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0生物与环境
2020年高考真题
1.(2020•课标I)土壤小动物对动植物遗体的分解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土壤小动物
的叙述,错误的是()
A.调查身体微小、活动力强的小动物数量常用标志重捕法
B.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高,则该类群含有的物种数目多
C.土壤小动物的代谢活动会影响土壤肥力,进而影响植物生长
D.土壤小动物呼吸作用产生的CO2参与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
【答案】A
【解析】物种丰富度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常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
调查身体微小、活动能力强的小动物数量常用取样器取样法,A错误;物种丰富度指群落中
物种数目的多少,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高,说明该类群含有的物种数目多,B正确;一些土
壤小动物可以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增加土壤肥力,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C正确;土壤
小动物可以通过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进入大气中,可以参与碳循环,D正确。
故选Ao
2.(2020•课标H)河水携带泥沙流入大海时,泥沙会在入海口淤积形成三角洲。在这个过
程中,会出现3种植物群落类型:①以芦苇为主的植物群落(生长在淡水环境中),②以
赤碱蓬为主的植物群落(生长在海水环境中),③草甸植物群落(生长在陆地环境中)。
该三角洲上的植物群落是通过群落演替形成的,演替的顺序是()
A.②①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③①②
【答案】A
【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该处形成三角洲的过程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由于入海口的
海水环境,最先形成的群落应是②以碱蓬为主的植物群落,随着河水(淡水)的不断冲刷,
此处环境中水中的盐浓度会逐渐下降,植物群落便逐渐演替为①以芦苇为主的植物群落,由
于河水中带有泥沙,三角洲处的陆地面积也会有一定的增大,因此会逐渐演替为草甸植物群
落,则演替顺序为②①③,A正确。故选A。
3.(2020•新课标HI)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包括碳循环和氮循环等过程。下列有关碳循环的
叙述,错误的是()
A.消费者没有参与碳循环的过程
B.生产者的光合作用是碳循环的重要环节
C.土壤中微生物的呼吸作用是碳循环的重要环节
D.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主要以CO2形式循环
【答案】A
【解析】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都不断进行
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消费者能通过呼吸作用将
有机物中的碳转化为无机物CO2,释放到无机环境中,参与了碳循环,A错误;生产者的光
合作用能将无机环境中的无机碳转化为含碳有机物,是碳进入生物群落的重要途径,因此是
碳循环的重要环节,B正确;土壤中的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能将有机物中的碳转化为无机物
释放到无机环境中,是碳返回无机环境的重要过程,C正确: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
主要以CO2的形式循环,在生物群落内部的传递形式是含碳有机物,D正确。故选A。
4.(2020.山东卷)为研究甲、乙两种藻的竞争关系,在相同条件下对二者进行混合培养和单
独培养,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铮用的是()
甲藻(混合培养)
乙藻(单独培养)
乙藻(混合培养)
1012
时间(天)
A.单独培养条件下,甲藻数量约为1.0X10°个时种群增长最快
B.混合培养时,种间竞争是导致甲藻种群数量在10~12天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
C.单独培养时乙藻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D.混合培养对乙藻的影响较大
【答案】B
【解析】从图中看出,单独培养甲和乙种群都呈“S”型增长,在混合培养后,乙藻数量降低
直至0,甲藻数量增加,说明甲和乙之间是竞争关系。单独培养时,甲藻的K值约为2.0x106
个,所以种群增长最快的是K/2时,约为1.0x106个,A正确;10-12天乙藻种群数量接近
0,所以竞争强度低,此时甲藻数量增长缓慢的原因是培养液和空间有限,B错误;由于空
间和资源有限,所以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C正确;据图可知:混合培养时,乙藻在竞争
中处于劣势,导致灭绝,D正确。故选B。
5.(2020•山东卷)在互花米草入侵地栽种外来植物无瓣海桑,因无瓣海桑生长快,能迅速长成
高大植株形成荫蔽环境,使互花米草因缺乏光照而减少。与本地植物幼苗相比,无瓣海桑幼苗
在荫蔽环境中成活率低,逐渐被本地植物替代,促进了本地植物群落的恢复。下列说法母送的
是()
A.在互花米草相对集中的区域选取样方以估算其在入侵地的种群密度
B.由互花米草占优势转变为本地植物占优势的过程不属于群落演替
C.逐渐被本地植物替代的过程中,无瓣海桑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
D.应用外来植物治理入侵植物的过程中,需警惕外来植物潜在的入侵性
【答案】AB
【解析】在利用样方法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时,取样的关键是随机取样,A错误;群落演替
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由互花米草占优势,转变为本地植
物占优势的过程属于群落演替,B错误;由题干信息“无瓣海桑幼苗在隐蔽环境中成活率低。”
可知逐渐被本地植物代替的过程中,无瓣海桑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C正确;应用外来
植物治理入侵植物的过程中,需警惕外来植物没有天敌抑制其快速繁殖,导致本地物种缺乏
资源而灭绝,D正确。故选AB。
6.(2020♦天津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甜瓣子是豆瓣酱的重要成分,风味受蚕豆蛋白分解产生的氨基酸影响,也受发酵过程中不
同微生物的多种代谢产物影响。其生产工艺如下图所示。
制曲,加盐水发酵、
蚕豆瓣豆瓣曲酱酷甜瓣子
某研究团队对加盐水后的发酵阶段的传统工艺(盐度15%,温度37C,发酵30天)进行
了改良,改良后甜瓣子风味得以提升。新工艺参数如下表所示.
