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马鞍山市重点中学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马鞍山市重点中学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马鞍山市重点中学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马鞍山市重点中学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马鞍山市重点中学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马鞍山市重点中学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历史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青花瓷是瓷器名品,其底色是蒙古人崇尚的白色,青蓝色花纹受伊斯兰文化影响,制作花纹的颜料“钴蓝”由波斯商人带来,它的花纹既有汉人推崇的梅兰竹菊、蒙古人喜欢的牡丹、芍药,也有西亚文化的葡萄藤。青花瓷的这些特性表明A.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B.中华文明是经久不衰、绵延不断的C.中华文明长期处于世界文明发展前列D.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是相互影响的2.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在一次演讲中说:“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这句话中的这种“挑战”来自于()A.中国 B.苏联 C.西欧和日本 D.东欧3.国务院决定自2016年起,将每年的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选择这个特殊的日子是为了纪念40多年前中国航天史上一个里程碑的事件,它是A.“东方红1号”卫星升天B.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C.神舟一号无人飞船升入太空D.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4.“劳动者要获得法律上的自由,必然要付出巨额的代价,当他们刚刚跳出牢笼,面临的将是无形的枷锁。”下列事件符合这一评价的是A.美国南北战争 B.俄国十月革命C.日本明治维新 D.俄国l861年改革5.从“元老院掌握国家实权”、“布匿战争”、“称霸地中海地区”、“奴隶大量逃亡和起义”这些关键词中提炼出的学习主题是()A.希腊文明的繁荣 B.罗马共和国的辛酸C.两河流域古老文明的兴起 D.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6.以下属于康熙帝巩固边疆的措施是A.打击倭寇B.平定准噶尔部叛乱C.设立驻藏大臣D.制定“金瓶掣签”制度7.据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其中,重要封国有齐国、鲁国、宋国、燕国、晋国。以上封国的出现与中国古代哪一制度有关A.世袭制B.宗法制C.禅让制D.分封制8.恩格斯说:“罗马法……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律关系。”下列表述符合恩格斯论断的是A.罗马法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法典 B.罗马法是罗马帝国统治的有力支柱C.罗马法维护了罗马的共和制 D.罗马法是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基础9.英国《泰晤士报》曾报道:“太后进屋一把抓住公使夫人的手,好几分钟没有放开。她浑身颤抖,抽泣硬咽地说进攻使馆区是极大的错误,她后悔莫及。”这一报道出现于下列哪一场战争之后()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0.电视节目《牛顿的苹果》已成为探究科学知识的代名词,牛顿在科学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下面成就属于牛顿的是()A.力学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B.电磁波 C.生物进化论 D.相对论11.2019年是英国《权利法案》颁布330周年,这一文件对英国最大的影响是A.推翻了专制统治,另立新的国王B.以法律形式对国王的权利进行了明确的制约C.规定国王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D.使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12.2018年5月4日,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马克思主义与实践相结合,产生了()①列宁主义②毛泽东思想③邓小平理论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A.②③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3.孙中山先生研究了太平天国运动之后,得出结论说:“洪氏之覆亡,知有民族而不知有民权,知有君主而不知有民主。”该观点A.基本否定了太平天国运动B.客观地评价了太平天国运动C.高度肯定了太平天国运动D.片面地评价了太平天国运动14.“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激”。这首诗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中国产生的影响是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由此开始C.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由此开始D.全国性内战由此开始15.20世纪50年代,中国为了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而出兵抗击侵路者的军事行动是A.甲午中日战争B.抗美援朝C.第二次鸦片战争D.抗日战争16.一位当代西方学家指出:“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材料反映出西欧共同建立的目的是A.争取美国的援助B.引进科学技术C.发展经济和寻求国家安全D.占据广阔的海外市场17.《史记》:“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宗室(国君家族)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列入家族名册)。”材料反映的是A.文景之治 B.商鞅变法C.光武中兴 D.北魏孝文帝改革18.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印证了“团结产生力量,凝聚诞生希望”这一当今时尚的团队口号。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建立的标志是A.《波茨坦公告》的发表 B.《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C.《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D.《开罗宣言》的发表19.古代人类创造了丰富的文明成就,下列对世界文明成就叙述正确的是()A.古代埃及劳动人民建造了金字塔,它是古代埃及国王的宫殿B.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该法典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C.古印度的种姓制度、中国西周的分封制两种制度都出现于奴隶社会时期,两者均等级森严D.经梭伦改革后,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20.第一次把生物学放在了科学的基础之上,为生物学和其他学科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的是A.万有引力定律B.生物进化学说C.牛顿力学D.电磁场理论21.中国国民党在一次宣言中指出:“国民党人,因不得不继续努力,以求中国民族解放,其所恃为后盾者,实为多数之民众,若知识阶级、若农夫、若工人、若商人是已。”这次宣言发表于()A.1919年 B.1921年 C.1924年 D.1927年22.中国共产党在某次会议上批评了左倾冒险主义错误,肯定了符合中国革命实际的战略战术,在中共历史上首次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解决中国民主革命面对的问题。这次会议A.纠正了党内存在的右倾主义错误B.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C.提出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D.标志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23.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中国问题》一书中说:“甲午战争,中国被日本打败,义和团运动后,中国又遭到列强的报复,这终于使中国的有识之士看到中国的当务之急是要有一个更好的更现代化的政府,而不是一个濒于崩溃的帝王之家。”材料中的“有识之士”最有可能属于A.地主阶级洋务派B.资产阶级维新派C.地主阶级顽固派D.资产阶级革命派24.英国《金融时报》称:“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下列哪一选项的内容与这三个时间点无关: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起步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定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1936年________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1942年________保卫战,不仅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形势,也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26.改革往往是时代的诉求,是历史的选择。废除农奴制,推动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是________改革。19世纪60年代的日本在政治上通过________来加强中央集权。立足苏俄国情,承认自由贸易、允许发展资本主义的是________政策。________领导美国人民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资本主义新模式。27.中国的第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政党是________。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7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俄国农奴制改革给农奴法律上的人身自由,可以通过赎买的方式有一定的法律自由,改革后农奴积极性非常高,热烈拥护沙皇政府的改革措施。﹣﹣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指出推行农奴制改革的俄国沙皇。(2)你同意材料中关于农奴制改革的观点吗?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29.(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材料二《人民日报》社论在评论某一次重大会议时指出:“虽然过去我们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但是我们仍然有足够的理由说,这是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材料三毛泽东以实践证明,人民一旦被动员起来,其力量无穷而且战无不胜,因此人民成为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邓小平把人们想疯了的财富定义为人民的合法追求目标,政府给政策、给条件、给机会,于是财富以及财富所能够实现的“幸福生活”(其实是奢华生活)变成了近在眼前的甘泉,而不再是远在天边的海市蜃楼。先行者的成功是最好的鼓舞,人们只模仿成功者,无数人立即模仿,最终形成改革的洪流,就像当年的革命洪流一样势不可挡,温州人的成功可以看作是中国成功的一个缩影。——摘编自《商务周刊》2008年5期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幅图反映的信息。根据材料二,指出这次会议作出的伟大决策。并概括材料一、二反映的两个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改革开放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中获得的认识。30.(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如下图上图显示的是什么法典?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查士丁尼时期的成就尤其引人瞩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古罗马人以崇尚法制而闻名于世,对今日西方国家的法律体系有重要影响。材料二:人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的,在权利方面是平等的;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是天赋而不可剥夺的人权……材料三: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越权力,为非法权力。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材料四:谴责了英国国王对殖民地的暴政,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权利。同时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当今英国的国王统而不治、首相领导的议会掌握最高权力,这一政治现象源于上述哪一材料?该材料出自于哪一份文件?美国的自由女神像右手高擎火炬,左手拿着一本书,这本书内容的颁布宣告了美国的独立。请问这本书的名称的是什么?上述哪一材料符合该文件的内容?材料二颁布于哪次资产阶级革命中?材料二、三、四所表达的共同核心内容是什么?它反映了怎样的时代发展要求?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D【解析】

