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历史名校试卷PAGEPAGE1高三历史名校试卷山东省普通高中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已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2.回答遗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像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西周统治者在吸取商朝灭亡的历史教训中,看到促使其灭亡的社会民众的强大力量,认识到“天命靡常”的道理,提出“以德配天”、“敬德保民”的思想。这些思想()A.重视加强自我修养和自我约束 B.成为荀子唯物主义思想的源头C.陷入不可知论的神秘主义窠臼 D.是民本思想在天命观上的反映〖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西周统治者意识到民众对国家重要作用,提出“天命靡常”、“以德配天”、“敬德保民”,也即天命不是固定不变的,统治者要加强道德修养,施行德政,才能顺应天命,取得民心,巩固王朝的长治久安,A项正确;西周时期的天命观是唯心主义的,排除B项;西周统治者认为“天命靡常”,也即“天命”不是固定不变的,但并不认为天命完全不可捉摸、不可认识,而是认为天命属于有德之人,排除C项;西周的“以德配天”、“敬德保民”思想强调惠民保民,是民本思想在天命观上的反映,排除D项。故选A项。2.在汉代的政治语汇中,常可看到“拨乱反正”的说法,如表为其中的某些叙述。它表明拨乱反正的核心是内容出处(刘邦去世后,群臣赞美他)拨乱世反之正,平定天下《史记·高祖本纪》高皇帝拨乱世反诸正《史记·三王世家》拨乱诛暴,平定海内,卒践帝诈,成于汉家《史记·秦楚之际月表》汉兴,拨乱反正,日不暇给《汉书·礼乐志》A.结束农民战争 B.否定秦代暴政 C.继承秦的制度 D.消除地方割据〖答案〗B〖解析〗据表格材料“拨乱诛暴,平定海内,卒践帝诈,成于汉家”可知,《史记》中赞扬汉朝治平乱世,诛灭强暴,即否定了秦代的暴政,故选B项;秦末农民起义由于内部矛盾最终失败了,并不是刘邦结束的,排除A项;汉朝建立后继承了秦朝的中央制度和地方制度等内容,但材料中并没有体现继承了秦朝制度内容,排除C项;汉初推行郡国并行制,为地方割据埋下隐患,排除D项。3.《资治通鉴·唐纪》载“每议政之际,是非蜂起,上不能决也。”同时,当时也有“事不出中书,是为乱政”的说法。这反映了三省体制()A.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皇权 B.推动了政治决策民主化C.削弱了皇帝的专制权力 D.三省相互牵制降低效率〖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是非蜂起,上不能决也”体现了三省各部门之间相互牵制,影响皇帝决策,“事不出中书,是为乱政”认为皇帝频频越过中书省直接向六部官员下达诏令是乱政,由此可知主张用中书省来牵制皇帝,A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政治民主化出现于近代,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三省的牵制,削弱相权,有利于皇权的加强,排除C项;根据材料“是非蜂起,上不能决也”体现了各部门之间过度牵制导致效率低下,但是“事不出中书,是为乱政”不能体现三省相互牵制降低效率,排除D项。故选A项。4.下图是17至18世纪中国白银购买力情况。这反映出当时中国()A.赋役的货币化导致白银贬值 B.传统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C.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D.商业税成为政府主要税源〖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17至18世纪中国白银购买力情况”可知,从17世纪前半到18世纪后半,中国白银的购买力在不断下降,说明白银在不断贬值,这与在国际贸易中,中国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中国处于贸易顺差地位,大量白银流入相关,C项正确;导致白银贬值的是白银数量的增加,排除A项;传统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B项;商业税成为政府主要税源,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5.下图为洋务派创办的军用企业和民用企业数量变化曲线图。洋务派兴办的民用企业数量逐渐超过军用企业数量,这一转变说明()A.洋务企业走出了发展困境 B.清政府认识到中体西用的缺陷C.洋务派的强国梦初步实现 D.洋务运动近代化程度不断深化〖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70年代以后,洋务派感到在创办军事工业的过程中,遇到了资金、后勤、燃料、运输等困难,于是他们开始感到仅仅“求强”是不行的,从而把注意力转向“求富”,因此创办了大量新式民用企业,洋务运动转入“求富”阶段,表明洋务运动较以前深入了一步,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洋务企业的发展结果,也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清政府因为自身阶级和时代局限性,在当时没有认识到中体西用的缺陷,排除B项;甲午战后,洋务运动破产,C项说法错误,排除C项。故选D项。6.1900年6月,慈禧太后以光绪的名义向大英帝国等11国同时宣战。当月,上海道余联元与各国驻沪领事议定条约,其内容包括:长江及苏杭内地,各国商民教士产业,均归南洋大臣刘坤一、两湖督宪张之洞切实保护;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该条约的签订()A.是清政府成为洋人朝廷的标志 B.使清政府无力控制地方财政C.表明清政府内部存在政见分歧 D.助推了义和团运动发展壮大〖答案〗C〖解析〗材料信息是,1900年6月,慈禧太后在向11国同时宣战后,东南地区督抚却在谋求自保。这说明清政府内部存在政见分歧,中央集权体制削弱,C项正确;《辛丑条约》是清政府成为洋人朝廷的标志,排除A项;太平天国运动使清政府无力控制地方财政,排除B项;义和团运动发展壮大是该条约签订的原因之一,排除D项。故选C项。7.1944年,陕甘宁边区有近16万妇女参加纺纱,边区民用布匹自给率达47%。各地纷纷建立起以妇女为主导力量的合作社、供销社、妇纺训练班等丰富的妇女生产组织形式。这()A.成为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基础 B.彻底改变农村的生产结构C.为抗战的胜利提供经济支持 D.为女性参政提供政治保障〖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1944年陕甘宁边区可知时间为全面抗战时期,布匹自给率达47%,建立各种妇女生产组织形式,为抗战的胜利提供了经济支持,C项正确;陕甘宁边区为抗日民主政权,并非新民主主义经济,排除A项;在边区实行双减双交政策,并未彻底改变农村的生产结构,排除B项;题干并未体现妇女参政议政,不能体现政治保障,排除D项。