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5讲政治制度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1.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夏以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商实行内外服制商朝已有较系统的国家机构和分掌内外服各类事务的官吏西周周天子把王畿以外的地区分封给有血缘关系的同姓贵族、异姓功臣或旧贵族,在各地建立诸侯国。周天子和各级贵族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2.秦朝的政治制度背景春秋时期,贵族等级分封制开始解体战国时期,为适应社会变化的需要,各国在政治上都进行了重大改革,君主权力加强秦的统一结束了长期战争的混乱局面内容皇帝制秦朝政治制度的核心三公九卿制三公九卿共同组成中央政府。国家重大事务往往由公卿进行廷议,最后由皇帝裁断郡县制秦朝地方行政机构分为郡和县两级,郡县主要官吏都是由中央直接任命文书制度秦朝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推行行政管理3.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1)中央行政制度西汉①汉承秦制,中央行政制度仍为三公九卿制。②汉武帝为了加强集权,设立中朝,中央行政中枢的权力逐渐由丞相转移到皇帝亲信手中。③西汉晚期,中朝尚书的权力逐渐增大东汉刘秀将尚书台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三公权力受到削弱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确立,标志着中央行政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宋朝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之职,设枢密院掌管军政,三司掌握财政大权,分割宰相的权力元朝实行中书省,是总理全国政务的中枢制度明朝废除中书省和宰相,设立内阁清朝雍正帝设立军机处,逐渐成为掌管处理全国军政事务的中枢(2)地方行政制度汉朝①汉承秦制,实行郡、县二级制,同时还包括王国和侯国。②景帝、武帝后,诸侯国的权力被不断削弱,不再对中央构成威胁东汉东汉晚期,原来的监察区“州”变为一级行政机构,形成州、郡、县三级制魏晋南北朝主要是州、郡、县三级制隋朝实行州、县二级制唐朝①全国划分为10道(后增至15道),作为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②后来,道变成州、县以上的一级行政实体。唐中期以后,形成藩镇割据势力宋朝初期为州(府、军、监)和县二级,后改道为路,形成路、州(府)、县三级制元朝实行行省制,形成省、路、府、州、县多级行政制度明清①明初废除行中书省,其权力由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割。后来,朝廷又向各省派出巡抚、巡按,逐渐总揽一省之权。②清承明制,巡抚成了一省长官,又设总督掌管一省或数省军政大权。③形成省、府、县三级行政制度二、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1.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1)雅典民主政治权力机关组成或产生方式职责公民大会全体成年男性公民组成决定国家法律和政策议事会议员从公民中抽签产生为公民大会准备决议草案,并参与国家日常管理官员大多由抽签产生,大多一年一任—公民法庭—主要司法机关(2)斯巴达寡头政治①公民大会:名义上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②国王:王位世袭,垄断了军事统帅权。③长老会:议员仅30人,且终身任职。④监察官:从全体公民中选举产生,拥有主持公民大会、审判国王等重要权力。(3)古代罗马的政治制度①罗马共和国:贵族寡头制。②罗马帝国:建立元首制,形成君主政治。2.中古西欧的封建制度国家表现特点法国①14世纪初,法国国王腓力四世与教皇对抗,召开了由教士、贵族和城市市民代表组成的三级会议。②三级会议支持国王,反对教皇,确立了国王有权征税的原则,法国进入等级君主制阶段,王权进一步强化世俗王权和基督教会的权力长期并立英国①13世纪初,英王约翰奉行的内外政策失败,遭到贵族、骑士和市民反对,被迫签署《大宪章》。②13世纪中后期,英国多次召开议会,议会权力逐渐加强。③14世纪,议会逐渐分为上下两院,各自议事,并取得批准征税、进行立法等重要权力。国王通过议会寻求政策支持;议会以向国王请愿的形式,要求国王改善统治3.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1)表现代表制度确立内容英国君主立宪制①17世纪,资产阶级通过革命,奠定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础。②18世纪,逐渐形成内阁制度①英国的法律由议会制定,国王无权废止;议会定期召开;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征税和招募常备军。②议会多数派领袖出任首相,内阁实际掌握政府权力美国联邦制共和制1787年美国制定了宪法①联邦政府对外代表国家主权,拥有宪法明确规定的权力,各州拥有一定的自治权。②联邦政府实行三权分立,总统是政府首脑,掌握行政权,兼任陆海军总司令。③国会分为众议院和参议院,拥有立法权和批准税收的权力。④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和国会规定设立的下级法院法国议会共和制1792年法国首次建立共和国,1870年法国建立第三共和国,1875年通过新宪法①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立法权由两院行使。