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屏幕中的剧情跌宕起伏,屏幕上一行又一行的字符络绎不绝地驰过,如同密集射击的炮弹,令人眼花缭乱:它们就是“弹幕”。尽管弹幕被纳入“评论”范畴,却与传统的文艺批评有巨大的鸿沟。传统的文艺批评来自阅读之后的深思熟虑,作品的整体观照与解读、分析、阐释构成了基本的工作方式。尽管金圣叹、毛宗岗等擅长的评点式文学批评与弹幕存在某种相似的形式,但是,文本的细读以及品鉴、沉吟、揣摩仍然是不可或缺的操作程序。相对地说,弹幕的首要特征是“即时”,评论对象往往是作品的一个短暂碎片,譬如一个角色的相貌,出场那一刻的步态等等。弹幕评论带有明显的即兴意味,令人瞩目的是现场、此刻与交互性的狂欢气氛,而不是严肃的反思与真知灼见。弹幕是网络时代的产物。只有神奇的互联网才能支持如此之多的声音即时互动,让各种貌似无法交集的社会关系迅速地在虚拟空间联结起来。这是印刷文化不可比拟的。印刷文化的节奏相对缓慢,思想的交换不得不接受印刷速度与配送体系的限制。印刷文化的中心是文字符号。文字符号的阅读、理解、阐释形成一种深度文化。至少在目前,速度与深度的恰当比例仍然以印刷文化作为范本。尽管弹幕的即时评论也诉诸文字符号,但这些字符被加工为另一种奇特的屏幕形象,开启了另一种性质的空间,譬如视觉经验。它与即时性、交互性构成弹幕文化的巨大吸引力。传统的文学批评无法企及这种吸引力,“深度”也无法替代生气勃勃的喧哗产生的号召。一旦“深度”置换为“速度”,零碎化、平面化、喜剧精神与反讽、拒斥精英趣味也就成了弹幕的另一些表征。对于年轻的一代来说,互联网以及电子传媒的传播方式正在隐蔽地重塑他们的感官、躯体和意识。(摘编自南帆《弹幕:一个奇特的屏幕现象》)材料二:2020年6月,B站隆重上线四大名著,无数年轻观众都是奔着弹幕,或是弹幕与四大名著的“化学反应”去的。但对于年纪更长,文化取向也更为传统的网友来说,弹幕污染了剧作,庸俗了原著,宛若妖雾遮天蔽日,毫无理性可言。表面看,这是代际差异。但实际上,弹幕的两极评价,昭示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机制与主体状态,彰显了当下信息读写的双轨制。厌恶者所代表的,乃是印刷文明培育的读写习惯,推崇经典,讲究逻辑与秩序;喜爱者所代表的是互联网文化中跨媒介、多感官、娱乐化的接受方式,注重趣味性与参与感。弹幕空间中,正确、完整、规范、和谐都变得无足轻重,代之而起的,是无政府主义式的“搅和”。原属不同范畴的信息被一锅乱炖,不同类型的语言形式被杂糅拼贴,如同重回蒙昧时代。经过理性文明的长期洗礼后,短暂地“蒙昧”一下,自编自导“人间喜剧”,反倒成为暂时摆脱文明重负的一种人生选择。另外,与当代社会中无所不在的“计算”相比,这一场场文字游戏是如此地毫无功利。以共同兴趣为纽带,网友们互称“兄弟”,在蓦然而至的弹幕中寻获同好知音。“居然与我想得一样”,这样会心一击的感受,令孤独的当代人倍感满足。不同于社会场域中被反复思量过的表达,凭借直觉敲下的弹幕,出于真心、近乎自白,乃是电子时空里的“我手写我口”。因此也就不难理解,弹幕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便是直抒胸臆,依赖口语词,形成众声喧哗的交谈氛围。唯有无限趋近言文一致,那个最本真的自我,才能跃然而出,袒露人前。或者更准确地说,弹幕的终点并非呈现完整的自我形象,而是要探入“有趣的灵魂”的某个侧面。弹幕的游戏性与趣味性,真的可以带来更美好的人生状态吗?首先必须承认,弹幕文字游戏的创造门槛与理解成本都极低。鉴于运动速度飞快,且面向最广大的受众,所以必须令人“秒懂”。秒懂的前提,是对庸常的臣服,这不仅是指对于媒体流行语的追随,更指向一种“自诩快乐的末人心态”。自嘲或嘲讽,均跳不出金箍棒画下的“安全圈”,保持在尚不触及本质的限度内。与口头表演一样,弹幕业已创造出了许多“套话”与流行语。比如,2019年B站的年度弹幕是“awsl”(即“啊我死了”)。这是一句再直白不过的赞美语,形容视频内容令自己无比折服。这种缩略语以极其经济的拼音缩写,提高了沟通的效率,召唤出固定的、集体性的反应模式,也不可避免地带来语言的“失焦”。格套无可厚非,但其中令人上瘾的传染力,以及凌驾于差异性表达之上的霸权地位,恐怕与解放创造力的初衷恰好相反。更重要的是,弹幕带给人的趣味性、解放感与反讽意味,也日渐固化为一种模式与立场。在进入弹幕空间之前,观者已做好了发笑准备。我们虽不必重弹“娱乐至死”的老调,但在开放态度之外,更需警惕潜伏着的负面因子:弹幕用户被设定为一群单纯追逐快乐的人,而平台迎合(甚至监控、计算)用户需求来生产内容,从而形成了一个“快乐”的闭环。这一闭环将带来“人的再生产”:它召唤快速、固定、永不停歇的人类反应模式,从每一个神经元做起,在每一次欢笑中起步。(摘编自李静《弹幕版四大名著:“趣味”的治理术》)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弹幕是观众在网络上观看视频时发到屏幕上飞快闪过的具有即时性、交互性特点,与传统文艺批评几乎完全不同的即兴评论。B.传统文艺批评与弹幕都诉诸文字符号,但前者受印刷文化制约,节奏相对缓慢,后者则依赖网络,具有前者无法企及的“速度”。C.作为一种奇特的屏幕现象,弹幕既深受年轻观众追捧又受到某些年长网友的贬抑,这种两极评价实际上是代际差异产生的结果。