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市初三学生数学反思能力的现状调查报告(定量论文)11000字】_第1页
【S市初三学生数学反思能力的现状调查报告(定量论文)11000字】_第2页
【S市初三学生数学反思能力的现状调查报告(定量论文)11000字】_第3页
【S市初三学生数学反思能力的现状调查报告(定量论文)11000字】_第4页
【S市初三学生数学反思能力的现状调查报告(定量论文)11000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S市初三学生数学反思能力的现状调研分析报告目录1引言 11.1选题背景及意义 11.2相关概念界定 21.3研究思路及方法 32S市初三学生数学反思能力的现状调查 42.1调查目的 42.2调查对象 42.3查问卷的设计 52.4问卷信度效度分析 52.5数据处理方法 63S市初三学生数学反思能力的现状分析 63.1学生反思现状分析 64不同背景学生在反思上的差异分析 124.1不同性别学生在反思上的差异分析 124.2数学不同喜爱程度的群体在反思上的差异分析 134.3学习优劣不同的群体在反思上的差异分析 134.4不同性别在家庭影响因素上的差异分析 145研究结论及建议 155.1研究结论 155.2研究建议 166结束语 18参考文献 19摘要:论文运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从学生的反思意识、反思内容、反思习惯、反思方式、反思效果五个方面对初三学生的数学反思能力现状进行调查,得出:大多数学生觉得数学反思是有必要的,但还没有养成自觉反思的好习惯;大多数学生的反思方式比较单一,缺乏创新;并且学生反思的内容存在欠缺,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关键词:初三学生;数学反思能力;问卷调查1引言1.1选题背景及意义1.1.1选题的背景上下五千年的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历史的长河未曾泯灭。在春秋时期的《论语》中就有很多能提现思想上自我反思的言论。在战国时代的《学记》中也告诫我们要学会反思,从而进行自我反省,了解困惑,不断消除困惑,进而让自己不断进步。从古至今“反思”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生活步骤,它不仅仅针对学生,更针对生活.。因此对S市初三学生教学能力的反思调查是有必要的。初三是义务教育的最后一年,

同时也是学生们为下一步教育做准备的一个重要的台阶。在新课标中提出:知识的感悟需要使学生通过用眼睛看、动手操作、动脑想、演绎推理、合作交流、自我回忆等等。学生有必要经历这样的活动,对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养成、运用知识能力的增强、解决问题的技能有很重要。新课标中我们能得出,学生在进行推理、实验、观察、反思、交流这六个过程中,“反思”在最后,对几个过程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反思这个重要的角色就把其他的几个过程进行了通俗化的解释,并且优化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的脑海也是可以被扩展的,这套知识体系就在里面扎根,顺便增加了学生对知识理解的空间,然后使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并获得一些活动经验。看了反思的国内外文献,就发现教师的反思一直被社会上有知识的人所重视,但是对比学生数学反思能力这方面内容,重视还远远不够。尽管起主导性作用的教师能促进学生学习,但是在学习中起关键作用的是学生,倘若学生主观不勤快,其他条件再好也没用。总之,在数学的学习和研究方面,学生应该必须掌握和会运用反思这一方法。1.1.2.选题的意义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传统教育被认为是基于经验性的“应试型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仅是培养学生应对考试的答题能力,学生对数学的乐趣体现不出来,从根本上也无法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那么数学教学工作很难顺利展开。在这种情况下,研究如何提升学生数学反思性学习的能力,是教育者工作应尽之责。在初中生数学教学过程中,要了解学生在数学反思能力各方面的不足。才能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这样就精练了学生数学反思性学习能力的教学策略失误掌控,提升了教师数学教学能力。反思能力使不同主体都受益匪浅。论文具有实践意义,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初三年级学生数学反思能力的情况,在学生数学课前、课中、课后进行分析,帮助学生认识到他们在反思自己学习上的不足,给同学们学习反思提供借鉴的思路,提高学习的效率和学习的质量,同时将问卷的答题情况反馈给教师,让老师和同学们都能对这个问题引起重视,针对问题找出合适同学们的反思方式以便于在未来的学习中更高效率的教与学,能达到师生合作愉快。1.2相关概念界定1.2.1反思如今我们对于“反思”的理解是对过去回想的同时,总结经验教训。