②总统任期七年,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2)评价①积极性: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部分实现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理想。②局限性:如英国妇女长期没有选举权,美国宪法一度承认了黑人奴隶制的合法地位等。三、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一)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背景资产阶级共和制度的诞生,其标志是1912年1月1日,南京临时政府正式成立目的防止袁世凯独裁内容以主权在民、平等自由为原则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作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具有反对君主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2.北洋政府时期的政党政治开始辛亥革命后转折1913年春“宋教仁案”发生和“二次革命”被镇压失败袁世凯窃取大总统职位,下令解散国民党和国会。此后政党政治名存实亡影响袁世凯走上帝制之路,但不久被迫取消帝制。袁世凯死后,中国陷入军阀混战、军阀割据的局面3.国民政府的“训政”时期开始时间1928年表现由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领导国民行使政权,大会闭会期间,把政权托付给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项治权,托付给国民政府总揽执行实质一党专政结束1948年,国民党召开“国民大会”,建立总统府,取代国民政府(二)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制度探索国共对峙时期背景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了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探索①1931年,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大会制定了宪法大纲,通过了土地法、劳动法等法令,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正式成立。②苏维埃政权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士兵及一切劳苦民众。③毛泽东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和中央执行委员会人民委员会主席意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是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尝试全面抗日战争时期背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根据地逐步扩大政权建设①设立边区政府,作为民国地方政府。②设置各级参议会,推行抗日民主制度。③中国共产党通过“三三制”原则,与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作用这些措施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加强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人民解放战争时期措施①在解放区设置行政区,巩固新兴的人民政权。②行政区设军政委员会或人民政府,各自管辖若干省级及以下行政单位作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权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理论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为建立人民共和国奠定了理论基础(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1.内容(1)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基础: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2)正式建立: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3)削弱:1957年以后,受反右斗争扩大化和“左”倾指导思想的影响,民主集中制遭到破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被削弱。(4)破坏:“文化大革命”十年中,遭受严重破坏和挫折。(5)恢复:“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逐渐恢复。(6)完善: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进一步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取得许多重要进展。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确立: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2)发展:1956年,中共中央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八字方针,进一步确立了社会主义条件下我国多党合作的基本格局。(3)完善:改革开放后,中共中央提出了一整套关于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理论与政策。(4)写入宪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被写入宪法。