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3115-2016菊花脱毒种苗生产技术规程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6/05/0B/wKhkGWZCy5qAQr7nAACuNjViXFo509.jpg)
![DB32-T 3115-2016菊花脱毒种苗生产技术规程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6/05/0B/wKhkGWZCy5qAQr7nAACuNjViXFo5092.jpg)
![DB32-T 3115-2016菊花脱毒种苗生产技术规程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6/05/0B/wKhkGWZCy5qAQr7nAACuNjViXFo5093.jpg)
![DB32-T 3115-2016菊花脱毒种苗生产技术规程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6/05/0B/wKhkGWZCy5qAQr7nAACuNjViXFo5094.jpg)
![DB32-T 3115-2016菊花脱毒种苗生产技术规程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6/05/0B/wKhkGWZCy5qAQr7nAACuNjViXFo509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20
B05
备案号:51460-2016DB32
江苏省地方标准
DB32/T3115-2016
菊花脱毒种苗生产技术规程
Technologyofvirus-freechrysanthemumstockproduce
2016-09-20发布2016-11-20实施
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2/T3115-2016
前言
本标准按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组织编制。
本标准由南京农业大学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素梅、管志勇、吴丹、张飞、房伟民、蒋甲福、陈发棣。
II
DB32/T3115-2016
菊花脱毒种苗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菊花脱毒种苗生产技术要求和规程.
本标准适用于常见菊花脱毒种苗的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
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NY/T1591-2008菊花切花种苗等级规格
DB32/T1530-2009切花菊种苗生产技术规程
3待脱毒材料
凡有待进行脱毒处理的品种均应是通过合法途径引进的,签署有关品种权保护协议,或者经自主选
育的、具有知识产权的品种。
4脱毒处理
4.1茎尖培养脱毒
4.1.1无菌苗再生体系的建立
经检测含有特定病毒的菊花,取其越冬脚芽,进行外植体表面灭菌,具体步骤如下:剪除茎段上的
叶片,用流动的蒸馏水冲洗15分钟后,用滤纸吸干后,于超净工作台上用75%酒精浸泡30s,再转移到0.1%
升汞中洗涤3~5min,取出,用无菌水冲洗5~6次,每次不少于3min,经消毒灭菌后的菊花茎段剪成小
段,每段长2-3cm,带有1~2腋芽,接种于MS培养基中,每个组培瓶1~2个茎段。
4.1.2剥取茎尖
在超净工作台上操作,于解剖镜下,将材料置于消毒的滤纸上,用经消毒的手术刀和解剖针逐步剥
去外层叶片,切取0.5~1.0mm直径大小的带有1~2片叶原基的茎尖顶端组织。
4.1.3分化培养
将剥取的茎尖接种于经过高温湿热灭菌的分化培养基上,并对接种的茎尖分别编号,置于25℃、
光照强度1500~3000lx、光照时间16h/天的条件下培养,2~3个月后可分化出新芽。
1
DB32/T3115-2016
4.1.4诱导生根
切取1~2cm分化出的新芽接入生根培养基中,在25℃和光照强度1500~3000lx条件下,培养15~
20d可长出新根。对每株生根苗进行编号。
4.2热处理结合茎尖培养脱毒
4.2.1热处理方法
将待脱毒的菊花植株放入光照培养箱中,采用变温升温的方式进行热处理,在日温/夜温分别为
26℃/20℃下培养2d,而后每两天昼/夜温度分别升高2℃,直至38℃/30℃,该温度下培养40d。光照
时间16h/天,光强为2000lx。剥取热处理过程长出的新梢顶端0.3~0.5mm的茎尖进行组织培养。
4.2.2热处理茎尖培养脱毒
按照4.1茎尖培养脱毒方法进行培养,分化出苗、转接生根,对每株生根苗进行编号。
5病毒检测
5.1主要病毒种类
菊花B病毒ChrysanthemumvirusB(CVB)
番茄不孕病毒Tomatoaspermyvirus(TAV)
番茄斑萎病毒Tomatospottedwiltvirus(TSWV)
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mosaiccucumovirus(CMV)
菊花矮化类病毒Chrysanthemumstuntviroid(CSVd)
菊花萎黄斑驳类病毒Chrysanthemumchloroticmottleviroid(CChmvd)。
