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本溪市达标名校2024届中考历史模试卷含解析_第1页
辽宁省本溪市达标名校2024届中考历史模试卷含解析_第2页
辽宁省本溪市达标名校2024届中考历史模试卷含解析_第3页
辽宁省本溪市达标名校2024届中考历史模试卷含解析_第4页
辽宁省本溪市达标名校2024届中考历史模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宁省本溪市达标名校2024届中考历史模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作品描绘了秋天旅人漂泊异乡的愁绪。在文学形式上,它属于()A.汉赋B.唐诗C.宋词D.元曲2.有人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认为洋务运动只是剪短了其枝叶,辛亥革命是砍断了树干,但树墩还在,还会萌发。为了不让“树墩“萌发,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掀起了()A.戊戌变法 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 D.北伐战争3.下表为李一涵同学在复习中总结的重大历史事件。据此判断,他复习的主题是A.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B.整体世界的形成C.“蒸汽时代”的到来D.步入近代的主要国家4.随着西方列强的侵华,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进行了不懈地抗争和探索。下列相关表述逻辑关系不正确的是A.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太平天国运动B.英法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辛丑条约》→新文化运动C.日本为了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公车上书D.帝国主义列强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辛亥革命5.下面是新中国成立的三幅历史图片。反映的历史主题是()A.为巩固新中国政权而斗争B.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C.为实现祖国统一而努力D.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6.下面是合肥育英学校的小伟同学在读书活动中一段关于“罗马帝国”的笔记,笔记中所能反映的信息是()A.帝国的扩张给被征服地区带来了灾难B.帝国实行奴隶主民主政治C.帝国的扩张客观上促进人类文明传播D.帝国起源于爱琴海区域7.“新经济政策一执行,混乱和饥荒马上开始平息下去了,城市恢复了生机,市场上的商店又开业了,有了产品的供应,物价也随之下降。”那时党的口号是“学会做生意”。这里的“学会做生意”主要指A.借助商品、市场的自由调节 B.宏观调控与计划相结合C.恢复和发展私人企业 D.实行粮食税制度8.1854年,英国外交大臣致函英国公使说:“为了适应外商对农业产品已增加的需要,……新的贸易市场尚待进行。”1856年,法国外长指示法国驻华代办,强调“商业关系的推广”。以上材料表明,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目的是()A.谋求鸦片贸易合法化 B.进一步修改殖民条约C.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D.割占更多的中国领土9.“三国鼎立”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导致这一局面最终形成的是A.曹操建魏B.曹丕称帝C.蜀汉建立D.孙权建吴10.杜甫《忆昔》中说“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具丰实”诗歌中所回忆的盛世指的是A.文景之治B.康乾盛世C.贞观之治D.开元之治11.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原则。下面不符合这一原则的是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发展B.设立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窗口C.香港、澳门回到了祖国怀抱→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彻底完成D.1977年底恢复高校入学考试→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12.它是最早成为中国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无产阶级在这里首先登上政治舞台,中国共产党也从这里开始踏上革命征程。今天,它已经成为长江流域经济腾飞的龙头。它是A.上海 B.北京 C.重庆 D.深圳13.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找到了以下三幅图片,他研究的主题是A.美苏两极对峙B.殖民体系瓦解C.欧洲国家联合D.世界格局多极化14.下列哪几项措施有利于我国古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①西周行分封制②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③明朝设厂卫特务机构④清朝设军机处A.①②③④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15.某同学在学习重庆历史时搜集到如下图片资料。请你为这些图片资料设计一个主题名称A.众志成城,保证抗战B.中国经济的脊梁C.不屈不挠,挺过轰炸D.教育文化大繁荣16.中国自行建造的航母海试已经结束,标志着我国国防工业、技术达到一个高点。下列属于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取得的国防科技成就是()A.原子弹试爆成功 B.人造地球卫星的升空C.弹道导弹试飞成功 D.培育成籼型杂交水稻17.“论从史出”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表中史实与对应的推论表述错误的史实是选项史实推论A.美国南北战争美国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B.三角贸易以贩卖黑奴为中心的贸易C.罗斯福新政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D.纳米比亚独立“非洲年”A.AB.BC.CD.D18.某位同学上网了解某国际组织时,搜到如下关键词“经济联合国”“解决贸易争端”“破除贸易壁垒”“贸易自由化”。他了解的这一国际组织是()A.联合国 B.亚太经合组织C.欧洲联盟 D.世界贸易组织19.英国科学家赫胥黎看完《物种起源》后,马上给作者写信说:“如果是必须的话,我准备接受火刑,也要支持你的理论。”该“作者”是A.牛顿B.达尔文C.法拉第D.爱因斯坦20.2018年是一战结束一百周年。一战前,意大利加入同盟国集团;而一战爆发后,意大利却倒向协约国集团,这反映的实质是A.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一切以利益为转移B.意大利反复无常,不讲信誉C.协约国集团一开始就稳操胜券D.协约国方面进行的是正义性质的战争21.“这个飞船标志着中国成为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的第三个将人类送上太空的国家,它是我国在航天技术上的又一座里程碑。”“这个飞船”是A.神舟一号飞船B.神舟三号飞船C.神舟五号飞船D.神舟六号飞船22.近年来,美国与中国周边国家日本、菲律宾频繁军演,插手中国东海、南海事务,其狼子野心与上世纪初的行为如出一辙。上世纪初,美国为争夺亚太地区的霸权()A.参加了巴黎和会 B.签署了《九国公约》 C.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 D.加人了国际联盟23.