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1)提出①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②2019年10月28日至31日,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特点①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②坚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法律体系、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方面体制机制等具体制度有机结合起来。③坚持把国家层面民主制度同基层民主制度有机结合起来。④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⑤既坚持了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又借鉴了古今中外制度建设的有益成果,符合我国国情,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3)意义①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②确保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四、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一)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1.春秋战国时期(1)背景: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使社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发展,生产关系处于急剧变动之中。(2)目的:适应社会变动,实现富国强兵。(3)内容:废除井田制,奖励耕织,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实行什伍连坐,建立县制等。(4)意义:打击了贵族特权,促进了封建政治、经济、军事的发展,使秦国从一个西部边陲弱国一跃成为虎视群雄的政治军事强国,为秦成就统一霸业奠定了基础。2.两晋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改革背景①西部和北部内迁的游牧民族纷纷建立政权,相互之间征伐不断。②鲜卑族拓跋部建立北魏政权,于439年统一北方。③在长期的冲突与交往中,民族交融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内容①前期:实行俸禄制,推行均田制、三长制等。②后期:迁都洛阳、易服装、改汉姓、说汉话、通婚姻等作用①有效地巩固了北魏政权,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②加快了北方各族人民的交融,缓和了民族矛盾。③缩小了南北差距,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3.北宋——王安石变法背景①北宋中期,政治腐败,财政困难,各地农民起义不断,北部边境经常受到游牧民族的袭扰。②庆历年间,范仲淹进行改革,但新法仅推行了一年多就因触犯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而失败目的富国强兵内容针对官僚机构、财政制度、军事体制等方面的弊端,制定和推行了一系列变法的政策和措施结果变法初期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因变法涉及面广、阻力大,有些措施也欠妥当,以失败告终4.明朝——张居正改革背景明朝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进一步发展明朝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统治危机不断加深1572年,明神宗即位,张居正出任内阁首辅内容大力整肃吏治,加强官吏考核裁减开支,清丈土地改革税制影响国家财政收入增加,社会矛盾相对缓和,严重的封建统治危机得到暂时缓解结果除一条鞭法外,其他改革几乎全部被废止(二)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1.戊戌变法(1898年6—9月)(1)背景①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严重局面,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极大地震撼了中国社会。③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思想宣传:创学会、办报刊、兴学堂,宣传维新思想;提倡西学,议论时政,主张学习日本、俄国变革政治。(2)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领域。(3)影响: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2.清末“新政”(1901年开始)背景统治危机日益严重内容改革教育、派遣留学生、编练新军、振兴商务、奖励实业等评价①积极性: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②局限性:新政并没有使清政府摆脱内外困境,很快革命爆发了(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改革1.