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的探究:以国美电器公司为例13000字(论文)】_第1页
【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的探究:以国美电器公司为例13000字(论文)】_第2页
【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的探究:以国美电器公司为例13000字(论文)】_第3页
【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的探究:以国美电器公司为例13000字(论文)】_第4页
【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的探究:以国美电器公司为例130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共20页目录TOC\o"1-3"\h\u32719一、绪论 121621(一)选题背景 126375(二)研究意义 125589二、文献综述 223726(一)家族企业定义的相关研究 215276(二)公司治理结构的相关研究 315395(三)对研究成果的评述 414227三、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43891(一)相关概述 4105481.家族企业定义 4154902.公司治理结构 521211(二)理论基础 56321.委托--代理理论 5126272.利益相关者理论 527290四、案例分析——以国美电器为例 612399(一)国美电器简介 696(二)国美企业治理结构 722871.股权结构 7123002.董事会结构 8149813.管理层结构 85405(三)国美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8273931.股权结构不合理,股东大会形同虚设 8320632.董事会权力过大 9317323.创始股东侵害中小股东的利益 10194454.法律法规制度不够健全完善 11292545.传统文化影响根深蒂固,创始人的权威地位不容挑战 113144五、完善我国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的建议 1226510(一)政府加强措施 12105651.健全法规来保护中小股东权益 12151602.加强政府管理 1219214(二)明确企业属性,股权结构多元化 13106731.明确家族企业属性 1314782.实现股权结构的多元化 1325148六、研究结论与展望 1412459(一)研究结论 1414361(二)研究展望 14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的研究—以国美电器公司为例一、绪论(一)选题背景家族企业在中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近年来,家族企业的发展越发的迅速,对社会的影响也逐渐变大。然而,这样飞速地发展背后,一些潜在的问题也慢慢地显现了出来。许多家族企业很难做的好和长久。即使一些家族企业做得很好,经过10年的快速增长,很多家族企业也没有取得任何成就。甚至一些国外的调查的数据揭露了,中国家族企业的平均寿命大约只有24年。笔者认为,我国家族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存在较大问题。此外,家族企业本身的定义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导致了对家族治理模式的各种各样的研究。因此,有必要对家族企业治理结构进行研究。如何从家族企业的治理结构入手,把家族企业做大做强,是我们需要密切关注的重大问题。(二)研究意义进入本世纪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发展。中国作为经济强国,其发展也备受世界的关注,而在这发展的过程之中,家族企业的发展和家族企业所作出的贡献,也占了非常庞大的比例,所以对家族企业的研究也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兴趣,家族企业的研究也越来越多,研究家族企业的现实意义也越来越重要。上市公司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家族企业是一种比较传统和有历史的企业形式。因此,如何将二者有机结合,让家族企业在保持传统优势的同时,也能够因为现代的管理理念得到进化,成为新时代的新生强大力量,是我们学者应该研究的重要方向,这能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公司治理结构问题是影响上市公司健康正常运行的首要因素。