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特色(解析版)-2023年中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考点精准讲解(部编版)_第1页
语言特色(解析版)-2023年中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考点精准讲解(部编版)_第2页
语言特色(解析版)-2023年中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考点精准讲解(部编版)_第3页
语言特色(解析版)-2023年中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考点精准讲解(部编版)_第4页
语言特色(解析版)-2023年中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考点精准讲解(部编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备战中考古诗鉴赏高频考点精准讲解一-语言特色(解析版)

一、知识点讲解

梳理所学诗文,归纳语言风格大致类型。

古诗词语言风格一般有清新、明快、凝练、含蓄、华丽、质朴、晦涩等类型。

清新主要指语言浅显而有新意。比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鹏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

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四句写了四种景色,动静结合,语言清新生动。

明快主要指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的语言风格。如白居

易的诗等。

凝练主要指语言简洁而含意丰富。如杜甫的《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情独夜舟。星垂平

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八句皆为工整对仗,全

用实词,意象密集。

含蓄有时也称蕴藉,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言在此而意

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如杜牧的绝句,李清照后期的词。

华丽主要指有富丽的词藻,绚丽的文采,奇幻的情思。如《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还有李商隐、李贺的诗。

质朴主要指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但平淡

不等于简陋和寒他,它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体现了作家的真功夫。如陶渊明的诗,李煜的词。

晦涩主要指语言艰涩、冷僻、难懂。如李商隐的一些朦胧诗。"韩孟诗派"的奇崛险怪。

L提问方式:

⑴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⑵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⑶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2.解答分析:

这种题型不是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技巧,而且要品味整首诗(词)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常

见错误是从语言的使用上去揣摩作者的炼词、炼字,阐述字词运用巧妙,要注意语言的特色不

能等同于语言的使用。

用来答题的词语一般有:清新自然、明快清新、平淡自然、朴实无华、明快浅显、明快直

露、明白晓畅、流畅自然、多用口语、通俗易懂、华美绚丽、辞藻华丽、深沉隽永、委婉含

蓄、含蓄深沉、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缠绵哀怨、温婉悲凉、庄谐俱见、简练生动、简练传

神、准确精练、生动形象、准确传神等。

3.答题步骤:

⑴明特色: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⑵列例证: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⑶析作用: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答题示例:

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问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步骤一)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

(步骤二)“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

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

(步骤三)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二、专项演练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辛弃疾在题目中称这首词为"壮词",你认为妥帖吗?请从题材和语言风格两方面作简要赏析。

【答案】用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细节描写),写出词人在夜里酒醉后挑亮灯芯观看宝剑,表达了词人渴

望早日奔赴杀敌战场的急切心情。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和语言风格的赏析。从"看剑""吹角连营""麾下""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等句子可知,这里反映的军旅生活,体现了"壮词”这一特点;"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

后名”表现「诗人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可怜白发生”也是壮语,只是它己变雄壮为悲壮,充满了作者壮志

不遂的抑郁、愤慨。由此可知,这首词语言豪迈,铿锵有力,符合"壮词”的特点。

诗词赏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⑴这首词的词牌名是:,从本词的____及语言风格看,是一首豪放词。

【答案】(1)江城子题材

【解析】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词牌名是词的一种制式曲调的名称,亦即唐宋时代经常用以填词的大致固定的一部分

乐曲的原名,有固定的格式与声律,决定着词的节奏与音律。这是词的词牌名是"江城子"。这首词通过描写

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借历史典故抒发了作者杀敌为国的雄心壮志,体现了为了效力抗击侵略的豪情壮志,

并委婉地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从题材及语言风格看,是一首豪放词。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婺,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辛弃疾是豪放派的代表,请结合这首词分析其语言风格豪放的特点。

【答案】

①通篇三问三答,从"何处望神州",至『‘千古兴亡多少事",再到"天下英雄谁敌手”,层层推进,气势越

来越强,显示词人豪放的情怀•

②"不尽长江滚滚流"化用杜甫《登高》诗义,“天下英雄谁敌手"和"生子当如孙仲谋"两次用《三国志》

中的曹操典故,旁征博引,纵横开阖,即景抒情,借古讽今,气魄宏大,格调昂扬

③"神州""满眼"着眼宏大,"千古兴亡""不尽长江",悠远绵长,"万兜签""坐断",英雄豪气,都给人雄

壮豪放之感.