故选C项。8.新中国成立初期,解放军总兵力是550万,经过精简,到1958年底军队规模为240万人左右。到70年代中期,军队员额大幅上升,最多时达600多万。导致70年代军队员额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苏联政府和军队的支援 B.国际形势和周边局势恶化C.大规模三线建设的需要 D.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需要〖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新中国成立初期,解放军总兵力是550万”、“到70年代中期,军队员额大幅上升,最多时达600多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70年代时,中苏关系破裂,周边局势恶化,为加强国防安全,军队员额大幅上升,B项正确;A项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三线建设与军队人数增加无关,排除C项;抗美援朝1953年已经结束,排除D项。故选B项。9.1984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严禁党政机关和党政干部经商、办企业的决定》,1986年2月又下发《关于进一步制止党政机关和党政干部经商、办企业的规定》。这些决(规)定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我国党政机关的行政效率 B.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C.为改革开放提供公平竞争环境 D.完善中共纪律检查法律体系〖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1984年”“1986年”可关联到改革开放大背景,中共中央、国务院相继出台严禁和进一步制止党政机关和党政干部经商、办企业的相关规定实质是对党政机关权力的约束,有利于为改革开放提供公平竞争环境,C项正确;材料未提及行政效率,排除A项;20世纪80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尚未形成,排除B项;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决定和规定,并非法律,排除D项。故选C项。10.与其它古代文明不同,两河流域出土的文物大部分都是合同文件而非陶罐之类的物品。汉谟拉比法典中有大量对契约制度进行调整的内容,据统计,有关契约的规定占法典全部条文的一半左右。这反映了当时两河流域()A.契约成为社会规范 B.法律制度日益成熟C.手工生产相当落后 D.商业贸易比较繁荣〖答案〗D〖解析〗根据“两河流域出土的文物大部分都是合同文件而非陶罐之类的物品。汉谟拉比法典中有大量对契约制度进行调整的内容,据统计,有关契约的规定占法典全部条文的一半左右。”可以看出,两流域的法律很多涉及商业合同与契约关系,说明这一时期商业较繁荣,因此需要法律保护,D项正确;契约并不是社会规范,排除A项;材料无法反映成熟,排除B项;材料不能证明手工业落后,排除C项。故选D项。11.15世纪前欧洲人仅把棉织品用作装饰品、桌布等,从16世纪开始,印度实用、舒适、色彩斑斓的棉纺织品源源不断运到欧洲。到17世纪中期,印度莫卧儿帝国生产了占世界1/4的棉纺织出口品,年获利甚至达到数百万两白银。这可以用来佐证()A.海路贸易得到蓬勃发展 B.印度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C.人文主义鼓励冒险精神 D.欧洲产生价格革命的根源〖答案〗A〖解析〗据题意可知,欧洲在1500年前后,棉布的用途以及进口数量都出现巨大变化,而印度的棉纺织品销售数量一度大增,这体现了新航路开辟推动了商品的世界性流通,在流通过程中海路贸易的重要性更为凸显,A项正确;B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对人文主义解放追求有所体现,但是不能体现冒险精神,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商业革命,而非价格革命,排除D项。故选A项。12.下表17至18世纪欧洲部分国家重要科技发明统计(单位:项)。据下表可推知,这些科技发明的出现()国家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医学英国26141516109德国7512855西班牙002001荷兰052201A.标志了近代科学体系的建立 B.受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C.推动了理性主义的迅速发展 D.得益于技术革命的推动〖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17-18世纪欧洲自然科学取得很大进展,大量科技发明涌现,结合所学,近代科学的发展揭示了许多自然界的奥秘,教会的很多说教不攻自破,人们有了更多的自信,推动了理性主义的发展和启蒙运动的兴起,C项正确;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了近代科学体系的建立,这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A项;17世纪至18世纪末,法、德等欧洲国家尚未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排除B项;材料所述科技发明的出现主要得益于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而非技术进步,排除D项。故选C项。13.“反事实推理”是西方史学的一种研究思维,探讨假设不发生该历史事件的前提下历史的发展趋势。据此推知,下表相关研究反映了欧洲()事实上欧洲人均年收入增长率%反事实下欧洲人均年收入增长率推测%1700年-1760年0.441700年-1760年0.0151760年-1800年0.521760年-1800年0.0451800年-1830年1611800年-1830年0.15A.人民生活质量处于较低水平 B.战乱导致了收入增长缓慢C.资本主义制度弊端日益显露 D.经济转型推动生产力提高〖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数据,欧洲人均年收入增长率处于上升趋势,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和资本主义发展、开展工业革命有关,所以得出经济转型推动生产力提高,D项正确;根据材料中的数据,欧洲人均年收入增长率处于上升趋势,可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排除A项;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不能反映战乱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信息中人均收入在增长,不能体现资本主义制度弊端,排除C项。故选D项。14.下图为1870一1914年欧洲四大国的国防费用概算(单位:百万英镑)。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英德两国的国防费用持续大幅增加 B.