学习方式,抓住“感受人物形象”这条主线,体会多种描写方法对人物性格塑造的
作用,感悟主人公的精神品质,学习应该如何表达,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语言积累能力和
审美能力。
第四,整体统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鲁滨逊漂流记》(节选)提供了梗概的范例,阅读
时可以让学生了解本单元的习作是写作品的梗概,由读到写,习作时可以借助这个范例让学
生了解什么是梗概,梳理出写梗概的步骤。口语交际引导学生围绕一本书交流心得,教师可
以引导学生结合语文园地中“交流平台”所提示的评价人物的方法,立体地、多角度地进行
评价;还可以引导学生引用原文来说明观点,使观点更有说服力,做到有理有据地进行表达。
在交流心得时,要注意分辨别人的观点是否有道理,讲述的理由是否充分。本单元口语交际、
习作和快乐读书吧的联系很紧密,教学时可以将三者整合起来进行教学,一方面可以提前布
置快乐读书吧的读书活动,引导学生先了解阅读外国名著的基本方法,再尝试运用这些方法
理解课文内容;另一方面在指导学生在完成快乐读书吧的时候,适当兼顾口语交际和习作的
要求。
♦..………*♦…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疆
分类内容教学要点
0-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21.会写15个生字,会写20个词语
骑鹅旅行记(节选)1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作品梗概了解课文
主要内容
课文
3.自主阅读,讨论交流,了解外国文学名著的阅读
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1
方法
4.把握文章脉络,总结全文梗概,大致理解文意
5.了解小说文学的趣味性,体会文章详略对于情节
的作用,产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6.能就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节交流感受,对人物作
出简单的评价
1.围绕一本书交流读书心得,分享阅读收获
口语
同读一本书12.能引用原文说明观点,使观点更有说服力
交际
3.能分辨别人的观点是否有道理,理由是否充分
1.归纳梗概要点,学习抓住课文主要内容写梗概的
方法
习作写作品梗概22.能选择自己读过的一本书写作品梗概
3.能与同学分享自己写的梗概,并根据反馈进行修
改
交流平台1.读名著,能围绕如何对人物进行评价发表自己的
词句段运用看法
2.体会夸张这一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并发挥想象
语文
仿写句子,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想象等能力
园地
日积月累23.感受不同译者对相同内容的不同表达,增强译本
意识
4.背诵、积累名言警句,学会理解与运用
1.阅读世界名著,了解故事内容,激发阅读兴趣
2.了解名著的写作背景,体会作者通过文字传达的
快乐漫步世界
1情感和思想内涵
读书吧名著花园
3.学习做读书笔记,乐于与同学分享阅读感受与收
获
5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教材教学解读♦
《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现实主义文学著作,是冒险类小说中的经典作品之一,在文学
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鲁滨逊漂流记》写于1719年,是英国作家笛福受当时一个真实故事
的启发而创作的。小说以当时社会现实为背景,结合了作家自己的经历和想象,采用自述的
方式,讲述了一个情节曲折、生动细节的传奇故事。主人公鲁滨逊在去非洲航海的途中遇到
风暴,只身漂流到一个无人的荒岛上,开始了一段与世隔绝的生活。
面对严酷的环境,他很快克服了悲观情绪,依靠自己顽强的意志和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克服
了种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在荒岛上生活了二十八年,最终遇救返回故园。
本课内容由梗概和节选组成。第一部分是“梗概”,概括地介绍了《鲁滨逊漂流记》这
部小说的主要内容。梗概按照鲁滨逊历险的时间顺序,通过典型事件,概述了鲁滨逊“流落
荒岛”“建房定居”“畜养种植”“救‘星期五’",最终“回到英国”的故事.第二部分
是“节选”。教材选取了小说中讲述鲁滨逊初到荒岛的部分,描写了鲁滨逊刚刚流落到岛上
时的生活状态和对自己所处现状的思考。节选内容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写鲁滨逊在
岛上忧伤而寂寞的生活——荒无人烟的小岛上,物资缺乏,孤独寂寞,鲁滨逊用刀子刻柱留
痕,记录日期,并从船上搬运东西,开始修建住所;后半部分写鲁滨逊对自己当前的情形和
环境的理性思考——他把自己的幸与不幸、好处和坏处如实罗列出来,并加以对照,从中找
到了一丝宽慰及生活下去的希望,于是他决心不再悲观沮丧,开始着手调整生活方式。鲁滨
逊在严酷环境中的心理斗争突显了其身处绝境时正视现实、乐观向上、顽强坚毅的精神,是
这个节选部分的重点所在。面对严酷的生存环境,鲁滨逊有过失落、绝望、恐惧,但他很快
克服了悲观的情绪,以冷静、理性的态度面对现实,振作精神,开始了自己与恶劣环境之间
不屈不挠的战斗。正是在这种态度和精神的指引下,鲁滨逊才能在荒岛上施展才能,顽强生
活了二十八年。
课文用表格的形式,把鲁滨逊流落荒岛的好处与坏处罗列了出来,这也是鲁滨逊内心进
行思想斗争和理性思考的过程。其中,坏处写得较简单,好处的理由写得详细而充分,二者
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了主人公积极乐观、坚毅顽强的精神。用第一人称内心独白的方式
写出了主人公的想法,
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令读者感受到鲁滨逊态度的转变及内心复杂的情感,他努力压抑自己