此外,家族上市公司比未上市时涉及更多的利益相关者。上市后的家族企业对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有着更为迫切的需求。因此本文通过研究家族企业治理结构,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些能够改善家族企业治理的好办法。中国的家族企业的研究结论,一般都停留在定性的分析,缺少活力和弹性,而外国对家族企业的研究就比较多样化和深刻了。虽然定性的研究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但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家族企业定性分析以及一股独大等方面,内部的其他影响因素还没有算在里面,而且,大多的分析都是不带实例的,只有理论的分析,即使有案例也没有深刻研究。一般的家族企业的研究,都是基于自己身周的国家文化来研究的,所以,虽然外国的研究比我们要超前一些,其实对我们来说,没有结合自己国家的国情研究家族企业是得不到有效的结论的,要想进一步研究我国家族企业,必须准确立足我国国情,从实际出发,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系统、系统的研究。我们应该根据家族企业所采取的各种治理模式是否促进了中国经济和地方经济的发展,是否促进了企业自身实力的增强,来衡量和判断家族企业所采取的各种治理模式的绩效。二、文献综述(一)家族企业定义的相关研究Bernard(1975)认为所谓家族企业就是企业是由某一家族或者是某一个人来绝对掌握的企业。Handler(1989)认为对企业有着绝对的控制权、投票权、决策权的家族成员,而且家族成员对企业管理的程度非常大的,家族成员对企业有着主宰权的企业,就是家族企业。Dollinger(1993)指出,有血缘关系且使用相同的姓作为一个企业的总经理或企业的核心管理权力,他们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样的一个企业可以确定为一个家族企业。钱德勒(Chandler,1987)在其著作《看得见的手》(thevisiblehand)中将家族企业定义为“企业”缔造者和他们最靠近的合作伙伴一直持有多数股权。他们在与高层管理相处时,保留着对高层管理的主要决策权,还有就是对在财政政策等方面的高级管理人员的提拔。著名学者Colingelsik(1998)认为,决定家族企业的标准,不应该是企业的定名是否用家族的名字,或者是在高层领导机构中是否有家族人员担任职位。而是当企业的所有权把控在自己的或者家族成员手头之中,这才算是家族企业。罗伯格·多尼(RobertG.donerly)认为,至少有两辈人而且还必须都是同一个家族的人员参与公司的管理,而这两代人关系的如何,将会决定公司的运营模式和家族的利益以及企业的结构,这样才算家族企业。潘必胜(1998)指出,如果一个企业的全部所有权或者大部分所有权全在一个家族或者是几个家族手里,也就是说所有或者大部分的股东都由家族组成,对企业的管理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控制,那么这种企业可以定义为家族企业。李维安(2003)认为家族企业的所有权和控制权是不存在分离的,而且全部都牢牢把握在家族成员的手中,企业的管理权,所有权,决策权都由家族成员完全控制,甚至企业精神反映的也是家族成员的精神。储小平(2003)认为,家族企业其实就是企业的运作模式再加上家族的结构模式,就是家族企业陈波涛等(2006)说,家族企业应该有两个特点:一是企业的重要成员多少由家族的人员所构成,二是家族成员里应该有两代人以上参与企业的重要职位。我们从以往的文献中可以发现,要定义家族企业,需要从企业的所有权(股权结构)以及从企业的控制权下手,这两个因素是解开家族企业特殊性的两把关键钥匙。家族企业的特殊性还包括,家族企业往往被视为家族的私有财富,它的所有权和控制器也会随着前一代的“大哥”离开,继承给后一代的“小弟”。本文通过对上述文献的了解,在结合我国具体情况以及自己的想法,认定家族企业的定义是:个人或者是家族里的成员是企业的第一大股东,且对企业有着重大所有权和控制权的,而且个人或者家族成员在企业担任重要职务的企业,为家族企业。(二)公司治理结构的相关研究Fama和Jensen(1983)认为公司治理结构主要是研究所有权和管理层的划分依据,而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降低委托的成本,使所有委托人都享有合法权益。Blair(1995)指出,公司治理结构是指公司的控制权和剩余收益的一套关于权利分配的法律、文化和体制安排。