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螟虫与稻纵卷叶螟_第1页
稻螟虫与稻纵卷叶螟_第2页
稻螟虫与稻纵卷叶螟_第3页
稻螟虫与稻纵卷叶螟_第4页
稻螟虫与稻纵卷叶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稻螟虫与稻纵卷叶螟植物保护与检疫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作物病虫害防治》水稻虫害—稻螟虫(一)形态识别三化螟雄蛾翅展18~23毫米,前翅灰褐色,中央有一不明显小黑点。雌蛾翅展24~36毫米,前翅黄白色,中央有一明显黑点。卵粒积集成长椭圆形卵块,其上覆盖褐色鳞毛。老熟幼虫体长14~24毫米,淡黄绿色。蛹瘦长,长12~13毫米,蛹外包有薄茧。褐边螟蛾与三化螟近似,但前翅中央有3个褐点,前缘有褐边;卵块上盖淡黄色鳞毛;幼虫头部深褐色;茧较厚。二化螟雄蛾翅展20~25毫米,前翅近中部有4~5个黑点,外缘有7个小黑点;雌蛾翅展25~31毫米。卵粒鱼鳞状排列成带形卵块。老熟幼虫体长24~27毫米,头部红褐色,体淡褐色。蛹长11~17毫米,圆筒形。台湾稻螟雄蛾翅展18~23毫米,前翅中央有4个带金属光泽的深褐色斑,外缘有7个小黑点;雌蛾翅展23~28毫米。卵粒鱼鳞状排列成长带状卵块。老熟幼虫体长16~25毫米,头部褐色。蛹长9~11毫米。大螟蛾翅展27~30毫米,前翅近长方形,中有纵行暗褐宽带纹。卵半球形,卵块带状。老熟幼虫体长约30毫米,头红褐色,体粗壮。蛹体长15~18毫米,淡黄至黄褐色。水稻虫害—稻螟虫(一)形态识别水稻虫害—稻螟虫(二)生活习性在中国分布区内,三化螟年发生2~7代;褐边螟在华中稻区年发生4代;二化螟一年发生1~5代;台湾稻螟在广州附近年发生4~5代;大螟年发生2~7代。不同地区一年中发生世代数,由南方到北方,由平地到高原,有逐渐减少趋势。稻螟的成虫均有趋光性,但大螟趋光性稍弱。三化螟只以老熟幼虫在稻桩中越冬;其他螟虫的幼虫也可在稻草或其他寄主中越冬。大螟产卵于叶鞘和茎秆的隙缝中;其他螟虫卵块主要产在叶片上,其次为叶鞘。在水稻分蘖期,三化螟和褐边螟初孵幼虫爬至叶尖吐丝下垂分散,从近水面处蛀入稻茎取食,造成枯心苗;孕穗初期侵入,造成枯孕穗;孕穗末期至抽穗初期,蛀入后咬断穗颈,造成白穗;乳熟期侵入,造成半枯穗;黄熟期侵入造成虫伤株。其他螟虫低龄幼虫在分蘖期喜群集于叶鞘内侧取食,造成枯鞘,以后蛀入茎内为害。幼虫期均有转株为害习性。三化螟和褐边螟幼龄幼虫可直接转移,3龄以上幼虫先咬断叶、茎并吐丝作囊后,负囊于水面上爬行而转株。其他螟虫转株时不作囊。幼虫老熟时,钻至茎基部化蛹。三化螟和褐边螟化蛹前作丝茧。化蛹的部位以三化螟最低,二化螟次之,大螟稍高。后二者还可在叶鞘隙缝中化蛹。水稻虫害—稻螟虫(四)防治方法农业防治是主要的防治措施。一般在秋播时有计划地将绿肥留种田、迟熟冬作田,安排在旱地或螟害较轻的晚稻田上。冬耕冬沤,提早春耕灌水,使稻螟在预蛹期被淹死,从而压低有效虫源基数。选用螟害较轻的田块作绿肥田,以减少越冬虫源。合理布局,避免单、双季稻混栽和多品种插花种植,选种抗螟水稻品种和采取适宜的栽培技术,如调节水稻插植期、合理施肥灌水,使水稻危险生育期与螟虫盛孵期错开,稻株生长整齐;及时夏收翻耕灭茬,以破坏虫蛹;避免偏施氮肥,增进水稻抗(耐)性等也可减轻为害。其他防治措施包括在盛孵期施用杀螟松、杀虫双、巴丹、或亚胺硫磷,对二化螟和大螟施用敌百虫等农药以及保护和利用天敌等。(一)形态识别水稻虫害—稻纵叶卷叶螟1、成虫:体长7~9㎜,翅展12~18㎜,体、翅黄褐色,前翅近三角形前翅近三角形,吃面有内、中、外三条暗褐色横线。2、幼虫头淡褐色,腹淡黄色至绿色,老熟幼虫长14~19㎜,橘红色,前缘中央并列两颗褐色斑点,后缘有两条向前延伸的尖条斑。3、预蛹长11.5~13.5㎜。4、蛹长7~10mm,长圆筒形,末端较尖细。初为淡黄色,渐变为黄褐色至金黄色。臀棘明显突出,上有8根钩刺。蛹外常裹有白色的薄茧。水稻虫害—稻纵叶卷叶螟(二)雌雄虫的不同雄虫雌虫翅前中部有无黑点眼点有无前足有褐色从毛无从毛蛹腹部末端较细尖腹部末端较圆滑水稻虫害—稻纵叶卷叶螟水稻虫害—稻纵叶卷叶螟二、危害特点麦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medinalisGuente)属鳞翅目螟蛾科,其以幼虫吐丝将稻叶纵缀成苞,在苞内取食上表皮和叶肉,仅留白色下表皮。大发生时,田间虫苞累累,白叶满田,严重影响水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水稻虫害—稻纵叶卷叶螟三、发生规律在1月平均气温4℃等温线(相当于北纬30°附近)以北地区,任何虫态均不能越冬。在1月平均气温16℃等温线(相当于我国大陆南海岸线)以南地区周年繁殖危害。在1月平均气温4~16℃等温线之间属于越冬区。具有远距离迁飞特性,呈夏北移、冬南迁。。1年发生代数由北向南递增,为1~11代不等水稻虫害—稻纵叶卷叶螟四.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选用抗(耐)虫的优良品种,加强肥水管理,促进水稻健壮整齐。适当调节搁田时期,降低幼虫孵化期的田间湿度,或在化蛹高峰期灌深水灭蛹。2.生物防治:幼虫孵化高峰期,用苏云金杆菌(Bt)可湿性粉剂(每克含100亿活芽孢)2250~3000g/hm²,加水900~1125kg喷雾。有条件的地区在成虫始盛期到产卵高峰期内,每隔2~3d防治一次,分批释放赤眼蜂,每公顷每批放蜂45万~60万头。3.药剂防治:坚持“治早治小”的药剂防治策略,可用50%杀螟硫磷(杀螟松)乳油750~1500mL/hm、25%杀虫双水剂3000~3750mL/hm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