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高考真题)2016届高考生物 必修三_第1页
(五年高考真题)2016届高考生物 必修三_第2页
(五年高考真题)2016届高考生物 必修三_第3页
(五年高考真题)2016届高考生物 必修三_第4页
(五年高考真题)2016届高考生物 必修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

专题十四人体内环境稳态与调节

一一五年高考真题t也

考点一内环境的组成与稳态

1.(2015•课标卷I,3)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mL

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

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mL

C.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

D.输入的Na卡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内环境与稳态,考查识记与理解能力,难度较低。组成内环境的血

浆与组织液之间可以相互交换物质,静脉滴注生理盐水中的水和无机盐离子可以从血浆

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A正确;正常机体可以通过调节维持稳态,静脉滴注生理

盐水,机体可以通过泌尿系统把一部分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故B错误;在细胞外液的

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占有明显优势的是钠离子和氯离子,因此静脉滴注生理盐水中

的钠离子主要留在细胞外液中,故C错误、D错误。

答案A

2.(2015•海南卷,18)人体中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构成了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下列

叙述错误的是()

A.血浆和组织液都有运输激素的作用

B.血浆和淋巴都是免疫细胞的生存环境

C.血红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浆和组织液中

D.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浓度低于血浆中的蛋白质浓度

解析本题考查内环境相关的知识,考查知识的识记,难度小。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

泌的激素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传递各种信息,所以A正确;免疫细胞包括

吞噬细胞和淋巳细胞,位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B正确;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

内,C错误;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

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少,D正确。

答案c

3.(2015•江苏卷,5)通常情况下,人体组织细胞的细胞内液与组织液的生理指标最接近的

是()

A.Na+浓度B.渗透压C.K+浓度D.O?浓度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渗透压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与理解能力。难度较小。A项

错,Na+浓度细胞内液小于细胞外液;B项对,细胞内液与组织液渗透压相对平衡;C项

错,K*浓度细胞内液大于细胞外液;D项错,细胞进行有氧呼吸,不断消耗氧气,细胞

内液氧气浓度低。

答案B

4.(2015•海南卷,1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小肠黏膜中的一些细胞具有内分泌功能

B.小肠上皮细胞与内、外环境均有物质交换

C.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溶质发生障碍时,可导致小肠吸水减少

D.小肠黏膜中的一些细胞可通过被动运输将某种蛋白分泌到肠腔

解析本题考查小肠黏膜和小肠上皮细胞的相关知识,考查知识的识记,难度小。小肠

黏膜中有些细胞具内分泌功能如能分泌促胰液素,A正确;小肠绒毛细胞一侧朝向肠

腔,一侧分布着毛细血管,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很薄,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这些结构特点使营养物质很容易被吸收而进入血液,B正确;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脂溶质

发生障碍时,细胞内溶质浓度低,依靠自由扩散吸收水分减少,C正确;蛋白质分泌出

细胞依靠的是胞吐的形式,D错误。

答案D

5.(2014•课标卷I,3)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

是()

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解析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为细胞提供一个相对稳定

的生活环境,A项正确;内环境稳态可使细胞生活在温度和pH等相对稳定的环境中,有

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B项正确;静息电位的维持主要依赖于K+外

流,动作电位的产生主要依赖于Na+内流,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

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C项正确;丙酮酸的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内(丙酮酸的彻底

氧化分解在线粒体中,不彻底氧化分解在细胞质基质中),没有发生在内环境中,D项错

误。

答案D

6.(2014•课标卷H,3)关于在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

B.组织液不断生成与回流,并保持动态平衡

C.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

D.组织液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液

解析生成的组织液为组织细胞输送氧气,回流的组织液帮助细胞排定二氧化碳,所以

生成的组织液中的氧气含量高于回流的组织液中的氧气含量,A错误:组织液的量保持

相对稳定,其生成与回流处于动态平衡之中,B正确;血浆中的氧气和葡萄糖等,经毛

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C正确;组织液中的二氧化碳和其他代谢废物等经毛细血管

静脉端进入血液,D正确。

答案A

7.(2013•海南,17)下列物质中,在正常情况下不应该出现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A.抗体B.糖原C.胰岛素D.氨基酸

解析人体内环境包括血浆、淋巴和组织液。糖原应存在于肝脏和肌肉细胞内,正常情

况下不出现在内环境中。

答案B

8.(2014•海南卷,27)根据内环境及其稳态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某奶牛场为提高产奶量,给奶牛饲喂了大量的某种精饲料后,奶牛瘤胃发酵产酸过

多,引起机体血液pH低于正常值,且难以恢复到正常水平。产酸过多使pH难以恢复的原

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H低于正常值会引起酸中毒,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可以在饲料中添加起