CochranandWartick(1998)指出股东、董事会、高管和公司其他利益相关者的相处问题以及相处矛盾是公司治理的需要主要解决的毛病。钱颖一(1995)认为,制度安排才是公司治理结构,它的作用是要能够使投资者、管理者、员工司都能在这套制度安排中获利,协调他们之间的关系,并提要企业的运营效率,治理结构包括:①如何设计和实施激励机制。②控制权如何配置和利用。③如何评估和监督董事会、经理和员工。Neubauer(1998)考虑到了家族企业的治理结构,认为家族企业的治理结构远远要比非家族企业的治理结构更为动乱和复杂。Leach.(1999)通过研究指出,企业主、董事会和经理人是否可以和谐共处,家族能否建立起有效的治理结构,是家族在企业发展中非常重要的课题。卡罗特Carlock和沃德Ward(2002)指出,应该将家族企业治理结构引入家族理事会,并且由企业中的家族成员组成,规定时间来讨论家族企业的业务。孙永祥(2001)通过研究发现家族企业的经营绩效要显著高于一般的上市公司,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由独特的治理结构。宋显忠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家族控股上市公司的绩效优于非家族控股上市公司。陈凌(1998)指出,在某些情况下,家族企业与其他企业竞争更有优势,盈利能力更强,组织得更好。熊鹏(2003)分析了家族企业的股权结构,他认为适合我国家族企业的治理模式有:股权适度集中,家族股东恰当控股,以及存在其他大股东。苏启林(2003)的研究发现,在家族上市公司内部,股东与管理层之间存在双重委托代理关系,这种关系造成的冲突并不完全不利于家族企业的发展。郭跃进(2004)通过研究发现,控股股东与其他小股东具有不平等的投票成本、不公平的财富分配和收入分配,家族股东通常会对自己绝对权力的利用,严重侵蚀了社会投资者的权益。郎咸平(2002)指出,我国上市的家族公司大多是通过壳收购上市,但直接上市的家族公司总体上比通过壳收购上市的家族公司表现更好。从国外看,对家族企业的研究不仅比我国的要早,而且比我国的研究更有深度,更有实用性,但对于治理结构的研究,我们其实有了一个总的大纲,那就是如何利用治理的结构来制衡股东、董事以及管理层之间的权力,从而保证企业的高速运转。(三)对研究成果的评述仔细分析现有的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研究,笔者认为目前我国对家族企业的研究仍然存在很多的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关于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的研究现在存在两个缺陷:1.大部分的案例研究国内外家族企业的治理结构角度比较单一。随着家族企业在我国的发展,职业经理人与创始人之间的矛盾日益明显,这方面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笔者认为,完善家族企业治理结构不仅要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更要维护创始人的控制权,还要协调好股东与管理层的矛盾。2.我国的研究一般都采用理论分析法以及实证分析法,两者相互结合,但缺少调查以及缺乏案例研究。三、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一)相关概述1.家族企业定义目前,对于家族企业的定义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还存在多种多样的说法。其中有代表性的说法有:(1)传统的所有制与经营相结合的个体企业是家族企业。即成员是合作关系而不必是血液或亲属关系,只要股权掌握在少数个人或家庭里(2)至少两代人,比如:父母加上子女的家庭成员,参与企业的经营与管理。由于两代人的融合,家族的利益、目标和商业政策相互制衡与影响(3)当企业的经营权直接或间接由一个或几个关系亲近的家族控制时,这个企业就算是家族企业(4)家族成员在企业中的持股比例超过关键控制股权比例,家族的人员在公司担任董事长、总经理等职务,则这样的企业可以被视为家族企业。在这里,本文将家族企业定义为:家族企业是由家族拥有重大控制权和所有权的经济组织。2.公司治理结构研究表明,企业治理结构就是一种简简单单同时又复杂多样制度安排,其作用是用来控制利益关系的投资者、管理者和员工之间的关系。公司治理结构包括:控制权的合理配置和利用;对董事会、经理和职工进行监督和考核;激励机制的实施与设计。公司治理可以大致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指的是所有者对经营者的监督与平衡机制。而广义的是说通过一套不拘一格地系统或机制来调整公司与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传统公司治理的目的是制衡,但公司治理不应该是为了制衡而去制衡。