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二:材料作文审题立意2022年高考语文作文复习01概说03多则材料录目02单则材料04注意事项概说01议论文写作,可看作是确立一个判断(论点)并证明这个判断的思维过程1.审题:2.立意:3.构造论证:识别和确立议题,关键是明确议题的核心概念。构造一个关于议题的判断(论点)展开说理,构造一个证明论点的论证,亦即寻找相应的理由与根据,通过合理的推理与建构,完成对“判断”的论证。审题就是读懂材料!审题就是明确写作任务!明确写作任务,就要注意以下各要素:1.作者(以谁的名义写?)2.读者(写给谁看?)3.话题(谈论什么?)4.目的(解决什么问题?)5.体式(以什么文体写?)6.情境(什么生活情境或语言情境)高考作文对立意有4点要求一是立意要正确。所谓“正确”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思想内容正确,其次是文章的立意要符合题意的要求,即切题。二是立意要新颖。就是有自己的独特感受和发现。三是立意要深刻。“深刻”就是能“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写出“人人心中皆有,人人笔下俱无”的意思来。四是立意要集中。一篇文章立意必须单一明确,多中心就等于没有中心了,思想可以丰富,主题必须集中,即只能有一个主题。单则材料021.找关键词、关键句(立意)2.抓人物—事件—结果—原因(立意)一、普通单则材料
《庄子》中有这样一则寓言:朱平曼喜好剑法,总想练就一身独步天下的绝技。他听说有个叫支离益的人善长屠龙之术,便赶去拜支离益为师,立志将这种人间稀有、世上少见的剑法学到手。他苦学苦练了三年,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终于他的屠龙剑术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便辞别了老师,开始仗剑闯荡江湖,希望杀尽天下害龙,显姓扬名。然而他四处寻觅却找不到一条龙的影子。其所谓的一身绝技,最终也没有任何用武之地。典例分析关键句:1.立志学稀有的屠龙之术2.寻觅不到一条龙的影子3.一身绝技没有用武之地不切实际立意:①树立目标要从实际出发;②要学有所用。
1.找关键词、关键句—人物:—事件:—结果:—原因:朱平曼(主要人物)、支离益(可忽略)立志并苦学绝技。所学无用武之地。所学脱离实际。①树立目标要从实际出发;②要学有所用。
立意:2.人物事件结果原因实战演练
(2021新高考全国1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1917年4月,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其中论及“体育之效”时指出: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因此,“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解读示范】作文材料是和历史有关的材料,尽管没有讲历史事件,但讲了历史人物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言论。因此作文命题反映了读史大背景下的集体心理,既要表达文化自信又要体现汲取历史营养摆脱新的困境。在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巨变之时,《新青年》中所有的文章都是思想启蒙的钟声、救国图强的号角,因而《体育之研究》自然不会被读者当作单纯谈论体育的文章。文章在讲透体育道理的同时无不对人们有着强烈的激励色彩,个人的除弱变强就是民族的除弱变强。而“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者,自然会被人们联想为当时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大山。强弱变化、此消彼长,正是那个时代思想领袖最想表达、最能感染民众的理想。关键句:1.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2.“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立意:①强与弱是可以相互转化的②要有顽强拼搏的精神意志,就能够由弱到强,实现身体的强健、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复兴。
找关键词、关键句【范文】勤能补弱是良训,耕耘谦逊是强者