而西方哲学史上则是指不同于直接认识的间接认识。不同的哲学家对其的认识不同,如:英国哲学家洛克认为“反思”是人心对自身活动的注意与知觉,是知识的来源之一。反省心灵活动和活动方式的人们,获得关于它们的观念,如知觉、思维、怀疑、信仰的观念等。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认为,“反思”是认识真理的比较高级的方式。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反思”是一个把握绝对精神发展的辩证概念,认为“反思”是从联系中把握事物内部的对立统一本质的概念。现在,人们通过常把“反思”或“反省”视为对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心理感受等的思考。1.2.2数学反思能力学习者通过依据自己学习生活中的经验对新的知识进行再建构是皮亚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所提到的一种反思。同时,反思能力是学习者能否主动的进行再建构的过程。而数学反思能力更多的表现为在数学学习反思活动中的一种稳定的个性心里特征。11张定强,赵宏渊.论数学反思能力[J].课程.教材.教法,2005,03:49-54.想要在数学学习的反思环节中达到能科学、合理的地步,就要拥有数学反思能力的理解能力并且能够掌握。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活动的影响力就靠数学反思能力来体现,它更能体现出学习者自身的心理变化。数学反思能力也不是单打独斗的勇者,它是由多种内容组成。数学反思能力组成基础为“知识”和“技能”。在学习的过程中,首先就要优化自己第一次怎么理解的,观察问题与答案,再进行知识的整合、优化。学习不单单只是学习,要在学习氛围里提升自身的数学反思能力,即使已经超出了本身所拥有的知识。知识、感觉、能力在数学反思构成中,理性的知识,反思客观事物;感性的感觉、能力,反思主观思维。1.3研究思路及方法初三学生数学反思能力的现状初三学生在数学课前、中、后怎么进行反思初三学生数学反思能力的现状初三学生在数学课前、中、后怎么进行反思提出问题,查阅文献提出问题,查阅文献初三学生的数学反思能力存在什么样的差异初三学生的数学反思能力存在什么样的差异什么因素导致了初三学生的数学反思能力的差异什么因素导致了初三学生的数学反思能力的差异设计调查问卷设计调查问卷发放问卷收集数据发放问卷收集数据收集有效问卷收集有效问卷从调查问卷的五个维度反思意识、反思内容、反思习惯、反思方式、反思效果进行整理分析从调查问卷的五个维度反思意识、反思内容、反思习惯、反思方式、反思效果进行整理分析整理数据整理数据对调查问卷出现的问题差异和影响进行归类分析对调查问卷出现的问题差异和影响进行归类分析跟据调查分析结论,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一定可行的建议提出建议跟据调查分析结论,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一定可行的建议提出建议2S市初三学生数学反思能力的现状调查2.1调查目的数学一直都是中小学所学课程中的重点科目,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关键期就在初中,这时的初中生也处于“心理断乳期”,即将进入高中的初三学生对于反思能力更是重中之重。因为数学有它自己的特点,比如:简洁、具有探究性、严谨、抽象等。在这个时候,学生容易产生片面性和表面性的逻辑思维,因此在这阶段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学习态度矫正,要求初三学生必须要多次思考、不断反思。针对学生数学反思能力培养的高要求,对于老师来说也是很大的挑战,老师需要了解学生哪方面存在问题。所以对初三学生进行数学反思能力的现状调查是很有必要的。本研究主要通过参考文献进行编制的问卷,了解S市初三学生数学反思能力的现状,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有没有差异,不同性别之间有没有差异。以反思意识、反思内容、反思习惯、反思方式以及反思效果5个维度对数据进行分析了解S市初三学生数学反思能力的现状,以此作为教师如何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反思能力的依据和参考;结合对学生的访谈找到影响学生数学反思能力不高的因素,由此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和提高数学反思能力。2.2调查对象以S市的初三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S市,选择性的给各类初级中学初三学生发放问卷。本研究共发放300份问卷,回收268份,有效250份,有效回收率93.2%。所有问卷的性别比例如REF_Ref71708712\h表1研究对象的性别比例表SEQ表\*ARABIC1研究对象的性别比例性别人数占比例男10240.8%女14859.2%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多46人,人数相差不大。对本地初三学生进行抽样调查,了解学生反思习惯现状,他们在哪些方面的不足,以及性别之间是否存在差异,通过调查数据结果来督促和改进未来的教育。