D.平台把弹幕用户设定为一群单纯追逐快乐的人,迎合用户需求来生产内容,从而形成一个“快乐”闭环,这是需要警惕的。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受印刷速度与配送体系的限制,印刷文化中思想的交换相对较慢,却让思想具有一定深度,因此就印刷文化而言,应追求更为缓慢的节奏。B.在弹幕空间中,不同范畴的信息被一锅乱炖,不同类型的语言形式被杂糅拼贴,流露出参与者在理性文明的洗礼后希望彻底摆脱文明重负的心态。C.弹幕环境中,不假思索直击键盘,才能够袒露一个本真的自我。可见,电子时代的写作要想表达真我,就要避免反复思量,字斟句酌。D.传统的文艺批评的“深度”无法替代弹幕文化生机勃勃的喧嚣产生的号召,而与“速度”随之而来的零碎化、平面化、拒斥精英趣味则是我们应审慎看待的弹幕表征。3.材料二说,弹幕不必呈现“完整的自我”,要“探入有趣的灵魂”。下列不能体现这一观点的一项是()A.《西游记》中,唐僧正对着孙悟空念紧箍咒,孙悟空两手抱头痛苦不堪。弹幕:“师父,别念了,我背书。”B.《红楼梦》中,贾母问黛玉:“最近读什么书?”黛玉答:“只刚读了《四书》”弹幕:“还读了《名校模拟精编》。”C.《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刘备、关羽慷慨陈词,张飞冒出一句“俺也一样”。弹幕:“没文化真可怕。”D.《水浒传》中,孙二娘、张青在十字坡开店,武松与两名公差推门而入。弹幕:“请出示健康码和行程码!”4.根据材料,简要概括“弹幕”这一评论方式深受年轻观众喜爱的原因。5.2023年,B站用户发送弹幕“啊?”共计超过1320万次,“啊?”成为了B站2023年度弹幕。这一弹幕不仅表达了无数网友在观看视频时的惊讶、疑惑、不满或惊喜,也已正式入驻中国文字博物馆的“汉字民俗展厅”,记录并见证当代年轻人语言表达方式的变化发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以上现象的看法。【答案】1.C2.D3.C4.①弹幕可以即时互动,能形成“现场、此刻与交互性狂欢气氛”,观众更有参与感。②弹幕零碎化、平面化、拒斥精英趣味,允许“搅和”和“蒙昧”,创造门槛与理解成本低。③弹幕具有喜剧精神与反讽意味,带给人游戏性和趣味性。5.①年度弹幕“啊?”有明显的即兴意味,直抒胸臆,但缺乏严肃的反思与真知灼见。②网友观看视频时无论是惊讶、疑惑,不满还是惊喜,发送的弹幕词都高度统一为“啊?”,流行弹幕带来语言的失焦,同化了表达,束缚了创造力。(流行语的传染力凌驾于差异表达之上,有违弹幕解放创造力的初衷)。③年度弹幕入驻“汉字民俗展厅”,当代年轻人语言表达方式的变化发展体现了互联网以及电子传媒的传播方式正在重塑他们的感官、躯体和意识。【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C.“这种两极评价实际上是代际差异产生的结果”错,代际差异只是表面现象。材料二原文:“表面看,这是代际差异。但实际上,弹幕的两极评价,昭示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机制与主体状态,彰显了当下信息读写的双轨制。”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印刷文化中思想的交换相对较慢,却让思想具有一定深度”错。材料一说的是“印刷文化的节奏相对缓慢,思想的交换不得不接受印刷速度与配送体系的限制。印刷文化的中心是文字符号。文字符号的阅读、理解、阐释形成一种深度文化”,由此可知,印刷文化中思想的交换相对较慢和思想具有一定深度没有绝对的因果关系,属于强加因果。B.“流露出参与者在理性文明的洗礼后希望彻底摆脱文明重负的心态”错。材料二第三段说的是“弹幕空间中,正确、完整、规范、和谐都变得无足轻重,代之而起的,是无政府主义式的‘搅和’。原属不同范畴的信息被一锅乱炖,不同类型的语言形式被杂糅拼贴,如同重回蒙昧时代。经过理性文明的长期洗礼后,短暂地‘蒙昧’一下,自编自导‘人间喜剧’,反倒成为暂时摆脱文明重负的一种人生选择”,文中是参与者希望“暂时摆脱”,而不是“彻底摆脱”。C.“电子时代的写作要想表达真我,就要避免反复思量,字斟句酌”表述错误。材料二说“唯有无限趋近言文一致,那个最本真的自我,才能跃然而出”,并非“避免反复思量,字斟句酌”。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和论据的能力。A.弹幕者借悟空之口表达了学生无奈背书的情绪。B.呈现了一名备考考生的真实现状,刷题模式,写出了备考真实感受。C.“没文化真可怕”只是对张飞所言的评价,并非代入自己的真实感受。D.弹幕者由现实生活中住店必出示健康码和行程码来点评,也反映了真实的社会现实。故选C。【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1)根据材料一中“弹幕评论带有明显的即兴意味,令人瞩目的是现场、此刻与交互性的狂欢气氛”“弹幕是网络时代的产物。只有神奇的互联网才能支持如此之多的声音即时互动”,和材料二“喜爱者所代表的是互联网文化中跨媒介、多感官、娱乐化的接受方式,注重趣味性与参与感”可知,弹幕可以即时互动,能形成“现场、此刻与交互性的狂欢气氛”,观众更有参与感。