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分析教案_第1页
药物分析教案_第2页
药物分析教案_第3页
药物分析教案_第4页
药物分析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药物分析的性质和任务

一、药物分析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

车祸一油漆一红外检测f罪犯

体育比赛f兴奋剂检查一质谱检查物质中的碎片机构f百万分之一

梅花K胶囊一杂质检查一差向四环素含量超标

药物分析定义:研究鉴定药物的化学组成和测定药物组分含量的原理和方法的一门应用科

学。

药物:化学结构已经明确的天然药物、合成药物及制剂,合成药物的原料、中间体和副产

品,以及制剂的赋形剂和附加剂,药物的降解产物和体内代谢产物等。

药物f制剂的赋形剂、附加剂一制剂一体内一降解产物、体内代谢物

原料f中间体y

、副产品

分析:药物的真伪

真:药物的化学组成一真:多少,药物的含量

伪:药物的杂质一伪:多少,杂质的限量

举例:阿莫西林药物

药物分析的内容:

检测药物的性状f鉴定药物的化学组成f检查药物的杂质限量一测定药物的含量。

药物分析的任务:

根据药品质量标准的规定及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有关规定,全面控制药品质量,

保证用药安全。

第三节药品检验工作的依据和程序

一、药品检验工作的依据:

1、三级标准:中国药典、部颁标准、地方标准

2、生产企业:为了提高和保证产品质量,自订内控质量标准

3、医疗单位自制的制剂: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质量标准进行检验。

4、进出口药品:由口岸药检所按有关质量标准或合同规定检验。

二、药品检验工作的程序:

程序:取样f外观性状观测f鉴别f检查一含量测定f写出检验结果和检验报告书

操作方法: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标准药品检验操作标准汇编》

1、取样一少量、代表性、均匀

2、性状观察:观色、嗅、味、物理常数一初步判定真伪

观察:色、嗅、味、外观如:维生素C变黄失效

测定:物理常数(熔点、沸点、比重、折光率等)

3、鉴别

原则:鉴别方法必须准确,灵敏、简便、快速一判别药物真伪

4、检查

杂质检查(纯度检查)一检查所含杂质是否低于最大允许量(不测定准确含量)

5、含量测定

测出含量是否符合药典、部颁标准、地方标准

6、填写检验报告书

检验记录:真实、完整、科学(实验记录)

检验报告:记录内容,检测结果,结论,处理意见一实验报告

如:葡萄糖检验:

经检验乙醇溶液的澄清度不符合规定

处理意见:可用做口服葡萄糖,不得供制备注射液

第二章药品质量标准

一、药品质量的特性

1、疗效确切

2、使用安全,毒副作用小

3、稳定性好,有效期长

4、给药方便一剂型

5、包装适当一便于储存、运输和使用

6、价格便宜

二、药品质量标准

定义:把反映药品质量特性的技术参数、指标明确规定下来,形成技术文件,规定药品质

量规格及检验方法

整理后可上升

第二节现行药典和部标准

一、中国药典

英文全称:PHARMACOPOEIAOFTHEPEOPLES'SREPUBLICOFCHINA

中文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缩写:CHP.(2000)

世界上第一本药典《唐朝的新修本草》一解放前沿用国外药典一1953年药典一1963年药典

f文革f1977年药典一1985年药典f1990年药典―1995年药典f2000年药典

现行药典增加了和修订了最多的是:

1、抗生素

2、生化及生测药品

新增了技术

1、毛细管电泳法

2、热分析法

3、X-射线粉末衍射法等三种仪器分析方法

三、正确阅读、理解和执行药典内容

1、凡例:对药典的总说明,记载了药典中各种术语的含义及其使用时应注意的事项。

例:正文中的醋酸,凡例中规定为浓度为36%-37%aH。的浓度,而不是使用冰醋酸

如4%(g/ml)醋酸溶液1000ml的正确方法是:取醋酸(36%—37%):105ml,加水稀释至1000ml,

摇匀。

规定取用量为“约”若干时,系指取用量不得超过规定量的±10%

精密称定时,指称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千分之一。

如:取阿司匹林约0.4g,精密称定。

取用量不得超过0.4g±10%*0.4即0.44g-0.36g-0.42g

-精密称定-0.4g*1/1000=0.0004g-0.4212g

热水:系指70℃—80℃

冷库:(8℃

阴凉库:〈209

室温:25℃

2、品名目次

按笔形排列,即目录

3、正文

如青霉素G

结构式:

类别:

分子量和分子式:

来源:一合成或天然

性状:-如白色粉末

鉴别:

纯度检查:f杂质限量控制

含量测定:

类别:

剂量:

规格:

贮藏:

制剂:

4、附录:

在正文中用到的通用试剂、通用方法:

1、通用试剂的配法,如酸性氯化亚锡

2、通用物理常数测定法:如熔点、折光率、电导度等

3、通用试验法:如分光光度法、电位滴定法、永停滴定法等

5、索引

中国药典列有汉语拼音索引和英文名称索引,其按字母顺序排列,检索药典正文品种。

6、国外药典

USP.美国药典

BP.英国药典

JP.日本药局方

第三节药品质量标准的制订

制订原则:保证用药安全有效,同时利于促进生产f

标准太低,难以保证用药安全,药品标准太高,不利于药品生产

一般情况下:

注射药〉口服药〉外用药

国家标准由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组织制订和修订

除法定标准外,药品生产企业也可以制订内部质量标准,用于控制药品质量。

企业内部标准和国家标准的区别在于企业标准没有法定作用。

企业内部标准的质量指标和检测项目,通常比法定质量标准高。

第三章药物的鉴别

第一节常用鉴别方法

一、药物鉴别的目的和特点

1、药物鉴别的目的

鉴别定义:就是依据药物的组成、结构与性质通过化学反应、仪器分析或测定物理常数,

来判断药物的真伪。

鉴别试验仅使用于鉴别药品的真伪

对于原料药还应结合外观和物理常数进行确认

2、特点

A、为己知物的确证试验-…-供试品为已知物,鉴别的目的是确证供试品的真伪

B、鉴别试验为个别分析,非系统分析---一般只作一、二或三、四项试验

C、通常采用不同方法鉴别,综合分析

D、鉴别制剂,要注意辅料干扰,鉴别复方制剂,注意各成分干扰

二、化学鉴别法

定义:根据药物与化学试剂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离子反应或官能团反应产生不同颜色,生

成不同沉淀,放出不同气体,呈现不同荧光,从而作出定性分析结论。

药物+化学试剂一一反应一f不同颜色

---►不同沉淀----分析----结论

---►不同气体

---►不同荧光

化学鉴别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

这里对无机药物的鉴别不作叙述,只对有机药物做阐述

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1、基本概念

紫外区:含有芳环或共扼双键的药物有特征吸收

可见光区:含有生色团和助色团的药物有特征吸收

举例:化装品中的防晒霜中含有吸光物质。

2、具体方法

A、对比吸收曲线的一致性

按药品质量标准将供试品和对照品用规定溶剂分别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在规定波长

区内绘制吸收曲线,供试品和对照品的图谱一致。

一致:吸收曲线的峰位、峰形和相对强度一致

举例:

供试品

药品质量标准+规定溶剂--►溶液一测定吸收曲线-一比较图谱

对照品

B、对比最大吸收波长和相应吸收度的一致性

供试品

药品质量标准+规定溶剂一-►溶液一-►测定吸收曲线一-►比较图谱

对照品

A.maxAmax

C、对比最大吸收和最小吸收波长的一致性

XmaxXmin

D、对比最大、最小吸收波长和相应吸收度比值的一致性

Amax/Amin

举例:说明解释

四、红外光谱法

有机药物在红外光区有特征吸收

讲解红外吸收的原理简单介绍电子跳跃是红外吸收的主要因数

具有专属性强准确度高的特点

方法:

1、供试品的红外光谱与相应的标准红外光谱直接比较,核对--中国药典有专用红外

光谱集

2、供试品的红外光谱与对照品的红外光谱比较,核对

讨论:方法简单,但无法消除不同仪器、不同操作人员造成的差异

对照品不容易得到。

五、熔点测定法

熔点:指一种物质照药典方法测定时,

由固体熔化成液体的温度,

或熔融同时分解的温度

或在熔化时自初熔至全熔的一段温度

熔点:可鉴别药物的真伪和纯度

六、薄层色谱法

举例:

中药中使用较多、特殊杂质的检查

第二节一般鉴别试验

一、芳香第一胺类鉴别反应

芳伯胺基+亚硝酸钠重氮盐+碱性B蔡酚试剂一橙色猩红色

苛三酮

三、加碱加热后放出氨或胺的反应

R—C—NH2+NaOH--------►R—C—ONa+NH3

RNH2HX+NaOH--------►RNH2t

酰胺、内酰胺、磺酰胺和胺类等能与酸生成盐的药物,在过量碱作用下水解,受热时放出

胺或氨,有氨或胺臭,并可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四、高锯酸钾褪色反应

含不饱和双键或含有侧链芳烧的药物,在酸性溶液中与高锌酸钾试液作用,可将高镒酸钾

还原,使紫色消退。

五、托烷生物碱类鉴别反应

专属性反应

山葭若碱、东蔗若碱、阿托品等剂型药物结构中含有蔗若酸。

反应条件:发烟硝酸、醇制氢氧化钾,颜色显示深紫色

COOHCOOH

II

六、枸檬酸盐鉴别反应

枸檬酸+高锯酸钾一硫酸汞一白色沉淀

f浸水f白色沉淀

汉/。=。I

00Hg—0—£—CH2/1CBr3

O

白色白色

七、乳酸盐鉴别反应

乳酸+滨一亚硝基铁氟化钠一暗绿色

[Fc(CN)5NO|2

CH3-CH(OH)—COOH—►CH3CHO>|Fe(CN)5ON=CHCHO|4

第四章药物检查法

第一节概述

主要内容:主要讲授药物的一般杂质检查和特殊杂质检查,并介绍固体制剂的含量均匀度

检查法和溶出度测定法。

杂质定义:是指药物中存在的无治疗作用或影响疗效,甚至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

杂质分类:分为一般杂质和特殊杂质

一般杂质:指自然界中分布较广,容易引入的杂质,如酸、碱、水分,重金属等。

检查方法:一般在药典附录中。

特殊杂质:在个别药物生产,贮存过程中引入的,如阿司匹林中的水杨酸。

检查方法:一般放在药典的正文中。

杂质检查的意义:

药物中含有杂质是影响药物纯度的主要因素,杂质增多,不但可以使药物含量和活性降

低,毒副作用增加,而且还可能使药物发生理化常数,外观性状的变化,因此有必要对杂

质做检查。

但杂质检查要求不能太高,要求太高,会增加生产成本,同时我们讲要求也不能太低,

太低,会影响药物的疗效,影响健康,人就不安全了。

所以杂质检查必须在有利于生产的前提下,不影响疗效,不影响健康,制订恰当的检查

项目和限度。

明确应该检查什么?量是多少?