历史上日本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对中国国力、民生、政局、近代化进程等诸方面都产生重大影响。这两次侵华战争的相似之处是()①中国都形成了全民抗战的局面②都是日本力图建立世界霸权的重要步骤③中国都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④都对中国居民进行过血腥大屠杀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②④24.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推论错误的是A.商鞅变法→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基础B.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推恩”建议→使西汉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C.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从本质上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强化D.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使东汉中期以后陷入混乱局面,使东汉走向衰亡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观察《二战中后期的欧洲形势》,请分别将1939年和1941年德国突袭的欧洲国家名称填入答题卡对应的方框内。根据下图指出同盟国进军路线有何特点?26.提出“原子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哲学家德谟克里特。27.12世纪,为了维护自身的权利和经济利益,巴黎的教师组成___________。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7分)大国的兴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在时间长河中“驾驶航船”的技能和经验,以下材料均摘编自英国学者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一书,阅读材料,回答间题。材料一(战后的国际秩序)世界政治家预言,19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舞台将日益受到正在兴起的德国,俄国和美国的影响,然而事实是,这三个国家中的一个国家遭到了决定性的失败;第二个国家在革命中崩溃了,20世纪20年代和以后时期的国际事务似乎仍是以英国和法国的行动为中心。分析材料一,据所学知识回答,德国“遭到了决定性的失败”,俄国“在革命中崩溃”分别指的是什么事件?战后最终形成了怎样的国际获序?材料二(变化中的经济格局(1950-1980))二战以后,不仅莫内等“一代欧洲人”决心创造能免蹈覆撤的新的经济结构,而且还有心肠不错、乐于助人的美国,它愿意以合作的方点为欧洲的经济复兴提供财政援助。分析材料二,据所学知识回答,二战后欧洲经济复兴的主要原因,材料三(矛盾重重的苏联)1950-1984年苏联,中国粮食产量的比较分析上图,据所学知识指出B段苏联农业发展较快与哪次著名改革有关?哪一经济模式导致了苏联的发展“矛盾重重”?有人认为,新崛起大国与现存大国必然会发生战争,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说明理由。29.(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欧洲文艺复兴初期四种伟大发明的传入,对现代世界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造纸术和印刷术替宗教改革开了先路,并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火药的发明清除了封建制度,创立了国民军制。指南针的发明导致了发现美洲,因而使全世界而不再是欧洲成为历史舞台。——美国卡特《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和它的西传)材料二德美两国在第二次科技革命中站在了世界的前沿劝全民教育为德国培了高素质的国民,大学给德国带来了创造和发明。19世纪的德国引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德国经济出现了跨越式的发展,1910年德国的工业总量超越了所有欧洲国家。美国第一次把专利权写进了宪法,用国家根本大法来保护发明创造,也保护和激发了整个社会的创造热情,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以重大科枝发明为基础,迅速赶上并超过了欧洲各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强国。——电视纪录片《大国强起》解说词材料三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显露出来,人类通过大规模的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一中任选一项发明成果,写出名称并概括其对世界文明产生的影响。(不得抄材料原文)根据材料二,选择一个国家,写出科技发展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一项发明成果。根据材料三,写出作者的观点,举一例说明并阐述你的理由。30.(7分)在世界近现代史上,俄国(苏联)既有过耀眼的崛起腾飞,也有过出人意料的失势陨落,这些都深刻影响着世界现代史的进程和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阅读下列相关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俄罗斯的大国地位,1861年起,沙皇政府着手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社会改革为政府发起的工业化进程铺平了道路,使俄罗斯社会在十九世纪最后十年发生转型。材料二列宁说:“在战争(指1919—1920年苏俄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干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材料三1932—1937年苏联工业产值及重要工业品在欧洲和世界的排名:年份项目1932年1937年世界欧洲世界欧洲工业生产总值3221机器制造业2121拖拉机2121电力7432石油2121铜5432材料四20世纪80年代,苏联出现了“面包荒”“肥皂荒”“香烟荒”和“药品荒”,人们抢购成风,通货膨胀严重,群众极为不满。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并没有力挽狂澜,苏联的镰刀锤子红旗悄然自克里姆林宫的上空降下。(1)材料一中“这种制度”指的是当时俄国盛行的什么制度?依据材料分析这一“社会改革”所起的历史作用?(2)材料二中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主要得益于哪一政策的实施?依据材料说出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的理由。(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并分析其原因。(4)依据材料四指出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造成的直接后果是什么?(5)俄国(苏联)的发展历程对我国社会现代化建设有着怎样的深刻启迪?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题干中的作品是元代散曲家马致远的著名散曲——《天净沙·秋思》,它描绘了秋天旅人漂泊异乡的愁绪,形式简单,坦率真挚,清新淳朴。元杂剧和散曲合称为元曲。所以,在文学形式上,马致远的这首作品属于元曲,D项符合题意;A项是汉朝的文学形式;B项是唐朝的文学形式;C项是宋朝的文学形式。由此可知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2、B【解析】