的绝望情绪,为自己内心寻找宽慰,表现出人物冷静理性、积极乐观的精神,体现了辩证思
维观。
******..............教学活动设计♦♦♦♦♦♦♦..........
••••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自主练习等方式会写“惧、凄”等生字和“流落、凄凉”等词语;
通过创设情境、借助插图法、动作表演、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凄凉、寂寞、恐惧、忧
伤、理智、心平气和、重见天日、防御”等词语。
2.能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借助作品梗概,了解名著的主要内容,用小标题的形式
列出来。
3.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就主人公和精彩情节,表达感受与想法,激发阅
读原著的兴趣。
4.关注主人公命运,体会其不惧困难、顽强生存、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借助作品梗概,理清小说的故事线索,培养学生把握课文主要信息、概括主要内容的能
力。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关注主人公命运,个性化、多角度理解人物形象。
2.引导学生学习人物的精神品质,培养学生面对困境时积极乐观的态度和品质。
教学策略
1.字词教学
对于生字的学习,以学生自主识字为主。在预习和自读课文时,提出识字要求:借助字
典和拼音,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生字词,并以联系上下文和结合生活实际的方式来理
解词语的意思。“惧、凄、寞、霉、籍、聊、控、贷、易人毙、袭、覆”都是形声字,可以
利用形旁表义的特点进行归类识记;教学“贷、籍”时,可以运用形近字对比的方法,区分
与“货、藉”的读音、写法。本课中有些多音字要提醒学生读正确。
生字书写教学时,注意“惧、凄、聊、栅、控、易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遵循“
让左者左昂右低,让右者右伸左缩”的写字规律;“寞、宴、霉、籍、乏、贷、毙、袭、覆
”是上下结构的字,书写时要遵循“上窄下宽或上宽下窄”的规律,生字的笔画顺序要正确
o如“籍”字的下半部分是由“耒”(同)和“昔”组成,“耒”的最后一笔是点,注意不要
写成“未”;“覆”笔画较多,字形较复杂,上面部分要写得扁小,第五笔为竖,不要写成
竖弯。
词语理解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境、借助插图法、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其
中,“寂寞、恐惧、凄凉”等是描写心理活动的词语,可以运用情境法来进行理解;“书籍
”可以运用实物法进行理解;“焉知非福”可以结合寓言故事进行理解。
2.阅读教学
文中梗概部分用精练的语言写出了鲁滨逊流落荒岛、谋求生存的非凡经历。在教学中,
引导学生理清课文脉络,以默读的形式来阅读课文。初读课文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篇
课文的内容与平时看到的课文有什么不同”,让学生了解这篇课文的特殊结构——由“梗概
”和“节选”两部分组成,“梗概”是原著的大略内容,“节选”是原著中选取出来的精彩
片段。
学习作品梗概部分的内容时,可以采用先扶后放的方式,引导学生默读梗概,思考''这
篇梗概写了鲁滨逊的哪些事”,用小标题的方式列出来——先让学生默读梗概的第1、2自然
段,说说这两个自然段写了关于鲁滨逊的什么事,辅助学生概括出小标题“流落荒岛”,并
在梗概对应自然段的空白处作批注;再让学生默读梗概的其他段落,尝试列出小标题,批注
在相应自然段旁。也可以让学生阅读课后练习第一题,在自主概括的基础上展开小组讨论,
进行合并、归纳。
在学生把握梗概的基本内容后,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节选的精彩片段,想想这个部分主要
写了什么。可以结合课后练习第二题,以图表的方式,梳理节选部分的主要内容,如“鲁滨
逊遇到的困难”“鲁滨逊克服办法”“主要内容”。根据概括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找到节
选与梗概相对应的部分,了解故事的前因后果,感受鲁滨逊的处境,体会主人公的心情境遇
,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圈画出描写人物心理的重要词句,及时批注,从中体会鲁滨逊
心态的变化过程与变化之因。
3.表达运用
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梳理小说的故事线索,学习作者按一定的顺序叙述事情的方法,并
体会其好处。
节选部分,鲁滨逊将好处与坏处列表对照的方法是非常典型的表达方式,也是学生在实
际生活中值得借鉴的思维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客观地分析情况,明白事物具有两面性的特点
,学会客观、全面地看待问题并解决问题。课后“选做”的教学,可以根据情况,进行学生
同桌或小组交流,让学生说说自己在生活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和烦恼,并仿照文中列表格的方
式把好处和坏处分别写出来,让学生认识到面对问题的时候,要学会像鲁滨逊那样辩证思考
,积极乐观。
••••
课前准备
1.阅读小说《鲁滨逊漂流记》。
2.查阅书籍或上网搜集关于作者的资料及小说的写作背景。
3.多媒体课件。
••••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
课时目标
1.会写“惧、凄”等生字,并能理解字义,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较快速的阅读课文,借助梗概了解故事内容,初步了解梗概的结构和作用,培养学