老鹰是天空之王,身来拥有俯瞰大地的大气,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它的喙和爪子会老化,从而失去捕捉猎物的能力,弱者,只能静静地等待死亡。而不屈从命运安排的真正强者,则会用自己的喙狠狠地撞击坚硬的岩石,一次又一次,纵使鲜血淋漓,也要把喙撞掉,直到长出锋利的新喙,然后用喙拔掉老化的指甲,再长出新的羽毛,用凤凰涅槃般的意志重获新生。大自然如此,人类社会亦如此。
世界无时无刻不处于变化之中。强者会转化为弱者,弱者亦会变成强者。毛泽东说:“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弱者“勤自锻炼”自然“久之而为强”。年少瘦小的斯瓦辛格靠着持之以恒的刻苦训练,成为了众人皆知的“健美王”;因瘦弱矮小,被人嘲笑活不过20岁的地质学家竺可桢连夜制定锻炼计划,风雨无阻坚持锻炼,成了同学眼中“智体并重”的模范。毛泽东也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他在晚年依然保持着锻炼身体的好习惯,60多岁故地重游长沙时,依然能够横渡湘江,攀登岳麓山,体力赛过在场的年轻人。“修己之道,以体为本”,或许我们“吾生而弱乎”,但若能坚持锻炼,长此以往,也定能养乎吾身,乐乎吾心,成为身心健康的强者。
强者的非凡之处在于强健的体魄,亦在于顽强的毅力与高瞻远瞩的魄力。也许你出身普通,没有丰厚的家底,丰富的人脉资源,但你能够勤于学习,把握机会,幸运之神也终将会眷顾你。华罗庚家境贫寒,初一辍学在家,在替父母站柜台的间隙里坚持自学数学,通过自学成才,成为了中外闻名的数学家,正如他自己所言“所谓的天才就是靠坚持不断的努力”。“九层之台,起于垒土”,我们以学习为翼,在不断的积累中,开阔自己的视野,不局限于眼前的苟且,也不局限于自己的一方世界,志在千里,胸怀乾坤。
然而,当我们成为强者时,亦大可不必沾沾自喜,亦要谨记“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的忠告。曾经,“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言犹在耳,勤劳勇敢的中国人用自己的汗水与智慧摆脱了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书写了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强国的新篇章。如今,我们亦要铭记“居安思危”的古训。安逸的生活,和平的年代,中国仍是全世界最具安全感的国家,这份安全感是坚守“人民至上”的决心,是泱泱大国舍我其谁的担当。领导人说“我们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机遇与挑战并存,青年如我们应脚踏实地,谦逊低调,为祖国的发展铸就铜墙铁壁。单材料时事类的材料多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时事(具体情境),又有非常强的的争议性。与一般材料作文不同的是要求就事论事。此类任务驱动型作文实际上就要完成材料给出的众多任务。
二、单则时评材料
1.题目陈述事实或问题,给出任务。2.材料具有情境性、矛盾性、争议性。3.写作重在就事论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4.注意挖掘,关涉“基本尺度”“基本冲突”。5.适当拓展,为“就事议事”服务。
将人或事放在具体情境中辨析讨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态度鲜明而不非此即彼,讨论时有充分的辩证意识。单材料时事类作文的审题
典例分析2015年全国Ⅰ卷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60分)
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四驱立意法1.体式驱动
(写成书信体的任务指令)
2.
对象驱动(小陈老陈其他相关方)3.事件驱动(女儿应不应举报自己的父亲?或……)
4.思维驱动1).赞成还是不赞成?2).
果动机: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遵守法纪
女儿的行为表面上看是“不孝”的行为
实际上对父亲换一种方式的关心3).立意:赞成,小陈不得已的做法背后其实是一种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是对自己父亲的安全负责,是对其他人的负责,是对社会的负责。4).立意的提升:举报的方式过于极端,能否通过更温情的方式?