我们通过学过的知识知道:陈独秀、胡适等领导的新文化运动提出民主和科学的口号,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所以为了不让“树墩“萌发,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掀起了新文化运动,故答案选B。3、D【解析】

根据图表信息“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北美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法国颁布《人权宣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的《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北美大陆会议发表的《独立宣言》是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也是民族解放的纲领,宣布脱离英国独立,标志美国诞生;法国颁布《人权宣言》强调反抗压迫的权利,保障每个人享有神圣不可侵犯的的人权和公民权,建设资产阶级民主和法制社会。因此这三部文献,反映的是这些欧美国家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人类开始步入近代社会。所以复习的主题是步入近代的主要国家。选项D符合题意,而选项A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是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选项B整体世界的形成,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选项C“蒸汽时代”的到来,是工业革命的开始。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解答此题关键是立足于材料,联系所学分析出各题的答案,如抓住材料“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北美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法国颁布《人权宣言》”,联系所学进行分析,英国的《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北美大陆会议发表的《独立宣言》是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也是民族解放的纲领,宣布脱离英国独立,标志美国诞生;法国颁布《人权宣言》强调反抗压迫的权利,保障每个人享有神圣不可侵犯的的人权和公民权,建设资产阶级民主和法制社会。因此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人类开始步入近代社会。4、B【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为帮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于1856年,英法对太平天国运动还持观望态度,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瑷珲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清朝内忧外患,局势不稳,地主阶级洋务派为了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开始了洋务运动。所以表述逻辑关系不正确的是B,B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CD三项表述逻辑关系均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5、A【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1950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全国开始实行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完成,巩固了新生的中国政权。1950年至1953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参加了朝鲜战争,取得了胜利,进一步巩固了新中国政权。因此,题干中的两幅历史图片反映的历史主题是为巩固新中国政权而斗争。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相同的重大意义,属于理解层面,难度比较大。土地改革的完成,巩固了新生的中国政权,抗美援朝的胜利也进一步巩固了新中国政权。6、C【解析】

依据帝国笔记“基督教得以广泛传播,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罗马帝国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拉丁文也随之不断向外传播”“东罗马帝国保存了大量古希腊、罗马文化”由此可以看出罗马帝国时期的基督教传到世界各地,罗马帝国征战时,把拉丁文传到了被征服的地区,成为官方语言。结合课本所学,罗马帝国的征战,客观上把先进的文化带到落后地区,促进人类文明传播。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材料没有体现,不合题意,故选择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解读材料,由材料“1世纪,在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诞生了基管教;后来被定为国教,得以广泛传播,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ー”、“罗马帝国成为地陪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拉丁文也随之不断向外传播,逐断成为被征服地区的官方语言”和“东罗马帝国保存了大量古希腊、罗马文化,曾繁荣一时”强调了罗马帝国的扩张,传播了基督教,拉丁文、希腊、罗马文化。由此得出罗马帝国的扩张客观上促进人美文明传播。7、A【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921年,列宁用新经济政策取代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允许多种所有制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所以这里的“学会做生意”主要指借助商品、市场的自由调节,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8、C【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为了适应外商对农业产品已经增加了的需要……新的贸易市场尚待进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为帮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因此题干材料表明,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目的是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故答案为C。9、D【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三国鼎立局面最终形成的标志是孙权称王,建吴定都建业。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东汉结束,进入三国时期。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后定都建业,三国鼎立的局面最终形成,所以D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10、D【解析】

