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2024年中考历史考前最后一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顾维钧回忆录》里写道“我很失望,最高委员会无视中国人民的存在,出卖了作为战胜国的中国。我很愤怒,你们凭什么把中国的山东省送给日本……”材料所描述的情况发生在A.《马关条约》的签订B.《九国公约》的签订C.《凡尔赛和约》的签订D.《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2.清末出现一位“舍本逐末”的状元,致力于“实业救国”,他是A.张謇B.荣宗敬C.荣德生D.孙中山3.下列图片选自同一部著作,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部著作的作者A.徐光启B.宋应星C.李时珍D.沈括4.阅读下图,导致清朝这一时期几种主要进口货物税率(关税)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B.中国手工业纺织技术较弱C.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D.英国机器棉纺织业发达5.1993年4月1日起,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精神,取消了粮票和油票,实行粮油商品敞开供应。从此,伴随城镇居民近40年历程的粮票、油票等各种票证就此谢幕,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材料中“新时代”是指A.大跃进时代B.人民公社化时代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6.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他们才开始联系在一起。”把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的事件是()A.郑和下西洋 B.新航路开辟C.工业革命 D.殖民扩张7.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会对历史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以下搭配正确的有()①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②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开端③莫斯科保卫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④《联合国宪章》的签署﹣﹣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建立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8.吴玉章在回忆录中沉痛地写道:“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它使全中国都为之震动。从前亡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材料中的“亡国条约”是A.《南京条约》B.《瑷珲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9.下图中日本人已将“赔款二亿两”收入囊中,正在抢夺清朝官员手里“贸易的钥匙”。下列条款能体现此意图的是A.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B.开放沙市、重庆、杭州、苏州为通商口岸C.割让全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D.日本产品销往中国内地免收关税10.2018年,中央电视台播放了有关我国古代科技的公益广告。片中,袁隆平院士动情地说:“我们国家从六千年前就开始种植水稻。”袁隆平院士的结论来源于我国发现了目前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的稻类文化遗址。该遗址所在地区是A.长江下游B.长江中游C.黄河中游D.珠江流域11.1972年,日本外相大平正芳说:“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1983年,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宣称:“要在世界政治中加强日本的发言权,不仅增加日本作为经济大国的力量,而且要增加日本作为政治大国的分量。”材料不能反映的是()A.日本寻求摆脱美国控制B.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C.日本已经是经济大国D.日美关系彻底破裂12.1989年3月,中央军委批准确定1949年4月23日为人民海军成立日。在海军诞生的这一天,哪一场战役胜利结束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13.“下图是英国著名画家达·芬奇的代表作《蒙娜丽莎》,他创作的这一人物形象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上面对这幅世界名画的介绍,错误的一项是()A.名画的作者 B.作者的国籍C.画作的名称 D.画作所体现的核心思想14.学会抓关键词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与关键词“俄国”、“开启近代化进程”相吻合的历史人物是A.彼得一世B.亚历山大二世C.列宁D.斯大林15.基辛格曾评论说,“任何研究军事的人都不会想到,刚打完内战,瑞息未定,主要靠缴获国民党的武器来装备自己的人民解放军居然敢和一支有核武器的现代化军队作战。…尽管战争打完后中国已是筋疲力尽,但在它自己和世界的眼中,它都换了崭新的面貌。”基辛格评论的“战争”是A.北伐战争B.抗日战争C.解放战争D.抗美援朝16.科技的进步,不断为人类经济发展开拓广阔的前景,同时也不断催生新职业。以下按职业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A.汽车司机—铁路工人—计算机教师 B.火车司机—网络工程师—石油工人C.火车司机—汽车司机—网络工程师 D.石油工人—宇航员—轮船修理工17.我国古代有一位著名的思想家,他创办私学,广收门徒,弟子有三千人。在他的思想体系中还提出了A.“仁”的学说 B.“仁政”的观点C.“法治”的观点 D.“无为而治”的观点18.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A.毛泽东B.江泽民C.胡锦涛D.邓小平19.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剧中抨击封建反动势力,讴歌人的伟大,其体现的进步思想是A.禁欲主义 B.神权主义 C.王权主义 D.人文主义20.下面是新中国成立的三幅历史图片。反映的历史主题是()A.为巩固新中国政权而斗争B.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C.为实现祖国统一而努力D.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1.漫画多以含蓄、隐晦的方式论说世事下图是华君武先生在抗战胜利后的创作的一幅名为《磨好刀再杀敌》的漫画,这幅漫画主要反映了国民党①积极准备内战②在政治上欺骗人民③为抢夺抗战胜利果实赢得时间④争取抗战胜利后实现国内和平A.①③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22.19世纪60年代,美国成为单一的、联合的、强大的国家而继续存在,这奠定了美国在20世纪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的基础。如果美国在这一时期分裂成了两个或者更多的国家,或者北方没有赢得胜利,这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材料表达的主旨是()A.美国独立战争为美国20世纪成为世界第一强国奠定了基础B.美国南北战争为美国20世纪成为世界第一强国奠定了基础C.美国南北战争北方赢得胜利是造成美国分裂的原因D.美国南北战争南方赢得胜利是美国成为单一的、联合的、强大的国家的基础23.哥伦布航行到古巴附近时,明确向土著居民表示:“远征军司令来此目的乃寻找黄金”,然而在给西班牙国王信中,他又说:“这里的一切都应置于其(基督教)统治之下……因为发扬光大基督教乃吾人此行之初衷和目的。”关于哥伦布远航的背景和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文化侵略的初衷多于经济掠夺B.对外殖民与传播宗教并行不悖C.宗教改革刺激人们远洋探险D.工业革命促进开辟海外市场24.