学生访谈对象:在前面调查的学生中选取访谈样本,每个班选取三人访谈,总共24人,男生12人,女生12人。选取的学生是在班级中数学成绩优、中、差,针对初三学生数学反思能力各方面进一步了解,明确学生在反思中的困难。(访谈内容见附录2)2.3查问卷的设计研究选用调查的形式(见附录1),测量初三学生数学反思能力。问卷题目的设计是在指导老师的指点下完成的,将试题所体现出来的数学反思能力概括为五个维度。对S市初三学生数学反思能力现状展开调查,对实际教学有重要指导意见。问卷共19道题目,第1、2题作为调查学生的基本信息,后面17题则包括反思意识、反思效果、反思习惯、反思方式、反思内容,反思内容8、9、10、12不计分,16题则为调查家庭教育对学生数学反思能力的影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相符的选项。问卷计分方式为:单选A、B、C、D项对应1-4分,多项选择则选择该项计1分,不选则为0分,如下REF_Ref71708823\h表2计分表:表SEQ表\*ARABIC2计分表维度题号题数反思意识5、6、7、18、195反思习惯9、11、13、14、155反思方式171反思效果312.4问卷信度效度分析问卷可靠程度可以用Cronbachα信度系数,它指的是在我们定义的一个领域内,每道不同题之间的一致程度,关于Cronbachα系数的信度评定标准如REF_Ref71708906\h表3Cronbachα系数信度评定标准:表SEQ表\*ARABIC3Cronbachα系数信度评定标准a值标准Cronbachα<=0.3不可信0.3<Cronbachα<=0.4初步研究,勉强可信0.4<Cronbachα<=0.5稍微可信0.5<Cronbachα<=0.7可信0.7<Cronbachα<=0.9很可信Cronbachα>0.9十分可信表SEQ表\*ARABIC4调查问卷信度分析维度题项数量基于标准化项的CronbachsAlpha信度等级整体130.780很可信由REF_Ref71708958\h表4调查问卷信度分析中可知,对调查问卷的整体信度分析中,Cronbachα值为0.780,达到了“很可信”的标准,说明整个调查问卷通过了信度检验。2.5数据处理方法给S市初三学生发放调查问卷,现场回收。学生根据题目中要求结合本身实际情况进行符合自己的答案,答完立即收卷。先把全部数据统计到EXCEL表格中,之后再用SPSS23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每个维度的评判标准用累加的方式,即一个维度中所有题目的得分总和为这个维度的分数等等。例如:反思意识是由5、6、7、18、19这四道问题组成,则这个维度就为这四道题目的得分总和。3S市初三学生数学反思能力的现状分析3.1学生反思现状分析3.1.1反思意识现状分析为了了解学生反思意识情况,本文对5、6、7、18及19题的计分情况进行汇总求和,得到反思意识维度的分值,,结果如REF_Ref71708982\h表5所示:表SEQ表\*ARABIC5描述统计量N众数中位数极小值极大值均值标准差偏度峰度反思意识25017166.0020.0015.2243.016-0.8500.043由表5统计分析结果可知,250个样本中,众数为17,中位数为16,极小值为6.00,极大值为20.00,均值为15.224,标准差为3.016,偏度为-0.850,峰度为0.043,其中众数>中位数>均值,说明数据呈现的是左偏分布,进一步由偏度值可知,数据呈现的是尾部略微在左偏偏长,由于偏度的绝对值小于3,并且峰度的值小于10,由此认为反思意识近似服从正态分布。这也说明,S市初三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基本上还是有数学反思意识的,较多的学生反思意识较强,相信对这些学生进行一定的培养和监督,会向更好的趋势发展,是学生中具有发展潜力的一部分。除此之外,调查问卷还表露出,即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还是有反思的意识的,只是主动性和能动性较弱,大多数学生需要教师和家长的监督、也可能在数学学习中遇到了难解的问题,才有了这种被动的反思意识,这种意识很容易被外界影响,一旦外界环境改变,它就会改变;小部分学生有主动反思的意识,教师应该在学生数学学习中不断巩固和强化反思意识。进一步通过非参数检验中的K-S检验方法检验数据的正态性,由REF_Ref71709028\h表6单样本Kolmogorov-Smirnov检验的结果可知,K-S检验的正态性的P值为0.000,小于0.05,由此说明反思意识服从正态分布.表SEQ表\*ARABIC6单样本Kolmogorov-Smirnov检验反思意识N250正态参数a,b均值15.224标准差3.016最极端差别绝对值0.166正0.093负-0.166Kolmogorov-SmirnovZ2.617渐近显著性(双侧)0.000a.检验分布为正态分布.b.根据数据计算得到.通过分析调查问卷发现,无论是成绩好的学生还是成绩中等的学生,大多数学生都有数学反思的意识,并且认为反思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很重要;但是个别成绩中差的学生反思意识较薄弱,或者根本没想过在数学学习中进行反思这种活动。以上调查和分析表明,初中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基本上都具有反思的意识,并且反思意识中等偏强的学生偏多,这些学生只要注重培养和督促,就能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是整体学生中的潜力所在。