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园区电力需求侧管理系统建设-第2部分-设计规范》_第1页
《工业园区电力需求侧管理系统建设-第2部分-设计规范》_第2页
《工业园区电力需求侧管理系统建设-第2部分-设计规范》_第3页
《工业园区电力需求侧管理系统建设-第2部分-设计规范》_第4页
《工业园区电力需求侧管理系统建设-第2部分-设计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TXXXXX—XXXX

ICS29.020

F20

T/CEC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

T/CECXXX.X—2016

工业园区电力需求侧管理系统建设

第2部分设计规范

Constructionforpowerdemandsidemanagementsystemofindustrialpark

Part2DesignSpecifications

(征求意见稿)

201x-xx-xx发布201x-xx-xx实施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

T/CECXXX.X—2017

工业园区电力需求侧管理系统建设第2部分设计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园区电力需求侧管理系统设计在一般要求、物理架构、系统接口、系统功能、系

统性能指标、安全防护方面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园区电力需求侧管理系统设计开发。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T22239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T22240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

GB/T31960电力能效监测系统技术规范系列

GB/T31991电能服务管理平台技术规范系列

GB/T32127需求响应效果监测与综合效益评价导则

GB/T32672电力需求响应系统通用技术规范

DL/T1330电力需求侧管理项目效果评估导则

T/CEC133工业园区电力需求响应系统技术规范

T/CECXXX.1工业园区电力需求侧管理系统建设第1部分总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14号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规定

3术语和定义

T/CECXXXX.1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4一般要求

4.1应促进工业园区提升电力需求侧管理信息化水平,支撑工业园区实现节约用电、环保用电、绿色

用电、智能用电、有序用电。

4.2应满足T/CECXXXX.1中对系统实用性、安全性、易用性、兼容性、扩展性的原则要求。

4.3对不同类型和能源资源特点的园区,应体现设计的差异性和针对性。

5物理架构

工业园区电力需求侧管理系统物理架构如图1所示:

1

T/CECXXX.X—2017

图1工业园区电力需求侧管理系统物理架构

系统部署满足以下要求:

a)园区系统主站

1)应与园区内用户(工厂、楼宇等)能量管理系统、楼宇自动化系统、电力能效与集中交

互终端等建立通信连接,根据数据交换性能要求选择公共通信网络或者部署专用通信网

络;

2)应与园区外部相关系统(本标准中主要指国家电力需求侧管理平台、电力市场技术支持

系统等)建立通信连接,根据外部相关系统要求选择通信方式;

3)应与园区内电力需求侧管理相关系统(本标准中主要指园区分布式电源管理系统、电动

汽车充电管理系统)建立通信连接,根据数据交换性能要求选择公共通信网络或者部署

专用通信网络。

b)数据汇集和数据采集

1)园区企业所属的用户(工厂、楼宇等)能量管理系统、楼宇自动化系统等需要接入园区

系统主站时,应支持识别工业园区主站系统下发的信息,并按照指定的格式反馈信息;

2)没有部署用户(工厂、楼宇等)能量管理系统、楼宇自动化系统等的园区企业,应按照

GB/T31960系列标准要求,部署电力能效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和电力能效监测终端,应

按照T/CEC133要求,部署工业园区电力需求响应现场终端。

c)电力需求侧资源接入

1)园区企业所属的电力需求侧资源(典型的包括电拖动系统、电加热系统、电制冷系统、

照明设备、分布式电源设备、储能设备等)可接入企业所属的(工厂、楼宇等)能量管

理系统、楼宇自动化系统等;

2)工业园区公共设施构成的电力需求侧资源应参照GB/T31960系列标准、T/CEC133标准,

通过电力能效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工业园区电力需求响应现场终端等接入。

d)通信网络

2

T/CECXXX.X—2017

1)应根据实时性、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等不同要求,选择有线、无线、电力线载波等

通信方式;

2)应根据网络规模、网络冗余性、网络故障恢复能力要求,选择星形、环形、网状、混合

型等多种组网方式。

6系统接口

工业园区电力需求侧管理系统接口设计如下图2所示:

图2工业园区电力需求侧管理系统接口设计

工业园区电力需求侧管理系统主站与园区外部系统、园区内电力需求侧管理相关系统、工业用户所

属系统、工业用户所属终端间信息交换接口满足以下要求:

a)与园区外部系统(主要包括省级电力需求侧管理平台、电力市场技术支持系统等)的接口

应支持Webservice、中间库等信息交换方式;

b)与园区内电力需求侧管理相关系统(主要包括分布式电源管理系统、电动汽车充电管理系

统等)的接口应支持Webservice、中间库等信息交换方式;

c)与工业用户所属系统(主要包括工业用户能量管理系统、楼宇自动化系统等)的接口应支

持Webservice、REST、中间库等信息交换方式;

d)与工业用户所属终端(主要包括电力需求响应终端、电力能效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等)接

