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内蒙古包头市中考历史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内蒙古包头市中考历史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内蒙古包头市中考历史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内蒙古包头市中考历史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内蒙古包头市中考历史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内蒙古包头市中考历史最后一模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1933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一封信中写道:“您已经成为各国力求在现行(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运用明智实验(国家干预)以纠正我们和会弊病的人们的委托人。”“您”是指A.丘吉尔 B.斯大林 C.罗斯福 D.杜鲁门2.在中国民族大家庭里,民族融合是主流,下面关于民族交往的史实表述正确的是()A.唐朝时,唐玄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B.宋朝时,我国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C.明朝时,设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的管辖D.清朝时,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新疆地区3.下列情景符合1935年英法两国生产或生活状况的有()①汉姆利用电灯照明②卡尔用笔记本电脑作课件③珍妮在学校用油印机印试卷④玛丽坐在汽车上用留声机播放音乐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4.西周时期,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和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命令,并承担相应的义务。这一制度是()A.奴隶制B.禅让制C.分封制D.部县制5.有人认为,孝文帝改革是“消极的汉化”是北魏政治危机的开端。但有人认为,孝文帝改革把拓跋部政权推进到一个新高度,是符合历史趋势的。从中华民族这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大家庭发展的角度看,孝文帝改革的影响没有()A.结束北方分裂割据局面B.加速北方民族封建化进程C.促进北方经济恢复发展D.促进北方民族融合6.下图中能反映我国进入人类文明时代的标志是A.稻谷B.半地穴式房屋C.甲骨文D.司母戊鼎7.电影(伴床棉被》讲述了红军长征时期,3名女红军借宿在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床被子剪下一半留给老人。一床被子,剪成两半,永远相连,体现的长征精神是A.坚定的革命理想和信念B.革命乐观主义C.军民紧密团结患难与共D.革命英雄主义8.“我们美国正在打一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这不仅仅是一种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而且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生存的战争。我们正在为挽救一种伟大而珍贵的政府而战,既是为我们自己,也是为全世界。”材料中“战争”的影响说法不.正.确.的是A.美国经济复苏,从根本上消除了经济危机B.维护了资本主义制度C.增强了联邦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D.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基础9.1945年7月,指挥新四军在大冶九眼桥歼灭日、伪军一百三十余人,俘敌三十余人的是A.张体学B.王首道C.王震D.罗通10.初中历史学习,注重课本知识的完整性,除课本正文外,还有栏目、注释、史海拾贝、学习方法、大事年表等,以达知识点的全面。如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是在()A.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 B.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C.十七.十八世纪 D.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11.“大量‘积极的’美国电影在大选的关键时刻涌入意大利,美国国务院鼓励电影公司重新发行在大选中帮助赢得反共选票的电影,相反华盛顿要求暂缓在法国上映揭露资本主义弊病的电影,以防止被法国共产党利用。”材料所述现象反映了美国()A.出台马歇尔计划 B.实施冷战政策C.支持成立欧共体 D.实行“和平演变”12.时空观念是重要的历史学科素养。下列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事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德国突袭波兰雅尔塔会议的召开《联合国家宣言》发表太平洋战争爆发A.①②③④B.①④②③C.②③④①D.①④③②13.当你漫步罗浮宫时,解说员指着一黑色的石柱说:“这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请你判断,此文物应产生于何处,该法典用哪种文字记载A.两河流域,楔形文字 B.两河流域,拉丁字母C.印度河流域,甲骨文 D.尼罗河流域,象形文字14.1937年,著名画家毕加索在展出自己的画作时,一位德国军官问他:“先生,这是您的杰作吗?”,毕加索反讥道:“不!先生,这是你们的‘杰作’。”这幅画作揭露的是德国法西斯的()A.制造国会纵火案 B.屠杀埃塞俄比亚人民C.轰炸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 D.大规模屠杀犹太人15.从下列四张学习卡片上,你可以提炼的学习主题是A.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B.国家的统一与发展C.对外的交往与进步 D.经济的繁荣与昌盛16.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农业和手工业由个体的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必然使生产力大大获得解放。这样就为发展工业和农业的生产创造了社会条件。材料叙述的事件说明A.人民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B.社会主义制度促进生产的发展C.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D.社会主义一定要以公有制为主体17.被誉为“两弹元勋”和“党的好干部”的分别是:A.邓稼先和雷锋 B.焦裕禄和王进喜 C.邓稼先和焦裕禄 D.王进喜和焦裕禄18.