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5世界近代史
1.(2020•华中师范大学海南附属中学高三月考)北京时间,20年11月8日凌晨,美国总统大选,民主党人乔・拜
登率先超过127选举人票,美国主流媒体宣布其胜选。现任总统,共和党人唐纳德・特朗普不承认败选,随在佐治
亚、密西根州发起诉讼,但被地方法院予以驳回。这说明()
A.总统是国家的权力中心B.地方法院拥有一定的司法自主权
C.总统权力高于各州权力D.总统与地方法院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
2.(2020.海南高考真题)据钱乘旦等所著《世界现代化进程》记载,德国皇帝威廉二世(1859-1941)在位20
多年,却从来没有读过宪法,也不了解宪法。威廉二世曾说:“把德意志帝国锤炼出来的是士兵和军队,而不是议
会的决议。''这反映出
A.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尚未确立B.德国仍然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
C.普鲁士未占据帝国统治地位D.资产阶级改革的保守和不彻底
3.(2020•华中师范大学海南附属中学高三月考)1782年,英国下院通过法案,废除了政府和王室对闲职的任命,
更严密监督王室的经费使用;禁止由王室提名的财政官员担任议员;禁止政府承包商担任议员。这表明在当时的
英国
A.君主立宪的政体尚待完善B.国王“统而不治”局面开始形成
C.确立了“议会至上”原则D.资产阶级代议制逐步得到完善
4.(2020・华中师范大学海南附属中学高三月考)美国建国初期,制宪会议的参加者麦迪逊认为,新宪法授予联邦
政府的权力很少,并有明确的规定;各州所保留的权力很多,却没有明确规定。在第一届国会上,麦迪逊提出宪
法修正案:除了明确授予中央政府的权力以外,其余的权力由各州自行保留。这一主张
A.赋予各州主权B.恢复邦联制度
C.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D.旨在扩大联邦政府权力
5.(2020•海南海口市•高三其他模拟)有学者认为,英国的《权利法案》应被视为美国1787年宪法的前身。其主
要依据是,《权利法案》
A.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B.从法律上否定了个人专制
C.奠定了建立君主立宪制基础D.初步规定了三权分立原则
6.(2020•海南高三其他模拟)1689年至1727年,无论是威廉三世还是乔治一世等“外国国王”均缺乏对英国国情
的了解,这段时期,内政事务基本掌握在大臣手里。英国这一现象
A.反映出政府核心地位的确立B.推动了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C.激化了国王与议会间的矛盾D.表明国王立法权受到限制
7.(2020.海口市八中)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
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这里“转折点”指的是
A.通过《权利法案》结束了国王的权力B.国家权力的中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D.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8.(2020.华中师范大学海南附属中学高三月考)《政治秩序与政治衰败》中写道:“大多数美国人认为,18世纪
后期宪法通过后就有民主了。但在1787年,选举权仍有严重限制,之后才逐步开放给无产白人、非裔美国人和妇
女,直到1920年第十九条修正案的批准才彻底放开。实际上,对南部黑人投票的各种设限意味着,充分选举权还
要等到1965年《选举权法》的通过。''由此可见
A.民主必须通过法治进行保障B.美国民主一直具有很强的阶级性
C.美国的民主之路遥远漫长D.分权制衡是美国民主的本质特征
9.(2020•华中师范大学海南附属中学高三月考)1877年5月,发生了法国共和派西蒙内阁打击教权主义的活动,
总统写信对西蒙进行指责,西蒙内阁被迫辞职,王政派的布罗伊便被任命为内阁总理,众议院就此提出抗议,总
统又将众议院解散。材料反映出当时法国
A.政治力量对峙严重危及共和制B.总统拥有较大实权
C.保皇派获取到了政治上的优势D.社会发展尚不明朗
10.(2020•海南高三二模)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议会有权对由皇帝任命的宰相与政府的法案与政策
表示反对或支持,而无权选举或任命宰相及政府。这些规定
A.使议会无法有效监督行政机构B.使资产阶级无法参与民主进程
C.严重削弱代议制机构立法权限D.体现了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
11.(2020•海口市第四中学高三一模)1730年,英国下院的反对派领袖威廉•多德斯韦说:“我们对于自己起着国
家的大公审庭的作用极为自豪。”1774年,诺斯勋爵则愤愤地说,议员们“责难大臣,还要他们每日报告工作……
他们的根本目的是要把行政部门置于被质讯的地位这反映了18世纪的英国()
A.下院对政府的行政监督增强B.封建贵族和议会的矛盾加剧
C.工业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D.内阁与首相共同对议会负责
12.(2020.海口市八中)1870年,美国国会通过第十五条宪法修正案,明确规定“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种族、
肤色或以前是奴隶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这一宪法修正案的通过表明美国
A.人权问题彻底得到解决B.选举权不再有条件限制
C.宪法与选举权逐渐完善D.联邦政府权力得到加强
13.(2020•华中师范大学海南附属中学高三月考)下表为18〜19年欧洲和中国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所所占额(%)
1818318618819
欧洲28.34.153.662.63.
