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共患疫病的检疫(动物检验检疫课件)_第1页
动物共患疫病的检疫(动物检验检疫课件)_第2页
动物共患疫病的检疫(动物检验检疫课件)_第3页
动物共患疫病的检疫(动物检验检疫课件)_第4页
动物共患疫病的检疫(动物检验检疫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共患疫病的检疫-附红细胞体病目录Contents临诊检疫1实验室检疫2检疫后的处理334附红细胞体病是附红细胞体寄生于动物血液,游离在血浆中或附着在红细胞表面所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临床上以贫血、黄疸和发热为特征。共患疫病的检疫-附红细胞体病341.临诊检疫(1)流行特点绵羊、山羊、牛、猪、狗、猫和人等均可成为附红细胞体寄生的宿主。各种年龄、性别的动物均可感染,但以幼龄动物和体弱动物发病较多。本病多发生于夏秋或雨水较多季节,此期正是各种吸血昆虫活动频繁的高峰时期。世界各地均有本病的发生,多呈散发和地方性流行。共患疫病的检疫-附红细胞体病341.临诊检疫(2)临床症状由于动物种类不同,潜伏期也不同,介于2~45d之间。发病后的主要临诊症状是发热,食欲不振,精神委顿,黏膜黄染,贫血,背腰及四肢末梢瘀血,淋巴结肿大等,还可出现心悸及呼吸加快,腹泻,生殖力下降,毛质下降等。共患疫病的检疫-附红细胞体病341.临诊检疫(3)病理变化病理变化为贫血和黄疸。皮肤及黏膜苍白,血液稀薄,全身性黄疸。肝脏肿大变性,呈黄棕色,胆囊肿大,内充满大量的明胶样胆汁。肾肿大,浑浊,贫血严重。肺肿大,淤血水肿。脾脏肿大变软。心肌苍白松软。共患疫病的检疫-附红细胞体病342.实验室检疫实验室主要进行病原学检查;血清学检查;荧光抗体试验。共患疫病的检疫-附红细胞体病血液中的附红细胞体)343.检疫后的处理肉尸和内脏有明显病变者(尸体表面出血性浸润,整个体表变成红色,胸腹腔积液严重,脂肪及粘膜黄染严重,血液涂片红细胞表面虫体在20个以上),其肉尸、内脏和血液作工业用或销毁。轻微病变的肉尸及内脏高温处理后出场,血液作工业用或销毁,猪皮消毒后出场。共患疫病的检疫-附红细胞体病共患疫病的检疫-炭疽目录Contents临诊检疫1实验室检疫2检疫后的处理334炭疽是由炭疽(芽胞)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人畜共患传染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败血症,发病动物以急性死亡为主,脾脏高度肿大,皮下和浆膜下有出血性胶冻样浸润、血液凝固不良呈煤焦油样、尸体极易腐败。人感染该病可发生败血症而死亡。共患疫病的检疫-炭疽341.临诊检疫(1)流行特点各种家畜均可感染,其中牛、马、绵羊感受性最强;山羊、水牛、骆驼和鹿次之;猪感受性较低。实验动物与人亦具感受性。该病多为散发,常多见于夏季。共患疫病的检疫-炭疽341.临诊检疫(2)临床症状根据病程可分为最急性、急性和亚急性三型。①最急性病例突然高热,骤然死亡,从鼻、口等天然孔流出血性泡沫,阴道、肛门流出不凝固的血液。②急性型病例体温升高,病畜多呈急性经过,体温高达40~41℃,食欲减退或废绝,精神极度沉郁。可视黏膜发绀、有出血点,天然孔出血、血液凝固不全,最后窒息死亡。共患疫病的检疫-炭疽34共患疫病的检疫-炭疽病死于炭疽的牛肛门突出、出血341.临诊检疫③亚急性型病例病程稍长,以颈下、胸前、肩胛、腹下、乳房和外阴处皮下发生界限清楚的局灶性炎性水肿,初硬固有热痛,后变冷继而溃烂,不断流出黄色液体,长期不愈形成炭疽痈。炭疽痈常发生于颈、胸、腰及外阴,有时发生于口腔,造成严重的呼吸困难;发生肠痈时,下痢带血,肛门浮肿。猪多为慢性经过。临诊症状不明显,仅表现沉郁、厌食、呕吐、下痢等症状,多在屠宰后才发现有咽炭疽、肠炭疽。

