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浙江省杭州市经济开发区中考历史全真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浙江省杭州市经济开发区中考历史全真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浙江省杭州市经济开发区中考历史全真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浙江省杭州市经济开发区中考历史全真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浙江省杭州市经济开发区中考历史全真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浙江省杭州市经济开发区中考历史全真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下图是资本主义世界工业发展示意图,从中可以看出资本主义工业发展速度在1870年后发生显着变化。导致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殖民扩张B.资本主义制度开始确立C.开始使用大机器生产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2.下列内容不属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是()A.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B.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C.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D.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司法独立3.下面年代标尺主题为“20世纪世界格局的演变“,其中完整反映两极格局形成与演变的选项是A.AB.BC.CD.D4.某网站举行的《探险者的梦想》知识竞赛中,有关于哥伦布探险活动的表述,其中不正确的是A.目的是寻找通往印度和中国的新航路B.探险航行的范围局限在印度洋C.发现了美洲新大陆D.先后到过巴哈马群岛、古巴、海地等地5.为了便于记忆历史知识,我们常用简洁的词语来总结某一时期的主要建设成就。“一桥”“二铁”“三藏”“四厂”总结的是我国哪一时期的建设成就A.1949—1952年B.1953—1957年C.1957—1965年D.1966—1976年6.有人说,他(美国总统)在某种意义上挽救了市场经济,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使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这里的“他”应是A.华盛顿B.林肯C.罗斯福D.尼克松7.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是()A.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B.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C.中共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D.中共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8.《美国的梦想》中有这样一个论断:“马歇尔计划:一箭双雕。”这里的“双雕”是指A.扶植欧洲、侵略苏联B.遏制欧洲、称霸世界C.控制欧洲、遏制苏联D.复兴欧洲、干涉中国9.世界贸易组织自成立后的十年间,贸易总额增加了3倍,成员国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这表述的是该组织的A.成立背景B.建立过程C.活动方式D.积极作用10.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收集了相关的资料(如下图),据此判断,该同学研究的主题是资料一:珍妮机的故事资料二:蒸汽机的图片资料三:爱迪生的生平介绍A.思想解放B.科技创新C.启蒙运动D.殖民扩张11.下面表格中的数据变化最能表明我国()所有制性质经济成分1952年1956年公有制经济国营经济19.1%32.2%合作社经济1.5%53.4%公私合营经济0.7%7.3%私有经济资本主义经济6.9%0%个体经济71.8%7.1%A.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完成 B.社会主义工业化已初步实现C.正在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成效12.如下图是新中国的将军外交家黄镇在1935年创作的一幅漫画,这幅画定格了戎马倥偬的战争岁月.下列诗歌与之反映的史实相符的是(

)A.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B.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C.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13.梁启超评价辛亥革命具有“空前绝后的大意义”。“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由此推论,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和自由权利14.西藏成为我国正式的行政区,始于A.宋朝B.元朝C.明朝D.清朝15.周恩来说1919年开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其中后一个天安门所代表的历史事件的意义是A.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B.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C.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D.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16.陈旭麓说:“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因在“这场战争”中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了()A.《尼布楚条约》 B.《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17.欧洲文明长期以来吸引着世界的眼球。欧洲人强烈的反省精神打造了哲学的深度,不断追寻的精神开创了民主的先河,在与蒙昧和野蛮的交战中,逐渐形成了复杂而独特的“欧洲模式”,在世界其他文化中都可以找到欧洲文明的影子。上述材料中提及的“欧洲文明”的源头是(