生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
教学过程
板块一了解背景,引发期待
1.谈话: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能独自在孤岛上生存吗?(学生思考,回答“能”
或“不能”)英国作家笛福给我们的答案是“能”。
2.多媒体课件出示插图。
3.结合图片初步感受人物形象。师生交流,畅所欲言。(出示词语)
面目陶显
衣衫褴褛、身强体壮、置身荒岛、坚毅乐观……
4.过渡:图片中的人物就是《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主人公,他在荒岛上独自生活了二
十八年。那么,“鲁滨逊”真实存在吗?(呈现小说原型)
18世纪初,在英格兰的大街小巷,人们谈论着一个传奇的人物,讲述着一个离奇的故事:
1704年,一个叫亚历山大•塞尔柯克的苏格兰人在一艘英国海船上当水手,因途中与船长发生
了冲突,被船长遗弃在一个荒岛上长达四年零四个月之久。1709年,他被伍兹罗杰斯船长所
救。1711年,塞尔柯克回到了伦敦,并在报刊上讲述了自己的经历,成了闻名一时的人物。
让塞尔柯克没想到的是,他这段传奇的冒险经历激发了一个作家的灵感,不久,以他的
故事为原型的小说就发表了。那位才华横溢的作家便是丹尼尔・笛福,那部经典之作便是脍炙
人口的《鲁滨逊漂流记》。
5.《鲁滨逊漂流记》与笛福的生活和思想相关。那么,笛福一生的经历如何呢?(介绍
笛福,课件出示相关资料)
时鄙9部
笛福(1660—1731),18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被称为“欧洲小说之父”。他早
年以写政论和讽刺诗著称,晚年
开始发表海上冒险小说、流浪汉小说和历史小说。他书中的主人公聪明机智,充满活力,相
信“常识”。他尤其擅长描写环境,情节逼真,虚构的情景描写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代表
作有《鲁滨逊漂流记》《辛格顿船长》《摩尔•弗兰德斯》等。
6.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板块二初步感知,理清脉络
I.学生默读课文,课件出示默读要求,老师巡视指导。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将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圈画标注不理解的字词句。
2.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相互纠正读音。
“聊”是边音,“栅”是翘舌音。“宴”读y&n,不要读成了y&n;“籍”读ji,不要读
成了jie;“乏”读低,不要读成了zhi;“控”读kong,不要读成了kong;“贷”读dai,
不要读成了hu6;“剔”读日,不要读成了九文中的多音字也要注意,如“畜养”中的“畜”
读xU,“圈养”中的“圈”读juAn,“挣扎”中的“挣”读zhEng,“停泊”中的“泊”读
bo,“处境”中的“处”读ch%
3.出示要求会写的字,引导学生观察书写要点,指导学生书写。
E3福雷直
“惧”左边“小”第三笔是竖;右边“具”里面是三横,不要漏写。
“凄”右边“妻”横画较多,布局要均匀;右下的“女”横画较长,托住上面部分。
“寞、宴”中间部分的“日”略扁小。
“籍”的上面是”,不要写成“H”。
“栅”右边是“册”,中间长横不要断开。
“毙”的第二笔是竖提,不要写成短横。
“袭、覆”笔画较多,注意相互迎让。
4.课件出示本课词语表中的词语,指名读,交流识记方法,对易读错的词语进行警示
O
流落凄凉寂寞恐惧倒霉忧伤
书籍处境理智控制心平气和
抛弃重见天日防御侵袭倾覆
宽慰深重困境焉知非福
5.齐读词语,强化记忆。
6.默读,要求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如果是你在这样一个荒岛上,你会
怎样?
7.学生回答,课件相机出示相关内容。
(1)课文讲述了航海爱好者鲁滨逊遭遇海难,流落荒岛的故事。
(2)示例:崩溃、害怕、新奇、自信(理由充分即可)
板块三聚集指导,学会总结
1.圈画批注。被点名的同学选择课文梗概部分印象最深刻的段落读给同学们听,其他同
学一边听一边想“鲁滨逊流落荒岛后做了哪几件事”“他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如何克服
的”,并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注。
(1)教师巡视指导,检查学生的落实情况。
(2)学生反馈自己思考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的回答并明确。(教师板书小标题)
①五件事:流落荒岛、建房安居、畜养种植、救“星期五”、返回英国。
②没有住所:他在山坡上选择了一块有水源、可以防御野兽的地方,用木头和船帆搭起
一座简陋的帐篷。
没有食物:他一边打猎、捕鱼,一边畜养活山羊,还用从沉船上搬来的一些麦子进行反
复种收,最终吃上自己种的粮食。
遇到野人:他勇敢地与野人战斗,救下了“星期五”并教化他,使之成为自己的好帮手。
遇到叛乱:他和“星期五”合力平定了一艘船上的叛乱,救出船长,并搭乘这艘船返回
了英国。
2.全班交流,引导感悟。根据学生的回答,整合答案,课件依次出示下列句子,并一
一引导感悟。
句段1:他喜欢航海和冒险,到过世界上很多地方,碰到过许多危险,但他一点儿也不
畏惧,希望走遍天涯海痢。
(1)教师引导学生借助词典理解“天涯海角”这个成语的意思。
包画(觐B
“天涯海角”指极远的地方或形容彼此之间相隔极远。
(2)学生再读这个句子,想象鲁滨逊是怎样的人。
①引导学生抓住“喜欢”“一点儿也不”“希望”等词语,体会鲁滨逊的性格特点。
②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何要写这句话?(教师相机出示答案)
面图明国
鲁滨逊航海和冒险的爱好,不惧危险的性格,走遍天涯的志向,都为他的荒岛历险埋下
了伏笔。
句段2:他又累又饿,心里想:流落到这种地方,怎样活下去呢?
