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制薯类加工技术_第1页
干制薯类加工技术_第2页
干制薯类加工技术_第3页
干制薯类加工技术_第4页
干制薯类加工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谷类及薯类食品加工技术干制薯类加工技术1.掌握干制薯类加工基本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2.了解干制薯类品质鉴定的质量标准。模块一学习目标一、干制薯类概述干制薯类是以薯类为原料,经去皮(或不去皮)、切分成型,添加或不添加辅料,经蒸煮或烘烤、成型、干制而成的薯类制品。比如,切片型马铃薯片:马铃薯经清洗、去皮、油炸或烘烤、添加调味料职称的马铃薯片;复合马铃薯片:以脱水马铃薯为主要原料,添加食用淀粉、谷粉、食品添加剂等辅料,经混合、蒸煮、成型、油炸或烘烤、调味制成的马铃薯片。模块一必备知识二、干制薯类加工基本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1.工艺流程(1)鲜薯验收→清洗去皮(或不去皮)→切分成型→蒸煮→干制→包装(如:甘薯干、甘薯片)。(2)鲜薯验收→清洗去皮(或不去皮)→蒸煮→捣烂→混合→成型→干制→包装(如:小甘薯、甘薯枣)。(3)鲜薯验收→清洗去皮→切分成型→漂烫→冷却→油炸或焙烤

→调味(或不调味)→包装(如:切片型马铃薯片)。(4)薯类全粉、淀粉等原料验收→拌料→成形→油炸或焙烤→调味(或不调味)→包装(如:复合型马铃薯片)。模块一二、干制薯类加工基本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2.操作要点(以复合型马铃薯片为例)(1)拌料:必须保证每次配料的相同性和准确性,干混配料和液态配料是经过预先配制后再进行二次混合配制。干混合配料必须保证不均匀成份在2%以下,液态配料除需均匀混合外,还学进行糊化处理。(2)成形:马铃薯片压制时最好一次压成,达到质量均匀、质地松软、粘弹性稳定、尺寸精度不超差等要求。压片在装有模切刀的成型辊上被切成薯片坯和边角料。模块一二、干制薯类加工基本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2.操作要点(以复合型马铃薯片为例)(3)油炸:油炸网带分上下两层各自独立同步进行,两层网带合并时形成一个拱形模腔,保证坯片在油炸时获得典型的拱形薯片形状,而且能控制薯片在油炸箱中相对榨油液面高度,一般油炸温度控制在170℃~185℃,时间为15~20s。(4)调味:调味料一般都是经过预先调配好的粉末状物料,常用有味精、花椒粉、辣椒粉、葱粉或鲜葱末等,要求薯片处于一定温度时均匀涂覆到薯片的外表面。模块一马铃薯片质量标准应符合QB/T2686-2005《马铃薯片》,评判主要指标有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1.感官指标模块一三、干制薯类的质量标准(以马铃薯片为例)2.理化指标模块一三、干制薯类的质量标准(以马铃薯片为例)3.微生物指标模块一三、干制薯类的质量标准(以马铃薯片为例)1.油炸温度对油炸马铃薯片品质有较大的影响,特别是薯片色泽和丙烯酰胺含量,温度越低丙烯酰胺含量和色泽变化越低。2.利用抗氧化剂可防止油脂的酸败,常采用的抗氧化剂有去甲二氢愈创木酚(NDGA)、丙基糖酸盐、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二丁基羟基甲苯(BHT),其中BHA是最常用的。如果能同其他抗氧化物结合,同时添加些柠檬酸之类的协合剂效果最好。3.马铃薯片在油炸前用生马铃薯的水解蛋白溶液浸泡一下,亦可改进其风味。4.马铃薯片经油炸、调味后,就在皮带输送机上冷却、过磅、包装。包装材料可根据保存时间来选择,可采用涂蜡玻璃纸、金属复合塑料薄膜袋等进行包装,亦可采用充氮包装。模块一四、干制薯类加工注意事项一、每天应该吃多少薯类食物?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对不同人群薯类的建议摄入量,2~6岁幼儿“适量”,7~14岁的儿童青少年“每天25~50g”,14~18岁、成人“每天50~100g”,65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