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第10课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课时作业一、单选题1.西递和宏村是两个最有代表性的皖南古村落。两者的相同点是①是以血缘关系发展起来的宗族村落②深刻体现了我国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③村落水系是以人工水系为主④是我国古代皖南农村民居建筑的代表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云开闯阔三千丈,雾暗楼台百万家”,这“百万家”的住宅,便是如今所说的北京四合院。正规四合院一般依东西向的胡同而坐北朝南,大门辟于宅院东南角“巽”(xùn)位。四合院体现了A.体现了长幼有序的设计理念 B.成为我国各地基本的民居形式C.主要是为了军事目的而建立 D.体现了我国古代阴阳五行学说3.与我国被誉为“华夏第一村”的原始村落遗址在社会发展程度上最为接近的原始社会遗址是(
)A.陶寺遗址 B.贾湖遗址 C.石家河城遗址 D.良渚遗址4.西周“匠人营国”制度对城市建设有明确的规定,城邑分为三等:天子王城、诸侯都邑、卿大夫采邑,各有定制。这体现了西周城市建设()A.选择在手工业者集中的地方建城 B.在运河沿岸等交通发达地区建城C.城市布局建设有严格的等级限制 D.城市建设体现生产的专业化分工5.城市是一定区域内政治权力、军事防御、经济活动、宗教祭祀的中心场所。下列各项中,最适合用于研究中国古代城市布局的是A.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B.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厩库为次,居室为后C.庶人所造堂舍,不得过三间四架,门屋一间两架D.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6.明太祖于洪武六年(1373)曾说:“朕今新造国家,建邦设都于江左,然去中原颇远,控制良难”。这可用于解释,此后明朝迁都是(
)A.大一统王朝的现实需要 B.区域经济重心变动的结果C.对阶级矛盾尖锐的反映 D.延续儒家正统思想的表现7.下图为汉代市集画像砖,画面正中有市楼一座,为市官办公场所,以市楼为中心,周围被整齐划一地排成四个市隧(通道)和四个列肆(经营区)。市集四周有围墙、在东、西、北三面有门,东门上有隶书题“东市门”作为史料,该画像砖佐证了汉代A.坊市分区制度瓦解 B.市场受到严格监管C.市镇商品交易兴盛 D.城市经济功能凸显8.明清故宫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皇宫建筑群。下列有关故宫建筑说法正确的是A.以乾清宫为界分为外朝和内廷 B.宫内建筑按前朝后寝格局布置C.专为慈禧太后看戏建造德和园 D.富丽堂皇有“汇通天下”气派9.下表为明后期到清前期农村集市发展情况表。据此可推知(
)省区集市数明代(嘉靖—万历)清初(顺治—雍正)清中期(乾隆—道光)四川(盆地)—1352484湖北—5481430江西459545976福建(不含台)131205551广东—12701969江苏6981112—安徽294708—浙江368605—(注:苏、皖、浙地方志大多只列市镇,不记集市,因而为集镇数。)A.明清抑商政策逐渐废弛 B.南方商品经济持续发展C.江浙集市数量不断增加 D.南北经济差距逐渐增大10.徽州古村落在选址上秉承“依山造屋、傍水结村”,其体现的环境理念是(
)A.天人合一 B.敬天法祖 C.人定胜天 D.家国同构11.在人类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居住形式经历的演变是A.穴居—巢居—半穴居—地面筑屋 B.巢居—穴居—半穴居—地面筑屋C.穴居—半穴居—巢居—地面筑屋 D.穴居—半穴居—地面筑屋—巢居12.文化遗产是指从历史、艺术或科学的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物、建筑或遗址。下列中国文化遗产的建筑技术能体现其科学价值的有①平遥古城的市楼
②明清故宫的台基
③皖南古村落的马头墙
④宏村的人工村落水系A.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3.如表是有关唐宋城市变迁的记载。由此推知(
)记载出处“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唐】王建《夜看扬州市》“水门向晚茶商闹,桥市通宵酒客行”【唐】王建《寄汴州令狐相公》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服、图画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出朱雀门东壁亦人家。东去大街麦秸巷、状元楼……以南东西两教坊,余皆居民或茶坊。街心市井,至夜尤盛【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A.都城的夜市经济出现 B.商人政治地位提升C.政府的市场管理弱化 D.商业突破时空限制14.明清时期,随着徽商的崛起,黟县涌现出许多具有徽派建筑艺术特色的古村落,西递和宏村就是两个最有代表性的皖南古村落。下列建筑位于宏村中的是①履福堂②承志堂③南湖书院④敬爱堂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④15.康熙年间,江苏嘉定县娄塘镇“所产木棉布匹倍于他镇,所以客商鳞集,号为花布码头。往来贸易,岁必万余;装载船只,动以百计”。以上材料可以作为论据,说明清朝前期A.地域性商帮的出现 B.专业性集镇的发展C.自由雇佣制度流行 D.海外贸易非常繁荣16.下图为兴隆洼遗址,发现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兴隆洼村,是距今8000多年前的原始村落遗址。该遗址(