一作用的物质,以利于奶牛内环境的pH维持在正常水平。机体的内环境是指

,主要包括血浆、________、。

(2)环境的剧烈变化或惊吓会导致奶牛机体内某些激素水平的变化,从而使产奶量下降,

在这个过程中机体的调节方式包括调节。

解析(DpH过低,导致相关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失活;为了除掉过多的酸性

物质,可以在饲料中加入碱性物质,与酸性物质发生中和反应,维持pH的稳定。内环境

是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2)受到惊吓时,肾上腺

素分泌增多,该过程是神经调节;同时,肾上腺素发挥作用,调节生命活动属于激素调

节。

答案(DpH过低,导致相关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失活中和由细胞外液构

成的液体环境组织液淋巴

(2)神经调节和激素

考点二体温调节

1.(2015•江苏卷,16)下图为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之间识别、黏着后,白细胞迁移并穿

过血管壁进入炎症组织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内皮细胞识别结合白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使白细胞黏着

B.白细胞在血管内黏着、迁移需要消耗ATP

C.黏着、迁移过程中白细胞需进行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白细胞利用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穿过血管壁进入炎症组织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之间识别、黏着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分

析题意获取信息、理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较大。A项对,内

皮细胞通过白细胞膜上的受体(糖蛋白)识别白细胞并使其黏着;B项对,白细胞迁移需

要消耗能量;C项对,白细胞的粘着是糖蛋白基因表达增加的结果;D项错,白细胞利用

细胞膜的流动性穿过血管壁进入炎症组织。

答案D

2.(2014•北京卷,2)在我国北方,游泳爱好者冬泳入水后,身体立即发生一系列生理反

应,以维持体温稳定。此时,机体不会发生的反应是()

A.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加强肌肉收缩

B.通过反射活动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

C.通过神经调节减少汗腺分泌

D.抑制垂体活动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解析冬泳者入水后,机体散热增多,通过调节,机体散热减少产热增多,以维持体温

恒定。入水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通过神经调节,肌肉收缩使产热增加,A正确;皮

肤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减少散热,B、C正确;通过神经调节,下丘脑的分泌

活动加强,促进垂体的分泌活动,进而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使产热增加,D错

误。

答案D

3.(2014•福建卷,2)运动时汗腺分泌大量汗液,汗液初始的渗透压与血浆相等,在流经汗

腺导管排出体外过程中大部分Na+、被重吸收,而水很少被重吸收,下列叙述正确的

是()

A.出汗可使血浆渗透压降低

B.出汗不利于体温维持稳定

C.汗腺导管重吸收Na+需消耗ATP

D.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减弱

解析大量出汗时,水的丢失多于电解质(NaCl)的丢失(汗水是低渗溶液),所以一般来

说,大量出汗导致血浆渗透压上升,A错误;在下丘脑中有体温调节中枢,当人的体温

高时,会加快血液循环、毛细血管扩张,产生汗液,这样体温就会下降,而当体温低

忖,毛细血管会收缩,人体会通过骨骼肌战栗产热,毛孔闭合,防止散热,故出汗是体

温调节的正常机制,B错误;汗腺导管重吸收Na+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消耗ATP为其提

供能量,C正确;大量出汗后,失水多于失盐,细胞外液渗透压增大,刺激下丘脑的渗

透压感受器,•方面产生兴奋并传至大脑皮层,通过产生渴觉来直接调节水的摄入量,

同时下丘脑合成分泌并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D错误。

答案C

4.(2014•山东卷,25)研究者将空腹的大鼠置于冷水中,探究冷水刺激对大鼠生理功能的

影响。

(1)冷水刺激引起实验大鼠皮肤产生兴奋,兴奋沿传入神经到达神经中枢,经神

经中枢处理,使传出神经末梢释放,引起皮肤血管,减少皮肤散热

量;同时引起(填激素名称)分泌增加,细胞代谢加快,产热量增加,以维持体

温稳定。

(2)冷水刺激产生的兴奋还可以通过神经中枢作用于胰岛,引起分泌增加,该激

素促进________分解,血糖水平升高,以对抗冷水刺激。

(3)冷水刺激引起胃黏膜内的HCOT减少,从而对H+缓冲作用减弱,会使胃黏膜组织液的

降低,可引起胃黏膜损伤。

(4)胃黏膜可抵御致病微生物对机体的侵害,在机体(填“特异性”或“非特异

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解析(1)位于皮肤的冷觉感受器可感受到寒冷刺激并产生兴奋,兴奋传递到下丘脑体温

