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九章_第1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九章_第2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九章_第3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九章_第4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九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兼容并包性

中国文化能够兼收并蓄,这不但指诸子百家在争鸣中能够取长补短,相互融汇,也指汉民族文化能够长期吸收周边少数民族的文化,更指对外来文化也能敞开它博大的胸怀,有扬有弃地吸收、整合兼容并包性的具体体现

在处理民族关系方面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处理思想文化方面文明冲突与文化融合

文化融合的态度和方法非宗教性

儒家人文精神的决定

重人事,轻鬼神;近人事,远鬼神周初人文精神的兴起,标志着中国文化与中国早期宗教的脱离春秋时期,周代的“人德”观念进一步得到发展,对神提出怀疑道家自然主义的补充

排除了中国早期宗教所崇拜的神鬼天帝的权威,把哲学本体“道”,提升到“象帝之先”的位置在社会、政治层面,道家主张无为在人生层面,保持和维护整体生命的和谐稳定,强调“保身”、“全生”、“养亲”、“尽年”,中西方人文精神的差异

泛道德性

以“德治”代“政治”——政治道德化以“礼治”代“刑法”——法律道德化以“人治”代“法治”——泛道德主义对专制主义的影响社会的清浊与政治的好坏取决于人君之德人君之德的重要表现则在用人,用人得当,便是人君有德,用人不当,便是人君无德取人的标准,重在修身,因此人君务在“修己”,然后再以德取人泛道德性德本财末——经济道德化文以载道——文学道德化美善统一——艺术道德化“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凡为天下国家者有九经。日: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以礼义治之者积礼义,以刑罚治之者积刑罚。刑罚积而民怨倍;礼义积而民和亲。故世主欲民之善同,而所以使民之善者异。或导之以德教,或殴之以法令。殴之以法令者,法令积而民哀戚。哀乐之感,祸福之应也。”“然则王者欲有所为,宜求其瑞于天。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是故阳常居大厦,而以生育养长为事;阴常居大冬,而积于空虚不用之地。以此见天之任德不任刑也……王者承天意以从事,故任德教而不任刑。”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悌;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故为人君者,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哀公问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人道敏政,地道敏树,夫政者,蒲卢也,故为政在人。’”“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有国有家者,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有贱丈夫焉,必求龙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罔市利,人皆以为贱,故从而征之。征商,自此贱丈夫始矣。”“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内倾性儒家的道德自足观道家的自然自足观道德实践上的体现——强调“心”的功能和作用中国传统文化起源于大陆文明中国传统文化滋生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经济生活内倾性人在天地之间是自足的,不需要任何外来的帮助在道德实践上强调“心”的功能和作用中国传统文化起源于大陆文明中国传统文化滋生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经济生活“非从天降也,非从地出也,人情而已矣”任义礼智,非由外我也,我固有之也“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天地万物俱在我良知的发用流行中,何尝又有一物起于良知之外,能作得障碍?”“夫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理岂外于吾心邪?”“外心而求物理,是以有暗而不达之处,此告子义外之说,孟子所以谓之不知义也。……不可外心以求仁,不可外心以求义,独可外心以求理乎?”“合者不为骈,而枝者不为岐,长者不为有余,短者不为不足。是故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

“吾犹告而守之,三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乡土性

乡土性的渊源与发展

中国文化的乡土情谊深受儒家的培植中国文化中的“乡里”观念,最初具有宗法血缘的意义,因此尊重宗族乡党即是尊重宗法血缘关系地域关系代替了血缘关系,“乡党”演变为“乡土”从宗教的层面来看,中国文化也有亲土观念乡土性

乡土性的渊源与发展

中国文化的乡土情谊深受儒家的培植中国文化中的“乡里”观念,最初具有宗法血缘的意义,因此尊重宗族乡党即是尊重宗法血缘关系地域关系代替了血缘关系,“乡党”演变为“乡土”从宗教的层面来看,中国文化也有亲土观念乡土性

乡土性的社会功能与表现

在功能上起着巨大的凝聚作用,使中国人对家乡、对祖国、对民族、对文化都具有普遍的亲合感和认同感宗谱与地方志方言与会馆地方戏曲与田园文学乡土谚语与地方性的学术流派乡土性

乡土性的消极影响

(一)安土重迁,甚至老死不出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