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_第1页
2023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_第2页
2023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_第3页
2023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_第4页
2023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页码页码/NUMPAGES总页数总页数2023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1、下列字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静谧(mì)诅咒(zhóu)裸露(loù)害人听闻B.悖谬(miù)浸湿(qìn)抽噎(yē)伥然凝望C.描摹(mó)轻蔑(miè)惘然(wǎng)锲而不舍D.倔强(jué)惩戒(chĕng)执拗(niù)归然不动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酝酿宽敞吝啬人声鼎沸B.竦峙决别一霎恍然大悟C.博学烘托贮蓄各得其所D.归雁倘若嘹亮呼朋引伴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神农架是一片人迹罕至的神秘原始森林。B.为了达到精益求精的效果,小刚不求甚解,又把这个题目研究了一番。C.这下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好朋友小红一直在暗地里帮助我。D.请别把这两件不相关的事情混为一谈。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长沙市交通监察部门加大了整治力度。B.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自我安全保护。C.通过这次失败,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粗心马虎原来就是自己成功路途最大的障碍。D.完善食品安全法规,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了。5、选出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A.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B.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C.它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D.溪流吟着一首小诗。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说到这里,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你遇到什么事,人家才肯帮助你。①这样的人不需要考虑何时会露出马脚,自己的内心会一直很踏实。②同时,因为你人前、人后脸孔合一,别人与你相处,内心也更加踏实。③人前、人后脸孔一致的人,更有机会走向人生的远方。④一个人内心踏实,想干点正经事就放得开手脚,假以时日,就可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就。⑤别人的内心踏实了,自然也就愿意向你交出心来。A.③④②①⑤ B.③①④②⑤C.④③①②⑤ D.⑤②①③④7、古诗文名句默写(1)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泊秦淮》(2)可怜夜半虚前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贾生》(3)政入万山围子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松源晨炊漆公店》(4)黄梅时节家家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约客》(5)《陋室铭》写交往人物不凡,衬托屋主人才学高品德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6)《爱莲说》中写表现莲花不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表现莲花体态端庄,令人敬重不敢轻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文言文阅读。(15分)陆象山①少年时,常坐临安市肆②观棋,如是者累日。棋工曰:“官人日日来看,必是高手,愿求教一局。”象山曰:“未也。”三日后却来,乃买棋局一副,归而悬之室中。卧而仰视之者两日,忽悟曰:“此《河图③》数也。”