中国33.329.819.712.56.2
1818318618819
欧洲28.34.153.662.63.
中国33.329.819.712.56.2
1818318618819
欧洲28.34.153.662.63.
中国33.329.819.712.56.2
1818318618819
欧洲28.34.153.662.63.
中国33.329.819.712.56.2
据此可知()
A.传统手工业在中国越来越占据优势B.中国所占份额减少缘于制造业衰退
C.工厂的出现加速了欧洲工业化发展D.工业化是欧洲超越中国的主要原因
14.(2020•华中师范大学海南附属中学高三月考)郑和下西洋,更多的是奉帝王之命,意在“宣德化而柔远人”,
从而达到“柔远人,则四方归之”。而在西方,殖民者的航海探险受到王室的极大支持,带有赤裸裸的殖民和掠夺黄
金财富的特征。造成中西远航反差的根源是()
A.经济结构方面存在差异B.自然地理条件存在差异
C.君主专制统治的程度不同D.统治者受教育的程度
15.(2021・海口市•海南中学高三月考)如图分别是17007750年英国人口增长幅度与粮食产量增长幅度的示意图。
据此可知,该时期英国
英国1700-1750-年人0用氏矽务"万人’英国1700T750年谷物产瘦!«氏妁券(单位:万寿*)
1500----------------------------------------------------------
1700年1710年1720
A.人口流动方向发生重大变化B.人口、谷物增长利于经济转型
C.工业革命促进了农业发展D.谷物涨幅与人口涨幅同步
16.(2020.海南高三开学考试)19世纪40年代以后,英国削减了海关750个税目的进口税,废除了羊毛的出口
税,废除了机器出口禁令。1846年,英国全面放弃保护关税政策。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英国
A.取得海上霸权成为日不落帝国B.工业革命使得生产力获得发展
C.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政策D.处于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阶段
17.(2020.海南海口市.高三其他模拟)1879年,德国政府实行保护关税政策,提高进口税率,并在整个帝国内
实行职业和迁徙自由。德国的做法
A.确立了普鲁士主导帝国局面B.提供了国家统一需要的物质条件
C.迎合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D.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先河
18.(2020•海南海口市.高三二模)大约从15世纪开始,英国等西欧国家,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强行圈点公有
土地和农民份地,形成了所谓的“圈地运动”。其主要原因是
A.工业革命有力推动B.土地买卖有利可图
C.规模生产获利丰厚D.社会道德急剧沦丧
19.(2020•海南海口市.高三其他模拟)19世纪,英国以营利为目的的流行书籍和报纸大量增加,1816-1838年报
纸的销量增长了33%,1836-1856年又增长了70%。这一现象反映了
A.商人牟取利益得到社会的认同B.工业革命推动大众休闲的景象
C.民众逃避现实希求慰藉的心态D.市民阶层主导社会舆论的走向
20.(202。海南高三其他模拟)下表为1861年至1913年德国各经济领域在总体就业结构中比重的变化(单位:
%),这一变化表明当时的德国
采矿、工业、商业、银业、家庭其他服务
时期农林渔交通
制盐手工业保险、旅馆服务(包括国防)
1861-187150.91.326.37.28.85.5
1880-188448.21.628.22.16.97.55.5
1890-189442.61.832.42.67.96.76.0
1900—190438.02.434.43.19.75.86.6
1910-191335.12.835.13.611.05.27.2
A.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B.帝国统一推动人口迁移
C.工业革命优化了产业结构D.国内阶层分化持续扩大
21.(2020•海南高三三模)1815—1860年英国手工织工人数变化表。这可以说明当时英国
年份18151850I860
人敕25万4万0.3万
A.纺织行业渐趋衰落B.阶级矛盾不断缓和
C..机器生产日益增多D.工人生活日趋困苦
22.(2020•海南高三三模)据统计,1600年欧洲人均拥有白银1.45克,1700年为1.82克,1800年为2.25克。这
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A.海外殖民掠夺B.白银开采技术提升
C.商品生产发展D.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23.(2020•海南高三其他模拟)从17世纪初开始,荷兰、英国和法国等国家相继成立了“东印度公司”,凭借从美
洲得来的白银换取欧洲所需的大量亚洲产品。这反映出
A.欧洲出现严重的商业危机B.欧洲加快了对亚洲殖民掠夺
C.世界市场体系的孕育成长D.亚洲对欧洲的贸易处于劣势
24.(2021.海口市.海南中学高三月考)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价格、利润普遍下降,经济危机
更加频繁、深刻、持久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垄断组织出现。它以调节生产为目的,规定产品的总产量,在各
垄断组织中间加以分配,并强制实行预先规定的价格。这反映了资产阶级认识到
A.计划经济的先进性B.生产的社会性
C.科学技术的两面性D.资本的有限性
25.(2020・北京师范大学万宁附属中学高三月考)卢梭主张“没有一个人富得能够购买其他人,没有一个人穷得被
迫出卖自己。”他以为这个理想是不难实现的,为了防止财富集中到少数人手中,他提议征收遗产税及累进税等。
这表明卢梭
A.否定财产私有制度B.崇尚理性主义思维
C.倡导社会平等思想D.反对自然权利观念
26.(2020・北京师范大学万宁附属中学高三月考)孟德斯鸠指出:“在一个国家里,总有一些因出身、财富或者荣
誉而出类拔萃的人,他们如果混同于平民百姓,与其他人一样只有一个投票权,那么对他们来说,人人享有的自
由就不啻是对他们的奴役……因此,他们参与立法的程度应该与他们在国家中拥有的其他优势成正比。”孟德斯鸠
意在强调
A.立法机构应该实行两院制B.主权在民应受到一定限制