共患疫病的检疫-炭疽病34共患疫病的检疫-炭疽病猪感染后形成的炭疽痈341.临诊检疫(3)病理变化尸体极易腐败而致腹部膨大;从鼻孔和肛门等天然孔流出不凝固的暗红色血液;可视黏膜发绀,并散在出血点;因机体缺氧、脱水和溶血,故血液黑红、浓稠、凝固不良呈煤焦油样;剥开皮肤可见皮下、肌肉及浆膜下有出血性胶样浸润;脾脏显著肿大,较正常大2—3倍,脾体暗红色,软如泥状;全身淋巴结肿大、出血,切面黑红色。共患疫病的检疫-炭疽病34共患疫病的检疫-炭疽病死于炭疽的动物脾脏明显肿大342.实验室检疫细菌学涂片;琼脂扩散试验等。共患疫病的检疫-炭疽病瑞氏染色的炭疽杆菌343.检疫后的处理疑似炭疽尸体应严禁剖,应焚烧或深埋。一旦确诊,应及时报告疫情,立即封锁隔离,加强消毒并紧急预防接种。封锁区内畜舍用20%漂白粉或10%氢氧化钠消毒,病畜粪便及垫草应焚烧。疫区封锁必须在最后一头病畜死亡或痊愈后,经14d无新病例,经全面大消毒方能解除。共患疫病的检疫-炭疽病共患疫病的检疫-钩端螺旋体病目录Contents临诊检疫1实验室检疫2检疫后的处理334钩端螺旋体病是由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病和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临诊表现形式多样,主要有发热、黄疸、血红蛋白尿、出血性素质、流产、皮肤和黏膜坏死、水肿等。共患疫病的检疫-钩端螺旋体病341.临诊检疫(1)流行特点钩端螺旋体的动物宿主非常广泛,几乎所有温血动物都可感染,其中啮齿目的鼠类是最重要的贮存宿主。本病发生于各种年龄的家畜,但以幼畜发病较多。本病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传播,有明显的流行季节,每年以7~10月为流行的高峰期,其他月份常仅为个别散发。共患疫病的检疫-钩端螺旋体病341.临诊检疫(2)临床症状潜伏期2~20d。不同种动物临床症状不同。病猪体温升高,厌食,皮肤干燥,1~2d内全身皮肤和黏膜泛黄,尿浓茶样或血尿。有的在上下颌、头部、颈部甚至全身水肿,指压凹陷,怀孕母猪流产的胎儿有死胎、木乃伊,也有弱仔,常于产后不久死亡。犊牛发病后,高烧41.5度,溶血性贫血,尿血,食欲下降,心跳和呼吸加快。成年牛急性感染时,高热,稽留不退。食欲、反刍停止,泌乳停止,乳房松软,乳汁呈红色,或暗黄色或橙黄色,孕牛流产。犬精神沉郁、后躯肌肉僵硬和疼痛、不愿起立走动、呼吸困难、可视粘膜出现不同程度的黄疸或出血。病犬口粘膜可见有不规则的出血斑和黄疸;眼部可见有结膜炎症状。共患疫病的检疫-钩端螺旋体病341.临诊检疫(3)病理变化病理变化主要是黄疸、出血以及肝和肾不同程度的损害。慢性或轻型病例,则以肾的变化为突出。共患疫病的检疫-钩端螺旋体病342.实验室检疫实验室主要进行微生物学检查;血清学检查;动物接种试验。共患疫病的检疫-钩端螺旋体病钩端螺旋体343.检疫后的处理确诊为钩端螺旋体病时,病畜隔离治疗。注意环境卫生,做好灭鼠、排水工作。不许将病畜或可疑病畜运入养殖场。彻底清除病畜舍的粪便及污物,用10%~20%生石灰水或2%苛性钠严格消毒。对于饲槽、水桶及其他日常用具,用热草木灰水处理,将粪便堆集起来,进行生物热消毒。

在常发病地区,应该有计划地进行多价浓缩菌苗注射。共患疫病的检疫-钩端螺旋体病共患疫病的检疫-狂犬病目录Contents临诊检疫1实验室检疫2检疫后的处理334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亦称恐水症,俗称疯狗病。临诊特征是神经兴奋和意识障碍,继之局部或全身麻痹而死亡。共患疫病的检疫-狂犬病341.临诊检疫(1)流行特点多种动物对本病都有易感性,尤以犬科和猫科等肉食动物,人多因被病畜咬伤而感染。对狂犬病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人患狂犬病后病死率高达100%。共患疫病的检疫-狂犬病341.临诊检疫(2)临床症状狂犬病的潜伏期变动很大,各种动物亦不尽相同,一般为2~8w,最短为8d,长者可达数月或一年以上。各种动物的临诊表现都相似,一般可分为两类,即狂暴型和麻痹型。神经先出现沉郁、意识混乱、异食、后高度兴奋、狂暴,有攻击性行为。最后呈现局部或全身麻痹,吞咽困难,下颌下垂,流涎,尾下垂。恐水是狂犬病的特殊症状,怕风也是常见症状。共患疫病的检疫-狂犬病341.临诊检疫(3)病理变化病理组织学检查脑触片法是迅速而经济的方法,将出现脑炎症状的患病动物捕杀,取大脑海马角或小脑作触片,用含碱性复红加美兰的染液染色、镜检,内基氏小体呈淡紫色。共患疫病的检疫-狂犬病341.临诊检疫共患疫病的检疫-狂犬病狂犬病毒包涵体342.实验室检疫实验室主要进行内基氏小体;荧光抗体试验(AF):我国将荧光抗体试验作为检查狂犬病的首选方法;琼脂扩散试验。共患疫病的检疫-狂犬病狂犬病毒包涵体(内基氏小体)343.检疫后的处理被狂犬病或疑似狂犬病患畜咬伤的家畜,在咬伤后未超过8d且未发现狂犬病症状者,准予屠宰;其肉尸、内脏应经高温处理后出场。超过8d者不准屠宰。对粪便、垫料污染物等进行焚毁;栏舍、用具、污染场所必须进行彻底消毒。怀疑患病动物隔离观察14d,怀疑感染动物观察期至少3个月,怀疑患病动物及其产品不可利用。共患疫病的检疫-狂犬病共患疫病的检疫-结核病目录Contents临诊检疫1实验室检疫2检疫后的处理334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人和动物共患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临床特征是病程缓慢、渐进性消瘦、咳嗽、衰竭,并在多种组织器官中形成特征肉芽肿、干酪样坏死和钙化病灶为特征。可感染多种动物,尤以奶牛最易感,其次是黄牛、水牛、猪和家禽。主要侵害肺、乳房、肠和淋巴结等。共患疫病的检疫-结核病341.临诊检疫(1)流行特点本病可侵害多种动物。动物中以奶牛最易感,其次为黄牛、水牛、猪、家禽,野生动物中以猴、鹿的感染多见,人也易感染。患病动物和人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通过咳嗽、喷嚏、飞沫、呼吸道分泌物、粪尿和乳汁等排菌,主要经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人尤其是儿童主要是通过饮用生牛奶或消毒不合格的牛乳而感染。共患疫病的检疫-结核病341.临诊检疫(2)临床症状临床症状常呈慢性经过,病初症状不明显,仅见消瘦、倦怠,随后逐渐明显。牛常见有肺结核、乳房结核、淋巴结核、肠结核等。