(2018年全国2卷作文题也可用这种方法审题立意)
因实战演练
(2020山东高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国家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果断采取防控措施,全国人民紧急行动。人们居家隔离,取消出访和聚会;娱乐、体育场所关闭;政务服务网上办理;学校开学有序推迟;公共服务场所设置安全“一米线”。防疫拉开了人们的距离。城乡社区干部、志愿者站岗值守,防疫消杀,送菜购药,缓解燃眉之急;医学专家实时在线,科学指导,增强抗疫信心;快递员顶风冒雨,在城市乡村奔波;司机夜以继日,保障物资运输;教师坚守岗位,网上传道授业;新闻工作者深入一线,传递温情和力量。抗疫密切了人们的联系。请综合以上材料,以“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为主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解读示范】这篇文章的材料主要讲述的是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我国从国家到大众、娱乐场所、学校、公共服务场所、城乡社区干部、志愿者、医学专家等社会群体的应对方法。反映出来的是各社会群体在隔离中既有距离,更有爱的主旨思想。这篇作文材料主旨比较单一,立意难度较小。【范文】隔疫不隔心,万里犹比邻当疫情播报代替了爆竹声声,当足不出户代替了走亲访友,当网络联系代替了见面聚会,我们深刻地认识到:疫情让我们相隔万里,疫情又让我们心心相连。什么是距离?距离是对生命的安全线,是共克时艰的决心和信心!一段肆虐的疫情,一节人生的课堂,一次严酷的大考,一个大国的担当。疫情之下的隔离让国人之间的距离变远,但无处不在的爱心又加强了彼此间的联系。在春寒料峭的鼠年,那些逆行的身影如缕缕春风温暖你我,那些无言的值守如汩汩暖流涨满城池,那些坚毅的目光如道道利剑划破黑暗,那些铿锵的誓言如声声春雷驱散病毒……“山阻石拦,大江毕竟东流去;雪压霜打,梅花依旧向阳开。”病毒无情,距离是对生命的敬畏;人间有爱,联系是对爱心的诠释!什么是距离?距离就是你我虽相隔屏幕,但却因知识而互动,心心两连!你看,远在四川深山老家的杨琴老师,每天冒着寒风在山上找信号为学生上网课,还乐观地说“办法总比困难多”;你听,“我明明是个老师,病毒却把我变成了主播”,西安的吴老师每天在山上盯着手机屏幕,风雨无阻……诚然,他们可以以距离市中心太远、“大山信号不好”为由让其他老师给自己代课,但是他们没有。面对与学生的距离,他们用真心、热心和耐心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他们用实际行动述说着教育的真谛!什么是联系?联系就是我们虽距离遥远,国籍有别,却能联手抗疫,协和万邦!正如王昌龄所诗曰:“青山一道同风雨,明月何曾是两乡。”中国各地“白衣逆行、驰援武汉”让全国上下心心相连;日本华侨“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标语拨动了无数国人的心弦;俄罗斯默默支援、源源不断的物资让中国人民倍感温暖……疫情使中国人民不再能亲自去天安门广场瞻仰国旗,但却让五星红旗的精神长驻进了人们的心里;疫情让人们密切了家国情怀,疫情让世界见证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距离是形式,联系是内容;距离是现象,联系是本质;距离是秩序,联系是使命!隔疫不隔心,隔离不隔爱。空间的距离虽然遥远,共克时艰的决心却让我们心心相连。我们坚信:阴霾压顶,但终会消散;曙光虽远,但终会到来;距离虽远,但我们仍能共扬一帆!多则材料03
组合型材料类作文文题由两则或两则以上的材料组成的作文题目。材料往往具有相对独立的性质,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所以此类材料作文真正的难点在于如何找准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作全面准确的分析。
要想准确立意,首先必须逐则分析提炼,再进行比对找到聚焦点,最后综合判断和归纳。
“求同法”要求“异中求同”。
形式:①多则材料。(两则或两则以上)②材料之间的内涵有相同处。方法:①分析、比较几则材料的内涵。②找出共同点。求同法
1.鲁迅说:“无论什么事,如果不断收集材料,积之十年,总可成一学者。”
2.歌德在谈到积累材料时曾经说过:“一个人在年轻时积累了许多银币和铜币,年岁愈大,这些钱币的价值也愈高。到了最后,他年轻时的财产在面前块块都变成了纯金。”
3.一位历史学教授对他的学生说:“如果你收集两万张卡片,就可以在历史界成为权威。”
——治学要注意积累。分析异:鲁迅——强调时间;歌德——强调价值;历史学教授——强调数量。同:积累。立意:“求异法”要求“同中求异”。