药物中的杂质是影响药物纯度的因素,所以我们讲杂质检查,也叫纯度检查。

第二节药物中杂质的来源和杂质限量计算

一、药物中杂质的来源

1、生产过程中引入

A、原料不纯

B,有一部分原料没有反应完全

C、反应中间产物和副产物在精制时没有除净

D、与生产器皿接触均会不同程度地引入杂质

例:用水杨酸为原料合成阿司匹林,由于反应不完全,可能引入水杨酸杂质,或者反应中

间产物,使用金属器皿,可引入铁、铜、锌等金属杂质。

2、贮存过程中引入

药物在贮存过程中受温度、湿度、日光、空气、微生物等外界条件的影响,发生水解、

氧化、分解、聚合、并异构化、发霉等变化,产生杂质。

例:阿司匹林水解产生水杨酸

维生素C见光一氧化一颜色变黄

麻醉用乙醛一日光一氧化一有毒的过氧化物

四环素一酸性条件下一发生差向异构化,毒性增高,如梅花K胶囊事件

微生物污染一发霉一引起内毒素,如输液反应?上海某厂生产的输液,细菌无处

不在。

二、杂质限量

药物中只要不对人体有害,不会影响疗效和药物的稳定性,允许有一定量的杂质存在。

一般我们不测定其准确含量(到底有多少量)

我们只测定其最大允许量(有没有超过最大允许量)一所以杂质检查,我们也称为限度

检查。

杂质限量

定义:是指药物中所含杂质的最大允许量,通常用大于、小于或等于百分之几或百万分之

几表示,%PPM

操作:取一定量待检杂质的纯品或对照品(中国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配成标准溶液,同

时取一定量供试品配成供试品溶液,经同样处理后,比较结果。

注意:同样处理是指加同样的溶剂,同样量的溶剂稀释到同一容量等。

供试品沉淀比浊法

同样处理后颜色比色法

斑点大小比

标准品(纯品或对照品)较颜色

深浅比

杂质限量计算:

杂质限量%=允许杂质存在的最大限量/供试品的量X100%

杂质限量%=允许杂质存在的最大限量/供试品量x106

供试品中杂质限量=标准溶液体积X标准溶液浓度

杂质限量用L表示;体积用V表示;浓度用C表示;

则公式为:

Vc

£%=—X100%

Ms

或£%=2V2C1x1()6/

Ms

(1)药品中杂质限量的计算L

举例1:检查对乙酰氨基酚中的氯化物,取对乙酰氨基酚2.0g,加水100ml,加热溶解,冷

却,滤过,取滤液25ml,依法检查氯化物,所产生的浑浊与标准氯化钠溶液5.0ml(每1ml

相当于10ug的cr)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问氯化物的限量?

(2)标准溶液体积的计算V

举例2:检查葡萄糖中的重金属,取葡萄糖4.0g,加水23ml溶解,加醋酸盐缓冲液(PH3.5)

2ml,依法检查重金属,含重金属不得超过百万分之无,问应取标准铅溶液(每1ml含铅10ug)

多少毫升?

L.S5x10^x4.08,

V=——=-------——-=2ml

C10x10-6g/加

(3)供试品克数的计算S

举例3:中国药典规定检查神盐时,应取标准碎溶液2.0ml(每1ml相当于lug的AS)制备

的标准碑斑,今依法检查溪化钠中的碑盐,规定含碑量不得超过0.0004%,问应取供试品多

少克?

c.vlx10-6g/m/x2.0ml

s=0.5g

~r4x10^

(4)标准溶液浓度的计算C

举例4:精密称取三氧化二碎0.1320g,置1000ml容量瓶中,加NaOH溶液(1-5)5ml,

溶解,用适量的稀硫酸中和,再加稀硫酸10ml,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贮备液,临

用前,精密量取贮备液10.00ml,置1000ml量瓶中,加稀硫酸10ml,用水稀释至刻度,摇

匀,即配成标准碑溶液,求碑贮备液的浓度和标准肺溶液的浓度(ug/ml)?

讲解:NaOH溶液(1-5):NaOHl.Og加水使成5ml的溶液。

乙醇-水(1:5):乙醇和水混合,以1:5体积比混合。

0.1320xIO。〃gx

碑贮备液浓度=----------------42°工=IQOug/ml

1000ml

……lOmlxlOOue/ml.,,

标准碎溶液的浓度=----------------=lag/ml

1000/〃/

要求:复杂计算

举例:今取澳化钠0.5g,检查碑盐,与标准碑溶液2.0ml制备的标准碎斑比较,不得超过规

定限量(0.0004%)。

「L.S0.5gx0.0004%,,,

C=----=--------------------=lug/ml

V2.0ml

(5)特殊杂质限量计算

举例5:取磷酸可待因0.10g,按中国药典(1995)检查吗啡限量的比色法配成供试品溶液,

用无水吗啡2mg,加盐酸(9-100)配成100ml标准溶液,取此标准溶液5.0ml,按同一方

法制成对照液检查结果,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比较,不得更深,求磷酸可待因中吗啡

的限量是多少?

