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养鹿中学2024届中考二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安徽省养鹿中学2024届中考二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安徽省养鹿中学2024届中考二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安徽省养鹿中学2024届中考二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安徽省养鹿中学2024届中考二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养鹿中学2024届中考二模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1945年8月,苏联派遣军队进攻驻中国东北和朝鲜的日军。和这一军事行动有关的国际会议是A.慕尼黑会议B.华盛顿会议C.巴黎和会D.雅尔塔会议2.《管子牧民》有言“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下列学说与之最接近的是A.老子的无为而治B.孔子的“仁”、以德治国思想C.墨子的兼爱、非攻,提倡节俭D.韩非的法治思想3.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人类的文明与进步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中,在促进不同地区的文化交流中最先发挥作用的是A.造纸术 B.指南针 C.火药 D.印刷术4.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点不包括(

)A.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B.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C.提出向西方学习 D.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5.《东京梦华录》记载:“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50余座,中瓦子莲花棚、牡丹棚,里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数千人。”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学习和接受了汉族先进的文化B.北方人迁到江南,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C.城市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D.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推行“重本抑末”政策6.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中国人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这场战争”指的是()A.虎门销烟 B.鸦片战争 C.中法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7.1923年底,孙中山认为,“俄革命六年成功,而我则十二年尚未成功,何以故?则由于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前此因无可仿效。法国革命八十年成功,美国革命血战八年而始得独立,因均无一定成功之方法,惟今俄国有之,殊可为我党师法。”其意在A.走苏俄革命的道路B.放弃资产阶级代议制C.加强革命的领导核心D.改变反封建的斗争目标8.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从农村到城市、从计划到市场经济的发展历程。下表经济现象的变化表明时间计划生产的工业产品计划管理的商品计划供应出口商品1985年130种188种70种1987年60种23种36种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逐步进行B.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完成C.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D.计划经济模式已经退出9.“遍及整个美洲大陆的激情把所有的人联合在一种共同的事业.....全体人民达到这样的狂热程度,以致准备进行疯狂的尝试”—一英军统帅盖奇1774年给伦敦的报告,报告中“共同的事业”是指()A.推翻封建专制统治 B.确立君主制度 C.维护国家统一 D.推翻英国殖民统治10.英国《泰晤士报》曾报道:“太后进屋一把抓住公使夫人的手,好几分钟没有放开。她浑身颤抖,抽泣硬咽地说进攻使馆区是极大的错误,她后悔莫及。”这一报道出现于下列哪一场战争之后()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1.某历史兴趣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他们搜集的资料中有“西方文明的源头”“雅典奴隶制共和国”和《俄狄浦斯王》等内容。据此可推断出他们研究的主题是A.古希腊B.波斯帝国C.罗马共和国D.拜占廷帝国12.2017年1月,教育部下发通知,2017年春季教材中将“八年抗战”的表述转变为“十四年抗战”。对此改变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有利于完整还原抗日战争的历史过程B.有利于客观反映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C.有利于正确认识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D.有利于反映中国人民的苦难,以博取世界的同情13.1709年,利物浦第一艘运奴船开往非洲,到18世纪末,利物浦已经成为欧洲最大的贩奴港口。与以上材料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工业革命B.文艺复兴C.三角贸易D.独立战争14.下图记载的历史瞬间距今(2019年)A.17周年B.22周年C.27周年D.32周年15.从元朝开始,历代中央政府都重视对西藏地区的管辖。元朝和清朝管辖西藏地方事务的机构或官员分别是A.驻藏大臣、宣政院 B.澎湖巡检司、宣政院C.宣政院、驻藏大臣 D.澎湖巡检司、驻藏大臣16.“我们新疆好地方啊,天山南北好牧场。戈壁沙滩变良田,积雪融化灌农庄"美丽富饶的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标志着新疆开始正武归属中央政权的是A.建立郡县制 B.设置西域都护 C.派班超留守西域 D.设置回回司天监17.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下列各项中属于宋朝“创新和文化繁盛”表现的是①指南针用于航海②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③开创了行省制度④形成了词创作的繁荣局面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⑧④18.“这次科技革命中出现的新技术,其数量之多是前所未有的,这众多新技术之间联系密切,形成了一个技术群。”“这次科技革命”的特点不包括()A.人类开始制造使用机器 B.科学技术新成果大量涌现C.科技各领域间相互渗透 D.新技术成为最活跃的因素19.2018年1月8日,法国总统马克龙访华首站选在西安。分析认为马克龙积极回应“一带一路”的倡议。这一分析主要基于西安是()A.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 B.古代唐朝的都城C.秦朝兵马俑的所在地 D.丝绸之路的终点20.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来,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专门给他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对罗斯福说:“您已经成为各国力求在现行制度范围内运用明智试验以纠正我们社会弊病的人们的委托人。”罗斯福试验的“明智”之处在于()A.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B.对工业的调整C.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D.引导资本主义企业自由竞争21.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以下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是A.