我们必须要科学决策,这才应该是公司治理的核心。本文认为,公司治理结构不仅包括制衡,还应引入能提高企业运转效率的,无论是什么天马行空的治理机制,只要能加快企业的工作效率,同时又科学的符合企业具体状况的治理结构,都能算是优秀的治理结构,同时我们也要对其优点进行研究(二)理论基础1.委托--代理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道扬镳。企业的规模往往非常的大,一般来说,一个人或者是一个家族也很难把企业的业务给做完,而且很多工作其实还需要专业的知识基础才能完成,所以,企业的所有人请人来帮忙管理企业是委托——代理的企业结构的产生。然而,委托人和代理人都由于各自的想法以及自身的利益截然不同,追求的目标也就相去甚远。信息不对称这个重要因素会渐渐地导致机会主义等问题的出现,导致有人利用信息的不对称来谋取个人利益,为了不让这种事发生,就有了委托代理成本。委托——代理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如何降低委托代理成本,实现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双赢。要达到这一双赢的目的,我们需要从公司的治理结构下手,通过有效的治理结构,是公司的各个利益主体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所以研究家企业的治理结构,能够有效的改善委托——代理成本过高的不良状况。2.利益相关者理论要了解利益相关者理论,首先我们要了解的问题是,企业是在为谁赚钱?关于这一问题,有两种观点:“股东利益最大化”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前一观点认为股东是公司的所有者,所以股东才是第一老大,股东的利益才是最大。后一观点认为,公司并不仅仅属于股东,除了股东以外,还有很多的利益相关者。利益相关者理论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企业在运营的过程中,不能只考虑股东的利益,还需要对别的利益相关者负责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公司治理结构就包括两种:一是内部公司治理结构,二是外部公司治理结构。内部治理就是指,由公司的内部人员来治理企业,外部治理就是之由企业所处的环境,包括经济市场、政府等,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研究,使我们对公司治理的看法多了一个角度,同时也促进了学者们对其研究的发展。利益相关者理论即使内部公司治理的基础,也是外部公司治理的基础。所以,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利益最大化的观点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想成为一个经久不衰的企业,不但要使企业自己有价值,同时兼顾照护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也是很有必要的。四、案例分析——以国美电器为例(一)国美电器简介国美电器(后面简称“国美”)控股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全国性连锁企业,它的主要盈利手段就是卖家用电器和电子产品。于2004年在香港上市。1987年,黄光裕(后面用“黄”简称)和他的弟弟在北京创办了第一家电器商店。1999年,黄将国美的营业势力蔓延到了天津。国美也凭借其价格便宜的优势,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战绩。此次的成功也展开了国美向全国各地扩张的新旅途。之后开始在香港发展,成为中国家电零售领域的第一家海外零售商。经过多年的发展,截至2015年底,国美的经营势力在全国两百多个大中城市扎根,门店数量达到了恐怖的八百多家,其中消费能力强的一级市场门店也有五百多家。现在的国美无论在业绩还是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相当惊人的成就,成为中国家电零售业的行业领导者,有着自己的商誉和品牌。但在这发展的过程中,国美电器也不是一帆风顺的,这个企业也遇到过各式各样的困难与挑战,在2008年,黄因为涉嫌犯罪被警方调查,在下一年被迫辞职,之后由陈晓(后面简称“陈”)来接任董事长。这些事件下来,作为国美电器创始人的大股东,黄的股权因此稀释,其控制权受到一定的威胁,后来还引发了2010年的令人震惊的”控制权争夺战”事件。