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变化目录01.考点回顾02.提升演练01考点回顾考点1
美苏冷战(10年5考)九下P74—77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德国分裂、“北约”与“华约”的建立,认识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2024年是北约成立、德国分裂75周年】美苏冷战含义冷战[1]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美苏冷战背景①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军事、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称霸的欲望十分强烈。美国认为它的制度和观念是最优越的,全世界都应该实行和它一样的制度。②二战后,苏联的西部边界大大地向西推移,并在东欧国家建立起与苏联类似的社会主义制度,认为美国是其潜在的防御对象。③战后人心思定,和平与发展的思想深入人心[2019安徽15;2017安徽16(2)]续表美苏冷战根本原因美、苏两国的国家战略的对立和社会制度的巨大差异,使双方的对抗、冲突不断加剧[2020安徽14]序幕1946年,英国首相丘吉尔发表了“铁幕演说[2]”,揭开了冷战的序幕表现杜鲁门主义出台1947年3月,杜鲁门发表演说,声称援助希腊和土耳其,宣称美国将领导和帮助所有选择“自由制度”、抵抗极权统治的力量。这篇演说提出的政策被称为“杜鲁门主义[3]”。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续表美苏冷战表现马歇尔计划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4],企图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也是美国实施冷战政策的又一重要步骤;加强了美国对西欧的控制;促进了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稳定了西欧各国政局[2021安徽14]续表美苏冷战表现德国分裂背景德国法西斯政权垮台以后,美、苏、英、法四国分区占领了德国及其首都柏林。随着杜鲁门主义的出台,美、英、法与苏联在处理德国问题上的分歧越来越大。1948年,“柏林危机[5]”爆发续表美苏冷战表现德国分裂概况①1949年9月,在美、英、法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又称“联邦德国[6]”或“西德[7]”。②1949年10月,在苏占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又称“民主德国[8]”或“东德[9]”[2019安徽16(3)]影响从此,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续表美苏冷战表现北约与华约成立①1949年,美、英、法等12个国家在华盛顿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简称“北约[2]”,总部设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②1955年,为对抗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苏联同7个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3]”,简称“华约[4]”,总部设在苏联的莫斯科续表美苏冷战表现北约与华约影响美苏双方互相敌对,进而发展为两大集团的全面冷战对峙,两极格局[5]形成易错警示
德国分裂标志着欧洲冷战局面基本形成。结束1991年底,苏联解体[6],冷战结束实质美、苏两国对世界霸权的争夺续表美苏冷战影响消极①给世界和平与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②阻碍了全球一体化发展。③造成了德国、朝鲜的分裂,并引发局部战争积极①美、苏双方势均力敌,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爆发。②双方在核技术和空间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客观上推动了科技发展续表四国分区占领德国示意图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续表解读①局势特点:美、英、法占领区成立联邦德国,苏占区成立民主德国;柏林分裂为东西柏林,以柏林墙为界。解读①局势特点:华约成员国和北约成员国针锋相对,形成东西欧对峙状态,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是对峙前沿。续表②形成原因:1945年,德国法西斯战败投降,美、英、法、苏四国分区占领了德国及其首都柏林;随着冷战的进行,德国被分裂。②北约与华约形成对立的原因:美、苏双方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的差异和国家利益的冲突,使双方的对抗、冲突不断加剧;20世纪50年代,受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霸的影响,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同属美国阵营,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同属苏联阵营。续表项目学习
论从史出关于“冷战”起源的三种常见观点历史观点主要内容战略利益论美苏争锋属于典型的“零和博弈”。作为“天然对手”,两国都要寻求国际体系中的权力,美苏之间不可能保持友善关系,对抗不可避免格局论冷战的爆发源于二战后出现的两极结构,这种结构导致了所谓的安全困境。这种困境反过来加剧了双方的竞争历史观点主要内容社会制度论美国和苏联代表不同的政治体制、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与对方的合作只是权宜之计,而对抗斗争才是主旋律——摘编自王帆《关于冷战起源的几种解释》等
关于“冷战”起源的三种常见观点,请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进行论证。(要求:①可以就其中一个或多个观点进行论证,也可以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的观点。②观点明确,论据准确,逻辑清晰)续表观点
“冷战”源于其社会制度与战略利益不同。论述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战时同盟的基础不复存在,美国认为它的制度和观念是最优越的,全世界都应该实行和它一样的制度;苏联认为美国是其潜在的防御对象。美、苏两国在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双方都想在国际上拥有绝对的话语权。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的开始,此后,双方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展开全面的对峙。由此可知,