C.法律必须体现理性的原则D.贵族特权有利于完善立法
27.(2020.海南海口市.高三其他模拟)14世纪的法国,包括宗教音乐经文歌都已经世俗化,作曲家们所作出的
世俗音乐数量也大大超过了宗教音乐。这反映了当时法国
A.君主专制统治加强B.宗教改革不断深入
C.人文主义思想传播D.民众生活水平提高
28.(2020.海南海口市.高三二模)1348年,黑死病流行,促使薄伽丘写出了十日谈。《十日谈》是欧洲文学史
上第一部现实主义巨著。《十日谈》被誉为现实主义巨著缘于
A.采用了梦幻神秘创作套式B.生动描写教会的丑陋与爱情幸福
C.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发展D.详实记录那场黑死病的巨大灾害
29.(202。海南高三其他模拟)17—18世纪中期,欧洲许多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戏剧家等经常出人王宫,新
的剧本也往往在宫中首演。但自18世纪中期起.哲学家和文学家们的活动中心逐渐转移到具有自山主义气氛的沙龙
里。造成这一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A.思想专制的强化B.城市文化的兴起
C.启蒙思想的传播D.资本主义的发展
30.(2020•海南高三三模)马丁•路德指出,只要受洗入教,心存信仰,人人都是教士,人人都可以成为祭司,都
享有与主教同等的权力。据此可知,马丁・路德
A.倡导信仰自由B.否定宗教权威C.主张权利平等D.具有人文精神
31.(2020•海口海秀中学)伯里克利时代曾通过一项关于惩治不相信现存宗教者和神事不同见解者的法律,苏格
拉底认为它是不公正的法律,但是当他被按照此项法律判处死刑时,却放弃了逃生的机会。据此可推知,苏格拉
底认为
A.古代雅典公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公民社会责任高于个人生命
C.古代雅典居民都有机会担任公职D.雅典城邦必须保证个人自由
32.(2020.北京师范大学万宁附属中学高三月考)西方学者对近代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作了如下描述:“它是破坏
现存秩序的个人主义强大潮流的产物”“具有回到早期根源的性质”“认为人性无比腐化和堕落这场运动是
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
C.启蒙运动D.科学革命
33.(2021.海口市.海南中学高三月考)《天体运行论》与《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16、17世纪科学史上可相
媲美的两部伟大著作。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
A.正确概括了客观世界的运动规律B.推动了启蒙运动向科学世界的进军
C.解放了思想使科学突破神学束缚D.促进了西方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
34.(2020.海口海秀中学)有学者在一次演讲中提到,过去二百多年中,人类经历的三次工业革命的特征:第一
次工业革命是机械化,第二次工业革命是规模化;第三次工业革命则是深度全球化背景下的“个性化”,关于三次工
业革命,下面论述正确的是
A.“机械化”是指世界范围内机器广泛应用B.“规模化”是指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
C.“个性化”是指科学和技术开始紧密结合D.三次工业革命都依赖新能源开发和利用
35.(2020•海口海秀中学)牛顿的成就证明通过观察、实验和理论综合可以获得正确的知识,神圣的天体可以被
正确地统一到力学的规则下,《圣经》不是人们获得知识的唯一源泉。这说明牛顿力学
A.推动了理性思维的形成B.促进了民众思想的解放
C.否定了传统的文化体系D.加速了宗教改革的发展
36.(2020•八一农场中学)恩格斯说:“和启蒙学者的华美语言比起来,‘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
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在这种“令人极度失望''的社会制度背景下兴起的文学作品是
A.《巴黎圣母院》B.《十日谈》C.《老人与海》D.《等待戈多》
37.(2020.海南高考真题)如图是有关古巴导弹危机的一幅漫画。该漫画
A.受到了印象画派的影响B.体现了现实主义的风格
C.展现了古巴导弹危机的全貌D.凸显了“魔幻现实主义”特色
38.(2020.海南高三开学考试)约翰・列侬是英国著名的甲壳虫乐队的主唱,也是一个坚决的反战人士(见如图)。
1969年,他发表的第一首个人单曲就是《给和平一个机会》,这首歌很快在当时社会上大受欢迎,并多次在世界
各地反战活动中被人们反复高唱。这表明
A.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B.美国青年要结束越南战争
C.核军备竞赛威胁世界和平D.二战后出现反战和平浪潮
39.(2020•海南高三三模)1870年代,当法国皇家科学院举办年度艺术展览时,一帮被批评家们冠以“印象主义
派”的年轻艺术家的作品被拒之门外。这主要在于该类作品
A.强调刻画英雄人物B.创作风格悖于传统
C.注重表现社会现实D.表现手法夸张抽象
40.(2020•海南高三二模)下面是创作于1912年的世界名画——《鸽子与青豆》,其创作风格体现了
A.现代主义B.现实主义C.印象主义D.浪漫主义
41.(2020・八一农场中学)贝多芬曾说:“感情的流露要胜于绘画。”他的《第六(田园)交响曲》透露出乡村淳
朴的田园气息,表达了对乡村的热爱,给人们展现了一幅充满着幻想和诗意的大自然风景画。该作品
A.采取了现实主义手法B.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C.开创了现实主义先河D.体现了浪漫主义情怀
42.(2020•八一农场中学)巴黎圣母院的大火引起了全球范围的关注,这场大火似乎也引发了法国人对本土历史
遗产的关注,维克多•雨果所著的《巴黎圣母院》小说也因此销量大涨。雨果的《巴黎圣母院》
A.将美丑对照的原则运用到了极致B.以英雄为主题鼓励人们与命运斗争
C.是一部浪漫与现实相结合的作品D.被后人称为法国“社会百科全书”
43.(2020.华中师范大学海南附属中学高三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禁止技术外流,以维持其工业国家的主导地位。此时,英国全面领先,成为美