时期时段(天)盐度(%)温度(℃)
前期0-12612
中期12〜16637
后期16〜301537
两种工艺的结果比较见下图。
z
5(O
((
&¥8.Z
、?
fZ0.
u一
。
。WZ.5O
)65D
=*?郭
沟5
讷6
6
五
轲0
*息6O
«5加
5.O6
61218243012182430
发酵时间发酵时间(d)
0(d)
0。
5
)S8
制6
如
屣O.
S4
然S
溶2
糖
吗O
612182430
发酵时间(d)
下列对实验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
A.新工艺中期活霉菌总数下降由温度升高导致
B.新工艺后期活细菌总数下降由温度、盐度均升高导致
C.新工艺中期氨基酸产生速率较前期末加快,是因为温度升高提高了蛋白酶活性
D.新工艺中甜瓣子风味提升,与前、中期活微生物总数高和氨基酸终产量高均有关
【答案】B
【解析】分析新工艺的参数和结果,从前期到中期,盐度不变,温度升高,活霉菌总数下
降,说明中期活霉菌总数下降是由温度升高导致,A正确;新工艺从中期到后期,盐度升
高,温度不变,活细菌总数下降,说明活细菌总数下降是由盐度升高导致的,B错误;新
工艺从前期到中期,盐度不变,温度升高,因此,中期氨基酸产生速率较前期末加快是由
于温度升高提高了蛋白醐的活性,C正确:比较两种工艺的结果,新工艺前、中期活微生
物总数和氨基酸终产量都比传统工艺高,因此,新工艺中甜瓣子风味有所提升,D正确。
故选B。
7.(2020.天津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在应用基因工程改变生物遗传特性,进而利用种间关系进行生物防治方面,中国科学家取
得了许多重要进展。
资料一:人类使用化学农药防治害虫,致使环境不断恶化。王成树等从黄肥尾蝎中克隆出
一种神经毒素基因AalT,将其导入能寄生在许多害虫体内的绿僵菌中,增强绿僵菌致死害
虫的效应,可有效控制虫害大规模爆发。
资料二:小麦赤霉病是世界范围内极具毁灭性的农业真菌病害。王宏伟、孔令让等从长穗
偃麦草中克隆出抗赤霉病主效基因Fhb7。将Fhb7导入小麦,其表达产物可减轻赤霉菌对
小麦的感染,从而避免小麦赤霉病大规模爆发。
资料三:疟疾由受疟原虫感染的雌按蚊通过叮咬在人群中传播。王四宝等从几种微生物中
克隆出5种不同抗疟机制的基因,将它们导入按蚊的肠道共生菌AS1中。在按蚊肠道内,
AS1工程菌分泌的基因表达产物可杀灭疟原虫。因AS1可在按蚊亲代和子代种群中扩散,
所以在含AS1工程菌按蚊的群落中,疟疾传播一般可被阻断。
目的基因是基因工程的关键要素。关于上述资料中涉及的目的基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来源:必须从动物、植物或微生物的基因组文库中直接获取
B.作用:上述基因表达产物一定影响防治对象的生长或存活
C.转化:均可采用农杆菌转化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D.应用:只有将目的基因导入防治对象才能达到生物防治目的
【答案】B
【解析】目的基因可以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或是人工合成,A错误;资
料一中神经毒素基因AalT导入绿僵菌中可以增强绿僵菌致死害虫的效应,资料二中Fhb7
基因导入小麦,其表达产物可减轻赤霉菌对小麦的感染,资料三,将5种不同抗疟机制的基
因导入按蚊的肠道共生菌AS1中,AS1工程菌分泌的基因表达产物可杀灭疟原虫,因此上
述基因表达产物一定影响防治对象的生长或存活,B正确;基因AalT导入绿僵菌中可用感
受态细胞法,Fhb7基因导入小麦可用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5种不
同抗疟机制的基因导入按蚊的肠道共生菌AS1中可用感受态细胞法,C错误;要想达到生
物防治的目的不一定要将目的基因导入防治对象,如资料一,可将目的基因导入能寄生在多
种害虫体内的绿僵菌中,如资料三,可将目的基因导入按蚊的肠道共生菌AS1中,这种方
法同样可以达到生物防治的目的,D错误。故选B。
8.(2020•浙江卷)下列关于营养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营养级的位置越高,归属于这个营养级的能量通常越多
B.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绿色植物都属于生产者营养级
C.营养级是指处于食物链同一环节上同种生物的总和
D.食物链中的各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效率是相同的
【答案】B
【解析】由于能量在流动过程中每传递一次损失一大半,从一个营养级传到下一个营养级的
效率只有约10%,所以营养级的位置越高,归属于这个营养级的能量通常越少,A错误:自
然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绿色植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将光能转化为化
学能,所以属于生产者营养级,B正确;营养级是指处于食物链同一环节上所有生物,包括
同种和不同种生物,C错误;能量从植物到植食动物或从植食动物到肉食动物的传递效率一
般只有约10%,不同食物链中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不一定相同,即使在同一
条食物链中,不同的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也不一定相同,D错误。故选B。
9.(2020.浙江卷)下列关于某种昆虫种群存活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存活曲线的横坐标表示该昆虫种群的年龄
B.绘制种群存活曲线至少需要观察记录100个个体
C.必须从不同年龄组中选取相同比例的观察记录个体
D.当所有被选取的个体达到平均寿命后停止观察记录
【答案】A
【解析】存活曲线二维平面图的横坐标是年龄,自左至右年龄增加,纵坐标是存活个体数的