(3)速读句子,圈画并借助词典理解“流落”一词的意思。
“流落”指穷困潦倒,漂泊外地。
(4)引导学生抓住“这种地方”,边读边想象荒岛的情景,体会句子的作用。
面目陶国
要点1:心理描写。
要点2:提出问题,引出下文,引发读者思考。
句段3:鲁滨逊走遍荒岛,在山坡上选择了一块有水源、可以防御野兽的地方,用木头
和船帆搭起一座简陋的帐篷。那儿可以看到海面,他希望瞧见过往的船只,以便请求救援。
(5)自主默读,引导学生想象鲁滨逊搭建帐篷的画面。
(6)引导学生抓住“山坡上”“有水源”等词语,思考:鲁滨逊建房地点有哪两个优势
?(学生在文中标注,自主完善:教师指名答)
优势有二:一是有水源,可以防野兽,条件适宜居住;二是可以看到海,便于向过往的
船只求救。
句段4:他每天要么拿着枪,带着狗到森林里去打猎,要么到海边去捕鱼,还把捕到的
活山羊畜养起来。
(7)结合课文插图读一读句子,想象画面。
(8)引导学生圈画出“拿、带着、打、捕”等动词,了解鲁滨逊每天的活动轨迹,想一
想:鲁滨逊为什么要这样做?说明了什么?
他这样做是因为食物越来越少,生存受到了威胁。这说明鲁滨逊正在积极想办法,为自
己的生存创造条件。
句段5:鲁滨逊在恐惧之中开始考虑怎样对付这些可能出现的野人。
(9)借助上下文和词典理解“恐惧”一词的意思。
目硼0图
“恐惧”指惊慌害怕。文中指鲁滨逊对于附近有吃人的野人而感到惊慌害怕。
(10)教师提问:鲁滨逊遇到困难退缩了么?他是怎样做的?(在句子中找出关键词语,教
师板书)表现了什么?
面图画国
鲁滨逊没有退缩。
关键词:对付。
“在恐惧之中开始考虑怎样对付”表明鲁滨逊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勇敢地面对现实,想方
设法战胜困难。
3.再读梗概,同桌互相说说这部小说的大概内容。
4.回顾梗概,教师提问:鲁滨逊在荒岛上创造了生存的奇迹,说说他给你们留下了怎
样的形象?(教师指名答,板书关键词)
强陶胆扇
通过典型事件,表现了鲁滨逊在恶劣环境中不畏艰险、乐观积极、机智坚强、聪明能干
的特点。
5.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朗读、小组合作交流,初步了解了课文梗概部分的写作顺序。
下节课,我们将学习课文的节选部分,探究其与梗概部分相对应的内容,深入了解鲁滨逊的
内心,体会他在荒岛上的境遇和心情,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练习设计
完成本课对应的字词书写训练。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自读自悟、合作探究,就节选中的主人公和精彩情节,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感受
2.关注人物命运,体会鲁滨逊不怕困难、顽强生存、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3.反复阅读作品节选的精彩片段,激发学生课外阅读整部作品的兴趣。
教学过程
板块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I.对本课的生字组成的新词进行听写。
2.请同学间相互交流上节课“借助作品梗概,了解名著的主要内容”的方法。
3.请学生概括上节课所学内容,谈谈哪个情节让自己印象深刻。
4.过渡:上节课,我们通过阅读梗概初步了解了鲁滨逊流落荒岛的原因,以及他流落荒
岛后的经历。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走进鲁滨逊的荒岛生活,体会主人公心态的变化,学习作
者的写作方法。
板块二研讨赏析,对比学习
I.迅速浏览节选部分,学生注意朗读的节奏、停顿和重音等。
(1)学生速读课文,出示任务。
①节选部分的内容大致在小说中的哪个部分?
②鲁滨逊遇到了哪些困难?
③鲁滨逊的心态发生了什么变化?试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
(2)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巡视指导。
①节选部分的内容大致在小说中“流落荒岛”这个部分。
②寂寞忧伤、没法估算日子、物资匮乏、缺少工具。
③心态变化:忧伤孤独---庆幸、安慰----积极向上。
“我现在处在一个令人忧伤的、没有言语交流的生活场景中,也许这种生活在世界上是
前所未有的”体现了鲁滨逊流落时内心无比孤独的心情。
“坏处”与“好处”对比表格,表明鲁滨逊对于自己还活着深感庆幸与安慰。
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从中能感受到鲁滨逊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2.对照鲁滨逊列出的"‘坏处'‘好处'表",一起来读一读。(男同学读“坏处”一
栏的内容,女同学读“好处”一栏的内容)
(1)思考:如果鲁滨逊只想到坏处,结果会怎样?