形式:①多则材料。(两则或两则以上)②材料之间的内涵相反,构成鲜明的对比。方法:①逐则分析材料的内涵。②比较几则材料的内涵。③找出不同点。求异法1.1915年,大洋洲北面一原始部落民族。一批欧洲传教士见当地人在使用磨制石斧,便大量赠送短柄钢斧,帮助他们提高效益。不料,其结果只增加了当地人的睡眠时间。2.日本兵库县有个小山村。一天,村里的长者把村人召集到一起说:“都什么年代了,咱们还过着与原始人差不多的生活,要改变这种状况,办法不是没有。大都市里的人长期过现代生活,肯定会腻味的。咱不妨走回头路,干脆过原始人的生活,利用落后的‘特长’,‘出卖’这落后,定能赚不少钱。”这回天妙计,博得全村人喝彩,大家说干就干,有的在树上筑巢,有的用兽皮缝衣,有的用石器打磨工具……一时间舆论大哗,旅游者、考察者慕名而来,小山村暴富起来。异:同:立意:分析落后,过着与原始人差不多的生活。①前者安于现状,自甘落后;后者有强烈的变革意识。②前者观念不更新,即使引进先进技术也枉然;后者能够转换思想,化短为长,即使没有外界帮助也会由弱变强,由贫困变富裕。——不知足者常乐。——改变观念是关键,解放思想是根本。形式:①多则材料。(两则或两则以上)②材料之间的性质既不相同,也不相反,而是各偏执于一点,带有片面性,互为补充。方法:①逐则分析材料的内涵。②将几则材料的内涵叠加补充起来,体现辨证性。互补法1.甲说:“勤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劳能致富,所以在当今改革开放的时代,仍应发扬光大。”2.乙听了不以为然地说:“在改革开放的今天,靠勤劳仅仅能温饱,要致富,必须依靠科技。高科技=高效益,这是致富的公式。”材料一:立意:分析靠勤劳能致富。靠科技才能致富。——致富必须依靠勤劳和高科技的结合。材料二:小结组合类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的三大步骤:1.逐则分析:
①还原情境:抓关键词,何时何地【何因】叙述主体如何;
②合理延伸:由个及类、由表及里、由果溯因2.找关联点:①抓关键词;②找共同话题;③共同的原因……比对分析:理清材料之间的关系:同向关系、互补关系、对立关系。综合分析:归纳材料最终主旨:同中求同、异中辨异、互补叠加,逻辑整合。3.选切入点:勾连材料和自身素材库;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中选)注意:这种类型作文必须从整体考虑,切忌完全把各则材料割裂开来,就一事论一事;其次要弄清几则材料间的关系,寻找联系点,运用多种方法去分析材料。实战演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材料一疫情防控形势向好后,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纷纷强调,要按下复工复产“快进键”,跑出发展“加速度”,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努力把疫情耽误的时间补回来,把疫情造成的损失抢回来。材料二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最近,高校传媒联盟向全国1021名大学生发起问卷调查,80.8%的受访者表示,“有过事情被安排得满满当当、恨不得一天当作两天用”的经历,许多大学生过上了“倍速生活”。比如,49.36%的调查对象看电视剧等视频会倍速播放,81.39%则会边吃饭边做别的事,34.97%有过边洗澡边玩手机的经历……有受访者就表示,“高效率地完成一项任务,其实是一件很有快感的事情。”也有人坦言“自己每天忙忙碌碌但收获不及预期”。实战演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材料三现在是互联网时代,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你比别人快,才能在竞争中赢得机会。——比尔·盖茨材料四记得早先少年时,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是一句。清早上火车站,
长街黑暗无行人,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人家就懂了。——木心《从前慢》实战演练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与感悟?请结合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要脱离材料范围和含意。【解读示范】这是一道多则材料作文题。材料结合现实生活情境,通过具有思辨意义的材料,引导学生挖掘“加快速度”与“放慢脚步”之间的关系,联系社会与人生,形成富有个性化的见解和表达,以达成“立德树人”的目标。多则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主要采用“求异同法”和互补法。材料一:结合疫后建设,强调“求快”的积极意义。材料二:给定的调查结果表明“倍速生活”的普遍性,而不同受访者对“倍速生活”的不同感受,表明“求快”因人而异,具有两面性。材料三:比尔·盖茨的话,从赢得机会的角度,强调“求快”的必要性。材料四:木心的诗句,表明在“慢”中有“快”不能获得的美感和情感。参考立意:在“快进”中走得更远;奋斗路上,跑出更高速度;从心而行,走出自己的人生速度;用“倍速”延长生命速度;快慢相宜,才是人生最好的节奏;【范文】要在“倍速生活”中感受“慢下来”的力量安星宇