对数值,自上而下逐渐减少,A正确;绘制种群存活曲线从至少观察1000个新孵化幼虫或
新出生个体开始,跟踪记录每个个体的死亡年龄,直至全部个体死亡为止,B错误;从新孵
化幼虫或新出生个体开始,跟踪记录每个个体的死亡年龄,直至全部个体死亡为止,而不是
选取不同年龄组中选取相同比例的观察记录个体,C错误;跟踪记录每个个体的死亡年龄,
直至全部个体死亡为止,不是达到平均寿命后即停止,D错误。故选A。
10.(2020•江苏卷)“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
鹭”……这些诗句描绘了荷塘的生动景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荷塘中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共同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
B.采用五点取样法能精确调查荷塘中蜻蜓目昆虫的种类数
C.挺水的莲、浮水的睡莲及沉水的水草体现出群落的垂直结构
D.影响荷塘中“鸥鹭”等鸟类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和人类活动
【答案】C
【解析】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
和能量)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应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A错误;五点取样法只能估算生物种类数,B错误;挺水的莲、浮水的睡莲和沉水水草体现
了池塘群落的垂直结构,C正确;影响荷塘中“鸥鹭”等鸟类分布的主要因素是食物和栖息空
间,D错误。故选C。
11.(2020•江苏卷)蚯蚓分解处理技术可实现固体废物的减量化和资源化。下图为某农业生
态系统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生态系统中的蚯蚓和各种微生物均属于分解者
B.该生态工程设计突出体现了物质循环再生的原理
C.农作物、果树等植物获取的物质和能量主要来自有机肥
D.影响蚯蚓分解处理效率的因素有温度、含水量等
【答案】BD
【解析】生态系统中的微生物不一定是分解者,如硝化细菌为生产者,A错误;该牛态系
统中,物质能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往复,分层分级利用,体现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B正
确:植物获得的能量来自太阳光能,C错误:分析图示可知,影响蚯蚓分解处理效率的因
素有温度和含水量等,D正确。故选BD。
12.(2020.新课标HI)假设某种蓝藻(A)是某湖泊中唯一的生产者,其密度极大,使湖水
能见度降低。某种动物(B)是该湖泊中唯一的消费者。回答下列问题:
(1)该湖泊水体中A种群密度极大的可能原因是(答出2点即可)。
(2)画出该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示意图______。
(3)假设该湖泊中引入一种仅以A为食的动物(C)后,C种群能够迅速壮大,则C和B
的种间关系是o
【答案】(1).水体富营养化,没有其他生产者的竞争(2).
蜉喂作用蜉暇作用
分••希
“吸作用
【解析】(1)A是蓝藻,是该湖泊唯一的生产者,所以其种群密度极大的原因可能有该水
域污染,水体富营养化,造成蓝藻爆发和缺少其他生产者竞争。
(2)该生态系统存在唯••条食物链A-B,所以能量流动关系如图:
•f吸作用蜉吸作用
力吸作用
(3)C和B都以A为食,所以二者是竞争关系。
13.(2020.山东卷)与常规农业相比,有机农业、无公害农业通过禁止或减少化肥、农药的使
用,加大有机肥的应用,对土壤生物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某土壤中部分生物类群及食物关系如
图所示,三种农业模式土壤生物情况如表所示。
捕食性线虫
植食臧;康益线虫
植物1的根系腐生f细菌
取样深度(cm)农业模式生物组分(类)食物网复杂程度(相对值)
常规农业151.06
(Ho有机农业191.23
无公害农业171.10
常规农业131.00
10~20有机农业181.11
无公害农业161.07
(1)土壤中的线虫类群丰富,是土壤食物网的关键组分。若捕食性线虫为该土壤中的最高营养
级,与食细菌线虫相比,捕食性线虫同化能量的去向不包括o某同学根据
生态系统的概念认为土壤是一个生态系统,其判断依据是。
(2)取样深度不同,土壤中生物种类不同,这体现了群落的结构。由表中数据可知,
土壤生态系统稳定性最高的农业模式为,依据是。
(3)经测定该土壤中捕食性线虫体内的镉含量远远大于其他生物类群,从土壤生物食物关系
的角度分析,捕食性线虫体内镉含量高的原因是,
(4)植食性线虫主要危害植物根系,研究表明,长期施用有机肥后土壤中植食性线虫的数量减
少,依据图中信息分析,主要原因是o
【答案】(1)流入下一个营养级土壤是由各类土壤生物组成的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相互作
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2)垂直有机农业生物组分多,食物网复杂程度高(3)镉随着食
物链的延长逐渐积累(4)长期施用有机肥后腐生细菌增加使食细菌线虫增加,引起捕食性线
虫增加,植食性线虫因被大量捕食而减少,减少量多于其因植物根系增长而增加的量
【解析】
(1)一个营养级的生物所同化着的能量一般用于4个方面:一是呼吸消耗;二是分解者分
解;三是流入下一营养级;四是未利用的能量。根据图示可知图中捕食性线虫处于最高营
养级,因此与食细菌线虫相比同化能量的去向不包括流入下一营养级。根据以上生态系统
的概念分析可知,土壤是由各类土壤生物组成的生物群落与土壤无机环境相互作用构成的
统一整体,因此属于生态系统。
(2)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垂直结构的特点是分层现象,水平结构的