调节中枢处理后由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从而减少皮肤

散热量;同时在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使细胞代谢加快,机

体产热量增加,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

(2)根据题意,冷水刺激会使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分解。

(3)冷水刺激引起胃黏膜内的HCQ,减少,从而对H+缓冲作用减弱,进而使胃黏膜组织液

内的H'含量升高,pH降低,引起胃黏膜损伤。

(4)胃黏膜属于免疫系统第一道防线,在机体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答案(1)(冷觉)感受器神经递质收缩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2)胰高血糖素

肝糖原(元)(3)pH(或酸碱度)(4)非特异性

5.(2013•广东理综)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冷敏神经元和热敏神经元放电频率因体温变化

而相应改变,如图所示正常情况下C、W曲线交于点S,此点对应的温度为正常体温。

(D由图可知,当体温低于正常值时,冷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热敏神经元的放电

频率,此时人体感觉到冷,随即通过调节,增加、减少__,使

体温回升至正常。

⑵人体感染流感病毒后点S右移,出现发热。若体温持续偏高会导致内环境稳态

,需要采取降温措施。

(3)人体初次感染病毒后,免疫系统随即启动,裂解被病毒入侵的宿主细胞和清除血液中

的病毒。请用文字和箭头描述此免疫过程。

解析本题考查人体体温调节、免疫调节及内环境稳态等相关知识。(1)当体温低于正常

值时,皮肤等处的冷觉感受器接受刺激并产生兴奋,通过传入神经,将兴奋传至下丘脑

体温调节中枢:,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使皮肤毛细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减少,散热量

减少,同时肌肉和肝脏等产热增多,使体温回升至正常水平。(2)健康人的内环境成分和

理化性质能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其中体温一般维持在37℃左右,图中S点为正常温

度,体温持续偏高,将会导致内环境稳态失调。(3)病毒侵入人体后,人体通过细胞免疫

使侵入病毒的细胞裂解,通过体液免疫清除血液中的病毒,相应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图

解如答案所示。

答案(D高于神经一体液产热散热

(2)失调

(3)裂解被病毒入侵的宿主细胞:

刺激,一增殖、分化一记忆;细胞

抗原--T细胞--------效应%细胞

靶细胞

—与靶细胞―

裂解死亡

密切接触

清除血液中的病毒:

产生抗体、

淋巴-浆田胞一抗体与抗原

抗原f/,f1细心工细胞罂■特异性结合

记材细胞

考点三血糖调节及水盐平衡调节

1.(2014•海南卷,14)给正常家兔静脉注射一定量的高渗葡萄糖溶液后,家兔体内发生一

定变化,一段时间后恢复正常。注射后随即发生的变化是()

A.红细胞吸水增加B.胰岛素分泌降低

C.肝糖原的分解增加D.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

解析给正常家兔静脉注射一定量的高渗葡萄糖溶液后,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红细胞

失水;血糖浓度升高,胰岛素分泌增加,肝糖原分解减少,故选D。

答案D

2.(2012•课标,3,6)哺乳动物因长时间未饮水致机体脱水时,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

A.血浆渗透压降低

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C.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到的刺激减弱

D.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

解析长时间未饮水的哺乳动物的血浆渗透压会升高,从而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

使其产生兴奋,合成抗利尿激素增多,使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增强。

答案B

3.(2011•北京理综,5)一次性过量饮水会造成人体细胞肿胀,功能受损。可用静脉滴注高

浓度盐水(1.8%NaCl溶液)对患者进行治疗。其原理是()

A.升高细胞外液的离子浓度

B.促进抗利尿激素的分泌

C.降低细胞内液的离子浓度

D.减少细胞外液液体总量

解析过量饮水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细胞吸水过多而肿胀。静脉滴注高浓度的盐水

可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使肿胀细胞失水而恢复正常,以此对患者进行治疗,故A选

项正确。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会抑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故B选项错误。静脉滴注高

浓度盐水可使细胞外液浓度增大,渗透压升高,从而使细胞失水,细胞内液的离子浓度

升高,故C选项错误。静脉滴注高浓度盐水可使细胞外液液体总量增加,故D选项错误。

答案A

4.(2014•课标全国卷I,31)已知5%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与动物血浆渗透压基本相同。现

给正常小鼠静脉输入一定量的该葡萄糖溶液,葡萄糖溶液的输入对小鼠会有一定影响。

回答下列问题:

(1)输入的葡萄糖进入细胞,经过氧化分解,其终产物中的气体可进入细胞外液,并通

过循环系统运输到系统被排出体外。若该气体的排出出现障碍,则会引起细胞

外液的pH。

(2)血浆中的葡萄糖不断进入细胞被利用,细胞外液渗透压,尿量__,从而

使渗透压恢复到原来的水平。

(3)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发生变化时,细胞内液的渗透压________(填"会”或“不会”)