)A.居住形式为半穴居 B.是世界上最早的村落C.阶级分化已十分明显 D.已处于铁犁牛耕的时代17.隋唐时期,扬州不仅是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连结处的国际贸易中转站,还是中日文化深入交流的一个重要港口。在8世纪以来的海上贸易中,扬州逐渐成为一个国际性大都会。古代扬州地位提升的主要原因是(
)A.大运河的开通 B.造船技术的提高 C.水路运输的发展 D.封建经济的繁荣18.农村专业生产户,如“茶园户”、“桔园户”、“花户”、“漆户”、“糖霜户”,“乡村酒户”等在两宋已发展成为一支独立的经济力量。尽管他们在宋代社会经济中所占比重太小,但他们毕竟在中国封建社会经济中深深地留下了自己的足迹。材料可以用来研究两宋(
)A.经济中心逐渐南移的概况 B.长途贩运逐渐兴起的事实C.纸币成为交易媒介的背景 D.商品交换高度发达的原因19.敦煌郡是西汉通往西域的必经之地。据悬泉汉简(最早纪年为汉武帝元鼎六年,最晚纪年为东汉安帝永初元年)记载,西汉政府规定:“(在敦煌)桓筑迎送客小筑(小房子),令端正齐壹。”对传舍建筑规格尺寸也有详细规定。这(
)A.有利于丝绸之路的商贸发展 B.促进了中原与边疆的民族交融C.加强了北部边疆的军事防御 D.推动了敦煌建筑风格的统一化20.墨子说:“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卓(山陵)而居,穴而处。下润湿伤民(住在洞穴里,地下潮湿),故圣王作为宫室……”下列对材料中古人营造宫室原因的解读准确的是A.文化习俗影响民居的建筑 B.村落的兴衰决定民居建筑C.经济发展决定民居的建筑 D.民居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二、材料分析题21.客家民居建筑是体察客家文化特质的重要视角之一。福建土楼是一种极具客家民系风格和山居地域文化特色的民居模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表1
历史上客家迁移及动因迁移时间迁移动因迁出地域迁入地域317—879年中原旧地江淮流域8801126年黄巢起义皖、豫、鄂、赣等皖南、赣东南、闽西南、粤东北1127—1644年宋高宗南渡金人、蒙古人南下入主中原闽西、赣南粤东北1645—1867年满人南下入主中原闽西南、赣南、粤东北粤中部及滨海地区与川、桂、湘及台湾1867年以后太平天国起义粤东北及中部等广东南路与海南岛、川、桂、南亚等地——根据罗香林《客家源流考》整理材料二
表2
福建土楼的一些相关研究与描述相关研究与描述出处福建土楼产生于宋元,成熟于明末、清代和民国时期,总数达30000多座。土楼分布尤为集中的闽西南地势险峻,人烟稀少,一度盗匪四起。土楼巧妙地利用了山间狭小平地和当地的生土木材鹅卵石等建筑材料,按一定比例将未经烧焙的沙质黏土和黏质沙土拌合,用夹墙板夯筑而成,是一种自成体系的生土高层建筑类型。吴海波《福建土楼,客家传奇》土楼房间的规格大小一致。土楼均只有一个大门供出入,楼内均有天井,可储半年以上粮食。建方楼时在楼角基石刻上“泰山石敢当”字样,或在楼角钉上绘有八卦、写上字符的木板,用以避邪。据说圆楼无角“煞气”能滑走,故清代以后的土楼多为圆楼。大多数土楼的命名也寓意隽永、意味深长,或以方位命名,或以主人名字命名,或为纪念先祖定名。明万历以后,闽西广种烟草,所产“条丝烟”因质地精良而销路日广,以致人称“烟魁”而作贡品。客家人广设烟行,普通烟农也有受益。居民收入普遍增长,士大夫日益增多,大兴土木,土楼建筑进入鼎盛期。特别是商贾富户、达官显贵,出于防卫、聚族而居、追慕高贵豪华气派等需要,建造庞大的土楼,并冠以“大夫第”“中书第”“太史第”等称号谢莉《福建土楼形成发展的历史地理环境研究》客家先民对土楼选址十分讲究。永定民间有“南田北屋”之说,把“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作为最“贵”之地土楼内一般都挖有两眼水井,且呈东西或南北对称,象征日月或影射太极图中阴阳鱼的眼睛余德辉《福建永定土楼:世界民居奇葩》在永定,每座土楼几乎都有私塾或学堂,都有意味深长、工整对仗的楹联,有些土楼还有众多名人题刻。楹联如“振纲立纪,成德达材”“一本所生,亲疏无多,何必太分你我?共楼居住,出入相见,最宜重法人伦”等。(1)根据材料一,指出表3空白处的迁移动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客家民系形成过程呈现出的显著特点。(2)提取表1、表2中的相关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福建土楼民居模式的发展演变是一部社会变迁史。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明清时期的长江三角洲一带,随着经济作物的种植、加工和贸易,以及手工业和农业的分工,出现了一大批工商业市镇。这些市镇处在交通要道或大中城市周围,许多是由村庄、集市发展而来的,市镇居民少则几百户,多则达千户。新兴市镇的专业性很强,松江地区市镇的特色是棉纺织业,城镇居民“晨抱纱入市,易木棉以归,明旦复抱纱以出;无顷刻闲”。朱泾镇、枫泾镇“前明数百家布号,皆在松江枫泾、朱泾乐业,而染坊、踹房、商贾悉从之”,很多农家皆以丝绸、棉业为主业,成为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材料二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很多市镇,无论就其规模还是经济地位而言,都大大超越了管辖它的县城乃至府城,使它逐渐成为新设置县的治所,由市镇升格为县。市镇中各种作坊林立,机坊、炼坊、染坊都需要大量有一技之长的雇佣工人,于是劳动力市场应运而生,其产品特别是丝织品、棉布等畅销海内外。市镇处在大中城市和农村墟集之间,促进了城乡的交流和繁荣,吸收了大量农村人口。大大小小的城市、市镇和集市构成了不同层次的市场,四通八达的商路又将这些市场联系起来,结成网络,遍及全国。——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樊树志《明清长江三角洲的市镇网络》(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的特征并分析其兴起的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江南市镇兴起的影响。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