特点是镶嵌分布,因此土壤中深度不同,土壤动物的不同体现了明显的分层现象,属于群
落的垂直结构。生态系统稳定性与自我调节能力有关,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
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稳定性就越高,因此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有
机农业土壤中生物组分多,食物网复杂程度高,是土壤生态系统稳定性最高的农业模式。
(3)生物富集作用亦称“生物放大作用指通过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或食物网的各营养级的
传递,某些污染物,如放射性化学物质和合成农药等,在生物体内逐步浓集增大的趋势。
而且随着营养级的不断提高,有害污染物的浓集程度也越高,因此土壤中的污染物铭随着
食物链延长逐渐积累,出现富集现象,在最高营养级生物捕食性线虫体内含量最高。
(4)根据图中信息可知,长期施用有机肥后,土壤中腐生细菌数量增加,导致食细菌线虫
数量增加,在食物网中引起捕食性线虫数量的增加,这使得植食性线虫由于被大量捕食而
数量减少,且减少量多与因植物根系增长而增加的数量。
14.(2020.天津卷)鬼箭锦鸡儿(灌木)和紫羊茅(草本)是高寒草甸系统的常见植物。科
研人员分别模拟了温室效应加剧对两种植物各自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见下图。
251
z。
□cm:病态CO?浓炭+常温
LE3CJ,:9)co?浓度+常温
.5*cm:常态co:浓度+高温
.L0
.5囱c:r::高CO:浓度+高M
O.
量留《!碉儿实验蒙羊茅实验
注:相对生物量-单株干支好里奴(C,T,)单株干史
据图回答:
(1)CO2浓度和温度都会影响光合作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CO2转变为有机
物,同时将光能转变为有机物中的化学能,体现了植物在生态系统和中
的重要作用。
(2)本研究中,仅CO2浓度升高对两种植物的影响分别为,
仅温度升高对两种植物的影响分别为。
(3)两个实验的C2T2组研究结果表明温室效应加剧对两种植物各自生长的影响不同。科
研人员据此推测,在群落水平,温室效应加剧可能会导致生活在同一高寒草甸中的这两种
植物比例发生改变。为验证该推测是否成立,应做进一步实验•请给出简单的实验设计思
路:。若推测成立,说明温室效应加剧可能影
响群落的速度与方向。
【答案】(1).物质循环(2).能量流动(3).促进两种植物生长(4).抑制鬼箭
锦鸡儿生,促进紫羊茅生长(5).将紫羊茅与鬼箭锦鸡儿种在一起,比较温室效应加剧前
后相时生物量的变化(6).演替
【解析】据图分析,在鬼箭锦鸡儿实验和紫羊茅实验中,无论是在常温还是高温条件下,高
CCh浓度组比常态CO2浓度组的相对生物量都高;在鬼箭锦鸡儿实验中,无论是常态CO2浓
度还是高CO?浓度条件下,常温组的相对生物量都高于高温组,而在紫羊茅实验中,无论是
常态CCh浓度还是高CCh浓度条件下,高温组的相对生物量都高于常温组,据此分析。
(1)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分别是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大
气中co?转变为有机物,同时将光能转变为有机物中的化学能,体现了植物在生态系统的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起重要作用。
(2)据图可知,相同条件下,提高CO?浓度,都可以提高鬼箭锦鸡儿和紫羊茅的相对生
物量,故仅CO2浓度的升高,都可以促进两种植物的生长。若仅提高温度,在鬼箭锦鸡儿
实验中,相同条件卜常温组的相对生物量都高于高温组,而紫羊茅实验中,相同条件卜.高
温组的相对生物量高于常温组,因此,仅提高温度,会抑制鬼箭锦鸡儿的生长,而促进紫
羊茅的生长。
(3)根据题意,在群落水平上,温室效应加剧可能导致生活在同一高寒草甸中的鬼箭锦鸡
儿和紫羊茅的比例发生变化,即导致群落发生了演替。若要验证该推测,则可将鬼箭锦鸡
儿和紫羊茅种植在一起,比较温室效应加剧前后该区域两种植物的相对生物量的变化。若
推测成立,说明温室效应加剧可能会对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产生影响。
15.(2020•浙江卷)一种当地从未分布的新杂草出现在某农田生态系统中,排挤了原有的杂
草而成为主要的杂草种类,对农作物造成了危害。回答下列问题:
(1)当新杂草种群密度处于较长期的相对稳定阶段,表明其种群数量已达到了
。若连续阴雨和低温的气候变化使该杂草种群数量明显下降,这种调节种群数
量的因素属于调节因素。
(2)在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中,杂草属于层。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杂草种类发生
改变后,生物群落是否发生了演替?o为什么?。
(3)如果要控制该杂草的种群密度,除了人工拔除杂草外,还可采取的化学措施有
、生物措施有。
【答案】(1).环境容纳量(2).外源性(3).草本(4).未发生(5).因为生
物群落类型没有发生改变(6).施用除草剂(7).生物防治
【解析】(I)种群的S型增长总是受到环境容纳量(K)的限制,环境容纳量是指在长时间
内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新杂草种群较长期处于相对稳定阶段,说明其种群数量已
经达到环境容纳量(K值)。能够调解种群数量的有外源性因素和内源性因素两大类,前者
包括气候、食物、疾病、寄生和捕食等,连续阴雨和低温的气候属于外源性调节因素。
(2)陆生群落的垂直结构从上往下看有树冠层、下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表层,杂草