(2)根据材料一“零碎化、平面化、喜剧精神与反讽、拒斥精英趣味也就成了弹幕的另一些表征”,和材料二“弹幕空间中,正确、完整、规范、和谐都变得无足轻重,代之而起的,是无政府主义式的‘搅和’。原属不同范畴的信息被一锅乱炖,不同类型的语言形式被杂糅拼贴,如同重回蒙昧时代。经过理性文明的长期洗礼后,短暂地‘蒙昧’一下,自编自导‘人间喜剧’,反倒成为暂时摆脱文明重负的一种人生选择”“弹幕文字游戏的创造门槛与理解成本都极低”可知,弹幕零碎化、平面化、拒斥精英趣味,允许“搅和”和“蒙昧”,创造门槛与理解成本低。(3)根据材料一“零碎化、平面化、喜剧精神与反讽、拒斥精英趣味也就成了弹幕的另一些表征”,和材料二“弹幕带给人的趣味性、解放感与反讽意味”“弹幕的游戏性与趣味性”可知,弹幕具有喜剧精神与反讽意味,带给人游戏性和趣味性。【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1)根据材料一“弹幕评论带有明显的即兴意味,令人瞩目的是现场、此刻与交互性的狂欢气氛,而不是严肃的反思与真知灼见”分析,年度弹幕“啊?”有明显的即兴意味,直抒胸臆,但缺乏严肃的反思与真知灼见。(2)根据材料二中“不可避免地带来语言的‘失焦’。格套无可厚非,但其中令人上瘾的传染力,以及凌驾于差异性表达之上的霸权地位,恐怕与解放创造力的初衷恰好相反”和题干中“用户发送弹幕‘啊’共计超过1320万次,……这一弹幕不仅表达了无数网友在观看视频时的惊讶、疑惑、不满或惊喜”可知,网友观看视频时无论是惊讶、疑惑,不满还是惊喜,发送的弹幕词都高度统一为“啊?”,流行弹幕带来语言的失焦,超过1320万次的“啊”同化了表达,束缚了创造力。(3)根据材料一“对于年轻一代来说,互联网以及电子传媒的传播方式正在隐蔽地重塑他们的感官、躯体和意识”分析,年度弹幕入驻“汉字民俗展厅”,当代年轻人语言表达方式的变化发展体现了互联网以及电子传媒的传播方式正在重塑他们的感官、躯体和意识。(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复活(节选)列夫·托尔斯泰玛丝洛娃转过身,抬起头,挺起胸部,带着聂赫留朵夫所熟悉的温顺表情,走到铁栅栏跟前,从两个女犯中间挤过来,惊讶地盯着聂赫留朵夫,却没有认出他来。不过,她从衣衫上看出他是个有钱人,就嫣然一笑。“您找我吗?”她问,①把她那张眼睛斜睨的笑盈盈的脸凑近铁栅栏。“我想见见……”聂赫留朵夫不知道该用“您”还是“你”,但随即决定用“您”。他说话的声音并不比平时高。“我想见见您……我……”“你别跟我啰唆了。”他旁边那个衣衫褴褛的男人叫道。“你到底拿过没有?”“对你说,人都快死了,你还要什么?”对面有一个人嚷道。玛丝洛娃听不清聂赫留朵夫在说些什么,但他说话时脸上的那副神情使她突然想起了他。但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不过,她的笑容消失了,眉头痛苦地皱起来。“您说什么,我听不见。”她叫起来,眯细眼睛,眉头皱得更紧了。“我来是……”“对,我在做我该做的事,我在认罪。”聂赫留朵夫想。他一想到这里,眼泪就夺眶而出,喉咙也哽住了。他用手指抓住铁栅栏,说不下去,竭力控制住感情,免得哭出声来。“对你说:你去管闲事干什么……”这边有人喝道。“老天爷在上,我连知道也不知道。”那边有个女犯大声说。玛丝洛娃看到聂赫留朵夫激动的神气,认出他来了。“您好像是……但我不敢认。”玛丝洛娃眼睛不看他,叫道。她那涨红的脸突然变得阴沉了。“我来是要请求你饶恕。”聂赫留朵夫大声说,但音调平得像背书一样。他大声说出这句话,感到害臊,往四下里张望了一下。但他立刻想到,要是他觉得羞耻,那倒是好事,因为他是可耻的。于是他高声说下去:“请你饶恕我,我在你面前是有罪的……”他又叫道。她一动不动地站着,斜睨的目光盯住他不放。他再也说不下去,就离开铁栅栏,竭力忍住翻腾着的泪水,不让自己哭出声来。把聂赫留朵夫领到女监来的副典狱长,显然对他发生了兴趣,这时走了过来。他看见聂赫留朵夫不在铁栅栏旁边,就问他为什么不同他要探望的女犯谈话。聂赫留朵夫擤了擤鼻涕,提起精神,竭力让自己平静下来,回答说:“隔着铁栅栏没法说话,什么也听不见。”副典狱长沉思了一下。“嗯,好吧,把她带到这儿来一下也行。”“马丽雅-卡尔洛夫娜!”他转身对女看守说,“把玛丝洛娃带到外边来。”过了一分钟,玛丝洛娃从边门走出来。她步履轻盈地走到聂赫留朵夫跟前站住,皱着眉头看了他一眼。乌黑的鬈发也像前天那样一圈圈飘在额上;苍白而微肿的脸有点儿病态,但很可爱,而且十分镇定;她那双乌黑发亮的斜睨眼睛在浮肿的眼皮下显得特别有神。“可以在这里谈话。”副典狱长说完就走开了。聂赫留朵夫走到靠墙的长凳旁边。玛丝洛娃困惑地瞧了瞧副典狱长,然后仿佛感到惊讶,耸耸肩膀,跟着聂赫留朵夫走到长凳那儿,理了理裙子,在他旁边坐下。“我知道要您饶恕我很困难。”聂赫留朵夫开口说,但又停住,觉得喉咙哽住了,“过去的事既已无法挽回,那么现在我愿尽最大的努力去做。您说说……”“您是怎么找到我的?”她不理他的话,径自问。她那双斜睨的眼睛又像在瞧他,又像不在瞧他。“天哪!你帮助我,教教我该怎么办!”聂赫留朵夫望着她那张变丑的脸,暗自说。“前天您受审的时候,我在做陪审员。”他说,“您没有认出我来吧?”“没有,没有认出来。我没有工夫认人。当时我根本没有看。”玛丝洛娃说。