事件发生后,国美电器的经营业绩受到了沉重的打击,这个事件也引发了一系列学者们的关注和研究,也给学者提供了家族企业案例的素材。(二)国美企业治理结构1.股权结构国美上市后,黄对国美有着绝对控制权。但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黄继续在资本市场上进行套现。持有股份由2004年的74.9%下降至2009年的33.98%。2010年8月,黄的家族多次增加自己的国美股份,持股比例上升至35.98%。2010年9月,贝恩资本将其债务投资转股,占国美股份的9.98%,成为国美第二大股东。黄的家族的股份被进一步稀释至32.47%。表1黄的持股比例表年份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持股比例%74.965.551.1842.8435.5533.9832.47图1.贝恩资本转股后国美股权结构图黄通过在资本市场出售股票套现后,其在国美的持股比例降至不到50%,但他仍然牢牢控制着国美。2008年黄因涉嫌犯法被警方调查,身陷牢狱,因此辞去董事会主席职务,之后总裁陈接任了黄的董事长职位,控制权随之发生了转移,最终导致黄陈之间对控制权的争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国美电器事件”。2.董事会结构国美董事会下与别的企业相比算是比较完善的。同时,根据实际情况还增设了独立委员会和执行委员会。但是在2006年黄利用自己压倒性的股权,在股东大会上对公司章程作了重大改动,赋予董事会如下权力:董事会可以随时调整董事会的结构,包括董事的任免、增减,而且不需要经过股东大会的批准,而且不受股东大会规定的董事人数限制。可以看出,黄在执掌国美电器时,利用其大股东的身份,组建了权力极其强大的董事会,在董事会里安插了很多自己的熟人或者亲人,这为他加强对国美的控制提供了便利。3.管理层结构表2国美电器管理层构成表姓名担任职位王俊在2010年担任总裁至今刘俊涛2006年担任副总裁至今何阳清2005年担任副总裁至今李贵先2004年担任副总裁至今方威2008年担任首席财务官至今从表中,我们可以明白,国美企业的管理层包括表中的五人,其管理层的人员也相对比较稳定,他们五人都在任职后担任重要职务直至今日,陈原本是原永乐电器的董事长,但国美收购永乐后,陈就跑到国美来担任职业经理人来了。在国美的最高决策体系里,除了陈意外,别的可以说都是黄的老部下、老员工了。(三)国美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与分析1.股权结构不合理,股东大会形同虚设从国美股东的组成结构来看,本来可以说,股权结构的多元化已经展现雏形。不过,自国美上市,黄和妻子杜娟所持股份比例比例非常高,最高时他的持股有74.9%,最低时也有为贝恩资本债转股后的百分之三十多。在美国,一般确定公司是否为家族企业的分界线也是为百分之三十的股权比例。这表明国美电器向公众公司的转型还不彻底。股东大会是公司的至高权力机构,股东大会的召开将会觉得公司的总的运营方针,和年度计划,所以股东大会治理结构,在整个公司治理的地位说最重要都不为过。股东大会治理主要包括:股东大会召集、股东大会表决制度、股东大会对董事会授权、董事会对股东大会报告制度等。所以要保证股东大会的良好运作,公司设立起一套完善的制度和机制来保证股东大会的所有职能得到正常公平的实施是非常的有必要的。但是,股东大会也就仅仅是一个“会议”机构,只能决定大致的公司计划于方针,平时的日常管理和日常的运营股东大会是并并不参与的,为此,股东大会还需要向董事会授权来管理。但是,如果股东大会对董事会的授权过于狭窄,就会导致董事会在行事过程中到处受阻,重大事项也可能会因为权限不够难以完成,而如果股东大会对董事会的人授予过高的权力,董事会可能会利用自己强大的权力在公司为所欲为,董事的成员可能会利用自己的职权为自己牟利,这会使股东,公司已经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受到损失。因此,股东大会对董事会授权要适当和谨慎,给企业带来危害,也会触碰法律这道底线。从国美的股权结构和董事会结构可以看出,黄的“一股独大”使得股东大会的展开没有多大的意义,黄作为第一大股东,在股东大会中有着绝对的话语权和决策权,众多的股东大会变成了黄的一人大会。有资本多数原则可知,黄这个大股东,利用自己的绝对权力,控制了股东大会,进而操纵了董事会和管理层,使国美变成自己的个人企业,再利用自己权力进行割韭菜,这其实相当的损害了绝大多数中小股东的经济利益,因为黄独断的决策,他不会听别的股东的建议,我行我素,这也影响了中小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积极性,限制了企业的发展。2.董事会权力过大内部公司治理结构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管理层构成。