依据“青花瓷是瓷器名品。其底色是蒙古人崇尚的白色;青蓝色花纹受伊斯兰文化影响;制作花纹的颜料‘钴蓝’由波斯商人带来;它的花纹既有汉人推崇的梅兰竹菊、蒙古人喜欢的牡丹、芍药,也有西亚文化的葡萄藤”可知,青花瓷的这些特性表明,属于中华文明成就的青花瓷融合了蒙古人、波斯商人和西亚文化,因而可以说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是相互影响的,D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与题干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故选D。2、C【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1971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1年,中国的国力虽然有了增强,但中国还没有改革开放,还没对美国形成“挑战”,排除A;苏联在二战结束时已经引起了美国的“重视”,美国对苏联实行冷战政策,排除B;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法国和联邦德国等西欧国家成立了“欧洲共同体”组织。欧洲共同体的成立,对成员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20世纪5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日本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因此1971年资本主义世界已经形成了美国、欧共体、日本三足鼎立的局面,故C符合题意;东欧是个发展中国家,还无力与美国竞争,排除D。故选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要熟悉二战后美国、日本、西欧的发展。20世纪七十年代美国经济发展弊端显露。1973~1975年经济危机严重打击下,美国出现通货膨胀,债务沉重,经济地位下降;日本到20世纪70年代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20世纪七十年代欧共体成立后,西欧各国经济发展迅速,因此1971年尼克松说的这种“挑战”来自于西欧和日本。3、A【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东方红一号卫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同时也是东方红人造卫星系列的首颗卫星。东方红1号卫星重173千克,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送入近地点441千米、远地点2368千米、倾角68.44度的椭圆轨道。它测量了卫星工程参数和空间环境,并进行了轨道测控和《东方红》乐曲的播送。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发射开创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纪元,使中国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所以A项符合题意;B项是1964年,C项是1999年,D项是2008年。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4、D【解析】