遂往与棋工对,棋工连负二局。乃起谢曰:“某④是临安第一手棋,凡来着者,皆饶一先。今官人之棋,反饶得某一先,天下无敌手矣。”象山笑而去。(注)①陆象山,南宋哲学家。②肆:店铺。③河图:介绍占卜等内容的书。④某:我。1.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某/是临安第一手棋B.某是/临安第一手棋C.某是临安/第一手棋D.某是临安第一/手棋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如是(________)(2)悟(________)(3)去(________)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1)常坐临安市肆观棋。(2)今官人之棋,反饶得某一先,天下无敌手矣。4.陆象山棋艺进步的原因是什么?三、现代文阅读。(30分)1、陪他吃碗面①我打电话给他,让他给我报一组电话号码,因为我的通讯录丢他那儿了。②他说:“等等啊,等等啊。”我这一等就是老半天,他也没反应。我大声“喂喂”,他又说:“再等一等,马上就好。”又是半天没动静,我只好不耐烦地说:“好了,我想起来了,你不用找了。”心里感慨,真是老了!一点都指望不上了。③下班后,我匆匆去拿通讯录。进门就见他拿着通讯录远看看近瞧瞧,好像观戏法似的。我问:“你的眼镜呢?”他像个犯了错的孩子似的,说:“不小心弄断了。”我问:“那你怎么不重新配一副去?”他说:“昨天刚坏的,本来想哪天顺便去配的。”我责怪他:“告诉我也行啊,看不清楚多难受。”④我急忙到附近的眼镜店给他配新的去。也就几分钟的路程,竟然还要等顺路?真让人操心!⑤再进门,只见他端着一碗面条出来,碗歪歪斜斜的,汤滴滴洒洒的。我没来由地就生气了,冲他嚷:“就不能盛少一点吗?真是的,让人说多少次才能记得住呀?”⑥他呵呵笑着说:“刚好,趁热吃。”⑦我没好气地说:“没时间,你自己吃吧,我还要回家做饭呢。”⑧他坚持:“就一碗面的工夫,耽误不了几分钟。”⑨我固执:“等下次吧。”说完,我就走了。⑩虽说我人出了门,可是我的心好像还留在那扇门里。门里有他期待的目光,有堆得小山一样的一大碗面条,面下指定卧了两溏心鸡蛋,那是我最爱吃的……⑪我返身回去,推开门,只见他坐在桌边,守着那一大碗面发呆。他看我进来,一惊,问:“落下什么东西了?”⑫我说:“我走到楼下发现肚子饿了,不想走了,吃饱了再回去。”⑬他突然高兴起来,笑得合不拢嘴,连忙从冰箱里拿出我爱吃的辣酱,说:“吃吧,吃吧。”⑭小时候,肚子特别容易饿,放学回家就觉得饿,和邻居家孩子疯玩一圈后也觉得饿,甚至有时候刚丢下饭碗就想再嚼点什么。他那时候只会下面条,水开了,捏一小把筒子面放进锅里,打两个鸡蛋进去。然后捞面,切一把细葱末撒在面碗上。我在面条上抹点辣酱,然后大声吸溜起面条,很快看见埋伏的鸡蛋,一咬,溏心蛋黄软乎乎的从嘴角流出来。吃完了,我打着饱嗝,大声说:“真解馋!”他在一边,边看边笑。⑮我偶尔想起来会问他:“你怎么不吃?”他说:“我不饿,只有孩子才不经饿。”我信以为真。⑯我现在的吃相文雅多了,不再像小时候那样大声吸溜面条了。我把面条分成两份,给他一份。他忙挡住我说:“锅里还有,这是你的。”⑰我说:“我知道,锅里只有面汤,你一个人总是不好好吃饭,这样,我陪你吃一点,我回家还要吃的,饿不着,你放心。”⑱他这才把碗端过去,把辣酱又往我这边推了推。⑲面条吃完了,面汤也喝光了。他开始催我:“赶紧回去,不然孩子该饿肚子了,小孩子是不经饿的。”⑳他说的孩子是我女儿,他的外孙女。1.请以“我”为陈述对象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2.请赏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1)门里有他期待的目光,有堆得小山一样的一大碗面条,面下指定卧了两溏心鸡蛋,那是我最爱吃的……(修辞角度)(2)我返身回去,推开门,只见他坐在桌边,守着那一大碗面发呆。(描写角度)3.赏析标题“陪他吃碗面”好在哪里?4.举例说明本文运用欲扬先抑写作手法的表达效果。2、炊烟是乡村的水墨画刘世河①描写故乡的文章,出镜率最高的莫过于“魂牵梦绕”这四个字了,而能体现出这四个字的景象,非家乡的炊烟莫属。②“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身居都市已久,我曾一度对陶渊明笔下的“归园田居”十分向往,如今人到中年才如梦初醒,其实我的童年和少年时光就是在这样一个如诗如画的地方度过的。③我的老家在鲁北平原,村东-条小河蜿蜒而过。过河不远便是--个高高隆起的沙土岗子,岗子上的白杨树枝繁叶茂,一到夏天便绿树浓荫,成了我们这帮孩子玩耍的天堂。有时候玩累了,我就坐在岗顶上静静地望着小村,努力在那些模样都差不多的院落中寻找自己的家。④起初总是眼花缭乱,后来望着望着就有了经验:看炊烟。父亲患有胃病,医生叮嘱要三分治七分养,吃饭须有规律,还得是热乎饭,不管多忙,一日三餐母亲都会准时生火做饭,所以村里升起的第一缕炊烟多半就是我们家的。⑤母亲常说:“这炊烟就是咱庄户人家灶台上开出的花,花一开就有饭香,日日有饭香就是好日子。”彼时年幼,对母亲的话一知半解,在意的只是制造炊烟的灶台上母亲又做了什么好吃的饭。正所谓,饥望炊烟眼欲穿,一心只想肚儿圆。⑥炊烟还是小村的晨钟暮鼓,每天都传递着村人们晨起晚息的信息。