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江科技新城概念规划_第1页
滨江科技新城概念规划_第2页
滨江科技新城概念规划_第3页
滨江科技新城概念规划_第4页
滨江科技新城概念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

1.研究方法与原则..........................................................3

1.1本规划的工作结构........................................................4

1.2本规划的性质............................................................4

1.3本规划的指导原则........................................................5

2.基础理论与分析..........................................................8

2.1科技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条件............................................8

2.2科技产业发展对空间的要求...............................................16

2.3城市发展与科技产业发展协调合作的可能、内容与方法.......................17

2.4本地科技城发展条件的SWOT分析........................................18

3.规划方案与结论.........................................................27

3.1性质与规模.............................................................27

3.2产业发展战略...........................................................28

3.3空I司布局规戈...........................................................34

3.4文化与景观特色.........................................................47

3.5道路交通系统与基础设施规划.............................................56

3.6城市经营、发展时序管理与可持续发展.....................................61

图录

1.区位分析图

2.长三角区位分析图

3、用地现状图

4.现状分析图

5、布局概念图

6.结构分析图

7、四大功能带图

8.六大产业园区图

9.城市用地开发引导图

10.外部景观系统分析图

II.绿化系统分析图

12.景观系统分析图

13.区域交通图

14.城市主次干道网络图

15.城市道路功能组织图

16.设施分布图

17.惊奇建设图

18.近远期分析图

1.研究方法与原则

作为一个概念规划,本规划

要在准确分析地区发展的条

件与问题的基础上,针对滨

江区发展中最宏观、核心的

问题制定发展战略及其空间

布局,为后续规划的编制提

供依据。

研究方法与原则之,工作结构与规划的性质理性•探索•

1.1本规划的工作结构

接受任务并通过现状调查在理解本区

发展条件的同时深入理解任务的性质

确立规划的指导原则和逻辑框架

对有关重点问题进行专题研究

Q一

规划方案比较论证和规划的制定

本规划的工作结构

1.2本规划的性质

♦.决策层和上级规划已经对本区发展战略有了轮廓性思路,但发展战略的具体内涵、从而

其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尚待明晰。

这个轮廓性思路即:高科技、多功能、园林化的科技城。

♦.现实中,高科技、多功能、园林化的困绕”构筑大都市、建设新天堂”的战略目标,XX市委、市

科技城的战略目标面临众多问题、矛政府对本区明确提出建设滨江科技城的战略构想,即建设以高新

盾与挑战(这反映在后面1.3总结的技术产业为骨干,集教育、商贸、居住等功能为一体,高科技、

多功能、园林化的科技城,这个科技城明确为XX大都市区的市:

本规划需要回答的重点问题中)。

要组成部分,“新天堂”的主要标志之一,建设滨江科技城事关以

♦.基于此,作为一个概念规划,本规划“两港一区”为重点的“天堂硅谷”建设的成败.

要在准确分析地区发展的条件与问根据已经初步定稿的2001-2020年XX市城市总体规划,本区

是XX中心城市“一主三副"中的副城之江南城的一部分,

题的基础上,针对滨江区发展中最宏

直接针*1本区的核心定位是“以高科技工业园区为骨干,产、学、

观、核心的问题制定发展战略及其空研协调发展的现代化科技城'具体的还有“工业区和文教科研

间布局,为后续规划的编制提供依据。区”,“沿江.为居住生活区和公建区”,在产业定位上强调”发展以

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电子、信息产业和软件产业,建设'天堂

硅谷等.

研究方法与原则之——指导原则理性•探索♦创新

1.3本规划的指导原则

本规划的核心指导原则是

本规划的核心指导原则首先

是“科技”与“城"的结合①“科技”与“城”的结合

②本区发展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同时,本规划注重遵循下列原则

③协调既有规划:本规划努力与已经编制的各类规划协调

④区域分析:从全球化、本地对XX的意义等方面明确发展定位

⑤以人为本

⑥功能导向

⑦环境优先、可持续发展:树立生态城市、园林城市发展目标

⑧城市经营、可持续生长:城市发展在空间、设施、财政等方面的滚动平衡、效益最大化

和可持续生长

研究方法与原则之——逻辑架构理性•探索•创新

1.4本规划的逻辑架构

1.4.1两条主线

♦.如何定位本区的发展战略?

