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香坊区五校联考2024届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香坊区五校联考2024届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香坊区五校联考2024届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3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香坊区五校联考2024届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4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香坊区五校联考2024届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黑龙江省哈尔滨香坊区五校联考2024届中考历史模拟精编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某同学选用如下材料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确立的研究主题应是A.宋代商业繁荣B.民族政权并立C.元朝国家统一D.大都闻名世界2.1933年,罗斯福总统收到经济学家凯恩斯的来信:“您已经成为各国力求在现行制度范围内运用明智试验以纠正我们社会弊病的人们的委托人。”罗斯福试验的“明智”之处在于()A.放任经济自由发展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C.引导资本主义企业自由竞争D.充分利用市场调节3.下表反映了1999—2014年澳门本地人均生产总值(单位:澳门元)变化情况。据此可以说明年份1999年2003年2008年2014年人均生产总值(单位澳门元)117620142854307917713514A.澳门回归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B.改革开放促进了澳门本地经济发展C.世界各国可借鉴“一国两制”的方案D.“一国两制”有利于澳门经济的发展4.七年级(3)班同学在排演历史小话剧《汉武帝》,请你指出下列场景设计中有历史知识错误的一项A.汉武帝与大臣主父偃商讨颁布“推恩令”B.汉武帝派大将蒙恬修筑长城C.汉武帝决定招募使者出使西域D.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5.从《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到《马关条约》,外国侵略势力一步步深入中国的先后顺序是①长江中下游地区②东南沿海一带③中国腹地A.①②③B.②①③C.②③①D.③②①6.1937年12月,马保三以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鲁东抗日游击队第八支队的名义,宣布武装起义。同时,正式通知民党县长宋宪章,要求联合抗日,从中得出的准确信息是()A.台儿庄战役利结束 B.八路军发起百团大战C.第二次国共合作未开始 D.中国工农红军完成改编7.二战后,亚非拉国家争取民族独立和捍卫民族主权的斗争高涨。帝国主义在非洲500多年殖民体系最终崩溃的标志是A.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B.埃及宣布独立C.古巴走上社会主义道路D.纳米比亚独立8.从元朝开始,历代中央政府都重视对西藏地区的管辖。元朝和清朝管辖西藏地方事务的机构或官员分别是A.驻藏大臣、宣政院 B.澎湖巡检司、宣政院C.宣政院、驻藏大臣 D.澎湖巡检司、驻藏大臣9.1919年,北京一群青年学生举行示威游行,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还我山东”“拒绝和约签字”等口号,总书记把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伟大精神称为A.五四精神 B.长征精神C.红岩精神 D.井冈山精神10.20世纪60-70年代,法国、联邦德国和意大利北部原本落后的农村迅速实现了机械化,数百万农民成了相对富裕的农场主。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美苏两国对峙局面结束B.“欧洲共同体”的成立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D.借鉴了罗斯福新政11.下图分别为人民艺术家古元创作于1947年的版画作品《焚毁旧地契》和《发新土地证》。这两幅作品反映了()A.抗日根据地土改的蓬勃开展B.边区农村社会矛盾得到缓和C.三大改造服务于工业化建设D.解放区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12.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了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那么,成为“一粒火星”的事件是()A.萨拉热窝事件 B.“9·11”事件 C.卢沟桥事变 D.萨拉托加战役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世界瞩目,美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三位杰出的总统。根据所学知识,搽究下列问题:美国的首任总统是谁?他为美国的独立和政权建设作出了哪些贡献?他当选总统时美国面临分裂的危险,这位总统是谁?他是如何维护国家统一的?在罗斯福总统的任期内,美国遭遇了两次空前的危机。这“两次空前的危机”分别指什么?他通过什么举措使美国渡过第一次危机?这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哪些宝贵的经验?上述三位总统相同的历史作用是什么?14.制度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共同构成人类文明演进的全过程。请结合所学和提供的信息,列举相应的制度名称。为了对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管理,元朝在中央设置中书省;其他地区,除吐蕃、畏兀儿地区外,设置了10个行中书省。请列举此制度的名称。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将人分成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个等级。请列举此制度的名称。1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005年,辽宋议和,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摘自人教版请回答:材料中的辽是由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根据材料指出,澶渊之盟的主要内容有哪些?你认为应该怎样评价澶渊之盟?下列4幅两宋与西夏、金并立的示意图中,哪一幅是错误的?请说明理由错误:<填字母>,理由:。

参考答案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A【解析】

根据材料可以看出宋代商业发展,出现商标、交子等,《清明上河图》是北宋张择端描绘东经汴河沿岸商业繁华景象的不朽作品,南宋海船等说明这一时期海外贸易的繁荣。故A正确。材料只反映的是宋朝的情况,故排除BC项。材料没有反映大都的情况,故排除D项,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掌握情况。宋朝时期,商业繁荣发展,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商标、纸币。宋朝的造船业居世界首位,《清明上河图》是北宋张择端描绘东经汴河沿岸商业繁华景象。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注意把握住图片中的关键信息,结合所学做出正确的分析。2、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3年罗斯福上台实行新政其目的是在资本主义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因此罗斯福手段的特点即试验的“明智”之处在于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故选B。3、D【解析】