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内容中国共产党推行土地改革和各项民主改革作用恢复国民经济,巩固新生政权,在短时间内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20世纪五六十年代良好开端1956年,以毛泽东发表的《论十大关系》和中共八大为标志,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有了良好开端成就初步建立起进行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物质技术基础,培养了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积累了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结果由于缺乏经验,急于求成,犯了“左”倾错误,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出现了严重曲折2.改革开放(1)开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决定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做法,作出把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2)改革开放深化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列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并载入党章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3)影响: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4)历史经验: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基础性概念】1.三长制: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设一党长,是为三长。三长制是北魏基层行政组织。它的职责是检查户口,征收租赋,征发徭役和兵役,推行均田制。2.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指依照宪法和法律,由居民(村民)选举的成员组成居民(村民)委员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制度。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民以家庭为单位,向集体经济组织承包土地等生产资料和生产任务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4.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突出特点是实现了计划与市场的有机结合。【关键处提问】1.黄中业在《战国社会改革的历史经验》中写道:“战国时期的社会改革,作为同战国社会相始终的一场运动,有着极为深刻的社会根源……在战国‘七雄’并立的形势下,为着退可图存进则谋霸,实现富国强兵则成了各国有识之君的自觉意图和预期目的……这场改革导致了中国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飞跃。”想一想,战国时期改革的主要影响是什么?[提示]战国时期的社会改革,完成了中国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飞跃。2.阅读教材P5“思考点”,历代中央行政中枢制度经历了哪几个重要演变阶段?[提示]秦汉三公九卿制;隋唐三省六部制的确立,标志着中央行政体制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明朝废除中书省和宰相,封建君主专制发展到更高阶段;清朝雍正帝设立军机处,标志着封建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3.阅读教材P14“历史纵横”,民国初期的政党、社团有300多个,说明民国初期出现了什么进步现象?[提示]众多政党建立,进行政党政治的新尝试。4.阅读教材P17“学思之窗”,《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体现了什么原则?这一原则的实施有何意义?[提示]原则:“三三制”原则。意义:有利于调节各抗日阶级的利益,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获得人民的支持和拥护。5.阅读教材P25图片“《论十大关系》书影”,1956年,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论述了社会主义建设中应正确处理的十个方面关系;强调对苏联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暴露的缺点和错误,要引以为戒。据此我们可以得出什么认识?[提示]中国共产党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初期,就注意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主题中国的政治制度【维度1】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典例1](2024·山东聊城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汉高祖时期任命的刘姓诸侯国相基本都是最早加入刘邦集团的将领,地位普遍很高。在刘邦制定“非刘氏不得王”的封王原则时,这类军功阶层极力维护建立于郡国并行制基础上的汉政权。此时所封刘氏诸王大多年幼不能执政,故由诸侯国相、傅代理掌治其国,帮助王国稳定。中央政权与王国间相互协作,为汉初中央政府制定的政令、举措的顺利推行奠定了基础。文、景时期,中央政权与王国间的冲突、诸侯王骄奢不法之事逐渐增加。诸侯国相在中央命令下,从王国内部取得对王国兵权的控制。“七国之乱”后,汉武帝为进一步削弱诸侯王而设立“左官”“附益”“阿党”,“诸侯有罪,傅相不举奏,为阿党”。汉武帝晚年至昭宣时期,诸侯国相的职能与汉郡太守的职能渐趋一致。宣帝继位后,重用“通经”“明理”并熟悉政事的大臣为郡国守相,来循吏抚民。