美苏冷战源于其社会制度和战略利益的不同。考点2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0年7考)九下P79—82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美国和日本经济的发展,欧洲联合趋势的发展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初步理解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点。1.欧洲的联合欧洲的联合[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凭借原有的工业基础和马歇尔计划的援助,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2016安徽10]欧洲的联合[1]原因历史原因西欧各国有相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传统,具备联合基础现实原因①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欧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②西欧各国国际地位下降。③美苏冷战严重威胁欧洲安全目的加快经济发展步伐,维护自身安全,提高国际地位续表欧洲的联合[1]过程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续表欧洲的联合影响①对欧洲:促进了西欧各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大大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②对世界:促进了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③对美国:冲击了美国的霸主地位[2015安徽17(2)]续表2.美国的发展美国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积极拓展世界市场,应用最新科技成果,革新生产技术,刺激了经济的繁荣,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经济地位下降,霸主地位动摇[2014安徽10]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出现了以全球化[1]和信息化[2]为特征的“新经济”[3],美国的经济进一步发展3.日本的崛起日本的崛起原因①外部:二战后,美国单独占领了日本,在日本推行非军事化[4]和民主化改革[5],推动日本政府颁布了“和平宪法”;冷战开始后,美国出于本国的战略需要,开始积极扶持日本;朝鲜战争爆发后,日本获得了大量军需订单。②内部:日本政府利用当时有利的外部环境,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大力引进先进技术,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表现①1955年,日本经济发展水平已经超过战前水平。②1968年,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日本的崛起影响①日本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形成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②日本国际地位得到提升,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推动了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发展。③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日本谋求成为政治大国的欲望日益强烈,军费开支不断增加,引起亚洲邻国的关注和不安[2018安徽17(3);2014安徽10]续表4.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目的缓和社会矛盾内容医疗保健服务、养老、住房、失业保险和教育等概况①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颁布了《社会保障法》[6],实行养老金制度[7]、失业保险制度[8],向无依无靠者提供救济。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概况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1948年,英国宣布建成“福利国家[9]”。不久,法国和联邦德国等国也宣布成为“福利国家”。③20世纪50年代,美国几次修订《社会保障法》,扩大受益群体,提高最低工资,资助贫困学生。④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发展续表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评价①社会保障制度是工人阶级斗争的结果,改善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创造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稳定的社会环境。②社会保障制度不能解决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③过度的社会保障加重了国家财政负担,容易助长懒惰行为,应兼顾效率与公平[2021安徽15]续表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点①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的转移: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美国在世界各地建立了军事基地;以美元[1]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2]和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国际贸易体系[3]建立起来。