猪多表现为淋巴结核,以下颌、咽、肠系膜等淋巴结最常发生。淋巴结肿大、硬固、凹凸不平,以后化脓破溃、排出脓汁和干酪样物,不易愈合。临床症状多不明显。禽表现为消瘦、贫血、鸡冠萎缩、产蛋减少或停止等,病禽常突然死亡。共患疫病的检疫-结核病341.临诊检疫(3)病理变化剖检变化特征病变是在患病组织器官上发生增生性结核结节和渗出性干酪样坏死或钙化灶。共患疫病的检疫-结核病34共患疫病的检疫-结核病牛肺结核形成的肺空洞牛胸膜结核呈现的珍珠状结节动物肋弓处形成的结核34共患疫病的检疫-结核病动物不同内脏器官上形成的的结核342.实验室检疫目前常用的是细菌学检查和变态反应试验等共患疫病的检疫-结核病343.检疫后的处理发现疑似疫情,畜主应限制动物移动;对疑似患病动物应立即隔离。确诊后对患病动物全部不放血式扑杀,尸体化制或销毁;对受威胁的畜群(病畜的同群畜)实施隔离,在隔离的基础上经两次以上检疫仍为可疑者按阳性对待;对病畜和阳性畜污染的场所、用具、物品进行严格消毒。为了防止人畜互相传染,工作人员应注意防护,并定期体检。共患疫病的检疫-结核病共患疫病的检疫-巴氏杆菌病目录Contents临诊检疫1实验室检疫2检疫后的处理334巴氏杆菌病是主要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所引起的,发生于各种家畜、家禽、野生动物和人类的一种传染病的总称。动物急性病例以败血症和炎性出血过程为主要特征,急性病例以败血症和炎性出血过程为主要特征,所以又名出血性败血症,简称“出败”。人的病例罕见,且多呈伤口感染。。共患疫病的检疫-巴氏杆菌病341.临诊检疫(1)流行特点多种动物均可感染,猪、兔、鸡、鸭发病较多。本病的发生一般无明显的季节性,发病受外界诱因影响较大。在各种诱因作用下抵抗力降低易继发本病。多呈地方流行或散发,同种动物能相互传染,不同种动物之间也偶见相互传染。共患疫病的检疫-巴氏杆菌病341.临诊检疫(2)临床症状动物种类不同临床症状各不相同病程可分为最急性、急性和亚急性三型。①猪巴氏杆菌病又称猪肺疫潜伏期1一5天,临诊上一般分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最急性型俗称“锁喉风”,突然发病,迅速死亡病死率100%。急性型是本病主要和常见的病型。病程5~8d,不死的转为慢性。慢性型表现慢性胃肠炎和慢性肺炎,病猪呼吸困难,持续性咳嗽、鼻流脓性分泌物,食欲不振,下痢,逐渐消瘦,衰竭死亡。