属于草本层。群落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类型取代另一个群落类型的过程。该
农田生态系统新生了一种杂草,但生物群落类型没有发生改变,因此该群落未发生演替。
(3)要控制该杂草种群的密度,除了人工拔除外,还可进行化学防治,如施用除草剂(化
学试剂),也可使用生物方法,如生物防治(如其它生物捕食)。
2019年高考真题
1.(2019全国卷I-6)某实验小组用细菌甲(异养生物)作为材料来探究不同条件下种群
增长的特点,设计了三个实验组,每组接种相同数量的细菌甲后进行培养,培养过程中定
时更新培养基,三组的更新时间间隔分别为3h、10h、23h,得到a、b、c三条种群增长
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培养时间/h23
A.细菌甲能够将培养基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B.培养基更换频率的不同,可用来表示环境资源量的不同
C.在培养到23h之前,a组培养基中的营养和空间条件都是充裕的
D.培养基更新时间间隔为23h时,种群增长不会出现J型增长阶段
【答案】D
【解析】细菌甲是异养生物,通过分解培养基中的有机物获得无机物,给自身提供养分,
A正确;更换培养基,为细菌提供了新的营养物质并除去了代谢废物,因此,培养基更换
频率的不同,可用来表示环境资源量的不同,B正确;根据题图可知,在23h前,a组细
菌甲的生长曲线呈现J型增长,说明a组培养基中资源和空间充足,C正确;由题图曲线
可知,培养基更新时间间隔为23h时,种群在早期会出现J型增长阶段,D错误。故选
D。
2.(2019全国卷116)如果食物链上各营养级均以生物个体的数量来表示,并以食物链起
点的生物个体数作层来绘制数量金字塔,则只有两个营养级的夏季草原生态系统(假设第
一营养级是牧草,第二营养级是羊)和森林生态系统(假设第一营养级是乔木,第二营养
级是昆虫)数量金字塔的形状最可能是
A.前者为金字塔形,后者为倒金字塔形
B.前者为倒金字塔形,后者为金字塔形
C.前者为金字塔形,后者为金字塔形
D.前者为倒金字塔形,后者为倒金字塔形
【答案】A
【解析】如果食物链上各营养级均以生物个体的数量来表示,并以食物链起点的生物个体
数作底层来绘制数量金字塔,则可能出现正金字塔形,也可能出现倒金字塔形。只有两个
营养级的夏季草原生态系统(假设第一营养级是牧草,第二营养级是羊),则牧草的数量
比羊多,绘制的数量金字塔为正金字塔形;森林生态系统(假设第一营养级是乔木,第二
营养级是昆虫),一棵树上可以有很多昆虫,因此,昆虫的数目比乔木的数量多,绘制的
数量金字塔为倒金字塔形。综上分析,前者为金字塔形,后者为倒金字塔形,A正确,
B、C、D均错误。
3.(2019北京卷・5)为减少某自然水体中N、P含量过高给水生生态系统带来的不良影响,
环保工作者拟利用当地原有水生植物净化水体。选择其中3种植物分别置于试验池中,90天
后测定它们吸收N、P的量,结果见下表。
植物种类单位水体面积N吸收量单位水体面积P吸收量
(g/m2)(g/m2)
浮水植物a22.301.70
浮水植物b8.510.72
沉水植物C14.612.22
结合表中数据,为达到降低该自然水体中N、P的最佳效果,推断应投放的两种植物及对该
水体的生态影响是
A.植物a和b,群落的水平结构将保持不变
B.植物a和b,导致该水体中的食物链缩短
C.植物a和c,这两种植物种群密度会增加
D.植物a和c,群落中能量流动方向将改变
【答案】C
【解析】三种浮游植物中,a对N的吸收量最大,c对P的吸收量最大,故为达到降低自
然水体中的N、P的最佳效果,应该投放植物a和c,投放后会增加生物的种类和食物链的
数目,这两种植物吸收N、P其种群密度会增大,但不会改变群落中能量流动的方向。综
上所述,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因此,本题答案选C。
4.(2019天津卷5)多数植物遭到昆虫蚕食时会分泌茉莉酸,启动抗虫反应,如分泌杀虫
物质、产生吸引昆虫天敌的挥发物质等。烟粉虱能合成Bt56蛋白。该蛋白会随烟粉虱唾液
进入植物,抑制茉莉酸启动的抗虫反应,使烟粉虱数量迅速增长。下列叙述错送的是
A.植物产生挥发物质吸引昆虫天敌体现了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的功能
B.植食性昆虫以植物为食和植物抗虫反应是长期共同进化的结果
C.Bt56基因表达被抑制的烟粉虱在寄主植物上的数量增长比未被抑制的对照组快
D.开发能水解Bt56蛋白的转基因植物可为控制烟粉虱提供防治措施
【答案】C
【解析】植物产生挥发性物质,如吸引昆虫天敌的挥发性物质,可以吸引天敌捕食昆虫,
这体现了化学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的功能,A正确;由于任何一个物种都不是单独进化
的,因此,植食性昆虫以植物为食和植物抗虫反应是长期共同进化的结果,B正确;Bt56
蛋白随烟粉虱唾液进入植物,抑制茉莉酸启动的抗虫反应,使烟粉虱数量迅速增长,若
Bt56基因表达被抑制的烟粉虱在寄主植物上的数量增长会减少,而Bt56基因表达未被抑
制的烟粉虱在寄主植物上的数量会增加,C错误;开发能水解Bt56蛋白的转基因植物能够
抑制烟粉虱的数量增长,为控制烟粉虱提供防治措施,D正确;因此,本题答案选C。
5.(2019江苏卷—6)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内出现个体变异是普遍现象
B.退耕还林、退塘还湖、布设人工鱼礁之后都会发生群落的初生演替
C.习性相似物种的生活区域重叠得越多,对资源的利用越充分
D.两只雄孔雀为吸引异性争相开屏,说明行为信息能够影响种间关系
【答案】A
【解析】种群是生物进化与繁殖的基本单位,自然状态下由于存在突变与基因重组,因此
种群内出现个体变异是普遍现象,A正确;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
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
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上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