发展战略的定位、实施及其

空间规划在逻辑上是统一对发展战略的定位,需要一方面准确认识、评估客观条件,另一方面同时思索人为的

的。积极干预可能产生的效果。因此,决定发展战略定位的同时也就结论了发展战略的实施。

进而,对发展战略的定位与空间规划也是两个统一的过程,因为空间条件在发展战略的思考

中也同时既是原因又是结果:发展的客观条件中包含着相应的空间特征,发展的主观努力中,包含

着相应的空间政策。这样,本规划的研究就建立起了一个整合的逻辑框架:

定位问题有时被当成是一个“前

提”性的问题,认为我们要首先获得

某区发展的定位,然后再去思索如何

实现它。这样♦个“顺序”的思考模

式在本规划中被抛弃,因为我们相信,

滨江科技城的发展定位与它的实现是

两个必须同时、互动思考的问题:我

们必须首先清楚政府一一发展目标的

首要执行者——在发展中能够发挥什

么作用,然后假定政府将采取某些行

动,这样我们才会获得对本区最终发

展结果(定位)的预见。这显然并不

否认一个地区发展的最终结果在很大

在这个研究框架中,特别需要理解清楚的,就是,首先,政府,即程度上决定于客观条件(在此意义上

主观干预,在科技产业的发展中窕竟能够起到什么作用?规划就是为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从而可以

府的行为提供建议,如果我们不清楚政府究竟能做什么,那么提出的建从该地区已有的条件中判断合理的发

议就难免无的放矢、空话套话一大堆了。其中又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政展目标。人们只是需要在决定发展目

府不是万能的,尽管政府行为在这里属于主观努力的范畴,但仍然受到标时将客观条件与主观行为可能产生

客观条件的制约。政府的作用不是可以随意放大的,我们通常的很多对的影响叠加评估。•切主观行为都既

政府的美好期望其实是不合理的。在一般意义上,正由于本规划是为政是判断的结果又是判断的原因。所以,

府引导发展提供建议,政府是所有结论的基本执行者,规划的可行性取就本规划的研究而言,“定位”和“实

决于规划的结论与政府的能力是匹配的。理解政府的作用、确定政府的施”在逻辑上是被同时思考和结论的

潜力最重要的一点应该是政府与市场是如何分工的。所以,明晰政府与(尽管由于语言的相对平面化我们的

市场的契合点,才能准确理解政府干预的潜力,得到恰当的发展定位和叙述可能不得不表现出一定的顺序)。

战略。

研究方法与原则之——逻辑架构理性•探索♦创新

“科技”与“城”怎样结合?

科技城的概念在一定意义上是一个创举,它不应该等同于上海张江高科技开发区或苏

州工业园区这样的高新技术开发区或产业开发区,也难以成为牛津、剑桥那样的大学城,

那么,如果不成为一个一般的城区,“科技”与“城”在滨江区怎样结合?

1.4.2五大问题

延续上面的逻辑,五个问题就凸显了出来:

①本地为什么应该或必须定位于“科技城”?

②定位于怎样的科技产业?相应的对政策和空间有何规划要求?

③科技产业、功能与一般城市产业、功能如何协调并互为促进?

④科技功能对空间的潜在需求与一般功能对城市空间的巨大现实需要如何协调并互为依

托?

⑤理想的科技产业空间和城市空间分别应该如何规划并加以协调?用地功能、设施与景观

的现代化与历史性,“精英化”与“平民性”,园林化、生态化与经营性如何协调并相得

益彰?

1.4.3四项基础理论与分析专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在直接针对规划中的具体问题进行研究和提出方案之前,有必要首

先完成四项基础性的理论与分析专题:

①科技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条件

②科技产业发展对空间的要求

③城市发展与科技产业发展协调合作的可能、内容与方法

④本地科技城发展条件的SWOT(优势、不足、机遇和挑战)分析

作为基础性的研究,这些专题的结论将为规划中进一步针对具体问题的研究提供前提

性指导。

基础理论与分析之——科技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条件“非竞争优势”模式”今“优势竞争”模式