5.2检测病毒,见附录A。
取2~3cm高的植株叶片组织作为检测样品,确认不带病毒的材料为脱毒原种苗,用于进一步繁殖。
6脱毒原种苗的保存、扩繁与炼苗移栽
6.1脱毒原种苗保存
将脱毒原种试管苗转接到MS琼脂培养基上,置于20~25℃的光照培养室中保存,20~30d继代转
接一次,继代次数控制在10~15代。
6.2脱毒原种苗的扩繁
2
DB32/T3115-2016
调节增殖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浓度的比例,使增殖比控制在2.5~3.5倍之间。切取增殖
后的组培不定芽,转接至生根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
6.3脱毒原种苗的炼苗移栽
瓶苗株高6~7cm,5~6平展片,具5条以上3~4cm长的根时即可炼苗。炼苗以泥炭:珍珠岩(1:1,
V/V)为基质,铺于苗床或穴盘内。将组培生根苗至于光亮处锻炼2~3天,将其从组培瓶中取出,洗去
根部附着的培养基,然后种植于上述苗床或穴盘内,20~30天后,每周浇1/4至1/8浓度的MS营养液
以促进生长。温度控制在15~25℃。
7脱毒原种苗的生物性状观察
随机抽取每个无性系脱毒苗5~10株,与其母株一并种植至开花。观察比较其主要生物性状,与母
株无差异者则可确认为原种苗,有差异则淘汰整个无性系。
8脱毒原种苗的繁殖
8.1组织培养繁殖
按照3.4.2脱毒苗扩繁的方法进行。
8.2扦插繁殖
参照DB32/T1530-2009中的7、8、9执行。
9建立脱毒苗母本圃
保护地栽培,在防虫温室内作苗床栽培或地栽。土壤或基质须经蒸汽或药剂消毒,定植前施颗粒有
机肥(1kg/m2),pH值6~7,电导率0.8~1.2。
10脱毒种苗的质量检测
脱毒种苗的质量检测参照NY/T1591-2008中5.1.3进行抽样检查,并按照NY/T1591-2008中5.2
的内容进行检测,确定种苗的质量等级。
11包装与贮运
11.1包装
种苗袋选用材质为0.05~0.08mm的透明塑料薄膜,大小为35cm×35cm,袋上打12~16个直径5mm
的透气孔。每袋装种苗50~100株,袋装时须将带基质的根部朝下,茎叶部朝上,整齐排列,然后装入
专用种苗箱。包装箱材质应为双瓦楞纸箱,种苗箱应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和耐湿性,宽40cm,长60cm,
3
DB32/T3115-2016
高20cm~22cm,两侧留有透气孔。装箱时种苗袋应直立排放,每箱放置500~1000株。装箱后用胶带
封好箱口。
11.2包装标识
包装箱(图1)上应有明显标识,内容包括:产品名称、质量等级、包装容量、生产单位、产地、采
收包装日期,若需冷藏保存,应注明冷藏温度。标识内容要求字迹清晰、完整、规范。
图1种苗包装箱
11.3贮运
可在2~5℃冷库中贮存,贮存时间不超过7d。种苗运输时间超过3d时,则应采用控温4~6℃的
冷藏车。
4
DB32/T3115-2016
AA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RNA病毒的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法
A.1设备和材料
枪头、离心管和PCR管均需经高温消毒。
A.1.1微量移液器:200~1000μL、20~200μL、10~100μL、0.5~10μL、0.5~2.5μL、0~1.0μL。
A.1.2电子天平:精度为0.01g。
A.1.3高速冷冻离心机。
A.1.4PCR仪。
A.1.5水平凝胶电泳系统。
A.1.6凝胶成像系统。
A.2药品和试剂
所用试剂为分析纯,水为灭菌的双蒸水。
A.2.1RNA提取试剂
Trizol,氯仿,异丙醇,70%乙醇,DEPC水,双蒸水。
A.2.2反转录试剂
M-MLV反转录酶,5×M-MLV缓冲液,核糖核酸酶抑制剂,随机引物,10mmol/LdNTP。-20℃贮藏。
A.2.3PCR试剂
TaqDNA聚合酶,10×Buffer,PCR引物(上游,下游)。
A.2.45×TBE缓冲液
A.2.5加样缓冲液
0.25%溴酚蓝溶解于40%(W/V)蔗糖水溶液,4℃保存。
A.3操作步骤
A.3.1菊花总RNA的提取
菊花总RNA的提取按照TaKaRa公司提供的Trizol试剂盒说明书进行,具体步骤包括:
(1)取菊花叶片l00mg,用液氮研磨,加入1mL的RNA提取液,混合均匀,于冰上静置5min。
(2)4℃,12000g高速离心10min,吸取上层溶液转移到新的1.5mL的EP离心管中。
(3)向离心管中加入1/5体积的氯仿溶液,振荡,混合均匀,于室温下静置5min。
(4)4℃,12000g高速离心15min,吸取上层溶液转移到新的1.5mLEP离心管中。
(5)重复步骤(3)、(4)两次。
5
DB32/T3115-2016
(6)向1.5mLEP管中加入等体积的异丙醇(预冷),摇匀,室温下静置10min。
(7)4℃,12000g高速离心l0min,弃上清。
(8)用1mL75%的乙醇洗涤2~3次,12000g高速离心10min,弃上清,于超净工作台上通风干燥
RNA,并加入30μL的无RNase的DEPC水溶解。
(9)取2μL的RNA加58μL的DEPC水稀释,用核酸定量仪在260/280nm测量RNA的浓度及纯度。
(10)取2μL的RNA溶液,用1%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RNA的质量,其余的RNA放置于-80℃