)A.古希腊文明 B.古巴比伦文明 C.古埃及文明 D.古印度文明18.无数中国人的梦想构成了中国梦,不同时代的人有着不同的梦想。下列对为实现“变法图强梦”和“民主共和梦”而努力奋斗的代表人物分别是A.康有为梁启超B.康有为孙中山C.孙中山陈独秀D.李大钊陈独秀19.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化教育。最早建立国家教育体系的国家有()①法国②德国③印度④美国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20.“这场运动是为挽救民主共和制度而开展的启蒙,是为告别中世纪而进行的思想革命……任何国家要走出中世纪都必须经历这一场思想革命,重演西方的文艺复兴和思想启蒙。”“这场运动”A.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B.促使西方民主思想在中国开始传播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21.某校初三(1)班同学在学习两次工业革命的过程中排演了历史课本剧《交通的革命》,他们设计的情节不合理的是A.美国人首先造出蒸汽机作动力的轮船B.史蒂芬孙在电灯下绘制火车机车图纸C.卡尔本茨向人们展示他制造的汽车D.美国的莱特兄弟制造的飞机试飞成功2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解决问题,先后发表过五次《告同胞书》,文稿内容摘录如下表。据此可知次序时间内容摘录11950年蒋介石和美帝国主义相互勾结(人民)准备配合人民解放军,共同完成解放的任务21958年从10月6日起,暂以七天为期,停止炮击,你们可以充分地自由地输送供应品,但以没有美国人护航为条件……建议举行谈判,实行和平解决31958年中国人的事只能由中国人自己解决……逢双日不打金门的飞机场、料罗湾的码头、海滩和船只……我们只是希望你们不要屈服于美国人的压力41958年其他一切地区的军事目标,逢双日都不打炮,打炮一律于单日行之……我们希望当局有一天甩掉美国人那只钳制魔手,派出代表,举行和谈51979年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实现……从今天起停止对金门等岛屿的炮击A.中美关系影响问题解决方式 B.打击“台独”势力是五次文稿的共同主题C.中国政府一直致力和平解放 D.争取当局是中国政府的一贯策略23.1974年,欧洲共同体执行主席的联邦德国外交部长谢尔说道:“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机构和自己相处的每一张谈判桌上,我们不能合格证都有美国的座位。”对谢尔的观点理解最准确的是A.欧共体的九个成员国都敌视美国B.欧共体的经济实力已经超过美国C.欧共体与美国之间存在利益冲突D.欧共体与美国的矛盾不可调和24.历史数轴、图表、折线或扇状图等是学习历史知识,探究历史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据此回答以下各题。1.识读下面年代轴上的时间信息,对信息所反映事件解读不正确的是①A战争发生在工业革命之后②B战争发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③C战争后日本开始明治维新④D战争的发动者包括了奥匈帝国⑤E战争是一战的主战场之一⑥ABCDE反映了中国近代的五次侵华战争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②③⑤ D.②③⑥4.下表是在不同时段《新青年》杂志刊发的相关文章中“革命”一词出现的频率。其中某一时段出现的频率最高,其原因是起止时间1915—1918年1919—1944年1943—1946年文章篇数773631148“革命”出现的频率3.78%4.45%45.14%A.南昌起义打响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B.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C.国共合作出师北伐 D.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是——________。26._________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理论准备;梵高的代表作《_________》,表达了对生命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7.1945年10月24日,_____诞生,它的宗旨是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1995年1月,_____组织在日内瓦正式成立,为全球经济的交往和合作提供了规范的平台。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7分)阅读材料,辨析作答。材料孙中山亲手给五四运动戴上了两顶桂冠,一个是新文化运动,再一个就是爱国运动。他在1920年1月的致海外国民党同志函中说:自北京大学学生发生五四运动以来,一般爱国青年,无不以革新思想,为将来革新事业之预备。——李少兵《爱国、启蒙和文艺复兴》(1)五四运动前期的主力是哪些人?(2)你同意材料中孙中山对五四运动的评价吗?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29.(6分)“改革”是当事双方都以理性的态度妥协的结果,只要有一方坚持不妥协,就无法“改革”,社会矛盾必然以不是“坚决镇压”,就是“激烈革命”一类的暴力方式解决。妥协与斗争,改革与革命是政治历史中的常见现象。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必须用更为先进的社会制度取代封建制度,整个社会才有可能继续进步和发展。戊戌变法的发动者和组织者顺应了这一社会发展趋势和方向,打破封建思想的禁区,积极倡导变革和向资本主义学习,并且付诸实施,吹响了变法的号角,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摘编自杨杰《戊戌变法:百年后的反思与启示》材料二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这三样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孙中山全集》材料三下面是两则对政治道路认识的内容道路一有学者评价英国政治制度时说:英国议会与国王近半个世纪的斗争以议会的胜利而告结束,建立了资产阶级和贵族的联合统治。社会建立了纠错机制,社会矛盾得以调整、释放和缓解。因此国家走上了渐进的,生产力可以积累的良性发展道路。较少的腥风血雨,较少的声色俱厉,较少的深思高论,只有一路随和,一路感觉……温和中包含着刚健,渐进中累计着大步。道路二章太炎在1903年《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中写道:“长素(注:康有为)以为中国今日之人心,公理未明,旧俗俱在,革命以后,必将日寻干戈,偷生不暇,何能变法救民,整顿内治!夫公理未明、旧俗俱在之民,不可革命而独可立宪,……然则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革命非天雄大黄之猛剂,而实补泻兼备之良药矣。”请回答:据材料一,指出这一社会发展趋势和方向。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戊戌变法“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的理由。据材料二,分析孙中山的思想主张。引用材料中的一句原话写出涉及改革土地制度的内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两件事件在中国近代化道路探索中学习内容的相同点。阅读提取材料三的有效信息,任选材料中的一种观点,形成一个自己的看法,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要求:写明看法,史论结合,逻辑合理。)30.(7分)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雷响彻中华大地,这个“春天的故事”既改变了中国,也改写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如下图材料二: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委常委、雄安新区管委会主任陈刚在答记者问时,透露了更为详细的建设发展“脉络”:高起点高质量编制规划;大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先行启动一批基础性重大项目;注重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陈刚说,在过去40年里,国家打造了深圳的样板、浦东的样板。