②③①④ B.④③②① C.②④③① D.③④②①22.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最主要的共同成果是()A.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B.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C.传播了资产阶级思想文化D.实现了民族独立23.隋朝大运河,全长两千多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请结合下图指出大运河的中心是A.AB.BC.CD.D24.下列四幅图片记录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历史,它们反映的同一主题是()A.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B.世界经济的全球化C.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D.美苏冷战中的对峙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18世纪的_____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_____的法令,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26.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方框内。A.发明飞机、电灯的大洲B.发明火车、汽车的27.观察下图,把下列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相应的空格中:A一战导火线事件的发生地B一战中被称为“绞肉机”、“屠场”的战役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7分)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49年2月7日,毛泽东第一次登上《时代》周刊封面。画面上的毛泽东抬头仰望,面带笑容,封面标题为“民主统一”四字。报道称,毛泽东把中国划入了国际共产主义集团的版面。对西方而言,这是一件无法估计的灾难。对共产主义,它是自苏联革命以来最大的胜利。分析毛泽东第一次登上《时代》周刊封面时中国的国内外形势。为什么说“对西方而言”,这是一件无法估计的灾难?材料二:1971年11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刊登了周恩来的头像图片,图片的左上角写有这样一句话:“TheChineseAreComing(中国人来了)”。“TheChineseAreComing”反映的是我哪一外交成就?取得该成就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材料三:1979年1月1日,邓小平被评为本年度美国《时代》周刊的风云人物。标题为: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时代》周刊将邓小平评为1978年度风云人物的理由是什么?29.(6分)统一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至关重要。只有国家统一了,人民才能安居乐业,社会才能进步,国家才能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首创统一)材料一大约距今(2019年)5000-3000年间,黄河中下游出现了一个文明程度较高的华夏族,……民族融合不断在进行,……经秦汉四百年的发展,华夏族成为统一的民族,中国也逐渐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戴逸《中国民族边疆史研究》(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逐渐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在哪一历史时期?材料二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2)材料二认为“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是千年古国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这个政治制度是什么制度?材料三汉武帝执政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形成了辉煌的“西汉盛世”,汉武帝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的诸多首创精神和积极的治政态度……他两次派遣使团出使西域,建立起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丰富和充实了华夏文明。(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上具有“首创精神的措施。材料中“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是什么?(巩固统一)材料四至元元年(1264年),总制院设立。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因唐制吐蕃来朝见于宣政殿(唐太宗在宣政殿接见吐蕃使臣)之故,更名宣政院。——《元史.百官志三》(4)材料四中“唐太宗在宣政殿接见吐蕃使臣”,推动了唐蕃之间哪一友好交往事件的发生?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宣政院这一机构的设置,有什么历史意义?材料五“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在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明史专家吴晗《朱元璋》(5)材料五中,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材料六(兄弟二人割据叛乱,残酷压迫天山南北回部各族民众。)“兵饷、徭役繁兴,供给稍迟,家立破;及出亡(兵败逃亡),又尽其赀(同资,财物)以行,民脂殆竭。人民不堪其苦,纷纷逃亡”。——《平定准噶尔方略》前编卷15(6)面对材料六中出现的问题,清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加强对天山南北地区的管辖?(期待统一)(7)目前祖国尚未完全统一,“台独分裂势力”还很猖獗,请从历史发展角度分析,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最终结果是什么?并简要说说你的理由30.(7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俄国农奴制改革给农奴法律上的人身自由,可以通过赎买的方式有一定的法律自由,改革后农奴积极性非常高,热烈拥护沙皇政府的改革措施。﹣﹣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指出推行农奴制改革的俄国沙皇。你同意材料中关于农奴制改革的观点吗?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D【解析】

根据“1945年”结合所学知识,为了协调行动,尽快打败法西斯,1945年2月,美国、英国、苏联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苏联雅尔塔召开会议。会议决定打败德国后,要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同时,还决定成立联合国.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本法西斯的作战。根据雅尔塔会议精神,1945年8月,苏联派遣军队进攻驻中国东北和朝鲜的日军。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点睛】解题的关键是“1945年”,慕尼黑会议召开的时间1938年;华盛顿会议召开的时间是1921-1922年;巴黎和会召开的时间是1919年;雅尔塔会议召开的时间是1945年。2、B【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的意思是政策不符合民心,会导致政权灭亡,与之最接近的是学说是孔子的“仁”、以德治国思想,故B符合题意;老子的无为而治、墨子的兼爱、非攻、提倡节俭、韩非的法治思想与题干无关,故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是解题的关键,与之最接近的是学说是孔子的“仁”、以德治国思想。3、A【解析】