发生变化。

解析(1)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参与氧化分解,彻底氧化分解产生的终产物为水和二氧

化碳,二氧化碳通过自由扩散进入内环境,通过循环系统运输到呼吸系统排出体外,如

果该过程受阻,则细胞外液中二氧化碳积累过多,会造成pH下降。(2)血浆葡萄糖大量

进入组织细胞,则血浆中溶质微粒减少,血浆渗透压下降,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

使得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弱,尿量增多。(3)

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处于渗透平衡状态,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发生变化时,会使细胞吸水

或失水,导致细胞内液的渗透压也发生改变。

答案(1)呼吸下降(2)降低增加(3)会

5.(2014•安徽卷,30)胰岛细胞的内分泌活动的协调有利于维持血糖平衡。

(1)支配胰岛细胞的交感神经兴奋时,其末梢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促进胰岛A细胞的分

泌,却抑制胰岛B细胞的分泌,原因是。

(2)胰岛素可通过作用于下丘脑神经元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验证此实验的实验思路

是:将大鼠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在其下丘脑神经元周围施加适量的胰岛素溶液,另一组

施加,测定并比较施加试剂前后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浓度。为使实验结果更明

显,实验过程中应将血糖维持在比正常浓度(填“稍高”或“稍低”)的水平。

(3)用高浓度的糖溶液饲喂一只动物后,每隔30min检测其血糖浓度,结果见F表。请在

坐标图上绘制血糖浓度变化的曲线图,并根据血糖浓度变化在同一坐标图上画出胰岛素

浓度变化趋势的曲线图。

时间/min0306090120150

血糖浓度

0.751.251.100.900.750.75

(mg•mL')

(4)胰岛B细胞含有与某病毒相似的,若人体感染该病毒,自身免疫系统在消灭

病毒时可破坏胰岛B细胞,引起I型糖尿病,该病可通过注射胰岛素治疗。用基因工程

技术生产胰岛素的主要步骤:获取胰岛素A、B链基因,构建,将其导入

的大肠杆菌,筛选可稳定表达的菌株。

解析(1)去甲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都能升高血糖浓度,具有协同作用,而与胰岛素为

拮抗作用。当二者浓度上升时,通过反馈调节,抑制胰岛素分泌,升高血糖浓度。(2)实

验是验证胰岛素可通过作用于下丘脑神经元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自变量为下丘脑神

经元周围的胰岛素,因变量为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浓度,故实验组在其下丘脑神经元周

围施加适量的胰岛素溶液,对照组应加入等量生理盐水。因为胰高血糖素的作用是升高

血糖浓度,在低血糖时分泌较多,故为使实验结果更明显,应将血糖维持在比正常浓度

低的水平。(3)把表格中数据转换成坐标曲线即可。血糖浓度低时胰岛素含量低,随血糖

浓度升高,胰岛素含量升高,二者曲线趋势相同。(4)免疫系统会攻击胰岛B细胞,说明

胰岛B细胞含有和该病毒相似的抗原。基因工程技术主要步骤:获取目的基因;构建目

的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受体细胞(微生物细胞要用钙离子处理使之处于感受态);目的基

因的检测和鉴定。

答案(1)去甲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都能升高血糖浓度,具有协同作用,与胰岛素为拮

抗作用,通过调节,抑制胰岛素分泌

(2)等量生理盐水稍低

(3)如图所示

Jj]一血糖友

—胰岛素

g1.50空

疆尸"

襄0.60%NT籁

等0.30卦

0306090120150

时间/min

(4)抗原胰岛素基因表达载体感受态

考向分析

考点扫描命题规律备考指南

L着重考查内环境的三种组成1.结合内环境模式图界定内环境、

1.内环境的组成与成分及其相互转化关系。细胞内液及其内在关系。

稳态(五年十考)2.稳态维持的神经一体液一免2.以下丘脑为切入点分析寒冷环境

2.体温调节(五年六疫调节网络。中产热与散热调节机制及途径。

考)3.考查寒冷环境中体温调节机3.以抗利尿激素产生、释放及作用

3.水盐平衡及调节制及相关激素或结构。部位为切入点,把握水平衡调节机

(五年四考)4.着重考查细胞外液渗透压变制。

4.血糖平衡与调节化及调节机制。4.构建血糖调节、体温调节及水平

(五年十五考)5.血糖平衡与调节机制;糖尿病衡调节模型,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