“不是有过一个孩子吗?”聂赫留朵夫问,感到脸红了。“谢天谢地,他当时就死了。”她气愤地简单回答,转过眼睛不去看他。“真的吗?是怎么死的?”“我当时自己病了,差一点儿也死掉。”玛丝洛娃说,没有抬起眼睛来。“姑妈她们怎么会放您走的?”“谁还会把一个怀孩子的女佣留在家里呢?她们一发现这事,就把我赶出来了。说这些干什么呀!我什么都不记得,全都忘了。那事早完了。”“不,没有完。我不能丢下不管。哪怕到今天我也要赎我的罪。”“没有什么罪可赎的。过去的事都过去了,全完了。”玛丝洛娃说。接着,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她忽然瞟了他一眼,②又嫌恶又妖媚又可怜地微微一笑。玛丝洛娃怎么也没想到会看见他,特别是在此时此地,因此最初一刹那,他的出现使她震惊,使她回想起她从不回想的往事。最初一刹那,她模模糊糊地想起那个充满感情和理想的新奇天地,这是那个热爱她并为她所热爱的迷人青年给她打开的。然后她想到了他那难以理解的残酷,想到了接二连三的屈辱和苦难,这都是紧接着那些醉人的幸福降临和由此而产生的。她感到痛苦,但她无法理解这事。她就照例把这些往事从头脑里驱除,竭力用堕落生活的特种迷雾把它遮住。此刻她就是这样做的。最初一刹那,她把坐在她面前的这个人同她一度爱过的那个青年联系起来,但接着觉得太痛苦了,就不再这样做。现在这个衣冠楚楚、脸色红润、胡子上洒过香水的老爷,对她来说,已不是她所爱过的那个聂赫留朵夫,而是一个截然不同的人。那种人在需要的时候可以玩弄像她这样的女人,而像她这样的女人也总是要尽量从他们身上多弄到些好处。就因为这个缘故,她向他妖媚地笑了笑。她沉默了一会儿,考虑着怎样利用他弄到些好处。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见到玛丝洛娃后,聂赫留朵夫犹豫之后选择用“您”称呼,因为两人之间没有了以往的亲切、熟悉感,更重要的是,他是来请求她饶恕的。B.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的对话是不顺畅的,外在原因主要是探监环境的恶劣、铁栅栏的阻碍,内在原因主要是两人社会地位和境遇的差异。C.节选文段集中于聂赫留朵夫探视玛丝洛娃这一充满戏剧冲突的场景,空间就在监狱之内,从长凳到铁栅栏,再回到长凳。D.当问起玛丝洛娃为他生下的那个孩子时,聂赫留朵夫“感到脸红了”,不安、悔恨、内疚和羞耻,多种情感交织在一起。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头对狱中其他人物的对话描写,为两人第一次见面提供了背景,正因为吵闹影响了二人交谈,才有下文两人近距离的谈话,推动了情节发展。B.“乌黑的鬈发”“乌黑发亮”的眼睛“特别有神”,运用肖像描写,可见玛丝洛娃是个可爱的姑娘,让人无法讨厌她,激起人们对她遭遇的同情。C.聂赫留朵夫坦诚自己罪行的内心挣扎过程通过动作、神态、语言描写和内心独白表现得淋漓尽致,而独到的细节描写,如人称的选择,音调的变化,更使人物心态毕露。D.19世纪俄国魔幻现实主义作家托尔斯泰善于抓住人物思想感情的每一个细微变化,用不同手法从不同侧面描绘人物的心理活动,车尔尼雪夫斯基高度概括为“心灵辩证法”。8.文中两处画线句子表现了玛丝洛娃怎样的心理?请简要分析。9.班级将举办外国文学名著阅读活动,经讨论,读书小组提出一组关键词:细节·心理·讽刺。请围绕关键词为《复活》写一段推荐语。【答案】6.C7.D8.①表现玛丝洛娃的善于察言观色、习惯性讨好,饱尝世态炎凉后的玛丝洛娃已丧失了原本的善良纯朴、天真无邪。②表现玛丝洛娃的鄙夷不屑、不信任,“嫌恶”是真情流露,“又妖媚又可怜地微微一笑”则是有意的献媚、讨好。9.①生动的细节描写。作者通过细节描写,塑造了人物鲜明的性格、复杂的情感,如刚与玛丝洛娃开始交谈时,聂赫留朵夫在称呼她“你”“您”间犹豫不决。②突出的心理描写。如玛丝洛娃在监狱见到聂赫留朵夫,最初是震惊,回忆起往事,想起他的残忍,他带给她的痛苦和屈辱,后来又想利用他。③独特的讽刺手法。托尔斯泰的讽刺是不露声色的,在朴素的叙述中包含着辛辣的讽刺,如“当着他的面别给,等他走开了再给,要不然会被他拿走的”,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C.“从长凳到铁栅栏,再回到长凳”错误。文中两人先在铁栅栏前交流,之后到靠墙的长凳处交谈。故选C。【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D.“19世纪俄国魔幻现实主义作家”错误。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把她那张眼睛斜睨的笑盈盈的脸凑近铁栅栏”,是在玛丝洛娃看出“他”是一个有钱人之后的表现,“笑盈盈”的神态描写写出她含着无限的殷勤向“他”靠近,希望能够从这位有钱人身上得到自己想要的好处。这一细节表现出此时的玛丝洛娃已经不再是单纯天真的少女,而是染上了会看人脸色、讨好他人,通过观察别人来揣摩别人心意,尽量从他人身上弄到些好处的习惯。“又嫌恶又妖媚又可怜地微微一笑”,是玛丝洛娃在得知聂赫留朵夫想要赎自己罪恶的后的神态描写。“嫌恶”是对聂赫留朵夫的厌恶、讨厌,是她心中的真实情感。“妖媚”显出她的轻佻妩媚,“可怜”表现出她装出值得怜悯的样子,“微微一笑”,是她流落之后的习惯性表情。