俄国l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解放了劳动力。农奴获得了自由,但必须出钱赎买份地,被剥夺的一干二净。故答案选D。5、B【解析】试题分析:公元前3世纪至前2世纪,罗马与地中海西部的迦太基进行了三次布匿战争,夺取地中海的霸权。公元前1世纪,罗马发生了奴隶起义,出现了社会危机,共和制再也无力统治,公元前49年,凯撒夺取政权,不久被元老贵族刺杀。公元前27年,屋大维夺取政权,成为实际上的皇帝,罗马进入帝国时期.A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B。【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人类文明的开端·西方文明之源6、B【解析】

B.康熙时期三次率军亲征,平定了蒙古贵族噶尔丹叛乱,稳定了西北部边疆地区,故B正确;A.注意题干“康熙帝巩固边疆的措施”,打击倭寇是在明朝时期,故A错误;

C.设立驻藏大臣是在雍正时期,故C错误;D.制定金瓶掣签制度是在乾隆时期,故D错误。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7、D【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稳固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各诸侯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从而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分封制”。因此材料中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指的应该是分封制,ABC均不正确,齐国、鲁国、宋国、燕国、晋国等封国的出现与D分封制有关,故选D。【点睛】知道分封制的内容特点。8、D【解析】

依据题干“罗马法……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律关系。”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均受到了罗马法的影响,罗马法是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基础,D项符合题意;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法典是1787年宪法,A项说法错误;罗马法的确是罗马帝国统治的有力支柱,但与材料的含义不符合,B项不符合题意;罗马法维护了罗马的共和制与题干的内容无关,C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9、D【解析】