成因与防治。解。

专题十五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

j五年高考真题看

考点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1.(2014•安徽卷,6)给狗喂食会引起唾液分泌,但铃声刺激不会。若每次在铃声后即给狗

喂食,这样多次结合后,狗一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大脑皮层没有参与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泌的过程

B.食物引起味觉和铃声引起唾液分泌属于不同的反射

C.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可促进相关的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

D.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和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相同

解析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泌为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相关神经中枢参与,故A错。

铃声引起唾液分泌为条件反射,食物引起味觉不是完整的反射活动,故B错。铃声和喂

食反复结合可促进相关的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如加强神经元之间新的突触联系,

以形成条件反射,故c正确。铃声引起唾液分泌为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神经中枢参

与,食物引起唾液分泌为非条件反射.,神经中枢在延髓,故D错。

答案C

2.(2014•海南卷,15)当快速牵拉骨骼肌时,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过程。据图判断下

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感受器位于骨骼肌中

B.d处位于传出神经上

C.从a到d构成•个完整的反射弧

D.牵拉骨骼肌时,c处可检测到神经递质

解析由图中突触的结构和神经节所在的位置可知,b为传入神经,当快速牵拉骨骼肌

时,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感受器位于骨骼肌中,A正确;传入神经的胞体在灰质以

外,d处位于传出神经上,B正确;从a到d没有效应器,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C

错误;牵拉骨骼肌时,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过程,说明有神经兴奋的传递,c处可检

测到神经递质,D正确。

答案C

3.(2012•全国新课标)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

A.这一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B.这是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是唾液腺

C.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

D.这一过程中有“电一化学一电”信号的转化

解析看到酸梅分泌唾液应属“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其中酸梅色泽可刺

激视觉感受器进而引发兴奋的传导及反射的形成。

答案c

4.(2011•江苏,13)下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I、

H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

B.切断d、刺激b,不会引起效应器收缩

C.兴奋在结构c和结构b的传导速度相同

1).II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一化学信号-电信号

解析正常机体内,兴奋从感受器向效应器方向单向传导;由图示知d为传入神经,b为

传出神经,切断d,刺激b,会引起效应器收缩;兴奋在突触(即结构c)处的传递速度慢

于神经纤维(即结构b)上的传导速度;II为突触后膜,发生的信号变化是化学信号一电

信号。

答案A

5.(2015•福建卷,27)兴奋性是指细胞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的能力。为探究不同缺氧时间对

中枢神经细胞兴奋性的影响,研究人员先将体外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置于含氧培养

液中,测定单细胞的静息电位和阈强度(引发神经冲动的最小电刺激强度),之后再将其

置于无氧培养液中,于不同时间点重复上述测定,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

-45静息电位/mV

注:“对照”的数值是在含氧培养液中测得的

(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o

(2)静息电位水平是影响细胞兴奋性水平的因素之一,图中静息电位数值是以细胞膜的

侧为参照,并将该侧电位水平定义为omVo据图分析,当静息电位由一60mV

变为一65mV时,神经细胞的兴奋性水平o

(3)在缺氧处理20min时,给予细胞25pA强度的单个电刺激,(能/不能)记录

到神经冲动,判断理由是。

(4)在含氧培养液中,细胞内ATP主要在合成。在无氧培养液中,细胞内ATP含

量逐渐减少,对细胞通过_______方式跨膜转运离子产生影响,这是缺氧引起神经细胞

兴奋性改变的可能机制之■»

解析本题考查神经调节和实验探究相关知识,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和实验与

探究能力。难度适中。(1)从实验目的探究不同缺氧时间对中枢神经细胞兴奋性的影响,

可以得出自变量是缺氧时间,因变量是中枢神经细胞兴奋性。(2)静息电位细胞膜两侧的

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据曲线图分析静息电位数值为负值,因此静息电位数值是以细胞

膜外侧为参照并定义为0mV。据柱形图分析,当静息电位由一60mV变为-65mV时,缺

氧时间由0min变为20min,阈强度由29pA变为34pA,即引发神经冲动的最小电刺激

强度变大,说明神经细胞的兴奋性水平降低。(3)据柱形图分析缺氧处理20min,阈强度

大约34pA,因此给予细胞25PA强度的单个电刺激,刺激强度低于阈强度,不能记录到

神经冲动。(4)在含氧培养液中,细胞内ATP主要由线粒体通过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合

成。在无氧培养液中,细胞内ATP含量减少,将影响需要消耗细胞内能量的主动运输,

这可能是缺氧引起神经细胞兴奋性改变的机制之-»