共患疫病的检疫-巴氏杆菌病34共患疫病的检疫-巴氏杆菌病猪肺疫临床常见的咳嗽及呼吸急促猪肺疫后期临床常见的消瘦衰竭341.临诊检疫(2)临床症状②禽巴氏杆菌病叫禽霍乱,临床上分最急性、急性和慢性三型。最急性型:见于流行初期,多发生于肥壮、高产鸡,表现突然发病,迅速死亡。急性型:此型最常见,表现为高热(43~44℃)、口渴,昏睡,羽毛松乱,翅膀下垂。常有剧烈腹泻,排灰黄甚至污绿、带血样稀便。呼吸困难,口鼻分泌物增多,鸡冠、肉髯发紫。病程1~3d。慢性型:见于流行后期,以肺、呼吸道或胃肠道的慢性炎症为特点。可见鸡冠、肉髯发紫、肿胀有的发生慢性关节炎,表现关节肿大、疼痛、跛行。共患疫病的检疫-巴氏杆菌病34共患疫病的检疫-巴氏杆菌病禽霍乱肉垂肿胀341.临诊检疫(2)临床症状③鸭巴氏杆菌病俗称“摇头瘟”,多呈急性型,但50日龄以内雏鸭以多发性关节炎为主。④牛巴氏杆菌病称牛出败,可分为败血症、浮肿型和肺炎型,但大多表现为混合型。当体温下降时即迅速死亡,病程一般不超过36小时。兔出败潜伏期2-9d,高热、腹泻、肺炎、中耳炎、鼻炎。共患疫病的检疫-巴氏杆菌病341.临诊检疫(3)病理变化①猪肺疫全身黏膜、浆膜和皮下组织大量出血,咽喉周边组织出血性浆液浸润;全身淋巴结出血,切开呈红色;肺有不同程度的病变区,并伴有水肿和气肿;胸膜有纤维素性附着物,严重时与肺发生粘连。②禽霍乱肝脏肿大,质脆,表面可见针尖大至粟粒大,弥漫性的灰白色或黄白色坏死点;脾脏肿大,可见小的坏死点。小肠浆膜和粘膜有明显的出血点或出血斑。共患疫病的检疫-巴氏杆菌病34共患疫病的检疫-巴氏杆菌病猪肺疫肺脏出血最急性型猪肺疫肺脏表面点状或块状出血34共患疫病的检疫-巴氏杆菌病禽霍乱肝脏肝脏坏死点341.临诊检疫(3)病理变化③败血性病牛,内脏器官充血或出血。淋巴结水肿,切面多汁,呈暗红色;腹腔内有大量的渗出液;肿胀部皮下结缔组织呈现胶样浸润,切开有浅黄色或深黄色透明液体流出,夹杂血液。④兔出败病理变化可见各实质脏器充血、出血。胸腔积液,有时有纤维素性渗出物;心脏肥大、心包积液;肺充血、出血,甚至发生肝变,严重者胸腔蓄积纤维素性脓液或肺部化脓。共患疫病的检疫-巴氏杆菌病34共患疫病的检疫-巴氏杆菌病牛出败引起的肺气肿、肺脏充血、出血牛出败肺脏表面点状或块状出血34共患疫病的检疫-巴氏杆菌病兔巴氏杆菌病肺炎和肺脓肿兔巴氏杆菌病纤维素性胸膜炎342.实验室检疫目前常用的是细菌学检查;血清学检查;生化反应等共患疫病的检疫-巴氏杆菌病343.检疫后的处理确诊为巴氏杆菌病时,病畜禽不得调运,采取隔离治疗措施,发病畜禽群实行封锁;假定健康畜禽,可用疫苗作紧急预防接种;病死畜禽,深埋或焚烧。圈舍可用2%热碱溶液或10%-20%石灰乳消毒。共患疫病的检疫-巴氏杆菌病共患疫病的检疫-流行性乙型脑炎目录Contents临诊检疫1实验室检疫2检疫后的处理334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一种蚊媒性人兽共患传染病。但除人、马和猪外,其他动物多为隐性感染。动物感染发病症状表现为发病急,高温高热,流产,死胎,病死率较高。共患疫病的检疫-流行性乙型脑炎

341.临诊检疫(1)流行特点本病为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多种动物和人感染后都可成为本病的传染源。本病主要通过带病毒的蚊虫叮咬而传播。蚊子感染乙脑病毒后可终身带毒,并且可经卵传给后代;越冬的蚊子次年成为新的传播媒介和传染源。该病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可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在蚊虫猖獗的夏秋季节流行。90%的病例发生于7~9月潮湿多雨,蚊虫滋生月份,一般5~6月开始出现,12月至次年4月几乎无病例报告。共患疫病的检疫-流行性乙型脑炎341.临诊检疫(2)临床症状猪自然感染潜伏期2~4d,发病突然,体温升高达40~41℃,稽留数日。精神沉郁,食欲不振,喜卧嗜睡粪便干燥,尿呈深黄色。妊娠母猪发生流产,多为死胎。公猪发生睾丸炎,多为一侧睾丸急性舯大。仔猪可发生神经症状,口吐白沫,转圈,乱冲撞,倒地不起而死亡,有的后关节肿胀而跛行。

共患疫病的检疫-流行性乙型脑炎

34共患疫病的检疫-流行性乙型脑炎产出死胎和木乃伊胎341.临诊检疫(2)临床症状马自然感染潜伏期4~15d,其中幼驹对该病非常易感。急性重症表现为精神沉郁,反应迟钝,走路不稳或后肢麻痹无法站立,也有兴奋狂暴、乱冲撞者慢性病表现为发热,食欲不振,数日后可自愈;。牛自然发病少,主要是隐性感染。发病后表现发热,食欲不振,磨牙,转圈,四肢强直和昏睡。急重症者1~2d,慢性者10d左右可能死亡。羊主要是隐性感染。发病后表现为发热和神经症状:肢体出现麻痹,牙关紧咬,嘴唇麻痹流涎,四肢伸曲困难,走路不稳或后肢麻痹无法站立,经5d左右可能死亡。共患疫病的检疫-流行性乙型脑炎