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与改革开放时期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的共同目的都是为了A.消灭封建土地剥削制度 B.实现农民土地所有制C.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 D.解放农村生产力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________。26.13世纪后,形成了集中的手工工场,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产关系。27.1919年________的爆发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956年,_________的完成,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7分)阅读材料,辨析作答。材料20世纪50年代,中国将自己确定为苏联的一个盟友。然后,在中苏分裂后,中国把自己看作是反对两个超级大国的第三世界的领袖,结果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而获利甚少。在尼克松政府做出政策调整后,中国开始寻求在两个超级大国的均势游戏中充当第三方。70年代当美国似乎微弱之时,与美国结成了联盟……。它确立了两个目标:成为中华文化的倡导者,即吸引其他所有华人社会的文明核心国家以及恢复他在19世纪丧失的作为东亚霸权国家的历史地位。——《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根据材料指出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你是否同意材料中关于中国外交政策的评价,并简要说明理由。29.(6分)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是塑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关系一个政党兴衰的重要力量。文化作为软实力,是各种制度和社会秩序在精神层面上的投射,客观反映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对外影响力。材料一:1913年康有为在《与陈焕章书》中认为,发展和宣扬孔教、提倡等孔可以动员尊孔可以动员很多政治力量:“近者大变,礼俗沦亡,教化扫地。非唯一时之革命,实中国五千年政教之尽革,进无所依,退无所据。……今其时也。吾欲复立孔教会以振之”。相反,钱玄同则认为“欲使中国不亡,欲使中国民族为二十世纪文明之民族,必以废孔学为根本之解决,而废记载孔门学说之汉文,尤为根本解决之根本”。胡适的逻辑是这样的:“正因为二千年吃人的礼教法制都扯着孔丘的招牌,故这块孔丘的招牌﹣﹣无论是老店,还是冒牌﹣﹣不能不拿下来”胡适面对中国的文化传统,却从来没有打算小心求证。概述康有为对待孔子与钱玄同、胡适对孔子的观点有何不同?各自的理由是什么?胡适和钱玄同参与发起的运动是什么?结合材料指出钱玄同观点的错误之处,分析这一运动对待传统文化存在什么缺陷。你认为应该如何看待传统文化?30.(7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日本在1945年完全被摧毁了。尼米兹海军上将始终认为,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使胜利得以实现,而且只要有海军的优势就足以获胜。苏联的观点认为红军参战是决定性的因素,即使没有原子弹也会是这样。(在我)看来这些因素(美苏)综合在一起,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败,然后又使失败突然到来。——摘编自H采歇尔《第二次世界大战》(下册)(1)材料中“红军参战”(苏联参加对日作战)最终是在哪一次会议上确定的?(2)你同意作者关于日本失败原因的分析吗?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C【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把中国的山东省送给日本的史实发生在1919年召开的巴黎和会期间,英法美等国无视中国为战胜国,把战败国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交给了日本,严重侵犯了中国主权,C项符合题意;《马关条约》的签订割占了中国全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辽东半岛,A项排除;《九国公约》的签订使中国重新回到被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B项排除;A《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目的在在于对付人类共同的敌人法西斯国家,D项排除。故选C。2、A【解析】
依据题干“舍本逐末”的状元,致力于“实业救国”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张謇是清末状元,为了挽救国家危亡,他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毅然辞官回乡创办大生纱厂,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故选A。3、B【解析】根据题干信息“《织布》、《农耕》、《炼水银、朱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天工开物》总结明代农业(《农耕》)、手工业(《织布》、《炼水银、朱砂》)生产技术,反映了明朝时期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涉及到农业和手工业等三十个生产部门。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是明朝宋应星的作品;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4、C【解析】
鸦片战争中,1842年中国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商定。最后一项内容,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对中国危害最大,是导致清朝这一时期几种主要进口货物税率(关税)变化的主要原因。所以答案选C。5、D【解析】依据题干“1993年4月1日起”“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结合所学,“票证”是计划经济时期,在商品供应极为匮乏的年代,国家为了保障供需平衡,对城乡居民的吃穿用等生活必需品实行的专用购买凭证。改革开放后,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物质产品的丰富与居民收入的增加。1992年十四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使人们在生活消费上有了更大的选择余地和发展空间,票证退出历史舞台。D项符合题意;1958年全国掀起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AB两项不合题意;1953年——1956年三大改造开始进入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C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6、B【解析】
从15世纪开始,欧洲人开始了持续二百多年的海外探险、考察、寻找黄金和殖民扩张活动,史称“新航路开辟”。它打破了以往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开阔了眼界,把世界各个地区连在了一起。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答案选择B。7、A【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重申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建设共产主义,同时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纲领规定,在民主革命阶段,党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样,中国共产党就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于1842年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所以①②正确,A项符合题意。③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AC项排除;④《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建立,D排除。故选A。8、C【解析】