【解析】

本题考查词的风格赏析。此词通篇三问三答,从"何处望神州",至『千古兴亡多少事",再到"天下英雄

谁敌手",层次分明,层层推进,互相呼应,气势越来越强,感怆雄壮,意境高远,显示词人豪放的情怀;

孙权"年少"而敢于与雄才大略、兵多将广的强敌曹操较量,作者赞扬其具有非凡的胆识和气魄,突出了

孙权的盖世武功,他不断征战,不断壮大。而他之"坐断东南",形势与南宋政权相似。稼轩热情歌颂孙权的

不畏强敌,坚决抵抗,并战而胜之,写得气魄宏大,格调昂扬,显示其豪放风格;

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表达了作者渴望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样金戈铁马,收复旧山河,为国效力

的壮烈情怀,饱含着浓浓的爱国思想,都给人雄壮豪放之感。

阅读杜甫的《望岳》,按要求答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展开联想与想象,请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句所展现的画面。其中"钟""割"

两字用得很好,体现了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风格,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两字好在哪里。

【答案】①大自然也对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致情有独钟,山是如此巍峨,山前山后仿佛被从中割断一般,

云霞明灭一昏一暗,形成截然不同的景象。②"钟"

是积聚、汇聚之意。将大自然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割"字炼字极好,那照

临下土的阳光,好象被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更能表现出泰山的高

大巍峨。

【解析】

炼字的题目注意从炼意、炼境、炼结构和炼手法等角度进行分析,一般都有炼意的内容,如是写景的

诗句往往有炼意的成分,炼结构主要是统领全诗或在诗歌的结构中起关键的作用,如转折、过渡等,炼手

法主要是修辞和表现手法。答题时先答出字的含义,然后从以上几个方面分析效果。此题主要从炼意和炼

境方面考虑。"钟”是积聚、汇聚之意。将大自然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割"字炼字极

好,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好象被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更能表现出

泰山的高大巍峨。要把这两个词放入具体的诗歌意境当中来谈含义作用。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鹉坞天辛弃疾

读渊明诗不能去手,戏作小词以送之。

晚岁躬耕不怨贫,只鸡斗酒聚比邻。都无晋宋之间①事,自是羲皇以上人②。千载后,百遍存。更无一

字不清真。若教王谢诸郎③在,未抵柴桑④陌上尘。

【注释】①晋宋之间:东晋末至刘宋初,陶渊明生活的时代。②羲皇以上人:指上古以远的人。③王、

谢:东晋的两大望族,其子弟以潇洒儒雅见称。④柴桑:古县名,今江西九江市西南。陶渊明的故乡。

(1)这首词从语言风格上"寓庄于谐”,与词前面小序中""一词相符合。

【答案】⑴"戏作"

【详解】

(1)寓庄于谐,谐:风趣;庄:严肃庄重。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来说明事理,使人在轻松和愉悦中感其

深刻的内涵。所以这个词与词前面小序中"戏作”一词正好相合。

诗歌分析

九日寄行简①

白居易

摘得莉花携得酒,绕村骑马思悠悠。

下邦②田地平如掌,何处登高望梓州③。

注:①行简:白居易之弟。②下邦(guT):地名。③梓州:州名。当时行简居梓州。

请简答本诗的语言特色。简答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通俗易懂(或平实朴素、自然清新);对行简(或弟弟)的思念之情。

【解析】

考查对诗歌语言特色和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此诗写于唐宪宗元和九年(814)五月,白行简应剑南东