抱怨、绝望、放弃……
(2)学生再次将“坏处”和“好处”对照着读一读,老师引导学生思考这张表格给鲁滨
逊带来了什么。
面图陶国
示例一:这张对比表格给鲁滨逊带来了勇气,令他发现情况虽然很糟糕,但是自己还是
幸运的,还没有完全处于绝境,这让他燃起生的希望。
示例二:这张对比表格使鲁滨逊能够知足安命,不再抱怨眼前的一切,而是面对现实,
接受现实,勇往直前,得到了顽强活下去的理由。
(3)教师引导学生换位思考,从自己的理解落实到“鲁滨逊”自身的想法上,从文中找
出关于“鲁滨逊认为对比表格给自己带来了什么”的句子,读一读。(学生用横线画出句子)
在困境中,我们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并且从中找到一些东西来宽慰自己。
(4)学生同桌间交流:从上面的句子中能够看到一个怎样的鲁滨逊?(课件出示词语“乐
观积极”)
弘图陶国
从中可以看到一个乐观积极的鲁滨逊。
(5)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小组间相互交流,谈一谈"‘坏处'‘好处‘表”给自己的启
示。
面图图显
示例: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当我们遇到困难、处于困境时,就要像鲁滨逊一样,直面
现实,在绝望中寻找希望,树立与困难斗争到底的信心和决心。
3.再读节选部分的内容,思考:除了鲁滨逊列出的对照表给了他积极的暗示,还有哪
些原因让他流落荒岛多年,却保持着文明社会的生活方式?画出原句,简要批注。(教师指
名答)
示例一:在岛上待了十一二天以后,我忽然想到,由于没有本子、笔和墨水,我将没法
估算日子,甚至分不清休息日和工作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用刀子在一根大木杆上刻了
一些字,并把它做成一个大十字架,竖在我第一次登岸的地方,上面刻着:“1659年9月30
日,我在这里登岸。”在这根方木杆的侧面,我每天用刀子刻一道痕,每第七道刻痕比其他
的长一倍,每月第一天的刻痕再长一倍,这样,我就有了日历。(做事细心、充满智慧)
示例二:没有工具,干什么都困难重重。我几乎花了一年工夫才完全布置好我那个用栅
栏围起来的小小的住所。那些尖桩或者圆桩沉得很,我要使出全力才举得起来。我花了好长
的时间才砍下那些木材,并且在林子里加工好,再花上更长的时间把它们运回家。也就是说,
我需要花两天时间砍成一根木桩并运回来,在第三天才把它打进地里。我最初用一根很沉的
木棒打桩,后来想到了用铁撬棒打。尽管如此,打起桩来还是很费劲,而且非常麻烦。(坚持、
有毅力、吃苦耐劳)
4.过渡:教师引导学生用“从中,我感受到鲁滨逊是一个的人”的
句式来说一句话。体会作者写法的妙处。
面图陶国
示例:从鲁滨逊在荒岛的生活经历中,我感受到鲁滨逊是一个不怕困难、顽强生存、积
极乐观、机智聪明、吃苦耐劳的人。
5.对比学习,感悟写法。
(1)学生快速浏览全文,对比节选部分与梗概部分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面图陶国
节选部分运用了第一人称“我”来描写鲁滨逊流落荒岛后的所见所闻、所想所做,这样
写更直观,接近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和感染力。而梗概部分则是以第
三人称的视角,用“去枝叶,留主干”的方式,用简洁连贯的语言,将作品中每个章节的主
要内容整合在一起。
(2)小组讨论两种表达方式,说一说:自己更喜欢哪一种?原因是什么?(学生表明观点
“喜欢以第一人称来叙述”或“喜欢以第三人称来叙述”,理由充分即可)
(3)精读作品梗概,交流、学习写作方法。
面目明显
理清故事情节;概括主要事件,详略得当;注意前因后果。
板块三发散思维,引起共鸣
I.学生快速默读全文,说说自己认为精彩的内容,提出疑问。(教师结合学生提出的疑
问,鼓励学生阅读原著)
(1)鲁滨逊从船上搬来的东西里有一些麦子,他用那些麦种反复种收,到了第四年,终于
吃到了自己种的粮食。我很想知道他是怎样种、收粮食的?
(2)鲁滨逊救了“星期五”以后,开始教化“星期五”。对于一个野人,鲁滨逊是如何“教
化”的呢?
(3)梗概是以别人的口吻来写的,节选却是以鲁滨逊自己的口吻来写的,那么,原著是以
谁的口吻来写的呢?
2.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最能体现“鲁滨逊精神”的内容,有感悟地读一读。
3.教师提问,学生思考:结合课文给人的启示,如果让你选择一句话作为座右铭,你
会选择哪一句?为什么?
面目尚国
示例: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4.小结:面对人生困境,鲁滨逊展示出了一个硬汉的坚毅性格和英雄本色。我们也应
该向他学习,无论身处怎样的处境或遇到怎样的挫折都不轻言放弃。
5.过渡:说说自己最近遇到的困难和烦恼,像鲁滨逊一样把坏处和好处列出来,再说
说这样做对自己是否有帮助。
6.学生简单交流,教师适时指导。
板块四课文总结,拓展延伸
1.出示本课结构图示,帮助学生再次梳理课文内容,并利用图示结构指导学生学习。
「简介人物——喜欢航海和冒险
〃海上遇难流落荒岛
选择地点建房安居
梗概<荒岛历险《顽强生存>不畏艰险
畜养种植
鲁滨逊聪明能干
遭遇野人救“星期五”>身陷荒岛不气馁
漂流记V
、终于获救返回英国顽强乐观创奇迹
(节选)
忧郁寂寞缺少东西].