的地方发生的演替:退耕还林、退塘还湖、布设人工鱼礁后原来的生存环境没有被完全破
坏,因此其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B错误;习性相近的物种的生活区域在一定范
围内重叠的越多,对资源的利用越充分,但超过一定范围,会影响资源的再生能力,C错
误;两只雄性孔雀为吸引异性争相开屏,说明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的作
用,D错误。
6.(2019江苏卷」4)如图是一种酵母通气培养的生长曲线,a、b是相同培养条件下两批
次培养的结果,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I%
培养时间
A.a批次中可能有大量细菌污染
B.b批次的接种量可能高于a批次
C.八时两批次都会产生较多的乙醇
D.介时两批次发酵液中营养物质剩余量相同
【答案】B
【解析】a批次若有大量细菌污染,则K值会下降,与题图不符,A错误;b先达到K
值,可能是接种量高于a,B正确;图中曲线是在通气的条件下绘制,h时种群增长速率最
大,说明此时氧气充足,酒精发酵需要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故此时产生的酒精很少或几乎
没有,C错误;t2时,a、b均达到K值,但由于b条件下酵母菌数量首先达到K值,故消
耗的营养物质较多,则营养物质的剩余量相对较少,D错误。故选B。
7.(2019江苏卷」5)我国生物多样性较低的西部沙漠地区生长着一种叶退化的药用植物
锁阳,该植物依附在另一种植物小果白刺的根部生长,从其根部获取营养物质。下列相关
叙述正确的是
A.锁阳与小果白刺的种间关系为捕食
B.该地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强,恢复力稳定性较高
C.种植小果白刺等沙生植物固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D.锁阳因长期干早定向产生了适应环境的突变,并被保留下来
【答案】C
【解析】锁阳叶退化,从小果白刺的根部获取营养物质,故二者为寄生关系,A错误;西
北沙漠的生物多样性较低,故自我调节能力较差,由于环境恶劣,恢复力稳定性也较低,
B错误;沙生植物可以防风固沙,维持生态平衡,属于间接价值,C正确;变异是不定向
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D错误。故选C。
8.(2019江苏卷・24)下图为一富营养化河流生态修复工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曝气可增加厌氧微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的能力
B.吸附基质增加了微生物附着的表面积,提高了净化效果
C.植物浮床有吸收水体氮、磷的能力,可减少富营养化
D.增加水体透明度,恢复水草生长是该修复工程的目标之一
【答案】BCD
【解析】曝气可增加溶氧量,进而降低厌氧微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的能力,A错误;吸附
基质增加了微生物附着的面积,有利于微生物的生理活动,可促进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因
此能够提高净化效果,B正确;借助植物浮床,可使植物庞大的根系透过小孔牢牢的固定
在水体中,植物的根系从水体中吸收氮、磷等物质,可减少水体富营养化,增加水体透明
度,恢复水生植物生长,从而起到了改善和净化水质的效果,可见,增加水体透明度,恢
复水草生长是该修复过程的目标之一,C、D正确。
9.(2019浙江4月选考J)下列关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A.臭氧层能降低太空紫外线对生物的伤害
B.人类活动对大量野生生物的灭绝没有影响
C.限制二氧化硫和一氧化氮的排放量是防治酸雨的有效措施
D.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使二氧化碳的全球平衡受到严重干扰
【答案】B
【解析】臭氧层能吸收对人体和生物有致癌和杀伤作用的紫外线、X射线和丫射线,从而
保护人类和其他生物免受短波辐射的伤害,A选项正确;人类活动曾造成大量野生生物灭
绝,B选项错误;酸雨是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所产生的硫和氮的氧化物,与大气中的水
结合而形成的酸性产物,故限制二氧化硫和一氧化氮的排放量是防治酸雨的有效措施,C
选项正确;自工业革命后,主要由于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大量燃烧,致使二氧化碳的全球
平衡受到了严重干扰,D选项正确。故错误的选项选择B。
10.(2019浙江4月选考-3)细胞学说认为:所有的生物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
细胞是所有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的单位;所有的细胞必定是由已存在的细胞产生的。据此分
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具有多样性
B.生物具有遗传性
C.生物能定向变异
D.生物具有统一性
【答案】C
【解析】不同的生物组成所需的细胞数量和种类均不同,故生物具有多样性,A选项正
确:在个体发育中,一定的基因在一定的条件下,控制着一定的代谢过程,从而体现了一
定的遗传特性和特征,故生物具有遗传性,B选项正确;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C选项
错误;生物界共用一套遗传密码,故生物具有统一性,D选项正确。故错误的选项选择
C«
11.(2019浙江4月选考.6)下列群落中,其植物能通过植株间隔和根系分布以最大限度