大国矛盾使得国际局势日益紧张C.这与各国占有的殖民地数量相一致 D.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答案〗B〖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题干设问以及选项中“对此分析正确的是”“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这与各国占有的殖民地数量相一致”可知,这是影响题、推断题。根据时间信息“1870一1914年欧洲四大国”可知,准确时空是1870一1914年欧洲四大国。根据本题材料信息可以看出,当时各国军费增长较快,说明大国矛盾使得国际局势日益紧张,B项正确;材料信息没有提到英国和德国的具体名称,无法看出两国军费大量增加,排除A项;德国占有的殖民地少,但是其国防费用增长的多,排除C项;材料信息是西欧四大国国防费用,而非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排除D项。故选B项。15.1955年5月15日,苏、美、英、法、奥五国外长在维也纳签订了《重建独立和民主的奥地利的国家条约》,规定恢复奥地利主权、独立和1938年1月的边界;禁止奥地利与德国合并或缔结任何同盟。对奥和约的签订()A.顺应了多极化发展趋势 B.推动了“华约”组织建立C.缓和了紧张世界局势 D.奠定了不结盟运动的基础〖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国外长签订的对奥和约,结束对奥地利的军事占领,有助于缓和紧张的世界局势,C项正确;此时多极化发展趋势和不结盟运动尚未出现,排除AD项;“华约”建立针对的是“北约”,与对奥和约无关,排除B项。故选C项。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16.阅读材料,完成相关要求。“流动”的宋朝材料一“东京养甲兵数十万,居人百万家,天下转漕,仰给在此一渠水(汴水)。”“汴水横亘中国,首承大河,漕引江湖,利尽南海。”——以上两句材料均出自《宋史》朝廷创置榷场以通南北之货,内足以专课息之源,外足以固邻国之好。——《宋会要辑稿》朝贵人家选婿,于科场年,择过省士人,不问阴阳吉凶及其家世,谓之“榜下捉婿”。——(宋)朱彧《萍洲可谈》典卖倚当庄宅田土,今后并立合同契四本,一付钱主,一付业主,一纳商税院,一留本县,违者论如法。——《宋会要辑稿》材料二下表为南宋嘉定(宋宁宗年号)六年“四选”官员人数统计表。官员科举出身荫补出身其他尚书左选925138086尚书右选7721051684侍郎左选94586926622侍郎右选415117023484——据(宋)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卷十四材料三太宗时,置榷署于京师,诏诸蕃香药宝货至广州、交阯、两浙、泉州,非出官库者,无得私相贸易。宋初制定的《私茶法》规定,“民茶折税外悉官买,民敢藏匿不送官及私贩鬻者没入之,计其直百钱以上者杖七十。”——以上两段材料均出自《宋史》“流动”是宋朝社会变化的典型特征,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流动”的宋朝予以解读。(要求:解读合理,史实准确,逻辑清晰)〖答案〗示例:对宋朝社会“流动性”的解读(解读应该包含以下三部分:表现、成因及其认识)表现:一方面宋代经济流动性强,表现在水运交通网促进商品流通,榷场促进边境贸易,契约促进土地流转,海外贸易促进中外经济流动,北民南迁及经济重心南移促进南北经济流动;另一方面宋代社会阶层流动性增强,表现在随着科举制发展,门第观念淡化,婚姻不问家世,社会上士农工商四民结构进一步松动。宋朝在阶层、商品等方面的流动性不断发展,但是其流动性有限。成因:以上流动性的特点与宋代经济变动以及维护集权统治密切相关。一方面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科举制的发展,庶族地主壮大,推动社会流动性增强。另一方面政府为增加税收,继续推行官营专卖制度,同时为维护统治阶层的稳定,推行恩荫制度等又使得流动性有限。认识:宋代的流动使整个宋代社会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开放性、灵活性和平民化特征,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同时,它仍然是封建社会下的局部变化,不应被夸大。〖解析〗本题属于开放型试题,要求学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流动”的宋朝予以解读。此问题可以从宋朝流动的表现、成因及认识三个角度进行构思。关于表现,应先充分利用材料得出结论,在参照所学知识做适当的补充即可。根据材料一中“东京养甲兵数十万,居人百万家,天下转漕,仰给在此一渠水”、“汴水横亘,首承大河,漕引江湖,利尽南海”可以得出,汴河重要,它连接着四通八达的河(大运河)漕江湖运输,便利了商品的运输和流转,带来了商业的兴盛,都城的繁荣。这就为着一个高度流动的王朝奠定了交通前提(路基)。根据材料一中“朝廷创置榷场以通南北之货,内足以专课息之源,外足以固邻国之好”可以得出,各政权在边境接界地区设置的交易市场——榷场,由官方管理,商品种类繁多,宋朝贸易的商品多为加工品,而少数民族政权则多为土特产品,从而使双方的经贸流动起来(关于经济的流动,结合所学还要考虑上北民再南迁、经济中心南移和海外贸易等知识)。根据材料一中“朝贵人家选婿,于科场年,择过省士人,不问阴阳吉凶及其家世”,“榜下捉婿”的背后揭示的是阶层汇流婚姻融天下,唐朝的“门第”为主的择偶标准让位于宋朝的“才和财”标准。根据材料一中的“典卖倚当庄宅田土,今后并立合同契……违者论如法”可得知土地转流契约定天下;宋代的契约化,不仅在土地流转中广泛运用,在劳务关系、经济往来中也有较普遍的使用;契约化既是物权自由流动的体现,又是物权、人权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保障的体现。这进一步说明宋朝的流动性。根据材料二“四选”官员人数统计表可得知科举竞流读书赢天下(在古代“左”为贵),重文和科举引导了普遍的向学风气,更打通了阶层流动的重要渠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让“白衣秀士拔地而起”(钱穆先生语),也让门阀世胄难以为继,宋代纵向的阶层流通大大超过前代。根据材料三“非出官库者,无得私相贸易”、“民茶折税外悉官买,……没入之,……杖七十”可知这些流动性是很有限的。关于成因,主要结合所学相关知识来回答,可以考虑:一方面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科举制的发展,庶族地主壮大,推动社会流动性增强;另一方面政府为增加税收,继续推行官营专卖制度,同时为维护统治阶层的稳定,推行恩荫制度等又使得流动性有限。关于认识,结合唯物史观用辩证的观点给予简要评价即可。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下表中为四组与民主观念和道路相关的历史人物与概念。风向标人物同道者核心概念支撑性词汇王韬郑观应、薛福成、马建忠等君民关系君主之国、民主之国、君民共主之国、议会梁启超康有为、严复、黄遵宪等民权民权与民智、民族国家、自由、权利与义务、宪政孙中山邹容、宋教仁、胡汉民、陈天华、朱执信等民权共和革命、民主、共和、五权宪法、国民大会、直接民主李大钊陈独秀、蔡和森、毛泽东等庶民主义大众民主、劳工神圣、翻身解放——摘编自闾小波《近代中国民主观念之生成与流变》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有关知识,运用表中两组及以上信息,围绕“民主观念和道路”拟定论题,并进行阐释(论题明确,论据准确,阐述充分,逻辑清晰。)