34共患疫病的检疫-流行性乙型脑炎

不同月份流产的胎儿及木乃伊胎341.临诊检疫(3)病理变化猪肉眼病理变化主要在脑、脊髓、睾丸和子宫。脑脊髓液增量,脑膜和脑实质充血、出血、水肿,肺水肿,肝、肾浊肿,心内、外膜出血,胃肠有急性卡他性炎症。脑组织学检查,见非化脓性脑炎变化。共患疫病的检疫-流行性乙型脑炎342.实验室检疫目前常用的是病毒分离与鉴定;血清学检查等共患疫病的检疫-流行性乙型脑炎343.检疫后的处理马属动物和猪使用仓鼠肾细胞弱毒活疫苗,对猪舍、马栅、羊圈等地方,应定期进行喷药灭蚊,重点管理好没有经过夏秋季节的幼龄动物和从非疫区引进的动物。经常保持圈舍干净,粪便堆积发酵。共患疫病的检疫-流行性乙型脑炎共患疫病的检疫-锥虫病目录Contents临诊检疫1实验室检疫2检疫后的处理334由锥虫科锥虫属的原虫引起的一种血液寄生虫病。家畜中以伊氏锥虫病和马媾疫危害较大。共患疫病的检疫-锥虫病341.临诊检疫(1)流行特点伊氏锥虫的宿主范围很广泛,自然情况下,传染来源主要是带虫动物,尤其是黄牛、骆驼和水牛。近年来已发现猪带虫。

伊氏锥虫主要是经吸血昆虫机械传播,锥虫在吸血昆虫体内不发育繁殖,并且仅能生存很短时间,一般22~24h,已证实锥虫的传播媒介有虻属、麻虻属、螫蝇属,血蝇属以及角蝇属等,这些吸血昆虫吸食病畜或带虫动物的血液后再叮咬其它易感动物时传播,注射或采血时消毒不严以及带虫的怀孕动物经胎盘均有传播可能。共患疫病的检疫-锥虫病341.临诊检疫(2)临床症状潜伏期为4~14d。体温升高到39℃以上,持续1~2d或不到24h,间歇期一般2~6d或更长时间,很不规则。病牛精神沉郁,嗜睡,食欲减少,瘤胃蠕动减弱,粪便稍干硬,结膜苍白稍黄染,有时有出血点,皮肤干裂,尤其耳、尾部分,先是被毛发黄、皮温下降,最后干燥坏死,甚至尾尖脱落,四肢下部,尤其腕关节与跗关节以下及腹下、前胸出现水肿、有时炎性肿胀,少数有大脑炎,步态强拘、拱腰,不明原因的跛行和类似风湿症的症状。最急性多发生于春耕和夏收期间的壮年牛。体温突然升高,到40℃以上,呼吸困难,眼球突出,口吐白沫,心律不齐,外周血液内出现大量虫体,可在数小时内死亡。每年11月至次年4月吸血昆虫活动停息期间,病牛日渐消瘦。共患疫病的检疫-锥虫病

341.临诊检疫(3)病理变化前胸、腹下以及四肢下部水肿,血液稀薄,凝固不良,皮下有胶冻样浸润物。胸腔、腹腔及心包腔积液,心肌变性。胸膜、腹膜有出血点,淋巴结肿大,肝脏肿胀,肾脏肿大且被膜易剥离。胃肠道有卡他性乃至出血性炎症。共患疫病的检疫-锥虫病342.实验室检疫目前常用的是鲜血压滴法检查。共患疫病的检疫-锥虫病伊氏锥虫343.检疫后的处理阳性者应给予隔离和药物治疗,控制传染源。定期喷洒杀虫药消灭虻、蝇等吸血昆虫,消除其孳生地;进入疫区的易感动物应先进行检疫或药物处理;对疫区的各种易感动物在流行季节应定期进行药物预防,直至吸血昆虫停息期。共患疫病的检疫-锥虫病共患疫病的检疫——棘球蚴病目录Contents临诊检疫1实验室检疫2检疫后的处理334棘球蚴病也称包虫病,是由棘球属绦虫的幼虫--棘球蚴寄生于猪、牛、羊等哺乳动物和人脏器内所引起的一类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其特征是棘球蚴压迫寄生部位的组织器官造成其严重变形和功能障碍,囊泡破裂时可导致再感染或过敏性疾患。共患疫病的检疫——棘球蚴病341.临诊检疫(1)流行特点

家畜中受害较重的是牛、羊、猪,特别是绵羊最为严重,每年早春可见大批死亡。(2)临床症状

在感染初期或轻度感染时部无明显症状。寄生于肺时,常呈呼吸困难、咳嗽和气喘;寄生于肝时,患畜营养不良、消瘦、极度衰弱等。各种动物都可因囊泡破裂而产生严重的过敏反应而致死。(3)病理变化