根据材料可得出以下信息:太后对进攻使馆区感到后悔。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义和团运动爆发后,清政府先是利用其抵抗帝国主义侵略者,慈禧太后允许义和团进驻北京,义和团又先于清军进攻天津租界的使馆区。后由于八国联军发动战争,攻入北京,清政府无力抵抗,慈禧太后仓皇出逃,又随即转为镇压义和团,并向八国联军投降。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10、A【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A,力学三定律,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的成就;B,电磁波是麦克斯韦在1865年提出的;C,生物进化论是达尔文提出的;D,相对论是爱因斯坦提出的;所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11、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对国王的权利进行了制约,并没有推翻了专制统治,另立新的国王,所以A项说法错误;《权利法案》以法律形式对国王的权利进行了明确的制约,规定国王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这属于《权利法案》的内容,不是影响,所以B、C均不符合题意;《权利法案》颁布后,有关由原来的君主专制转变为君主立宪制政体,使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这是对英国最大的影响,所以D说法正确,故选D。12、D【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国际无产阶级有了科学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与俄国无产阶级运动相结合,诞生了列宁主义;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想结合,形成了邓小平理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13、B【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依据题干中“洪氏之覆亡,知有民族而不知有民权,知有君主而不知有民主”说明孙中山肯定了太平天国运动打击清王朝的进步意义,而又否定太平天国没有建立民主的政权,没有摆脱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客观地评价了太平天国运动。故B符合题意,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关键词“知有民族而不知有民权,知有君主而不知有民主”,据此可知,孙中山对太平天国运动既有肯定又有否定。14、C【解析】

根据“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的是卢沟桥事变的内容。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驻守卢沟桥的国民革命军第29军官兵英勇抵抗,拉开了全民族抗战的序幕;1840年《南京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九一八事变标志着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国民党军队率先进攻中原解放区标志着国共内战的爆发。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15、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以彭德怀为总司令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入朝作战。1953年,中朝人民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故B符合题意;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发生在19世纪,故AC不符合题意;抗日战争是在1945年结束,不符合题干的“20世纪50年代”。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解答本题的前提是正确识记相关战争的发生时间。获取题干关键信息“20世纪50年代”,分析本题四个选项涉及的战争的发生时间,选出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的战争即可。16、C【解析】

依据题干“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结合所学知识,二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美苏两极格局形成,在两极格局下,西欧各国为了发展经济并维护自身安全,走向联合自强,故C正确。故选C。17、B【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商鞅变法规定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故B符合题意;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北魏孝文帝改革与题干无关,故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有军功者、耕织致粟帛多者”是解题的关键,商鞅变法规定鼓励耕织、奖励军功。18、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发表,签字国保证运用自己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反对德、意、日轴心国及其附庸;保证互相合作,不单独同敌人缔结停战协定或和约。《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建立。因此C正确。《波茨坦公告》全称为《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所以主要针对的是日本法西斯,A错误。《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B错误。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开罗宣言》发表,宣示了协同对日作战的宗旨,承诺了处置日本侵略者的安排。D错误。综上故选C。19、C【解析】依据课本所学,金字塔是古埃及的文明象征,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A项说法错误;汉谟拉比法典维护的是奴隶主的利益,B项说法错误;伯利克里的改革,使得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D项说法错误;古印度种姓制度、西周的分封制两种制度都出现于奴隶社会时期,两者均等级森严,界限严格,这种说法是正确的,C项符合题意;故选C。20、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第一次把生物学放在了科学的基础之上。为生物学和其他学科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21、C【解析】

依据“国民党人,因不得不继续努力,以求中国民族解放,其所恃为后盾者,实为多数之民众,若知识阶级、若农夫、若工人、若商人是已。”表明此时国民党认识到要依靠工人、农民等广大民众开展革命,结合所学知识,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国民大革命开展,团结了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工人、农民等力量,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22、D【解析】