A.材料反映了澳门回归后的1999-2014年人均生产总值的增长情况,A项所述无法体现,故A项不符合题意;B.改革开放始于1978年,但题干显示只是1999年-2014年澳门回归后的生产总值增长的情况,此前增长情况无法体现,故B项不符合题意;C.依据题干信息可得出,世界各地可借鉴“一国两制”的方案与题干无关,故C项不符合题意;D.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中国政府为实现国家和平统一而提出的基本国策。澳门于1999年回归,从图表可以看出自2003年以来澳门经济一直呈上升发展趋势,由此说明“一国两制”有利于澳门经济的发展,故D项符合题意。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4、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修筑长城出现在秦始皇在位时,汉武帝时期没有修筑长城,修筑长城是秦朝时期。汉武帝为适应政治上大一统的需要,在思想上也加强了统治。他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确立了儒学在封建社会的正统地位。汉武帝在政治上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汉武帝曾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5、B【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上海等东南五口,《北京条约》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天津条约》允许外国商船和军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航行,《马关条约》增开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列强侵略势力向中国内地渗透,②①③顺序正确,故B项正确。A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近代签订条约的内容,需要把握通商口岸的位置,注意地图知识的识记和知识的积累。6、D【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台儿庄战役开始于1938年春,百团大战是在1940年8月开始,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开始于1937年9月,而题中事件的时间是1937年12月,故ABC均不正确。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不久,国共两党发表宣言,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即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和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题中马保三所在的抗日队伍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鲁东抗日游击队第八支队”,可以看出中国工农红军已经完成了改编。D符合题意,故选D。7、D【解析】

依据课本所学,宣布欧洲殖民者奴役非洲几百年历史结束的是纳米比亚独立。1990年3月,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五个世纪的历史结束,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D项符合题意;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是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A项不和题意;埃及独立运动爆发是非洲独立运动的开始。B项不合题意;1959年古巴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属于拉丁美洲独立运动,C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8、C【解析】

元政府在中央设宣政院,负责管理藏族地区的行政事务。清朝开始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C符合题意,A排除;澎湖巡检司是元朝时期设置管理的,BD排除。故选择C。【点睛】注意掌握我国历代对西藏的管理措施。9、A【解析】

依据题干“1919年,北京一群青年学生举行示威游行,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还我山东”“拒绝和约签字”等口号,总书记把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精神,结合所学知识,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伟大的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高呼“外争主权,内惩国贼”(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称“五四运动”。五四精神指五四运动中的精神。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为“爱国、进步、民主、科学”。A选项符合题意;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创造的革命精神。1934年至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经历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红军指战员在长征途中表现出对革命理想和事业无比的忠诚、坚定的信念,表现出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无产阶级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尚品德,创造了伟大的长征精神。集中体现为: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勇往直前。最显著特点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B选项不符合题意;红岩精神发祥于重庆市和四川省华蓥市,是革命烈士对共产主义信念执著追求的高度概括;是革命先烈坚持真理,改造社会的人生伟大实践;是革命先辈为国家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真实写照;同时也是改革开放发展建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精神支柱。红岩精神永存!C选项不符合题意;井冈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创造的一种革命精神。诞生于土地革命时期的井冈山根据地,故名。江泽民把井冈山精神概括为“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24个字。与井冈山道路连在一起的井冈山精神是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宝贵精神。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熟悉五四运动的史实,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10、B【解析】

依据题干“20世纪60-70年代,法国、联邦德国和意大利北部原本落后的农村迅速实现了机械化,数百万农民成了相对富裕的农场主”,结合所学知识,美苏两国对峙局面结束的标志是1991年苏联解体,故A不符合题意。1967年“欧洲共同体”的成立,加强了西欧国家之间的联系,加快经济发展步伐,故B符合题意。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是在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故C不符合题意。早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欧洲国家就借鉴了罗斯福新政,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1、D【解析】

依据题干“1947年的版画作品《焚毁旧地契》和《发新土地证》”,可知是指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抗日根据地存在于1937-1945年间,故A不符合题意。边区存在于抗日战争时期,故B不符合题意。三大改造开展是1953-1956年,故C不符合题意。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反映了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实行耕者有其田,故D符合题意。故选D。12、A【解析】

根据材料内容“一战前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的王储在南斯拉夫的萨拉热窝遇刺,史称萨拉热窝事件,由此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B项发生于2001年的美国;C项发生于1937年的中国;D项发生于1777年美国独立战争时期。BCD项时间、地点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还需要掌握一战爆发的各种原因,一战中的重大战役;一战的结果和影响等知识。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1)华盛顿。贡献:领导独立战争取得了胜利,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他主持制定了美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美利坚合众国宪法”(或1787年宪法),组建了第一届联邦政府。(2)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领导南北战争取得胜利,维护了国家统一。(3)两次危机: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日本偷袭珍珠港(或珍珠港事件)。罗斯福新政。经验:国家干预经济,进行体制性自我调整。(4)在关键时刻挽救了美国;促进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对美国民主制度建设作出了贡献。【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属运用层面的要求,有一定难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的首任总统是华盛顿,他为美国的独立和政权建设作出的贡献有领导独立战争取得了胜利,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他主持制定了美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美利坚合众国宪法”(或1787年宪法),组建了第一届联邦政府。(2)本题考查学生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属运用层面的要求,有一定难度。根据题干“他当选总统时美国面临分裂的危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南北战争时总统是林肯。林肯执政以后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领导南北战争取得胜利,维护了国家统一。(3)本题考查学生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属运用层面的要求,有一定难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两次空前的危机”分别指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日本偷袭珍珠港。为了缓解经济危机给美国带来的伤害,罗斯福上台之后实行罗斯福新政。为别的国家提供了国家干预经济,进行体制性自我调整的宝贵经验。(4)本题考查学生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属运用层面的要求,有一定难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上述三位总统都为美国国家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相同的历史作用是在关键时刻挽救了美国;促进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对美国民主制度建设作出了贡献。14、(1)行省制度;(2)种姓制度;【解析】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为了巩固统治,在中央建立中书省,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把山东、山西和河北称作“腹里”,直属于中央的中书省;其他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