宰后检验可见尸体消瘦,肝、肺表面凹凸不平。在虫体周围的组织萎缩,相应组织器官的功能下降。共患疫病的检疫——棘球蚴病34肝部棘球蚴共患疫病的检疫——棘球蚴病肺部棘球蚴腹腔多发棘球蚴342.实验室检疫

共患疫病的检疫——棘球蚴病

实验室检疫方法可采用皮内变态反应试验、间接血凝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343.检疫后的处理

共患疫病的检疫——棘球蚴病严重感染者,整个胴体和内脏作工业用或销毁;病变轻微者,剔除病变部分做工业用或销毁,其余部分高温处理后出场。共患疫病的检疫——弓形虫病目录Contents临诊检疫1实验室检疫2检疫后的处理334弓形虫病是由龚地弓形虫寄生于多种动物和人有核细胞内引起的原虫病。该病呈世界性分布。本病多呈隐性感染或带虫者,显性感染的主要特征是发热,引起神经、呼吸及消化系统的症状,还可引起孕畜流产、胎儿畸形、死胎。共患疫病的检疫——弓形虫病341.临诊检疫(1)传染源。

猫是各种易感动物的主要传染源。速殖子、包囊、卵囊等各阶段虫体都可引起动物感染发病,弓形虫的卵囊可被某些食粪甲虫、蝇、蟑螂和蚯蚓机械性的传播。带有速殖子和包囊的肉尸、内脏、血液以及各种带虫动物的分泌物或排泄物也是重要的传染源。多呈隐性感染,感染率高,发病率低。没有严格季节性,但秋冬季和早春发病率较高。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共患疫病的检疫——弓形虫病341.临诊检疫(2)临床症状猪:稽留热。体表淋巴结肿大,身体下部及耳部有瘀血紫斑;发病数日后出现神经症状,后肢麻痹;怀孕母畜可发生流产和死胎。牛:犊牛呼难,咳嗽,发热,腹泻。母牛的症状表现不一。绵羊:隐性感染。犬:发热,厌食,精神委顿,呼吸困难,咳嗽,粘膜苍白。猫:肠外感染时与犬相似,急性病例主要表现为肺炎症状。共患疫病的检疫——弓形虫病皮肤紫红、出血、结痂共患疫病的检疫——弓形虫病呼吸困难,犬坐姿势341.临诊检疫(3)病理变化主要病变在肺、淋巴结和肝。共患疫病的检疫——弓形虫病34肺水肿,表面有出血斑点和坏死灶共患疫病的检疫——弓形虫病肺实变散在小坏死点34共患疫病的检疫——弓形虫病淋巴结髓样肿胀34

共患疫病的检疫——弓形虫病脾脏肿大,上图为正常对照肾皮质苍白,表面有大小不一的出血点、灰白色的坏死灶342.实验室检疫(1)病原学检(2)血清学检查(3)动物接种试验共患疫病的检疫——弓形虫病弓形虫包囊343.检疫后的处理(1)检出的带虫肉尸进行高温处理后出场,有严重病变的内脏,全部作工业用或销毁。

(2)定期对猪场进行弓形体病检疫。

(3)场内禁止养猫。

共患疫病的检疫——弓形虫病共患疫病的检疫——血吸虫病目录Contents临诊检疫1实验室检疫2检疫后的处理334

血吸虫病,是由日本分体吸虫寄生于牛、羊、猪、马、犬、猫、兔、啮齿类及多种野生哺乳动物的门静脉系统的小血管内而引起的一种危害严重的人畜共患寄生性吸虫病。主要特征为急性或慢性肠炎、肝硬化,贫血、消瘦。共患疫病的检疫——血吸虫病341.临诊检疫(1)流行特点

主要危害人和牛羊等家畜。家畜中以耕牛的感染率最高。日本分体吸虫的发育必须有钉螺作为中间宿主。感染途径主要是经皮肤感染。

(2)临床症状

牛只感染后,腹泻和下痢,体温升高,黏膜苍白,日渐消瘦,肝硬化,生长发育严重受阻,母牛不孕或流产,最终可因极度贫血衰弱导致死亡。(3)病理变化

消瘦、贫血和腹水。肠系膜、大网膜胶样浸润。肠黏膜有出血点、坏死灶、溃疡、肥厚或瘢痕组织。肠系膜淋巴结及脾脏变性、坏死。肠系膜静脉内有成虫寄生。肝脏初肿大,后萎缩。在肝脏和肠壁上有数量不等的灰白色虫卵结节。共患疫病的检——血吸虫病342.实验室检疫(1)虫卵检查法(2)毛蚴孵化法(3)免疫学方法免疫学诊断法包括间接血球凝集试验、环卵沉淀试验和ELISA等。目前,毛蚴孵化法和间接血凝试验可作为该病首选检疫技术。共患疫病的检——血吸虫病343.检疫后的处理患病动物脏器应化制处理。对病畜隔离,驱虫治疗,粪便生物热发酵处理。疫病区进行灭钉螺,搞好饮水卫生,严禁家畜与疫水接触。严格管理人畜粪便,不使新鲜粪便落入有水的地方,畜粪进行堆积发酵,不使用新鲜粪便做肥料。