此时期诸侯国相除了监督、辅助诸侯王外,还有着提高地方治理政绩的责任。元帝好儒学,即位后为包括太守、诸侯国相在内的地方官员附加“宣明教化”地方人民的职责。成帝时期,正式提出将相、内史与郡太守、都尉对等接轨,制度上规定相承担王国行政职责。——摘编自陈昆、李禹阶《西汉诸侯国相的“郡守化”趋势及其历史意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西汉诸侯国相的“郡守化”趋势。解析:本题设问为“评析……趋势”,要按评价+分析的结构来作答,可以先评价再分析,也可以先分析再评价,具体分析如下:首先,结合史实,分析西汉诸侯国相“郡守化”的发展过程可以结合不同阶段的时代变化和实际需要进行分析其次,进行评价从西汉诸侯国相的“郡守化”趋势的特点、出现的原因、影响等方面进行评价答案:评析:随着休养生息政策的推行,西汉国力逐渐上升,但王国问题愈发严重。汉文帝、景帝时期,诸侯国相从王国内部取得对王国兵权的控制;汉武帝时期,进一步限制诸侯国相忠于诸侯王的行为;汉宣帝时期,诸侯国相承担了提高地方治理政绩的责任;汉元帝时期,明确诸侯国相有“宣明教化”地方人民的职责;汉成帝时期,明确规定诸侯国相承担王国行政职责。由此可见,西汉诸侯国相的职责与郡守职责趋同。西汉诸侯国相的“郡守化”趋势与大一统局面下君主专制强化和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的趋势一致。西汉诸侯国相的“郡守化”从内部牵制、分化了诸侯王的势力,使得诸侯国的权力逐渐集中到中央,实现了中央对王国的全面管理,强化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诸侯国相的“郡守化”过程,实际上是西汉中央政府对诸侯国的逐步控制过程,它对西汉前、中期中央对诸侯国王的权力调控具有重要意义。【重点理解】历史解释——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趋势(1)逐渐由二级区划演变为三级区划。(2)地方行政区划面积逐渐变小,数目逐渐增多;南方行政区划数目逐渐增多。(3)最高行政区划(行省)的边界设置,山川形便和犬牙交错原则并行。(4)最高行政区划往往由吏治监察区和军务督理区转变而来,地方最高行政长官往往由中央官转变而来。(5)地方权力越来越小,中央集权逐渐加强。(6)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设置不同于汉族的行政制度进行管辖。【维度2】中国近代和当代政治制度[典例2](2024·浙江名校联考)1948年5月9日,中共中央及中央军委要求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解放区合并为华北解放区,相应的两个中央局合并为中共中央华北局,同时两个军区合并为华北军区,两个边区政府也合并为华北联合行政委员会。这一改革()A.加强了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B.促进人民解放战争转入进攻阶段C.壮大了苏维埃政权的力量 D.扩大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基础解析:1947年人民解放战争已经进入进攻阶段,B项错误;苏维埃政权存在于土地革命时期,C项错误;当时抗日战争已经取得胜利,D项错误。[典例3](2023·全国新课标卷,4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抗日战争胜利后,根据党中央争取国内和平民主的方针,各解放区继续实行抗日战争时期确立的民主选举的各项原则和制度。一些解放区开展了民主选举运动,颁行了选举法规。1945年10月至1946年初,陕甘宁边区为召开第三届参议会首次大会进行了乡、县、边区三级普选。这次选举产生了170名边区参议员,包括各社会阶层的代表。在党派关系上,共产党员61人,国民党员19人,救国会员1人,无党无派人士89人,解放战争后期,对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者的范围和条件作出新的规定。1949年1月,《东北解放区县村人民代表选举条例草案》规定:经军事法庭、司法机关和人民法庭判决剥夺公民权者,有反革命行为及民主政府缉办在案者等无选举权与被选举权。1949年6月,东北行政委员会明确地把“赞成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建设新民主主义新中国”,列为被选为人民代表会议代表的首要条件。其他解放区颁布的选举法规也有类似的规定。——摘编自韩延龙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法制文献选编》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解放区人民政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范围调整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解放区人民政权选举制度的积极作用。解析:(1)据材料“1945年10月至1946年初……解放战争后期……作出新的规定”可知,随着抗战的胜利,由抗日战争时期的民族矛盾为主转变为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阶级矛盾为主,得出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据材料“1949年1月《东北解放区县村人民代表选举条例草案》规定”可知,经过三大战役,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在即;据材料“其他解放区颁布的选举法规也有类似的规定”得出解放区的日益扩大;据材料“1949年6月,东北行政委员会”可知,中国共产党进行了民主政权建设,得出解放区新兴人民政权的建立。(2)据材料“1949年1月,《东北解放区县村人民代表选举条例草案》”得出,用法律维护和保障了解放区人民的民主权利,体现了人民当家做主;据材料“把‘赞成……’,列为……”得出有利于解放区人民去支援人民解放战争,加快战争的胜利;结合所学得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民主政权的建设提供了经验。