2"吆x5.0/〃/

L=—rv=项应__——xlOO%=0.10%

SO.WxW3mg

第三节一般杂质的检查

定义:一般杂质是指在自然界中分布比较广泛,在多种药物的生产或贮存过程中容易引入

的杂质。

检查方法:一般在药典的附录中加以规定。

一般杂质的检查项目有:PH值,溶液的澄清毒,颜色、氯化物、硫酸盐、重金属等……

本章主要掌握各杂质检查的方法、原理、反应条件及试验注意点等!!!

一、氯化物检查法

1、检查意义

氯化物极易引入,虽然微量氯化物对人体无害,但检查氯化物含量,可以考察药品的纯杂

程度,也就是说,控制氯化物的量,可以提高或保证药品的纯度,因此,我们认为氯化物

是一种“指示性杂质”。

2、检查原理和反应条件

南理Cl-+Ag+一AgCll白色沉淀

方法:

供试品石■

氯化银沉淀

+AgNO3------------

标准氯化钠溶液

黑色背景下,垂直向下观察,比浊

讲解:纳氏管(介绍)

加硝酸作用:

为什么加硝酸,不加盐酸、硫酸或其他酸?

2

1、可消除SO3"、CO3\PO/-、C2O4”、BO2一等杂质离子的干扰;

2、可加速氯化银沉淀的生成;

3、可改善氯化银浑浊的均一性,提高检查准确毒。

在50ml溶液中以含硝酸10ml为宜,过多会增大氯化银的溶解度而降低反应灵敏度。

试验注意点:

1、为了控制氯化银见光分解,应在暗处放置5min;

2、如供试品是碱性,应先中和为中性,再作检查;

3、如供试品中含hBr1应先除去hBr;

Ch4-Ag+一AgCli

碘化银沉淀不溶于稀氨水,而氯化银沉淀可溶于稀氨水,然后可用碱恢复,再按常规检查

氯化物;

Br离子则可加入H2O2,氧化成Bn,然后蒸除。

4、如供试品中有KMnC)4,加乙醇脱色后检查;

5、供试品如有颜色,则采用内消色法

+Ag+一过滤一滤液加入标准氯化钠溶液

Ag+

供试品cr分两份-*比浊

如糖浆、中药制剂等

二、硫酸盐检查法

1、检查原理

22+酸性

SO4-+BaBaSO

4白色浑浊

试剂:BaCl2

标准溶液:K2s04溶液

酸:HC1,盐酸

检查中所产生的浑浊程度与硫酸盐杂质的含量,硫酸钢微粒大小有关,所以应严格控制试

验条件:

1、酸度:规定50ml溶液中加入稀盐酸2mLPH

2、BaCb浓度:25%BaCb试液,产生的浑浊度较稳定

3、标准K2s04溶液用量:以1.0~5.0ml为宜,供试品取用量应相匹配

4、加入BaCb试液后,应立即摇匀;

5、黑色背景下,从上而下观察。

三、硫化物检查法

1、检查原理

供试品中的硫化物与稀盐酸在80~90℃作用lOmin,生成硫化氢气体,与醋酸铅试纸作用生

成黑色的硫化铅斑点,称为硫斑。

与标准硫化钠溶液比较,Na2s

+

S2++2H—►H2S

2++

H2S+Pb—*PbS+2H

2、仪器装置

D旋塞、E盖子之间有醋酸铅试纸

颈长:18cM

3、试剂配制

醋酸铅试纸制备:

取醋酸铅10g一加新煮沸过的冷水溶解一加醋酸溶解一加新沸冷水至100ml-滤纸条

浸湿后取出-100℃干燥,即得

新煮沸冷水:为了防止水中少量的CO,、引一等。

标准硫化钠溶液制备:

Na2S1g加水200ml-测定后一稀释每1ml含硫5ug的标准溶液

为什么要测定后稀释:因硫化钠易潮解,一所以要测定其实际含量

4、检查操作

供试品

1ml放入A瓶中

标准氯化钠溶液一加水10ml、稀盐酸10ml-迅速装好导气管C

-80~90℃水浴lOmin-比较硫斑颜色

注意:试验前导气管应事先装好醋酸铅试纸。

四、硒盐检查法

1、检查原理

有机药物一有机破坏一硝酸溶液吸收-盐酸羟胺还原

(氧瓶燃烧)

SeO3+H2O--------►H2SeO4

H2SeO4+2NH2OH-*H2SeO3+电+3H2O

H2SeO3PH2±0.2

----------二氨基蔡一*•反应10min--4.5-苯并苯硒二嘤

Na2SeO3

标准亚硒酸钠

波长测定吸收度

环己烷提取紫?的描378nmA

比较A供〈A标

试验注意点:

1、有机破坏完全,否则影响试验结果

2、显色剂二氨基蔡易氧化,以新配制为宜

3、PH严格控制在2±0.2以内

4、反应时间应为lOOmin

5、提取溶剂环己烷量必须一致

五、氟化物检查法

氟化物有剧毒,所以甲丙氨酯、苯妥英钠等药物应检查氟化物限量

检查方法有二种:

第一方法:改进普鲁士蓝法

仪器装置如硫化物检查装置,不同之处在于将醋酸铅试纸改为碱性硫酸亚铁试纸

检查原理:

CN-+H+HCN

酸为弱酸:酒石酸

Fe2++6HCN+60n--------►[Fe(CN)6p-+6H20

亚铁鼠根

取下试纸,加FeClj+HCl,5min内不显绿色或蓝色

H+।

3[Fe(CN)-+4Fe3+>Fe4[Fe(CN)6]31

普鲁士蓝

如:供试品中CM〉5ug,就会出现绿色或蓝色。

试验注意点:

1、反应条件应为弱酸性,一般用酒石酸

2、小火加热微沸Imin,保证HCN向上挥发

3、供试品如能分解产生CN\则不能使用此法,如硝普钠

第二法:气体扩散一三硝基苯酚锂法

仪器装置如P394-3

检查原理:

CN-+6H20--------►HCN+0田

反应在室温下暗处放置过夜

异红紫酸锂,在500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与标准KCN溶液比较

试验注意点;

1、溶液PH值应为2.45~8.40f不影响HCN的生成和扩散

2、溶液体积应为5ml

3、反应温度应为25℃,反应时间应为15小时

4、三硝基苯酚锂试液应为1ml,反应完全后,加水2ml稀释

5、做空白试验

六、铁盐检查法

1、检查原理

采用硫氟酸盐检查铁盐

,,酸性

Fe3++nSCN--►[Fe(SCN)j3-n0=1〜6

红色可溶性硫氟酸铁配位化合物

标准铁盐溶液:硫酸铁铁FeNK,(SO4)2.I2H2O

2、反应条件

(1)、用稀盐酸调节酸性

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三价铁离子易发生水解

水解

3+2+

Fe+H20--------*[Fe(H20)50H]+H+

棕色水合羟基铁离子

3+

Fe+3H20---------»FE(OH)31+3H+

红棕色氢氧化铁沉淀

所以要调节酸性

一般:50ml溶液中加稀盐酸4ml为宜

注意:调节酸性可以使用其他酸,但不能使用氧化性酸,如HNCh,如果必须使用,则在使

用后将硝酸除净。

原因:

1、因为硝酸可以破坏显色剂SCN

13N3+

°+3SCN-+10H—3s(V-+3co2T+16N0^+5Il20

2、亚硝酸与SCN-生成红色的亚硝酰硫氟化物(NOSCN),对结果测定有影响

+

HN02+SCN-+H—*NO.SCN+H20

(2)、加过量显色剂

°,酸性

Fe3++nSCN--►[Fe(SCN)j3f0=1〜6

此络合反应为可逆反应

加入过量显色剂,有利于反应完全,并且能消除cr干扰

一般:50ml溶液中力口3m1(1—100)显色剂

(3)、加氧化剂,过硫酸镂(NH4)2s2。8

作用:1、氧化Fe?+-Fe3+

2、防止光线使硫氟酸铁还原或分解

H+

3+

2Fe2,+(NH4)2S208--------►2Fe+(NH4)2SO4+S042-

(4)、Fe3+含10~50ug含量为宜

太深、太浅都不能用肉眼观察比较

(5)提取比色

供试管、标准管色调不同时,可采用提取比色,用正丁醇或异戊醇提取络合物,比色。

如:检查枸椽酸钠中铁盐,为避免枸椽酸钠的干扰,加盐酸3ml使酸度提高,但酸度增加

使硫氟酸铁所呈颜色变浅,故用正丁醇提取后比色,而枸檬酸钠则留在水层中不影响。

七、珅盐检查法

中国药典中碑检查法有二种

第一种:古蔡氏法(药典中均用此法),第二种: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法(附录中收载,

但不使用)

二种方法所采用的还原剂一样,反应时间、反应温度(25~40℃),45min都一样

区别在于显色剂使用不一样,结果比较方法也就不同。

一、古蔡氏法

1、仪器装置

仪器如硫化物检查法装置

不同点:1、用澳化汞试纸代替醋酸铅试纸

2、导气管中加塞醋酸铅棉花(高度60~80mm)

2、检查原理

金属Zn与酸作用生成新生态的氢,与药物中的微量神盐反应生成具有挥发性的碑化氢

3+2+

ASO3-+3Zn+9H―►As%+3Zn+3H20

AsE遇浪化汞试纸,产生黄色至棕色的碑斑

ASH3+2HgBr2-----►2IIBr+AsH(HgBr)2

黄色碎斑

ASI13+3HgBr2—►3HBr+As(HgBr)3

棕色碎斑

5价碑也能被金属Zn还原为碑化氢,但生成ASH3的速度较3价碑慢,所以,在反应液中加

入碘化钾、酸性氯化亚锡来还原五价碑为三价碑。

+3

ASO43-+21-+2H―►AS03-+I2+H20

32+34+

AS04-+Sn+2H+―»ASO3-+Sn+H20

生成L被氧化:

4+

I2+Sn2+—a2r+Sn

2+2

41-+Zn—►Znl4-

在形成络合物的同时,消耗Zi?+,有利于AsH3反应不断进行

总结:

加KI的作用

1、还原五价碑为三价碑

2、和Zn?+络合,有利于AsH3的生成

3、抑制睇化氢生成

加酸性SnCb的作用

1、还原五价碑为三价神

2、与Zn生成锌锡齐,从而使氢气均匀连续发生

3、抑制睇化氢生成

锦化氢可以和澳化汞试纸作用生成锦斑,影响试验结果。

SbH3+UgBr2----►SbH2(HgBr)IIBr

在试验条件下,由于加了KI、SnCl2,供试品中有lOOug的锚存在也不会干扰测定结果

醋酸铅棉花的作用:

如果供试品中含有少量硫化物,则会产生H2s气体,干扰试验结果

S2-+2H+―»H2S

H2S+HgBr2—►HgS+2HBr

所以,加入醋酸铅棉花来吸收硫化氢气体

H2s+Pb(Ac)2―►PbS+2HAc

醋酸铅棉花用量多或塞得过紧会影响ASH3的通过,用的少或塞得松,则不能完全吸收H2s

气体;