共患疫病的检疫——血吸虫共患疫病的检疫——旋毛虫病目录Contents临诊检疫1实验室检疫2检疫后的处理334

旋毛虫病是旋毛虫寄生于多种动物和人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胃肠道症状、发热、肌痛及血液嗜酸性白细胞增多等,严重者可导致死亡,是肉品卫生检验中的必检项目。共患疫病的检疫——旋毛虫病341.临诊检疫(1)流行病学

易感动物广泛。家畜中猪、犬感染率高,鼠类易感。成虫寄生于小肠,幼虫寄生于全身肌肉。成虫和幼虫寄生于同一个宿主。(2)临床症状

动物对旋毛虫耐受性较强,猪感染时往往不显症状,严重感染时,初期有肠炎症状,严重者粪中带血。随后出现肌肉疼痛、步伐僵硬、呼吸和吞咽也有不同程度障碍。(3)病理变化

成虫可引起动物肠黏膜出血、发炎和绒毛坏死。幼虫移行时可引起肌炎、血管炎等,在肌肉寄居后可引起肌细胞萎缩、肌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共患疫病的检疫——旋毛虫病342.实验室检疫肌肉压片(1)旋毛虫病生前诊断困难,可采用变态反应、间接血凝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补体结合反应等免疫学方法。(2)但在宰后检疫中,仍多利用眼观结合肌肉压片镜检,大批量检疫还可以用集样消化法进行。共患疫病的检疫——旋毛虫病343.检疫后的处理

在检样中发现有旋毛虫包囊成钙化虫体者.全尸作工业用,干性化制或销毁。共患疫病的检疫——旋毛虫病共患疫病的检疫-梨形虫病目录Contents临诊检疫1实验室检疫2检疫后的处理334梨形虫病是由巴贝斯科和泰勒科的各种梨形虫在血液内引起的疾病的总称,本病是一种季节性的由蜱传播的血液原虫病。共患疫病的检疫-梨形虫病341.临诊检疫(1)流行特点本病流行广泛,在我国的马、牛、羊、犬中,已发现8种巴贝斯虫和4种泰勒虫。共患疫病的检疫-梨形虫病341.临诊检疫(2)临床症状牛发病初期,食欲减退、反刍减少。可视粘膜、唇边、乳房及会阴等处的皮肤由白变黄,呈现黄疸;体温升高至39.5~41.5℃,呈稽留热;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流鼻液、流涎。颈静脉怒张,呈嗜土癖:病牛迅速消瘦,产奶量急剧下降;体表淋巴结肿大,触摸有痛感.尤以肩前淋巴结的右侧淋巴结肿大显著。病牛全身无力,站立不稳,目光呆滞,心率在130次/min以上。犬首先表现体温升高,在2~3d内可达42~43℃。可视粘膜先呈淡红色,后来发红或呈黄疸。心悸亢进,脉搏加快,呼吸困难。有些病犬脾脏肿大可以触及,并间有感觉过敏,食欲废绝,饮水增加,有时出现腹泻;行走困难,最后几乎完全不能站立。慢性病例,只在病初几天发热,或者不发热,或者呈间歇热。病犬高度贫血,精神不振,但常无黄疸。虽食欲良好,却高度消瘦。共患疫病的检疫-梨形虫病

341.临诊检疫(3)病理变化牛主要是血液稀薄,全身淋巴结肿大,切面多汁,呈暗红色,肝脏肿大1.5~2倍,脾脏肿大2~3倍。真胃粘膜肿胀、充血,有炎症变化。犬内脏特别是肝、肾和骨髓充血;脾脏高度肿胀,脾髓呈暗蓝红色,坚实或中度软化。胃肠粘膜苍白,或者部分区域呈轻度潮红和水肿。胆囊含有多量浓缩的黑绿色略呈屑粒状的胆汁。膀胱常有含血红蛋白的尿液。各处淋巴结肿胀。心外膜和心内膜下常有点状出血。各组织均呈黄疸色。共患疫病的检疫-梨形虫病342.实验室检疫目前常用的是液直接涂片检查;浓集涂片检查法、淋巴结穿刺涂片检查法等共患疫病的检疫-梨形虫病血梨形虫343.检疫后的处理确诊为梨形虫病时,对患病动物隔离治疗,病死畜尸体深埋或高温处理;对患病动物用精制敌百虫粉,配成1%溶液局部涂擦或喷雾。喷洒栏舍、牛场及蜱活动的田间野地等场所。共患疫病的检疫-梨形虫病共患疫病的检疫-布鲁氏菌病目录Contents临诊检疫1实验室检疫2检疫后的处理334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兽共患传染病。在家畜中,牛、羊、猪最常发生,且可传染给人和其它家畜。其特征是生殖器官和胎膜发炎,引起流产、不育和各种组织的局部病灶。本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我国目前在人、畜间仍有发生,给畜牧业和人类的健康带来严重危害。共患疫病的检疫-布鲁氏菌病341.临诊检疫(1)流行特点本病的易感动物范围很广,如羊、牛、猪、人、水牛、野牛、牦牛、羚羊、鹿、骆驼、野猪、马、狗、猫、狐、狼、野兔、猴、鸡、鸭以及一些啮齿动物等,但主要是羊、牛、猪。动物的易感性是随性成熟年龄接近而增高,在易感性上并无显著性别差别。共患疫病的检疫-布鲁氏菌病341.临诊检疫(2)临床症状孕畜发生流产,流产可发生于怀孕的任何时候,但通常以怀孕后期多见。牛流产多发生于怀孕的第5-7个月,羊多在怀孕的第4个月左右发生流产,猪多发生于怀孕的第4-12周。牛还可见胎衣滞留、子宫炎及卵巢囊肿。此外还可见乳房炎、关节炎等。公畜可见睾丸炎、附睾炎。共患疫病的检疫-布鲁氏菌病34共患疫病的检疫-布鲁氏菌病不同月份流产的胎儿及木乃伊胎34共患疫病的检疫-布鲁氏菌病化脓性子宫内膜炎布氏杆菌引起的关节炎34共患疫病的检疫-布鲁氏菌病绵羊阴囊水肿、下垂公猪一侧睾丸肿大341.临诊检疫(3)病理变化