减少竞争和充分利用水分的是
A.荒漠
B.苔原
C.草原
D.森林
【答案】A
【解析】荒漠群落每年降雨量不足150mm,水分蒸发量是降水量的7~50倍,沙漠中的优
势植物的间隔和根系分布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竞争和充分利用水分;苔原的气候严寒,植被
结构简单、种类稀少、生长缓慢,只有那些能忍受强风吹袭的植物才能存活;草原的气候
特征是每年的降雨量在250~800mm;北半球自北向南依次分布着北方针叶林、温带落叶阔
叶林和热带雨林,森林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最高,竞争最激烈;故A选项符合题意,B、
c、D选项错误。
12.(2019浙江4月选考J2)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数量在K/2时增长最快
B.同一群落各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是相同的
C.环境容纳量会随着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D.环境容纳量是种群数量在生存环境中的稳定平衡密度
【答案】B
【解析】在实际环境中,种群的增长呈逻辑斯谛增长,种群数量在K/2时增长最快,A选
项正确;同一群落内,不同物种在同一环境中的环境容纳量是不同的,B选项错误;环境
容纳量会受到环境的影响,随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改变,C选项正确;在环境不遭受破坏的
情况卜,种群数量会在K值附近上卜波动,故环境容纳量是种群数量在牛.存环境中的稳定
平衡密度,D选项正确。
13.(2019全国卷I・31)
某果园中存在A、B两种果树害虫,果园中的鸟(C)可以捕食这两种害虫;使用人工合
成的性引诱剂Y诱杀B可减轻B的危害。回答下列问题。
(1)果园中包含害虫A的一条食物链是。该食物链的第三营养级是
(2)A和B之间存在种间竞争关系,种间竞争通常是指。
(3)性引诱剂Y传递给害虫B的信息属于。使用性引诱剂Y可以诱
杀B的雄性个体,从而破坏B种群的,导致降低,
从而减轻B的危害。
【答案】(1)果树—A—CC
(2)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相同的资源和空间而表现出来的相互抑制现象
(3)化学信息性别比例种群密度
【解析】
(1)由题意可知,害虫A是果园害虫,故与果树之间为捕食关系,又因为鸟C与害虫是
捕食关系,故包含害虫A的一条食物链为:果树一害虫A-鸟C。其中鸟C是次级消费
者、第三营养级。
(2)竞争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相同的资源和空间而表现出来的相互抑制的现
象,如害虫A、B均以果树为食,二者之间为竞争关系。
(3)性引诱剂Y是人工合成的,类似于害虫分泌的性引诱剂,即以虫治虫,属于生物防
治,其传递给害虫的信息为化学信息。Y可以诱杀害虫B中的雄性个体,破坏B的性别比
例,降低其出生率,进而降低B的种群密度,减轻其危害。
14.(2019全国卷IL31)回答下列与生态系统相关的问题。
(1)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能量来自于,生产者的能量可以直接流向
(答出2点即可)o
(2)通常,对于一个水生生态系统来说,可根据水体中含氧量的变化计算出生态系统中浮
游植物的总初级生产量(生产者所制造的有机物总量)。若要测定某一水生生态系统中浮
游植物的总初级生产量,可在该水生生态系统中的某一水深处取水样,将水样分成三等
份,一份直接测定02含量(A);另两份分别装入不透光(甲)和透光(乙)的两个玻璃
瓶中,密闭后放回取样处,若干小时后测定甲瓶中的02含量(B)和乙瓶中的02含量
(C)。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在甲、乙瓶中生产者呼吸作用相同且瓶中只有生产者的条件下,本实验中C与A的差值表示
这段时间内;C与B的差值表示这段时间内;A与B的差值表
示这段时间内。
【答案】(1)太阳能初级消费者、分解者
(2)生产者净光合作用的放氧量生产者光合作用的总放氧量生产者呼吸作用的耗
氧量
【解析】
(1)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能量来自于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生产者
的能量可以直接随着初级消费者的摄食作用而流入初级消费者,也可以随残枝败叶流向分
解者。
(2)依题意可知:甲、乙两瓶中只有生产者,A值表示甲、乙两瓶中水样的初始02含
量;甲瓶。2含量的变化反映的是呼吸作用耗氧量,因此B=A一呼吸作用耗氧量;乙瓶02
含量变化反映的是净光合作用放氧量,所以C=A+光合作用总放氧量一呼吸作用耗氧
量。综上分析,本实验中,C—A=光合作用总放氧量一呼吸作用耗氧量=净光合作用的放
氧量,即C与A的差值表示这段时间内生产者净光合作用的放氧量;C-B=光合作用总
放氧量,即C与B的差值表示这段时间内生产者的光合作用的总放氧量:A-B=呼吸作
用耗氧量,即A与B的差值表示这段时间内生产者的呼吸作用耗氧量。
15.(2019全国卷皿・31)回答下列与种群数量有关的问题。
(1)将某种单细胞菌接种到装有10mL液体培养基(培养基M)的试管中,培养并定时取
样进行计数。计数后发现,试管中该种菌的总数达到a时,种群数量不再增加。由此可知,
该种群增长曲线为________型,且种群数量为时,种群增长最快。
(2)若将该种菌接种在5mL培养基M中,培养条件同上,则与上述实验结果相比,该种菌
的环境容纳量(K值)(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若在5mL培养基M中接种
该菌的量增加一倍,则与增加前相比,K值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原因
是0
【答案】⑴sall
(2)减小不变K值是由环境资源量决定的,与接种量无关