三者之间其实存在这的是一种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的关系,董事会在内部治理中处于关键地位。董事会治理水平影响着公司内部整体治理。董事会能根据公司的经营情况,来对公司进行具体的行动方案,同时,董事会对公司的高管职位有着决定性的控制,董事会的成员可以根据公司情况,也可以根据自己喜好,来决定高层管理员的去留。但是董事比较是对股东大会负责的,为股东大会服务的。因此,董事会的权力不能超越股东大会的。但是长期以来,“一股独大”和家族控股的现象比比皆是,一些权力过大的董事会由此产生,其权力甚至可以否决股东大会的决议,股东的利益也因此受到损害,这并不是企业发展所要看到的。国美董事会治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权力过大,超越股东大会2010年,31.6%股权的国美大股东向贝恩投资作出决定,把董事会的三位非执行董事移出董事会,按照国美的公司章程,董事续任需要股东大会百分之五十以上的投票赞成才能通过,由于大股东的反对票,贝恩资本认可的董事人被移出了。但是,陈以董事会主席的身份在当晚马上召开董事会。其会议结果为,董事会否决了股东大会的投票结果,三名董事人还以风光的姿态得到重新委任并选加入董事会。这次闪电变局也是成为国美控制权之争夺战的标志性事件。能够看出董事会权力过大导致的结果。国美董事会怎么能有这么大的权力,其原因还是归根于当时黄为了加强对国美的控制,更改了公司章程,赋予了董事会否决股东大会的决议的权力,在公司章程中,企业应该把股东大会的权力,董事会的权力以及管理层的权力明确的规定好。一般的公司,都是股东大会赋予董事会权力,而董事会赋予管理层全了,而国美电器股东大会的权力却因为黄想要加强对国美的控制而赋予给了董事会,陈也是利用了董事会这个实际的最高权力机构作为对黄进行反击的武器,黄给董事会过高的权力变成给陈送“嫁衣”。(2)一人担任董事长与总裁在国美之中,董事会与经营管理层没有严格分层设置,在黄入狱以后,陈除了当人总裁以外,还担任了董事长一职,之前黄赋予董事会的过高权力,使得陈在公司的权力所向披靡,根据代理——委托理论,当委托人和被委托人的最终目的不一致时,他们都会按照自利原则,运用自己的方式来取得对自己有利的局面。陈也是这样,在利用自己的权力的时候,也只会优先考虑自己一个人的利益,在这过程中,中小股东的利益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也因为陈的动作而受到损害。董事长与总裁都由一人担任,其实会降低企业管理的独立性,就会为机会主义行为提供便利和可行性,这其实是非常有碍于企业的正常运作和发展的。相反,如果董事长和总裁分开,则会增加企业的独立性,相互监督和制衡,会促进企业的发展。3.创始股东侵害中小股东的利益从“国美事件”的经过到结果,无论是在黄对国美有着绝对控制权力的期间,还是陈担任总裁和董事长的期间,国美企业的中小股东的利益,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侵害。在现代的企业基本治理模式中,合理的分散股权能够使中小投资者的地位得到提升,也能使他们从一个消极的投机获利这变成一个积极的公司业务参与者。只要大股东能照顾中小股东的利益,股东大会也会变成公司前进发展的中坚力量,但是如果没有这种合作关系,中小股东的利益可能会受到损失,而且会对公司的发展有负面的效果。黄作为国美的第一大股东,并没有照顾到所有中小股东的利益,而是想方设法的使别的股东成为自己获利的工具。公司上市以后,黄曾多次对股票进行甩卖,这种行为严重的影响了公司股票在市场的价值,对公司的形象也有着不好的负面影响,通过这种行为,使得国美股票的股价在市场上停滞不前,这对中小股东的利益造成了相当重大的损失,引发了不少中小股东的抱怨。在2008年,黄用上市公司的资金在市场上高价回购股票,由于信息不对称,许多不懂来龙去脉的中小股东也盲目地跟风买进。最终也是因为黄的出事入狱而被深度套牢。除此以外,黄还曾做过多次对企业极其不利的行为,每次的后果就是公司股价大跌。也因为这些行为,使得中小股东都站在了现有的管理层的一边。在中小股东看来,以陈为代表的国美管理集团才是为国美的发展付出了心血的那一方,国美在现有的管理层的带领下,才能如此迅速发展,他们的财富才能得到保值和增长,所以中小股东也更愿意相信管理层而不是创始股东和董事会。这也为后面的“国美事件”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因为创始股东置企业的整体利益和中小股东的利益与自身之外,才会有得不到自他股东的支持的局面。由此,我们也能得到教训,当家族企业转型为公共企业的时候,家族的股权被稀释,企业会融入了新的投资人,这时候,创始股东就不能像以前那样我行我素了,在谋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心里也应该想一想企业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只有创建这种共赢的局面,企业的发展才有足够的动力。