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此题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解题的基本思路是先确定四大发明中对促进不同地区文化交流起作用的选项,然后再确实时间先后顺序,根据这一思想,先排除指南针和火药,因为它们对地区文化交流没什么关系,再根据时间,造纸术先于印刷术。故选A、4、C【解析】

从题型而言属于否定式选择题宜用排除法,材料问题强调的是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点,依据所学可直接判断出俄国农奴制改革没有提出向西方学习,C项只符合日本明治维新的特征。故C符合题意。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改革都促进了本国经济的发展,此后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改革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都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故ABD三项是二者的共同点,不符合题意。故选C。5、C【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50余座,中瓦子莲花棚、牡丹棚,里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数千人”,材料反映宋都开封商业发展的新变化,出现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瓦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扩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瓦子;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勾栏。选项C符合题意;而选项ABD与题干材料不符。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解题的关键需理解“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50余座,中瓦子莲花棚、牡丹棚,里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数千人”这句话的涵义,这句话的意思是:(北宋开封城内)街南有桑家瓦舍(古代商业娱乐场所名称),靠近城北处则有中瓦(指中型的瓦舍),其次是里瓦(指瓦舍的名目,一说指管理官奴的官署),其中有大小的瓦舍五十多座。这里面中瓦子莲花棚和牡丹棚,里瓦子夜叉棚和象棚最大,均可容纳几千人。材料反映宋都开封商业发展的新变化,出现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瓦子。所以,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扩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瓦子。6、B【解析】

依据题干“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中国人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的失败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得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外国资本主义从中国得到了割让香港岛,赔款2100万两银元,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口通商,以及协定关税权、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一系列特权,严重损害了中国的独立主权;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从此中国开始经受更加深重的苦难,中国人民面临着更为复杂曲折的斗争。B选项符合题意;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A选项不符合题意;中法战争之后,中国西南门户大开。C选项不符合题意;甲午中日战争,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熟悉鸦片战争的史实,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7、C【解析】

A、C项,孙中山认为中国革命历时长久仍未成功,是由于“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而苏俄能够短时间成功则是因为其拥有强有力的领导核心。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国民党中各派斗争激烈,党中央领导力不强,孙中山从苏俄的成功经验中得出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对于革命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其意在加强革命的领导核心,尤其注意孙中山找到的方法是“组织”上的方法,并不是革命道路上的方法。故A项不符合题意,C项符合题意。B、D项,结合所学可知,孙中山先生作为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创立者,并未放弃过资产阶级代议制,同时他作为革命先行者,自始至终也未改变过反封建的斗争目标。故B、D项不符合题意。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8、A【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随后,城市改革全面展开。1984年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转向城市。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所以出现了表中经济现象的变化,A选项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9、D【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美洲大陆”和“1774年给伦敦的报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指的是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前的背景,其目的是要推翻英国殖民统治,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10、D【解析】

根据材料可得出以下信息:太后对进攻使馆区感到后悔。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义和团运动爆发后,清政府先是利用其抵抗帝国主义侵略者,慈禧太后允许义和团进驻北京,义和团又先于清军进攻天津租界的使馆区。后由于八国联军发动战争,攻入北京,清政府无力抵抗,慈禧太后仓皇出逃,又随即转为镇压义和团,并向八国联军投降。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11、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源头,雅典奴隶制共和国是古希腊著名的奴隶制城邦,《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腊索福克勒斯的戏剧代表作之一。故他们研究的主题是古希腊。故A符合题意;波斯帝国和雅典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罗马共和国和《俄狄浦斯王》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拜占廷帝国是东罗马帝国,和雅典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12、D【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我国将“八年抗战”的表述转变为“十四年抗战”有利于完整还原抗日战争的历史过程,有利于客观反映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有利于正确认识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D项利于反映中国人民的苦难,以博取世界的同情表述错误,我们这样做的目的不是为了博取世界的同情。所以对此改变的理解不正确的是D,D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C三项表述均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13、C【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16世纪,欧洲奴隶贩子从本国出发装载盐、布匹、朗姆酒等,在非洲换成奴隶沿着所谓的"中央航路"通过大西洋,在美洲换成糖、烟草和稻米等种植园产品以及金银和工业原料返航。在欧洲西部、非洲的几内亚湾附近、美洲西印度群岛之间,航线大致构成三角形状,被称作三角贸易。故C项正确。AB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14、B【解析】