“改革开放40年的今天,能不能打造一个新的样板?”“总书记给我们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个样板叫“雄安质量”。材料三: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的相关漫画——摘编自《中国网》请从材料一图片中任意选取三个有关联的历史事件,通过设计示意图的形式将其关系展示出来,并说明设计理由。请根据材料二概括雄安新区的建设要注意的问题。材料三的事件折射出当今世界发展趋势中的新动态是什么?综上所述,改革开放的历程对我国以后的发展有哪些启示?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第二次科技革命开始于19世纪70年代,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到20世纪初,主要经本主义国家开始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因此资本主义世界工业发展速度在1870年后发生显著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D项符合题意;15——16世纪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一些国家走上殖民扩张道路。A项不合题意;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资本主义制度开始确立。B项不合题意;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上半期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使用大机器生产。C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2、C【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1898年,百日维新中,有“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的规定,故C不正确但符合题意。《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它的内容有: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司法独立,故AB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C。3、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5年华约的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1991年苏联的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终结。年代标尺中的C段是1955——1991年,故C符合题意;1919——1939年的世界格局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故A不符合题意;1939——1945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间,故B不符合题意;1991年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结束。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4、B【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92年8月,受西班牙王室资助,哥伦布率领由87名船员和3艘船组成的船队从西班牙出发,开始横渡大西洋。10月到达巴哈马群岛中的圣萨尔瓦多岛。此后又发现了古巴和海地。因此关于哥伦布探险活动的表述,其中不正确的是“探险航行的范围局限在印度洋”。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关于哥伦布探险活动的表述是正确的,但是不符合题意,故选B。5、B【解析】根据题干信息“一桥”“二铁”“三藏”“四厂”,结合所学知识,这是我国“一五”期间的成就,“一五”计划是1953年开始,1957年结束;因此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6、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应对经济危机,罗斯福实行新政,特点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打破的以前政府对经济的自由放任政策。通过这一干预政策,美国资本主义制度得到了巩固和发展,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先例。故C符合题意;华盛顿领导北美人们赢得独立,与题干材料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林肯领导的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与题干材料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尼克松改善了中美关系,与题意不符。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正确理解罗斯福新政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取得成功,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使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7、A【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于1956年9月在北京召开了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经过认真讨论,提出了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这就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因此中共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8、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的梦想》中有这样一个论断:“马歇尔计划:一箭双雕。”这里的“双雕”是指控制欧洲、遏制苏联。杜鲁门为美国总统时,为了帮助西欧各国克服经济困难和加强对西欧的控制,1947年,美国提出了马歇尔计划。马歇尔计划的实施使得欧洲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削弱了正在壮大的工人运动和共产党力量,遏制了苏联,加强了美国对欧洲的控制。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9、D【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995年1月1日,在关贸总协定的基础上,成立了世界贸易组织,总部设在瑞士的日内瓦,是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世贸组织的成立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世贸组织为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的发展及就业、收入与需求的增长,提高人类生活水平都作出了重大贡献,所以D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故选D。10、B【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珍妮机、蒸汽机均是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爱迪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家,故研讨的是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故B符合题意。思想解放、启蒙运动均是文化领域,殖民扩张是政治领域,故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11、C【解析】