②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罗斯福新政期间实行的国家干预经济政策在战后被资本主义国家广泛使用并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续表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点③资本主义对外扩张方式的转变:利用跨国公司[4]在全球采集原料、组织生产、开展金融活动等;将劳动密集型、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制定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国际经贸、金融规则等。④资本主义国家注重缓和社会矛盾: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等。⑤高科技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展,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加速了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续表考点3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10年未考)九下P83—85课标要求
了解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知道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和苏联的改革,了解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2024年是经互会成立75周年、勃列日涅夫改革开始60周年】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经互会成立背景随着冷战局面的形成,苏联要求东欧国家与自己保持高度一致成立1949年,苏联同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建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5],简称
“经互会[6]”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经互会成立影响①苏联通过经互会帮助东欧国家克服了战后经济困难。②苏联利用经互会将各成员国的经济纳入苏联计划经济的轨道。③苏共加强了对东欧各国共产党的控制,按照苏联模式对这些国家进行了全方位的内部改造续表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中苏建交①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苏联就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这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很重要的支持。②1950年,中苏缔结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7],加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掀起了学习苏联的热潮续表苏联的发展与改革赫鲁晓夫改革[8]时间1953年开始内容①政治上,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②经济上,发动垦荒运动[9];发展饲料生产,广种玉米;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改行收购制[10];改革工业管理体制;等等评价赫鲁晓夫的改革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弊端,并且存在严重偏差续表苏联的发展与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1]时间1964年开始内容勃列日涅夫在经济上推行“新政策”[2],要求加速科技进步、完善经济管理体制和加强经济刺激续表苏联的发展与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1]评价改革仍然没有从根本上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为了同美国展开军备竞赛,苏联把科技进步的重心放在军事方面,国民经济呈现出畸形发展状态。
苏联的一些重工业产品的产量居世界首位,但它的轻工业产品和新兴产业明显落后。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成为苏联经济的痼疾续表苏联的发展与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3]时间1985年开始内容①最初实施加速经济改革的方案,但总体效果不佳。②戈尔巴乔夫转向政治体制改革,取消苏共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倡导“公开性”和“政治多元化[4]”影响改革使人们的思想发生混乱,无政府状态蔓延,局势迅速失控。各加盟共和国的分离趋势也随之加剧,最终导致东欧各国剧变,苏联解体续表东欧剧变[5]原因①20世纪60年代以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针对政治、经济上的严重问题,虽然进行了一些改革,但成效不大,社会矛盾日益尖锐。②西方国家对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加紧推行“和平演变”[6]战略。③20世纪80年代末,受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东欧各国开始实行政治多元化,全盘否定自身的历史续表东欧剧变[5]实质东欧各国的社会制度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社会主义制度转变为资本主义制度)表现①政治上,实行议会民主制和多党制。②经济上,实行私有化基础上的市场经济续表苏联解体原因①根本原因:苏联模式的弊端长期得不到纠正。②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③外部因素:西方推行“和平演变”战略。④催化剂:1991年8月19日,八一九事件失败,俄罗斯领导人叶利钦控制了全局,苏联的分裂进一步加快解体1991年底,苏联解体[7]续表苏联解体实质资本主义制度取代社会主义制度影响①苏联解体结束了战后美苏对峙的局面,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彻底瓦解,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②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续表考点4
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10年1考)九下P87—89课标要求
