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1页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2页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3页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4页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4课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第1课时中国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四大发明名扬世界,可近代中国科技为什么落后了?从“五四”时起,就有很多有识之士在思考这个问题,可直到现在,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仍是不争的事实。原因何在?让我们来看看丁肇中教授的分析。一、导入新课1.了解演讲者的观点,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和现实意义。(重点)2.梳理演讲者的思路,把握演讲词层层推进的结构。(难点)课时目标作者简介作者出生年1936国籍美国评价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获1976年。相关作品《我所经历的实验物理学》等。丁肇中诺贝尔物理学奖《怀念》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请同学们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自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圈画出能够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并理解什么是“格物致知”。1.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后读读写写课中重点词语瞭望(

)探chá(

)jiǎn(

)讨激变(

)xiù(

)手旁观缅怀(

)探tǎo(

)彷徨(

)格物zhì(

)知不知所cuò(

)授yǔ(

)zūn(

)照rú(

)家荣yù(

)丁肇中(

)领wù(

)字词过关liàomiǎn察讨检pánɡ

huánɡjī致袖措予誉遵zhào儒悟什么叫“格物”和“致知”?“格物致知精神”是什么精神?格:探察、探究。物:物体、事物。致:达到、得到。知:知识、认识。

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格物致知精神”就是“实验精神”。整体感知◆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2.小组合作,探究意义。

第一,这是由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第二,这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第三,这是应对今天的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第二部分(2~12)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病,论述“格物致知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第三部分(13)强调培养实验精神的意义并对中国年轻一代提出希望。第一部分(1)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三、梳理文脉,理清思路第一层(2-5)第二层(6~10)第三层(11~12)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并以自己为例。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例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己,强调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第二部分可分成三层:四、探究写法,层层推进◆运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述思路,探讨文章第6—10段的论述过程。第6段,首先提出观点:重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第7段,分析“为什么实验精神重要”,其原因是:新知识只能通过实验获得。第8,9段,分析“实验到底该怎样做”,其具体要求是:一要积极探测;二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要有适当的目标。第10段,得出结论。怎样才能使演讲稿层次清晰?1.反复设问,并根据设问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在结构上环环相扣,层层深入。2.用过渡句,或用“首先”“其次”“然后”等词语来区别层次。

作者在演讲中讲述了自己演讲的缘由,谈到了自己对格物致知精神的理解和看法,论述了中国传统教育中不重视格物致知精神而造成的一些弊病,以及现代社会中格物致知精神的必要性,并用自己的经历证明了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最后提出希望,希望格物致知精神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继续发扬。整篇演讲词思路清晰,层次分明。五、课堂小结第14课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第2课时1.品析作者演讲的风格,学习演讲的技巧。(难点)2.理解演讲中事例对于观点的印证作用。(重点)课时目标二、探究方法,旁批亮点这篇演讲词中哪些语句最打动人心?为什么?请你选择几处,用旁批的方式来赏析其“打动人心”之处,体会作者演讲的风格。示例:1.演讲者“现身说法”,使演讲内容真实、亲切,有助于拉近与听众的距离,取得更好的演讲效果。2.演讲者作为一位德高望重的科学家,自己求学时代的亲身经历对广大青年学生来说,有很大的示范和参考意义。3.文中作者旁征博引,既有王阳明“格”竹子的事例,又有《大学》中的理论,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博学多才的演讲者,让我们心动。4.事实胜于雄辩。作者用王阳明“格”竹子的事例,证明中国传统的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这样阐明观点更加生动具体。※怎样让演讲词更漂亮?①把长句改成适听的短句;②尽量用通俗生动的语言;③多讲故事,少讲道理;④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三、探究事例,理解作用1.寻找事实,理解作用。◆文中作者运用了哪些事实来印证观点?示例:第4段举了王阳明“格”竹子的事例,证明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第12段又举了自己到美国大学念物理时吃的苦头。这些事例都论证了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以自己的求学经历为例,使演讲亲切而有说服力。第11段摆了中国学生大都偏向理论轻视实验的事实;2.分析事例,辨析讨论。有人说,仅仅凭王阳明的例子无法证明“中国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我”的“个人的经验”也无法证明“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你怎么看?请同学们发表自己的意见。示例:(1)结论:这两个例子作者是用来印证观点的,而不是论证。印证是证明与事实相符,论证是论述并证明。这两个例子,只能为论点提供证据,并不能保证结论必须为真。(2)作用:演讲中作者举一个例子,作用是把抽象的、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浅显化,使听众容易接受并得到启示,更能取得较好的现场效果。四、对比阅读,理解风格这两篇文章的风格有什么不同?课

文风

格《最后一次讲演》《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激情澎湃,喷薄而出,具有强烈的爱憎情感。语气平和,言辞恳切,知识性强,逻辑严密,充满期望。

格物致知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就贯串在我们日常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关键是看我们每个人的头脑中究竟有没有探索、实践、创新的精神。只有有了这些精神,我们的生活才是多彩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