〖答案〗示例∶论题∶①时代变迁下近代中国民主观念和道路不断演进②近代中国民主观念和救国道路探索不断深入(有其它论题,紧密结合材料与题目要求,可以给分)论据∶①19世纪中后期,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洋务运动的推行,较早接触西学的王韬、郑观应等早期维新人士,反思中国制度。他们在政治上主张君民共主(君主立宪)、设立议会,但并未付诸实施。②19世纪末,甲午战争中国大败,洋务运动失败,民族资本主义不断发展,以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宣扬兴民权、开民智,创办学会、学堂、报纸,进行戊戌变法,主张开国会、定宪法,进行了君主立宪政体的尝试。③19世纪末20世纪初,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的签订,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发展壮大。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通过革命手段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或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1911年发动了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④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加紧侵略,北洋军阀专制独裁。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五四运动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一步传播。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李大钊、陈独秀等为代表的革命者,主张建立无阶级政权(或人民大众的政权),实现共产主义,他们建立共产主义早期组织,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综上所述,伴随社会发展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救亡图存力量日益壮大,国人的思想不断发展演进,近代中国民主观念和救国道路探索不断深入,并取得了突出成就。(以上四组,答出任意两组即可;每组的分析,需要结合民族危机、社会变革,对民主思想和救国道路特点进行阐释。)〖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内容可知,其涉及到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演变过程,涉及到不同派别学习西方的过程,因此得出主题为时代变迁下近代中国民主观念和道路不断演进。论述时,结合材料中所涉及的早期维新派、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革命派、马克思主义者等不同阶层学习西方的不同内容展开论述。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年画上的题诗为:前天分了房和地,今天拉回大黄牛,犁椎绳索收拾好,明天先耕村东头,只要咱们加油干,往后吃穿不用愁。结合所学知识,以“《新得的黄牛》赏析”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答案〗参考示例:《新得的黄牛》赏析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面临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在农村,全国尚有约占2/3的农民被束缚在封建土地制度之下,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获得土地。1950年夏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进行土地改革。到1952年底,除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在全国大陆基本完成,约三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共获得约七亿亩土地。农民从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为中国逐步实现工业化扫除了障碍。该幅作品展示了农民获得土地和耕牛的喜悦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给我们勾画出了建国后农村建设的美好愿景。〖解析〗依据材料“新中国初期的新年画”“只要咱们加油干,往后吃穿不用愁。”结合时间“1950年”可知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面临着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然后列举当时我国农村的状况、党和政府在农村采取的措施以及措施起到的作用即可。做到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人口的迁移——中外历史纲要(下)历史地图册(1)概括指出图1、图2的编绘者力图告诉我们些什么。(2)如果让你在地图上绘制公元前2世纪一公元6世纪亚欧地区的人口迁移路线,说说你的绘图设计。〖答案〗(1)图1:新航路开辟推动了世界人口跨地域迁移:人口迁出地主要包括欧洲、非洲、中国、印度;迁入地主要包括美洲、东南亚、澳大利亚,新西兰;欧洲列强的殖民扩张与掠夺导致美洲等殖民地的人口大量减少,黑奴贸易兴起;世界各地的经济文化联系加强。图2:经济全球化推动世界人口跨地域迁移,主要由发展中国家迁往欧美、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贫富差距拉大:移民社会出现,形成各种多元一体的移民文化。(2)从中国的西北、北方到中原地区画出细实线及箭头,标注为五胡内迁;从中国北方到南方长江中下游地区等画出细虚线及箭头,标注为北民南迁;从中国的西北部到中亚地区画出粗实线及箭头,标注为大月氏人西迁;从欧洲的北部、中部到南部画出粗虚线及箭头,标注为日耳曼人南迁(进入罗马帝国)。(用不同类型的箭头代表不同的人口迁移)〖解析〗【小问1详析】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对于作者通过图1力图告诉我们的内容可结合图1信息及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从对世界的整体影响、对欧洲的影响、对美洲、非洲的影响几个角度思考作答。