国的效仿对象,(美国)各州纷纷亮出政策,吸引人才,引进技术。出生于英国的美国“工业革命之父”塞缪尔•斯
莱特就是在人才政策吸引下来到美国的。除了拿出吸引技术人才的政策,美国政府还设立鼓励出售技术秘密的专
项奖金,并派出间谍,窃取英国的机器图纸和技术。作为后起追赶国家,美国采取了很多手段来获得工业技术,
或自己创新,或投资购买,或人才引进,从而突破了英国的技术封锁。
——摘编自韩毅《美国工业近代化的历史进程》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西方国家对我国进行技术封锁,在苏联的帮助和我国自力更生与引进、消化、吸收、
创新相辅相成的情况下,从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初,中国成功地实现了航空、核能、火箭、电子、自动化等
现代科技的启动。然而,在国防尖端技术上,苏联的援助并不可靠。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中国共产党坚持不以牺
牲主权为代价而妥协、,继续发扬革命战争年代的大无畏精神,带领广大干部与科技工作者千方百计地继续研发和
探索先进的料学技术。正是由于在引进技术的同时注意消化吸收,新中国才有了自主创新的能力与底气。
—摘编自董志凯《自力更生方针与引进消化吸收创新一新中国科技发展回顾(19497978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美国突破英国技术封锁的措施及其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突破外部技术封锁的背景和意义。
44.(2020•海南海口市•高三二模)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在1869年中央太平洋铁路修通之前,美国东西部没有一条便利的交通线路。巴拿马运河没有开通,美
国人从纽约到旧金山需要乘船绕行整个南美洲,最短的也要6个月。
19世纪中后期,今天的德克萨斯、加利福尼亚,以及犹他州等地纷纷被并入美国。东部人要冒着巨大的生命
及财产危险才能到西部去,同时,加州的物产也很难运到东部来。
1862年,美国总统林肯批准了修建太平洋铁路和法案,规定由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和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共
同承建,决定以发行国债的方式筹集修路资金。为早日开通铁路,美国政府在法案中颁布了现金补助法。规定无
论哪一家公司只要其铺轨,两旁的土地即归其开发利用。由于公司所获的公债、授地及补贴是根据修建铁路的里
程来发放的,所以两家铁路公司都想加快建设速度以获得更多的利益。
1849—1882年,共有30万华人进入美国,大多数集中于西部。最初,绝大部分人是为采掘黄金而来,后来则
主要人事筑路。
这条铁路仅仅用了7年的时间就完工了。自此,美国从一个只有名义上存在的国家,变成一个真正完整的国
定,美国经济以展开始进入狂飙突进时期。
19世纪的美国历史基本上就是一部铁路成功史。交通运输业极大地刺激了对铁路沿线地区的投资。交通运输
业的发展促进了各州的分工和专门化生产。到19世纪末,美国西部经济的基本格局已经形成:俄亥俄河以北的“小
麦王国”,密西西比河下游的“棉花王国”。铁路大通道的建成,极大地推动了美国西部的城镇化进程。从19世纪
60年代开始,在西部催生了众多的“铁路城镇”。五大铁路干线所到之处,一大批中小城市从无到有、欣欣向荣,
使铁路沿线及附近地区日益繁荣。——高连奎《为何美国是老大》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太平洋铁路修建的必要性。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铁路修建得以完成的因素及其重大影响。
45.(2020•八一农场中学)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了首届世界博览会。博览会采取样品展示、邀请他国参展,以扩大对外贸易。
伦敦世博会共有来自10个国家约10万件展品参展,展品包括大功率蒸汽机、高速汽轮船、机床等,展览历时164
天,吸引了630万人参观。1876年美国费城世博会,展出了电缆、印刷机、打字机等;1900年法国巴黎举办“世
纪回眸”世博会,展出大型发电机和无线电收发报机,彼时的世博会成为争夺世界市场的场所,也寄予了一个国家
登上历史舞台、争夺中心地位的冲动•——摘编自乔兆红《世界博览会与世界历史整体发展》
材料二1957年4月,首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在广州开幕,分设工业品、纺织品、食品、手工艺
品、土特产品5个展馆,13个省市专业外贸总公司组织交易团参展,19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多位采购商到会成
交金额8686万美元,占当年全国创收现汇总额的20%……1972年广交会到会美商有42人,1983年中外合资企业
首次参会。1999年获自营进出口权的私营企业首次亮相,机电产品出口成交首次超过轻工工艺品,居成交第一位。
20()7年开始设立进口展区,正式更名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2(X)9年,209个国家和地区的16.5万名采购商
到会,出口成交额为262.3亿美元。——摘编自孟红《“中国第一展”——广交会的沧桑巨变》
Q)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世界博览会的特点并分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广交会的发展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得到的认识。
46.(2020.北京师范大学万宁附属中学高三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明清时期的启蒙思想与18世纪的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
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摘编自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近代以来,欧洲与中国间文化交流打破了平等均衡、长短互补的格局,文化交流变成了作为落后一