这一细节描写可以看出玛丝洛娃对聂赫留朵夫的既厌恶又取悦,既看不起,不相信,又卑贱地讨好的心理。【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解读的能力。推荐语是把相关的人或事物向人作介绍,希望任用和接受的一种文体。题目中给出了本题的答题方向,从文章运用了哪些细节描写,对人物怎样进行心理描写,收到了怎样的讽刺效果三个方面写一则推荐语。可以先简单概括细节、心理、讽刺在小说中的作用,然后再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文中多处运用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文学作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使情节更加生动,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环境氛围更加真实,主题思想更加深刻,从而增强作品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文中通过对聂赫留朵夫在刚见面时如何称呼玛丝洛娃的细节,表现他的内心矛盾。通过玛丝洛娃“笑”这一细节的描写,表现她的讨好他人。文章有精彩的心理描写。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描写,能够直接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文中最后一段的心理描写,展现了玛丝洛娃的心路历程,起初,她心头掠过一丝美好的回忆;接着,她想起他的残忍作为,想起他留给她的痛苦和屈辱,她痛恨这个毁了她幸福的人,于是记忆中那种爱情的幻境顿时化为泡影。但她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又想利用他一下。这段心理描写先后展现了她震惊、屈辱、痛苦、讨好的富有变化内心活动。文章使用了独特的讽刺。列夫·托尔斯泰的讽刺不是凭借夸张,而是把自己的思想感情间接流露出来,他采用现实主义的描写去揭露事物表面与实质的矛盾,在质朴的记叙中、在看似不经意的语言中透露出作者对现实的讽刺。如“当着他的面别给,等他走开了再给,要不然会被他拿走的”,表面上风平浪静的提醒,其实是在说典狱长的巧取豪夺,连犯人家属送的东西也不放过,揭露了当时大小官吏的腐败现象,也透露出社会的黑暗腐朽。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自屈原沉汩罗后百有余年,汉有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过湘水,投书以吊屈原。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生以为汉兴已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四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坐宣室,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贾生之死时年三十三矣。(《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有删改)10.文中划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属,撰写,与“屈平属草稿未定”中的“属”意思相同。B.秀才,古代科举等级考试中的一级。贾谊刚考中秀才就闻名天下。C.正朔,原指一年第一天。此处指帝王颁行新历法。D.拜,朝廷授予某人官职的术语。使用“拜”字表示隆重、重视。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吴廷尉听闻贾谊才华出众,遂将他招置门下,后来又将贾谊推荐给汉文帝。B.贾谊年纪轻轻就能在朝廷上凭答对征服其他博士生,而受到超级提拔。C.东阳侯、冯敬等人常诋毁贾谊,导致贾谊被天子疏远,出为长沙王太傅。D.当长沙王太傅四年多后,贾谊求见文帝,并跟文帝大谈鬼神之事。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2)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14.司马迁为什么把屈原和贾谊两个不同时代的人放在一起写列传?【答案】10.BDF11.B12.D13.(1)各项法令更改、确定的内容,以及诸侯都必须到封地去上任,这些都是贾谊的主张。(2)我好长时间没见贾谊了,自认为能超过他,现在看来还是不如他。14.①都在长沙生活过;②贾谊写过一篇辞赋祭吊屈原;③都是极有才华却遭人谗言而疏远。【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孝文帝即位之初,听说河南郡守吴公政绩为全国第一,而且旧时与李斯同乡,曾经向李斯学习过,(皇上)于是就征召吴公担任廷尉。