下图表是1952年—1956年中国经济成分结构变动情况表。导致发生表格中经济成分变动的主要原因是()A.土地改革完成B.三大改造基本完成C.人民公社化运动D.实行承包责任制19.“前英国外交大臣回忆道:英中谈判……对某些用词,英文与中文如何表达是一个难点。比如,邓小平提出的虽然只是4个字,但联合声明中用了几千字的篇幅进行诠释。”这里的“4个字”应当是A.对外开放B.对内改革C.“一国两制”D.澳门回归20.下图反映了我国公有制、私有制经济成分比重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是A.进行土地改革B.实行三大改造C.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D.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1.1709年,利物浦第一艘运奴船开往非洲,到18世纪末,利物浦已经成为欧洲最大的贩奴港口。与以上材料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工业革命B.文艺复兴C.三角贸易D.独立战争22.阅读下表,由此可得出的最恰当结论是黄海海战中日双方兵力、损失对比表项目参战舰艇(艘)火炮(门)兵力(人)舰船损失伤亡人数中方1219122345艘沉没约1200日方1227235665艘重伤约600A.中国北洋水师损失殆尽B.此战使清政府开始避战求和C.中国北洋水师主力尚存D.此战导致《马关条约》的签订23.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它标志着世界大战正式结束。下列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战前,英法美等国姑息、退让、妥协、纵容政策助长了德意日侵略野心B.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抗战是同盟国取得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C.作为东方主战场,中国的抗战对日本投降起了决定性作用D.战争中联合国正式成立,挽救了人类文明,恢复了世界和平,推动了人类社会进步24.“世界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是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的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是唯一的军事超级大国,但靠军事力量能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少。”对材料所述观点的理解,正确的是A.“世界秩序”是指两极格局 B.美国主宰着新的世界秩序C.当前呈现出多极化发展趋势 D.世界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是________的使用。26.________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________会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关键性战役。27.根据下列提示写出对应的组织名称: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________。两极格局中以美国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________。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________。以实现世界贸易自由化为宗旨的国际组织:________。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7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从1928年到1937年,苏联连续实施了两个五年计划,通过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集体化和以行政手段保证高积累、高投资等方式,快速实现了工业化的初期目标,使苏联从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进入到工业化国家行列。——《高中历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指出苏联实施两个五年计划期间的领导人。小历同学认为,苏联工业化建设成就既显示了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的优势,又存在着严重的弊端。你同意他的看法吗?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29.(6分)材料: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的繁盛期。指南针的发明与运用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指南针发明的时间?罗兹.墨菲的说法对吗?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说明理由。30.(7分)中国坚定不移的搏击全球化的浪潮。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困扰世界的很多问题,并不是经济全球化造成的。把困扰世界的问题简单归咎于经济全球化,既不符合事实,也无助于问题解决。历史地看,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不是人为造出来的。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促进了商品资本流动、科技文明进步、各国人民交往。当年,中国对经济全球化也有过疑虑,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也有过忐忑。但是,我们认为,融入世界经济是历史大方向,中国经济要发展,就要敢于到世界市场的汪洋大海中去游泳,如果永远不敢到大海中去经风雨、见世面,总有一天会在大海中溺水而亡。所以,中国勇敢迈向了世界市场。——在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据材料概括中国为何要坚定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材料二08年国际金融危机和09年欧债危机加剧了底层民众生活困难,矛盾愈益突出。2016年以来,我们所熟悉的世界正在发生巨大变化,美国特朗普似乎要掀反全球化浪潮,英国公投脱欧,其他欧洲国家内的疑欧势力看涨,极右翼势力纷纷抬头,不论民粹主义政党是否上台,这股力量已经导致欧洲国家的内外政策发生调整和变化,包括对移民、全球化、反恐等,西方有学者预判全球化会出现大倒退。——“从民粹思潮看欧洲政治风向之变”《光明日报》2018年1月22日材料二“脱欧”是指脱离哪个组织?这一组织的成立有何意义?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判断,全球化进程是否会出现材料二有学者预判的大倒退?请阐明理由。(无理由不得分)据所学知识概述,中国如何应对当今世界全球化的挑战?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C【解析】