3.1.2反思内容现状分析为了了解学生反思内容情况,本文对8、9、10及12题的计分情况进行汇总求和,得到反思内容维度的分值,现对该题分值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如REF_Ref71709054\h表7描述统计量所示:表SEQ表\*ARABIC7描述统计量N众数中位数极小值极大值均值标准差偏度峰度反思内容25011114.0025.0011.0362.5640.5643.815由表3反思内容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可知,250个样本中,众数为11,中位数为11,极小值为4,极大值为25,均值为11.036,标准差为2.564,偏度为0.564,峰度为3.815,其中众数=中位数<均值,说明数据分布图呈现略微右偏,进一步由偏度值可知,数据呈现的是尾部略微在右偏偏长,由于偏度的绝对值小于3,并且峰度的值小于10,由此认为反思内容近似服从正态分布。进一步为了检验数据的正态分布就使用非参数检验中的K-S检验方法,由表4的结果可知,K-S检验的正态分布的P值为0.000,小于0.05,由此说明反思内容服从正态分布。表4单样本Kolmogorov-Smirnov检验反思内容N250正态参数a,b均值11.036标准差2.563最极端差别绝对值0.139正0.122负-0.139Kolmogorov-SmirnovZ2.199渐近显著性(双侧)0.000a.检验分布为正态分布.b.根据数据计算得到.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发现,初中生在数学反思中对陈述性学习对象的反思均高于对程序性的反思。多数成绩好的同学表示仅仅对书本知识、课后作业等知识和习题进行反思,很少去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其他学生普遍表示偶尔会对知识点和习题进行反思,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反思了也未必有用。以上的调查研究说明初三学生对数学学习过程中的程序性学习对象的反思情况略有不足,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对其学习过程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反思,除了要对看得见的陈述性的学习对象进行反思,更应该注重对过程性、思维性、抽象性的程序性学习对象进行反思,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反思的效果。3.1.3反思效果现状分析为了了解学生反思效果情况,本文对3题的计分情况进行汇总求和,得到反思效果维度的分值,现对该题分值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如REF_Ref71709080\h表8描述统计量所示:表SEQ表\*ARABIC8描述统计量N众数中位数极小值极大值均值标准差偏度峰度反思效果250331.004.003.1960.710-0.9811.727由表8反思效果的分析结果可知,250个样本中,众数为3,中位数为3,极小值为1,极大值为4,均值为3.196,标准差为0.710,偏度为-0.981,峰度为1.727,其中众数=中位数<均值,说明数据分布图右边偏长,由于偏度的绝对值小于3,并且峰度的值小于10,由此认为反思效果近似服从正态分布。进一步通过非参数检验中的K-S检验方法检验数据的正态性,由REF_Ref71709114\h表9单样本Kolmogorov-Smirnov检验的结果可知,K-S检验的正态性的P值为0.000,小于0.05,由此说明反思效果服从正态分布。表SEQ表\*ARABIC9单样本Kolmogorov-Smirnov检验反思效果N250正态参数a,b均值3.196标准差0.710最极端差别绝对值0.299正0.281负-0.299Kolmogorov-SmirnovZ4.731渐近显著性(双侧)0.000a.检验分布为正态分布.b.根据数据计算得到.通过以上的调查研究发现,初中生数学反思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兴趣、对数学一系列知识均有提升作用。其中发现,数学反思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最为明显。同时,反思能力对学生学习自信心的树立和学生学习方法的形成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培养初三数学反思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是有显著效果的。3.1.4反思习惯现状分析为了了解学生反思习惯情况,本文对9、11、13、14及15题的计分情况进行汇总求和,得到反思习惯维度的分值,现对该题分值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如REF_Ref71709146\h表10描述统计量所示:表SEQ表\*ARABIC10描述统计量N众数中位数极小值极大值均值标准差偏度峰度反思习惯25012135.0028.0013.3802.6140.9134.905由表10反思效果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可知,250个样本中,众数为12,中位数为13,极小值为5,极大值为28,均值为13.380,标准差为2.614,偏度为0.913,峰度为4.905,其中众数<中位数<均值,说明数据分布图右边偏长,由于偏度的绝对值小于3,并且峰度的值小于10,由此认为反思习惯近似服从正态分布。