2.基础理论与分析

2.1科技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条件

2.1.1科技产业的界定

通行的对科技产业的♦通行的对科技产业的

按照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报告》(中国计划出版社

“行业界定法”是一种理论“行业界定法”是一种理论

2001),对高新技术产业的界定一般是按行业分类,根据行业中R&D(研发)

陷阱陷阱,它使“科技产业”的投入的强度(一•定意义上就是:科技对该行业的重要程度)来划分哪些属于

对应概念不是“非科技产业”,高新技术行业。OECD更因为其成员国95%的R&D投入属于制造业,于是进一

步就只在制造业中划分高新技术产业。如美国科学基金会提出将每千名员工

科技的重要性意味着,而是“传统产业”,导致双重

中拥有25名以上科学家和工程师,净销售额的3.5%以上用于研究开发的行业

误导。行业界定法背离了科

它是人类力量及其发展的集还分为高技术产业;OECD在20世纪90年代将R&D占总产值高于4舟的行业化

中代表,是产业中的核心竞技产业界定的最初宗旨。分为高技术产业,九十年代后期则将R&D占总产值高于8%的行业化分为高技

争力,所以,能够代表科技♦.科技产业的准确界定是术产业。结合这两点,我国也界定了自己的高新技术产业。

的是产业中的研发能力,是基于企业生产行为的“科技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关于科技产业的界定实际上是“非科技化”的,行业分

类法掩盖了任何一个行业都包含着科技含量高和低的部门,它使得装配一个

产业链中的“头脑”、产业链性”特征,其最恰当的对应

电脑机箱的流水线上的工人似乎要比•个服装设计师更加“高技术”,而一个

的上游部门。是“产业链”概念中的“上

CPU封装厂则好像与…个CPU实验室是一样性质的.现在的这种对科技产业的

游部门”,这使发展科技产业定义无疑是在强调一些行业(如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等)的重要性。这

真正具备了培育“核心竞争些行业的重要性不会有人有异议,但是冠之以“科技产业”或“高科技产业”

力”的内涵,同时打破了行或“高技术产业”之名,无疑在“科技”这个核心特征方面造成误导。就国

家而言,受这种通行的高技术产业分类理论误导,就会很容易在统计上越来

业歧视。

越“高科技化”而在核心竞争力上日益倒退,特别是假如我们能够不断得到

别人喂给的成熟的下游技术。进入新世纪,中国在瑞士洛桑学院的世界科技

竞争力排序中已经从曾经最高的世界第13位快速滑落到第26位,而与之形

成鲜明对照地,是有人可以沾沾自喜于中国的高科技产业成长和总量在世界

上都位列前茅,是移动电话、个人电脑生产能力等都是世界数一数二。信息

电子等行业对经济整体具有结构性的价值。因此,对这些行业予以特别的重

视是非常必要的。但是恰恰由于该类行业技术更新很快,研发竞争异常激烈,

我国这方面的差距就益发明显。而这种将全行业纳入“高科技”的作法,使

得我们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心安理得地变成了招商引资设进下游装配

使用高技术装备即高技术企业?车间的低水平竞争。

基础理论与分析之——科技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条件“非竞争优势”模式”今“优势竞争”模式