根据“1933年”年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中“明智试验”指罗斯福新政。面对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危机,罗斯福1933年上任后立即宣布实行新政,他先后颁布《工业复兴法》等70个法案,全面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提供了先例。所以“您”指的是罗斯福。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2、D【解析】试题分析: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此题考查的是古代我国各个朝代民族交往的史实,属基础题。我们可以用排除法:A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的是“唐太宗”不是“唐玄宗”;B是“元朝时”形成的新的民族“回族”不是宋朝;1727年,清朝开始设置驻藏大臣,故C“明朝时”是错误的。故正确答案选择D。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3、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电灯、油印机、留声机、汽车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到1935年都已发明使用。故①③④符合题意。笔记本电脑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到1935年,尚未发明,故②不符合题意。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4、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时期为了巩固封建统治,实行了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封给亲属、功臣,让他们当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西周通过分封诸侯,开发了边疆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A项不符合题意;B项是在尧舜禹时期实行的制度;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5、A【解析】

据所学知,北魏孝文帝改革采取了一系列的汉化措施,加速北方民族封建化进程,促进北方民族融合,促进北方经济恢复发展。A项结束北方分裂割据局面早在孝文帝改革前就实现了。439年,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493年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大举改革。故A项正确。BCD是孝文帝改革的影响,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点睛】注意对材料的解读,识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及影响。6、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距今五六千年的半坡原始居民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子里,屋里有灶坑,供炊煮和取暖用。故B项正确;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水稻;甲骨文和司母戊鼎反映的是商朝人民的生活。本题正确的选项是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半坡原始居民的相关知识,属于识记层面,难度不大。但是容河姆渡原始居民记混,河姆渡原始居民居住着干栏式的房子;半坡原始居民居住着半地穴式的房子。7、C【解析】

根据“红军长征时期,3名女红军借宿在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床被子剪下一半留给老人。一床被子,剪成两半,永远相连”这个反映的是红军长征时老百姓与红军战士的关系,体现的长征精神是军民紧密团结、患难与共。故C项正确。A、B、D选项均属于长征精神的内涵,但均不能由题干材料信息体现出,故A、B、D错误。所以本题选C。【点睛】本题解题关键在于女红军借宿老人家中,体现的是军民关系。8、D【解析】

根据“这不仅仅是一种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而且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生存的战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罗斯福新政,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与罗斯福新政没有直接关系,D符合题意。1929-1933年经济危机给美国带来了许多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罗斯福总统为了挽救资本主义制度,缓解经济危机,实施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政,新政取得了显著成效。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利明显增强。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ABC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9、A【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7月1日,日伪军在九眼桥集中万余人,进攻我新四军,张体学旅长指挥部队与敌激战一天一夜,毙、伤日、伪军130余人,俘虏3000余人,缴获轻、重武器3000余件,子弹10万余发,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故选A。10、B【解析】

依据题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是在”,结合所学知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后,第二次工业革命始于19世纪70年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和资本日益高度集中,垄断组织产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于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11、B【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1948年即美国进入冷战时期后,大量的富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的美国电影涌入意大利,美国国务院鼓励电影公司重新发行在大选中帮助赢得反共选票的电影,相反华盛顿要求暂缓在法国上映揭露资本主义弊病的电影,以防止被法国共产党利用,可见美国电影在欧洲的发行具有强烈的反共、遏制社会主义的色彩,说明美国电影成为实施冷战的工具,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12、D【解析】