答案:(1)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变化;三大战役消灭国民党军队主力,人民解放战争即将胜利;解放区的日益扩大;解放区新兴人民政权的建立。(2)用法律维护和保障了解放区人民的民主权利,体现了人民当家做主;有利于解放区人民去支援人民解放战争,加快战争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民主政权的建设提供了经验。【重点理解】历史解释——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制度探索(1)土地革命时期:创建人民革命政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是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尝试。(2)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民主政权建设。设立边区政府,设置各级参议会,推行抗日民主制度,实行“三三制”原则。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加强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3)人民解放战争时期:行政区制度。行政区设军政委员会或人民政府,各自管辖若干省级及以下行政单位,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主题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维度1】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典例4](2024·陕西榆林模拟)公元前5世纪末,雅典富裕阶层的主要收入来源从地产扩展到手工作坊、银钱兑换业务,有的甚至通过为外邦统治者服务赚取报酬;与此同时,雅典公民参与公共活动的津贴较伯利克里时期有所增加,从义务参加变成了城邦与个人的“等价交换”。由此可知,当时的雅典()A.城邦体制面临危机 B.民主政治基础衰弱C.公民参政热情高昂 D.社会贫富差距扩大解析:材料涉及了公元前5世纪末雅典出现的变化,解题时要根据这些变化进行分析:这一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并未衰弱,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雅典公民热衷于追逐经济利益,参政积极性减弱,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社会贫富差距的扩大,排除D项。[典例5](2024·河北模拟)随着古罗马《布艾体亚法》的颁布,大法官被授予自行决定诉讼程序的权力,这使合法而不合理的权利丧失了法律上的保障,使合理而不合法的关系获得了事实上的保护。奥古斯都明确授予有名望的法学家“公开法律解答权”,使他们的解答对具体案件产生约束力。这体现了古代罗马()A.司法审判中形式主义较为严重 B.统治者侧重于拓展法律的适用范围C.注重协调贵族与平民间的利益 D.法律建设具有实用性和灵活性特征解析:材料强调的是法律建设的实用性和灵活性,而非形式主义,排除A项;材料中的举措并未拓展法律的适用范围,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对贵族与平民间利益的协调,排除C项。【重点理解】历史解释——古希腊的公民政治与精英政治(1)公民政治指的是以公民为主体的政治生活方式。在古代雅典,公民政治观念以公民积极参政为核心,认为集体利益大于个人利益,主张全体公民的政治地位平等,并且应当直接参与到公共生活之中。从这个角度看,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属于公民政治。(2)精英政治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主张的贤人治国理论一脉相承,其认为在一个国家中,应由极少数的政治精英掌握政权,被统治阶级绝大多数是群众,即让有专业知识的人来治理国家。【维度2】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典例6](2024·江西赣州二十校联考)美国1787年宪法混杂着许多个人的良知和智慧、错误和偏见,容纳了各种不同的利益和意见,它是各种不同利益和意见折中调和、妥协平衡的产物。这一特征实质上是()A.解决分歧时的中庸原则 B.中央与各州之间的妥协C.南北方最终达成了和解 D.大小州之间实现了均衡解析:选择A项:材料认为美国1787年宪法容纳了各种不同的利益和意见,是折中调和、妥协平衡的产物,这一特征实质上是中庸原则。排除B项:表述片面,美国1787年宪法不但包括中央与各州的妥协,还包括大小州之间的妥协。排除C项:表述不符合史实,南北方当时没有达成和解。排除D项:“均衡”与史实不符。【重点理解】历史解释——近代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1)从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中世纪欧洲国家普遍实行封建制度,理论上,国家的土地、人口都为国王所有,“主权在君”;近代以来,随着启蒙思想的传播,主权在民思想成为各国构建政治制度的指导。(2)从贵族君主制到君主立宪制:中世纪欧洲的王权也受到限制,但是,主要来自贵族、教会。近代政治制度中限制王权的主要是议会,通过立法的形式限制王权,国王大都不是实际的统治者。(3)从任命制到选举制:中世纪的各级官吏基本上都是任命的,国王的喜好决定了官吏的任免。近代各种层次和领域的选举成为官吏产生的主要形式,“选举”成为西方近代最常见的政治活动。(4)近代政党政治的兴起:中世纪没有政党,近代以来,社会各种政治势力表达诉求的主要途径是建立政党,政党政治逐渐成为近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特点。1.