根据图1所示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图1主要反映了新航路的开辟是世界主要地区建立了直接联系,世界范围的人口跨地域迁移不断发展,即新航路开辟推动了世界人口跨地域迁移;根据图1并结合所学具体而言,人口迁出地主要包括欧洲、非洲、中国、印度,欧洲人口主要前往美洲、大洋洲等新大陆,非洲黑人被作为奴隶贩运至美洲,中国有大量华工出国谋生前往美洲、大洋洲;迁入地主要包括美洲、东南亚、澳大利亚、新西兰,这些地区大多为新大陆,地广人稀,新航路开辟后大量欧洲人、非洲人涌入;根据图1并结合所学可知,欧洲列强的殖民扩张与掠夺导致美洲等殖民地的原住民因殖民屠杀或病菌传播导致人口大量减少,为弥补当地劳动力的不足,欧洲殖民者大量从非洲贩运黑人至美洲,黑奴贸易兴起;根据图1并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后世界不同地区的人口迁移逐渐活跃,文化交流也随着不断发展,即世界各地的经济文化联系加强。对于作者通过图2力图告诉我们的内容可结合图2信息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进行思考作答。根据图2二战后的国际人口迁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全球经济联系不断加强,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即经济全球化推动世界人口跨地域迁移,并且受经济发展程度的影响,人口迁移方向主要是从亚非等发展中国家迁往欧美、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结合相关经济史知识可知,由发达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贫富差距拉大,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际人口的迁移推动了移民社会的出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流交往中形成了各种多元一体的移民文化。【小问2详析】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结合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6世纪亚欧地区的人口迁徙史实可知,公元前2世纪一公元6世纪亚欧地区的人口迁移在亚洲主要有中国的少数民族内迁和北方汉人迁往南方长江流域,此外还有大月氏西迁建立贵霜帝国;在欧洲主要有日耳曼人南迁。因此具体迁移路线主要为从中国的西北、北方到中原地区画出细实线及箭头,标注为五胡内迁;从中国北方到南方长江中下游地区等画出细虚线及箭头,标注为北民南迁;从中国的西北部到中亚地区画出粗实线及箭头,标注为大月氏人西迁;从欧洲的北部、中部到南部画出粗虚线及箭头,标注为日耳曼人南迁(进入罗马帝国)。山东省普通高中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已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2.回答遗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像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西周统治者在吸取商朝灭亡的历史教训中,看到促使其灭亡的社会民众的强大力量,认识到“天命靡常”的道理,提出“以德配天”、“敬德保民”的思想。这些思想()A.重视加强自我修养和自我约束 B.成为荀子唯物主义思想的源头C.陷入不可知论的神秘主义窠臼 D.是民本思想在天命观上的反映〖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西周统治者意识到民众对国家重要作用,提出“天命靡常”、“以德配天”、“敬德保民”,也即天命不是固定不变的,统治者要加强道德修养,施行德政,才能顺应天命,取得民心,巩固王朝的长治久安,A项正确;西周时期的天命观是唯心主义的,排除B项;西周统治者认为“天命靡常”,也即“天命”不是固定不变的,但并不认为天命完全不可捉摸、不可认识,而是认为天命属于有德之人,排除C项;西周的“以德配天”、“敬德保民”思想强调惠民保民,是民本思想在天命观上的反映,排除D项。故选A项。2.在汉代的政治语汇中,常可看到“拨乱反正”的说法,如表为其中的某些叙述。它表明拨乱反正的核心是内容出处(刘邦去世后,群臣赞美他)拨乱世反之正,平定天下《史记·高祖本纪》高皇帝拨乱世反诸正《史记·三王世家》拨乱诛暴,平定海内,卒践帝诈,成于汉家《史记·秦楚之际月表》汉兴,拨乱反正,日不暇给《汉书·礼乐志》A.结束农民战争 B.否定秦代暴政 C.继承秦的制度 D.消除地方割据〖答案〗B〖解析〗据表格材料“拨乱诛暴,平定海内,卒践帝诈,成于汉家”可知,《史记》中赞扬汉朝治平乱世,诛灭强暴,即否定了秦代的暴政,故选B项;秦末农民起义由于内部矛盾最终失败了,并不是刘邦结束的,排除A项;汉朝建立后继承了秦朝的中央制度和地方制度等内容,但材料中并没有体现继承了秦朝制度内容,排除C项;汉初推行郡国并行制,为地方割据埋下隐患,排除D项。3.《资治通鉴·唐纪》载“每议政之际,是非蜂起,上不能决也。”同时,当时也有“事不出中书,是为乱政”的说法。这反映了三省体制()A.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皇权 B.推动了政治决策民主化C.削弱了皇帝的专制权力 D.三省相互牵制降低效率〖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是非蜂起,上不能决也”体现了三省各部门之间相互牵制,影响皇帝决策,“事不出中书,是为乱政”认为皇帝频频越过中书省直接向六部官员下达诏令是乱政,由此可知主张用中书省来牵制皇帝,A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政治民主化出现于近代,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三省的牵制,削弱相权,有利于皇权的加强,排除C项;根据材料“是非蜂起,上不能决也”体现了各部门之间过度牵制导致效率低下,但是“事不出中书,是为乱政”不能体现三省相互牵制降低效率,排除D项。故选A项。4.下图是17至18世纪中国白银购买力情况。这反映出当时中国()A.赋役的货币化导致白银贬值 B.传统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C.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D.商业税成为政府主要税源〖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17至18世纪中国白银购买力情况”可知,从17世纪前半到18世纪后半,中国白银的购买力在不断下降,说明白银在不断贬值,这与在国际贸易中,中国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中国处于贸易顺差地位,大量白银流入相关,C项正确;导致白银贬值的是白银数量的增加,排除A项;传统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B项;商业税成为政府主要税源,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5.下图为洋务派创办的军用企业和民用企业数量变化曲线图。