并且由表8的结果可知,K-S检验的正态性的P值为0.003,小于0.05,由此说明反思效果服从正态分布。单样本Kolmogorov-Smirnov检验反思效果N250正态参数a,b均值13.380标准差2.614最极端差别绝对值0.114正0.114负-0.091Kolmogorov-SmirnovZ1.806渐近显著性(双侧)0.003a.检验分布为正态分布.b.根据数据计算得到.通过以上的调查研究发现,初中生数学反思习惯整体偏差,学生之间差异较大,反思能力的总体水平较低。其中,学生对作业进行反思的习惯最好,对课堂表现、解题的反思习惯居中,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的习惯最差。在这五部分中,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反思习惯最需要被重视和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运用是适当的教学手段,加强学生对其学习过程的反思习惯的培养。4不同背景学生在反思上的差异分析4.1不同性别学生在反思上的差异分析为了了解男生与女性两类群体在反思意识、反思内容、反思效果、反思习惯上是否存在明显差异,本文进行了方差分析,因为只有两种性别,所以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如下REF_Ref71709355\h表11:表SEQ表\*ARABIC11反思各维度在性别上的差异分析维度男性(n=92)MSD女性(n=158)MSDTP反思意识15.6302.66714.9873.1861.7090.089反思内容10.6202.78511.2782.402-1.8960.060反思习惯13.2392.68213.4622.578-0.6500.517反思效果3.4240.6333.0630.7204.1270.000对男生(n=92)和女生(n=158)这两类群体在反思意识、反思内容、反思习惯及反思效果上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进行分析时,结果发现,男生与女生两类群体在反思效果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进一步通过均值可知,男生群体在反思效果上显著高于女生的群体;男生群体与女生群体在反思意识、反思内容及反思习惯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根据表格,我们可以直观的看出,初中阶段男生和女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反思能力相差并不显著,男生的数学反思能力仅仅稍稍低于女生。4.2数学不同喜爱程度的群体在反思上的差异分析为了了解喜欢、有兴趣、无所谓和不喜欢四类群体在反思意识、反思内容、反思习惯及反思效果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本文进行了方差分析。由于数学不同喜爱程度是四分类变量,故采用单因素方差法进行分析,结果如REF_Ref71709327\h表12所示:表SEQ表\*ARABIC12数学不同喜爱程度的群体在反思上的差异分析所教学科不喜欢(n=82)MSD无所谓(n=145)MSD有兴趣(n=13)MSD喜欢(n=10)MSDFP反思意识12.4002.79711.5383.25614.8552.98116.8051.9464.2490.006反思内容10.4002.0669.0771.75410.5032.09912.3662.9120.4060.749反思习惯12.7002.62711.5381.89813.0412.01014.3543.2792.9490.033反思效果3.0000.6942.5000.6863.1960.8373.2670.7104.4930.004对喜欢(n=10)、有兴趣(n=13)、无所谓(n=145)和不喜欢(n=82)在反思意识、反思内容、反思习惯及反思效果上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检验时,结果发现,喜欢(n=10)、有兴趣(n=13)、无所谓(n=145)和不喜欢(n=82)在反思意识、反思习惯及反思效果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进一步由均值可知,在反思意识、反思习惯及反思效果上,喜欢的群体最高,其次为有兴趣和不喜欢的群体,无所谓的群体最低。喜欢(n=10)、有兴趣(n=13)、无所谓(n=145)和不喜欢(n=82)在反思内容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根据以上调查,可以看出,兴趣与知识获得的关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以及实践的能力都会随着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而提高。