川节度使之聘去梓州,此诗为白居易于九月九日作于渭村。

这首诗前两句写诗人摘花携酒,绕村骑马“思悠悠”,后两句借写渭南关中平原无高可登,语言言简意赅,

读起来却一点儿也不觉得雕琢,十分清新,自然流畅,平实质朴。表达了他对弟弟白行简的悠悠思绪。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三句,被前人称为"绝佳",试赏析其语言特色。

【答案】用西风吹卷帘幕做环境气氛的演染,用黄花比喻人的憔悴:用瘦暗示相思之苦,比喻巧妙贴

切,与全词的整体形象结合得非常紧密,极切合女词人的身份和情致。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对诗句的赏析。"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三句,以花木之"瘦",比人之瘦,

正是这三句,才创造出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怀人的境界。"莫道不消魂",直承"东篱把酒"以"人拟黄花"的比

喻,表现了人的憔悴,与全词的整体形象相结合。"帘卷西风"一句,更直接为"人比黄花瘦”句作环境气氛的

渲染,使人想象出一幅画面:重阳佳节佳人独对西风中的瘦菊。有了时令与环境气氛的烘托,"人比黄花瘦"

才有了更深厚的寄托,此句也才能为千古传诵的佳句。据此理解作答。

译文:

海雾弥漫,云层浓密,日子过得愁烦,龙脑香在金兽香炉中缭袅。又到了重阳佳节,卧在玉枕纱帐中,

半夜的凉气刚将全身浸透。

在东篱边饮酒直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溢满双袖。莫要说清秋不让人伤神,西风卷起珠帘,帘

内的人儿比那黄花更加消瘦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三句,被前人称为"绝佳",试赏析其语言特色。

【答案】用西风吹卷帘幕做环境气氛的渲染,用黄花比喻人的憔悴;用瘦喑示相思之苦,比喻巧妙贴

切,与全词的整体形象结合得非常紧密,极切合女词人的身份和情致。

【解析】

试题分析:赏析诗词,要从内容、技巧、情感三个方面分析点评。内容,可从本词句写景上来分析,

情感,可从诗人突出景物什么特点上来分析,情感,要结合这两个方面来体会,抓住关键的文字"西风""黄

花""瘦"来理解。"莫道不消魂”句写的是晚来风急,瑟瑟西风把帘子掀起了,人感到一阵寒意。联想到刚才

把酒相对的菊花,菊瓣纤长,菊枝瘦细,而斗风傲霜,人则悲秋伤别,消愁无计,此时顿生人不如菊之感。

以"人比黄花瘦"作结,取譬多端,含蕴丰富。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横波亭为青口帅赋①

元好问

孤亭突兀插飞流,气压元龙百尺楼②。

万里风涛接瀛海,千年豪杰壮山丘。

疏星澹月鱼龙夜,老木清霜鸿雁秋。

倚剑长歌一杯酒,浮云西北是神州。

【注】①本诗是为镇守金国青口要塞的老朋友所作,写于元灭金之前。②元龙百尺楼:元龙指三国时的陈

登,刘备赞他有文才武略。这里指高峻。

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的语言特色。

【答案】豪迈。一是思想情感之豪迈,如首联和颔联作者以横波亭的孤高之势、周围山川的雄壮暗喻

青口帅豪杰之豪情;尾联写倚剑高歌,慷慨豪饮,遥想浮云下的西北神州,都表现出勇往直前、收复故土

的豪情壮志。二是遣词用字不同凡响,像首联中的"插""压"等字把横波亭下临飞流的孤高之势传神地表现出

来/;颔联中的"万里""千年"分别从空间的广阔与时间的久远上来表现景之壮观与人之英武,字里行间表现

出一种磅礴的豪迈之情。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特色。在解题时,首先,可以根据诗歌的内容提炼出一个概括语言特色的词

语(语言风格术语),如通过诗歌中的"插飞流”"气压元龙百尺楼”"万里风涛接瀛海”"千年豪杰""倚剑长歌"

等词句,很容易感悟到诗歌的语言风格为"豪迈"

O然后再结合具体内容加以分析,如诗歌的豪迈语言风格体现在情感(豪情万丈)借咏横波亭及周围

山川形势,勉励青口帅勇往直前,收复失地,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怀;遣词用字("插""压")写出了横