保存备用。
A.3.2第一链cDNA合成
cDNA合成参照试剂盒(M-MLVRTasecDNASynthesisKit,TaKaRa),具体步骤如下:
(1)在离心管中配制下列混合液:
TotalRNA(10pg-5μg)1μL
RadomPrimer(25μM)1μL
RNaseFreedH2O4μL
(2)-70℃保温10min后,迅速在冰上放置2min以上。
(3)离心数秒,使模板RNA/引物变性溶液聚集于离心管底部。
(4)在上述Microtube管中配置下列反转录反应液:
上述模板RNA/引物变性溶液6μL
5×M-MLVBuffer2μL
dNTPsMixture(10mMeach)0.5μL
RNaseInhibitor(40U/nl)0.25μL
RTaseM-MLV(RHaseH-)(200U/μL)0.4μL
RNaseFreedH2O0.85μL
(5)30℃保温10min。
(6)42℃延伸1h。
(7)70℃保温15min后冰上冷却,得到的cDNA直接用于PCR扩增,也可置于-20℃保存。
A.3.3PCR扩增及电泳
(1)在Microtube管中配制下列混合液:
10×PCRBuffer2.5μL
Mg2+1.5μL
dNTP(2.5mMeach)2.0μL
上游引物(20μM)1.0μL
下游引物(20μM)1.0μL
cDNA1.0μL
rTaq(5U/μL)0.2μL
6
DB32/T3115-2016
ddH2Oaddto25μL
(2)PCR反应程序:94℃预变性5min;94℃变性45s,按照不同病毒退火温度不同,72℃延伸1min,
35个循环;72℃延伸7min;4℃保温。
(3)电泳:配制1%-1.75%(W/V)的琼脂糖凝胶;放入电泳槽中,电泳液浸没胶面1mm。样品中加
入等体积的上样缓冲液,混匀;沿着胶孔边缘匀速加入。接通电源,选择合适的电压和时间电泳。电泳
结束后,胶块置于紫外成像系统中,调整拍摄范围和焦距,拍摄成像。
A.4结果判断
阳性对照有目标带出现,阴性对照无带时,检测的效果为有效。检测样品有与阳性对照相同的目标
带出现时为阳性,无目标带为阴性。
表1菊花病毒的特异性引物
病毒名称引物序列(5’-3’)退火温度产物(bp)
菊花B病毒P1:ACCGAATTCTTAGTCACAATGCCTCCC55℃650
(CVB)P2:TCCGAGCTCATAGAGACGGCATACCTT
番茄不孕病毒P1:CCATCCCTTCAACATCCGACTT52℃499
(TAV)P2:GGAGCGTTGAAGCGGAAGGAAT
番茄斑萎病毒P1:CTCTGGTGTCATACTTCTTTGGG58℃264
(TSWV)P2:GGCTTGTAGAGGAAACTGGGAAT
黄瓜花叶病毒P1:GTAGTGAACGATGTAAACCTGGG59℃210
(CMV)P2:GCAGGAACTTTACGAACTGTCAC
菊花萎黄斑驳类病毒P1:CAGTTTCGGCTTGTGCGGGAGT53℃217
(CChMVd)P2:TCCGAGGAGAATATCCAACGAG
菊花矮化类病毒P1:ACTCCTGACCCTGCTGCTT50℃313
(CSVd)P2:AAGGTTCCACGGGCTTAC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DB32/T3115-2016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待脱毒材料.........................................................................1
4脱毒处理...........................................................................1
5病毒检测...........................................................................2
6脱毒原种苗的保存、扩繁与炼苗移栽...................................................2
7脱毒原种苗的生物性状观察...........................................................3
8脱毒原种苗的繁殖...................................................................3
9建立脱毒苗母本圃...................................................................3
10脱毒种苗的质量检测................................................................3
11包装与贮运........................................................................3
附录A(规范性附录)RNA病毒的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法...........5
I
DB32/T3115-2016
菊花脱毒种苗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菊花脱毒种苗生产技术要求和规程.