洋务派兴办的民用企业数量逐渐超过军用企业数量,这一转变说明()A.洋务企业走出了发展困境 B.清政府认识到中体西用的缺陷C.洋务派的强国梦初步实现 D.洋务运动近代化程度不断深化〖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70年代以后,洋务派感到在创办军事工业的过程中,遇到了资金、后勤、燃料、运输等困难,于是他们开始感到仅仅“求强”是不行的,从而把注意力转向“求富”,因此创办了大量新式民用企业,洋务运动转入“求富”阶段,表明洋务运动较以前深入了一步,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洋务企业的发展结果,也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清政府因为自身阶级和时代局限性,在当时没有认识到中体西用的缺陷,排除B项;甲午战后,洋务运动破产,C项说法错误,排除C项。故选D项。6.1900年6月,慈禧太后以光绪的名义向大英帝国等11国同时宣战。当月,上海道余联元与各国驻沪领事议定条约,其内容包括:长江及苏杭内地,各国商民教士产业,均归南洋大臣刘坤一、两湖督宪张之洞切实保护;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该条约的签订()A.是清政府成为洋人朝廷的标志 B.使清政府无力控制地方财政C.表明清政府内部存在政见分歧 D.助推了义和团运动发展壮大〖答案〗C〖解析〗材料信息是,1900年6月,慈禧太后在向11国同时宣战后,东南地区督抚却在谋求自保。这说明清政府内部存在政见分歧,中央集权体制削弱,C项正确;《辛丑条约》是清政府成为洋人朝廷的标志,排除A项;太平天国运动使清政府无力控制地方财政,排除B项;义和团运动发展壮大是该条约签订的原因之一,排除D项。故选C项。7.1944年,陕甘宁边区有近16万妇女参加纺纱,边区民用布匹自给率达47%。各地纷纷建立起以妇女为主导力量的合作社、供销社、妇纺训练班等丰富的妇女生产组织形式。这()A.成为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基础 B.彻底改变农村的生产结构C.为抗战的胜利提供经济支持 D.为女性参政提供政治保障〖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1944年陕甘宁边区可知时间为全面抗战时期,布匹自给率达47%,建立各种妇女生产组织形式,为抗战的胜利提供了经济支持,C项正确;陕甘宁边区为抗日民主政权,并非新民主主义经济,排除A项;在边区实行双减双交政策,并未彻底改变农村的生产结构,排除B项;题干并未体现妇女参政议政,不能体现政治保障,排除D项。故选C项。8.新中国成立初期,解放军总兵力是550万,经过精简,到1958年底军队规模为240万人左右。到70年代中期,军队员额大幅上升,最多时达600多万。导致70年代军队员额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苏联政府和军队的支援 B.国际形势和周边局势恶化C.大规模三线建设的需要 D.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需要〖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新中国成立初期,解放军总兵力是550万”、“到70年代中期,军队员额大幅上升,最多时达600多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70年代时,中苏关系破裂,周边局势恶化,为加强国防安全,军队员额大幅上升,B项正确;A项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三线建设与军队人数增加无关,排除C项;抗美援朝1953年已经结束,排除D项。故选B项。9.1984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严禁党政机关和党政干部经商、办企业的决定》,1986年2月又下发《关于进一步制止党政机关和党政干部经商、办企业的规定》。这些决(规)定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我国党政机关的行政效率 B.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C.为改革开放提供公平竞争环境 D.完善中共纪律检查法律体系〖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1984年”“1986年”可关联到改革开放大背景,中共中央、国务院相继出台严禁和进一步制止党政机关和党政干部经商、办企业的相关规定实质是对党政机关权力的约束,有利于为改革开放提供公平竞争环境,C项正确;材料未提及行政效率,排除A项;20世纪80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尚未形成,排除B项;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决定和规定,并非法律,排除D项。故选C项。10.与其它古代文明不同,两河流域出土的文物大部分都是合同文件而非陶罐之类的物品。汉谟拉比法典中有大量对契约制度进行调整的内容,据统计,有关契约的规定占法典全部条文的一半左右。这反映了当时两河流域()A.契约成为社会规范 B.法律制度日益成熟C.手工生产相当落后 D.商业贸易比较繁荣〖答案〗D〖解析〗根据“两河流域出土的文物大部分都是合同文件而非陶罐之类的物品。汉谟拉比法典中有大量对契约制度进行调整的内容,据统计,有关契约的规定占法典全部条文的一半左右。”可以看出,两流域的法律很多涉及商业合同与契约关系,说明这一时期商业较繁荣,因此需要法律保护,D项正确;契约并不是社会规范,排除A项;材料无法反映成熟,排除B项;材料不能证明手工业落后,排除C项。故选D项。11.15世纪前欧洲人仅把棉织品用作装饰品、桌布等,从16世纪开始,印度实用、舒适、色彩斑斓的棉纺织品源源不断运到欧洲。到17世纪中期,印度莫卧儿帝国生产了占世界1/4的棉纺织出口品,年获利甚至达到数百万两白银。这可以用来佐证()A.海路贸易得到蓬勃发展 B.印度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C.人文主义鼓励冒险精神 D.欧洲产生价格革命的根源〖答案〗A〖解析〗据题意可知,欧洲在1500年前后,棉布的用途以及进口数量都出现巨大变化,而印度的棉纺织品销售数量一度大增,这体现了新航路开辟推动了商品的世界性流通,在流通过程中海路贸易的重要性更为凸显,A项正确;B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对人文主义解放追求有所体现,但是不能体现冒险精神,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商业革命,而非价格革命,排除D项。故选A项。12.下表17至18世纪欧洲部分国家重要科技发明统计(单位:项)。据下表可推知,这些科技发明的出现()国家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医学英国26141516109德国7512855西班牙002001荷兰052201A.标志了近代科学体系的建立 B.受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C.推动了理性主义的迅速发展 D.