方的中国向作为先进一方的欧洲学习的进程。从一开始就是在欧洲列强对中国侵略和中国反侵略这样尖锐的政治
背景下进行的。就中国方面而言,就不简单是一般意义上的落后向先进学习,而是为着寻求解决中国政治危机,
救亡图存而向对手学习。随着对于救国方案探讨的深入,中国的仁人志士们对于欧洲文化的注意力,渐渐便转移
到了探讨如何对中国的政治体制、社会制度、经济构成进行改造上。
—摘编自丁伟志《近代中国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特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欧洲启蒙思想“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中西文化交流的特点。
47.(2020•海南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9.16世纪是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的重大转折时期。转折之所以发生,是因为在亚欧大陆农耕世界的内部,
首先在西欧,社会经济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根本变化。人类历史的前资本主义时期因这个变化而归于结束,资本主
义又开始以其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出现在历史的地平线上。——据吴于度、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根据材料,围绕“15、16世纪以来的西欧与资本主义世界”,自拟论题,并结合具体史实进行论述。(要求:论题
明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参考答案
1.B
【详解】地方法院能够驳回总统的诉讼,说明美国的地方法院与总统之间并不是从属关系,拥有一定的司法自主
权,故选B;美国实行三权分立制度和联邦制,总统并不是国家的权利中心,总统权力也并不高于各州权力,排
除AC;仅根据一次诉讼并不能说明总统和地方法院之间矛盾的日益激化,排除D。
2.D
【详解】材料“把德意志帝国锤炼出来的是士兵和军队,而不是议会的决议”体现的是德国军国主义色彩浓厚,说明
其改革的保守和不彻底,D正确;德意志统一后通过《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A排除;材料是
对统一后德国体制的描述,B排除;C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D。
3.D
【详解】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在此时期英国进一步限制王权,资产阶级代议制逐步得到完善,因此D选项正确;
材料体现的是英国君主立宪政治逐步完善,并非尚待完善,A选项错误;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得以完善
标志着英国君主“统而不治”局面开始形成,B选项错误;英国“议会至上”原则确立是在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
后,C选项错误。故选D。
4.C
【详解】新宪法未对诸州的权力做出明确的界定,而联邦政府权力却较小,反映出当时没有形成中央与地方的权
力制衡。而在宪法修正案中提出“除了明确授予中央政府的权力以外,其余的权力由各州自行保留”这明确了中央与
地方的权力界定,体现了中央与地方的分权制衡,故选择C项;各州保留的权力主要是决定和处理本州本州范围
内公共事务的权力,没有“主权”,排除A项;麦迪逊反对邦联制度,主张实行联邦制,排除B项;扩大联邦政府
的同权力同时,还要限制地方的权力,因此D项表述不全面,排除D项。
5.B
【详解】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权利法案》确定了王在法下的原则,有利于防止个人专制,这与美国1787年宪法中确
立的三权分立原则的目的一致,B项正确;A、C两项是《权利法案》的意义,对美国1787年宪法并无实际价值,排除;
D项不符合《权利法案》,排除。
6.B
【详解】1689年《权利法案》的制定,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但国王还拥有行政权,在1689年至1727
年“外国国王”时期,行政权逐渐转移,从而推动了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的责任内阁制的形成,故选择B
项;英国实行的是君主立宪制度,在君主立宪制度下,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处于核心地位,排除A项;材料
没有体现“外国国王”与议会之间的矛盾,排除C项: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国王就已经没有了立法权,排
除D项。
7.B
【详解】根据材料“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可知,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限制国王的权力,
逐渐确立议会至上的原则,权力中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B项正确;《权利法案》只是限制王权,尚未结束国王
的权力,这时期国王保留行政权,A项错误;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即国家权力中心由国王
转移到议会,而不是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平衡,C项错误:“光荣革命”后《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君主
立宪制确立,但与材料中的“转折点”无关,D项错误。
8.C
【详解】材料信息是,1787年宪法通过后,选举权并未放开,一直到1920年第十九条修正案的批准、1965年《选
举权法》的通过,民众才有充分的选举权。由此可见,美国的民主之路遥远而漫长,是渐进的,故C正确;材料
不是强调民主必须通过法治保障,故A错误;材料信息反映不出民主的阶级性,故B错误;材料和分权制衡无关,