据表格中数据可知各个方面中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90%以上,私有制经济在10%以下,反映了我国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从1953年起,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全面展开,通过三大改造,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了公有制,说明我国正在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需要掌握三大改造的内容意义,从1953年起,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全面展开,通过三大改造,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了公有制,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2、B【解析】

1934年10月,由于红军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长征。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一路上敌人围追堵截,红军拼死英勇冲杀,冲过敌人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后,红军人员损失过半。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遵义会议是中国革命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后,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然后巧渡金沙江,红军跳出敌人包围圈。此后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过大雪山、草地,在1935年10月到达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长征胜利结束。因此B选项符合题意;A发生在1927年,C发生在1949年,D发生在1950年,均不符合题意,排除。13、A【解析】

依据题干“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的信息可知,第一点指的是民族意识增强,第二点指的是民主意识增强,只有A项符合题意;B、C和D项只是说了民主方面,均不全面,排除;故选A。【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学生正确理解“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的含义,结合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解答问题,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理解能力和扎实的基本功。14、B【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建立后,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将这一地区划为一个单独的行政区,由宣政院直接统辖,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朝廷还在当地设置地方机构,征收赋税,屯驻军队,实行完整而有效的管理。从此,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城,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15、C【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在北京天安门举行,标志着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C项符合题意;鸦片战争是近代史的开端,A项不符合题意;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B项不符合题意;三大改造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16、B【解析】

题文的战争是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中,1842年中国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和领土完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CD和鸦片战争无关,故此题选择答案B。17、A【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西方文明的发祥地是古希腊。古希腊半岛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公元前5-6世纪,特别是希波战争以后,古希腊地区的经济生活高度繁荣、科技高度发达,产生了光辉灿烂的希腊文化,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古希腊人在民主政治、哲学、思想、诗歌、建筑、科学、文学、戏剧、神话等诸多方面有很深的造诣。这一文明遗产在古希腊灭亡后,被古罗马人延续下去,从而成为整个西方文明的精神源泉。故A符合题意;BCD表述错误,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18、B【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9世纪末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变法维新;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开启了民主共和时代,故B符合题意;康有为、梁启超同属于资产阶级维新派,故A不合题意;陈独秀属于先进的知识分子,领导了新文化运动,故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19、A【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以后,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德国和法国最早建文起国家教育体系。选项①②符合题意;选项③印度、④美国,不符合题意,可排除;因此只有选项①②符合题意,故选A。20、D【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为挽救民主共和制度而开展的启蒙”“为告别中世纪而进行的思想革命”“重演西方的文艺复兴和思想启蒙”可知,这场运动是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后期传播了马克思主义,促进了思想解放,D项符合题意;A项是洋务运动的历史功绩,A项不符合题意;“开始传播”这一说法不恰当,在新文化运动前,西方民主思想已经在中国传播,B项不符合题意;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是辛亥革命的意义,C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学生具备较高的理解能力,通过题干“为挽救民主共和制度而开展的启蒙”“为告别中世纪而进行的思想革”“重演西方的文艺复兴和思想启蒙”判断出这场运动是新文化运动,结合排除法解答问题。21、B【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79年10月21日,美国发明家爱迪生通过长期的反复试验,终于发明了世界上第一盏有实用价值的电灯,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斯蒂芬森发明第一辆蒸汽机车是1814年,这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所以斯蒂芬森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不可能在电灯下绘制火车机车图纸,情节不合理,因此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表述均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22、A【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1949年到1972年,中美关系处于对抗状态,美国推行霸权主义,阻碍中国统一,中国虽有和平解决的想法,但以武统主张为主;1972年到1979年,中美关系实现了正常化,为中国的一国两制、和平统一提供了条件,中国主张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这说明,中美关系影响问题解决方式,故A符合题意;实现统一是五次文稿的共同主题,故B不符合题意;对问题,中国政府有一个从武统到和平统一的变化过程,故C不符合题意;对蔡英文这样的当局必须用人民解放军的强大实力来确保不分裂出去,而不是争取她,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以表格为切入点,考查美国在两岸关系发展中的影响。掌握,中美关系的核心是问题。23、C【解析】

依据材料“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机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张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可以得出,欧洲企图摆脱美国的控制,由此可以得出欧共体与美国之间存在利益冲突。故选C。24、1.C4.B【解析】