得益于技术革命的推动〖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17-18世纪欧洲自然科学取得很大进展,大量科技发明涌现,结合所学,近代科学的发展揭示了许多自然界的奥秘,教会的很多说教不攻自破,人们有了更多的自信,推动了理性主义的发展和启蒙运动的兴起,C项正确;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了近代科学体系的建立,这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A项;17世纪至18世纪末,法、德等欧洲国家尚未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排除B项;材料所述科技发明的出现主要得益于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而非技术进步,排除D项。故选C项。13.“反事实推理”是西方史学的一种研究思维,探讨假设不发生该历史事件的前提下历史的发展趋势。据此推知,下表相关研究反映了欧洲()事实上欧洲人均年收入增长率%反事实下欧洲人均年收入增长率推测%1700年-1760年0.441700年-1760年0.0151760年-1800年0.521760年-1800年0.0451800年-1830年1611800年-1830年0.15A.人民生活质量处于较低水平 B.战乱导致了收入增长缓慢C.资本主义制度弊端日益显露 D.经济转型推动生产力提高〖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数据,欧洲人均年收入增长率处于上升趋势,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和资本主义发展、开展工业革命有关,所以得出经济转型推动生产力提高,D项正确;根据材料中的数据,欧洲人均年收入增长率处于上升趋势,可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排除A项;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不能反映战乱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信息中人均收入在增长,不能体现资本主义制度弊端,排除C项。故选D项。14.下图为1870一1914年欧洲四大国的国防费用概算(单位:百万英镑)。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英德两国的国防费用持续大幅增加 B.大国矛盾使得国际局势日益紧张C.这与各国占有的殖民地数量相一致 D.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答案〗B〖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题干设问以及选项中“对此分析正确的是”“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这与各国占有的殖民地数量相一致”可知,这是影响题、推断题。根据时间信息“1870一1914年欧洲四大国”可知,准确时空是1870一1914年欧洲四大国。根据本题材料信息可以看出,当时各国军费增长较快,说明大国矛盾使得国际局势日益紧张,B项正确;材料信息没有提到英国和德国的具体名称,无法看出两国军费大量增加,排除A项;德国占有的殖民地少,但是其国防费用增长的多,排除C项;材料信息是西欧四大国国防费用,而非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排除D项。故选B项。15.1955年5月15日,苏、美、英、法、奥五国外长在维也纳签订了《重建独立和民主的奥地利的国家条约》,规定恢复奥地利主权、独立和1938年1月的边界;禁止奥地利与德国合并或缔结任何同盟。对奥和约的签订()A.顺应了多极化发展趋势 B.推动了“华约”组织建立C.缓和了紧张世界局势 D.奠定了不结盟运动的基础〖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国外长签订的对奥和约,结束对奥地利的军事占领,有助于缓和紧张的世界局势,C项正确;此时多极化发展趋势和不结盟运动尚未出现,排除AD项;“华约”建立针对的是“北约”,与对奥和约无关,排除B项。故选C项。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16.阅读材料,完成相关要求。“流动”的宋朝材料一“东京养甲兵数十万,居人百万家,天下转漕,仰给在此一渠水(汴水)。”“汴水横亘中国,首承大河,漕引江湖,利尽南海。”——以上两句材料均出自《宋史》朝廷创置榷场以通南北之货,内足以专课息之源,外足以固邻国之好。——《宋会要辑稿》朝贵人家选婿,于科场年,择过省士人,不问阴阳吉凶及其家世,谓之“榜下捉婿”。——(宋)朱彧《萍洲可谈》典卖倚当庄宅田土,今后并立合同契四本,一付钱主,一付业主,一纳商税院,一留本县,违者论如法。——《宋会要辑稿》材料二下表为南宋嘉定(宋宁宗年号)六年“四选”官员人数统计表。官员科举出身荫补出身其他尚书左选925138086尚书右选7721051684侍郎左选94586926622侍郎右选415117023484——据(宋)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卷十四材料三太宗时,置榷署于京师,诏诸蕃香药宝货至广州、交阯、两浙、泉州,非出官库者,无得私相贸易。宋初制定的《私茶法》规定,“民茶折税外悉官买,民敢藏匿不送官及私贩鬻者没入之,计其直百钱以上者杖七十。”——以上两段材料均出自《宋史》“流动”是宋朝社会变化的典型特征,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流动”的宋朝予以解读。(要求:解读合理,史实准确,逻辑清晰)〖答案〗示例:对宋朝社会“流动性”的解读(解读应该包含以下三部分:表现、成因及其认识)表现:一方面宋代经济流动性强,表现在水运交通网促进商品流通,榷场促进边境贸易,契约促进土地流转,海外贸易促进中外经济流动,北民南迁及经济重心南移促进南北经济流动;另一方面宋代社会阶层流动性增强,表现在随着科举制发展,门第观念淡化,婚姻不问家世,社会上士农工商四民结构进一步松动。宋朝在阶层、商品等方面的流动性不断发展,但是其流动性有限。成因:以上流动性的特点与宋代经济变动以及维护集权统治密切相关。一方面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科举制的发展,庶族地主壮大,推动社会流动性增强。另一方面政府为增加税收,继续推行官营专卖制度,同时为维护统治阶层的稳定,推行恩荫制度等又使得流动性有限。认识:宋代的流动使整个宋代社会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开放性、灵活性和平民化特征,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同时,它仍然是封建社会下的局部变化,不应被夸大。〖解析〗本题属于开放型试题,要求学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流动”的宋朝予以解读。此问题可以从宋朝流动的表现、成因及认识三个角度进行构思。关于表现,应先充分利用材料得出结论,在参照所学知识做适当的补充即可。