(2023·广东选考,12)英王亨利一世(1100—1135年在位)的加冕宪章规定了国王对教会财产及诸侯领地所拥有的权利,特别是载明了国王所不能做或决意不去做的事,是一份明确规定封建关系的法律文件。该()A.明确了君主立宪制的原则B.体现了王权有限的观念C.激化了王权与教会的矛盾D.维护了市民阶层的利益解析:据材料“特别是载明了国王所不能做或决意不去做的事”可知,加冕宪章对王权的权力范围进行了明确界定,体现了有限王权的观念,故选B项;英国君主立宪制逐渐确立的时间是在光荣革命之后,时间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加冕宪章实际上对王权、教会和贵族的权限进行了清晰的界定,有利于规范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客观上有利于缓和王权与教会的矛盾,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市民阶层,排除D项。答案:B2.(2023·浙江6月选考,7)观察下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组织机构关系”图,解读正确的有()①边区参议会、政府、法院并立制衡②边区政府委员由边区参议会选举产生③边区政权建设适应了土地革命的需要④边区政权建设是抗日民主制度的体现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解析:“并立制衡”说法错误,边区参议会产生边区政府,边区政府产生边区高等法院,故①错误;据“陕甘宁边区政府组织机构关系”图可知,边区政权的最高权力机关是边区参议会,由边区人民民主选举产生,故②正确;边区政权建设适应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而非土地革命的需要,故③错误;为了联合一切抗日的阶级、阶层,边区各级政权都实行“三三制”原则,即共产党员、非党进步人士和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说明边区政权建设是抗日民主制度的体现,故④正确。故选D项。答案:D3.(2021·湖南选考,2)汉初,丞相陈平、太尉周勃与宗室大臣平定“诸吕之乱”后,商议新帝人选,经再三讨论,认为代王刘恒在高祖刘邦在世诸子中,“最长,仁孝宽厚,太后家薄氏谨良”,决定迎立刘恒为帝,是为汉文帝。这一做法()A.反映嫡长子继承制得到执行B.旨在预防外戚干政的重演C.推动仁孝成为选帝主要标准D.表明相权对皇权构成威胁解析:材料中刘恒是刘邦在世的年龄最长的儿子,但非嫡长子,A项错误;大臣在迎立刘恒为帝时以他和母亲“仁孝宽厚”“谨良”的为人处世风格为标准,这一做法,可以预防外戚干政,B项正确;仁孝是选帝标准之一,不是主要标准,C项错误;材料不涉及相权对皇权的威胁,D项错误。答案:B4.(2021·山东等级考,6)近代一位外国人这样评价戊戌变法:“如果认为维新是要从顶端而不是从基础上开始的话,在这一张变法的清单上是挑剔不出什么毛病的。条条都很健全,条条都打中一个显著的弊端,并且条条都是可以付诸实施的;但是这种以上谕变法的整套结构就是一个倒置的金字塔。”他认为变法的缺陷在于()A.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式B.变法措施贪大求全C.缺乏充分的思想动员D.没有得到广泛的社会支持解析:题干材料强调的是“以上谕变法的整套结构就是一个倒置的金字塔”,说明上谕变法缺乏足够的社会基础,没能得到广泛的社会支持,故选D项;由“如果认为维新是要从顶端而不是从基础上开始的话,在这一张变法的清单上是挑剔不出什么毛病的”说明自上而下的方式并不是其缺陷,排除A项;“条条都很健全”“条条都是可以付诸实施的”说明作者对措施持肯定态度,排除B项;缺乏充分的思想动员的缺陷材料并没有指出,排除C项。答案:D5.(2021·湖南选考,15)1925年,美国国会通过《法官法》,完全赋予最高法院对上诉案件的自由裁量权,使之可以更多地根据其主观判断来审理案件。此后,最高法院得以积极干预政府的公共政策。据此可知,美国()A.国会地位在这一时期高于最高法院B.三权分立体制进行了一次内部调整C.最高法院可利用自由裁量权压制政府D.分权与制衡机制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解析:美国实行三权分立,因此不能说三个权力机构地位谁高谁低,A项错误;国会通过立法权制定了《法官法》,赋予最高法院运用对案件的自由裁量权来积极干预政府的公共政策的权力,这就加大了最高法院对行政权的监督,从而进行了权力内部的调整,B项正确;“压制”一词不符合司法机构应有的公正性,以及美国三权分立的体制,C项错误;材料中最高法院干预政府的公共政策依旧是三权分立的体现,D项错误。答案:B1.(2024·重庆八中月考)唐玄宗开元年间,把原属宫内皇帝秘书身份的翰林待诏改为翰林学士,建立学士院,专掌最机密的诏令,即“内命”的起草。至此,翰林学士正式参与朝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加盟商加盟店转让协议
- 2025年仓储货物转换合同
- 2025年人力资源服务分成协议
- 2025年加盟商店铺争议解决协议
- 2025年健身俱乐部成员权益协议
- 2025年消防分包安全协议书明确消防设备采购与供应责任3篇
- 2025版房地产代理服务合同范本8篇
- 二零二五年股权融资合同推动金融服务创新3篇
- 2025公开招标土地承包合同范本
- 2025招标文件合同条款
- 部编新改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
- 2025年北京铁路局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药品招商营销概论》课件
- 曙光磁盘阵列DS800-G10售前培训资料V1.0
- 寺庙祈福活动方案(共6篇)
- 2025年病案编码员资格证试题库(含答案)
- 企业财务三年战略规划
- 提高脓毒性休克患者1h集束化措施落实率
- 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 主播mcn合同模板
- 2024测绘个人年终工作总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