通过万隆会议、“非洲年”、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等史事,知道战后殖民体系的崩溃和亚非拉国家为捍卫国家主权、发展经济所进行的斗争。万隆会议[2016安徽16]背景①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殖民帝国纷纷瓦解,越来越多的亚非国家取得独立。②新独立的国家都面临巩固政权、发展经济的共同问题。③广大亚非国家反对冷战,不愿卷入大国之间的军事冲突万隆会议[2016安徽16]召开1955年4月,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来自亚洲、非洲的2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举行了第一次亚非会议[1],也就是万隆会议[2]概况①会议通过了和平相处、友好合作的十项原则。②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3]提出“求同存异”方针[4],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续表万隆会议[2016安徽16]性质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万隆精神会议体现的亚非国家和地区团结合作、友好相处,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争取和巩固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的精神,被称为“万隆精神[5]”续表万隆会议[2016安徽16]意义①万隆会议提高了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自信,鼓舞了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②从万隆会议开始,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③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逐渐推行开来续表非洲民族独立运动开始非洲民族独立运动首先在北非展开。①1951年底,利比亚[6]宣布独立。②1952年,埃及爆发革命,以纳赛尔[7]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发动起义,推翻了英国扶持的封建王朝;次年,埃及共和国[8]成立;1956
年,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将苏伊士运河[9]收归国有,极大地维护了埃及的民族利益和国家主权续表非洲民族独立运动高潮①1960
年,非洲有
17
个国家获得独立。这一年因此被称为“非洲年[1]”。②1962
年,阿尔及利亚[2]推翻法国的殖民统治,获得独立结束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3],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续表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古巴独立[4]古巴人民在卡斯特罗[5]等人的领导下,在1959年推翻了美国支持的独裁政权。后来,古巴又挫败了美国支持的雇佣军入侵,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巴拿马收回运河区主权[6]20世纪六七十年代,巴拿马不断爆发群众性的反美运动,要求收回运河区主权。1977年,巴拿马与美国签订条约,收回了运河区的海关、邮政、司法等主权,并参与运河的管理和营运。1999
年底,巴拿马收回了运河区的全部主权续表命题点1
冷战下的国际关系中考设问角度1.谈谈你从冷战下的国际关系中得出的认识。国家利益是影响国家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力量是影响国家关系的重要因素。2.马歇尔计划与杜鲁门主义的联系与区别。(1)联系:①都是美国冷战政策的组成部分;②实质都是为了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稳定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美国的霸权地位。(2)区别:①杜鲁门主义是赤裸裸地反共反苏,是美国冷战的宣言书,是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宣言书;②马歇尔计划则采用隐蔽的经济手段稳定资本主义制度,控制欧洲,联合西欧各国共同反苏反共。命题点2
对立组织与世界格局的演变中考设问角度20世纪以来世界格局变化说明了什么?决定政治格局的终极力量是大国间综合国力的对比;国际关系的变化是影响世界格局演变的重要因素;不公正、不合理的政治格局不可能长期存在。命题点3
欧洲国际地位的变化中考设问角度1.概括影响欧洲地位变化的主要因素。战争的影响;科技的推动;大国实力的消长。2.从欧洲国际地位的变化中,你能得到哪些规律性认识?合作才能共赢;合作、共同发展是时代的潮流;和平稳定的环境是国家发展的重要保障;要大力发展经济、科技;要重视社会整体价值的塑造。命题点4
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02提升演练命题点1
冷战1.[2021安徽,14]
1948年,意大利举行选举,共产党可望获得50%以上的选票。对此,美国明确提出,凡投票赞成共产党人当权的国家均不能获得马歇尔计划的援助。最终,意大利共产党只获得30%的选票。这反映出马歇尔计划(
)
AA.推进了冷战政策的实施
B.导致了两极格局的形成C.消除了共产主义的影响
D.阻碍了意大利经济恢复2.[2020安徽,14]
美国是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典型和代表,其意识形态中反共、反苏的理念十分明显。1945年9月美国的一次民意调查显示,54%的美国人相信美国和苏联在战后能够合作,两个月后,这一比例下降到44%,到了1946年2月,比例下降到35%。这表明(
)
AA.意识形态对立加速国际社会分裂
B.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无法合作C.美苏同盟破裂冷战对峙局面形成
D.遏制苏联成为全体美国民众共识[解析]
考法总结本题通过文字材料考查冷战的相关知识三步解法审题干一审设问:“这表明”。二审关键信息:“1945年”“54%的美国人相信美国和苏联在战后能够合作”“下降到44%”“1946年2月”“下降到35%”三步解法析选项由材料中“1945年”“54%的美国人相信美国和苏联在战后能够合作”“下降到44%”“1946年2月”“下降到35%”可知,美苏两国的国家战略的对立和社会制度的巨大差异,使双方的对抗冲突不断加剧,A符合题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组建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共同抗击法西斯势力,B说法错误。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排除C。D说法明显错误查知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国的国家战略的对立和社会制度的巨大差异,使双方的对抗、冲突不断加剧续表3.[2019安徽,16(3)]