4.法律法规制度不够健全完善在经济发达的欧美地区,因为其发达,所以其法律法规制度健全,也因为法律法规制度足够的完善,人们才能放心把经营权交给职业经理人来进行管理,安心做一个“甩手掌柜”。也才能促使其企业乃至社会经济更加的发达。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的权益也都有法律的保证。但我国的法律法规制度并不是特别的完善,有的地方甚至出现空白,而且在我国,“一股独大”的企业比比皆是,但创始人会担心自己的股权会被稀释,进而失去对企业的控制权,每次遇到选择都畏首畏尾,因为没有法律的保障,在我看来,法律的保障能使企业的创始人降低风险,安心的做一个幕后决策者,能有更多的时间去做一些对企业发展有利的事情,而且企业的新的成员的加入,对企业的动力和韧性都会有一定的提高。5.传统文化影响根深蒂固,创始人的权威地位不容挑战一个国家的文化,往往决定了那个国家的人们的行事风格。我们因为受到传统文化,儒家文化的影响。对家族这个观念根深蒂固。我们非常的在乎自己的家庭,认为家庭才是社会经济的基本单位。在家族的内部,我们会有高低贵贱之分,有孝道,男尊女卑在里面。而且权力的传递也取决于血脉的关系,我们相对于用理性,更多的是看人员关系来处理事情。而且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家族的创始人会把自己打拼出来的企业,作为私有财产,传给自己的后代。这种“世袭”的制度其实并不适合现在多变的社会,这也可能是导致我国家族企业难以长久的一个原因。家族企业的创业者一开始什么也没有,自有自己一个人,但经过自己的一番努力和奋斗之后取得了一些成就。创业的最初阶段,企业因为刚刚起步,所有权和经营权是集中在一个人或者是一个家族身上的,没有什么委托代理问题,创业者凭借其在创业过程中汲取的经验、积累的人际关系网络。一般来说,能创业成功的人,确实是在创业途中有过人之处,能使家族企业诞生。但是这样出来的企业其实带有尖锐的个人风格和个人思想一般难以接纳外来股东,他们会以为,我才是公司的一把手,公司的权力会高度集中,创始人也会加强对家族企业的控制。然而,这样的企业是难以做强做大的,经验告诉我们,家族企业想要做大,最终也会转型为公众企业。黄在其任职期间,曾多次修改公司章程,赋予董事会极大的权限,一方面是方便自己对公司资本的运作,一方面也是想要加强对公司的控制。但其实最终造成的结果就是,阻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完善我国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的建议(一)政府加强措施1.健全法规来保护中小股东权益在我国,因为没有比较健全的法律法规来保护中小股东的权益,导致中小股东被割一波又一波的韭菜,而在英美法系国家,股权不像我国这样集中,资本市场与法律法规与我国相比也更加完善,从而对中小股东的利益的保护更为全面。虽然我们一直在学习国外的优秀做法。但是从整体上来分析的话,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在我国还是偏弱的。当下,中小股东利益得不到保障的原因之一也有:当一般投资者在自身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中小股东也并不太清楚如何才能采取有效的法律武器来解决大股东对自己的侵害。1985年英国通过的相关法律规定,如果中小股东认为公司采取的行为(包括不作为)将会侵犯他们的合法权益,他们则可以向法院申请制止这种行为。为了有效制约控股家族的超级控制权,可以赋予外部中小股东注销权解决问题。信息不对称,导致中小股东在搜集公司信息时会耗费大量资金。然而,在以民主集中制为基本原则的股东大会中,中小股东难以插足公司的内部决策。在现实中,存在着被经济学家称为“理性的冷漠”的现象,即小股东通常放弃出席股东大会和行使表决权。2.加强政府管理政府是能够监督和管理家族企业的重要外部因素,通常能够用政策的引导,来对企业进行监督和管理,用此等方法来实现家族企业的外部治理要求。家族企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政府的支持。但是如果政府的干预太多,则会影响企业的正常发展,从而带来负面影响在国美事件中,监管机构采取不作为,没有丝毫的强制性干预。事件中的两方都遵守法律法规,竞争都没有违反公司治理的规则。“如果国美没有在香港上市的话,如果两方至少有一方不遵守公司法的规定而为所欲为的话,如果媒体没有大量报道的话,如果监管缺乏独立性的话,这就会是另一个案例。”国美电器运用公开的手段来解决的事实和它在香港上市有非常大的关联。如果相同的情况发生在大陆上市公司身上,恐怕结果不会相同。