从学生的学习兴趣来看,随着反思能力的升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厚,且把动机转化为实践的能力越来越高,说明初中生数学反思能力的形成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4.3学习优劣不同的群体在反思上的差异分析为了了解没想过、不清楚、比较清楚和十分清楚四类群体在反思上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本文进行了方差分析。由于学习优劣是四分类变量,故采用单因素方差法进行分析,结果如REF_Ref71709231\h表13所示:表SEQ表\*ARABIC13学习优劣不同的群体在反思上的差异分析所教学科十分清楚(n=50)MSD比较清楚(n=146)MSD不清楚(n=34)MSD没想过(n=20)MSDFP反思意识16.6202.35515.6102.63513.0883.07812.5503.67718.5120.000反思内容12.0602.77311.1712.3299.8822.3849.4502.6658.3130.000反思习惯14.5802.40013.3842.57612.2942.20912.2002.8587.3510.000反思效果3.5000.7893.1990.6812.9410.5472.8500.6716.5110.000对十分清楚(n=50)、比较清楚(n=146)、不清楚(n=34)和没想过(n=20)在反思意识、反思内容、反思习惯及反思效果上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检验时,结果发现,十分清楚(n=50)、比较清楚(n=146)、不清楚(n=34)和没想过(n=20)在反思意识、反思内容、反思习惯及反思效果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进一步由均值可知,在反思意识、反思内容、反思习惯及反思效果上,十分清楚的群体最高,其次为比较清楚和不清楚的群体,没想过的群体最低。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多注意引导学生反思自己,了解本身所学习的价值所在。4.4不同性别在家庭影响因素上的差异分析为了了解男性与女性两类群体在家庭影响因素上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本文进行了差异分析。由于性别及家庭影响因素均为分类变量,故采用卡方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如REF_Ref71709280\h表14、REF_Ref71709282\h表15所示:表SEQ表\*ARABIC14性别*家庭影响因素交叉制表计数家庭影响因素合计父母每天辅导我作业父母偶尔辅导我学习父母把我送到补习班学习父母从来不管我学习专业男性173693092女性24801638158合计124411162568表SEQ表\*ARABIC15卡方检验值df渐进Sig.(双侧)Pearson卡方3.614a30.306似然比3.61330.306线性和线性组合0.93910.333有效案例中的N250a.0单元格(0.0%)的期望计数少于5.最小期望计数为9.20.由表4-4的结果可知,不同性别的人群在家庭影响因素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306>0.05),在表中也可以看出,大多数家长辅导孩子的时间较少,大多数家长只是偶尔辅导学生,或者直接不管学生学习,这也导致学生自身的数学反思能力得不到培养,今后在教育中,该类问题应该得到重视。5研究结论及建议5.1研究结论本文通过对S市初三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和访谈,并对收集来的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对S市初三学生数学反思能力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一、从整体初三学生来看,他们之间的数学反思能力存在显著差异。总体数学反思能力上,成绩好的同学数学反思能力较高,其次对数学存在兴趣的同学数学反思能力也不错,但是,对数学没有兴趣、数学成绩较低的同学数学反思能力较弱。二、从各维度数学反思能力上,初三学生的反思动力的均值基本相同,从整体上看没有年龄差异;存在显著差异的是:反思意识、反思习惯、反思内容、反思方式和反思效果。三、从性别上,初三男生的数学反思能力低于女生。大部分学生虽具有反思意识,但缺乏自觉性,需要有人监督;大部分学生的反思内容不够全面,并且同学们反思的反思方式比较单一、传统,养成良好数学反思能力的学生也比较少,并且也看得出,家长的正确引导和学生数学反思能力分不开。在初三学生数学的学习中,数学反思占据着很高的地位,他们面临着初升高的压力,复习知识较多,在中学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也促使学生养成数学反思的习惯。在初三的数学学习中,对初三学生数学反思能力造成影响的因素也有很多,在这里,我把影响初三学生数学反思能力的因素分为三个方面,即学生内在因素、环境外在因素、其他因素。