依据题干信息“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可知,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甲午中日战争。结合所学知识,1894年,日本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1895年,清政府在战争中失败,被迫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C项符合题意;A项《南京条约》是清朝与英国签订的,不符合题意;B项《瑷珲条约》是清朝与俄国签订的,俄国不属于“东方的小国”;D项《辛丑条约》是八国联军侵华之后签订的,不符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9、A【解析】
依据图中日本人已将“赔款二亿两”收入囊中,正在抢夺清朝官员手里“贸易的钥匙”可知,日本人想要打开中国市场,攫取在中国贸易经商的权利。结合课本所学可知,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中,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便利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资本输出,使得中国丧失了“贸易的钥匙”,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故A项符合题意;BC两项属于《马关条约》的内容,但与图片无关,不合题意;日本产品销往中国内地免收关税,这种说法是错误的,D项不合题意。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A。10、A【解析】
根据题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发现了目前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的稻类文化遗址指的是河姆渡居民遗址,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浙江省余姚市(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种植水稻。他们还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会挖水井。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11、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二战后日本的发展。A项根据题干材料“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可知日本寻求摆脱美国控制;B项题干材料“要增加日本作为政治大国的分量”可知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C项题干材料“增加日本作为经济大国的力量”可知日本已经是经济大国;D项“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不能说明日美关系彻底破裂。故选D.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日本的崛起12、D【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向人民解放军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在长江北岸的解放军百万雄师,从江西湖口,到江苏江阴500多千米的战线上,分三路强渡长江。国民党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顷刻土崩瓦解,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延续了22年的国民党政府垮台,解放战争结束,故D符合题意;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与题干无关,故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13、B【解析】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意大利画家达•芬奇的作品《蒙娜丽莎》,歌颂世俗人生,以人性反对神性,以人权反对神权,表现人性的美,是一部伟大的人文作品,这也体现了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人文主义。题干对作者的国籍介绍错误,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14、A【解析】
根据“俄国”、“开启近代化进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俄国彼得一世改革开启近代化进程,A符合题意;亚历山大二世领导的俄国1861年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B不符合题意;列宁和斯大林的改革是现代史的内容,CD不符合题意。所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点睛】本题的易错项是B。注意区分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改革的相关内容。15、D【解析】
根据题干“人民解放军”“刚打完内战”“尽管战争打完后中国已是筋疲力尽,但在它自己和世界的眼中,它都换了崭新的面貌”结合所学可知是人民解放后的国际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维护了中国也亚洲的和平,故基辛格评价的“战争”内战后的抗美援朝,D符合题意;北伐战争是国共合作,为了讨伐北洋军阀的战争,是人民解放战争前的战争,A不符合题意;抗日战争是国共两党共同抗击敌人的战争,是在人民解放战争前,B不符合题意;题干信息反映是人民解放战争后的国际战争,C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BC都不符合题意,故选D。16、C【解析】
火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汽车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网络是第三次工业革命,正确的是C项。故选C。17、A【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孔子首倡私人办学,提倡“有教无类”,其思想核心是“仁”。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18、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所以邓小平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19、D【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是14世纪中叶到17世纪初在欧洲发生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以人文主义为指导思想,主张一切以人为本,反对神的权威,把人从中世纪的神学枷锁下解放出来。英国的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一位文学巨匠,代表作有《罗密欧和朱丽叶》《哈姆雷特》等,这些作品深刻批判封建反动势力,讴歌人的伟大,集中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故D符合题意。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此题重点识记文艺复兴的内容与影响。文艺复兴是14世纪中叶到17世纪初在欧洲发生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以人文主义为指导思想,主张一切以人为本,反对神的权威,把人从中世纪的神学枷锁下解放出来。代表人物有但丁、莎士比亚等。20、A【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1950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全国开始实行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完成,巩固了新生的中国政权。1950年至1953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参加了朝鲜战争,取得了胜利,进一步巩固了新中国政权。因此,题干中的两幅历史图片反映的历史主题是为巩固新中国政权而斗争。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相同的重大意义,属于理解层面,难度比较大。土地改革的完成,巩固了新生的中国政权,抗美援朝的胜利也进一步巩固了新中国政权。21、B【解析】