中国药典规定:醋酸铅棉花用量60mg重量,高度大约60~80mm,来控制松紧度,这样即

使供试品中有lOOOugS?一存在也不干扰测定结果。

3、反应条件

反应液酸度、酸性氯化亚锡试液用量,锌粒大小与用量、反应温度都会影响氢气发生速度,

从而影响碑化氢气体的产生

(1)、反应酸度:相当于盐酸液2moi/I

(2)、KI浓度:2.5%;SnCL浓度:0.3%

(3)Zn粒大小:60目,用量2g

(4)反应温度:25~40℃水浴

(5)反应时间:1小时

4、试验中注意点:

(1)溟化汞试纸与神化氢作用灵敏,但形成的碑斑不稳定,所以在反应中应保持干燥和避

光,试验结束后立即与标准碑斑比较,否则时间长,碎斑会褪色。

(2)如供试品为硫化物、亚硫酸盐、硫代硫酸盐等,则在酸性溶液中容易生成112s或S0?

气体,可与HgBn作用生成HgS或金属Hg,干扰检查,应在检查前加入HNO:,处理,氧化成

硫酸盐,再做检查。

S2-

HNO

S02-3

3S042-

S2032-

(3)如供试品为含睇药物,如葡萄糖酸睇钠,则不能采用此方法,而改用白田道夫法

白田道夫法:

+

2As3++3SnCl2+6HC1---►2As,r+3SnCl4+6II

二、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法(Ag-DDC法)

I、检查原理

础化氢生成的原理同古蔡氏法,

+

ASH3+6Ag(DDC)—►AsAg3.3Ag(DDC)3HDDC

AsAg3.3Ag(DDC)As(DDC)3

由于此唾有恶臭,因此中国药典改用1.8%三乙胺的氯仿溶液

2、仪器装置

P50图4-7

采用平底玻璃管5.0ml溶液接受碎化氢气体

将AsEh气体导入盛有Ag(DDC)溶液5.0ml的D管内

反应时间:45min

反应温度:25~40℃水浴

试验结束后,添加氯仿至5.0ml,在白色背景下,从上而下观察比色

本法用于硫化物、亚硫酸盐、硫代硫酸盐以及含睇药物,都不产生干扰,但灵敏度较低。

八、重金属检查法

重金属系指在实验条件下能与显色剂作用显色的金属杂质

常用的显色剂:H2s(有恶臭,现已不用)、硫代乙酰胺(CH3CSNH2)、硫化钠(Na2S)

金属杂质:银、铅、汞、铜、镉、钿、碑、睇、锡、锌、钻、银等

由于在药品生产过程中遇到铅的机会较多,同时铅在体内又易积蓄中毒,故检查重金属时

以铅为代表检查。

(一)、硫代乙酰胺法

1、检查原理

,PH=3.5

CH3CSNH2+H20------►CH3CONH2+H2S

H2s+Pb2+------aPbS+2H+

2、操作

纳氏管2支

供试品溶液

-*PH3.5醋酸缓冲液一*硫代乙酰胺一*白纸上,自上而下透视

标准铅溶液

溶液PH值对于金属离子与H2s呈色影响较大

在PH3~3.5,硫化铅(PbS)沉淀较完全

酸度增大,硫化铅沉淀颜色变浅,甚至不显色,因此,供试品如用强酸处理过,应在加硫

代乙酰胺前用氨水调PH值。

3、实验注意点

(1)供试品如有颜色,可采用A、外消色法(加稀焦糖溶液或无干扰的有色溶液)调颜色

一致。B、内消色法

PH3.5醋酸缓冲液过滤

一份T"硫代乙酰胺—*滤液加入标准铅溶液、硫代乙酰胺

供试品分两份,)-―乂比浊

、一份

(2)、供试品中若有微量高铁盐(Fe3+),在弱酸性溶液中氧化H2S而析出S,产生浑浊,

影响比色。

3H2S+2Fe3+―►S+2FeS+6H+

所以,应在检查前先加入抗坏血酸(VitC)或盐酸羟胺,还原高铁离子。

VitC

Fe3+-----aFe2+

(3)多数药物在酸性条件下检查重金属,一些溶于碱而不溶于稀酸或在稀酸中产生沉淀的

药物,如磺胺类,巴比妥类药物,均在碱性溶液中溶解,因此检查重金属,显色剂不能用

硫代乙酰胺,而改用硫化钠:Na2s

(4)供试品如为铁盐,如枸檬酸铁铁,则应将铁离子先除去,再检查。

Fe3++HC1-HFeCl62-一用乙酸提取

比重1.103T.i05

水层一*加氨试液呈碱性一►加KCN去除微量Fe3+-*Na2s—*检查

(5)含芳环或杂环的有机药物,如甲硝哇,应先行炽灼破坏,使与有机分子结合的重金属

流离,再检查。

炽灼温度一般控制在500-600℃

温度过高,重金属损失,如铅在700℃经6小时炽灼,损失68%。

炽灼残渣加硝酸加热处理,使有机物进一步破坏完全,但必须蒸干除尽氧化氮,否则亚硝

酸可氧化硫化氢为硫,影响比色,然后再加盐酸,成铅离子后,再作检查。

(二)、微孔滤膜法

当供试品中重金属量低于2-5X106时,用目视比色法观察较困难,改用微孔滤膜法,使重

金属硫化物富集于滤膜上,提高检查灵敏度。

1、仪器

P43图4-5

2、操作

供试品溶液PH3.5醋酸缓冲液2ml

稀释10ml—►滴#7触n1—*放置10分钟

标准铅溶液硫代乙酰月女LOml

―*50ml注射器压滤一取下滤膜、干燥、比较

如果供试品溶液浑浊,应先预滤,然后再用微孔滤膜法检查。

九、氧瓶燃烧法

有些有机药物中含卤素、硫、硒等元素,它们以共价键形式与碳原子结合,不能检出,需

经有机破坏后才能检出。

有机破坏有许多种,氧瓶燃烧是其中一种。

氧瓶燃烧法定义:

氧瓶燃烧法是将有机药物在充满氧气的燃烧瓶中进行燃烧。

有机药物一燃烧一用规定的吸收液吸收一分析检查

1、仪器装置

燃烧瓶有500ml、1000ml、2000ml规格的硬质锥形瓶

瓶塞上有一根钳丝(直径1mm),成网状或螺旋状

伯丝作用:A、本身性质较稳定,不易燃烧

B、具有催化作用

2、操作

固体供试品包裹法:

液体供试品包裹法:

实验操作前:用少量水封闭瓶口

实验操作时:按紧瓶塞,以免气体逸出

实验操作后:充分振摇,完全吸收,注意瓶口洗涤

实验中燃烧不完全的原因:

1、通氧气不足

2、供试品受潮

3、供试品包得过紧或过松

4、燃烧瓶不严密,有氧气逸出

十、酸碱度检查法

药典中规定:

用碱液进行滴定或规定的PH值低于7.0,称为“酸度”

用酸液进行滴定或规定的PH值大于7.0,称为“碱度”

用酸或碱液分别滴定者或规定的PH值跨越7.0上下两侧的称为“酸碱度”

检查时,一般以新煮沸放冷的蒸储水(除去0)2,有弱酸性)为溶剂,不溶于水的药物,用

中性乙醇等有机溶剂溶解。

常用的检查方法:

(一)、酸碱滴定法

在一定指示液条件下,用酸或碱滴定液滴定供试品溶液中碱性或酸性杂质,以消耗一定体

积的酸或碱滴定液来控制药物中所含酸性或碱性杂质的杂质的限量

供试液(一定体积)一*加入指示剂用酸或

碱滴定液滴定

如:检查氯化钠中的酸碱度

取供试品5g,加新沸冷水50ml溶解,加溟麝香草酚蓝指示液(PH6.0-7.6,黄~蓝)2滴,

如显黄色(示为酸性),加NaOH(0.02mol/l)0.1ml应变蓝色,即5gNaCl中酸性杂质应为

0.002mmolNaOH中和,也即在100gNaCl中允许的酸性杂质限量应为0.04mmol。

如显蓝色或绿色(示为碱性),加盐酸(0.02moi/I)0.2ml应变为黄色,同理,在100gNaCl

中允许碱性杂质限量为0.08mmolo

(二)、指示剂法

在一定量的供试品中加入规定的指示液,根据指示液的颜色变化来控制酸碱性杂质的限量。

如:

检查蒸储水中的酸碱度

取蒸储水10ml,加甲基红指示液2滴,不得显红色;

另取蒸储水10ml,加澳麝香草酚蓝指示液5滴,不得显蓝色。

甲基红PH4.2~6.3红f黄

澳麝香草酚蓝PH6.0-7.6黄一蓝-----►蒸储水的PH4.2-7.6

(三)、PH值测定法

用电位法测定药物供试液中所含酸、碱杂质的氢离子浓度,较其他二种方法准确,直观。

准确:用PH计直接测定

直观:数字直接显示

十一、溶液澄清度检查

药物中有不溶性杂质,影响药物的溶液澄清度,所以应作澄清度检查。

检查原理:

供试品溶液与标准浊液比较

标准浊液制备:

乌洛托品+朋

?(CH)N+NH-NH

26422络合物I白色

HCHO

乌洛托品结构:

能在水中分解产生甲醛,甲醛和肺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1.0%硫酸助水溶液+10.0%乌洛托品水溶液(等量混合)f24小时避光放置,白色混悬液

f作标准贮备液f取标准贮备液15.0ml-*稀释1000ml-*成浊度标准原液—按表

中数据配制标准浊液(分级)。

共分5个级别:

级别号:0.5、1、2、3、4

供试品溶液配制后和标准级别的浊液比较,决定供试品溶液的澄清度。

检查时:

据溶液

---►

标准过腋比浊用玻璃管中,40mm高度一黑色背景,从上而下观察比较,或垂

直伞棚灯,照度lOOOLx,水平方向比

较。

药典中规定:

澄清:供试品溶液的澄清度相当于所用溶剂,或未超过0.5号浊度标准液。

检查:

如葡萄糖中检查糠醛(不溶性)

十二、溶液颜色检查法

有些药物在制备过程中有色杂质未除净,或在贮存过程中新生成有色杂质,都会使溶液呈

现颜色。

(一)、比色法

标准色液:

重铭酸钾溶液(橙色)

硫酸铜溶液(蓝色)

氯化钻溶液(红色)

配成黄绿、黄、橙黄、橙红、棕红五种贮备液颜色

分别调和成10种颜色

检查时:

供试品溶液与标准颜色的溶液比较

(二)、紫外分光光度法

通过吸收度控制有色杂质的限量

如:

VitC50mg/ml测定440nm、420nm波长处的吸收度,规定A分别小于0.07和0.06。

十三、干燥失重测定法

定义:指药物在规定条件下,经干燥后,所减少的重量,主要指水分,也包括其他挥发性

物质如乙醇等。

常用测定方法(根据干燥方法不同分为)

(一)、常压恒温干燥法

称量瓶一烘箱内,规定温度干燥一从减失的重量计算干燥失重

要求:

1、适用于受热较稳定的药物

2、干燥温度一般为105℃,除规定外

3、干燥时间一般2~4小时,除规定外

4、供试品厚度不超过5mm,疏松物质厚度不超过10mm-为使水分及挥发性物质易于挥

散。

5、供试品为大颗粒结晶,必须研细至粒度2mm。

(二)、减压干燥法

在减压条件下,可降低干燥温度和缩短干燥时间,故适用于熔点低,受热不稳定及难赶除

水分的药物,如肾上腺素

(三)干燥剂干燥法

适用于不论常压或减压条件下加热烘干均容易分解、升华、挥发的药物。

常用干燥剂:五氧化二磷、硫酸、硅胶

P2O5:吸水效力、吸水容量、吸水速度均较好,但价格较贵,并且不能反复使用。

H2s04:吸水效力、吸水速度次于五氧化二磷,但吸水容量较五氧化二磷好,用后加热除水

分后可重复使用。

硅胶:吸水效力、吸水速度均次于五氧化二磷、硫酸,但使用方便,价廉,可反复使用。

变色硅胶:加C02+,变色1g硅胶吸水20mg后就开始变色-150℃干燥

十四、易炭化物检查

检查药物中的有机杂质

有机物遇浓硫酸-发生炭化或氧化一呈色一比色法检查

与标准比色液比较:

标准比色液(氯化钻溶液、重铭酸钾溶液、硫酸铜溶液)不同比例配制

例:检查阿司匹林中的易炭化物

取比色管两支

甲:5ml(氯化钻0.25ml、重铭酸钾0.25ml、硫酸铜0.4ml、水4.1ml)

乙:硫酸5ml,加入阿司匹林0.5g

甲溶液15min后白色背景

-----------------------»乙管不得比甲管深

乙溶液侧面透视

十五、炽灼残渣检查法

主要检查无机杂质

炽灼残渣:取一定量供试品经缓缓炽灼至完全炭化一放冷,加112so,0.5~lml一除

硫酸后一高温700~800℃完全炭化一残留不挥发性硫酸盐即为炽灼残

渣一称重确定限量

加硫酸目的:使有机物完全炭化或灰化

如要作重金属检查:炽灼温度在500~600℃

第四节特殊杂质的检查

(略)

第五节含量均匀度检查法和溶出度测定法

固体制剂检查要求

(一)、含量均匀度检查法

1、检查目的:

含量均匀度定义:

含量均匀度系指小剂量片剂、膜剂、胶囊剂或注射用灭菌粉末等制剂中的每片(个)含量

偏离标示量的程度。

检查目的:保证用药安全和有效

2、检查原则:

符合下述原则的固体制剂应检查含量均匀度:

(1)、单剂含量小的品种

(2)、单剂中主药含量少,辅料多的品种

(3)、急救、毒剧药物或安全范围小的品种

(4)剂型以口服固体制剂为主

3、检查

初试:取10片(个)一测定每片含量一计算相对标示量百分含量(X%)-计算平

均值(X)

计算偏离量:A=100-X

判断:以含量差异限度为±15%举例

(1)如果A+1.80S<15.0供试品含量均匀度符合规定

(2)如果A+S15.0供试品含量均匀度不符合规定

(3)如果A+l.80s15.0同时A+SW15.0则必须复试(另取20片复试)

复试结果:

计算30片偏离量:100-X

(1)如果A+1.45SW15.0供试品含量均匀度符合规定

(2)如果A+1.45S15.0供试品含量均匀度不符合规定

如果差异限度为±10%或±20%

则15.0改为10.0或20.0就可以了

(二)、溶出度测定法

1、测定目的

溶出度定义:

溶出度系指药物从片剂或胶囊剂等固体制剂在规定溶剂中溶出的速度和程度。

药物只有溶出后,才被机体吸收

检测目的:控制固体制剂质量

2、收载原则

(1)非易溶药物或治疗量与中毒量接近的口服固体制剂

(2)控制药物缓慢释放的制剂品种

(3)因制剂工艺造成溶出差异,临床疗效不稳定的口服制剂

测定溶剂以水、缓冲液、稀酸、稀碱为主

3、测定方法

(1)、第一法一一转蓝法

杯1000ml

仪器P81b

测定法:除另有规定外

一般:溶剂900ml,加温37±0.5℃(体温)

取片剂6片

—45min后,取样点取样(液面下10mm)-0.8uni滤膜滤过(30S内完成)

计算溶出量:

溶出量,%=溶出质量/标示量x100%

(2)桨法

同转蓝法杯1000ml

胶囊上浮,用耐腐蚀金属轻绕外壳

(3)小杯法

杯容量100~250ml

4、结果判断

(1)6片溶出量均不低于规定限度(Q),除另规定,Q=为标示量70%-合格

(2)1~2片低于Q,但不低于QT0%,并且平均溶出量不低于规定限度Q-合格

(3)1片低于QT0%,另取6片复试

复试结果,12片中卜2片低于Q-1O%,且平均溶出量不低于规定限度—结果合格

举例:书中例子

第五章芳酸类药物的分析

第一节概述

一、芳酸类药物分类

(1)水杨酸及其衍生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