2.1.2科技产业发展的一般模式、条件与发展趋势

①集中地域化

出色的科技产业发展似

乎偏爱在少数地区、并且是科技的重要性(人们应该也是因此而理解科技产业的重要性)应该意味着,

它是人类力量及其发展的集中代表,是产业中的核心竞争力,所以,准确地,

这些地区的一两个集中地块

能够代表科技的是产业中的研发能力,代表着产业锥中的“头脑”,是产业

或地带集中分布。无论是基链中的上游。而在任何个行业中,都既有“头脑”式的部门也有非常简单

本上自发形成的科技产业带的程序化部门、下游部门。“上游部门”可能是一个更确切而且更有意义的

科技产业的概念,另•种可能就是既不通过行业、也不通过产品,而是通过

(比如美国的硅谷、128公

企业生产行为的特征来界定科技产业:以研窕而不是流水线作为主要手段生

路产业带)还是有意促成的

产产品的企业和部门的总称就是科技产业。其实,这原本可能是制定高技术

科技园区(如英国剑桥科技产业标准的出发点之一,研发经费比重可以是衡量科研在生产行为中的重要

园<本来会自发形成)、台湾性的一个尺度。但是研发经费比重与现有行业分类标准的结合是一个失败,

新竹科技园、新加坡科技园现有的根据行业分类标准完全是•个与研发经费比重不协调的“框框”(同

一个行业标准中包含研发经费比重相差极其悬殊的不同企业)。新的分类标

等),都是科技产业集中地域

准,无论是“上游部门”还是“研发型企业或部门”,同时也就自然打破r

化的表现。现有的“高科技产业”与“传统产业”的界线,在任何一个行业,都有其重

要的“头脑”型的上游部门和产业,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能够实现逐步上溯,

必然是日益科技化并真正升级的过程。而现在界定的高科技行业则可以更恰

当地代之以“新技术行业”之类的总称谓。

基础理论与分析之——科技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条件“非竞争优势”模式”今“优势竞争”模式

由于人才、资本、市场、②人才依赖、资本依赖、市场依赖和环境依赖的四位一体

环境条件的“四位一体”是——人才依赖:科学能力与企业家精神结合的人才、或科学人才与企业家的结合是关键。

成功的科技产业发展地区表——资本依赖:世界最成功的科技产业带几乎同时也是获取研究资本、风险资本最集中的

现出的共同特征,所以,一地域,国家、企业和投资机构资本在这些地域都非常活跃,典型如美国波士顿128公路产

个地区如果要发展科技产业带、英国剑桥科技园。

业,是否拥有或能够找到、——市场依赖:成功的科技产业发展地区几乎同时都拥有长期稳定的客户群。有时这个客

创造足够的人才、资本、市户群主要就是政府,如美国的硅谷和128公路带。但是,这种市场依赖显然不同于一般意

场和环境至关重要。义的“接近市场原则”,比如并不一定是最大的城市(市场)地区科技产业或相应园区发展

得最好。这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科技产业的客户群通常更广泛;并且因其附加值高,空间

距离的意义并不特别重要。

另外,“市场依赖”在很多场合是“产品出色”的外在表现,即并非真的依赖市场,而

是市场在依赖这个地区。这个意义对我们是没有价值的,我们是在试图分析如何能成功发

科技产业对市场的依赖常表展科技产业,而非探讨成功发展之后的结果。科技产业对市场的依赖主要在于,在产品还

现在,在产品还不成熟或还不成熟或还未形成标准时,就已经有足够大的市场购买产品。这里的一个主要形式是政府

未形成标准时,就已经有足采购,如美国硅谷和128公路地区信息产业的发展,在很长时期都是依赖美国的军方市场。

够大的市场购买其产品。反反过来,市场依赖反映出科技产业的产品必须是针对市场的。所以,同样是知识分子密集

过来,市场依赖反映出科技的地区,却不一定都能发育成功的科技产业,人才自身的市场意识、进取精神在这里就很

产业的产品必须是针对市场重要。

的。——环境依赖:科技产业带和区所处的微观的自然、设施和社会文化环境一般在临近区域

中是最优秀的。这里,自然和设施环境属于比较“硬”的环境,相对而言容易确定或塑造;

而社会文化环境一般来说比较难以确定和塑造,是更高层次因而可能更重要的软环境。这

方面,一个能够激励创新的文化氛围和制度环境非常重要。位于同一个城市、同样接近著

名高校或科研机构的地区并不会都发展成为科技产业成功发育的场所。

进一步,事实上一个集中的科技产业地域本身就创造了一种特定的环境特征,就是使

整个环境更加拥有相关技术、资金和市场,更加有利于头脑的碰撞和创新的产生等,所以

科技产业带的发展会形成良性循环,科技企业的成长机制也证明了这一点,如同领域的小

企业集群发展的模式(通常背后会有孵化型机构,往往是研究所等)。

在各国各地发展科技产业之

间的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

基础理论与分析之——科技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条件“非竞争优势”模式”今“优势竞争”模式