生活状态J食物短缺i困难重重
工作吃力
节选<
幸与不幸好处与坏处]
理性思考安排生活j乐观向上
心平气和
2.小结:同学们,面对恶劣环境的挑战,鲁滨逊没有绝望和妥协,而是勇敢地面对现实,
凭借顽强的毅力得以在荒岛生存,最终回到了家乡。老师相信,同学们学习了本文后一定深
受启发,对自己面临的困境和烦恼一定有了不同的理解。
练习设计
完成对应训练。
一•教学反思总结♦…
I.自主读文,把握故事主要内容。“读”是培养学生语感和语文素养的途径之一,也
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本课教学中,要落实“读”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充
足的阅读时间,让学生独立、充分地与文本对话。这样便于学生从整体入手,紧扣中心,抓
住重点语句,感受主人公的人物特点。在学生读通课文、了解课文脉络的基础上,运用自主
学习、小组合作等方式,勾画圈点批注,抓住关键词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提升学
生的思维能力。
2.对比阅读,摸索故事梗概的写作方法。首先,课文以梗概的形式讲述了鲁滨逊因乘
船遭遇暴风而流落荒岛后,独自在荒无人烟的小岛上战胜了种种困难生存下来的故事。其次
,课文节选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向读者讲述了鲁滨逊在荒岛上遇到生存困境时是如何
调整心态、克服困难的,使读者直观地感受到鲁滨逊战胜因难、顽强生存的生活态度。通过
两种形式的对比阅读,引导学生小组合作交流,为学生创造积极的氛围,让学生读前思考,
读中感悟,读后探讨,大胆总结从中学到的作者的写作方法。
3.突破难点,感悟鲜活的人物形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
词句,如抓住词语“焉知非福”,句子“在困境中,我们可以……来宽慰自己”等来进行品
读。通过有层次、有秩序、有针对性的提问,把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充分
调动起来,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体会鲁滨逊这一人物形象,激发学生课外阅读
原著的兴趣。
6*崎鹏旅行记(节选)
♦.....…♦教材教学解读♦
《骑鹅旅行记》是享誉世界的儿童文学作品,作者是瑞典女作家塞尔玛・拉格洛芙,
讲述了一个名叫尼尔斯的十四岁小男孩的故事。尼尔斯调皮、贪玩、任性、懒惰、不爱学习
、喜欢捉弄小动物,以至于家禽看到他也会咬他。尼尔斯因对同住一个村庄的小精灵不恭敬
、出尔反尔而受到惩罚,变成一个拇指大的小人儿。还没等他弄明白是怎么回事,他已经骑
在家鹅马丁的脖子上,和一群野鹅飞上了天空。从此,尼尔斯骑在鹅背上走南闯北,周游各
地,历时八个月才返回家乡。旅途中,尼尔斯饱尝了风险和苦难,但他也欣赏到了美丽的自
然风光,听到了许多古老的传说,结交了许多真诚的朋友。他逐渐改正了自己的缺点,蜕变
成了一个具有正义感、真诚、智慧、勇敢、善良、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教材节选部分描述的是尼尔斯变成小人儿后去牛棚找小狐仙,他先遇到了麻雀,麻雀嘲
笑他是“拇指大的小人儿”;接着是受过他欺负的鸡没完没了地追着他说“他活该!他活该
”;随后尼尔斯遇到了猫,猫也不愿意告诉他小狐仙的去向,并且当恼怒的尼尔斯又要去揪
猫尾巴时,平时温柔和善的猫却将他狠狠扑倒;吃尽苦头的尼尔斯又到了牛棚中,引得牛棚
里吼声四起,牛棚里的牛都想好好教训一下这个平日捣蛋的小男孩。既后悔又害怕的尼尔斯
意识到院子里没有谁愿意帮助他找小狐仙,于是无奈地爬上了围墙,恰逢看到自己家的雄鹅
要和大雁一起飞走,为了让家里不受损失,他跃上了鹅背,开启了此次旅行。
选文部分的插图共有四幅,第一幅是小人儿尼尔斯站在院子里的台阶上向鸡、鹅询问小
狐仙的去向,庞然大物般的鸡、鹅和弱小的尼尔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第二幅是牛棚中的牛
正怒气冲冲地盯着小人儿尼尔斯,对尼尔斯之前的做法表示不满;第三幅是小人儿尼尔斯坐
在围墙上环顾自己的家,他像蚂蚁般弱小,显得无助而孤独;第四幅为背景图,尼尔斯最终
骑着白鹅飞到空中,开启旅行。
本文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采用了“变形”这一艺术手法,使作品具有更大的表现力
。尼尔斯的“成人”之路,就是通过被变形成一个拇指大的小人儿开始的。变形后,强弱身
份被置换,此时的他不再是那个飞扬跋扈、调皮捣蛋又爱搞恶作剧的十四岁少年,更像是一
个四五岁的小男孩儿。变形赋予了平常事物不一样的属性,营造出陌生化的效果,激发了读
者的阅读兴趣。
…♦♦♦♦♦♦♦…♦♦♦♦…教学活动设计♦♦…♦♦♦♦♦…♦♦♦♦♦
••••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对故事主人公建立初步印象。
2.结合插图,了解文中的精彩情节,聚集动物的语言,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作品的语
言风格,培养学生品析作品的能力。
3.学会移情体会,感悟“坏”孩子也能变成好孩子的主旨。
4.通过想象、推想、猜想、讨论等学习方法,感受童话故事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在课
外阅读原著的兴趣。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运用想象阅读童话故事,聚集动物的语言,感受人物形象。
2.学会移情体会,感悟课文主旨。
教学难点
通过选读精彩片段和想象、推想、猜想、讨论交流等学习方法,了解故事的趣味性,把
握课文主要内容,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
教学策略
1.小组合作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扫清文字障碍,解决重难点。教学时,以学生为主体,交流作家作品
、写作背景及节选内容,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