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太平洋战争爆发,1941年12月7日,日本突袭位于珍珠港的美国海军基地。美国对日宣战后,与日本交战多年的中国也跟着宣战,德国和意大利也对美宣战。1942年1月1日,中、苏、美、英等26国在华盛顿发表《联合国国家宣言》。宣言表示宣告各国政府保证使用全部的军事和经济资源,反对同它们处于战争状态的德意日三国及其仆从国;每个国家的政府保证互相合作,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1945年2月,美国、英国、苏联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苏联的雅尔塔召开会议。会议决定打败德国以后,要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同时,还决定成立联合国。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本法西斯的作战。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为①④③②,D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熟悉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历史事件,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13、A【解析】

题干的“这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解题的关键,联系已学知识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发现最早最完整的成文法典,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社会的情况,法典全文用楔形文字铭刻。古巴比伦王国位于两河流域,因此A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A。14、C【解析】

依据题干关键词“1937年、毕加索、德国”,结合所学可知,《格尔尼卡》是西班牙著名画家毕加索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杰作,画面表现的是1937年德国空袭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的情景,画作控诉了法西斯的暴行,故C符合题意;制造国会纵火案、屠杀埃塞俄比亚人民、大规模屠杀犹太人与题干无关,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1937年、毕加索、德国”是解题的关键,《格尔尼卡》是西班牙著名画家毕加索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杰作,画面表现的是1937年德国空袭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的情景,画作控诉了法西斯的暴行。15、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古代中国的民族交往的相关史实,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几幅学习卡片上信息的归纳与整合,张骞通西域加强与西域各族的交往,特别是标志着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北魏孝文帝改革加强了民族的融合;唐朝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民族团结,特别是对藏族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元朝回族的形成也体现了民族的融合的结果,据此分析可知A符合题意,故选A。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张骞通西域16、B【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农业和手工业由个体的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可知,题干反映的是三大改造,三大改造的完成,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起来。再根据“必然使生产力大大获得解放。这样就为发展工业和农业的生产创造了社会条件”可得出,社会主义制度促进生产的发展。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17、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邓稼先被誉为“两弹元勋”,焦裕禄被称为“党的好干部”,C符合题意;雷锋乐于助人,被称为“党的好儿子”,A排除;王进喜被称为“铁人”,BD排除。故选择C。18、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我国三大改造的相关史实。此题是图表题,考察的是学生的分析理解归纳能力。首先学生认真审题仔细阅读表头文字,其次认真观察表格内数字的变化,寻找规律,最后联系课本所学知识确定答案。从表头文字和表格中的时间对比,从1952到1956年最明显的是国营经济和合作社经济比例上升,个人经济、私营经济减少,资本主义经济消失。根据课本所学1956年出现这种现状的原因就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所以此题选择答案B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三大改造。19、C【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英国”“邓小平”“4个字”“联合声明”依据所学知识。“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随后中英两国政府经过两年谈判,于1984年底正式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设立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香港特别行政区。由此可知,题文中的“4个字”应当是“一国两制”。故选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英国”“邓小平”“4个字”“联合声明”,依此判断,在“一国两制”构想的指导下,中英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得出正确答案。20、B【解析】