③竞争日益激化

由于各国各地区的日

益重视,部分也由于知识、•国家战略中的高技术产业发展战略

人才的日益普及化和资本美国:确保和强化领导地位。•是继续把强化信息技术产业领域的优势作为

突出的战略重点:二是采取综合对策改善高科技技术产业发展的环境和条件。

的日益丰富(一般的,资

本始终处于积累递增之日本:科技创新立国,以再次赶超欧美,确立高科技大国地位。20世纪90年

代以来日本政府采取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战略措施包括:推进战略性基础

中),各地发展科技产业面

研究,确定了信息与通信、环境保护等15个领域107个项目为支持重点:实

临的竞争正越来越激烈,施大型国家研究计划:制定和实施国家产业技术战略。

在产品而言水平更高、更

欧盟:缩小与美国的差距,增强国际竞争。欧盟在其1998-2002年的“第五

新周期更快,政府普遍从个科研总体规划”中提出了利用生物和生态系统的规律、发展信息技术、提

战略的高度出发,尽最大高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等六大重点发展项目。

的力度扶持科技产业发展。俄罗斯:以振兴经济和有建大国地位为目标。普京主张运用国家力量优先发

在这种态势下,任何一个展尖端科技领域,刺激非预算拨款部门对先进技术和科技产品的需求,扶持

出口型高科技产业的发展;采取专门的信贷和税收手段以及国家担保优惠等

力图发展科技产业的地区,

扶持上述部门的发展。

如果不能在各级政府取得

印度:以实现一流强国为目标。总理办公室成立了“国家信息技术特别工作

共识,不能整合资源为我

组”,对阻碍信息技术及其产业的各种因素进行调研。提出含有108条建议的

所用,其发展的难度将是调研报告。该报告获得内阁的批准,成为印度全面实施“信息技术产业大国”

可想而知的。计划的政策纲要。

基础理论与分析之——科技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条件“非竞争优势"模式”-»“优势竞争”模式

2.1.3自我发展和被动发展、明确产业导向和非明确产业导向:科技

产业园区的机制性差异

自我发展型的科技产业园区一般具有明确的产业导向,而被动发展型的一般不具有明

如果在基本概念上没有能够♦

确产业导向。前者通常具有自己的研究开发能力,有很好的科研机构可以依托,而那些最

意识到现有的科技产业定义

早形成的优势产业以及区内科研机构擅长的具有很好市场敏感的专业方向往往就成为这些

的缺陷,那么,就很容易落

园区自然而且强有力的主导产业方向,比如128公路、硅谷、明尼苏达城、洛杉矶和西伦

入科技产业“装配车间化”

敦、台湾的新竹科技园、武汉东湖等。

的陷阱。

♦被动发展、非明确产业导向型的科技园区往往依赖于别人的技术,发展很大程度上依

赖招商引资,产业的部门基本是下游的装配车间。这种类型的有国外的中苏格兰、新

Hampshire和蒙特利尔的Bromont区等,以及国内的绝大多数高新技术园区。

事实上,被动、依赖型的科技园区也就是以末端车间为主的工厂的集合,并不真正是

“科技”的。问题就在于,如果在基本概念上没有能够意识到现有的定义的缺陷,那么,

就很容易落入“装配车间”的陷阱,二者一脉相承。这种现象的差异包含了重要的实质性

差别,与人们对科技产业的定义、当地的发展条件能够发展怎样的科技产业、战略制订者

是否能把握当地发展条件中的最大机会有着密切关系。

基础理论与分析之——科技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条件“非竞争优势”模式”今“优势竞争”模式

2.1.4科技产业发展中政府的作用(规划的角色)

政府的作用一定意义上也定义了规划的角色,因为规划本质上代表了政府将要采取的行为。

政府不能在缺乏硅谷的条件

.政府可能发挥作用的方面包括

的地方创造一个硅谷一因♦

——提供适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等硬件环境

此,找到、找出客观的最大

——营造激励创新、宽容失败、活跃交流的创业环境

潜力,才能找到自己行为的

——为研究活动提供资助或补贴

依据。

——建立新型高科技融资、投资体系

——科研机构与科技人才的引进

----通过政府采购带动高技术产业发展

—税收、地价、空间等政策扶持与引导

——作为信息中介和信息提供者

——作为企业行为的监督者

.尽管政府可作的内容很多,却并不一定都能最终达致科技产业的成功发展。归根到底,

越是地方性的政府,越要充♦

政府可能实现的目标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当地的客观条件;因此政府首先要做的,是准确抓

分依赖和获取“外部经济”。

住客观中的潜力。同时,政府的自身能力越强,其对客观的影响力也越大。因此,政府应

同时,应努力通过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