1.A战争是鸦片战争,在工业革命之后发生是正确的,①不符合题意;B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的时间是1856-1863年,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间是19世纪63-73年代开始,②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明治维新的时间是1868年,C战争是甲午中日战争,时间是1894-1895年,③说法错误,符合题意;D战争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其中发动者包括奥匈帝国,④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E战争是日本侵华战争,是二战的主战场之一,⑤说法错误,符合题意;⑥ABCDE反映了中国近代的五次侵华战争这一说法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由此可知,②③⑤说法错误,C符合题意;ABD都不符合题意;故选C。4.194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领导了工人运动,开展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B符合题意;南昌起义发生在1947年,A不符合题意;国共合作出师北伐的时间是1936年,C不符合题意;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是1947年9月以后,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组合选择题需要学生掌握多个知识点,结合题干要求答题,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本功,能够通过分析和排除解答问题。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拿破仑法典》【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拿破仑对法国的最主要贡献。拿破仑对法国的最主要贡献是颁布《法典》,又名《拿破仑法典》,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法典》是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和平等的思想。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步入近代•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26、启蒙运动向日葵【解析】

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开始,法国封建制度进入了腐朽没落的时期,也就是“旧制度”时期。国王路易十五通过加重税收等方式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这一时期,法国乃至欧洲开展了一场反对旧制度的思想文化运动。进步的思想家们著书立说,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提倡对民众进行启蒙教育,用理性之光驱散愚味的黑暗,因此,这场运动被称为“启蒙运动”,核心思想是“理性”。启蒙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荷兰梵高的代表作有很多,如《夜间的咖啡馆》《向日葵》等。《向日葵》中明亮、艳丽的黄色花瓣,表达了画家对生命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7、联合国世界贸易【解析】

(1)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世界反法西斯国家提出了建立战后国际安全组织的主张。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正式成立,《联合国宪章》中规定其宗旨是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2)结合所学可知,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为顺应这一趋势,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世贸组织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它的成立为全球经济的交往和合作提供了规范的平台。【点睛】知道联合国与世贸组织成立的时间及其宗旨和作用。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1)学生(2)同意。理由:五四运动是新文化运动的继续和发展;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重要作用,并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唤起了人们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解析】

(1)根据所学可知,五四运动以北京青年学生进行游行示威开始,前期的主力是青年学生。(2)根据所学可知,从孙中山的评价可知,他认为五四运动是新文化运动的继续和发展,都推动了反封建运动的进行,是思想领域反封建的体现。另一方面,五四运动是爱国的政治运动,唤醒了国人,有利于思想的解放,故答案为同意。理由:五四运动是新文化运动的继续和发展;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重要作用,并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唤起了人们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点睛】本题考查五四运动的相关知识,五四运动是新文化运动继续,结合所学分析材料,对孙中山的观点进行评析。29、(1)先进的社会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的爱国政治运动,具有进步的意义;打破封建思想的禁区;积极倡导变革和向资本主义学习;提倡变法并付诸实践;广泛传播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2)三民主义;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3)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资产阶级政权(4)认同道路二;理由:在不改变清朝的统治下进行资产阶级改革,建立君主立宪制政权,但是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比较薄弱,注定不会成功,戊戌变法已经证明资产阶级改良派不能救中国,而且自上而下的改革不会彻底。所以中国要发展必须进行革命,推翻清王朝的统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解析】

(1)根据材料一“中国必须用更为先进的社会制度取代封建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社会发展趋势和方向是指先进的社会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根据材料一“中国必须用更为先进的社会制度取代封建制度,整个社会才有可能继续进步和发展。戊戌变法的发动者和组织者顺应了这一社会发展趋势和方向,打破封建思想的禁区,积极倡导变革和向资本主义学习,并且付诸实施,吹响了变法的号角,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的爱国政治运动,具有进步的意义;打破封建思想的禁区;积极倡导变革和向资本主义学习;提倡变法并付诸实践;广泛传播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因而说戊戌变法“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2)根据材料二“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这三样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体现的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材料中涉及改革土地制度的内容是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两次事件在中国近代化道路探索中学习内容的相同点是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资产阶级政权。戊戌变法要求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而辛亥革命要求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4)根据材料三我更认同道路二,在不改变清朝的统治下进行资产阶级改革,建立君主立宪制政权,但是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比较薄弱,注定不会成功,戊戌变法已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