原本中国古代的城市以城为主,纯粹体现工商贸易功能的市镇,要到唐宋之际才出现,到明清时,唐宋以来被称做“草市”的新型市镇得到充分发展。据统计,宋代江浙地区在行政中心之外,出现了71个市镇,明代达316个,清代增至479个,市镇之间的直线距离不过数十里。这些市镇收纳周边个体民户产品,进行深加工……大批市镇是大中城市与广大农村联系的纽带。这些市镇中的居民已经从农业人口中分离出来,大多从事纺织业……明中期以后,还出现了专业市镇比如景德镇居民以制瓷为业,盛泽镇居民以蚕桑为业。到清代前期广东佛山镇在内的“天下四大镇在专业性市镇的基础上发展成为新兴的城市。——摘编自赵冈《中国城市发展史文集》等(1)根据材料一比较图1、图2,提取两项超大朝代城市发展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予以简要说明。(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市镇的特点及其经济意义。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参考答案:1.B2.D3.B4.C5.D6.A7.B8.B9.B10.A11.A12.C13.D14.C15.B16.A17.D18.D19.D20.D21.(1)迁移动因: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安史之乱。显著特点:历时长,波及空间广;随多波次北民南迁而逐渐形成;与经济重心南移关联互动;受王朝更替、政局动荡等影响较大;是古代南北民族交融的重要体现。(2)【示例】说明:从客家人的家族发展史看,许多家族长途迁徙并逐渐适应新的环境,聚族而居,重法人伦,世代繁衍,宗族社会,自成体系,这既是根深蒂固的中原儒家传统观念所致,更是聚集力量,共御外敌的现实需要。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土楼建造工期长,耗资巨大,是客家人雄厚经济实力的体现;土楼建筑的繁盛期恰逢明清时闽西客家人广种烟草集聚丰厚财源的时期,家底殷实与追慕高贵豪华气派共同造就了土楼的雄伟风格、超大规模。从建筑艺术的角度看,土楼村落建筑是古代先民高超的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成就的典型例证;这种民居模式依山就势,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布局合理,吸收了中国传统建筑规划的“风水”理念,适应聚族而居的生活与防御要求;结构规范,具有节约、坚固、防御性强等特点;用最平常的土料筑成高大的楼堡,并将远古的生土建筑艺术发扬光大,体现了客家人征服自然过程中匠心独运的创造力。从文化传承的角度看,土楼命名考究、楹联寓意深厚,承载着浓厚的中原文化气息与儒家伦理色彩,体现了客家人的勤俭智慧、家风醇厚,其秉承的耕读传家理念泽被后世;土楼的兴建,也是旧时客家人笃信风水的表现。从民族交融的角度看,土楼民居建筑是在中原文化随多波次北民南迁辐射传播过程中形成的,是客家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千百年来中原汉人不断举族迁徙人闽而形成的客家民系,更是民族交融的重要体现。综上所述,一部福建土楼史,就是一部客家人的家族长途迁徙史、乡村家族发展史,承载着古代社会中经济发展、建筑艺术、文化传播与民族交融等多方面的历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会务公司会议合同范本
- 2025年金华年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题大全
- 公司保险担保合同范本
- 农民养车用车合同范本
- 佣金制合同范本
- 公司资产入股合同范本
- 代理签订协议合同范本
- 养殖木船出售合同范本
- 公司部分收购合同范本
- 产品独家使用合同范本
- 2025年春新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课件 第16课-明朝的对外关系
- 施工单位工程质量自评报告三篇
- 开学季初三冲刺中考开学第一课为梦想加油课件
- 2025年四川绵阳科技城新区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碳化硅(SiC)市场分析现状
- 2024年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数学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年沙洲职业工学院高职单招语文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年广东省《辅警招聘考试必刷500题》考试题库【学生专用】
- 水文工程施工方案
- 学校食堂餐厅管理者食堂安全考试题附答案
- 2025延长石油(集团)限责任公司社会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