本标准适用于常见菊花脱毒种苗的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
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NY/T1591-2008菊花切花种苗等级规格
DB32/T1530-2009切花菊种苗生产技术规程
3待脱毒材料
凡有待进行脱毒处理的品种均应是通过合法途径引进的,签署有关品种权保护协议,或者经自主选
育的、具有知识产权的品种。
4脱毒处理
4.1茎尖培养脱毒
4.1.1无菌苗再生体系的建立
经检测含有特定病毒的菊花,取其越冬脚芽,进行外植体表面灭菌,具体步骤如下:剪除茎段上的
叶片,用流动的蒸馏水冲洗15分钟后,用滤纸吸干后,于超净工作台上用75%酒精浸泡30s,再转移到0.1%
升汞中洗涤3~5min,取出,用无菌水冲洗5~6次,每次不少于3min,经消毒灭菌后的菊花茎段剪成小
段,每段长2-3cm,带有1~2腋芽,接种于MS培养基中,每个组培瓶1~2个茎段。
4.1.2剥取茎尖
在超净工作台上操作,于解剖镜下,将材料置于消毒的滤纸上,用经消毒的手术刀和解剖针逐步剥
去外层叶片,切取0.5~1.0mm直径大小的带有1~2片叶原基的茎尖顶端组织。
4.1.3分化培养
将剥取的茎尖接种于经过高温湿热灭菌的分化培养基上,并对接种的茎尖分别编号,置于25℃、
光照强度1500~3000lx、光照时间16h/天的条件下培养,2~3个月后可分化出新芽。
1
DB32/T3115-2016
4.1.4诱导生根
切取1~2cm分化出的新芽接入生根培养基中,在25℃和光照强度1500~3000lx条件下,培养15~
20d可长出新根。对每株生根苗进行编号。
4.2热处理结合茎尖培养脱毒
4.2.1热处理方法
将待脱毒的菊花植株放入光照培养箱中,采用变温升温的方式进行热处理,在日温/夜温分别为
26℃/20℃下培养2d,而后每两天昼/夜温度分别升高2℃,直至38℃/30℃,该温度下培养40d。光照
时间16h/天,光强为2000lx。剥取热处理过程长出的新梢顶端0.3~0.5mm的茎尖进行组织培养。
4.2.2热处理茎尖培养脱毒
按照4.1茎尖培养脱毒方法进行培养,分化出苗、转接生根,对每株生根苗进行编号。
5病毒检测
5.1主要病毒种类
菊花B病毒ChrysanthemumvirusB(CVB)
番茄不孕病毒Tomatoaspermyvirus(TAV)
番茄斑萎病毒Tomatospottedwiltvirus(TSWV)
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mosaiccucumovirus(CMV)
菊花矮化类病毒Chrysanthemumstuntviroid(CSVd)
菊花萎黄斑驳类病毒Chrysanthemumchloroticmottleviroid(CChmvd)。
5.2检测病毒,见附录A。
取2~3cm高的植株叶片组织作为检测样品,确认不带病毒的材料为脱毒原种苗,用于进一步繁殖。
6脱毒原种苗的保存、扩繁与炼苗移栽
6.1脱毒原种苗保存
将脱毒原种试管苗转接到MS琼脂培养基上,置于20~25℃的光照培养室中保存,20~30d继代转
接一次,继代次数控制在10~15代。
6.2脱毒原种苗的扩繁
2
DB32/T3115-2016
调节增殖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浓度的比例,使增殖比控制在2.5~3.5倍之间。切取增殖
后的组培不定芽,转接至生根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
6.3脱毒原种苗的炼苗移栽
瓶苗株高6~7cm,5~6平展片,具5条以上3~4cm长的根时即可炼苗。炼苗以泥炭:珍珠岩(1:1,
V/V)为基质,铺于苗床或穴盘内。将组培生根苗至于光亮处锻炼2~3天,将其从组培瓶中取出,洗去
根部附着的培养基,然后种植于上述苗床或穴盘内,20~30天后,每周浇1/4至1/8浓度的MS营养液
以促进生长。温度控制在15~25℃。
7脱毒原种苗的生物性状观察
随机抽取每个无性系脱毒苗5~10株,与其母株一并种植至开花。观察比较其主要生物性状,与母
株无差异者则可确认为原种苗,有差异则淘汰整个无性系。
8脱毒原种苗的繁殖
8.1组织培养繁殖
按照3.4.2脱毒苗扩繁的方法进行。
8.2扦插繁殖
参照DB32/T1530-2009中的7、8、9执行。
9建立脱毒苗母本圃
保护地栽培,在防虫温室内作苗床栽培或地栽。土壤或基质须经蒸汽或药剂消毒,定植前施颗粒有
机肥(1kg/m2),pH值6~7,电导率0.8~1.2。
10脱毒种苗的质量检测
脱毒种苗的质量检测参照NY/T1591-2008中5.1.3进行抽样检查,并按照NY/T1591-2008中5.2
的内容进行检测,确定种苗的质量等级。
11包装与贮运
11.1包装