【解析】
(1)J型曲线中种群数量呈指数增长,没有峰值。S型曲线中,由于环境阻力(培养液有
限、试管体积有限),种群数量先增加后不变,该单细胞菌数量达到a不变,即为K值,
故该种群的增长曲线为S型,种群数量为K/2即R2时,增长速率最快;达到K值时,增
长速率为0。
(2)若把上述单细胞菌接种到含5mL培养基的试管中,由于培养液减少,营养物质减
少,故该菌的K值会出现卜.降。若该菌的接种量增大一倍,则会较快达到K值,但由于培
养液量不变,K值是由环境资源量决定的,与接种量无关,故K值不变。
16.(2019天津卷・7)在北方农牧交错带的中温带半干旱区,当农田连续耕作六年后,农
作物产量往往下降,弃耕后土地易沙化。对三片弃耕土地分别采取围封禁牧、人工种植灌
木或乔木等恢复措施,灌木、乔木成活后该地自然恢复。十五年后进行调查,结果见下
表。
土壤含水量土壤全氨苴本植物种数可肢动物个体数节肢动物
样地(%)(g・kgT)(种)(只•样本-1)多样性指数支
弃耕地(对照)0.260.091.13.10.6
禁牧草地0.660362.69.41.7
人工灌木林0.770.422.87.40.8
人工乔木林1370.271.610.01.1
*多样性指数综合反映丰富度和均匀度
据表回答:
(1)土壤含水量增加最明显的是样地。土壤全氮增加最明显的是
样地,这是该样地内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相互作用的结果,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种间关系
为。
(2)三种恢复措施均可改良土壤,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3)在半干旱地区,节肢动物是物种最丰富和数量最多的类群,在食物网中占据重要地
位,其多样性一定程度上可反映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从生物多样性角度分析,三种恢
复措施中更适宜于中温带半干旱区的是。
(4)在中温带半干旱区,草原生态系统比农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更o
【答案】(1)人工乔木林人工灌木林互利共生
(2)间接
(3)围封禁牧
(4)强
【解析】
(1)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可知,土壤含水量增加最明显是人工乔木林样地。土壤全氮增加
量最明显的是人工灌木林,豆科植物中的根瘤菌具有固氮作用,能够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
植物能吸收的含氮养料,豆科植物供给根瘤菌有机养料,即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共同生活在
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它们的种间关系为互利共生。
(2)生物多样性能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功能的价值属于间接价值,三种恢复措施均可
改良土壤,这体现了其生态功能,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3)通过题意分析可知,节肢动物的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在三
种恢复措施中禁牧草地的节肢动物多样性指数(可反映丰富度和均匀度)最高,且节肢动
物个体数较多,因此更适宜于中温带半干旱区的是围封禁牧措施。
(4)草原生态系统比农田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更高,营养结构更复杂,因此其自我调节
能力更强。
17.(2019江苏卷-26)图1是某生态系统部分生物关系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最基本的生物成分是o图1由乔木、草本植物、蝗虫、蜘蛛和杂食
性鸟构成的食物网中,杂食性鸟分别处于第营养级。
(2)从图1所示的营养关系分析,属于分解者的有。有机碎屑被彻底分解产生
的(至少写出两类)等供生态系统循环利用。
(3)由于乔木的遮挡程度不同,导致了不同区域地表的草本植物、真菌等生物种类和数量
有一定差异,地表生物的这种区域差异分布体现了群落具有结构。
(4)下列属于该区域东亚飞蝗种群基本特征的有(填序号)。
①空间分布②迁入率③互利共生
④物种丰富度⑤种群密度
(5)图2是图1生态系统中某两个营养级(甲、乙)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a~e表示能量
值。乙粪便中食物残渣的能量包含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酒店财务管理工作总结
- 美容行业安全美容手术
- 幼儿园小班教案《妈妈抱抱我》及教学反思幼儿园教案《妈妈抱抱我》及教学反思
- 会长年度述职报告(9篇)
- 能源科技工作招聘信息
- 年工作总结财务部积极适应市场变化
- 医疗保健行业中医疗设备顾问的工作要求
- 2024年度职工食堂员工健康体检与疾病预防合同3篇
- 瑜伽地面舞王式课程设计
- 女方婚宴致辞
- 商品和服务税收分类编码(开票指引)
- 山西省灵丘县山西省刁泉银铜矿业有限公司银、铜矿资源开发利用、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
- 国家开放大学《市场营销学》形考1-4答案
- 沥青路面设计说明
- 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
- 《胆囊结石的护理》PPT
- 药品质量受权人管理规程
- 校本课程之《红楼梦诗词曲赏析》教案
- 地产集团石材幕墙工程系统课件
- GB/T 8993-1998核仪器环境条件与试验方法
- 马工程-公共财政概论-课程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