波亭下临飞流的孤高之势;意境开阔(空间的广阔与时间的久远)表现景之壮观与人之英武等方面。

行香子

(宋)秦观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

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场青旗、流水桥旁。

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李白诗歌洒脱飘逸,杜甫诗歌沉郁顿挫,请举例赏析这首词的语言特色。

【答案】

①通俗生动,朴素清新、质朴自然。"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如同口语,生动自然。写景如"桃花红,李

花白,菜花香”,色彩简单鲜明又显出农家本色。

②用词准确。"倚东风、豪兴徜徉","豪兴"点明心情,"倚""徜徉"则写出诗人怡然自得的神态。"莺儿

啼,燕儿舞,蝶儿忙","啼""舞""忙"与三个动物的活动特地安静相对应,写出了春天的生命活力。

③句式整齐,格调轻快。本词句式都是三、四字句式,轻快流畅。

【解析】

本题考查诗词的语言特色。

(1)《行香子》这首词写景抒情朴质自然,语言生动清新,句式整齐,语调轻快流畅。词的上片中“树

绕村庄,水满陂塘”表现的是一处静态风景,如同口语;"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主要描写小园和各种色彩缤纷的春花,在简单的色彩景物与色彩列举中,鲜明地写出农家景物的本色。这

体现了本词语言通俗易懂、生动自然、清新朴素的特色。

(2)"倚东风,豪兴徜徉",意思是淋浴着东风,带着豪兴我信步而行。"豪兴"说明游兴正浓,"徜徉"

则显示词人只是信步闲游。"豪兴""徜徉"这两个词准确地写出词人怡然自得的神态。"莺儿啼,燕儿舞,蝶

儿忙"中的"啼""舞""忙"三字概括准确,通过动物的活动写春的生命活力,更加淋漓尽致。这些词语体现本词

用词准确的特点。

(3)这首词上下片形式完全相同,句式整齐。句子全都是三字或四字的短句,节奏分明,语调轻快,

流畅自然,也是一大特色。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朝天子•咏喇叭

王磐

喇叭,喷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

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这首散曲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答案】语言上具有通俗易懂,讽刺性强的特点。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语言特色的理解。从自己读这首散曲的感受角度回答即可。根据"曲儿小腔儿大""吹翻

了这家”“水尽鹅飞罢”等语句可判断本散曲语言非常通俗易懂,根据"全仗你抬声价"等语句可看出语言还有

极强的讽刺意味。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莱葭

舞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涧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莱葭萎妻,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涧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烟。

莱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滨。

溯涧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让。

这首诗歌的语言很有特色,请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

【答案】【示例】这首诗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咏唱,表达了主人公心中缠绵无尽的情感,委婉动

人。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写作方法的把握。这首诗采用了重章叠句的写法。重:章叠句指上下句或者上下段用相同

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的一种表情达意的方法,是诗歌的一种常见手法。全诗三章,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

一唱三叹,节奏鲜明,旋律优美,而且还显示了主人公情感的逐层加深,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人月圆

【金】吴激①

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

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

山坡羊•燕子

【元】赵善庆

来时春社,去时秋社②,年年来去搬寒热。语喃喃,忙劫劫③。

春风堂上寻王谢,巷陌乌衣夕照斜。兴,多见些;亡,都尽说。

【注】①北宋亡后,吴激被迫仕金。在一次饮酒会宴上,偶遇流落为歌姬的宋朝宗室女子,遂有此作。

②春社、秋社:古时祭祀土神一般在立春和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分别称春社和秋社。③劫劫:匆忙急切

的样子。

请简要赏析《乌衣巷》的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

【答案】

今昔对照,寓情于景,语言含蓄深沉,体现了咏史诗的特色。表达了诗人沧海桑出、人生多变的感慨。

【解析】

试题分析:诗中有“旧时王谢堂前燕"一句,表明诗人回顾以前的生活,把今昔两时的景象作一比较,感

叹人生。从这个角度来理解概括。这是一首怀古诗。凭吊东晋时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的繁