交流时,学生可以概括主要内容,可以给各部分列小标题,还可以借助插图把握主要故
事情节,从而梳理文中出现的动物,思考他们与主人公的关系。
2.自主阅读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主要以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激发阅读兴趣为重点,让学生在浏览课
文的过程中,熟悉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
学习提示中,第一个学习要求对学生来说有一些难度,教师可以将这个问题分成两个方
面:一是动物们的表现,二是尼尔斯自己的变化。这两部分内容交织在一起,可以引导学生
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进行自主阅读和圈画.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抓住动物们的语言、动作,感受动物们的表现,体会主人公的
形象。
3.拓展延伸
学生学完这篇课文后,相互之间可以分享、交流故事情节。可以围绕学习提示的第二个
学习要求,从小说目录中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标题进行猜想,唤起学生对这些故事情节
的好奇,感受童话故事的神奇与有趣。
本文只是整本书的一个缩影,引导学生领悟作者的表达方式、写作手法等,从而激发学
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因为能理解本文内容(故事情节)是学生学
习的目标之一,而对学习者能力的培养才是教学的终极目标。
••••
课前准备
1.阅读小说《骑鹅旅行记》。
2.查阅书籍或上网搜集关于作者的资料。
3.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
教学过程
板块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同学们,你们同自己的父母一定去过很多地方旅行吧,能分享你们印象最深刻
的一次旅行经历吗?(学生自由讨论,分享自己的旅行经历和感受;教师点名来说一
说)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个小男孩,他和你们一样,开启了一次令人印象深刻的旅行。但
是,他乘坐的交通工具非常独特,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板书课题)
2.过渡:这篇课文节选的是原著中的一个片段,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3.教师请学生介绍作者,并出示课件展示。
塞尔玛.拉格洛芙,瑞典女作家。1909年因为“她作品中特有的高贵的理想主义、丰饶
的想象力、平易而优美的风格”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她是瑞典第一位获得这一荣誉的作家,
也是世界上第一位获得这一文学奖的女性。代表作有《骑鹅旅行记》《阿尔纳先生的钱》《一
座贵族庄园的传说》。
塞尔玛.拉格洛芙年幼时因下肢患疾,行走艰难,主要与书籍和会讲故事的外祖母朝夕相
伴,因此接触了大量的童话、民间传说等。这部小说是她在认真研究飞禽走兽的生活习性和
规律,调查各地的风俗习惯和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完成的。
4.小结:有人说,作品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完成的,我们作为读者,在读书的时候,其
实是在和作者进行无声的交流。所以,了解作者及写作的相关资料•,对于我们理解作品的内
容及思想有很大的帮助。
板块二自主阅读,合作探究
1.学生阅读课文,课件出示阅读要求,老师巡视指导。
m值圈窗
(1)运用查字典、求助同学等方式读准字音,理解不懂的词语,读通句子。
(2)圈画标注不理解的字词。
2.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相互纠正读音。
“鸡冠”中的“冠”读guan:"爪子”中的“爪”读zhuK
3.课件出示不易理解的词语,对这些词语进行警示。
曷陶日圆
一模一样:形容完全相同,没有什么两样。
无济于事:对于事情没有什么帮助;对于解决问题没有什么作用。
乌合之众:指无组织无纪律的一群人。
聚精会神:集中精神;集中注意力。
垂头丧气:形容情绪低落、失望懊丧的神情。
跃跃欲试:形容心里急切地想试试。
头晕目眩:头脑发昏,眼睛发花。也形容被纷繁的事物或景象弄得不知如何是好。
九牛二虎之力:形容很大的力量。
4.(1)想一想:课文中出现了哪些主要角色?为什么小动物们都不喜欢尼尔斯?
(2)说一说:对文中不同角色的第一印象。初步概括节选部分的主要内容。
(3)猜一猜:随着故事的发展,尼尔斯还会遇到哪些人或动物?会发生怎样的故事?
5.全班分享:请同学们先小组之间合作学习,然后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分享。
6.学生回答,课件相机出示相关内容。
(1)角色:尼尔斯、鸡、鹅、猫、三头牛、大雁、雄鹅。
原因:因为尼尔斯曾经扯过公鸡的鸡冠,揪过猫的尾巴,用木鞋打过牛,把马蜂放进牛
耳朵...所以他们都不喜欢尼尔斯。
(2)第一印象:尼尔斯——霸道、调皮捣蛋、喜欢捉弄人、不受他人喜欢;鸡、猫、牛一
小心眼儿,记恨尼尔斯;雄鹅——向往外面的世界。
主要内容:本文写变小的男孩在寻找小狐仙的过程中,遇到各种以前被他欺负过的动物,
男孩通过他们对自己的态度,认识到自己以前对他们造成的伤害。
(3)示例:尼尔斯还会遇到狐狸、海豚、老鹰等。尼尔斯智斗狐狸,救出大雁。
板块三精读课文,领悟表达
1.交流探讨。
(1)教师课件出示交流任务,引导学生思考、理解。
①在尼尔斯变成小狐仙之后,他的世界都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②尼尔斯变化后,别的东西对于尼尔斯来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③尼尔斯变化后,拥有了哪项他曾经不曾有过的技能?