“孝文皇帝初立”,是主谓结构,其后要断开,即B处;“吴公治平”是主语,“为”是位于,“天下第一”是宾语,这个句子做“闻”的宾语,故“天下第一”后D处要断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中,“焉”是句末语气词;“乃征为廷尉”,是“乃征(吴公)为廷尉”的省略句,是“乃”引导的表示结果的分句,要与前文表示原因的分句断开,即F处断开。故句子应断于BDF。【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古代文化常识和理解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A.正确。句意:在十八岁时就因诵读诗书会写文章而闻名当地。/屈平拟写初稿还没有完成。B.“贾谊刚考中秀才就闻名天下”说法错误。此时还没有诞生科举考试,此处只是当时选拔人才的方式之一。C.正确。D.正确。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贾谊求见文帝”错误。皇帝征召曰“征”,官府征召曰“辟”。“贾生征见”中的“征”是被动用法,说明是被文帝召见,并非主动求见。故选D。【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1)“更”,更改;“就”,到……去;“发”,发起,主张。(2)省略句,句首省略主语“我”;“过”,超过。【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从“自屈原沉汩罗后百有余年,汉有贾生,为长沙王太傅”“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可指,屈原和贾谊都在长沙生活过,作者因为两者的地缘关系而将其放在一起;从“汉有贾生……过湘水,投书以吊屈原……”可知,贾谊写过《吊屈原赋》,对屈原的人生遭际表示过深深的同情,将二者合传顺理成章;贾谊和屈原在精神境界、政治遭遇、才干学识上都有相似之处;贾谊才学令朝臣和文帝均叹服,“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与屈原曾草拟宪令的经历相似;而他们同样遭到权贵小人的嫉妒而被君王疏远,“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贾谊能深感屈原的精神境界,所以作者将二者合传。参考译文:自从屈原沉江而死一百多年之后,汉朝有个贾生,在担任长沙王太傅时,经过湘水,写一篇辞赋投入江中,以此祭吊屈原。贾生名叫贾谊,是洛阳人。在十八岁时就因诵读诗书会写文章而闻名当地。吴廷尉担任河南郡守时,听说贾谊才学优异,就把他召到衙门任职,并非常器重。汉文帝刚即位时,听说河南郡守吴公政绩卓著,为全国第一,而且和李斯同乡,又曾向李斯学习过,于是就征召他担任廷尉。吴廷尉就推荐贾谊年轻有才,能精通诸子百家的学问。这样,汉文帝就征召贾谊,让他担任博士之职。当时贾谊二十有余,在博士中最为年轻。每次文帝下令让博士们讨论一些问题,那些年长的老先生们都无话可说,而贾谊却能一一回答。博士们都认为贾生才能杰出,无与伦比。汉文帝也非常喜欢他,对他破格提拔,一年之内就升任太中大夫。贾谊认为从西汉兴盛已有二十多年了,天下太平,正是应该改正历法、变易服色、订立制度、决定官名、振兴礼乐的时候,于是他草拟了各种仪法,崇尚黄色,遵用五行之说,创设官名,完全改变了秦朝的旧法。汉文帝刚刚即位,谦虚退让而来不及实行。但此后各项法令更改并确定的内容,以及诸侯必须到封地去上任,这些都是贾谊的主张。于是汉文帝就和大臣们商议,想提拔贾谊担任公卿之职。而绛侯周勃、灌婴、东阳侯、冯敬这些人都嫉妒他,就诽谤贾谊说:“这个洛阳人,年纪轻而学识浅,只想独揽大权,把政事弄得一团糟。”此后,汉文帝于是就疏远了贾谊,不再采纳他的意见,任命他为长沙王太傅。四年多之后,贾谊被召回京城拜见皇帝。当时汉文帝正坐在宣室,因有感于鬼神之事,就向贾谊询问鬼神的本原。贾谊也就乘机周详地讲述了所以会有鬼神之事的种种情形。到半夜时分,文帝已听得很入神,不知不觉地在座席上总往贾谊身边移动。听完之后,文帝慨叹道:“我好长时间没见贾谊了,自认为能超过他,现在看来还是不如他。”过了不久,文帝任命贾谊为粱怀王太傅。粱怀王是汉文帝的小儿子,受文帝宠爱,又喜欢读书,因此才让贾谊当他老师。几年之后,粱怀王因骑马不慎,从马上掉下来摔死了,没有留下后代。贾谊认为这是自己作太傅没有尽到责任,非常伤心,哭泣了一年多,也死去了。死的时候年仅三十三岁。(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①白居易故情周匝②向交亲,新茗分张及病身。红纸一封书后信,绿芽十片火前春。汤添勺水煎鱼眼③,末下刀圭搅曲尘④。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注】①李六郎中,即李宣,元和十一年在忠州刺史任上给白居易寄来了当地特产蜀茶,其时白居易正被贬为江州司马。②周匝:完全。③鱼眼:水煮沸时出现的气泡。④刀圭搅曲尘:用小汤勺搅动,产生茶叶细末。15.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交代诗人与友人向来交往亲密,这是友人不顾自己身体不适而给诗人写信寄茶的情感基础。B.