种苗袋选用材质为0.05~0.08mm的透明塑料薄膜,大小为35cm×35cm,袋上打12~16个直径5mm
的透气孔。每袋装种苗50~100株,袋装时须将带基质的根部朝下,茎叶部朝上,整齐排列,然后装入
专用种苗箱。包装箱材质应为双瓦楞纸箱,种苗箱应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和耐湿性,宽40cm,长60cm,
3
DB32/T3115-2016
高20cm~22cm,两侧留有透气孔。装箱时种苗袋应直立排放,每箱放置500~1000株。装箱后用胶带
封好箱口。
11.2包装标识
包装箱(图1)上应有明显标识,内容包括:产品名称、质量等级、包装容量、生产单位、产地、采
收包装日期,若需冷藏保存,应注明冷藏温度。标识内容要求字迹清晰、完整、规范。
图1种苗包装箱
11.3贮运
可在2~5℃冷库中贮存,贮存时间不超过7d。种苗运输时间超过3d时,则应采用控温4~6℃的
冷藏车。
4
DB32/T3115-2016
AA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RNA病毒的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法
A.1设备和材料
枪头、离心管和PCR管均需经高温消毒。
A.1.1微量移液器:200~1000μL、20~200μL、10~100μL、0.5~10μL、0.5~2.5μL、0~1.0μL。
A.1.2电子天平:精度为0.01g。
A.1.3高速冷冻离心机。
A.1.4PCR仪。
A.1.5水平凝胶电泳系统。
A.1.6凝胶成像系统。
A.2药品和试剂
所用试剂为分析纯,水为灭菌的双蒸水。
A.2.1RNA提取试剂
Trizol,氯仿,异丙醇,70%乙醇,DEPC水,双蒸水。
A.2.2反转录试剂
M-MLV反转录酶,5×M-MLV缓冲液,核糖核酸酶抑制剂,随机引物,10mmol/LdNTP。-20℃贮藏。
A.2.3PCR试剂
TaqDNA聚合酶,10×Buffer,PCR引物(上游,下游)。
A.2.45×TBE缓冲液
A.2.5加样缓冲液
0.25%溴酚蓝溶解于40%(W/V)蔗糖水溶液,4℃保存。
A.3操作步骤
A.3.1菊花总RNA的提取
菊花总RNA的提取按照TaKaRa公司提供的Trizol试剂盒说明书进行,具体步骤包括:
(1)取菊花叶片l00mg,用液氮研磨,加入1mL的RNA提取液,混合均匀,于冰上静置5min。
(2)4℃,12000g高速离心10min,吸取上层溶液转移到新的1.5mL的EP离心管中。
(3)向离心管中加入1/5体积的氯仿溶液,振荡,混合均匀,于室温下静置5min。
(4)4℃,12000g高速离心15min,吸取上层溶液转移到新的1.5mLEP离心管中。
(5)重复步骤(3)、(4)两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1年中国炫彩灯光控制器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树脂工艺品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粗布线毯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天然胡萝卜素胶丸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埋地灯具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护肤与营养结合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国际烟花节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2025-2030年摊铺机智能调度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增强现实游戏机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度水电安装工程施工图纸合同
- 为什么伟大不能被计划
- 人大代表履职知识讲座
- 精神障碍患者的社交技巧训练
- 司机考核管理制度
- 重庆八中2024届高三12月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四) 语文试卷(含答案)
- 出差报销单-中英对照版
- 电流互感器试验报告
- 蒋中一动态最优化基础
- 七年级英语阅读理解10篇(附答案解析)
- 抖音来客本地生活服务酒旅商家代运营策划方案
- 钻芯法桩基检测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