根据材料“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具丰实”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开元盛世,唐玄宗前期(开元年间)政治清明,励精图治,任用贤能,经济迅速发展,使得天下大治,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并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史称"开元盛世",故D项正确。AB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11、C【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实行改革开放,中国国力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指引下,香港、澳门作为特别行政区分别于1997年、1999年顺利回归祖国。香港和澳门回归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重要的一步,还未回归,故C史实与结论对应不准确但符合题意;ABD对应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12、A【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开放上海、广州等五处为通商口岸,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1919年6月,斗争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代,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上海成为长江流域经济腾飞的龙头,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的有效信息“最早成为中国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结合《南京条约》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排除不符合的选项,抓住关键信息“无产阶级在这里首先登上政治舞台,中国共产党也从这里开始踏上革命征程”可以判断是五四运动和中共一大的召开,由此可得正确答案。13、A【解析】

根据题目给出的柏林墙、北约和古巴导弹危机这三幅图片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三幅图片都是美苏两极对峙时期的产物和史实,在军事方面美国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苏联采取针锋相对的措施,成立华沙条约组织,两极格局由此形成,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苏联的军事实力远不如美国,美国在争霸过程中占有优势,典型表现为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柏林墙始建于1961年8月13日,全长155公里,最初是以铁丝网和砖石为材料的边防围墙,后期加固为由瞭望塔、混凝土墙、开放地带以及反车辆壕沟组成的边防设施,柏林墙是德国分裂的象征,也是冷战的重要标志性建筑,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判断题干的图片所描述的事件,根据事件的背景分析三个图片描述的主题,三幅图产生的时期是美苏两极对峙时期,由此得出主题是美苏两极对峙。14、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学说成为封建正统思想,明朝时期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对臣民的监管,清朝时期雍正帝设立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②③④都是有利于加强我国古代封建君主集权的措施,①西周实行分封制,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B。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加强我国古代封建君主集权的措施”的信息,结合课本基础知识来解答问题,①西周实行分封制是为了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不是加强我国古代封建君主集权的措施,利用排除法来解答本题。15、A【解析】

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一中冯玉祥将军书写的“踏出夔巫,打走倭寇”用以鼓励国军将士誓死抗日夺回家园;图片二描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重庆人民为支持抗战而进行捐款捐物的历史画面。所以图片内容反映的是中国人民众志成城,保证抗战。BCD项与图片信息不符,A项符合题意,故选A。16、B【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升空,故B符合题意;1964年原子弹试爆成功,故A不合题意;1966年弹道导弹试飞成功,故C不合题意;1973年袁隆平培育成籼型杂交水稻,不属于国防科技成就,故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20世纪70年代取得的国防科技成就”是解题的关键,逐一分析各选项。17、D【解析】

“论从史出”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表中史实与对应的推论表述错误的史实是纳米比亚独立﹣“非洲年”。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非洲先后有三十多个国家取得独立。其中,仅1960年一年就出现17个独立国家,因此这一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1990年3月,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五个世纪历史的结束,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故D符合题意;ABC都是“论从史出”,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二战后亚非拉美的奋起的相关史实以及影响。18、D【解析】

依据题干信息“经济联合国”“解决贸易争端”“破除贸易壁垒”“贸易自由化”等关键词分析可知,这一国际组织是世界贸易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即全球性的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1995年1月1日,是全球性的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被称为“经济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是当代最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之一,拥有158个成员国,成员国贸易总额达到全球的97%。该组织的主要职能是管理、组织、协调、调节和提供成员国贸易之间所产生的各种问题,促进了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也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所以D项符合题意;联合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为主要目的的国际组织,亚太经合组织是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国家只限于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并未涉及全球,欧洲联盟是区域性经济组织,国家只限于欧洲。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19、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阐述了生物进化论的观点。A项牛顿的贡献是力学;C项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D项爱因斯坦的成就是相对论。故选B。20、A【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同盟国成员意大利加入到协约国集团一方作战,这反映了实质问题是帝国主义国家的利益原则,“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即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一切以利益为转移。所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21、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是“神舟”号系列飞船中的第五艘,是中国首次发射的载人航天飞行器。它于2003年10月15日9时发射,将航天员杨利伟送入了太空。这个飞船标志着中国成为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的第三个将人类送上太空的国家,它标志着我国在航天技术上的又一座里程碑。故选C。22、B【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巴黎和会上重新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统治新秩序,并未就亚太地区霸权分配做出规定;二战期间,美国、英国、苏联等国家为对付共同的敌人法西斯,走向联合,1942年签署的《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这是正义的组织,并非霸权主义产物;巴黎和会上,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建立国际联盟,1920年1月国联成立,但由于无法从中捞取利益,最终美国没有加入国联,故ACD选项均排除。1921-1922年华盛顿会议召开,1922年,九国代表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实际上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是美国争夺亚太地区霸权的表现。B符合题意,故选B。23、C【解析】