胎衣呈黄色胶冻样浸润,有些部位覆有纤维蛋白絮片和脓液,有的增厚,有出血点。公牛生殖器官可能有出血点和坏死灶,睾丸和附睾可能有炎性坏死灶和化脓灶。

胎儿皮下及肌肉间结缔组织出血性浆液性浸润,黏膜和浆膜有出血斑点,胸腔和腹腔有微红色液体。共患疫病的检疫-布鲁氏菌病34共患疫病的检疫-布鲁氏菌病死胎肿胀有出血斑死胎及胎膜上有严重出血342.实验室检疫目前常用的是细菌学检查;血清学检查;生化反应;变态反应等共患疫病的检疫-布鲁氏菌病343.检疫后的处理病畜和阳性畜全部扑杀。对病畜和阳性畜污染的场所、用具、物品严格进行消毒。饲养场彻底消毒;饲养场的饲料、垫料等,可采取深埋发酵处理或焚烧处理;粪便消毒采取堆积密封发酵方式。对疫区和受威胁区内所有的易感动物进行紧急免疫接种。共患疫病的检疫-布鲁氏菌病共患疫病的检疫-沙门氏菌病目录Contents临诊检疫1实验室检疫2检疫后的处理334沙门氏菌病,又名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属细菌引起的各多种动物疾病的总称。临诊上多表现为败血症和肠炎,也可使怀孕母畜发生流产。许多血清型沙门氏菌,可使人感染和发生食物中毒。共患疫病的检疫-沙门氏菌病341.临诊检疫(1)流行特点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各种年龄的动物均可感染,但幼年较成年者易感。一般呈散发性或地方流行性。共患疫病的检疫-沙门氏菌病341.临诊检疫(2)临床症状动物种类不同临床症状、病程长短各不相同。①猪副伤寒急性病例呈现败血症。可见体温突然升高(41~42℃),精神不振,不食。后期间有下痢,呼吸困难,耳根、胸前和腹下皮肤有紫红色斑点。亚急性和慢性病例表现为肠炎,主要表现为消瘦、下痢、排恶臭稀粪,粪内混有组织碎片或纤维素渗出物。病情2~3周或更长,最后极度消瘦,衰竭而死。共患疫病的检疫-沙门氏菌病34共患疫病的检疫-沙门氏菌病猪急性病例呈现败血症病猪腹泻失水、消瘦341.临诊检疫(2)临床症状②禽沙门氏菌病,俗称禽副伤寒,以鸡白痢常见。2周龄内雏鸡多呈急性败血症型;20~45日龄鸡呈亚急性型;成年鸡多为慢性或隐性感染。母鸡表现产蛋量下降;蛋内感染者,表现死胚或弱胚,不能出壳或出壳后1~2d死亡,一般无特殊临床症状。4周龄以上鸡一般较少死亡,以白痢症状为主,呼吸症状较少。共患疫病的检疫-沙门氏菌病34共患疫病的检疫-沙门氏菌病34共患疫病的检疫-巴氏杆菌病产蛋率下降,蛋品质下降成年鸡感染时,常无明显症状,有时可见精神沉郁,食欲减退,鸡冠萎缩、乌紫341.临诊检疫(3)病理变化①猪急性型主要为败血症变化。脾常肿大,色暗带蓝,坚实似橡皮,切面蓝红色。肠系膜淋巴结索状肿大。其他淋巴结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大,软而红,大理石状。肝、肾也有不同程度的肿大,充血和出血。

②成年牛的病理变化主要呈急性出血性肠炎。犊牛急性病例在心壁、腹膜以及胃、小肠和膀胱黏膜有小点出血。脾充血肿胀。肠系膜淋巴结水肿,有时出血。病程较长的病例,肝脏色泽变淡,胆汁常变稠而浑浊。肺常有肺炎区。肝、脾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