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以燕栖旧巢唤起人们想象,含而不露;以"野

草花"、"夕阳斜"涂抹背景,美而不俗。语虽极浅,味却无限。诗人通过对夕阳野草、燕子易主的描述,深

刻地表现了今昔沧桑的巨变,寓意没有长开不败的花,也没有永久的富贵年华。

请阅读艾青的诗歌《盼望》,回答问题。

一个海员说,

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那

一片洁白的浪花……

一个海员说,

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那一阵铁链的喧哗……

一个盼望出发

一个盼望到达

(1979年3月上海)

结合这首诗,请举例分析诗歌的语言特色。

【答案】示例:①富有启示性的语言。诗中描述海员的两种"盼望",实际上是对新中国海员乐观、豪

迈的性格和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的赞扬。②朴素自然、清新流畅的语言美。小诗意象单纯,两

个海员的两句富于形象的话,具体、形象,朴素自然、清新流畅,却深刻地揭示一代海员的思想情怀。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语言特点分析。

结合“一个海员说,,,,一个海员说"可以看出,小诗语言朴素自然,清新流畅;结合“起锚所激起的那一片

洁白的浪花……""抛锚所发出的,那一阵铁链的喧哗"可以看出,作者所选意象"锚"单一单纯,但无论是"出

发"还是"到达",却都深刻地揭示了一代海员的思想情怀。

结合“盼望出发""盼望到达"可以看出,无论是“出发"还是“到达",海员都持乐观的态度,表现门也们敢

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因此语言是富有启示性、象征意义的。

诗歌鉴赏

赠荷花

李商隐

世间花叶不相伦注,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落药,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注:伦:同等,同类。

任选一个角度(如构思、写法、语言等),对该作品进行赏析。

【答案】答案示例:

构思:诗一开头,并没有直接从荷花本身着笔,而是先从其他花卉花与叶的关系写起,表明世人贵花

轻叶的态度,然后突出荷花花叶相配、交相辉映的特殊美,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的期望和隐忧,希望花叶

长相伴永不分离。此诗句句都是写人,委婉含蓄,耐人寻味。

写法:借物抒情,表面赞颂荷花既能同荣、又能同衰的坚贞品质,其实表达了自己渴求知己、寻觅政

治依托的心声。

语言:诗通俗浅近,寓意明显,表达直露,节奏明快,与李商隐很多诗歌的含蓄委婉不同。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手法赏析。

要求任选一个角度,如诗歌构思、表现手法、语言特色等任一方面,对全诗进行赏析。

开头这四句,诗人是别具匠心的:前两句字面上这是一种对比,即拿荷花与其他花卉对比,荷花与叶

的两种不同的命运,花移栽金盆,备受殷勤,叶受到遗弃,化作泥土。三、四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写荷叶伸张卷曲,荷花开合闭放,率性而为。

从构思来看,本诗非常巧妙。诗的前两句写其他花卉的花与叶的两种不同命运。花与叶本是一体,结

果却是花入盆,叶作尘,这是世间花和叶的各自的命运。这两句总写花的幸运和叶的不幸,以它们的“不相

伦”反映出荷花独特品质的可贵。三、四句,吟咏r荷叶荷花"任天真"的品质,借以歌颂真诚而不虚伪的美

德。"任天真",既是写花,又是写人。以花性写人性,立意新奇。最后两句进一层写荷花的"天真"之处。荷

花的红花绿叶,互照互映互衬。即使到了红衰翠减、世人愁苦之时,仍然不相遗弃。如果说,前两句写荷

花"任天真",侧重表现共荣;那么,这两句的"长相映",则主要表现同衰。这四句诗互补互承,从正反两方

面完整地表现出荷花既能同荣、又能同衰的坚贞不渝的品质。

从写法上来看,本诗运用了借物抒情和托物言志的手法。作者李商隐一生不得志,只做过几任小官。

其主要原因不是他无才,而是没有知己者的力荐。他不依附于任何朋党,因此不受当权者信任,没有依托,

饱受奚落和排挤。"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借歌颂荷花的花与叶能荣衰相依,表达了自己渴求