学生内在因素就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学习起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也是数学反思能力被影响的关键,也是培养学生数学反思能力的核心;环境外在因素就主要是教师对学生的数学反思能力起到的辅助和推动作用。根据上述的研究结论分别从学生和教师的角度给出了相应可行的建议。在研究中可以看出来,初三学生数学反思能力被不同的因素所影响,所以,结合老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以及初三学生本身所处的阶段,给老师和学生提出一些对促进学生数学反思能力有帮助的建议。5.2研究建议5.2.1对教师的建议在现代教育的熏陶下,“一切为了学生”。数学教师经常会讨论怎么把学生教好,让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学习的欲望,让学生把数学学好。学生能获得有计划、分布、针对自己问题的学习方法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让学生自主地学习,满足新课程的要求。教师的工作具有广泛性,过程很艰辛并且战线拉的长。好的学习方法被认为是将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反思是抽象的,不像知识与技能可以直接传授,它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资源,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在有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也要有相关的实践经验,并且还要不断的探索、思考、改进,发挥教师职业作用,对学生的人生道路起到引导作用,数学反思能力培养的促进者。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该时刻注意灌输数学反思意识,培养学生数学反思能力。比如:培养学生自觉反思的习惯,先从课前预习做起,5.2.1.2提高教师反思性的教学水平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强调终身学习,教师要经常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教育教学理论问题,才能发现困惑。教师对学生学习具有引导作用,学生的知识和不能解决的问题需要老师的传授和帮助,学生被教师深深地影响着。教师在课前、课中、课后对学生的引导、辅导、以及教导反思性技能,教师自身反思性的教学水平,关系着学生数学反思能力的高低。反思性的教学主要通过教师课堂授课来体现,教师可以这样来提升自身反思性的教学水平:增加知识储备,方便教师更加积极地调控教学工作,更科学、有效的引导学生学习,促进学生的数学反思能力的培养。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提高,教师就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增强敬业意识,增强责任心,在困境中磨砺自己,才能战胜教学过程中的艰难困苦,在与学生的教学活动中共同进步、共同发展,不断提升自己的反思性的教学水平。5.2.2对学生的建议5.2.2.1养成使用数学知识框图来归纳总结的习惯数学知识框图把知识都进行了整合、浓缩,这样就把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清晰地体现了出来。让学生能够掌握知识的建成,内化知识技能,从整体上把握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学习更高水平的知识。在学生自主画知识框图的时候,让学生一方面把之前的知识进行反思,另一方面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的重点、难点,以及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关系,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反思。让学生通过数学知识框图对自己的知识进行反思,这就使学生更好的了解自己不能理解的地方以及具体原因,让学生们大大提高学生的反思效率,也提高了学习效率,这就使学生把反思过程作为一种享受而不是惧怕。5.2.2.2养成多方面反思的习惯第一,养成课前、课中、课后反思的习惯。首先,要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充分的课前预习对学生的数学反思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预习一方面培养了自学的好习惯,另一方面还能提高听课效率。对预习知识要了解怎么生成的、怎么应用以及跟前面所学知识怎么联系,可以通过翻阅书籍查阅本节课数学知识的内涵。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教师的导入,求知欲应该一开始就被刺激,所以我们要抓住开始的引导,使后面更加有激情学习数学知识。还要注意教师的小结环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