⑦早晨的炊烟风轻云淡,就像天边薄薄的晨曦,清灵疏朗,昭示着庄稼人早饭的简单,熬一锅小米粥或玉米糊糊,几个馒头就着一碟小咸菜就齐活了。吃罢早饭,上学的上学,上班的上班,下田的下田,农家新一天的生活便拉开了序幕。⑧午间的炊烟是庄稼人匆忙的步履。不同于早饭的是,午饭虽然简单,但一定要吃得硬实扛饿。因此,午间的炊烟往往急速升起,瞬息消逝,一如庄稼人忙秋忙夏时脚不沾地的身影。⑨傍晚的炊烟是最美的,也最能体现农家生活的细致与温馨,晚饭是全家人的聚餐,也是庄稼人一天当中最悠闲的时候。庄稼人有个小习惯,就是越闲越吃,所以晚饭自然丰盛些。如若恰巧那天家里有喜事,更会杀鸡烧肉以示庆贺。乡下人干活是急性子,但吃饭蛮讲究,尤其懂得“想要肉更香,工夫必须长”的道理,小火慢炖,肉烂汤浓。因此,傍晚的炊烟是细水长流,从黄昏一直摇曳到夜幕降临。⑩炊烟如此缭绕生动,古诗词中自然少不了它的倩影。“乱云剩带炊烟去,野水闲将白影米”是辛弃疾笔下的炊烟;“渔市孤烟袅寒碧,水村残叶舞愁红”则出自柳永笔端。⑪写炊烟最多的当属陆游。“岭谷高低明野火,村墟远近起炊烟”和“遥望炊烟疑可愁,试从行路问村名”都是他的。可见放翁对田园袅袅飘逸的炊烟有多喜爱。后来又读到陆游“雾敛芦村落照红,雨余渔舍炊烟湿”的句子,禁不住疑惑,炊烟怎么会是湿的呢?⑫直到离家多年后,有一回在梦里又见故乡炊烟,醒来后却一枕清泪,才终于有悟。原来炊烟是和思念缠绕在一起的,泪眼看炊烟,又怎么会不是湿的呢!又想起母亲当年对炊烟的比喻,突然觉得母亲就是一个十足的诗人。而在我的眼里,炊烟不但是庄稼人灶台上开出的花,它自由舒展,浓淡随意,更像是一幅黑白交织的水墨画,氤氲在乡村的上空,画中的奇妙意境只有看懂它的人才能体会得到。⑬而且这幅画的色调永远都是暖的,因为它的作者是母亲。(选自《文苑·经典美文》2018年第3期,有删改)1.请你概括一天中三个不同时段炊烟的特征。2.阅读下列语句,按要求作答。(1)炊烟还是小村的晨钟幕鼓,每天都传递着村人们晨起晚息的信息。(从修辞的角度加以赏析)(2)原来炊烟是和思念缠绕在一起的,泪眼看炊烟,又怎么会不是湿的呢!(赏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3.第⑩⑪段中引用关于“炊烟”的诗句有何作用?4.最后一段内涵丰富,请联系全文加以分析。四、写作题(40分)习惯,是逐渐适应后的一种常态,是习以为常后的一种自然。习惯可以是一种行为,也可以是一种心理,甚至是一种风气、一种传统……你可能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它影响巨大。关于“习惯”,你有什么样的经历和体验?又有什么样的认识和思考?请根据上面的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作文。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文体特征鲜明;(3)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和套作;(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

参考答案:一CBBDAB隔江犹唱后庭花不问苍生问鬼神一山放过一山拦青草池塘处处蛙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出淤泥而不染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二1.A2.(1)像这样(2)理解,明白,醒悟(3)离开3.(1)陆象山常坐在临安集市的店铺里看人下棋(2)如今和先生对弈,反而被让一子,先生天下无对手了。4.①观摩他人下棋;②善于知识迁移;③善于思考领悟。三【答案】1.“我”回父亲家拿通讯录,父亲特意做了一碗面给“我”吃而我却不领情,内疚的“我”返回家陪父亲吃碗面。2.(1)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面条的丰盛,表达了父亲对我的爱。(2)动作和神态描写,表现了父亲因为我刚才固执离去感到失落、孤独、伤心的心情。3.一是概括了本文的主要事件或主要内容。二是暗含主旨,关注空巢老人,对待老人,年轻人少点匆忙,多点陪伴;或少点执拗,多点温情;或表达了女儿对父亲的感恩和愧疚。4.文章开头写“我”抱怨父亲“指望不上”、“让人操心”,这是抑。下文“父亲为我做面条”的情节,这是扬。效果:使故事情节更加曲折动人,使文章情感更加真挚动人,突出父女互爱情深的主题。【答案】1.早晨的炊烟轻淡;午间的炊烟急速;傍晚的炊烟悠长。2.(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早晨傍晚的炊烟比作晨钟暮鼓,形象地表现了人们按照炊烟作息的习惯。(2)“缠绕”本意是用带状物或条件状物盘绕其他物体,文中指炊烟和思念交织在一起,炊烟是故乡,是母亲,看到炊烟就会想起母亲,想起故乡,从而激发对母亲,故乡的思念;思念母亲、故乡,自然会想到炊烟。炊烟和思念紧密缠绕在一起,在魂牵梦绕中泪眼看炊烟,炊烟怎么能不浊湿呢。3.通过诗句中炊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