知己、寻觅政治依托的心声。

从语言方面来分析,这首诗语言通俗易懂,如"花入金盆叶作尘”即如此;感情表达直白,让读者能较易

理解其中的寓意,如“卷舒开合任天真""翠减红衰愁杀人”等,让读者很容易明白作者的寄兴所在。这与李商

隐很多《无题》之类的诗歌的晦涩难懂、含蓄委婉不同,体现了他诗歌风格的多样性。

从艺术手法来看,主要运用了对比。前两句写花与叶的两种不同的命运,花移栽金盆,备受殷勤,叶

受到遗弃,化作泥土。三、四句拿荷花和其他的花对比,写荷叶伸张卷曲,荷花开合闭放,率性而为,赞

美荷花真诚天真的品格。

根据以上分析,选取你感触最深、最易把握的角度,概括赏析即可。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下列对诗的语言风格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含蓄隽永B.平淡质朴

C.粗犷豪放D.缠绵哀怨

【答案】B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语言风格的体会理解能力。占诗词作家作品的语言风格分为:(1)清新自然,晓

畅易懂。(2)平实质朴: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不加修饰。(3)绚丽飘逸:富丽的辞藻,绚烂的色

彩,奇幻的想象。(4)形象生动:既是诗又是画,有声有色。(5)含蓄隽永:意在言外,曲折倾诉。(6)

粗犷豪迈:意境恢弘阔远,积极向上。(7)慷慨悲壮:多指边塞诗。(8)沉郁顿挫:内容博大精深,题

材严肃,感情深沉。(9)语言凝练,自然流畅。从作家作品的语言风格来体会诗词的语言特点,要求我们

理解诗歌内容,熟悉诗人的写作风格。

孟浩然这首诗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老朋友的情谊。诗由“邀"到"至"到"望"又到"约"一径

写去,自然流畅。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新隽永。故B概括该诗语言风格最恰当。

诗词赏析。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有人认为"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清雅安适,与整首小令的风格似乎格格不入,说说你的看法。

【答案】"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流落异乡的游子相映衬(衬托),使"断

肠人"更添悲愁。

【解析】

试题分析:考查体味作者的情感。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抒发了一个飘零天

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本题解答要结合主旨来分析。可以从"乐景写哀情"

角度分析,也可以从对比映衬的角度理解,两者都更增添了游子的思乡之情。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人们说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洗古代送别诗凄凉伤感的风格,你从诗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得出来?

请举出一例作简要分析。

【答案】

示例一:"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了诗人宽阔的胸襟、乐观豁达的情感。

示例二:“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表达诗人对朋友的劝慰(或者鼓励、叮咛、安慰,意思相近都可

以)和旷达的胸怀。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把握。此诗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体现出诗人高远的志向、豁达的

情趣和旷达的胸怀。结合具体诗句赏析即可。

示例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境界又从狭小转为宏大,情调从凄恻转为豪迈。远离分不开

知己,只要同在四海之内,就是天涯海角也如同近在邻居一样,一秦一蜀又算得什么呢。表现友谊不受时

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是永恒的,无所不在的,所抒发的情感是乐观豁达的。

示例2:“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意思是:”在这即将分手的岔路口,不要同那小儿女一般挥泪告别

啊!""在歧路",点出题面上的那个"送"字。歧路者,岔路也,古人送行,常至大路分岔处分手,所以往往

把临别称为“临歧,这两句是对朋友的叮咛,也是自己情怀的吐露。慰勉友人不要像青年男女一样,为离别

汨湿衣巾,而要心胸豁达,坦然面对。体现出诗人豁达的情趣和旷达的胸怀。

诗歌鉴赏分析

送友人入蜀

李白

见说蚕丛路(1),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2)。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注:①蚕丛路:蚕丛,是传说中蜀国的开国君王。蚕丛路,代称入蜀的道路。②