根据材料一中“东京养甲兵数十万,居人百万家,天下转漕,仰给在此一渠水”、“汴水横亘,首承大河,漕引江湖,利尽南海”可以得出,汴河重要,它连接着四通八达的河(大运河)漕江湖运输,便利了商品的运输和流转,带来了商业的兴盛,都城的繁荣。这就为着一个高度流动的王朝奠定了交通前提(路基)。根据材料一中“朝廷创置榷场以通南北之货,内足以专课息之源,外足以固邻国之好”可以得出,各政权在边境接界地区设置的交易市场——榷场,由官方管理,商品种类繁多,宋朝贸易的商品多为加工品,而少数民族政权则多为土特产品,从而使双方的经贸流动起来(关于经济的流动,结合所学还要考虑上北民再南迁、经济中心南移和海外贸易等知识)。根据材料一中“朝贵人家选婿,于科场年,择过省士人,不问阴阳吉凶及其家世”,“榜下捉婿”的背后揭示的是阶层汇流婚姻融天下,唐朝的“门第”为主的择偶标准让位于宋朝的“才和财”标准。根据材料一中的“典卖倚当庄宅田土,今后并立合同契……违者论如法”可得知土地转流契约定天下;宋代的契约化,不仅在土地流转中广泛运用,在劳务关系、经济往来中也有较普遍的使用;契约化既是物权自由流动的体现,又是物权、人权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保障的体现。这进一步说明宋朝的流动性。根据材料二“四选”官员人数统计表可得知科举竞流读书赢天下(在古代“左”为贵),重文和科举引导了普遍的向学风气,更打通了阶层流动的重要渠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让“白衣秀士拔地而起”(钱穆先生语),也让门阀世胄难以为继,宋代纵向的阶层流通大大超过前代。根据材料三“非出官库者,无得私相贸易”、“民茶折税外悉官买,……没入之,……杖七十”可知这些流动性是很有限的。关于成因,主要结合所学相关知识来回答,可以考虑:一方面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科举制的发展,庶族地主壮大,推动社会流动性增强;另一方面政府为增加税收,继续推行官营专卖制度,同时为维护统治阶层的稳定,推行恩荫制度等又使得流动性有限。关于认识,结合唯物史观用辩证的观点给予简要评价即可。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下表中为四组与民主观念和道路相关的历史人物与概念。风向标人物同道者核心概念支撑性词汇王韬郑观应、薛福成、马建忠等君民关系君主之国、民主之国、君民共主之国、议会梁启超康有为、严复、黄遵宪等民权民权与民智、民族国家、自由、权利与义务、宪政孙中山邹容、宋教仁、胡汉民、陈天华、朱执信等民权共和革命、民主、共和、五权宪法、国民大会、直接民主李大钊陈独秀、蔡和森、毛泽东等庶民主义大众民主、劳工神圣、翻身解放——摘编自闾小波《近代中国民主观念之生成与流变》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有关知识,运用表中两组及以上信息,围绕“民主观念和道路”拟定论题,并进行阐释(论题明确,论据准确,阐述充分,逻辑清晰。)〖答案〗示例∶论题∶①时代变迁下近代中国民主观念和道路不断演进②近代中国民主观念和救国道路探索不断深入(有其它论题,紧密结合材料与题目要求,可以给分)论据∶①19世纪中后期,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洋务运动的推行,较早接触西学的王韬、郑观应等早期维新人士,反思中国制度。他们在政治上主张君民共主(君主立宪)、设立议会,但并未付诸实施。②19世纪末,甲午战争中国大败,洋务运动失败,民族资本主义不断发展,以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宣扬兴民权、开民智,创办学会、学堂、报纸,进行戊戌变法,主张开国会、定宪法,进行了君主立宪政体的尝试。③19世纪末20世纪初,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的签订,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发展壮大。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通过革命手段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或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1911年发动了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④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加紧侵略,北洋军阀专制独裁。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五四运动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一步传播。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李大钊、陈独秀等为代表的革命者,主张建立无阶级政权(或人民大众的政权),实现共产主义,他们建立共产主义早期组织,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综上所述,伴随社会发展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救亡图存力量日益壮大,国人的思想不断发展演进,近代中国民主观念和救国道路探索不断深入,并取得了突出成就。(以上四组,答出任意两组即可;每组的分析,需要结合民族危机、社会变革,对民主思想和救国道路特点进行阐释。)〖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内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机床改造技术课程设计
- 2024年个人至商家货物运输合同
- 机器猫课程设计
- 机器人风扇课程设计
- 机器人理论课程设计
- 机器人工程的课程设计
- 本科的基本课程设计
- 本科工科课程设计
- 期货期权教育课程设计
- 2024婚礼现场布置施工合同
- 出院准备度量表(RHDS)
- 第一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坚持、捍卫和发展单元测试-2023-2024学年中职高教版(202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小学生生涯规划班会教案设计
- (正式版)JBT 7248-2024 阀门用低温钢铸件技术规范
- 《抗心律失常药物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3》解读
- YY/T 0331-2024脱脂棉纱布、脱脂棉粘胶混纺纱布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 健康科普品牌案例分析报告总结
- 2024-2030年中国福建省加油站行业投资潜力分析及行业发展趋势报告
- (高清版)DZT 0274-2015 地质数据库建设规范的结构与编写
- 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协议书
- 航空模拟驾驶体验飞行技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