(2)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圈画关键词句;课件相机出示相关内容。
—陶照扇
①尼尔斯变小了。
②别的东西变大了。
③尼尔斯能听懂禽兽说的话。
2.感受态度。
(1)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插图感受那些“庞然大物”对小狐仙尼
尔斯的态度。(出示课文插图)
@@@@
麻雀和鹅不怕他,叽叽、咯咯笑话他。(板书:笑话他)
鸡咯咯里咕不怕他。(板书:不怕他)
猫咪凶他,差点咬死他。(板书:凶他)
牛棚里的牛一片混乱,吼声四起。(板书:吼他)
(2)过渡:是的,小尼尔斯变成小狐仙后,世界上所有他熟悉的东西都变大了,他变成
了弱小的小狐仙,他能听懂动物们说的话,也知道动物们并不喜欢他。
3.聚集情节。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让人印象深刻的情节的特点。(小组交流,指名答)
面目明国
要点:①奇幻的情节——如变成拇指大的人儿、骑上鹅背飞上天等,带有浓厚的想象色
彩;②紧张的节奏——如动物们和尼尔斯的对话,猫和尼尔斯的较量等,都引人注目;③细
致的刻画——如文中多处运用语言、动作描写,生动而细致,淋漓尽致的展现了人物形象。
4.全班交流,引导感悟。根据学生的回答,整合答案,课件依次出示下列句子,并一
一引导感悟。
句段1:“这大概是一场梦,一种幻觉吧!”他想,“过一会儿我肯定还会再变成一个
人。”
(1)抓住“想”字,展开探究。
①结合前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小尼尔斯为什么会这样“想”。
②复述“想”的内容,教师进行朗读指导。
③学生结合“想”字,思考:句段1属于什么描写?表明了什么?
心理描写。表明男孩不相信自己会变小,他希望这只是一场梦或一种幻觉,过一会儿就
会恢复正常。
(2)结合原著,了解男孩发生变化的原因。(教师相机出示答案)
因为男孩有一天戏弄了一只小狐仙,小狐仙很生气,就把男孩变小了。
句段2:院子里各个角落和暗洞你不是都很熟悉吗?请你告诉我,在哪里能找到小狐仙?
(3)指名读,教师进行朗读指导。(课件出示句段)
(4)引导学生抓住两个“?”,体会人物说话的语气,讨论句段2中的两个句子有何不同
。(同桌相互讨论;教师指名答,并板书“反问句”“疑问句”)
面目尚国
这两个句子用法不相同。第一句是反问句,意思是“院子里各个角落和暗洞你都很熟
悉”;第二句是一般疑问句,是男孩在寻求答案。
(5)引导学生在“院子里各个角落和暗洞你不是都很熟悉吗?”这个句子下面作标记(或
画横线,或画浪纹线),学习句式特点,再仿写一个这样的句子。
面图图显
反问句就是用疑问的句式,表达肯定的观点。反问句表面看来是疑问的形式,但实际上
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之中。反问的形式比一般的陈述句语气更加强烈,更能
引起人们的思考与注意。
仿写示例:不劳动,连棵花也弄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6)学生交流自己写的句子,熟练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句段3:那是一只大黑猫,脖子下面有个白斑点。他的皮毛平滑,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他的爪子收缩着,灰白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细缝,样子十分温柔。
(7)学生快速默读这部分内容,抓住并圈画关键词,体会猫的形象。(教师板书:白斑点、
皮毛平滑、爪子收缩、灰白的眼睛、温柔)
(8)引导学生通过关键词,探究写法,积累句子。(教师在“白斑点、皮毛平滑、爪子收缩、
灰白的眼睛、温柔”后接着板书:外貌描写)
(9)结合上下文,引导学生思考:这样好看的猫真的“十分温柔”吗?从哪些地方可以
看出来?
面图陶国
猫的样子看上去十分温柔,但实际上猫不是一直都很温柔。当男孩想继续去揪猫的尾巴
时,猫就变得十分凶狠。
具体可以从文中以下几处看出来:
第15自然段——猫稍稍睁了睁眼睛,里面射出了一道寒光。
第17自然段——他全身的毛都竖了起来,拱起腰,伸直了腿,四脚抓地,尾巴变得粗而
短,两耳朝后,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华师大版初中科学8.2气温、湿度和降水
- 工程与施工管理制度
- 公司各级职位权责分工制度
- 2024年百色客运资格证考试答题
- 2024年b2客运从业资格证
- 2024年镇江道路运输客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
- 2024年潍坊a1客运资格证
- 2024年山西客运从业资格证的考试题目是什么题
- 2024年莆田资格证客运题库
- 2023年北京市初三二模道德与法治试题汇编:走向未来的少年章节综合
- 酒店装饰装修工程验收表
- 新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 呼吸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出科理论试题及答案
- 调研报告:关于棚户区改造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 技工学校教师工作规范
- 2022年医院关于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的管理规定
- 清新个人工作述职报告PPT模板
- GWJ 006-2016 超短波频段监测基础数据存储结构技术规范
- 工程管理之工程项目风险管理(PPT)
- 天空地一体化态势感知云平台建设方案
- 液压技术课程设计拉床的液压动力滑台的液压系统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