依据题干漫画信息“和平建国、磨好刀再杀敌”,结合所学可知,抗战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但是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在美国的支持下,阴谋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为了在政治上欺骗人民、抢夺抗战胜利果实赢得时间,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商谈国内和平问题,仔细审查①②③表述正确,故B符合题意;争取抗战胜利后实现国内和平不是蒋介石的本意,故含有④的CD不合题意;A包含不全面,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22、B【解析】
由题干中“美国在19世纪60年代成为了单一的、联合的强大的国家,这奠定了美国在20世纪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的基础。”可以看出,美国南北战争对美国来说最大的意义是维护国家的统一。美国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围绕着奴隶制的存废而起,战争最终以北方的胜利而告终,避免了南北分裂,维护了国家统一,使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起来,所以美国南北战争为美国20世纪成为世界第一强国奠定了基础,B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CD三项均表述不正确,排除,故选B。23、B【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远征军司令来此目的乃寻找黄金”、“为发扬光大基督教乃吾人此行之初衷和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传播基督教的热情是新航路开辟的精神动力;基督圣经是欧洲殖民者进行殖民扩张和殖民统治的重要欺骗手段。所以对外殖民与传播宗教并行不悖。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24、D【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和1978年以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都是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都是为了解放农村生产力,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故D符合题意。ABC均不是二者的共同目的,不符合题意,故选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解析】本题考查冷战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冷战开始的标志是: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二战后,美苏加紧在全球的扩张,美国政府为了遏制所谓共产主义扩张提出了“杜鲁门主义”,它标志着美苏关系的破裂和冷战的开始,促成了“马歇尔计划”的出台和北约组织的建立。点睛:本题考查冷战开始的依据,属理解层面的要求,有相当难度。是指1947年至1991年之间,美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为主的资本主义阵营,与苏联、华沙条约组织为主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政治、经济、军事斗争。美国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冷战开始。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这是一个重点问题,应该重点识记。26、资本主义。【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3世纪,分工细化,小型手工作坊得到发展。为了缴纳封建赋税,农民在家里用自己的生产工具为商人从事手工生产,农村出现了分散的手工工场。农村出现了分散的手工工场。后来,这种分散的手工工场逐渐转向集中的手工工场。它们开始时虽然只占少数,但却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因此填写资本主义。27、五四运动三大改造【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的舞台,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从此,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1)中苏关系破裂;美国在美苏冷战中处于守势。(2)不同意,中国的外交政策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其他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为解决区域性争端、维护世界和平和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而努力。(言之有理即可)【解析】
(1)根据“在中苏分裂后,中国把自己看作是反对两个超级大国的第三世界的领袖,结果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而获利甚少。”“70年代当美国似乎微弱之时,与美国结成了联盟”可知,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是中苏关系破裂;美国在美苏冷战中处于守势。(2)根据“成为中华文化的倡导者,即吸引其他所有华人社会的文明核心国家以及恢复他在19世纪丧失的作为东亚霸权国家的历史地位。”等信息,我不同意材料中关于中国外交政策的评价,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的外交政策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其他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青海柴达木职业技术学院《农田杂草及防除》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西财经大学华商学院《金融数据采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辽阳职业技术学院《电视栏目专题与制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郑州大学《产品设计报告书制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做账实操-保险公司理赔支出的账务处理分录
- 2025届上海市宝山区高三一模考试历史试卷
-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文献查阅与交流》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行政伦理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谈判》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首都师范大学《工程制图与全专业三维识图课程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09J202-1 坡屋面建筑构造(一)-2
- 光伏电站土建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 2024年上海英语高考卷及答案完整版
- 物业公司客户服务课件
- 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查房
- 酶工程技术在茶叶深加工中的应用
- 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 02J401 钢梯【含03年修改】图集
- 烹饪概论教学大纲
- Android移动应用开发基础教程-教案
- 脑梗合并心衰护理查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