依据题干的图片信息可知,1953-1956年底,我国开展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B项符合题意;土地改革的时间是1950-1952年底,A项不符合题意;人民公社化运动是1958年以后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左倾错误,C项不符合题意;1978年,我国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D项不符合题干图片的时间;由此可知,ACD三项的内容都与题干无关,排除;故选B。【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学生善于观察题干图片包含的信息,抓住关键时间1925-1957年之间的变化,私有制几乎为零,公有制大大增加的内容,结合课本关于三大改造的知识点解答本题,其他三项的事件的时间都与题干不相符,可以排除,由此可得正确答案。21、C【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16世纪,欧洲奴隶贩子从本国出发装载盐、布匹、朗姆酒等,在非洲换成奴隶沿着所谓的"中央航路"通过大西洋,在美洲换成糖、烟草和稻米等种植园产品以及金银和工业原料返航。在欧洲西部、非洲的几内亚湾附近、美洲西印度群岛之间,航线大致构成三角形状,被称作三角贸易。故C项正确。AB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22、C【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北洋水师损失殆尽是在威海卫战役中,故A不符合题意。甲午战前清政府就开始避战求和,故B不符合题意。根据题干表格信息可知提到是黄海海战中北洋舰队有5艘军舰沉没,但主力尚存,故C符合题意。《马关条约》的签订是在威海卫战役后,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23、D【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联合国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建立的,所以不可能在二战时期发挥作用。ABC项表述均正确,D项表述错误,故选D。24、C【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两极格局也随之瓦解,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日本、欧盟、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联盟的发展;世界“一超多强”的多极化成为一种历史趋势。故C项符合题意;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A排除;BD不符合史实,可排除。故选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铁农具与牛耕【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是铁农具与牛耕的使用。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和牛耕,战国时期,得到扩大、推广。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的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26、凡尔登斯大林格勒【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历时十个月,双方伤亡七十多万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残酷的战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1942年7月,德军开始集中力量进攻斯大林格勒。举世闻名的斯大林格勒会战由此开始。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会战以苏军的胜利宣告结束。从此,苏军开始了全线反攻。这次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关键性战役,极大地消耗了德军的有生力量,斯大林格勒战役不仅是苏德战场根本转折的开始,而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27、巴黎公社北约欧盟世界贸易组织【解析】

(1)依据所学可知,1871年,巴黎工人发动起义,1871年3月18日建立了巴黎公社。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巴黎公社的成立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它是代表工人阶级利益的政权,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2)依据所学可知,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12个西方国家代表在华盛顿集会,签订《北大西洋公约》,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形成了西方集体防御体系,以达到对抗苏联,称霸世界的目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是美国冷战政策在军事上的表现。(3)依据所学可知,二战后,欧洲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地位,为了在两极格局中增强自身的影响力以及发展经济的需要,欧洲国家走向了联合之路。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成立了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欧盟成立后,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欧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4)依据所学可知,世界贸易组织(WTO),中文简称世贸组织,1995年1月1日,在关贸总协定的基础上,成立了世界贸易组织,总部设在瑞士的日内瓦,是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和宗旨是:通过实施市场开放、非歧视和公平贸易等原则,达到推动实现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目标。世界贸易组织是当代最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之一,拥有164个成员,成员贸易总额达到全球的98%,有“经济联合国”之称。世贸组织的成立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1)斯大林。(2)同意。理由: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可以使苏联在短期内,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工业化,显示出其优势;但这种发展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发展比例失调,以行政手段发展经济,否定市场和商品经济,因此又存在严重的弊端。【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列宁逝世后,苏联人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努力奋斗。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1928-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超过法、英德,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可以使苏联在短期内,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工业化,显示出其优势;但这种发展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发展比例失调,以行政手段发展经济,否定市场和商品经济,因此又存在严重的弊端。所以小历说法正确,同意其观点。29、(1)北宋(2)对,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最繁荣、科技最发达、文化最昌盛、艺术最高深、人民生活水平最富裕的朝代。宋朝经济繁荣的表现有,农业上从越南引进占城稻,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棉花的种植扩展到长江流域,茶树的栽培也有很大发展;手工业:丝织业有很大发展,景德镇成为瓷都,造船业居世界首位;商业:大街小巷店铺林立,早市、夜市买卖昼夜不绝,各种小贩、货郎走街串巷叫卖,国外商客来往不绝,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科技方面: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三项火药、指南针、印刷术在宋朝被发明或是开始得到大规模实际的运用等。【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指南针于北宋时制成,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最繁荣、科技最发达、文化最昌盛、艺术最高深、人民生活水平最富裕的朝代。所以罗兹.墨菲的说法正确。宋朝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