一则调查,让“倍速生活”进入大众的视野,当很多人沉迷于“倍速生活”带来的充实与快乐时,我却建议年轻人找准目标去努力,不盲目追求所谓的“高效”。
当下,多数年轻人的生活节奏像是被按下了“快进键”,从早到晚,犹如一个忙不停转不休的陀螺。倍速追剧、倍速阅读、倍速加班,说是加速实现“自我浇灌”,看似也的确内容充盈、高速高效,然而,这步履匆匆过后,真正被自身转化吸收的“养分”却寥寥无几。
而越来越多的被“倍速生活”长期裹挟不得“自救”的年轻人,也开始于忙碌喧嚣过后、于夜阑深静之时、于四下无人之处,喟然长叹一声“我太难了”。
毋庸置疑,年轻人对生活有向往、对未来有目标、对自我有要求确是一件值得肯定的事情,然而“高速”不等于“高效”,“高效”更不能保障“高质”,若是一味地追求生活工作的“快”和“满”而忽视了实质内容的收获,才是真正的“一顿操作猛如虎,定睛一看原地杵”,不仅本末倒置,更加得不偿失。
作家张爱玲曾说:“出名要趁早呀,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实际上,她的此番发声有着讳莫如深的历史背景。而聚焦眼下,这些读着张爱玲长大的“年轻一代”却只记住了“趁早”这个关键词。“成名要早”“建功要快”这样的思想不知从何时起被深深植根于大多数年轻人价值观念中,这也是“倍速生活”模式形成的一点关键原因,而在“无底线无原则”的加倍忙碌背后,实际上是潜伏于年轻人内心深处无法依靠外力治疗,只能“自愈”的“现代焦虑症”。
当下的年轻人,似乎时刻都在焦虑,在面对生活、工作、学习、家庭之时,“本领恐慌”便被无限放大,唯恐脚步稍慢,就会被这个时代抛在身后。于是在这种情绪的支配下,他们开始和他人竞争、和自己比赛,甚至盲目地认为,只要动起来、快起来、不停歇,就能于众人间脱颖而出,出类拔萃。殊不知,在这样焦躁的、功利的价值观的驱使下,久而久之,只崇拜单一的成功、财富、地位和名望的“病灶”也就渐渐显露出来。这就犹如开车上路,若是满心满眼都是加速超车,一心只想着快一点、再快一点,难免就会忽视了“刹车制动”的作用,甚至最后慌不择路、与目的地背道而驰。
然而,再快的高速公路也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DBCO-C3-amide-PEG6-NHS-ester-生命科学试剂-MCE-2122
- 二零二五年度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入股合同协议书
- 二零二五年度旅游巴士驾驶员雇佣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自动售卖机智能物流配送与仓储服务合同
- 2025年度二零二五年度餐饮品牌形象授权租赁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水电工程合同纠纷处理合同
- 2025年度时尚主题饭店出租运营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个人信用贷款合作协议书
- 施工现场施工防外部干扰制度
- 施工现场冬季扫雪方案
- 中石化高级职称英语考试
- 小学五年级英语阅读理解(带答案)
- 2024二十届三中全会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2-3-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
- 2024年全国统一考试高考新课标Ⅱ卷语文+数学+英语试题(真题+答案)
- (正式版)YS∕T 5040-2024 有色金属矿山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标准
- 2024年全国甲卷高考化学真题试题(原卷版+含解析)
- 焦煤集团5MW10MWh储能技术方案
- JT-T-617.7-2018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规则第7部分:运输条件及作业要求
- 小学一年级拼音天天练
- 医院病房用电安全宣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