口应支持Socket、MQTT等信息交换方式。

7系统功能

7.1用户管理

3

T/CECXXX.X—2017

7.1.1用户注册

应对用户名称、用户地址、联系人、联系方式、最大需量、最大需求响应容量等用户基本信息进行

注册登记。

7.1.2档案管理

应对用户计量方式,电气连接方式(主接线图),用户对应变电站、线路和台区等用电情况档案进

行管理。

7.1.3信息查询

应提供用户注册信息、用户档案信息等的检索查询功能。

7.2资源管理

7.2.1资源登记

应登记电力需求侧资源涉及的设备名称、设备类型(发电类、储能类、用电负载类、充电设施类)、

额定功率、年度最大需求响应次数等属性信息。

7.2.2参数维护

应对所登记的电力需求侧资源可调容量、响应速度、响应持续时间、提前通知时间等参数进行维护。

7.2.3资源分类

应按照资源登记和参数维护时涉及到的相关参数对电力需求侧资源进行分类,如可按照设备类型、

设备容量、可调容量等进行分类。

7.3数据监测与分析

7.3.1数据采集

应支持通过电力能效监测终端、工业园区电力需求响应现场终端等采集电力需求侧资源参数,包括

电压、电流、功率、电能量、功率因数等电工参数;温度、压力、流量、转速等热工参数;温度、湿度、

光照度等环境参数。

应支持通过信息交换接口的适配,读取园区内用户能量管理系统、楼宇自动化系统、分布式电源管

理系统、电动汽车充电管理系统等的数据。

应在电力用户的主要和重要的用电设备、专用变压器、变配电室集中补偿电容柜、大功率(典型的

如50kW以上)变频器控制的拖动设备、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改造项目所涉及的电源关口等配置电力能效

监测终端等数据采集设备。

应在具有功率可调控,可参与电力需求响应的储能、发电、负荷(如空调系统、照明系统等)配置

工业园区电力需求响应现场终端。

应支持定时自动采集、随机召测、主动上报等不用数据采集模式。

7.3.2数据分析

应通过对原始数据分析提高数据采集的质量,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完整性、正确性分析,发现异常数

据或者数据不完整时进行自动处理。

7.4能效管理

4

T/CECXXX.X—2017

7.4.1能效分析

应建立园区主要的设备及系统的能效模型库,分析能耗状况,进行能效诊断,提出改进措施。

7.4.2能效对标

应建立园区企业主要的产品和服务的电耗、能耗标杆库,支撑对园区不同企业、与其他同类园区单

位产值电耗、单位产值能耗等进行对标。

7.4.3节能潜力分析

应结合能效对标,分析节电、节能潜力,以及相应改进措施的技术经济性。

7.5需求响应

应按照T/CEC133的6.2实施流程管理功能和6.3实施效果管理功能。

7.6决策支持

7.6.1运行决策

应向设备和系统运行管理人员推送运行策略,引导调整用电行为习惯、提高电能利用效率、优化用

电负荷,提高设备运行经济性。

7.6.2控制决策

应向主要的设备和系统推送控制策略,更实时自动的支撑电网削峰填谷、可再生能源消纳以及电网

安全稳定控制等要求。

7.7运行评估

评估电力需求侧管理项目节约电量、节约电力、环境效益等可参照DL/T1330执行。

评估电力需求响应综合效益可参照GB/T32127执行。

评估环保用电(如电能替代新增清洁电量)、绿色用电(如消纳可再生能源电量)等,计算方法基

于现行国家、行业标准、国家政策文件等。

7.8增值服务功能

7.8.1能源交易

可支持园区企业、工业园区整体参与电力及其他能源市场交易,提供交易策略支持。

7.8.2运维托管

可支持配用电设备设施托管服务,并监测、统计设备设施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等指标。

8系统性能指标

电力能效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技术性能要求应按照GB/T31960.6执行,电力能效监测终端的技术性

能要求应按照GB/T31960.7执行,需求响应现场终端年可用率、通信在线率应按照T/CEC133执行。工

业园区电力需求侧管理系统主站应满足以下要求:

a)响应速度

1)系统曲线类数据采集频率≤15分;

5

T/CECXXX.X—2017

2)系统控制操作响应时间(主站发送遥控命令至信息采集终端响应的时间)≤5秒;

3)常规数据召测和设置响应时间(主站发送召测命令到主站显示数据的时间)≤15秒;

4)用户浏览响应时间≤10秒;

5)在线热备用双机自动切换及功能恢复的时间≤30秒;

6)告警响应时间≤3秒。

b)可靠性

1)主站年可用率≥99.5%;

2)主站关键设备的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4104h小时;

3)主站故障恢复时间≤2小时;

4)由于偶发性故障而发生自动热启动的平均次数应≤1次/3600小时。

c)数据采集成功率(在数据采集终端和通信通道无故障前提下)

1)一次采集成功率:≥98%;

2)周期采集成功率:≥99.5%(周期大于1h时,采集成功率100%)。

d)系统容量

1)历史数据在线存储时间≥3年;

2)园区级主站支持测量点数≥200000个。

9安全防护

9.1保护等级

应按照GB/T22240进行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并按照GB/T22239要求满足相应的安全防护等级保护要

求。安全保护等级宜按照以下定级:

a)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及以上工业园区电力需求侧管理系统主站不低于三级;

b)省(自治区、直辖市)级以下工业园区电力需求侧管理系统主站不低于二级。

9.2边界防护

边界防护应满足以下要求:

a)工业园区电力需求侧管理系统主站应通过防火墙等和园区外部系统、园区内部电力需求侧管理

系统进行信息交换;

b)工业园区电力需求侧管理系统主站,以及电力能效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工业园区电力需求响

应现场终端与相关的电力监控系统信息交换时,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4年第14号令《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规定》执行;

c)工业园区电力需求侧管理系统中如果通过园区公共通信网络进行控制信号的传递,应对信号采

取安全加密措施。

9.3数据接入和通信

数据集中层及数据采集层设备接入、通信网络应满足以下要求:

a)电力能效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的安全防护应满足GB/T31960.8的8.1规定;

b)电力能效监测终端的安全防护要求应满足GB/T31960.8的8.2规定;

c)园区系统部署用到的通信设备(包括工业以太网交换机、无线通信设备、电力线载波通信设备

等)具备远程登陆操作时,应具备认证、操作日志记录等安全措施。

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