据所学知,历史上日本发动的两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指的是甲午中日战争和抗日战争。其相似之处是②都是日本力图建立世界霸权的重要步骤④都对中国居民进行过血腥大屠杀。C项正确。①中国都形成了全民抗战的局面,③中国都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与甲午中日战争不符,ABD错误,排除,故选C。【点睛】注意掌握甲午中日战争和抗日战争相关史实。24、B【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商鞅变法增强了秦国的战斗力和经济实力,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A项推论正确;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有效的解决了王国问题,B项推论不正确,符合题意;战国“百家争鸣”体现了学术的丰富多彩,西汉“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的正统思想,有利于思想的控制,这从本质上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强化,C项推论正确;东汉时期,即位的皇帝大多年幼,使得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这样东汉中期以后陷入混乱局面,使东汉走向衰亡,D项推论正确;故选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1)右上:苏联左下:波兰(2)东西两路夹击柏林【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9年和1941年德国突袭的欧洲国家分别是波兰和苏联,苏联的位置在图片中右上的方框,波兰位于左下的方框。(2)仔细观察图片中同盟国的控制区域可以知道,同盟国进攻柏林的进军路线是东西夹击,故特点是东西两路夹击柏林。26、古希腊;【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哲学成就突出。德谟克里特提出了“原子论”,认为宇宙万物是由微小的“原子”组成。因此填写古希腊。27、教师行会【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2世纪,巴黎出现了许多教会学校和教师私人办的学校。教师私人办校也须从教会那里得到授课许可证。为了维护自身的权利和经济利益,巴黎的教师组成教师行会,选举会长管理学校。因此填写教师行会。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1)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原因:欧洲的联合(欧共体的成立)、美国的援助(3)改革:赫鲁晓夫改革模式:斯大林模式。(4)观点一:同意。新崛起的大国会威胁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观点二:不同意,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各国都积极营造和平安全环境发展经济;由于先进武器的出现,战争对全人类生存造成巨大危害,当今各国都不会轻易发动战争,【解析】(1)根据材料一的内容可知,德国“遭到了决定性的失败”指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俄国“在革命中崩溃”指的是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一战后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最终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维护了世界的和平,成为一战后的统治新秩序。(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欧洲经济复苏的原因包括,欧洲逐步走向了联合,美国的经济援助等。(3)根据图表中B段的时间“1960年到1064年”苏联农业发展较快改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由于20世纪50年代赫鲁晓夫实行了改革;斯大林模式弊端的存在导致了苏联的发展“矛盾重重”(4)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两种观点都可以选择,论证充分即可。如:观点一:同意。理由:新崛起的大国会威胁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观点二:不同意。理由: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各国都积极营造和平安全环境发展经济;由于先进武器的出现,战争对全人类生存造成巨大危害,当今各国都不会轻易发动战争等等。点睛:第一问,抓住材料中的关键时间“19世纪90年代以来”即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由此可以推断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出现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据此可以分析一战对德国、俄国的影响,以及一战后形成的新的世界格局。第二问,依据材料可以分析出战后欧洲复兴涉及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结合所学从这两个角度作答即可。第三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想到50年代赫鲁晓夫的改革对农业发展的影响;斯大林模式对苏联的影响。第四问,开放性试题,任选一种答案,理由充分即可。29、(1)如:造纸术和印刷术使文明保存更加容易,且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活动创造了条件等。(符合题意,言之成理即可)(2)德国:发展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美国:立法保护专利权,鼓励发明创造;德国:内燃机、汽车等的发明;美国:电灯(泡)、飞机等的发明等。(3)观点:科技是一把双刃剑。举例:结合所学,举出科技成果,从积极和消极影响两方面说明即可。【解析】

(1)依据材料一“造纸术和印刷术替宗教改革开了先路,并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的信息可知,造纸术和印刷术使文明保存更加容易,且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2)根据材料二“劝全民教育为德国培了高素质的国民,大学给德国带来了创造和发明。19世纪的德国引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德国经济出现了跨越式的发展”的信息可知,德国注重发展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促进了本国科技的发展,典型实例是内燃机、汽车等的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