“火前”即清明节前,“火前春”即清明节前所产的茶,友人寄来的珍贵绿芽是第一焙的明前茶。C.颈联通过细节刻画,写诗人迫不及待地煎水煎茶、搅动细末,可见诗人茶艺之精,亦不负友人送茶之苦心。D.“别茶人”是指能鉴别茶叶品质优劣的人,友人将珍贵的茶叶寄送诗人,是因为两人同为爱茶之人、识茶之人。16.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分析。【答案】15.A16.①爱茶之心切。诗人慢慢等待水煮沸又用小汤勺慢慢搅动茶叶细末,这些煎茶细节描写可见其爱茶之心切。②辨茶之自信。尾联直接以肯定语气表明在识茶辨茶方面的自信。③对友人的感谢。诗人身处被贬境地又在病痛之中,友人寄茶背后的情谊让诗人充满感激。【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A.“友人不顾自己身体不适”说法有误。“新茗分张及病身”是说友人将好茶分给疾病在身的诗人。故选A。【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诗歌颈联“汤添勺水煎鱼眼,末下刀圭搅曲尘”一句意思是取来煮茶的工具,煎水煮茶,用器具将茶碾成颗粒状,把茶叶细末用小汤匙搅动。这一句是对诗人拿到新茶后,迫不及待地想要炙之、解之、碾之、罗之、煎之的过程所进行的描写。得到好茶叶,自然不想草草了事,浪费了这好茶,因此从这一套完善的煎茶法中,我们不难看出诗人对茶的熟知与喜爱。尾联“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意思是这么好的茶不先给别人却先寄给了我,想必知道我是能鉴别茶叶品质优劣的人。“别茶人”三个字是诗人给予自己的评价,诗人此时是病中渴茶之人,得到茶后非常高兴,故而如此评价自己。因为懂得品茶,所以才能在起起落落的仕途中宠辱不惊,将生活所有的不惑,在茶的苦涩和清香中释然,茶于他,就是生命的一部分,而他也就成了当之无愧的“别茶人”。由此可见诗人在识茶辨茶方面的自信。诗歌首联中,作者以“故情”二字对诗人及李六郎中的关系做以简单描述,表明两人是老相识,“新茗分张”时,能第一时间想到诗人,可见二人交情匪浅。而诗人写作的清明节本应是扫墓时节,诗人被贬谪后孤身一人,卧病在床,孤寂冷清,但却在清明前夕收到书信和新茶,且用红纸包裹,形成了强烈的反差,饱含着一丝温暖的情谊在其中。从诗人的态度中,我们也能看到他对友人千里寄茶的深情厚谊的感激。(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1)在我国古代,“书信”往往和“鱼”、“雁”相连。如《春江花月夜》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屈原列传》中,司马迁以蝉作比喻,表明屈原远离污浊的世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同时推赞他的志向,以日月作喻,认为他“________________”。(3)《红楼梦》中的俗谚“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出自《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鸿雁长飞光不度②.鱼龙潜跃水成文③.蝉蜕于浊秽④.虽与日月争光可也⑤.覆压三百余里⑥.隔离天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注意重点字的写法,“雁”“度”“潜”“蜕”“秽”“覆”“隔”。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第19届亚运会是杭州举办的最高级别的综合性国际体育赛事,亚运会给杭州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在经济效应方面,亚运会增加了杭州与亚洲乃至世界各地经济交流的机会,并刺激当地消费,增加就业岗位,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社会效应方面,亚运会是一个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升级改造的机遇,杭州按照亚运会标准布局城市交通、环境、住宿等一系列事关民生的基础设施,并完善各类体育设施,这些设施都已成为亚运会留给杭州的遗产。
A
,亚运会成为杭州这一国际名城的又一大“名片”,对于宣传城市形象、增强文化交流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另外,亚运会的筹备、组织工作也给杭州留下一批赛事运营的专业人才,
B