(3)1949年,德国西部和东部先后成立了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德国分裂。【
】改正:(
)
√命题点2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4.[2022安徽,15]
下面四幅图片是某国际组织1958—1986年的发展历程示意图。该组织(
)
1986年1958年1973年1981年A.构建了主权国家组成的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B.标志着发展中国家成为国际政治的重要力量C.致力于制定和规范全球范围内多边贸易协定D.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5.[2021安徽,15]
1970年,一位西方国家领导人指出,过去的福利政策“使穷人堕落,使纳税人受骗”,必须进行改革,政府应当鼓励工作,公平地对有工作的贫困家庭提供援助。据此可知,福利政策(
)
CA.遭到资产阶级的反对
B.调动了全体劳动者生产积极性C.应该兼顾效率与公平
D.解决了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命题点3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6.[2023安徽,15]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苏联经济结构调整步履缓慢,重工业的片面发展阻碍了新兴产业的崛起,其发展战略始终难以转到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效率为中心的集约化轨道。由此可见,此时苏联模式(
)
AA.制约了产业转型
B.改善了民众生活C.突破了发展困境
D.遵循了经济规律[解析]
根据材料中“重工业的片面发展阻碍了新兴产业的崛起,其发展战略始终难以转到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效率为中心的集约化轨道”可知,苏联模式制约了产业转型。A符合题意。1.[2023自贡]
《国际关系史》(第七卷)指出: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宣称,不论直接侵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美国都有权进行干涉,且没有“地理界线”。这反映了美国对外政策的实质是(
)
DA.控制欧洲
B.干涉亚洲
C.独霸美洲
D.称霸世界2.高频考点
[2023合肥瑶海区二模]
二战后,美国政府与娱乐业、传媒界、商界等协同作战,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宣传机制,借助实景展示媒介、传统纸质媒介和电子视听媒介等对国家形象进行了空前鼓吹,如1955年“人民资本主义”主题展览等。美国政府这样做旨在(
)
BA.构建封锁中国的体系
B.遏制共产主义的影响C.推动西欧国家的联合
D.消除法西斯势力影响3.[2023合肥寿春中学三模]
“作为杜鲁门主义在经济方面的运用,美国政府制定了一个帮助西欧恢复遭到破坏的基础设施的计划——欧洲复兴计划。”美国帮助欧洲“复兴”的根本目的是(
)
AA.遏制共产主义的发展
B.消除法西斯残余势力C.实现与欧洲的自由贸易
D.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4.新课标·史料实证
[原创新题]第22届奥运会于1980年7—8月在莫斯科举行,美国等国抵制莫斯科奥运会,拒绝参赛,最终参赛的仅81个国家和地区。1984年第23届奥运会在洛杉矶举行,苏联、民主德国等16个国家和地区先后以各种借口宣布不参加本届奥运会。据此可知(
)
CA.20世纪80年代冷战达到最高潮
B.东西方之间的文明冲突愈演愈烈C.美苏冷战对峙影响竞技体育发展
D.体育的竞争成为美苏争霸的目标5.[2023包头]
法德两国是由来已久的宿敌,1951年西欧六国签订《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后,两国逐步实现了和解与合作,为欧洲的一体化铺平了政治道路。这表明西欧(
)
AA.走上了联合自强道路
B.恢复了战前的国际地位C.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D.实现了政治经济一体化6.新情境·国民生产总值占比变化柱状图
[2023合肥蜀山区二测]
下面是1955年和1976年美国、西欧九国、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中的占比变化图。据此可知(
)
CA.美国已经出现“新经济”
B.美国丧失经济霸主地位C.西欧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
D.西欧和日本政治地位提高7.[2023合肥50中东校三测]
二战后,西欧国家普遍实行社会福利政策,福利国家的发展日趋完备。对此,20世纪80年代,联邦德国总理科尔说:“我们太贵了,这些既得利益现在都需要打破。”这表明福利国家发展(
)
BA.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B.增加国家财政负担C.加剧贫富差距
D.违背市场经济的规律8.[2023芜湖统测]
1961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东莞废钢材回收合同范例
- 买卖赊欠合同范例
- 合伙投资开发合同范例
- 大庆房屋租赁合同范例
- 半永久培训合同范例
- 培训提供服务合同范例
- 出租餐厅合同范例
- 众筹开店合同模板
- 围挡分包合同范例
- 临时租车合同范例
- GA 1800.1-2021电力系统治安反恐防范要求第1部分:电网企业
- 企业如何利用新媒体做好宣传工作课件
-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课件
- 中医药膳学全套课件
- 颈脊髓损伤-汇总课件
- 齿轮故障诊断完美课课件
- 2023年中国盐业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大班社会《特殊的车辆》课件
- 野生动物保护知识讲座课件
- 早教托育园招商加盟商业计划书
- 光色变奏-色彩基础知识与应用课件-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选修绘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