答案(1)缺氧时间

(2)外降低

(3)不能刺激强度低于阈强度

(4)线粒体(或线粒体内膜)主动运输

6.(2012•新课标全国卷,30)肺牵张反射是调节呼吸的反射之一,图(a)为肺牵张反射示意

图。该反射的感受器位于肺中。深吸气后肺扩张,感受器兴奋,神经冲动经传入神经传

入脑干,抑制吸气,引起呼气。

大脑皮层

图(a)图(b)

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a、b、c、d是反射弧的组成部分,a是,b是,c是

,d是_。

(2)人体要屏住呼吸必须受到图(a)中的调控。

(3)图(a)中神经元①和②之间形成的突触[放大后的突触如图(b)所示]中,突触小体是神

经元①的(填“轴突”、“树突”或“细胞体”)末端膨大形成的,突触后膜位

于神经元②的(填“轴突”、“树突”或“细胞体”)«

解析理解反射弧的组成及分级调节机制是解题的关键。由图(a)及题干描述可知,该反

射弧的感受器位于肺中,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后,神经冲动沿传入神经(b)传导到脑

干中的神经中枢(a),再沿传出神经(c)传到效应器(d),引起呼吸肌收缩,产生深吸气动

作使肺扩张(引起呼气)。人体屏住呼吸是有大脑皮层参与的有意识的活动•图(b)中的突

触小体是由上一神经元的轴突末梢膨大形成的,突触后膜位于下一神经元的细胞体,形

成了轴突一细胞体型突触。

答案(1)神经中枢传入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

(2)大脑皮层(3)轴突细胞体

考点二兴奋的传导与传递

1.(2015•浙江卷,4)血液中K+浓度急性降低到一定程度会导致膝反射减弱,下列解释合

理的是()

A.伸肌细胞膜的动作电位不能传播到肌纤维内部

B.传出神经元去极化时膜对E的通透性增大

C.兴奋在传入神经元传导过程中逐渐减弱

D.可兴奋细胞静息膜电位的绝对值增大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兴奋的传导等知识点,意在考查基本概念理解和分析能力。难度适

中。细胞膜的动作电位可通过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入到肌纤维的内部,A错误;传出神经

元在去极化时Na+通道开放,Na+大量内流,所以是膜对Na卡的通透性增大,B错误:兴奋

在传导的过程中动作电位的大小不会因传导距离的增加而衰减,C错误;可兴奋细胞的

静息电位是由于K+外流引起的,所以当血液中C浓度急性降低导致细胞外-浓度比较低

后进而导致可兴奋细胞的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增大,引起神经元不易产生兴奋,最后导致

膝反射减弱,D正确。

答案D

2.(2015•江苏卷,18)下图表示当有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神经递质从突触小泡内释

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的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可避免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

B.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

C.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上相应的离子通道开放

D.图中离子通道开放后,Na+和C1一同时内流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神经递质释放与作用机制,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

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A项对•,神经递质在突触前神经细

胞内合成,经高尔基体加工后,储存在突触小泡内,以防止被胞浆内其他酶系所破坏;B

项对,神经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C

项对,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使突触后膜上相应的离子通道开放,提高膜对Na+或C厂的

通透性;D项错,若为兴奋性化学递质与后膜受体结合,Na+内流,若为抑制性化学递质

与后膜受体结合,内流。

答案D

3.(2014•江苏卷,11)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元受到刺激时,贮存于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就会释放出来

B.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也可能抑制下一神经元

C.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双向的

D.神经元细胞膜外Na+的内流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

解析当神经元受到刺激时,若该刺激很弱不能引起神经元兴奋,则贮存于突触小泡内

的神经递质不会被释放,A错误;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可能是兴奋性神经递质,也

可能是抑制性神经递质,可能引起下一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B正确;兴奋只能从突触

前膜到达后膜,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C错误;神经元细胞膜内C的外流

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Na+的内流是形成动作电位的基础,D错误。

答案B

4.(2013•四川卷,3)右图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

标本,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称“神经一肌

接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一肌接头”处可发生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的转变

B.电刺激①处,肌肉会收缩,灵敏电流计指针也会偏转

C.电刺激②处,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计会记录到电位变化

D.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

解析根据题干说明“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那么兴奋传递方向

在此处只能是神经一肌肉,故刺激②处,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计不会记录到电位变化。

答案C

5.(2015•海南卷,27)Na+在人体的内环境稳态维持和细胞兴奋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回答

下列问题:

(1)Na+和对维持血浆渗透压起重要作用,将红细胞放入0.9%的NaCl溶液中,细胞形

态(填"会”或“不会”)改变。

(2)Na+可与、等无机负离子共同存在于血浆中,一起参与缓冲物质的

构成。人血浆pH的正常范围是。

(3)神经细胞受到刺激产生兴奋主要是由于Na\引起膜电位改变而产生的。当兴

奋沿细胞膜传导时;整个细胞膜都会经历与受刺激点相同的o

解析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及神经细胞兴奋传导的相关知识,考查知识的识记,难度较

小。

(D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为生理盐水,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同,红细胞放入其

中之后,水分子进出细胞的量相等,所以细胞的形态不会改变。(3)血浆中的缓冲物质是

HCO;HPOr,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人体血浆pH的正常范围是7.35〜7.45。(4)受到刺

激时,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Na卡内流,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

侧,表现为外负内正,与相邻部位产生电位差。在兴奋部位和未兴奋部位之间由于电位

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这样就形成了局部电流,这种局部电流又刺激相近的未兴奋

部位发生同样的电位变化,如此进行下去,将兴奋向前传导。

答案(1)不会

(2)HC0rHPOr7.35~7.45

(3)内流电位变化

6.(2014•四川卷,8)某人行走时,足部突然受到伤害性刺激,迅速抬脚。下图为相关反射

弧示意图。

伤害性刺激肌肉

(D图示反射弧中,a是________。当兴奋到达b点时•,神经纤维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变为

。当兴奋到达c处时,该结构发生的信号转变是。

(2)伤害性刺激产生的信号传到会形成痛觉。此时,内脏神经支配的肾上腺分泌

的肾上腺素增加,导致心率加快,这种生理活动的调节方式是。

(3)伤害引起的疼痛可通过下丘脑促进垂体释放,直接促进对水的重吸

收。

(4)当细菌感染足部伤口时,机体首先发起攻击的免疫细胞是o未被清除的病原

体经过一系列过程,其抗原会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为。

解析(D据图可知,a所在神经上可以观察到神经节,a表示传入神经;兴奋在神经纤

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静息时神经纤维膜两侧电位为外正内负,当兴奋时,神经纤

维两侧电位变为外负内正,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由突触完成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

再转变为电信号的过程。(2)痛觉的形成在大脑皮层,神经支配腺体分泌相关的激素,进

而导致心率加快,该调节为神经一体液调节。(3)下丘脑能促进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促

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4)病原体侵入机体后首先被吞噬细胞识别并吞噬处

理,未被清除的病原体经过一系列过程,其抗原会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

细胞,浆细胞会进一步合成分泌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

答案(1)传入神经外负内正电信号一化学信号一电信号

(2)大脑皮层神经一体液调节

(3)抗利尿激素肾小管和集合管

(4)吞噬细胞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考点三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及人脑的高级功能与相关生理实验

1.(2015•北京卷,29)为了探究治疗机体对某种药物依赖的有效途径,我国科研人员进行

了如下研究。

静脉导管

指示灯

非给药杆

(1)将大鼠置于自身给药箱中(如图)。当大鼠按压非给药杆时指示灯不亮,药泵不给药;

按压给药杆时指示灯亮,药泵通过静脉导管向大鼠注射一定量药物。灯亮时,光刺激大

鼠视网膜,引起视神经细胞产生,传至末梢,释放,作用于突触

一上的受体。信息传至视中枢,产生视觉。多次重复训练后,大量在光信号与给

药之间建立联系。当单位时间内大鼠按压给药杆的次数达到一定程度时,即可被视为对

该药物形成依赖。以下将这种大鼠简称D鼠。

(2)研究发现,D鼠相关脑内酶A含量和活性均明显升高。为探讨酶A活性对药物依赖的

影响,在两组D鼠相关脑内区注射酶A活性抑制剂或生理盐水后,再分别放入自身给药

箱,记录单位时间内两组D鼠。与对照组相比,若抑制剂组的D鼠,则

表明抑制酶A的活性可以降低D鼠对药物的依赖。

(3)研究者设计了一种能与编码酶A的mRNA互补结合的,含22个核甘酸的RNA,它能进

入细胞,促进编码酶A的mRNA降解。将这种小RNA用溶剂M溶解后,注射到D鼠相关脑

区,引起醐A含量明显下降,D鼠对药物的依赖降低。进行本实验时要同时进行一个对照

处理,将一小段RNA用(填“生理盐水”或“蒸储水”或“溶剂M”)溶解,注射

到D鼠的相关脑区,这段小RNA的最佳设计为:与实验组使用的小RNA相比,其核甘酸的

(多选,只填序号)

a.种类相同b.种类不同c.数目相同

d.数目不同e.序列完全相同f.序列完全不同

若此对照组D鼠相关脑区内酶A含量无明显变化,则可以证明等因素对实验组结

果无影响。

解析(1)当神经细胞受到外界刺激,会产生兴奋,在细胞内以局部电流的方式进行传

导,当达到与下个神经元细胞的连接处(突触小体),会由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并作