从题干材料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遵义会议,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D符合题意;遵义会议是纠正左倾错误而不是右倾错误。A不符合题意。决定实施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应该是十一届三中全会。B不符合题意;提出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是中共八大的内容。C不符合题意。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23、D【解析】根据题干信息:“义和团运动后中国的有识之士”,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选项A地主阶级洋务派,是洋务运动时期;选项B资产阶级维新派,是戊戌变法时期;选项C地主阶级顽固派,不属于“有识之士”;选项D资产阶级革命派,是辛亥革命时期,因此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24、C【解析】

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定,故C符合题意;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起步。排除A;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排除B;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排除D。故选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西安事变斯大林格勒【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日本侵华的深入,民族危机日益严重,中国到了亡国灭种的关键时刻,为逼蒋抗日,1936年,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1942年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不仅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形势,也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26、1861年农奴制废藩置县新经济罗斯福【解析】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1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促进了社会上各个方面出现了新气象,推动了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8年日本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列宁在调查后认为,只有立足俄国国情,改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才能恢复和发展生产。1921年春,苏维埃政府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为了应付日益严重的经济大危机,罗斯福宣布实施新政,采取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27、中国同盟会【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这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成立,大大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故本题答案为:中国同盟会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1)亚历山大二世。(2)不同意;俄国1861年改革的实质是一次沙皇政府和地主勾结起来对农民进行的双重敲诈与掠夺。【解析】

(1)根据材料“俄国农奴制改革给农奴法律上的人身自由,可以通过赎买的方式有一定的法律自由,改革后农奴积极性非常高,热烈拥护沙皇政府的改革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次改革为1861年改革。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这次改革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是俄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2)根据材料“……可以通过赎买的方式有一定的法律自由,改革后农奴积极性非常高,热烈拥护沙皇政府的改革措施。”反映了改革使农奴性积极性很高,很高兴。我不同意材料中关于农奴制改革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俄国1861年改革的实质是一次沙皇政府和地主勾结起来对农民进行的双重敲诈与掠夺。俄国1861年改革颁布法令规定:宣布农奴获得人身自由,还规定农奴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土地,但须高价赎购买。这次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扫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障碍,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所以说俄国1861年改革的实质是一次沙皇政府和地主勾结起来对农民进行的双重敲诈与掠夺。【点睛】(1)问材料“俄国农奴制改革给农奴法律上的人身自由”可知反映了的俄国农奴制改革,据所学可确定当时改革的沙皇:亚历山大;(2)问首先根据材料内容确定反映的观点。“改革后农奴积极性非常高,热烈拥护沙皇政府的改革措施”确定观点:农奴制改革调动了农奴的积极性,拥护政府改革;据所学知识从农奴制改革,农奴获得解放获得一块份地,是对农奴的变相的剥削方面回答。29、(1)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2)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前者为后者奠定了基础。

(3)原因:人民群众追求幸福的动力和欲望;政策的支持;先行者的成功等。

(4)认识: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经济发展,综合国力增强;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改革必须从国情出发;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解析】

(1)根据材料一图片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2)根据材料二“虽然过去我们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但是我们仍然有足够的理由说,这是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成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978年底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思想上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为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奠定了基础。

(3)依据材料三“邓小平把人们想疯了的财富定义为人民的合法追求目标,政府给政策、给条件、给机会,于是财富以及财富所能够实现的“幸福生活”(其实是奢华生活)变成了近在眼前的甘泉,而不再是远在天边的海市蜃楼。先行者的成功是最好的鼓舞,人们只模仿成功者,无数人立即模仿,最终形成改革的洪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改革开放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包括人民群众追求幸福的动力和欲望;政策的支持;先行者的成功等。(4)综上所述可知,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经济发展,综合国力增强;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改革必须从国情出发;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30、(1)《汉谟拉比法典》。(2)立法。(3)罗马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