,杭州拥有雄厚的体育软硬件实力,在未来将有更多机会举办各级别的国内、国际体育赛事。①就亚奥理事会来说,②杭州是一个放心的选择,③中国城市除了良好的办赛能力以外,④庞大的中国市场也占据强大的吸引力。⑤与此同时,⑥借助杭州在旅游、进出口贸易等领域的巨大潜能,⑦亚运会的影响力也将得以扩大。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19.文中第二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答案】18.A在文化效应方面B再加上基础设施遗产19.(1)语句:①;“就亚奥理事会来说”修改为“对于亚奥理事会来说”。(2)语句:③;“中国城市除了良好的办赛能力以外”修改为“除了中国城市良好的办赛能力以外”。(3)语句:④;“占据”修改为“具备”。【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A空,由A空前的文字“在经济效应方面”“在社会效应方面”,A空后的“亚运会成为杭州这一国际名城的又一大‘名片’”“宣传城市形象、增强文化交流”等有关城市形象或文化方面的内容,可以推断A空可填“在文化效应方面”等等。B空,由B空前的“给杭州留下一批赛事运营的专业人才”,B空后的“杭州拥有雄厚的体育软硬件实力”分析,“软件实力”对应“专业人才”,可以推断,B空应填入“硬件实力”对应的内容,再结合前文的“亚运会是一个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升级改造的机遇……这些设施都已成为亚运会留给杭州的遗产”,综合分析B空可填“再加上基础设施遗产”等等。【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1)语句:①;语病“就亚奥理事会来说”,混淆“对于……来说”和“就……来说”两种固定结构,此处应改为“对于亚奥理事会来说”。(2)语句:③;语病“中国城市除了良好的办赛能力以外”,关联词“除了……以外”位置不当,此处应改为“除了中国城市良好的办赛能力以外”。(3)语句:④;语病“占据强大的吸引力”,“占据”“吸引力”动宾搭配不当,此处“占据”应改为“具备”或“拥有”。(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网络文学从1998年始,以“另类”“边缘”的姿态进军中国文坛,如今不仅登上文学正殿,而且成为中国当代文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文学在创新性上要高于传统文学,尤其是对未知世界的开掘。网络文学作者一般更喜欢去尝试带有试验性质的新内容、新形式的写作,利用已有的知识储集,通过______①_____的想象,创造出全新的人物和情节。表达新的主题和思想,使网络文学的表现空间在心灵的自由开发中得以无界限地延伸和拓展。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网络文学已触及天花板:出彩的作品很多,众多作家____②_____,在虚构的世界中创造了多种类型化的作品。但高产、速成的写作,近乎透支了一些网络作家的创意思维和精力。近几年网络文学明显地在向现实转向,切入当下时代、贴近现实生活的作品开始多了起来。从文学网站的发帖,再到电子书、电影、电视剧、网游、手游、动漫、短视频等多种艺术和娱乐形态,网络文学已形成了一条相对完整的文艺产业链。像当下在播的影视剧目中,改编自网络文学的就占据着重头。不少网络文学改编的电视剧不仅收视率居高不下,而且重播率极高,在经济方面的回馈是很高的。网络文学广阔的市场前景_____③_____,但前行之路也存在着各种难以预测的不确定性。但不论怎样,网络文学顺应着时代发展的新技术潮流,不断地扩展自己的领地,并且保持健康可持续发展,相信会繁荣有序地走向世界。20.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22.请将文中画横线部分改成一个长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答案】20.①天马行空②声名鹊起/名声大振③毋庸置疑21.表达效果:①此处是用“天花板”来比喻网络文学所能达到的最高限度,语言准确凝练;②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网络文学的快速发展状况,及网络文学进一步发展亟待解决的情况。22.顺应着时代发展的新技术潮流而不断地扩展自己的领地并且保持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网络文学会繁荣有序地走向世界。【解析】【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空,根据后文“创造出全新的人物和情节。表达新的主题和思想”可知,语境是指才思豪放,不受拘束的想象,应用“天马行空”。天马行空:天马奔驰神速,好像要腾空飞行一样;它常用来形容人的才思豪放、气势磅礴,不受拘束。第二空,语境是指众多作家名声突然大振,知名度迅速提高,应用“声名鹊起”,或者“名声大振”。声名鹊起:形容名声突然大振,知名度迅速提高。名声大振:通过某件事情,使知名度大大提高。第三空,语境是指网络文学广阔的市场前景好这一事实明显,根本就没有怀疑的余地,应用“毋庸置疑”。毋庸置疑:事实明显或理由充分,不必怀疑,根本就没有怀疑的余地。【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修辞手法表达效果能力。表达效果:“天花板”用来形容某个人或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