春流:泛指春天水涨,江水奔流。一说指流经成都的郸江,流江。蜀城:指成都。一说泛指蜀中城市。

本诗风格清新俊逸,后世誉为“五律正宗",试任选角度加以赏析。

【答案】全诗从送别和入蜀两方面落笔描述:先写蜀道奇险,次写蜀道上风光瑰丽,笔力开阖,变化

万千;最后以议论作结,临别赠言,含蓄蕴藉,语短情长。

【解析】

本题考查诗文赏析。

写法上:

①"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意思是:你的进退升沉都已命中注定,用不着去询问擅长卜卦的君平。

借用典故,李白了解他的朋友是怀着追求功名富贵的目的入蜀,因而临别赠言,便意味深长地告诫:个人

的官爵地位都早有定局,何必再去询问善卜的君平呢!李白借用君平的典故,婉转地启发他的朋友不要沉

迷于功名利禄之中,可谓谆谆善诱,凝聚着深挚的情谊,而其中又不乏自身的身世感慨;

②”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意思是:人在栈道上走时,山崖从人的脸旁

突兀而起,云气依傍着马头上升翻腾;花树笼罩着从秦入蜀的栈道,春江碧水绕流蜀地的都城。运用对偶,

中间两联对仗非常精工严整,颔联语意奇险,极言蜀道之难,颈联忽描写纤丽,又道风景可乐,笔力开阖

顿挫,变化万千。

语言上:

①颔联写蜀道在崇山峻岭上迂回盘绕,人在栈道上走,山崖峭壁宛如迎面而来,从人的脸侧重迭而起,

云气依傍着马头而升起翻腾,像是腾云驾雾一般。"起""生"两个动词用得极好,生动地表现了栈道的狭窄、

险峻、高危,想象诡异,境界奇美,写得气韵飞动;

②"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此联中的"笼"字为"诗眼",写得生动、传神,含意丰满,表现「多方面的

内容。它包含的第一层意思是:山岩峭壁上突出的林木,枝叶婆娑,笼罩着栈道。这正是从远处观看到的

景色,秦栈便是由秦入蜀的栈道,在山岩间凿石架木建成,路面狭隘,道旁不会长满树木;"笼"字准确地描

画了栈道林荫是由山上树木朝下覆盖而成的特色:第二层的意思是:与前面的“芳树"相呼应,形象地表达「

春林长得繁盛芳茂的景象。最后,"笼秦栈"与对句的"绕蜀城",字凝语炼,恰好构成严密工整的对偶句。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L去!

近代梁启超评价此词:"绝似苏辛派,不类《漱玉集》中话。”请从场景角度赏析其豪放的艺术风格。

【答案】场景示例一:选取天、云涛、晓雾、星河、千帆等景象,展现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

图,意境扩大,风格豪迈。

场景示例二:借用庄子笔下大鹏鸟正乘着旋风飞上九万里高空的景象,境界恢宏,并借此风力吹到三

山,胆气豪迈,气魄雄壮。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诗歌内容的基本能力。解答时要结合诗歌重要句子进行分析,重点理解,准确把握

即可。

梁启超的评价是说李清照此词有豪放派的艺术风格,词句"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物"的意思是:

水天相接,晨雾蒙蒙笼云涛;银河转动,像无数的船只在舞动风帆。写天、云、雾、星河、千帆,景象已

极壮丽,其中又准确地嵌入J‘"接""连"两个动词,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波涛、弥漫的云雾,自然地组合在

一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展现出•幅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图,风格豪迈;"九万里风鹏正举。风

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的意思是:长空九万里,大鹏冲天飞正高,风啊!千万别停息,将我这一叶轻舟,

直送往蓬莱三仙岛。说"鹏正举",是进一步对大风的烘托,由实到虚,形象愈益壮伟,境界愈益恢宏。在

大鹏正在高举的时亥U,词人忽又大喝一声:”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气势磅礴,一往无前,堪称大手笔。

诗歌鉴赏分析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