故D错误。
9.B
【详解】由材料信息”总统写信对西蒙进行指责,西蒙内阁被迫辞职……总统又将众议院解散“可知,此时法国总统
拥有较大的实权,故B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危及共和制,故A项排除;1875年共和派以一票的微弱优势取得胜
利,故排除C项;共和制度已是发展的趋势,故D项排除。
10.A
【详解】材料“帝国议会”“无权选举或任命宰相及政府”,说明议会无法有效监督行政机构,故选A;帝国议会有一
定权力,说明资产阶级有机会参与民主进程,B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帝国议会的立法权限问题,排除C;材料没有
体现军国主义色彩,排除D。
II.A
【详解】材料信息是,英国下院“起着国家的大公审庭的作用”,而且“责难大臣,还要他们每日报告工作……他们
的根本目的是要把行政部门置于被质讯的地位”。由此反映了18世纪的英国议会下院对政府的行政监督增强,故A
正确;材料主旨未强调封建贵族和议会的矛盾,故B错误;工业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和工业革命有关,故C不
符合材料信息;材料信息不是强调内阁与首相共同对议会负责,故D错误。
12.C
【详解】根据“不得因种族、肤色或以前是奴隶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可知,美国以宪法保证公民
的平等选举权,表明美国民主政治逐步完善,故选C;AB表述太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未涉及联邦政府
的权力,排除D。
13.D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1800〜1900年,欧洲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所占份额高于中国,结合所学可知,工业化是
欧洲超越中国的主要原因,故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传统手工业,故A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中国制造业衰退,
故B项错误;“工厂”出现在工业革命时期,材料涉及两次工业革命,故C项错误。
14.A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炫耀国威,这是自然经济下形成的“天朝上国''观念使然;
近代西方航海探险,进行赤裸裸的掠夺,目的是增加资本的原始积累,这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求,造成中西
远航反差的根源是经济结构方面存在差异,故A项正确;“自然地理条件存在差异”、“君主专制统治的程度不同”
和“统治者受教育的程度不同”不是造成中西远航反差的根源,故BCD项错误。
15.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前夕即1700~1750年,英国人口和谷物产量的明显增长,为工业革命提供
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原料•,有利于经济转型,B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人口流动方向发生重大变化,A项错误;1750
年之前,工业革命尚未展开,还未发挥促进农业发展的作用,C项错误;材料显示谷物涨幅与人口涨幅并不是同
步的,D项错误。
16.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40年代以后,即工业革命后,英国大力削减进口税,废除羊毛出口税和机器
出口禁令,最终全面放弃保护关税政策的主要原因是,工业革命使英国的生产力获得了发展,B项正确;英国取
得海上霸权成为日不落帝国是在18世纪中期,A项错误;英国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政策是在二战后,C项错误;
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已经完成了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D项错误。
17.C
【详解】根据材料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德国实行的保护关税政策,保护了发展中的国内工商业;而实行职业和迁徙自
由,有利于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迎合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C项正确;A项与材料中的做法无关;在此之前德国统
一已完成,B项错误;D项表述明显错误。
18.C
【详解】英国的圈地运动是英国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纺织业对羊毛需求的高额利润刺激下,通过暴力手段使
生产者和生产资料相分离的过程,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因此C正确;工业革命发生于18世纪60年代,A
排除;圈地运动指的是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进行的圈地养羊运动,并非是进行土地买卖,B排除;D说法过于绝
对,排除。故选C。
19.B
【详解】材料显示,19世纪英国以营利为目的的流行书籍和报纸大量增加,说明当时民众读书休闲活动的发展,这与
英国工业革命开展密切相关,B项正确;A、C、D三项材料不能反映。
20.C
【详解】由表格内容可以看出,1861年至1913年间,德国农林渔业所占比重下降,工业手工业、商业等行业所占
比重上升,结合材料中的时间和所学可知这是由于工业革命的开展,促进了工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优化了社
会产业结构,故选C;ABD项由表格内容均无法体现,无法说明,排除。故选C。
21.C
【详解】材料显示,这一时期英国手工织工人数急剧减少,结合材料时间1815—1860年可知,这与机器生产日益
增多密切相关,C项正确;手工织工人数减少不能作为纺织行业哀落的表征,前者不能证明后者,排除A;第一次