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从而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细胞的兴奋或者抑制。(2)通过对

题干材料的分析得知:小鼠对药物的依赖指标是给药的次数或用量,而对其给药又是通

过其按压给药杆的次数来决定的,所以其对药物越是依赖则小鼠按压给药杆的次数则越

多。若抑制剂组的D鼠按压给药杆的次数小于对照组D鼠按压给药杆的次数,则说明抑制

酶A的活性可以降低D鼠对该药物的依赖。(3)实验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在实验中要严格

控制单一变量,所以给实验鼠注射“小RNA用溶剂M溶解后”,则其对照组应只注射“溶

剂『';若探讨对小RNA的设计,则其对照组应是所含的“核甘酸的种类和数目”都应该

相同,唯一不同的应该是“核甘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答案(1)兴奋神经递质后膜

(2)按压给药杆的次数单位时间内按压给药杆次数减少

(3)溶剂Macf溶剂以小RNA核甘酸的数量和种类

2.(2014•浙江卷,31)为验证反射弧的组成与作用,某同学提出了以

下实验思路:

取蛙1只,捣毁该蛙的脑,将其悬挂起来。

①用1%HZS0“溶液刺激该蛙左后肢的趾端(如图),观察是否屈腿。

②洗去H2SOI,再用1%HzSO,溶液刺激该蛙左后肢的趾端,测量该刺

激与屈腿是否同时发生.

③分离得到该蛙左后肢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用电刺激直接刺激腓肠肌,观察其是否

收缩。

④用电刺激直接刺激上述标本的腓肠肌肌细胞,在坐骨神经上是否能测量到电位变化。

(说明:实验条件适宜;实验中的刺激强度足够;屈腿反射属于屈反射)

请回答:

(1)设计表格,并将预测的实验结果与结果的原因分析填入表中。

(2)为了验证屈腿反射的反射中枢所在部位,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写出第⑤项实验思路。

解析(1)屈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而不在大脑,所以即使捣毁大脑,仍然可以发生屈反

射;由于兴奋的传导与传递需要时间,所以刺激和屈腿不能同时发生;肌肉细胞和神经

细胞•样可以兴奋,刺激能产生兴奋从而使肌肉收缩;传出神经和腓肠肌细胞间相当于

突触结构,兴奋传递具有单向的特点,即只能由传出神经到腓肠肌而不能从腓肠肌到传

出神经,所以神经上检测不到电位变化。(2)验证反射中枢存在的部位,应设计破坏脊髓

的实验组。

答案(D

验证反射弧的组成与作用实验的预测结果及结果分析表

思路预测结果结果的原因分析

①是反射弧完整,能够对刺激作出反应

刺激产生的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和传递需要时间,

②否

故刺激与屈腿不会同时发生

电刺激使腓肠肌的肌细胞产生动作电位或兴奋,引起

③是

肌肉收缩

兴奋在神经肌肉接点的传递是单向的,故坐骨神经上

④否

测不到电位变化

(2)⑤捣毁该蛙的脊髓,刺激其右后肢的趾端,观察是否屈腿。

I考向分析

考点扫描命题规律备考指南

1.黑仙掌握反射弧五环节及其识别。

1.反射和反射弧(五1.考查反射的类型(条件反

2.结合模式图及相关电荷分布特点分

年九考)射、非条件反射)。

析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形成机制与兴

2.兴奋的传导与传2.结合具体模型考查反射弧

奋传导、传递特点。

递(五年十一考)的组成及各环节功能。

3.联系具体案例理解神经系统的分级

3.神经系统的分级3.考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

调节。

调节及人脑的高级传导及相关电位变化机制。

4.分条列举大脑皮层的重要功

功能(五年四考)4.考查大脑皮层的功能及神

能,并分类记忆其语言中枢及损

经调节生理实验。

伤症。

专题十六人和高等动物的体液调节

步五年高考真题二式

考点一脊椎动物激素的调节

1.(2015•重庆卷,3)下表为某人血液化验的两项结果:

项目测定值参考范围单位

甲状腺激素10.03.1-6.8(pmol•L-1)

胰岛素1.75.0-20.0(mIU•L-1)

据此分析,其体内最可能发生的是()

A.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B.血糖含量低于正常

C.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D.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加速解析本题考查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考查识记和

理解能力。难度适中。甲状腺激素能够提高人体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该个体甲状腺激素

含量较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升高,A错误;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具有负反馈调节的

特点,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较高时,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则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