以我国目前的状况来看,政府的干预的比较多,运用行政方法和形式方法解决的内幕交易与信息披露的案件高于市场方法。商法和民法有待进一步完善。而且我国家族企业的治理模式应该从“依赖政府行为”转变为“公司治理自治”,而且也要遵纪守法。明确企业属性,股权结构多元化1.明确家族企业属性最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上市的家族企业也越来越多。然而,很多家族企业上市后还是家族企业,公司的决策还是由创始人来决定。在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虽然家族企业已转变为上市公司,但仍认为公司是创始家族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因此,陈晓在争夺国美控制权的斗争中承受了很大的舆论压力,他受到了很多人的谴责。评价他的词有“背叛”、“不忠”等。国美早就已经是一家上市公司,不能再把它看成是黄的私人企业。上市公司是面对群众,所有的投资者都应该一起承担公司风险。在公司上市后,创始股东虽然从里面获取了相当大的利益,但与此同时,他们觉察到了自己的股权正在稀释而且,控制权也在流失。因此,创始人在上市前都会仔细考虑利益和风险,并不会盲目地让他上市来获取利益,从而增大自己的风险、2.实现股权结构的多元化在我国家族企业“一人控股”的情况非常多,多数家族拥有超过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股份。因为股权高度集中,公司的治理决策通常由一人或者说是由一个家族来决定,这样的做法其实不利于企业的发展,所有权与经营权也没有真正分离,治理结构的多元化的形成也显得有些困难。实施股权结构多元化既可以使得家族企业获得一笔丰厚的能使企业资本增加的资金,这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方法。华为、联想等大型企业也都授予高管、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员工一定比例的股权,用来激励员工,使员工与公司形成利益共同体,加大对员工的激励效果。这样使家族持股比例减少,而外部持股比例增大。赋予管理者和员工一定比例的股权,可以让企业和员工形成利益共同体,增加员工的积极性,能留着好的员工,也能使员工参与公司的内部决策,增大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股权结构多元化也是家族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六、研究结论与展望(一)研究结论我们知道,在2010年9月,国美举办了一次较为特殊的股东大会,其内容是收回了对董事会的一些增发权力,管理层依然保持不变。我们在这场“闹剧”中,可以感受到我国家族企业在治理结构方面的一些不足和缺陷。比如:法律建设不完备;股东、董事和管理层因有着各种的目的,所以难以团结;受传统文化影响较大;政府监管不严,大股东有很多操作空间;家族企业想进一步发展而转型公众企业所面临的一些困难。这些都是我们所遇到问题。同时,为了家族企业能够有效高速的发展和运作,本文也提出了外部政府管理监督,内部企业自我调节等一系列的建议。当然,本文的不足也是非常的明显的,首先就是由于笔者自身水平的原因,论文的质量就差得远了,还有由于专业知识非常有限,对家族企业的研究也就没有那么的深刻,最后就是由于笔者自身精力的问题,对国美电器的情况没有更深一步的调查和研究。(二)研究展望由于笔者自身能力和精力有限的缘故,对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的调查也就止步于此。其实家族企业的调查方向非常的多,比如把家族企业与绩效结合起来研究,分析一下,股权结构与绩效之间的联系,或者是仔细了解一下家族企业中,股东、董事和管理层之间的关系等等。这些问题希望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能结合我国家族企业的发展情况再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与探索,对家族企业进一步了解。参考文献:[1]Bernard.F.L.&David,N.L.Entrepreneurialsuccessandoccupationalinheritanceamongproprietors[J].FamilyBusinessReview.2007(3):14.[2]Handler.W.C.Methodologicalissuesandconsiderationinstudyingfamilybusiness[J].FamilyBusinessReview,1989(2):67-68.[3]Daily,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