工业革命时期,阶级矛盾不断上升,排除B;D与题无关,排除。
22.A
【详解】材料显示,17—18世纪,欧洲人均白银拥有数量不断增长,这与新航路开辟后,欧洲进行殖民扩张和掠
夺,白银大量流人密切相关,A项正确;白银开采技术提升和商品生产发展不是白银大量流入欧洲的主要原因,
排除B、C;19世纪中后期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排除D。
23.C
【详解】材料信息说明美洲白银成为欧亚贸易的纽带,即说明欧亚美三大洲经济联系加强,这反映了世界市场体
系的孕育成长,故选c项。材料中欧洲的海外贸易加速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对其大为有利,并未产生严
重的商业危机,A项说法错误,排除;材料重点表现的是欧洲的海外贸易状况,而不是海外的殖民与掠夺,无法
仅凭材料信息得出B项结论,故排除;欧洲用美洲白银换取亚洲的产品,说明17世纪时亚洲在与欧洲的贸易中并
未处于劣势,特别是中国在这一时期还处于贸易优势,故排除D项。
24.B
【详解】根据“以调节生产为目的,规定产品的总产量,在各垄断组织中间加以分配,并强制实行预先规定的价格”
可知垄断的出现是对社会生产关系的调整,说明资产阶级认识到了生产的社会性,故选B项;第二次工业革命期
间还没有出现计划经济,排除A;CD明显不符合题意主旨,排除。故选B。
25.C
【详解】根据卢梭主张“没有一个人富得能够购买其仙人,没有一个人穷得被迫出卖自己”,说明卢梭反对贫富悬殊,
主张社会平等,故C项正确;A项材料不能体现;根据“他以为这个理想是不难实现的,为了防止财富集中到少数
人手中,他提议征收遗产税及累进税”,说明卢梭的思想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缺乏理性,B项错误;D项与材料无
关。
26.A
【详解】孟德斯鸠认为国家治理当中,尤其是在立法过程中,应当倚重那些因出身、财富或者荣誉而出类拔萃的
人,这种主张强调了精英政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实行两院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孟德斯鸠协调民主政治和精英
政治之间矛盾,A正确;孟德斯鸠强调的是保障精英的突出作用,而非限制一般大众的权利,排除B;C与题无关,
排除;贵族不等于精英,排除D。
27.C
【详解】材料反映14世纪法国宗教音乐的世俗化,世俗音乐得到广泛的发展,这与当时人文主义思想日益被人们
所接受密切相关,故选C;AD两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1517年宗教改革开始,B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28.B
【详解】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材料中的《十日谈》通过生动描写教会的丑陋与爱情幸福的故事来表达人
们对现实幸福生活的追求,是对人性的肯定,闪烁着人文主义光芒,B正确;A与材料无关,明显与材料所给的现
实主义著作冲突,排除;C是该著作的影响,不属于原因,排除;文学作品具有加工的成分,D说法错误。故选B。
29.D
【详解】“思想家、文学家、戏剧家等经常出人王宫,新的剧本也往往在宫中首演”体现了对王权的依附。“哲学家
和文学家们的活动中心逐渐转移到具有自由气氛的沙龙里''则体现了对王权的摆脱,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就在
于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要求摆脱封建王权的束缚甚至要求推翻封建王权,故选D;ABC都不是
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与题意不符,排除。故选D。
30.D
【详解】材料显示,马丁・路德认为凡是受过洗礼的人都可担任神职,有信仰者在上帝面前权力平等,这是其人文
精神的体现,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马丁・路德关于信仰虔诚问题的理论,而非信仰自由问题,排除A;马丁・路
德并不否认宗教权威,其强调的是信仰平等,排除B;只要虔诚信仰,人人平等,这是宗教信仰领域的平等,权
利平等强调的是政治方面的平等,排除C。
31.B
【详解】雅典立法“渎神罪”,苏格拉底遵守公民的义务,尊重法律,虽遭受不公待遇仍选择维护法律权威,体现了
他十分看重法律,认为公民社会责任高于个人生命,故答案为B项;材料没有体现人人平等,排除A项;C、D
两项与材料信息无关,均排除。
32.B
【详解】据材料“它是破坏现存秩序的个人主义强大潮流的产物”“具有回到早期根源的性质”“认为人性无比腐化和
堕落''并结合所学可知,宗教改革是在否定罗马教会权威基础上宣传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其主张简化宗教仪
式“具有回到早期根源的性质”,局限性是个人主义泛滥,导致个人私欲膨胀,B正确;据所学可知,文艺复兴运动
主张追求现世幸福,与“认为人性无比腐化和堕落“不符,A错误;启蒙运动与“具有回到早期根源的性质“不符,C
错误;D与材料无关。
33.C
【详解】《天体运行论》是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所著的一本讲述他自己的天文学说的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
理》是英国物理学家艾萨克・牛顿创作的物理学哲学著作,两部著作都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教会宣传的思想,解放
了思想,使得科学突破了神学的束缚,C正确;哥白尼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这一观点并不准确,排除A;B是
牛顿力学体系的作用而非哥白尼的著作的影响,排除;哥白尼的著作并未促成西方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排除D。
34.B
【详解】第二次工业革命是规模化,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随着生产的高度集中,企业总数减减少,而产量、
投资额大幅度提升,生产和资本越来越集中于少数人手中,产生了垄断组织,垄断很快渗入资本主义社会的许多