根据图片“米字旗”,可知与英国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依据这一构想,中英联合声明,中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因此香港回归祖国到今年(2019年)是22周年。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15、C【解析】

元政府在中央设宣政院,负责管理藏族地区的行政事务。清朝开始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C符合题意,A排除;澎湖巡检司是元朝时期设置管理的,BD排除。故选择C。【点睛】注意掌握我国历代对西藏的管理措施。16、B【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标志着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17、B【解析】依据题干中限制词:属于宋朝“创新和文化繁盛”。结合课本所学,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外海贸易发达,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还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经过五代到两宋,词得到很大发展,成为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①②④正确,B项符合题意;元朝的疆域辽阔,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世祖实行行省制度。③不正确,ACD三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18、A【解析】

根据题干的“这次科技革命中出现的新技术,其数量之多是前所未有的,这众多新技术之间联系密切,形成了一个技术群。”的信息可知,这是描述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有:科学技术新成果大量涌现;科技各领域相互渗透;新技术成为最活跃的因素,BCD都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择A。19、A【解析】根据题干“一带一路”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时期,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以首都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被称为丝绸之路,由此可知,法国总统马克龙访华首站选在西安的原因是西安是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A项符合题意;古代唐朝的都城在西安,但是与丝绸之路无关,不符合积极回应“一带一路”的倡议,B项不符合题意;秦朝兵马俑的所在地是西安,但也与“丝绸之路”无关,不符合积极回应“一带一路”的倡议;C项不符合题意;D项说法本身错误;所以答案选A。20、C【解析】

罗斯福新政期间,放弃了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这是罗斯福试验的“明智”之处。故选C。21、D【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五四运动爆发于1919年;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是1912年;创办江南制造总局是1865年;谭嗣同就义是1899年;依据时间先后排序,③④②①符合题意。故D项正确;A、B和C顺序错误,排除。故选D。22、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最主要的共同成果是传播了资产阶级思想文化,故选C。23、B【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隋唐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条:通济渠、邗沟、永济渠、江南运河,图中B处是洛阳,故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的地点不是隋唐大运河的中心,不符合题意;故选B。24、A【解析】

本题通过展示历史图片,考查学生对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掌握情况。【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前两幅图片北约成立和苏军占领阿富汗是美苏两极格局对峙的表现,第三幅图片北约轰炸南联盟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挑战世界多极化的表现,第四幅图片世贸组织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以上四幅图片记录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历史,它们反映的同一主题是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故A项符合题意;BD项不能概括题文中四幅图片的所有信息,C项与题文无关,故BCD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所以本题应选A。【点睛】一战后的世界格局是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二战后的世界格局是冷战格局;1991年年底苏联解体,标志两极格局结束。随着冷战的结束,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彼得一世农奴制【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彼得一世进行了改革,这次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26、左框A右框B【解析】

(1)根据信息“发明飞机、电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人爱迪生发明诸多家电,包括白炽灯泡,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飞机;因此发明飞机、电灯的大洲是北美洲,所以左框A。(2)根据信息“发明火车、汽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火车;德国的卡尔·本茨发明内燃机汽车;因此明火车、汽车的是欧洲,所以右框B。27、参考题干图片【解析】

依据题干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普林西普枪杀,这次事件导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故A应该填写在最下面;1916年,在法国的凡尔登德法发生了激战,军队死亡超过25万人,50多万人受伤。伤亡人数仅次于索姆河战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故B应该填写在最左边的位置。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1)三大战役胜利,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二战后的世界处于美苏冷战状态,“毛泽东把中国划入了国际共产主义集团的版面”将壮大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2)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返联合国。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的支持。(3)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会议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让中国走向世界。【解析】

(1)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三大战役胜利,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二战后的世界处于美苏冷战状态,“毛泽东把中国划入了国际共产主义集团的版面”将壮大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2)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TheChineseAreComing”反映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返联合国;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的支持,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3)依据所学可知,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会议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让中国走向世界。29、(1)秦朝或秦汉时期(2)中央集权制度;(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丝绸之路(4)文成公主入藏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5)说明了我国古代的皇权专制逐步加强(6)措施: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7)实现统一理由:自古以来,分裂是短暂的,统一是长期的,是历史发展的主流。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是民心所向。结束国家分裂,实现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我们必须团结一致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奋斗。【解析】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基础的著名战役是涿鹿之战,相传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涿鹿之战中打败蚩尤。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中国逐渐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在秦朝,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掉东方六国,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或秦汉时期)。(2)结合所学知识,“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央集权制度是一种国家政权的制度,以国家职权统一于中央政府,削弱地方政府力量为标志的政治制度。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以后就着手建立和健全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以巩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