方面,成为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故B项正确;根据“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机械化,第二次工业革命是
规模化,第三次工业革命则是在深度全球化背景下的个性化''并结合所学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机械化,机械化
不是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故A错误;第三次工业革命则是在深度全球化背景下的“个性化”。科学和技术开始
紧密结合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因而“个性化”是指科学和技术开始紧密结合说法错误,C项错误;前两次工业
革命都依赖新能源开发和利用,第三次不是,故D错误。
35.B
【详解】根据材料“通过观察、实验和理论综合可以获得正确的知识”可知是理性的思维过程,并不是“形成",故排
除A项;牛顿主张理性,认为理性的分析和推理才是通达知识的正确道路,为启蒙运动的兴起奠定基础,促进了
民众思想的解放,故选B项;材料强调牛顿力学的影响,但没有涉及否定传统的文化体系,故排除C项;牛顿力
学产生于17世纪,而宗教改革发展于16世纪,故排除D项。
【点睛】本题考查牛顿的科技成就,需要掌握牛顿科学研究的影响。解题的关键信息是''《圣经》不是人们获得知
识的唯一源泉“,结合牛顿力学的史实分析材料即可知道答案。
36.A
【解析】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的欧洲I,革命和战争频仍,动乱不已。政治的黑暗,社会的不平等,使人们
感到法国大革命后确立的资本主义制度远不如启蒙思想家描绘的那样美好。社会各阶层,特别是知识分子,对启
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这种社会情绪反映在文学创作领域,就产生了浪漫
主义文学。故选A选项。B选项是古典主义文学;C项是现实主义文学;D项是现代主义文学。因此BCD三项均
不符合题意。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与掌握浪漫主义文学出现的背景。革命和改革后建立的资本主义制度并没有出现启蒙思
想家所描绘的美好景象,产生了对现实的失望情绪,反映在文学作品上就是浪漫主义。此外,对现实主义、无产
阶级文学、现代荒诞派文学也需要掌握。
37.B
【详解】该漫画反映出了当时美苏争霸过程中,美国处于优势,苏联处于劣势,因此与客观事实相符,属于现实
主义风格,B项正确;本画不属于印象派,排除A;C项太绝对,排除C;材料中所体现的内容并不魔幻,不是魔
幻现实主义风格,排除D。
38.D
【详解】甲壳虫乐队的主唱约翰•列侬1969年发表反战歌曲《给和平一个机会》,这首歌多次在世界各地反战活动
中被人们反复高唱,深受人们的欢迎,说明世界人民渴望和平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在二战以后形成反战和平浪
潮,故选D;材料主要是世界人们反战,没有提到发展问题,A错误;反战歌曲在世界范围传唱,不能说体现美
国青年要结束越南战争,B错误;C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39.B
【详解】材料显示,这类作品为印象派画作。印象派画家借助当时光学领域的新成就,醉心于光和色的研究,反
抗保守陈腐的主题思想.遭到时人的批评和拒绝,B正确;A项与印象画派作品不符,排除;C项为现实主义美术
的特点,排除;D项为现代主义美术的特点,排除。
40.A
【详解】由图片信息可以得出,其给人的是一种支离破碎的感觉,符合立体画派的特点,由此可知其应属于现代
主义绘画,故A正确;现实主义绘画形象较为逼真,突出对现实的反映,与图片信息不符,故B不正确;印象画
派注重光与色的效果,与图片信息不符,故C不正确:浪漫主义绘画重形式,重情感,与图片信息无关,故D不
正确。
41.D
【详解】由材料“充满着幻想和诗意的大自然风景画''可知《第六(田园)交响曲》为浪漫主义作品,故答案为D
项;《第六(田园)交响曲》注重表达感情,充满幻想,属于浪漫主义风格,排除A项;这一作品没有体现出民
族特色,排除B项;贝多芬开创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先河,排除C项。
【点睛】浪漫主义音乐富有诗意,注重情感的表达,并且充满了幻想。贝多芬是音乐史上的一个承前启后式的人
物,既将古典音乐推向新的高峰,又开创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先河。《第六(田园)交响曲》透露出乡村淳朴的田
园气息,表达了对乡村的热爱,属于浪漫主义音乐作品.
42.A
【详解】结合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玫瑰花保健冰茶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旅行团包机运输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珠宝首饰快递服务及仓储管理合同
- Y物流企业信息系统优化设计研究
- “理性生活与常识”讲座汉英交传实践报告
- 镀锌钢构件合同范本
- 2025年中国方形餐具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教育员工合同范本
- 连续时间下银行与金融科技竞合策略的博弈分析
- 农村题材纪录片乡村形象建构研究
- 郑州2025年河南郑州市公安机关招聘辅警120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语文高考复习计划解析
- 微电网运行与控制策略-深度研究
- 中职高教版(2023)语文职业模块-第五单元:走近大国工匠(一)展示国家工程-了解工匠贡献【课件】
- 物业管理车辆出入管理制度
- 家庭康复服务的商业价值与发展趋势
- 2025年施工项目部《春节节后复工复产》工作实施方案 (3份)-75
- 矿山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 小学教师培训课件:做有品位的小学数学教师
- U8UAP开发手册资料
- 监护人考试20241208练习试题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